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本茶道历史概述
日本茶道的历史
日本茶道的历史村田珠光的草庵流茶兴起(室町时代)日本茶道历史上半部分,讲清了茶是如何被传入日本,又如何开始变得有日本味的。
但为什么茶道对于奠定日本文化道德观、审美观、价值观等等具有重大影响呢?来,喝口茶休息一下,茶道发展的高潮要从日本战国时代一些你一定知道名人说起。
前面说的茶道,主要还是遵循着中国传来的礼法,而开始成为富有日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要从茶道“开山始祖”村田珠光说起。
村田珠光曾经是一名奈良名寺的僧侣,也是一名茶人,他的茶道称之为草庵茶。
为了更贴近日本人的风土,珠光创建了像是一般乡间农家风格的有别于书院茶的茶室模式,质朴简素但是对于民众而言却是相当有亲切感的茶室,这种茶室风格后来被称为草庵。
这时茶道已经从贵族文化逐渐与平民生活融合,更注重精神的茶道。
珠光扮演了开创者的角色。
他喜爱幽静、朴质、古拙的“侘“的气氛,所有他的茶道也称之为“侘茶”、虽然不知道这与他学习佛法与禅理是否有直接关联,但曾有此一说,身有为僧侣的珠光是为了改革茶道而学习佛法的。
另一个更广为人知的故事是,珠光曾在大德寺与名僧一休宗纯(大家可能更熟悉的是那个机智的一休和尚吧)学习禅并受到他的启发,更接受了一休和尚授予的证明其已经开悟的圆悟禅师的墨迹。
那珠光到底悟到了什么呢?他原来发型了原来“禅理也在茶道中”茶道中有禅理?好像很玄吧?其实珠光主张茶道也该像日常生活道理一样:客人来了,需要诚心准备一服茶,而客人也要真心的感谢,是自然而然就该如此的事,没有多余的思考与心机,而不是刻意地去追求其他什么。
所以,珠光以崇尚人心来制定茶道程序的作法,更重视精神层面的意义。
珠光对茶道的改变,还包括了“人身平等”的概念。
茶道可说是透过茶,将人心连在一起的一种方式。
在茶室中,主客平等,相互尊重。
因为不管是谁都是佛祖面前的众生。
彼此平等,怀着相互感激的心,接受彼此的真心。
因此珠光将茶室标准规定作四贴半,在小空间中,人们彼此促膝交流。
这样小坪数的草庵,也称作“数寄屋”。
日本茶道文化介绍
日本茶道文化介绍众所周知,日本的茶道虽起源于中国,但因日本文化追求极致的特点,使得日本茶道拥有了丝毫不逊于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日本茶道的历史要追溯到唐代。
是由日本的遣唐使、留学僧及去日华僧传入日本。
15世纪,村田珠光和尚在参禅中悟出“佛法存于汤茶”的道理,从而开创了崇尚自然朴素的茶风-草庵茶,他也成了日本茶道的开山鼻祖。
其后武野绍鸥对茶道进行了很大的补充和完善,将和歌理论融入其中。
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修则将茶道推向平民。
之后又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茶道。
茶室茶客茶室不仅讲究室内的布局与装饰,也要求室外环境的静雅。
茶客入茶室前要净手,进茶室要弯腰脱鞋,以表谦逊和洁净。
入室后要心无杂事,正襟危坐,虔诚受教。
茶人身着和服的茶人先打开绸巾擦茶具;用开水温热茶杯,倒掉水,再擦干茶碗;又用竹刷子拌沫茶,并斟入茶碗冲茶。
茶碗小而精致,一般使用黑色陶器。
献茶前先献上点心,以解茶的苦涩之味。
献茶礼仪茶主人跪着,轻轻将茶碗转两下后将碗上花纹图案对着客人献茶。
客人则双手接过茶碗,轻轻转上两圈,将碗上花纹图案对着献茶人,并将茶碗举至额头,表示还礼。
礼毕分三次喝完,即三转茶碗轻啜慢品。
饮茶时嘴要发出吱吱响声,以表对茶的赞扬。
饮毕,客人要说吉利话,特别要赞美茶具的精美、环境布局的优雅及感谢主人款待。
如今在日本不仅能体验传统的茶道,从采摘茶叶开始的体验之旅在日本年轻人中正逐渐风行。
花个周末去产茶大县-静冈县采采茶、体验一下茶道,再顺便领略一下富士山风情,真是不亦乐乎。
茶道有繁琐的规程,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
茶道品茶很讲究场所,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
接待宾客时,待客人入座后,由主持仪式的茶师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
客人按规定须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
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训练。
日本茶道禅意发展历史
日本茶道禅意发展历史日本茶道,源于我国唐代,兴于宋代,盛于日本,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它不仅仅是一种独特的茶艺文化,更是日本禅宗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
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茶道禅意逐渐发展,成为了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道禅意的发展,始于禅宗传入日本。
公元9世纪,禅宗传入日本,逐渐在日本佛教界崭露头角。
此时,茶道尚未形成独立的体系,但茶文化在日本民间已经悄然兴起。
茶道与禅宗的结合,使得茶道禅意开始萌芽。
茶道禅意的发展,离不开日本茶圣千利休的贡献。
千利休(1420-1502),是日本茶道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千利休禅风”。
他主张“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强调在茶道中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在千利休的倡导下,茶道禅意逐渐成熟。
茶道禅意的发展,还与日本武士道精神密切相关。
在日本封建时代,武士阶层崇尚武艺、礼仪、道德。
茶道作为一种文化娱乐活动,成为了武士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途径。
茶道禅意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茶道禅意的发展,还受到日本美学观念的影响。
日本美学追求“侘寂”,即朴素、自然、简朴之美。
茶道禅意正是这一美学观念在茶艺中的体现。
茶道讲究“侘寂”,追求茶室、茶具、茶道的朴素与自然,使人们在品茗过程中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茶道禅意的发展,还表现在对茶道的不断创新与完善。
从千利休的“侘寂”茶道,到日本茶道流派的形成,茶道禅意不断发展。
各个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茶道风格,如“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等,它们在茶道禅意的发展中各具特色。
茶道禅意的发展,还体现在茶道在日本的普及与传承。
茶道不仅是一种文化娱乐活动,更是一种生活哲学。
在日本,茶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茶道禅意通过茶道师们的传承,代代相传,使得茶道文化在日本得以延续。
总之,日本茶道禅意的发展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它源于禅宗文化,受到武士道精神、日本美学观念的影响,经过千利休等茶道大师的传承与创新,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茶道禅意。
茶道禅意的发展,使人们在品茗的过程中,体验到心灵的宁静与和谐,感受生命的真谛。
日本茶道文化概论
日本茶道文化概论
《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书名:日本茶道文化概论
图书编号:1140879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定价:
ISBN:9
作者:滕军
出版日期:2005-04-01
版次:1
开本:
简介:
引言茶道解
第一章茶道的历史(上)
第1节平安时代的贵族茶
第2节镰仓时代的寺院茶
第3节室町时代的门茶
第4节室町时代的书院茶
第二章茶道的历史(下)
第1节茶道山开山者村田珠光第2节茶道之先导者武野绍鸥第3节茶道之集大成者千利休第4节近现代的日本茶道
第三章茶道的内容
第1节茶事
第2节点茶
第3节茶点心·茶食·茶花第四章茶道的建筑
第1节茶室
第2节茶庭
第3节三千家探防
第五章茶道的道具(上)
第1节壁龛用茶道具
第2节烧水用茶道具
第3节添炭用茶道具
第六章茶道的道具(下)
第1节点茶用茶道具
第2节茶碗
第3节茶事用茶道具
第七章茶道的礼法
第1节主与客·客与客·人与物第2节无声礼·有声礼·约定礼第3节位置·顺序·动作
第八章茶道的思想茶与禅
第1节茶道与禅宗的法嗣关系第2节茶道与禅的内在关系
第3节茶室中的禅语与禅画
第4节茶礼的形成与禅宗
第九章茶道的美学
第1节茶道美的出发点wabi
第2节茶道美的特色
注释
参考书目
后记。
关于日本茶道历史发展的研究
关于日本茶道历史发展的研究1. 引言1.1 日本茶道的由来日本茶道源自中国的茶道,最早起源于唐代。
唐代的茶道主要是贵族阶层的活动,追求茶的精致和品味。
到了宋代,茶道逐渐成为了文人士大夫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茶文化的传入,日本也开始了茶道的发展。
在日本,茶道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最早由日本僧侣德川家康引入后,茶道逐渐流行开来。
16世纪中期,茶道大师千利休提出了茶道的“四体性”概念,强调茶道的礼节和精神内涵。
之后,茶道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流派,如表千家、裏千家、决定流等。
茶道在日本的地位也逐渐提升。
茶道成为了贵族、武士和文人士大夫们追求精神升华和修身养性的方式。
茶道的礼仪、服饰、道具等都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精髓。
茶道已经不只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
通过研究日本茶道的由来,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茶道的发展历程,还可以深入探讨日本文化的底蕴和内涵。
茶道作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日本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1.2 茶道在日本的地位在日本,茶道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
自茶道从中国引进日本后,逐渐融入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并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特的仪式。
茶道在日本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不仅体现在其历史传承的悠久性,还体现在它在日本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茶道被视为日本文化的瑰宝,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本社会中,茶道被视为一种精神修养的方式,能够帮助人们远离喧嚣与繁忙的现代生活,沉淀心灵,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茶道在日本的地位不仅体现在其丰富的礼仪和仪式,更体现在人们对茶道的崇敬和尊重。
茶道茶室被视为一种圣地,参与者需要遵守严格的礼仪,体现出茶道对于纯洁、自律和谦逊的追求。
在日本传统文化中,茶道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仪式,具有强烈的精神涵义。
茶道的仪式和礼仪体现了日本人对自然、和谐和平静的崇尚,也体现了日本人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视。
茶道在日本的地位并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精神信仰的表达方式,是日本文化的重要象征。
日本茶道的基本介绍
日本茶道的基本介绍日本茶道,又称茶道、茶艺,是日本的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以烹茶为中心,融合了礼仪、建筑、园艺、艺术等多种元素,是日本独特的文化特色之一、茶道强调的是以茶会友,追求自然、朴素和纯粹,通过一系列的仪式感、庄重肃穆的形式,表达主人对客人的敬意和友好,同时也是主人通过准备和煮茶的过程中修身养性的一种修行方式。
日本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的室町时代,当时由于贸易的繁荣,茶叶开始从中国引入日本,逐渐流行起来。
在这个时期,由于日本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都受到中国文化的强烈影响,所以茶道也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日本特色。
日本茶道的核心是茶器、茶具,茶人和茶会,其中茶器是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器是烹茶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器具,如茶碗、茶匙、水瓢等,它们必须精美、独特,同时也要具有实用价值。
茶器的选用需要考虑到茶道的核心理念,即追求自然之美。
茶人则是茶道的主持者,也是茶艺的实践者。
茶人需要精通茶道的仪式、技艺,以及茶具的使用和保养,同时也要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修身养性的品质。
茶人通过准备和煮茶的过程,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沉思,以达到修行的目的。
茶会是茶道的核心活动,也是茶人展示自己修行成果的舞台。
茶会通常在专门设计的茶室中举行,茶室是一个简洁、朴素、干净的空间,以木材为主要材料,注重自然光线的利用。
茶室的设计追求的是对称、均衡和和谐,以营造一种宁静、祥和、纯朴的氛围。
茶道的仪式包括了多个环节,如接客、烧水、煮茶、品茗等。
茶道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展示出客人和主人之间的和谐和友好,借以体现茶道的核心理念。
茶道注重每一个细节,从用水到煮茶,从点茶到品茶,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1.尊重自然:茶道追求自然之美,崇尚自然、朴素的生活方式,通过准备和品尝茶叶,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2.注重和谐:茶道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茶会表达友好和敬意。
日本茶道
日本的茶室
日本的茶室,面积一般以置放四叠半“榻 榻米”为度,小巧雅致,结构紧凑,以便 于宾主倾心交谈。茶室分为床间﹑客﹑点 前﹑炉踏等专门区域。室内设置壁龛﹑ 地 炉和各式木窗,右侧布“水屋”,供备放 煮水﹑沏茶﹑品茶的器具和清洁用具。床 间挂名人字画,其旁悬竹制花瓶﹐瓶中插 花,插花品种和旁边的饰物,视四季而有 不同,但必须和季节时令相配。
“独坐观念”一语也出自井伊直弼的《茶
汤一会集》。面对茶壶一只,独坐茶室, 回味此日茶事,静思此时此日再不会重演, 此刻茶人的心里不禁泛起一阵茫然之情, 又用起一股充实感。
茶 道 的 影 响
在日本,最纯正的茶道被称之为 “草庵茶”。草庵茶的茶道是对高 贵、财富、权利的彻底批判,以及 对低贱、贫穷的新的价值发现与价 值创造。 至今,茶道已成为日本人最喜爱的 文化形式,也是最常举行的文化活 动。喜爱茶道的人比比皆是。为追 求茶道而终身不嫁的女子,为追求 茶道而辞去公职的男人屡见不鲜。
日本茶道
成员:陈绮绮 王鹏 范学红 张永芳
目
• • • • •
录
一、日本茶道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二、日本的茶室、茶道具 三、喝茶程序 四、茶道精神及影响 五、中日茶道对比
历史起源
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 大约1300年前,日本派使者和敬仰佛 教的僧侣们前往唐朝的首都长安,其 中有一位僧侣名叫永忠,在唐朝生活 长达30年,对唐朝的茶文化极其精通。 归国时,他将茶带回了日本。 从那时起,日本便有了有关茶文化来 源的历史文献记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喝茶顺序
a. b. c. d. e. f. g.
h.
观赏 茶庭 初茶 茶食 中立 浓茶
后炭 薄茶 退出 衔接
i.
喝茶顺序
日本茶道介绍(一)
日本茶道介绍(一)日本茶道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严谨、细致、精致的艺术表现形式。
茶道起源于中国唐朝,经过日本人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日本茶道文化。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日本茶道的起源、过程、形式和意义。
I. 起源茶道最初起源于唐朝,经过宋代和元代在中国的发展,于14世纪传入日本,逐步成为日本特有的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
日本在16世纪时,茶道经过武家阶层的推广,逐渐形成了有别于中国的茶道文化。
II. 过程日本茶道是一项需要精心准备、细致入微的过程。
整个过程包括“壶中之记”、“水之记”、“点茶之礼”和“分享之礼”四个步骤。
主持人要首先准备茶具、茶水、点心等,然后依照规定的礼仪流程,将茶水倒入茶碗中,再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搅拌,将茶点递给客人,与客人分享围坐之间的温馨时光。
III. 形式茶道具有规范化和仪式性,强调礼仪和心态,注重和谐。
茶道场所一般是庭院式的茶室,地面覆盖着均匀的沙石和青苔,通常狭长,只开有一扇低几式的小门。
茶室内部将简朴、素净贯穿始终,室内家具均用竹、木材、藤、稻草等柔质材料制造,墙壁覆盖着稻草、护墙板、竹子等,充满自然色彩和气息。
IV. 意义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中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意义,而茶道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体验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情感的流露。
茶道讲究“和合”、“谦虚”、“自然”、“雅致”,倡导内心自我修养和对自然、他人的尊重。
茶道通过结合自然、人文、艺术等多方面的元素,从而使人们沉静、凝神、宁心,达到内心与外部环境的和谐。
总之,日本茶道是一门渊源悠远的传统文化,是日本人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茶道具有精致的礼仪、富有意蕴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等诸多魅力,人们在茶道中可以得到精神的滋养和心灵的愉悦。
日本茶道文化的历史及由来[推荐阅读]
日本茶道文化的历史及由来[推荐阅读]第一篇:日本茶道文化的历史及由来日本茶道文化的历史及由来摘要: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是日本文化的代表,是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等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它在日本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讲,茶道己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标志,它的这一标志性的地位在日本文化中越来越凸显。
本文对日本茶道的起源进行阐释,分析了日本茶道的形成过程,指出当代日本流行的中国茶。
关键词:日本茶道;茶道文化;日本文化茶道作为日本的传统艺术文化,一直在不断相互吸收学习中发展。
中日间的茶文化交流频繁,双方互相派遣学习交流。
日本茶道里千家家元千宗室多次带领日本茶道代表团到中国访问日本茶道里千家家元千宗室多次带领日本茶道代表团到中国访问。
源于中国茶文化的日本茶道,不断吸收、发展、最终形成了集哲学、文化、宗教为一身,涉及到陶瓷、雕刻、书法、绘画、建筑等诸多领域的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的集中表征,日本茶道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一、日本茶道的起源被后世尊为意境“茶圣”的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公认的最早的具有最高水平的茶文化经典著作。
荣西禅师的《吃茶养生记》则是日本最早的一部茶书。
该书书中记载,日本的茶叶种子,种茶、制茶、煮茶、饮茶的方法,以及茶器、道具等皆源于中国。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禅僧,由日本的禅僧将中国的茶种带回日本进行播种,还将中国的茶种、饮茶之道进行传播,并逐渐发展而形成的。
镰仓时代(公元1185-1333年),日本高僧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天目山的径山寺求学取经。
他在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后,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
日本的《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
日本的《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
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是日本茶道的源头,而且中国文人、僧侣于饮茶时所形成的“他界观念”以及文人、僧侣们的那种对幽寂、高远情趣的体味和追求,都是日本茶道形成的基础。
日本茶道简介
日本茶道简介日本茶道(chanoyu或chado)是一个涉及非常特别的地方,程序和设备饮用绿茶的文化传统。
起源于中国佛教僧侣帮助他们冥想的习惯,在日本和东亚其他地区喝茶成为一种精致的活动,以至于从公元 13 世纪开始,贵族们将其作为展示文化的手段。
特别设计的房间、园林和精美的瓷器都成为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喝茶成为一种艺术形式。
起源与发展饮茶始于中国,它的发现是记入印度圣人达摩(又名达磨),禅宗的创始人佛教。
从公元前2 世纪开始,佛教僧侣开始在冥想时喝茶来养活自己,并防止睡眠。
然而,直到唐朝(公元 618-907 年),饮茶才传到贵族,唯一能买得起如此昂贵饮料的人。
从中国开始,这种习惯通过商人、外交官和来访的僧侣与其他思想一起传播,最终在公元 8 世纪到达日本,从公元 13 世纪开始演变为一种完整的文化体验。
整个体验旨在包含一种精神元素,为参与者带来平静和更新的共享时刻。
在日语中,茶道被称为chanoyu,意思是“茶的热水”,或chado或sado,意思是“茶道”,茶在日语中是cha。
“仪式”这个词在英语中的翻译很糟糕,因为它暗示了某种形式,而茶行家希望避免这种形式。
事实上,至少在最初,世俗的茶会与佛教寺院的平静开端相去甚远,而且往往是相当吵闹的事情,猜猜喝的是什么茶的游戏是一种流行元素。
当公元15 世纪的幕府将军足利吉政(公元1449-1473 年在位)使整件事变得更加清醒和柔和时,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今天- 茶道已成为谨慎展示所涉及程序复杂知识的终极场所,也是展示自己对仪式中涉及的瓷器和其他装饰物的鉴赏力的时刻。
它还为敏感话题的离散对话提供了优雅的环境。
整个体验旨在包含一种精神元素,为参与者带来平静和更新的共享时刻。
正如日本古语所说,cha-Zen ichimi或“禅与茶同味”。
茶道演变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是公元 16 世纪的僧侣和茶大师千利休(公元 1522-1591 年)。
日本茶道的发展介绍
日本茶道的发展介绍日本茶道的发展介绍导语: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
原称为“茶汤”。
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
下面,店铺就为大家介绍日本茶道的发展介绍,快来看看吧!日本茶道的起源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具有东方文化之韵味。
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特有的内蕴。
正如桑田中亲说的:“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
”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
他是茶道的集大成者。
剖析利休茶道精神,可以了解日本茶道之一斑。
村田珠光曾提出过“谨敬清寂”为茶道精神,千利休只改动了一个字,以“和敬清寂”四字为宗旨,简洁而内涵丰富。
“清寂”也写作“静寂”。
它是指审美观。
这种美的意识具体表现在“侘”字上。
“侘”日语音为"wabi",原有“寂寞”、“贫穷”、“寒碜”、“苦闷”的意思。
平安时期“侘人”一词,是指失意、落魄、郁闷、孤独的人。
到平安末期,“侘”的含义逐渐演变为“静寂”、“悠闲”的意思,成为很受当时一些人欣赏的美的意识。
这种美意识的产生,有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根源:平安末期至镰仓时代,是日本社会动荡、改组时期,原来占统治地位的贵族失势,新兴的武士阶层走上了政治舞台。
失去天堂的贵族感到世事无常而悲观厌世,因此佛教净土宗应运而生。
失意的僧人把当时社会看成秽土,号召人们“厌离秽土,欣求净土”。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很多贵族文人离家出走,或隐居山林,或流浪荒野,在深山野外建造草庵,过着隐逸的生活,创作所谓“草庵文学”,以抒发他们思古之幽情,排遣胸中积愤。
这种文学色调阴郁,文风“幽玄”。
日本茶道的发展历史唐朝的茶会大抵如此:一套茶具,其中包括使用木炭烧火的铜盆、水壶、水缸、废水碗、一个盆式支架放着一只竹勺、一副用来夹木炭的夹子和一个放壶盖的圆形支架。
茶叶则是将茶树的叶子炒熟、发酵,再挤压成型而制成的。
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日本茶道的历史茶的传来茶原本不是日本所固有的产物,其原产地在中国南部的云南省,而喝茶的习惯则是在纪元前数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大约是前汉的时代,而茶的兴盛大约是在唐朝,当时有称做陆羽的茶学者写了一部关于茶的「茶经」,如果以现代的角度来看当时的茶的话,则是比较接近像药一般的东西,除了要用之外,当时在唐朝的佛教礼仪中也有使用到茶。
茶传到日本的契机,是因为遣唐使与留学生从中国将茶带回日本而开始,在那时茶还是以药用为主,或是宗教仪式为主。
而在圣武天皇天平元年的时候,有记录着宫中大法要时曾经用茶来供奉的纪录,此外东大寺的正仓院也有保存着当时大佛开眼供养所用的茶碗等,足以想象当时的情况。
到了平安时代,在桓武天皇延历二十四年的时候,传教大师最澄从中国将回日本,并在近江国阪本的地方种植,这是日本最初种植茶叶,而这个地方往后被称做日吉茶园而在之后的后弘仁六年时,嵯峨天皇在行幸于近江国韩崎之地时,因为大僧正永忠曾经献上茶叶,于是便命令全国各地开始种植,除此之外在皇宫中的法要会式里面也有使用茶的纪录。
但是,随着宽平六年遣唐使的废止,与中国的交流也为之中断,只有一小部份的僧侣仍然保有饮茶的习惯。
终于到了中国宋朝,国力又兴盛了起来,这时日本是平安时代的末期,当时的权力者平清盛于是再度与中国开始交流,当时有一位前往日本的学问僧称作为荣西,而荣西禅师就是之后建造健仁寺的高僧,在建久二年的时候,荣西禅师从中国带回了茶的种子与茶道具一式,回来后则将种子种在九州的背振山上称作为石上坊的地方并用心照顾,因此,当时荣西禅师所种植之茶就称作为石上茶。
然而值得探讨的是,当时荣西禅师所带回来的茶,到底是什么样的茶呢?当中国进入了宋朝的时代后,茶的栽培与饮用方法变的非常的发达。
然而唐朝的茶主要是以「团茶」为主,将茶叶固定成一块,然后再煎煮饮用,与日本现今的抹茶有一点接近,当时饮茶的礼法也已经规范,而器具则使用汤瓶,茶筅,天目茶碗等等。
而茶则使用禅宗寺院的茶札,此外供茶也十分盛行。
日本茶道的历史
日本茶道的历史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开始种植茶树,制造茶叶。
但要一直到明代,才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的思想,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的历史日本茶道——和、敬、清、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开始种植茶树,制造茶叶。
但要一直到明代,才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
其中集大成者是千利休(1522-1592年)。
他明确提出“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要求人们通过茶室中的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
“和、敬、清、寂”被称之为日本“茶道四规”。
和、敬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通过饮茶做到和睦相处、互相,以调节人际关系;清、寂是指环境气氛,要以幽雅清静的环境和古朴的陈设,造成一种空灵静寂的意境,给人以熏陶。
但日本茶道的宗教(特别是禅宗)色彩很浓,并形成严密的组织形式。
它是通过非常严格、复杂甚至到了繁琐程度的表演程式来实现“茶道四规”的,较为缺乏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
中日茶道区别在中国,“道”是一种很严肃的东西,而不是这些生活的枝叶。
反观日本,它从中国拿过去的一些皮毛就堂而皇之地称之为“道”!中日茶文化的根源都在中国,而其发展之路却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这其中是有其必然因素的。
中国茶文化的主体是人,茶是作为人的客体而存在的,茶是为人而存在的。
中国茶文化被称为美的哲学。
有五个方面的原因:1.中国茶文化美学的根可溯源到先秦和魏晋南北朝。
奠定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基础的宗师是大哲学家。
2.其理论基础源于一些哲学命题。
3.中国茶文化美学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吸收了释,道,儒三教的哲学理论,并得益于大批思想家哲学家的推动。
4.中国茶文化美学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从小茶壶中探求宇宙玄机,从淡淡茶汤中品悟人生百味。
5.中国茶文化美学从哲学的高度,广泛深刻的影响着茶人,特别是从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艺术想象力及人格的形成。
浅析日本茶道的发展历史
浅析日本茶道的发展历史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精髓和代表,是日本人心灵的寄托,也是外国人了解日本文化的一条通道。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浅析日本茶道的发展历史,一起来看看。
浅析日本茶道的发展历史日本茶道有两种形式:“抹茶道”和“煎茶道”。
抹茶道诞生于四百多年前,而煎茶道则诞生于一百五十年前,在日本,人们把抹茶道称之为茶道,谈及煎茶道时要加以“煎”字,本文阐述的茶道是抹茶道。
茶道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日本本生并没有饮茶习俗。
唐朝时,805年,遣唐使者日本僧人空海、最澄带回了茶籽。
至今在日本还可以找到空海与嵯峨天皇一起饮茶的诗文,诗的名字叫做《夏日访大将军藤原冬嗣闲居院》,这个时候,饮茶在日本还未普及,只是在官僚僧侣之间进行。
宋朝时,中国的饮茶方式发生了变化,制茶工艺又有了新的突破。
宋代高雅的点茶法比唐代煎茶法更为讲究。
来华学习的日本僧人又将这种点茶法带回了日本,其中,荣西和尚的贡献是较有影响力的。
他从天台山回国后便写下了《吃茶养生记》。
他又把从天台山带回去的茶籽普及栽培,为以后日本茶道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明朝时,中国的茶叶生产发生了变革,把饼茶制造改成炒茶。
这时期,日本开了小茶架点茶之先河,因为点茶的过程要在将军面前完成,所以点茶人的整套动作便十分讲究,茶道具的摆设就开始有规定,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日本茶道是千利休完成的。
他将茶会整合成一套程序,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展示了日本生活文化最完美的境界。
到了今天,日本拥有茶道人500万,从日本的教学内容上不难看出茶道成为日本人最喜爱的一种文化形式。
日本从小学到大学,学校几乎都有茶道教室,甚至有些学校还把茶道列为必修课。
浅析日本茶道的起源日本茶道的历史与发展是从唐代开始由中国传入日本的,主要是由日本遣唐使,留学僧及去日华僧带去的。
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天台宗开山大师,最澄和尚赴天台山国清寺留学返回时,不仅带回了天台宗经典,也带回了中国的茶籽,载于近江的台麓山地区。
最澄成为了日本植茶技术的开拓者。
日本茶道的起源
日本茶道的起源日本茶文化的历史是什么,日本茶文化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你对日本茶文化了解多少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日本茶文化的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日本茶道简介茶起源于中国,但随着的文化和商贸交流,在向世界各地传播过程中较早地传入日本。
日本茶文化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融哲学、宗教、文学、伦理、道德、绘画、建筑等在内的一门综合文化艺术。
茶道源于中国,光大于日本,成为了世界茶文化的一抹亮点。
日本茶道是茶文化日本本土化的产物。
在日本,茶道组织遍布日本,研习茶道的人有四五百万人,其中90%以上都是女性。
日本茶道流派纷呈,代代相传,沿袭至今,如今20多个流派中最著名的是表千家、里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三家。
不少茶室的内外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和、敬、清、寂”的日本茶道精神实质没变,成为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二、日本茶道历史起源众所周知,茶文化最早发源于中国。
中国的茶叶首传日本,一般上溯到遣唐使日本高僧最澄来华,实际上,茶首次传播到日本的时间还要早一些,据文献记载,隋文帝开皇十三年,茶已传到日本。
至唐代,茶叶由日本高僧最澄将中国的茶树带回日本,茶这种饮料就在日本生根发芽,日本栽培茶树由此开始。
后弘仁六年,嵯峨天皇巡幸近江,过京都西北的崇福寺和梵释寺时,因大僧正永忠亲自煎茶奉献天皇,天皇饮后龙心大悦,赞美有加,便命令进行种植,设立造茶所,专供宫廷,在皇宫中的法要会式里面也有使用茶的纪录。
这就是日本茶饮用的最早记载,当时,茶叶十分贵重,只有僧侣、贵族阶级等少部分人才能品尝。
到了宽平六年遣唐使的废止,与中国的交流也为之中断,在上层社会兴起的饮茶之风也逐渐衰退,仅有少部份的僧侣保持饮茶的习惯,当时高僧们播种的茶树,也淡出了记载。
总的说来,平安时期的日本茶文化,无论各方面都是照搬中国唐代的茶文化。
日本茶道历史
日本茶道历史日本茶道由中国茶礼而来,经数百年淬炼而成,历经僧侣、贵族、大名、武士等阶层,然后普传至民。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历史,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历史遣唐使带回饮茶文化(奈良时代)日本古时不产茶,所以也就没有饮茶习惯。
从公元七世纪30年代开始,日本朝廷陆续派出遣唐使、留学生前往唐朝交流,直到菅原道长建议废止这个制度,总计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
中国佛教、禅学与饮茶文化与各种文物皆在此期间陆陆续续传入日本。
最早是由谁携茶种回日本种植的,至今有许多种说法。
但早在奈良时代(729年),就有“行茶”仪式的记载,据此可知,日本至少早在奈良时代就已经有茶的存在了。
茶种的移植(平安时代)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说法之一,则是在平安时代(788年),由遣唐留学僧最澄带回了茶种并种植在京都比睿山延历寺的北侧,这就是日后号称最古老茶园的日吉茶园。
到了嵯峨天皇时,留学僧回国时带回了在中国禅寺所习得的饮茶方法和茶礼,并编入《进献表》呈给天皇。
而茶受日本朝廷的重视则是《进献表》上呈后的来年,当时的嵯峨天皇在出游时经过崇福寺,为了表达对天皇的诚意招待,由曾旅居中国多年的大僧都永忠亲自煎茶、献茶。
当时流行饮用的茶称为“团茶”,是将干燥的茶球锯成粉末冲人热水后,以盐来调味的茶汤。
嵯峨天皇对这一味茶饮可以说是十分中意,回宫后便诏命全国广植茶树,更指示每年进献茶于宫中。
从此在朝廷的支持下,人们在都城设立了公营的茶园,甚至“造茶所”的出现。
顺便一提,当时茶的单位不称作“一碗”或“一杯”,而是像是中药汤药一样。
称作“一服”。
因为在当时茶被认为是具有药效的饮品,关于其神奇的疗效,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
当时第六十二代的村上天皇有一天身体莫名地不舒服起来,京都六波罗蜜寺的开山祖空也上人为求上位者玉体痊愈,便在六波罗蜜寺的观音本尊前奉茶并虔诚祝祷,然后将奉给神明的茶水呈给村上天皇。
不知道是虔诚的祷告起了功效还是茶饮发挥了效果,村上天皇迅速痊愈了,这一味天皇的茶,便是京都六罗蜜寺的“皇服茶”。
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历史
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日本茶道来源于中国,但是却走了一条与师父不同的道路,从茶道到陶瓷,似乎无一例外的都能另辟蹊径,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的形成历史室町末期,相对于上面各种由皇室、贵族、武士、僧侣、富人垄断的主流的茶活动,由平民百姓组织的饮茶会"云脚茶会"也开始出现,在这些初期的平民茶会中,奈良的"淋汗茶会"是非常著名的,它采取的草庐式建筑后来成为茶道建筑的典范。
奈良流的代表人物,村田珠光(1423-1502),被后世称为茶道的"开山之祖"。
生于奈良,幼年在净土宗寺院出家,因为违反寺规被轰了出来,此时,日本禅宗的重要人物,大名鼎鼎的"聪明的一休"--"疯僧"一休宗纯,正在京都的大德寺挂单,珠光闻名前去拜师参禅,这是茶道形成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
珠光经过修行,得到禅之教外别传,一休给他的印可证书是件国宝级的文物--圆悟克勤的墨迹,啥,圆悟是谁?乃是中土大宋年间一位了不起的禅僧,他的名著《碧岩录》是禅宗的重要典籍。
他的手迹是怎么流失到日本人那里的,真该追究当时文物管理部门和海关的责任。
而一休哥居然拿这个送人,也真够不同凡响(俺看是真有点儿疯了)。
珠光身为柰良茶会的名人,从一休那里吸取了禅宗的精华后,立刻开始用禅来改造自己的茶事活动,他将圆悟克勤的墨迹必恭必敬的挂在茶室壁龛中,那是茶室最为显著的位置,每个来参加茶事的客人都要先向圆悟的手迹行礼。
从此这副墨迹不仅是禅门重宝,而且也成为茶道至高的圣物。
它是珠光将禅宗与茶道相结合的见证。
茶与禅的结合,是茶道形成的一大关键,从此,茶事活动有了深邃的思想内涵。
珠光以后的历代茶人,几乎都参禅,而茶道也被认为是"在家禅"的一种,有"茶禅一味"(或"茶禅一如")之说。
说茶之日本茶道的内容简介
说茶之日本茶道的内容简介茶道里禅的内涵,不在于什么“直心就是禅”,什么“喝茶去”,而是通过繁琐的规则来磨练人心,当这些定规不再令饮茶者厌烦,当饮茶人信手而为符合茶道礼法时,才算领会了茶的真谛,才能喝倒一杯好茶。
繁复而熟练的礼法是为了使人超然物外,浓如苦药的茶汤正如人生,别出心裁的插花显示有限的生命背后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棒喝的偈语告诉人处处是真理。
日本茶道,是用一种仪式来向人讲述禅的思想,正如参禅需要顿悟一样,其中蕴涵的那些人生的经验,需要饮茶者用生命的一段时光来领悟。
第一章日本茶道的历史第一节茶的传入日本茶来源——中国茶在日本的传播第二节日本茶道日本茶道的形成日本茶道的历史沿革日本茶道最早源自杭州日本茶道和唐代高僧第三节日本茶道的时代特色第二章日本茶道特色第一节日本茶道特色日本茶道特色的形成“和、敬、清、寂”第二节茶禅一味禅意——茶道的追求禅与茶道的融合第三节世代相传的日本茶道第三章日本茶道宗师第一节日本茶道开山鼻祖——村田珠光第二节融歌道入茶道——武野绍鸥第三节茶道天下第一人——千利休第四节日本茶道三大流派第四章日本茶事第一节日本茶事的过程第二节茶事的历史演变第三节日本茶会的种类第四节日本“煎”茶会第五章日本茶筑第一节超凡脱俗的圣殿——茶室日本茶室内部构造茶室意境之迷——光源现代日本漫画茶室的兴起第二节日本茶庭茶庭的由来茶庭的介绍茶庭的种类第六章日本茶具第一节日本茶具源于中国第二节日本茶具第三节日本茶碗日本茶碗的划分日本茶具巨无霸——茶碗第七章日本茶仪第一节日本茶仪的过程第二节日本茶仪的规范第三节日本茶仪的种类第四节日本茶仪的特点茶道的礼法是全面的无言、有言、约定之礼位置、顺序、动作之礼第八章茶道逸事第一节利休的鉴赏力第二节美味不如柚子第三节茶席无俗世尊卑第四节寺院庭园中插花第五节最可怕的三件事第六节日本第一的点茶第七节利休故意损毁石灯笼第八节偷看最恶心第九节正视第十节以薄茶待大茶人第十一节救命茶合第十二节挂轴太长改住房第十三节真茶人第十四节只言片语的威力第十五节高价茶碗的茶味第十六节祸从口出第十七节饮茶到天明第十八节暗藏杀机的茶会第十九节盖子的大小第二十节冬暖夏凉第二十一节逢茶便饮第二十二节将军与佐佐木斗茶第二十三节一休与一路第二十四节远离珍品第二十五节夜间茶会不插花第二十六节落叶第二十七节略高的垫脚石第二十八节声音第二十九节比喻第三十节超越规矩,自由自在第三十一节会打猎的茶碗第三十二节贤内助第三十三节一枝牵牛花第九章茶道演示第一节准备点茶工具第二节茶事前的礼仪行走与跪坐茶碗和奏的擦拭为客之道与食用茶点盆略点前的介绍和准备第三节正式点茶点茶前过程点茶的过程饮茶心得后记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当时的饮茶法与中国唐代流行的饼茶煎
饮法完全一样:将茶饼放在火上炙烤干燥(独 对金炉炙令燥),然后碾成末,汲取清流, 点燃兽炭(兽炭须臾炎气盛),待水沸腾起 来(盆浮沸浪花),加入茶末,放点吴盐, 味道就更美了(吴盐和味味更美)。煎好的 茶,芳香四溢(煎罢余香处处薰)。这是典 型的饼茶煎饮法。
第一章 日本茶道历史概述
在7世纪之前,日本人没有喝茶记录。而在这
一文化传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佛教的僧 侣们。他们去中国学习佛教,同时将寺院的 生活文化也带了回来。其中之一便是饮茶与 茶礼。由此,日本茶文化自开初就与佛教结 下了不解之缘。在饮茶习俗传入日本的初期, 饮茶活动是以寺院、僧侣为中心展开的。 下面分四个时期来叙述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 展。
同仁斋
二、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
书院茶是在书会。没有品茶比赛 的内容,也没有奖品,茶室里绝对安静,主客问茶 简明扼要,一扫室町斗茶的杂乱、拜物的风气。日 本茶道的点茶程序在“书院茶”时代基本确定下来。 书院式建筑的产生使进口的唐宋艺术品与日本式房 室融合在一起,并且使立式的禅院茶礼变成了纯日 本式的跪坐茶礼。书院茶将外来的中国文化与日本 文化结合在一起,在日本茶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江户时代
千利休去世后,由他的子孙和弟子们分别继
承了他的茶道,400年来形成了许多流派。主 要有:里千家流派、表千家流派、武者小路 流派、远州流派、薮内流派、宗偏流派、松 尾流派、织部流派、庸轩流派、不昧流派等。
三、江户时代
由村田珠光奠其基,中经武野绍鸥的发展,至千利
休而集大成的日本茶道又称抹茶道,他是日本茶道 的主流。抹茶茶道是在宋元点茶道的影响下形成的。 在日本抹茶道形成的之时,也正是中国的泡茶道形 成并流行之时。在中国明清泡茶道的影响下,日本 茶人又参考抹茶道的一些礼仪规范,形成了日本人 所称之的煎茶道。公认的“煎茶道始祖”是中国去 日僧隐元隆琦(1592-1673),他把中国当时流行 的壶泡茶艺传入日本。经过“煎茶道中兴之祖”卖 碳翁柴山元昭(1675-1763)的努力,煎茶道在日 本立住了脚。后又经田中鹤翁、小川可进两人使得 煎茶确立茶道的地位。
二、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
(二)室町时代 1、室町时代的斗茶 室町时代(公元1333—1573),受宋元点茶道的影 响,模仿宋朝的“斗茶”,出现具有游艺性的斗茶 热潮。特别是在室町时代前期,豪华的“斗茶”成 为日本茶文化的主流。但是,与宋代文人们高雅的 斗茶不同,日本斗茶的主角是武士阶层,斗茶是扩 大交际、炫耀从中国进口货物、大吃大喝的聚会。 室町时代的斗茶经过形成、鼎盛之后,逐渐向高级 化发展,为东山时代的书院茶准备了条件。
二、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
2、室町时代的书院茶 公元1489年,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隐居京 都的东山,在此修建了银阁寺,以此为中心,展开 了东山文化。由娱乐型的斗茶会发展为宗教性的茶 道,是在东山时代初步形成的。 在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建造的东山殿建筑群中,除 代表性的银阁寺外,还有一个着名的同仁斋。同仁 斋的地面是用塌塌米铺满的,一共用了四张半。这 个四张半塌塌米的面积,成为后来日本茶室的标准 面积。日本把这种建筑设计称作“书院式建筑”, 把在这样的“书院式建筑”里进行的茶文化活动称 作“书院茶”。
二、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
(三)安土、桃山时代(草庵茶) 室町幕府解体,武士集团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日本进入战国时代,群雄中最强一派为织田信长— 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系统。群雄争战,社会动乱, 却带来了市民文化的发达,融艺术、娱乐、饮食为 一体的茶道便受到空前的瞩目。宁静的茶室可以慰 藉武士们的心灵,使他们得以忘却战场的厮杀,抛 开生死的烦恼,所以,静下心来点一碗茶成了武士 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战国时代,茶道是 武士的必修课。
一 、奈良、平安时代(平安时代的贵 族茶)
总之,在奈良、平安时期,日本接受、输入
中国的茶文化,饮茶首先在宫廷贵族、僧侣 和上层社会中传播并流行,开始了本国茶文 化的发展。日本平安时代的茶文化,无论从 形式上还是精神上,都与中国当代陆羽所撰 写的《茶经》中类同,可以说是完全照搬。
二、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
二、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
千利休(1522-1592年)少时便热心茶道,先拜北
向道陈为师学习书院茶,后经北向道陈介绍拜武野 绍鸥为师学习草庵茶。天正二年(1574年)作了织 田信长的茶道侍从,后来又成了丰臣秀吉的茶道侍 从。他在继承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的基础上,使草 庵茶更深化了一步,并使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 缚,还原到了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上。利休是日本 茶道的集大成者,是一位伟大的茶道艺术家,他对 日本文化艺术的影响是无可比拟的。
三、江户时代
江户时期,是日本茶道的灿烂辉煌时期,日
本吸收、消化中国茶文化后终于形成了具有 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煎茶道。日本茶 道源于中国茶道,但是发扬光大了中国茶道。
三、江户时代
千利休被迫自杀后,其第二子少庵继续复兴
利休的茶道。少庵之子千宗旦继承其父,终 生不仕,专心茶道。宗旦去世后,他的第三 子江岑宗左承袭了他的茶室不审庵,开辟了 表千家流派;他的第四子仙叟宗室承袭了他 退隐时代的茶室今日庵,开辟了里千家流派; 他的第二子一翁宗守在京都的武者小路建立 了官休庵,开辟了武士者路流派茶道。此称 三千家,四百年来,三千家是日本茶道的栋 梁与中枢。
二、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
日本茶道宗师武野绍鸥(1502—1555年)承先启后。
大永五年(1525年),武野绍鸥从界町来到京都, 师从当时第一的古典学者、和歌界最高权威、朝臣 三条西实隆学习和歌道。同时,师从下京的藤田宗 理、十四屋宗悟、十四屋宗陈(三人皆珠光门徒) 修习茶道。他将日本的歌道理论中表现日本民族特 有的素淡、纯净、典雅的思想导入茶道,对珠光的 茶道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为日本茶道的进一步民族 化、正规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武野绍鸥的另一个功 绩是对弟子千利休的教育和影响。
(一)镰仓时代的寺院茶 镰仓时代(公元1192—1333年)初期,处于历史转 折点的划时代人物荣西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 《吃茶养身记》。荣西两度入宋,他不仅潜心钻研 禅学,而且亲身体验了宋朝的饮茶文化及其功效。 荣西根据自己在中国的体验和见闻,记叙了当时的 末茶点饮法。由于此书的问世,日本的饮茶文化不 断普及扩大,导致三百年后日本茶道的成立。荣西 既是日本的禅宗之祖,也是日本的“茶祖”。自荣 西渡宋回国再次输入中国茶、茶具和点茶法,茶又 风靡了僧界、贵族、武士阶级而及于平民。茶园不 断扩充,名产地不断增加。
一 、奈良、平安时代(平安时代的贵 族茶)
另一位对饮茶有贡献的僧人是永忠。
《日本后记》弘仁六年(公元815)四月,记
有永忠为天皇煎茶之事。当时嵯峨天皇路过 崇福寺,大僧都永忠亲自煎茶供奉。之后, 嵯峨天皇令在畿内、近江、丹波、播磨各国 种植茶树,每年都要上贡。
一 、奈良、平安时代(平安时代的贵 族茶)
二、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
日本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1423—1502),珠光11岁时进
了属于净土宗的奈良称名寺做了沙弥,由于怠慢了寺役,被 赶出了称名寺。之后,他来到京都,19岁时进了大德寺酬恩 庵(今称一休庵),大德寺是着名的临济禅宗的寺院。珠光 跟一体宗纯(1394—1481年)参禅,获得一休的印可。他 将禅宗思想引入茶道,形成了独特的草庵茶风。珠光通过禅 的思想,把茶道由一种饮茶娱乐形式提高为一种艺术、一种 哲学、一种宗教。珠光完成了茶与禅、民间茶与贵族茶的结 合,为日本茶文化注入了内核、夯实了基础、完善了形式, 从而将日本茶文化真正上升到了“道”的地位。
一 、奈良、平安时代(平安时代的贵 族茶)
据《日吉神道密记》记载,公元805年,从中
国留学归来的僧人最澄带回了茶籽,种在了 日吉神社的旁边,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 与最澄法师从中国同船回国的弘法大师空海, 在日本弘仁五年(公元814),为呈献给天皇 物品所撰的《空海奉献表》中,有“茶汤坐 来”等字样。这是饮茶在日本的最早记录。
二、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
总之,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期,日本
吸收反刍中华茶文化,民族特色形成,日本 茶道完成了草创。
三、江户时代
由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开创的统一全国的事
业,到了其继承者德川家康那里终于大公告 成。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幕府, 至1868年明治维新,持续了26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