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结构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结构图 第一部分(1-6课)课件共计11张PPT
全册知识结构图 第一部分(1-6课)
共计11张ppt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中 华
筹建新中国
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1949年9月 北平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人
民 共 和
新中国的成立
开国大典 北京天安门 1949年10月1日
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他强调“以
原 因 阶级斗争为纲”,想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严 时 间 1966年夏---1976年10月
重 指挥部 中央文革小组(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
的
挫 折 文
动乱的 表现
造反派打砸抢;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党政机关受冲 击,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揪斗,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策动反革命政变,夺取最高权力。 江青反革命集团(王、张、江、姚)进行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
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范 人
英模人物 “铁人”王进喜、好干部焦裕禄、好战士雷锋
物
二、文革时期建设成就
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确 立
全国 人大 政治制度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
改造内容 农 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方式
建立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三
大 改
改造的实质
造 完成时间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956年底
意义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 基本制度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人教八下历史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人教八下历史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是指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包括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
其中,重点知识点包括:1、鸦片战争:1840年至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战争打响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和黑暗势力的一场民族解放战争,被视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至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起义。
它的失败,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逐渐走向崩溃。
3、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朝官员和知识分子发起了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然而,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4、戊戌变法:1898年,光绪皇帝发起了戊戌变法,试图推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
然而,变法遭到了保守派的反对和镇压,只持续了103天。
5、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封建社会,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主革命的成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6、五四运动:1919年,中国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人民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文化、新思想、新政治的崛起。
7、抗日战争:1937年至1945年,中国进行了抗日战争,抵抗日本侵略者。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全民性的抗战,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战争的胜利,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独立奠定了基础。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国的现代化和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总之,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涵盖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对于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知识点也是中考和历史考试的重要内容,需要学生们认真学习和掌握。
人教版八下历史知识梳理框架
人教版八下历史知识梳理框架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梳理框架可以按照以下内容进行:
1.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土地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2.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历程和经验教训。
3.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和内涵。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4.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中国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实践。
“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实践,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台湾问题的历史演变和现状。
5.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中国国防建设的历程和现状。
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和成就。
国际组织和外交事件的相关知识。
6.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和重要成果。
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社会生活的变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梳理框架,通过这个框架可以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以及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丝绸之路:路线细节: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西亚,连接地中海各国。
贸易商品细节:丝绸之外,还有瓷器、茶叶、漆器等中国商品;从西方引进了玻璃器皿、宝石和宗教文化。
佛教传播:传入细节:公元1世纪,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形成汉传佛教。
影响细节:佛教促进了中国艺术的发展,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中的佛教雕塑和壁画。
古埃及建筑技术:金字塔细节: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陵墓,高约146米,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建筑方法细节:使用铜凿和杠杆原理移动巨石,斜坡和滚木技术用于运输。
古希腊科学:阿基米德贡献细节:除了浮力原理,阿基米德还提出了阿基米德原理,描述了杠杆平衡的条件。
问题与答案:丝绸之路对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有哪些具体贡献?答案:丝绸之路促进了商品和技术的交流,如中国的造纸术和火药传到西方,同时佛教、景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思想也通过这条路线传播到中国。
第二章: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等级制度:国王权力细节:国王通过分封土地给贵族来巩固统治,但实际控制力受限于地方贵族的实力。
贵族与骑士关系细节:贵族赐予骑士土地,骑士则为贵族提供军事服务,形成了一种基于土地所有权的依附关系。
庄园制度:经济模式:庄园内部有农田、牧场、森林和水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循环系统。
社会结构细节:庄园内部除了领主和农奴,还有自由民、工匠和商人,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社会结构。
问题与答案:封建社会中领主如何通过庄园制度维持其权力?答案:领主通过控制庄园内的土地和资源来维持权力,通过征收农产品和劳役来增加自身财富,同时通过提供保护来巩固与农奴的关系。
第三章: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国科举制度:考试内容:包括儒家经典、诗词、政策论等。
影响细节: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流动,使得不同出身的人都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
日本平安时代:政治结构:天皇制度与武士阶级的权力逐渐增强。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本文档旨在总结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的重点知识。
以下是该教材内容的简要概述:第一章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治理-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
- 秦始皇是秦朝的开国皇帝,他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了辽阔疆域的统一。
- 秦始皇的治理主要包括修筑了连接北方和南方的万里长城,统一了度量衡和文字等。
第二章西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 西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统一的封建专制国家。
- 西汉的政治制度以皇帝为中心,设立官署,实行郡县制等。
- 西汉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发展,经济繁荣。
- 西汉还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三章中国古代社会的动乱和农民起义- 东汉末年出现了董卓专权和黄巾起义等动乱事件。
- 董卓专权导致朝廷腐败,社会秩序混乱。
- 黄巾起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 动乱时期,出现了一些有影响力的英雄人物,如刘备、关羽和张飞等。
第四章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文化-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分为南朝和北朝。
- 南朝政治比较混乱,北朝政治比较稳定。
- 南朝文化以文人和文化艺术为主,北朝则以盛行为特点。
第五章唐朝的统一和盛世-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封建王朝之一,统一了中国大陆。
- 唐朝开创了长达三百多年的盛世,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顶峰。
- 唐朝的政治制度以科举制为主要特点。
以上是对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的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知识框架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知识框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知识框架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皇帝制度:介绍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包括皇帝的权力来源、统治方式等。
2. 封建制度:介绍封建制度在古代中国的具体表现,包括分封制度、土地制度等。
3. 士族制度:介绍古代中国的士族制度,包括士族的特权和地位等。
二、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1. 贵族阶层:介绍古代中国的贵族阶层,包括王侯、大夫等的地位和权力。
2. 农民阶层:介绍古代中国的农民阶层,包括农民的生活和权利。
3. 工匠商人阶层:介绍古代中国的工匠商人阶层,包括他们的地位和职业。
三、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1. 儒家思想:介绍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包括孔子、孟子等的思想理念。
2. 道家思想:介绍道家思想的产生和影响,包括老子、庄子等的思想内容。
3. 墨家思想:介绍墨家思想的特点和影响,包括墨子的理念和实践。
4. 法家思想:介绍法家思想的产生和实践,包括商鞅的变法思想等。
四、古代中国的文化传承1. 书法艺术:介绍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包括隶书、楷书等不同风格的书法。
2. 绘画艺术:介绍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包括山水画、花鸟画等不同类型的绘画。
3. 音乐舞蹈:介绍古代中国的音乐舞蹈,包括雅乐、散曲等不同形式的音乐。
4. 建筑雕塑:介绍古代中国的建筑雕塑,包括宫殿、寺庙等不同类型的建筑。
五、中国古代与外部世界的联系1. 丝绸之路:介绍古代中国与西域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2. 元朝统一:介绍蒙古帝国统一中国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
3. 明朝海洋:介绍明朝时期中国的海上贸易和与外国交往。
六、历史事件与人物1. 春秋战国时期: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 秦始皇统一: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政治改革和文化建设。
3. 汉武帝统治:介绍汉武帝时期的政治扩张和文化繁荣。
4. 文景之治:介绍文景之治时期的政治稳定和文化繁盛。
通过以上的知识框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从而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详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详解第一章:初见中国古代文明中国是世界上文明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章将详细介绍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特点。
一、华夏文明的形成华夏文明是指华夏族人民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文明,其形成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不同阶段。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石器和生火技术,过渡到奴隶社会后,农业生产逐渐发展,出现了城市和文字,形成了华夏文明的雏形。
二、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其政治制度以家族氏族制为主,社会状况主要以农耕为主,农业生产和手工业逐渐发展,贵族统治下的奴隶制度逐渐形成。
商朝继承了夏朝的政治制度,出现了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过渡的特点,商代青铜器制作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进入奴隶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周朝的政治制度以封建制度为主,社会状况呈现分封割据的局面。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和思想文化繁荣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变革频繁、思想文化繁荣的时期。
春秋时期,封建王朝逐渐衰落,诸侯国开始崛起,形成了分封割据的局面。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国力竞争激烈,各种思想学派相互碰撞,孔子、墨子等众多思想家纷纷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中世纪的中国中世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本章将介绍中世纪的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状况。
一、唐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政治制度以科举制为核心,建立了完善的官僚体系,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唐朝的社会状况以农耕经济为主,经济繁荣,商品经济逐渐形成,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二、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又一个黄金时期,其政治制度以士大夫统治为主,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
宋朝的社会状况以农耕经济为主,商业和手工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城市经济繁荣,社会文化风气开放。
三、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元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其政治制度以蒙古族的统治为基础,实行了分封制度,政权高度集中。
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一、成立1949.10.11、筹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内容:(通过-选举-决定-建立)①通过“共同纲领”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主席③决定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2、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3、意义(1)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注意理解)①对国家的影响: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②对人民的影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外(国际):①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②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二、巩固1、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代表:1951、阿沛阿旺晋美(2)意义:巩固了新中国政权,大陆统一,民族团结。
2、抗美援朝(1)必要性(原因):美国入侵朝鲜和对中国的侵略活动威胁到中国安全(2)时间:1950.10mdash;mdash;1953.7(3)司令员和军队:彭德怀和中国人民志愿军(4)意义:①巩固了新中国政权②志愿军战士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③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④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安定的周边环境;3、土地改革(1)必要性(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时间:1950mdash;mdash;1952底(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基本完成土改)(3)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4)意义(祥见课本13页)①对地主和农民的影响:消灭地主,农民成为土地主人;②巩固人民政权③推动了农村和农业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成功的探索1、“一五计划”(1953mdash;mdash;1957)(1)必要性及目的(背景、原因):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很低;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1到11课知识汇总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1到11课知识汇总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1到11课知识汇总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主要内容: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
(二)会议决定内容:①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④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采用公元纪年;⑤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三)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意义:(国内)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三、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阿沛﹒阿旺晋美)第2课抗美援朝(1950.10-1953.7)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背景: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侵略朝鲜。
美国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东北边境城市。
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
(二)原因: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了中国的安全(根本原因)。
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直接原因)。
(三)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四)中国司令员:彭德怀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著名战役:上甘岭战役战斗英雄代表:邱少云、黄继光(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英雄革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保家卫国、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大无畏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
纳总结
本文档对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 课程概述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和大动荡
- 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
- 秦朝的法制建设和对外战争
- 秦朝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2. 知识点总结
2.1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和大动荡
- 卫、卞、郑、楚、赵、魏、秦等诸侯国的兴起和分裂- 齐国的崛起和兼并中原的尝试
- 各国之间的战争和外交关系
2.2 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
- 秦朝的统一战争和六国一统
- 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
- 中央政权的组织和管理结构
2.3 秦朝的法制建设和对外战争
- 秦朝的法家思想和法律体系
- 秦朝的统一律令和刑法规定
- 秦朝的外交政策和对外战争
2.4 秦朝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 秦朝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
- 农业生产工具和手工业产品的改进
- 秦朝的文化成就和宫廷艺术
3. 总结
通过研究本单元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和大动荡中,经历了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以及秦朝的法制建设、对外战争、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等方面的变化和成就。
这些知识点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的演变和发展。
以上是本文档对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的知识点总结:
1. 中国古代思想学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等。
2. 丝绸之路:指古代中国和欧亚大陆间的贸易通道,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3. 唐太宗时期的国家建设:启用科举制度、实行了均田制、发行铁钱等措施。
4. 宋朝的政治制度:实行科举制度,设立了士人考试的科举制度、设立了府、县、乡三级官吏来管理地方。
5. 蒙古帝国的建立:由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建立,统一了欧亚大陆的蒙古人、突厥人、汉人等多民族。
6. 元朝的政治制度:设立行省制、郡县制、坤宁宫供王府、三公九卿制等。
7. 明朝的政治制度:设立了中央行政机构,实行科举制度,修建了明朝的长城。
8. 大航海时代:指15至17世纪欧洲国家进行的远洋航海探险和殖民扩张活动,为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
9. 开放门户政策:指清朝晚期中国推行的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主要以扩大对外贸易为主,使中国受益于西方技术和文化的影响。
10. 鸦片战争:指发生在1840年至1842年间,中国与英国之间的战争,由于中国政府反对英国将鸦片引入中国,导致英方发动侵略战争。
11. 甲午战争:指发生在1894年至1895年间,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导致中国在战争中完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12. 辛亥革命:指发生在1911年的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政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以上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的八年级下历史知识框架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知识框架历史八年级下学期复习提纲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国任务,举行的时间、地点、内容: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内容:(1)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北京)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3)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3、重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9月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
第2课最可爱的人1、“最可爱的人”指谁?司令员、出兵时间、战歌、精神?最可爱的人指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
3、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
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而归。
第3课土地改革1、土改原因:地主、富农占有大部分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农民去占有极少的土地,他们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时间、内容、结果、意义。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以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历史八年级下1-6课知识框架
历史八年级下1-6课知识框架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间:1949.5 北平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 1.通过共同纲领2.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3.确定国旗、国歌、首都采用公元纪年4.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性质: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
开国大典时间:1949.10.1 天安门广场历史意义:1.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开国大典 2.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的力量。
时间:1951年方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统一人民解放军先遣支队进驻拉萨时间:1951年9月2.最可爱的人1.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原因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时间:1950.10-1953.7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开始: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经过战役:五战五捷黄继光:舍身堵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英雄事迹邱少云:为保证潜伏部队安全,严守纪律,烈火烧身,纹丝不动胜利:1935.7美国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结果原因:党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意义:保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赢得了安定的建设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3.土地改革背景:新解放区的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工业化开辟道路时间:1950-1952年底法令文件: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结果: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意义: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巩固了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4.工业化的起步时间:1953-1957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成就: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一、西方资本主义的形成西方资本主义的形成是由中世纪封建制度逐渐演变而来的。
在中世纪,金银贸易快速发展,增加了贵族的财富。
然而,此时候欧洲的经济生产力不发达,需要寻找新的市场和资源,欧洲进入了大航海时代。
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展,促进了资本主义日益成长。
二、工业革命的发生在18世纪初,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棉纺织业和煤炭采掘业的技术革新,使生产力得到了巨大提高,随后进入了机械制造业,工业革命就此发生。
工业革命的发生,加速了生产资料和生产力的发展,增加了产品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推动了商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城市化和社会结构变化。
三、近现代体系的建立19世纪中叶,各国不断竞争和争夺市场份额。
帝国主义强国对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实行侵略和控制,通过大量向殖民地输出商品,从而占领世界市场,形成了近现代体系。
近现代体系的建立,使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市场空间扩大,世界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四、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中国的封建制度时间较长,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自身制度渐被动摇。
清朝晚期,列强入侵加剧了帝国内部矛盾,这种冲突虽然维持了一段时间,最终被革命推翻。
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标志着传统社会制度的结束。
1898年戊戌变法以后,一些变革开始尝试,创造了改变中国命运的契机。
五、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开启,有学者争论不休。
我国对于执政环境的改变、外来冲击、国内社会矛盾等方面,走了一条从封建社会中走向现代化的特别道路。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以外部出路为途径,进行了社会制度和生产力的颠覆,寻求实现民族振兴的途径。
总的来看,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反映了资本主义曾经历的几个时期和中国封建社会衰落后面临的种种困境。
同时,也表明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书重难点知识归纳
⼈教部编版⼋年级历史下册全书重难点知识归纳⼈教部编版⼋年级历史下册全书重难点知识归纳第⼀单元中华⼈民共和国的成⽴和巩固第1课:中华⼈民共和国成⽴(1949年)⒈中华⼈民共和国的成⽴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其中新在:⑴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命的胜利,结束了⼀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实现了国家的⾃主,中国⼈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
⑵中国开始社会主义⾰命,建⽴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社会性质发⽣变化。
⑶真正成为独⽴⾃主的国家,开始了独⽴⾃主的和平外交。
⑷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国际地位不断提⾼等。
2、新中国成⽴给我们的启⽰:新中国成⽴是⼀百多年来中国⼈民经过不懈的探索和抗争最终取得的,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个不畏强暴、永不屈服、敢于抗争的民族。
⾃1840年以来,各阶层的爱国⼈⼠都进⾏了救国救民的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命的胜利,建⽴了新中国。
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54”“28”代表的含义?“54”指的是当时的五⼗四个民族(也有种说法是代表当时参加开国⼤典的五⼗四个单位);“28”指的是1921年党成⽴到1949年⼆⼗⼋年艰苦卓绝的⽃争。
4、中国新民主主义⾰命为什么会取得胜利?⑴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⑵有⼀⽀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命军队,开展武装⽃争;⑶组织了⼀个最⼴泛的⾰命统⼀战线,团结⼀切可以团结的⼒量共同战⽃等。
5、西藏和平解放给我们的启⽰:显⽰了新中国有决⼼、有能⼒解决国家的统⼀问题,决不允许出现分裂国家领⼟和主权的现象。
西藏和平解放表明了党和政府时刻注意维护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6、新时期促进西藏发展的措施:⑴新中国成⽴后,实⾏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党和政府在西藏地区先后进⾏民主改⾰和社会主义改造,西藏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⑵实⾏民族区域⾃治,1965年成⽴西藏⾃治区。
⑶国家实⾏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化的政策,派⼤批⼲部援藏;从⼈⼒、物⼒和财⼒上给予⽀持,修建了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和青藏铁路,⿎励和发展西藏地区⼯业。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框架图
中国现代史知识结构图(1949——至今)筹备:第一届政协会议成立: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抗美援朝(1950---1953 )巩固土地改革(1950----1952)新中国的成立并政治:三大改造(1953--1956)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过渡经济:执行“一五”计划(1953--1957)(1949----1956)民主法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大跃进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失误教训:要立足国情,遵循经济规律,(1956----1966)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模范人物: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文化大革命时期开始标志:1966年,成立中央文革小组(1966----1976)结束标志:1976、10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经济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法制: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社会主义现代化政策:一国两制建设新时期成功实现:1997香港回归1999澳门回归(1978——)统一对台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986年:制订“863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科教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外交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准则)50年代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万隆会议成功)。
1、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外交成就70年代2、1972年,中日建交3、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
改革开放后2001年,举办上海APEC会议2001年,加入WTO原因:国家的独立自主,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强大,国际地位的提高。
第一单元核心知识能力框架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筹建新中国————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新中国————开国大典↓巩固新中国————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第1课核心知识能力框架图准备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政治协时间国际意义时间和意义商会议过程国内意义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结构
中国人民富起 来
邓小平:改革开放。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新时期,综 合国力大大提高。 思想:创立邓小平理 论。
思想:创立毛泽东思 想。
旧中国是有国无 防,列强从海上发动 多次侵略战争,使中 国饱受屈辱,领土主 权遭到严重破坏。
新旧 国防
新中国成立后,创 建人民海军、空军、导 弹部队,国防力量大加 强,走科技强军之路。
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1978年开始,实行 包产到户。
20世纪以来的三次历史性巨变的事件、人物、伟大功绩 及思想理论。
中国人民醒过来
孙中山:辛亥革命 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 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思想:提出三民主义。
中国人民站起 来 毛泽东:开国大典
领导中国人民成立新 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 制度。
1987十三大 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 1992十四大
1997十五大
三、邓小平理论主要内容
发展阶段
发展道路 根本任务 外部条件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保证
依靠力量 领导力量
战略步骤
人 建国前 民 海 军 建国后 的 建 立 70年代 与 成 90 年代 长
两弹一星、 农业科技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衣食住行用 方面的巨变
八六三计划
体育强 国 就业、社会 保障制度
社会生活
建国以来,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及启示。
土地改革 1950-1952年,废除 封建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解放生产力, 为工业化准备 条件。
引导农民走集 体化道路,提 高了生产力。
一、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1978年开始,实行 包产到户。
20世纪以来的三次历史性巨变的事件、人物、伟大功绩 及思想理论。
中国人民醒过来
孙中山:辛亥革命 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 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思想:提出三民主义。
中国人民站起 来 毛泽东:开国大典
领导中国人民成立新 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 制度。
民族团结
新 中 国 成 立 以 来 的 重 大 成 就
民族区 域自治 政策
一国两 制方针
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
港、澳回归 海峡两岸交 往推动祖国 统一 科技强军 成就见教 材P81-83 科教兴 国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整体进 入小康
祖国统一
国防建 设 外交成就 科学技 术 文化教育
人民海军、空军、导弹 部队组建 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政策 独立自 主外交 方针
新旧 开放
1987十三大 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 1992十四大
1997十五大
三、邓小平理论主要内容
发展阶段
发展道路 根本任务 外部条件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保证
依靠力量 领导力量
战略步骤
人 建国前 民 海 军 建国后 的 建 立 70年代 与 成 90 年代 长
政治上
和平解放西藏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国民经济------一五计划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的 探 索
过渡阶段 (1953--1956年)
民主政治-----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生产关系变革------三大改造
全面建设十 年(1956— 1966年)
良好开端------中共八大的召 开 主要失误及原因 模范人物及时代精 神 经济建设的成就
建设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社 会主义 现代化 建设新 时期)
三、社会 主义建设 新时期 二、社 会主义 的探索 一、新 中国成 立与巩 固
四、民族 团结祖国 统一
五、国防 建设外交 成就 六、七单 元科技教 育、文化 生活
单元 结构 教八 材年 结级 构下 册
邓小平的理论形成过程(五次会议和一 过程 时间 主要理论 次南巡)
中国人民富起 来
邓小平:改革开放。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新时期,综 合国力大大提高。 思想:创立邓小平理 论。
思想:创立毛泽东思 想。
旧中国是有国无 防,列强从海上发动 多次侵略战争,使中 国饱受屈辱,领土主 权遭到严重破坏。
新旧 国防
新中国成立后,创 建人民海军、空军、导 弹部队,国防力量大加 强,走科技强军之路。
文革十年 (1966--1976年)
原因、表现 人民群众的抵制 结束、影响 践踏民主法制
建 设 有 中 国 特 色 的 社 会 主 义
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 开
经济建设为中心
放 及格局
民主法制 依法治国
邓小平 理论的
十二大
十三大
十四大
十五大
形成
提出
发展
确立地 位
指导思想
酝酿时期
首次提出 初步形成 成熟并成体系 体系完整 最终形成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82十二大 特色论(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 初级论(社会主义的初级 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 本质论(社会主义本质是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目标论(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 结论:邓小平理论作为党 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启示: 农业经济的 发展,要立 足国情,实 事求是; 要遵循客观 经济规律; 要调动农民 的劳动积极 性; 同时要靠党 的好政策和 科技。
农业合作化
1953-1956年,把 土地私有制转变为 公有制。
人民公社化
1958年,提高公有 化程度和规模。
严重挫伤农民 生产积极性, 经济遭到破坏。 极大调动农民积 极性,推动农业 大民展。
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北海舰队 建立:东海舰队 南海舰队
自行研制 导弹驱逐舰和核潜艇
建成水面舰艇部队、潜艇 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 陆战队,且活动范围扩大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的 成 立 和 巩 固
新 中 国 的 成 立
准备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标志
开国大典
巩 固 政 军事上 权 措 施 经济上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
知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思 考,培养学生 阅读、理解和 归纳历史史料 的能力。
课标 要求
中国现代史历史分期
1949--1956年
1956--1966年
1966--1976年
1978年12月--
社会主义 的过渡时 期
社会主义 道路的探 索期(全 面建设社 会主义十 年)
文化大革 命时期
一、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分析
坚持共产党坚 持社会主义道 路,坚定为中 华民族复兴而 奋斗的信念。 了解中国现 代重要的人 物、事件、 现象 了解中国 能从不同角 现代史基 度思考和分 本线索 析历史问题 认识改革开放、 综合国力的增强 是中国国际地位 提高的根本原因
树立民族自尊 心和自信心, 进一步增强爱 国主义情感,
两弹一星、 农业科技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衣食住行用 方面的巨变
八六三计划
体育强 国 就业、社会 保障制度
社会生活
建国以来,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及启示。
土地改革 1950-1952年,废除 封建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解放生产力, 为工业化准备 条件。
引导农民走集 体化道路,提 高了生产力。
旧中国因落后挨打, 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 约,如《南京条约》《辛 丑条约》等,外交上受欺 辱,如《凡尔赛和约》侵 犯中国主权。 近代的开放是在国 家主权不独立的情况下, 被迫开放的,是列强对 中国的侵略和掠夺。
新旧 外交
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地 位大大提高,主要原因是新 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真正独立自主了,特 别是改革开放后,富强起来, 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外交成 就举世瞩目。 现在实行的对外开放是为 了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科技和 管理经验而进行的。本质上是 在主权独立的前提下,我国主 动采取的,其目的是为了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