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中的文化简析
什么是日本茶道文化
![什么是日本茶道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223ccaf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2.png)
什么是日本茶道文化日本茶道原称为“茶汤” (茶湯、茶の湯),是日本仪式化的为宾客奉茶之事,它与其它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的特殊文化,但内容与形式有所不同。
今天店铺就来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日本茶道文化。
茶道历史可追溯到13世纪,饮茶最初是僧侣用于集中心念的,从谂禅师曾以“吃茶去”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
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两种:抹茶道与煎茶道,但茶道通常是指较早发展出的抹茶道。
现代的茶道由主人准备茶、点心、水果招待客人,而主人与客人都按照固定的规矩与步骤行事。
除饮食之外,茶道的精神还延伸到茶室内外,如茶室内外的布置、书画的品鉴、庭园的园艺及饮茶的陶器等,都成为茶道的重点。
日本茶道文化:茶道根本千利休曾说“和敬清寂”就是茶道的根本。
“和”即平和、和谐。
进入茶室,品尝一碗茶时,主对客的“请先、请慢用”等礼貌语代表了茶道所蕴含的“和”。
在现代人的价值观中,总认为茶道是十分繁琐及复杂的事,甚至有人说:“即使在家里,一个人也可以喝茶。
”但是,茶道中的“和”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只要内心随时能体认茶道的“和”,必定可体会“和”的真谛。
古代的习俗经过世代流传,传递着数百年积淀的美感。
伴随着四季的变迁,崇尚自然美,以古老习俗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就能体会“和”的妙趣。
现代人对于自然美的感受有时是被动的,有时却拥有对美的极强的感受。
如果将心性不断加以提炼,就是茶道的精神(茶の味)。
隐藏在茶道用具中间的艺术及种种摆设、布置及茶之汤,果子等,仿佛带有生命力的纤细感,这些都以“和”的精神为基础。
“敬”则体现了对长辈的尊敬,同时也代表对友人与同辈的敬爱。
从和到敬,便展开了茶道的真髓。
“清”即清净、清洁,体现了茶道不可或缺的礼仪。
日本茶道文化:规程日本茶道有烦琐的规程,如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插花要根据季节和来宾的名望、地位、辈份、年龄和文化教养等来选择。
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敏捷,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
日本茶文化的特点
![日本茶文化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67fa7c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7.png)
日本茶文化的特点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文化的特点,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文化的特点一是茶具的艺术美要能体现茶道尊祟白然、回归白然的宗旨。
二是茶具的艺术美要以实用为基础。
三是茶具是有生命力的,每一件茶具都是有来历的。
四是名茶具体现了名茶人的眼力。
五是茶具追求协调美。
日本茶道的仪式一般而言,代表日本文化的茶道,是指“抹茶道”而言的。
主要程序是:在举行茶道仪式时邀请的宾客中一定要有一位为正客。
要有一个茶道的主题。
选择好举行茶道的日期后如期举行。
进入茶室时主人跪在茶室的活动格子门前迎候,正客首先进入,其他宾客随后。
宾主相互鞠躬致礼后,宾客面对主人落座,正客坐在主人的左边。
而后主人回水屋取风炉、茶釜、水注、白炭等器物,此时众宾客可欣赏室内主人精心的布置及名人字画、插花等装饰、摆设。
主人取出有关器具后,跪在榻榻米上生火煮水,并从香盒中取出少许香点燃。
煮水期间,主人再次退回水屋,众宾客散往花园。
待主人把所有的器具备齐,并重新进入茶室,礼仪便正式开始。
主人将茶具擦拭一番,然后用茶勺从茶叶罐中取出约两勺半“抹茶”置于茶碗,注入沸水,并用茶笑搅拌碗中的茶水,直至起泡沫为止。
在整个点菜的过程中,动作要潇洒自如,宛若行云流水,日本人称“一叶扁舟顺流而下”。
敬茶时,主人左手撑托碗,有手拇指和其余四指扶持碗边,送往正客面前,跪着举起茶碗,与额平齐。
正客接过茶碗也举至额前表示感谢,随后放下,再举起并饮之。
饮茶时要求发出“喷喷”声,表示赞赏主人的茶好。
正客饮后,其余客人再一一依次传饮,最后递回主人。
饮茶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轮饮”,即全体客人轮流品尝一碗茶,另一种为“单饮”,宾客每人单独饮一碗茶。
“轮饮”是干利休开创的,它更好地体现了茶道中人与人之间互相信赖的关系。
在“轮饮”时,客人恭敬接茶致谢后,要用右手持碗,放在左手掌上,面对茶碗,将茶碗在自己眼前转动,细细赏玩茶碗的花纹质地,再慢慢品饮。
浅析日本茶道文化
![浅析日本茶道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41d3b2553c1ec5da50e270d8.png)
浅析日本茶道文化姓名:薛源学号:090303186学院:经管院专业:物流管理班级: 0907 班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联系起来,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
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主要是通过茶会和学习茶礼来达到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的目的。
一、历史起源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却具有日本民族味。
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特有的内蕴。
正如桑田中亲说的:“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
”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
他是茶道的集大成者。
剖析利休茶道精神,可以了解日本茶道之一斑。
村田珠光曾提出过“谨敬清寂”为茶道精神,千利休只改动了一个字,以“和敬清寂”四字为宗旨,简洁而内涵丰富。
“清寂”也写作“静寂”。
它是指审美观。
这种美的意识具体表现在“佗”字上。
“佗”日语音为"wabi",原有“寂寞”、“贫穷”、“寒碜”、“苦闷”的意思。
平安时期“佗人”一词,是指失意、落魄、郁闷、孤独的人。
到平安末期,“佗”的含义逐渐演变为“静寂”、“悠闲”的意思,成为很受当时一些人欣赏的美的意识。
这种美意识的产生,有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根源:平安末期至镰仓时代,是日本社会动荡、改组时期,原来占统治地位的贵族失势,新兴的武士阶层走上了政治舞台。
失去天堂的贵族感到世事无常而悲观厌世,因此佛教净土宗应运而生。
失意的僧人把当时社会看成秽土,号召人们“厌离秽土,欣求净土”。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很多贵族文人离家出走,或隐居山林,或流浪荒野,在深山野外建造草庵,过着隐逸的生活,创作所谓“草庵文学”,以抒发他们思古之幽情,排遣胸中积愤。
这种文学色调阴郁,文风“幽玄”。
二、茶道内涵茶道之茶称为“佗茶”,“佗”有“幽寂”、“闲寂”的含义。
邀来几个朋友,坐在幽寂的茶室里,边品茶边闲谈,不问世事,无牵无挂,无忧无虑,修身养性,心灵净化,别有一番美的意境。
日本茶道及茶文化
![日本茶道及茶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5fbb91fd770bf78a652954a3.png)
日本茶道及茶文化日本茶道是日本人接待宾客的一种特殊礼仪,它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修养。
日本人的饮茶风俗是由中国传入的,后来在民间流传。
今天茗山生态茶与您分享日本茶道与茶文化的一些特点。
日本茶道不同于一般的喝茶,品茗,而是具有一整套的严格程序。
茶道品茶很讲究场所,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
茶室的构造与陈设,基本上都是中间设有陶制炭炉和茶釜,炉前摆放着茶碗和各种用具,周围设主、宾席位以及供主人小憩用的床等。
接待宾客时,待客人入座后,由主持仪式的茶师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
客人按规定须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
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训练。
茶道品茶分“轮饮”和“单饮”两种形式。
轮饮是客人轮流品尝一碗茶,单饮是宾客每人单独一碗茶。
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赞美一番。
最后,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别,主人则热情相送。
茶道还讲究遵循“四规”,“七则”。
四规指“和、敬、清、寂”,乃茶道之精髓。
“和、敬”是指主人与客人之间应具备的精神、态度和辞仪。
“清、寂”则是要求茶室和饮茶庭园应保持清静典雅的环境和气氛。
七则指的是:提前备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应冬暖夏凉,室内插花保持自然美,遵守时间,备好雨具,时刻把客人放在心上等。
日本茶大都以绿茶为主,没有发酵或半发酵的,制法是蒸熟烘干。
也有炒制的,如九州的嬉野茶和柳青茶,但极少。
日本人泡茶与中国不同,他们抓一把茶叶放入壶中,冲水后马上就倒,每杯倒一点,轮番几次,使茶汤浓淡均匀,一般只上一杯。
茶道用的抹茶,是将茶磨成细粉,冲搅后浓稠如粥,碧绿清香。
据考证,日本的制茶与饮茶方法,可能还保持着中国唐宋时代的古风。
日本还有樱花茶、大麦茶、紫苏茶、海带茶、梅花茶等,但这些实际上不能算茶,类似于中国的菊花茶,只是保健饮料而已。
如樱花茶,清水中漂几朵腌渍的樱花,美则美矣,但与喝茶是两回事。
日本的茶文化及礼仪
![日本的茶文化及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7eb4ac6f58fafab069dc02ae.png)
日本的茶文化及礼仪茶道礼仪的特点茶道礼仪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主与客之礼:在主人与客人之间,客人为上,主人为下。
主人要时时处处站在客人的立场考虑问题。
客人也要站在主人的立场上多为主人着想。
主人与客人要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配合,形成一个整体,才能圆满地完成茶会。
客与客之礼:茶会中的客人是有级别的,其中有首席客人、次席客人、末席客人,大家要尊重首席客人。
在客人与客人之间,反复实行的有三种礼:前礼、次礼、送礼。
人与物之礼:茶道礼法中独特的部分,茶人们把所有的道具都视为有生命。
无言之礼:通过主人的行动、姿态、或物与物的碰撞声来实现有言之礼:大部分是关于道具鉴赏,其问答的内容往往模式化。
约定之礼:茶会上的约定之礼是极其丰富而奇妙的。
而在日本,茶道是一种通过品茶艺术来接待宾客、交谊、恳亲的特殊礼节。
茶道不仅要求有幽雅自然的环境,而且规定有一整套煮茶、泡茶、品茶的程序。
日本人把茶道视为一种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和进行社交的手段。
茶道有繁琐的规程,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
茶道品茶很讲究场所,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
接待宾客时,待客人入座后,由主持仪式的茶师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
客人按规定须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
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训练。
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赞美一番。
最后,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别,主人热情相送。
接受日本人的邀请,也有一定的讲究。
例如应邀参加正式的宴会,则应郑重其事,梳汝打扮,西装革履。
但如果是参加郊游,或其他的文娱、体育活动,即使是首次见面,只要轻装打纷。
现代日本“茶道”一般在面积不大的“茶室”中举行。
茶室一般三间小屋,清雅别致,室内摆设珍贵古玩,名人书法,引人注目。
茶室中间放着供烧水的陶炭炉(风炉)、茶锅(茶)。
日本茶道文化介绍
![日本茶道文化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d46317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b.png)
日本茶道文化介绍日本茶道也具有相当的历史,日本茶道有什么历史文化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日本茶道文化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日本茶道的历史众所周知,日本的茶道虽起源于中国,但因日本文化追求极致的特点,使得日本茶道拥有了丝毫不逊于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日本茶道的历史要追溯到唐代。
是由日本的遣唐使、留学僧及去日华僧传入日本。
15世纪,村田珠光和尚在参禅中悟出“佛法存于汤茶”的道理,从而开创了崇尚自然朴素的茶风-草庵茶,他也成了日本茶道的开山鼻祖。
其后武野绍鸥对茶道进行了很大的补充和完善,将和歌理论融入其中。
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修则将茶道推向平民。
之后又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茶道。
日本茶道的规程茶室茶客茶室不仅讲究室内的布局与装饰,也要求室外环境的静雅。
茶客入茶室前要净手,进茶室要弯腰脱鞋,以表谦逊和洁净。
入室后要心无杂事,正襟危坐,虔诚受教。
茶人身着和服的茶人先打开绸巾擦茶具;用开水温热茶杯,倒掉水,再擦干茶碗;又用竹刷子拌沫茶,并斟入茶碗冲茶。
茶碗小而精致,一般使用黑色陶器。
献茶前先献上点心,以解茶的苦涩之味。
献茶礼仪茶主人跪着,轻轻将茶碗转两下后将碗上花纹图案对着客人献茶。
客人则双手接过茶碗,轻轻转上两圈,将碗上花纹图案对着献茶人,并将茶碗举至额头,表示还礼。
礼毕分三次喝完,即三转茶碗轻啜慢品。
饮茶时嘴要发出吱吱响声,以表对茶的赞扬。
饮毕,客人要说吉利话,特别要赞美茶具的精美、环境布局的优雅及感谢主人款待。
如今在日本不仅能体验传统的茶道,从采摘茶叶开始的体验之旅在日本年轻人中正逐渐风行。
花个周末去产茶大县-静冈县采采茶、体验一下茶道,再顺便领略一下富士山风情,真是不亦乐乎。
日本茶道品茶步骤茶道有繁琐的规程,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
茶道品茶很讲究场所,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
接待宾客时,待客人入座后,由主持仪式的茶师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
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的精神
![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的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d7c7523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6.png)
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的精神茶,作为一种传统饮品和文化象征,在日本和中国都有着特殊的地位。
茶道作为对茶文化的高度发扬,既注重了茶的烹制技艺,更强调内心的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有着各自独特的精神内核,但又相辅相成,相互借鉴。
本文将探讨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的精神理念,并分析其异同之处。
一、日本茶道的精神1. 和敬清寂日本茶道强调“和敬清寂”(Wa, Kei, Sei, Jaku),其中“和”是和谐、协调的意思,“敬”代表尊重和礼貌,“清”表示纯净,无杂念,“寂”则是静谧和平静的状态。
和敬清寂体现了日本茶道对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心灵的和谐追求。
在茶道中,和敬清寂的精神在茶席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体现,从茶具的摆放到茶人的姿态,都需要注重和谐的氛围与平等的对待。
2. 自然美和无为而治日本茶道注重自然美的追求,强调在茶道中体现自然的真实和朴素,强调茶席上的一切都与自然相连。
茶道中的花道、庭院以及茶具的制作,都体现了日本茶道对自然美的尊崇。
此外,日本茶道还强调“无为而治”,即尊重事物的本来面貌,不做过多的干预和修饰。
这种自然、朴实和无为而治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日本茶道的实践中。
3. 以茶会友和实践的思维方式日本茶道强调通过饮茶来与他人建立联系。
在茶道中,主人准备和端茶给客人的过程被称为“茶会”,不仅仅是简单的一杯茶,更是通过饮茶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真挚感情的沟通,并倡导以茶会友的文化理念。
茶道也强调实践的思维方式,通过实际动手制作和烹制,培养人们的专注力和细致观察力。
二、中国茶道的精神1. 尊崇自然和谐中国茶道注重对自然的尊崇和对谐和状态的追求。
茶道强调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在茶道中,茶席常常设在花园或庭院中,茶具也常常以自然的材料制作而成。
茶道追求的不仅仅是茶的味道和品质,更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2. 崇尚洒脱自由中国茶道崇尚洒脱自由的精神,追求一种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态度。
在中国茶道中,着重强调茶与人的自由,不拘泥于繁琐的程序和规矩,尊重每个人的个人魅力和创造性。
日本与中国茶道的内涵
![日本与中国茶道的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779feea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5.png)
日本与中国茶道的内涵茶道是日本的传统文化。
自古以来,日本人就非常重视茶道,并将其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而茶道的内涵与中国的茶道也有相似之处。
本文将从道具、礼仪、精神等方面探讨日本与中国茶道的内涵。
1. 道具首先来看道具。
无论是日本的茶道还是中国的茶道,都离不开一些特定的道具。
日本茶道中最重要的道具就是茶碗、茶筅、茶匙和茶壶等。
茶碗是质朴简洁的,与茶道的精神相契合。
茶筅则用于搅动和泡制茶叶,它的制作需要经过精细的工艺。
而茶匙则用于取出适量的茶叶和搅拌茶汤。
茶壶则是煮沸水和泡制茶叶的工具。
这些道具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代表着道家的思想和审美追求。
与此相比,中国茶道的道具则更加丰富多样。
中国的茶道注重器具的精美和繁复,品茗时使用的茶具有壶、杯、碗、匙、炉、砚等。
其中,茶壶是重要的道具之一,中国人追求壶的工艺和造型。
茶杯则一般为紫砂杯,紫砂杯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历数十个工序,独特的泥料质地能够使茶汤更好地保存和提呈。
与茶碗不同,茶艺师在泡茶时通常会将茶杯盖上,并用手指轻轻掀开,这是茶艺师的独特技艺。
2. 礼仪茶道在日本和中国都非常注重礼仪。
无论是日本茶道还是中国茶道,在茶道的过程中,均有着独特的礼仪要求。
茶席的布置、动作的规矩、沏茶的顺序等都受到严格的约束。
在茶道中,礼仪不仅仅是形式,更是一种表达尊重和敬意的方式。
在日本茶道中,主持者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成为正式的茶道主持人。
在茶道表演中,主持者需要精确地掌握每一个动作和每一句话的位置和顺序。
茶道主持人要面向客人致意、双手合十,并行鞠躬礼以示尊重。
而客人则需谦虚地接受茶道主持人的服务,遵循规定的动作和顺序。
中国的茶道也有着丰富的礼仪。
中国人在品茶时,也有相应的礼仪规范。
茶人在将茶叶置于茶壶中时,会以一定的规律行动,注重身体的协调和优雅。
茶人沏茶时注重姿势的正确,如用左手托壶、右手用力轻轻地倒茶,也要保证动作轻盈流畅。
与日本茶道不同的是,中国茶道更加注重茶具的摆放和装饰,茶具要用心挑选,以体现主人对客人的尊敬。
浅析日本茶道文化论文
![浅析日本茶道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b85427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6.png)
浅析日本茶道文化论文日本茶道要求人们通过茶室中的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浅析日本茶道文化论文,一起来看看。
浅析日本茶道文化论文1浅谈日本茶道文化摘要:中国茶道是日本茶道的祖先,但是日本茶道却拥有自己的特色。
它拥有自己的的发展过程及独特内涵。
日本茶道必须按照一整套规定程序来进行,它不只是一般的是社交手法,更是通过品茶和茶道来达到陶冶情操,抒发情感的目的。
本文从日本茶道的创立及形成入手,通过对日本茶道中茶具及茶室布置等方面的分析,来简单探讨日本茶道中所体现的日本人传统审美意识以及其蕴含的禅宗精神。
关键词:日本茶道、审美意识、茶具、茶室、和敬清寂一、日本茶道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中国茶道是日本茶道的源头,茶道由中国传入日本后,经过发展、变化、融合形成了具备大和民族韵味的日本茶道。
唐代中期,派遣来中国的日本僧人最澄将中国的茶叶盒种子带回日本,并种植在大阪一带。
茶叶刚刚出现在日本的时候属于贵族用品,只有权贵、少数高级僧侣才可以享用茶叶。
茶道被当作一种特殊的有品位的文化活动仅局限在权贵的身边。
但到了镰仓时代,受《吃茶养生记》的影响,茶道有权贵和僧侣发展到了平民中间。
等到了室町时代,以种茶为生的茶农开始对茶叶进行品评和开办品茶会,逐渐的这样的集会变成了平民的娱乐活动,并由此发展成为了日本最早的茶道。
对于“茶道”这个名词,最早则是由和尚村田提出来的。
他把对佛法中的领悟融汇到了茶道之中,它起源于“佛法存于茶汤”的道理,并借由此发展成为了最具自然气息和朴素的茶风。
日本战国时代的千利休则把日本茶道进行改进并提高到了艺术层次。
千利休把室内富丽堂皇的的装饰简化到了非常朴素的程度,让日本茶道脱离了物质因素的纠缠,让日本茶道更易于被大众所接受。
与此同时千利休还特别要求“本心”的重要,并提出简化茶道的特殊动作,要随意的品茶并放弃外界的形式操纵,来达到用心体会茶道的高深意境。
日本的传统艺术与美学观念
![日本的传统艺术与美学观念](https://img.taocdn.com/s3/m/c0bdee0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e.png)
日本的传统艺术与美学观念日本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传统艺术与美学观念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
这些艺术形式和美学观念不仅体现了日本人民对自然、美、和谐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本文将介绍日本几种重要的传统艺术和相关的美学观念。
一、茶道(茶道)茶道是日本独特的美学体验,其核心是通过茶道体验者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茶室的设计简约而典雅,利用自然光线和素雅的装饰来营造宁静的氛围。
茶道师的举止谨慎而慢缓,他们通过准备和品尝绿茶,在细微之处体会美与雅。
茶道追求自然、纯粹和平静,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化人们对自然美的领悟。
二、花道(花道)花道是一种独特的插花艺术,追求花与自然相融合的美感。
花道师根据季节、场景和花材的特点,精心选择并摆放花卉。
他们对尺寸、配色和造型的把握精准而有深意。
花道追求简洁、自然和平衡,旨在通过花材的摆放,传达出深邃的情感和思考。
三、浮世绘(浮世绘)浮世绘是一种传统的绘画形式,以精美的色彩和细腻的线条描绘日本民俗生活和历史故事。
浮世绘的主题广泛,包括戏剧、美人、风景等。
通过浮世绘,艺术家们将现实世界中的美妙瞬间永久定格,使之成为后人欣赏和品味的艺术珍品。
浮世绘强调构图的准确性和细节的表现力,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成为日本艺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四、和服(和服)和服是日本传统的服饰,它的设计精致优雅,通过色彩、纹理和服饰的叠搭展现出日本人民对美的独特追求。
和服在形态上注重对身体比例的修饰,并通过纹饰和配饰的选择来表达穿着者的个性和身份。
穿着和服的人需要具备端庄、从容和优雅的举止,以此体现出日本传统社会对于文化传统和仪式的尊重。
五、庭园艺术(庭園美術)庭园艺术是日本独有的美学形式,通过精心设计的空间,展现自然景观和人工构筑物的和谐关系。
庭园艺术追求平衡、谐和和变化,通过布局、植物和石头等元素的安排,创造出一种富有诗意和哲学意境的环境。
庭园艺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使人们感受到宁静、平和和心灵净化的力量。
挖掘日本料理中的茶道文化
![挖掘日本料理中的茶道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e9c1a9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7.png)
挖掘日本料理中的茶道文化日本料理作为世界上享有盛誉的美食之一,融合了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其中茶道文化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茶道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艺术形式,贯穿于日本人的生活中,而在日本料理中,茶道文化的影响同样深远。
本文将从茶道的起源、特点以及茶道在日本料理中的体现等方面进行探讨,带您一同挖掘日本料理中的茶道文化。
一、茶道的起源及特点茶道起源于日本,最早可以追溯到12世纪的平安时代。
茶道最初是由僧侣引入日本并发展起来的,后来逐渐成为贵族阶层的流行活动。
茶道不仅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态度。
茶道注重礼仪、和谐、静寂和自省,通过炉、壶、碗等具体器物的运用,表达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和谐。
茶道的核心理念包括敬、和、静、清以及自然的美。
在茶道的实践中,首先是对待座位的顺序和进入茶室的礼节,人们需按照规定的次序进入茶室并按规定位置落座。
茶道强调简洁朴素的环境和布置,室内的装饰一般都是极简主义的风格。
然后是准备茶具和炉具,茶道注重使用具有特定意义和历史背景的茶具,而炉具则是烹泡茶水的工具。
而茶的选择也十分讲究,日本茶道中常用的茶叶有煎茶、抹茶等。
最后是饮茶的仪式,茶道注重沟通和分享,主人和客人可以一同享用茶,并通过互相倾听、交流来增进情感上的共鸣。
二、茶道文化在日本料理中的体现1. 茶道的精神贯穿于日本料理中茶道强调的是内心的和谐、静寂与清净,这种精神也被融入到日本料理的制作和就餐过程中。
在日本料理中,讲究的是对食材的敬重和恰到好处的调味,不使用过多的调味料掩盖原材料的味道,让食物原汁原味地传递给食客。
同时,在用餐体验上,日本料理追求用餐环境的静谧与舒适,让食客能够在宁静的氛围中享受美食,静心品味。
2. 茶道的礼仪影响了日本料理的用餐方式茶道注重礼仪,包括进入茶室的动作、在座时的仪态、与他人的交流方式等。
这种注重细节的礼仪也在日本料理的用餐方式中得以延续。
在日本料理店中,服务员的服务非常周到,从招待客人入座、点单、上菜、讲解菜品的特点和食用方法等,每一个环节都展现了对客人的尊重和关心。
浅析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内涵
![浅析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226b28363169a4517723a354.png)
国和 日本 在文 化和 宗教 上的交 流 , 茶文 化也随 之传 入 日本 , 从一 开始 简单 的“日常茶 饭事 ” , 逐渐 与 日本 的哲 学、 伦理 以及 审美 观 念联 系起
国正 处于 两宋 时期 ,社会 经济 的 高度 繁荣 使得 中 国饮茶 者不 断 创新
茶发 源于 中 国, 在漫 长 的历史 中 , 中国饮茶 者把 茶从 单 一 的饮 品
化 终 于到 了可 以总 结和沉 淀 的历 史阶段 , 这也 是其 成熟 的重 要标 志 。 在 这 一时 期 , 日本 的茶文 化仍 然不 断吸 收 中国茶文 化 的养分 , 当时 中
上升 到 了一种 文 化乃 至精 神 的 高度 , 并 与儒 家 、 道家、 佛教 等 思 想流
比睿 山 附近 , 这 是 日本历 史最 悠久 的茶 园 。 由此 可见 日本人 饮 茶的 源 头是 中 国, 其实 不仅 是茶 叶来 自中国 , 日本人 最原 始 的饮茶 方式 也 源 自中国 。 从日 本 当时流 传至 今的 几部汉 诗集 中 我们 可 以看 到 , 日本 人
一
书特 书 的历史 时期 , 是 日本茶 文化 最璀 璨辉煌 的时代 。 在 引入 、 吸收 、
茶文 化之 根 , 进一 步丰 富和补 充 日本茶 道 , 另一方 面是 日本 茶 道对 中
国茶文 化 的“ 反哺 ” , 这 一点尤 其体 现在 了茶 艺表演 上 面 。时至 今 日,
本 的饮 茶者喜 欢在 饮茶 时 用汉语 做成 茶诗 ,这些 茶诗 是在 朋友 之 间
饮 茶时 所作 , 因此很 多 都是 以对 答 的方 式 进 行创 作 , 比 如说 《 与 海 公
日本茶道的文化内涵
![日本茶道的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4cbe189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d.png)
日本茶道的文化内涵日本茶道的精髓在于和静清寂,它可以称之为茶道思想的精辟概括和总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的文化内涵,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的文化内涵一、“茶禅一味”的思想日本茶道是在中日禅僧的交往中建立起来的,可以说,日本茶道源于中国寺院,日本茶本身也源于中国寺院。
在茶道大师千利休之前创立“草庵茶汤”的大茶人村田珠光,曾参禅而受禅旨印可。
村田珠光从日本高僧一休宗纯那里得到中国宋代著名禅师圆悟克勤的一张墨迹,这一墨迹是与“茶禅一味”有密切关系的茶道界的宝物,后来成为茶与禅结合的最初标志,村田珠光也由此悟出“佛法存于茶汤之中”的道理。
村田珠光把墨迹挂在茶室的壁龛里,人们走进茶室,都要在墨迹前跪下行礼。
一是表示对圆悟克勤的敬意,二是表明草庵茶的宗旨是与禅宗的思想相通的。
“珠光的这一举动开辟了‘茶禅一味’的道路。
由此,他被确立为日本茶道之开山。
”珠光“在四张半榻榻米的小茶室里,面对圆悟克勤的禅语,以本来无一物的心境点茶饮茶,形成了珠光自己独特的草庵茶风。
”珠光把佛教“空”的精神融合于茶道中,要求茶人破除“我执”、切忌“自高自大”、“固执己见”。
同时他也揉合进了当时流行的“连歌”中的“冷枯”之美,在当时一直以唐物为中心的完美豪华的茶道具中加入粗糙的日本本土之物,追求一种残缺的美。
珠光曾说“明月也嫌无云时”,比起一览无余的满月,于云中时隐时现的似乎模糊的月亮更给人一种朦胧美。
珠光茶室中还表现出了融合“唐和”(中日)的思想,他主张将“唐物”与“和物”合为一体,备前烧、信乐烧等日本的瓷器也都进入茶道。
珠光追随一休参禅,将“茶禅一味”的精神贯彻于饮茶中,把当时流行的禅院的茶礼仪、奈良庶民茶、贵族书院茶揉成一体,给其中注入禅的精神,并根据此精神,对茶室和茶具进行改良,使茶进人道的境界,使茶道文化大放异彩。
禅与茶道的结合,固然有僧人是茶文化传播者这种客观的历史背景,但禅与茶在精神上的内在联系应当说更为重要。
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内涵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19b72d0242a8956aece40c.png)
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内涵探析日本茶道就是日本茶人所推崇的茶汤道礼仪,日本茶道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且具有很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饮茶艺术。
日本茶道自身讲究摒弃悦乐,甘于苦寂,日本茶人潜心探究精神修炼之道。
禅、美、气以及型是其具有独特性的四大文化元素,是日本茶人经过百般冥思苦想才能够抵达无形的茶道境界以及茶道的规则,所谓的禅是指从茶自身的饮茶氛围、饮茶心境以及钢管特质来看,茶和禅的枯淡特性、幽玄特性以及寂静特性相结合,美是指实用茶具中散发出来不修饰、不刻意以及不拘泥自然之美,气是指客人和主人在茶室里面对于彼此的用心进行体会,隐现人和人之间相互尊重的精神,而型是指饮茶人通过反复思考才能够抵达无形茶道的境界以及茶道的规则。
本文中,笔者就探析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内涵。
标签:日本茶道文化内涵文化元素文化礼仪茶原产自于中国,茶已经成为了世界三大饮料植物之一,在我国古代时期,茶经由丝绸之路,经过汪洋大海,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为世界各个民族以及各个国家所接受,并且形成了自身独特饮茶的文化。
比如英国的午后红茶、土耳其的浴室饮茶等等,这些方式方法都独具一格,然而,在各种演变饮茶的文化领域中,日本茶道因为其具有繁复形式手法,具有神秘深奥精神文化内涵,而被世人所尊崇和瞩目。
我国的茶文化十分悠久,我国具有礼仪之邦之称,对于日本的茶道文化进行研究,明确其人生哲学的文化体系,对于发扬我国传统的茶文化,构建独特品位文化以及独特境界的文化十分重要,下面,笔者就对日本茶道及其茶文化内涵进行探析。
一、日本茶道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日本相关文献已经明确记载,日本天平元年四月时,朝廷召集了百僧到禁廷讲传《般若经》的时候,曾经经历了赐茶之事,纵观日本茶历史,日本人饮茶始于奈良时代的初期,弘仁年间已经成为了日本古代茶文化黄金的时代,学术界将其称为弘仁茶风,弘仁年间这一个阶段已经成为了日本茶道发展起源的阶段。
在室町时代中,日本出现了具有游艺性斗茶活动,斗茶活动成为了日本茶文化主流的活动,这一个时期日本出现了三大茶师,对于茶道发展以及茶道完善起到了具有决定性作用。
谈日本的茶道文化
![谈日本的茶道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8bc404b8960590c69ec376ea.png)
(中原工学院外语部,河南南阳450007)
一、日本的茶道 茶传人日本之后,日本人又用自己的智慧,使茶文化得 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在茶道方面,表现得极为突出。 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的饮茶技艺,但是,和一般的饮茶不 同。茶道不是艺能,也不是纯粹的艺术行为。它是日常生活 中崇尚美的一种仪式。它首先建立了人与人的关系,尔后, 产生出了伦理思想。茶道中的“一期一会”的精神就是来自 于这种伦理思想。人虽然每天都能遇到人,但是,对某个人 来说也许一生只能遇见一次,一定要珍惜。从“一期一会”的 思想中,茶室也悄悄地在发生变化。茶室四铺席缩减到三 铺、二铺甚至一铺,这反映了期望主客直接交流的愿望。 物、人、场所三要素,构成了茶道的主题思想。禅宗对 调与调和能力的工具。 三、茶道的精神 村田珠光把茶的精神表达为“清、礼、和”。但是,其曾 孙弟子千利休,又进一步把茶的精神归结为:“和、敬、清、 寂”。 “和”:即与“以礼促和,以和为贵”一样的调和之“和”。 人与人之间、自然万物之间均应和平相处。 “敬”:是尊敬。是谦让之礼。和敬二字结合在一起,也 是表示平等主义的语言。 “清”:即如其字。要讲究清洁,但这不只是讲究“身体” 的清洁,还要讲究“心灵”的纯洁。 “寂”:是指有古典气氛的、有情趣的、清净之美,是指从 困惑中悟出人生真谛。与“和、敬、清”一起使自己的思想达 到一种至高的境界。 四、茶与宗教 茶汤来源于禅宗,茶水是古代僧人修行的必备品。日 本的茶就是由僧人从中国传过去的。饮茶起初先流行于僧 人之间,尔后,由僧人极力推广到宫廷与贵族之间。最后, 还是由禅宗教徒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千利休等,逐步推广 到了民间。因此,茶道与宗教是不可分割的。 日本的冈仓天心,曾在《茶之书》中叙述:茶的哲学,并 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单纯的审美主义。这是因为,它表达了 与伦理宗教结合在一起的,关于人与自然的,所有的见解。 它以清洁为宗旨,所以也属于卫生学的范畴;与复杂、奢侈 相比,倒不如说它在单纯之中教给人们自足,所以其中也包 涵有经济学的理论;它还规划出了人相对于宇宙的比例感, 所以其中也包涵了精神几何学的理论。茶道使所有爱好者 都成了爱好上的贵族,由此,也表现出了东洋民主主义哲学 的真髓。 禅宗认为:在象牙色的器皿、琥珀样的液体之中,能够 领悟其奥妙的人,才能感悟到孔子愉快的沉默、老子聪明的 奇警及释加牟尼天上的香气。能领悟其奥妙的人,才能认 识到自已伟大之中的藐小和别人渺小之中的伟大。 在宗教中,未来就在我们的背后;在艺术中,现在即是 永远。茶人认为,只有从艺术中接受活的感化的人,方可能 鉴赏艺术。因此,他们想把在茶室中习得的高雅情操,努力 表现于日常生活之中去。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必须 保持心灵的平静。而且,谈话也必须一丝不乱地与周围的 气氛相协调。以至于衣服的款式、颜色、身体的动作及走象 等,都是艺术人格的表现,这一点也是不能够轻视的。这是 茶会这门艺术,可以说是通过谐调之美才成立的。主 人、客人、茶室及茶器的选择与谐调,是茶会中的最重要的 因素。可以说茶会是人的智慧与感觉的道场,是检验其协 因为人只有把自己装扮美了,才有接近美的资格。茶人就
日本茶道核心内涵是什么
![日本茶道核心内涵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eb25ede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b.png)
日本茶道核心内涵是什么虽然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不过同样也在日本的发展中保留了自己的一些特有的内涵。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核心内涵,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核心内涵和:茶道四谛中的“和”,既表示和谐的和,又表示和悦的和,它体现了支配茶道整个过程的精神。
“和谐”注重形式方面,“和悦”则表示内在的感情,茶室里的气氛就是在这种“和”的精神下建立起来的。
在茶事进行中有触觉上的和,嗅觉上的和,视觉上的和及听觉上的和,具体来说,一只好的茶碗不在于它的外形如何,而在于它的手感,客人拿起它时是否不觉得冰凉、扎手、太重或太轻。
茶室里的香气味一定不能太强、太刺鼻,要轻柔地散漫在茶室内,窗子是分布在茶室内的和美之源,经白色宣纸过滤而透进茶室的光线总是轻柔的,诱人冥想。
风从茶室外老松树的叶缝中吹过,与炉子上茶釜的煮水声音相附和,这和谐的环境之美与参与者和悦的人格之美奏出一曲和的美曲。
在茶道形成初期的封建时代,虽然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但是在小小的茶室里各个阶层的人都是无差别的。
在这里一切世俗的贵贱都随风而去,平民与贵族促膝而谈,这同时也是禅的精神。
从禅的角度来看,人与人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以和为贵”“以和为本”的意境亦是禅宗直指人心所依托的氛围。
禅宗吸收了“和”的概念。
主张用淡泊无为,“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的清静本心去体验、了悟“我心即佛”的般若真谛,从而达到“佛我一如”的“和”境。
茶道是禅宗自然观外化的一种艺术形式,是调和人际关系“以心传心”的人工渠道,茶道所极力渲染的氛围。
是摒弃世人纷争,追求平和、静谧的“和”境,其庭园设计、茶室布局、礼仪程序、礼节规范,都别具匠心地突出“和”的氛围,特别是一张半榻榻米大小的茶室把人与人的距离凝缩到咫尺之间,更加突出了心心相印、以茶会友的情境。
敬:敬的思想本源自禅宗,禅宗主张“我心即佛”、“万物皆有佛心”,认为在“真如”面前所有的人都平等不二。
茶道吸收了禅宗的“心佛平等”观,并加以升华和提炼,形成了“敬”的情感概念。
日本茶道文化的内涵与含义
![日本茶道文化的内涵与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21ba019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f.png)
日本茶道文化的内涵与含义推荐文章英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热度:中国茶道精神内涵热度:茶文化内涵研究热度:茶文化的调查问卷热度:茶文化创意的内涵热度:日本茶道是日本的茶爱好者所尊崇的茶道礼仪的简称.日本茶道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日本独特的审美特征。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文化的内涵与含义,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文化的内涵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四字,成为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
千利休居士曾经说过“和敬清寂”这四个字就是茶道的根本。
和代表平和的和,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当我们进入茶室之中品尝一碗茶时,无论是客是主,“请先”,“请慢用”以及种种的言词,都代表了茶道中所蕴含的“和”之意。
说到敬,则是对于长辈的尊敬,同时也代表了对于友人与同济间的敬爱。
以和而敬,从此开始便展开了茶道的真随。
而清,则是清净,清洁的意思,也是茶道的种种礼仪,做法中十分强调的部分。
由清而静,也就是所谓的“静寂”,就如在不受外界干扰的寂静空间里,内心深深的加以沉淀的感觉。
而寂乃是茶道中的美的最高理念,在求取“静”的同时,能观察自己知足的内心,在深沉的思索中让自己内心沉淀,此乃是禅学中所生之思想,也乃是对于人生的最佳解答。
日本茶道文化有着其独特的美学属性,共有七大美:缺陷、简素、枯槁、自然、幽玄、脱俗、静寂。
日本的茶道艺术的思想背景为佛教,其思想的核心是禅。
它是以禅的宗教内容为主体,以使人达到大彻大悟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新型宗教形式。
在日本,历代大茶人都要去禅寺修行数年,从禅寺获得法名,并终生受禅师的指导,但在他们获得法名之后并不留在禅寺,而是返回茶室过着茶人生活。
茶人的生活近似常人的生活,近似艺术家的生活。
所以说,茶人虽通过禅宗学习到了禅,与禅宗持有法嗣关系,但茶道有其独立性,是独立存在于禅寺之外的一种“在家禅”。
茶道的流程主要分为更衣、观赏茶庭、初茶、茶食、中立、浓茶、后炭、薄茶、退出、衔接等过程,其中浓茶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而具体方式则根据不同的茶道流派而有所不同。
日本茶道文化的精髓
![日本茶道文化的精髓](https://img.taocdn.com/s3/m/fd2f773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b.png)
日本茶道文化的精髓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日本的茶道于中国的茶道有什么不同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日本茶道的精髓,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日本茶道的精髓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在7世纪之前,日本并无喝茶记录。
唐朝时期,很多日本僧侣作为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最后将所学的知识文化带回日本流传至今,为何中国日本在文化上有这么多相似之处,为何说日本是汉唐文化的沿袭地,这便是其中一个原因。
而遣唐使带回日本的生活文化,其中一项就是饮茶与茶礼。
但经过时代的变迁,日本孕育了它独特的茶道文化。
其中的六大茶道精神被誉为日本茶道的精髓。
1.おもてなしの心意为:“热情好客之心”一般来说,入茶道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便是为客人泡茶时应有的行为举止,动作等。
而学习这些,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更热情的招待客人。
放下架子,心平气和以最郑重的举止,态度去为招待客人。
“泡一杯茶”,仅此而已,这就是自己要做的事。
而一个动作,一个神态却包含了自己的全部。
2.侘び・寂び意为:“简单,朴素”侘び・寂び(wabi・sabi)为日本美意识的一种,每个人对该词的理解认识都不一样。
要解释这个词语,绝非三言两语便可讲清。
而茶道中所说的“侘び・寂び”主要指抛去所以不需要的装饰,追求最自然最简单的美,剩下的则是永远渗人心扉的最清澈洁白的美。
一切皆空,简单即是美,其余的只不过虚饰。
3.不完全美への傾倒意为:“不完美也是一种美”“月有阴晴圆缺,花有盛放残飞”,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万物皆是如此。
不完美,不豪华,不完整才是万物最根本的特征。
反过来想,鲜花一直都是满开状态,月亮一直是满月,这样就真的是完美了吗?应该不是的。
正因为花有凋落的时刻,月亮有残缺的夜晚,才更能让人生出那种脆弱无常,惋惜之情。
茶道中使用的茶道具大多十分简单朴素,不做作,不刻意装饰,这便是美的真谛。
4.一期一会意为:“相遇一刻,便作永恒”井伊直弼的书《茶道一会集》里写道:“茶会谓一期一会,主客屡次相见,而今日之相见,一去不返,为一世一度之会,客人离茶室而去,主人亦万事挂念,尽深情关切之意;客人亦思再访之难,且感悟主人趣向及细致之用心,以诚相待,此乃一期一会。
日本茶道中的文化简析
![日本茶道中的文化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4538a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5.png)
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 学 术 论 坛1 日本茶道的创立及形成日本茶道是日本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内容之一。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的茶叶及茶文化传入日本后,经过汲取、融合,形成了独具大和民族特色的茶道。
平安时代初期,遣唐使中的日本高僧最澄将中国的茶树带回日本,并开始在近畿的坂本一带种植。
茶在刚刚传到日本的时候完全属于奢侈品,只有皇族、贵族和少数高级僧侣才可以享受。
茶道被当作一种高雅的先进文化仅局限在皇室周围。
自镰仓时代开始,受《吃茶养生记》的影响,饮茶活动以寺院为中心开始逐渐普及到民间。
到了室町时代,畿内的茶农为对茶叶进行评级而举行品茶会,由这种茶集会发展成为许多人品尝茶叶的娱乐活动,并发展了最初的茶道礼仪。
“茶道”这个概念,最早则是由15世纪的和尚村田珠光所创立。
村田珠光在参禅中将禅法的领悟融入饮茶之中,从佛偈中领悟出“佛法存于茶汤”的道理,由此开创了独特的尊崇自然、尊崇朴素的草庵茶风。
日本历史上真正把茶道提高到艺术水平上的则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千利休。
千利休将室内的装饰简化到最小限度,使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使得茶道更易于为一般大众所接受。
同时,千利休强调体味“本心”,并主张简化茶道的规定动作,抛开外界的形式操纵,以专心体会茶道的趣味。
2 日本茶道中的审美意识日本现代禅学研究者伊藤古鉴所著的《茶与禅》中,将茶道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茶道技巧、茶事礼法、茶“道”。
日本人传统的审美意识即体现在这三者之中。
茶道技巧即茶人如何挑选组合茶具、如何摆放插花与饰物、如何调制、如何点茶、如何敬茶饮茶等;茶事礼法即主客之间互敬之礼。
主要体现在茶人如何打扫布置、根据季节及茶会目的所做准备中;茶“道”即是茶人与饮茶人一步步领悟人生经验,最终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
2.1茶具与饰物日本茶道技艺中的茶具、字画、插花等饰物,体现了日本人的“自然美”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茶道中的文化简析
摘要: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却具有鲜明的日本特色。
它有自身的形成、发展及独特内涵。
日本茶道必须按照一整套规定程序来进行,它不仅是社交手段,主要是通过茶会和茶礼来达到陶冶品性、修身养性、净化心灵的目的。
本文从日本茶道的创立及形成入手,通过对日本茶道中茶具及茶室布置等方面的分析,来简单探讨日本茶道中所体现的日本人传统审美意识以及其蕴含的禅宗精神。
关键词:日本茶道审美意识茶具茶室和敬清寂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210-01
1 日本茶道的创立及形成
日本茶道是日本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内容之一。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的茶叶及茶文化传入日本后,经过汲取、融合,形成了独具大和民族特色的茶道。
平安时代初期,遣唐使中的日本高僧最澄将中国的茶树带回日本,并开始在近畿的坂本一带种植。
茶在刚刚传到日本的时候完全属于奢侈品,只有皇族、贵族和少数高级僧侣才可以享受。
茶道被当作一种高雅的先进文化仅局限在皇室周围。
自镰仓时代开始,受《吃茶养生记》的影响,饮茶活动以寺院为中心开始逐渐普及到民间。
到了室町时代,畿内的茶农为对茶叶进行评级而举行品茶会,由这种茶集会发展成为许多人品尝茶叶的娱乐活动,并发展了最初的茶道礼仪。
“茶道”这个概念,最早则是由15世纪的和尚村田珠光所创立。
村田珠光在参禅中将禅法的领悟融入饮茶之中,从佛偈中领悟出“佛法存于茶汤”的道理,由此开创了独特的尊崇自然、尊崇朴素的草庵茶风。
日本历史上真正把茶道提高到艺术水平上的则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千利休。
千利休将室内的装饰简化到最小限度,使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使得茶道更易于为一般大众所接受。
同时,千利休强调体味“本心”,并主张简化茶道的规定动作,抛开外界的形式操纵,以专心体会茶道的趣味。
2 日本茶道中的审美意识
日本现代禅学研究者伊藤古鉴所著的《茶与禅》中,将茶道从三个层次进行分析:茶道技巧、茶事礼法、茶“道”。
日本人传统的审美意识即体现在这三者之中。
茶道技巧即茶人如何挑选组合茶具、如何摆放插花与饰物、如何调制、如何点茶、如何敬茶饮茶等;茶事礼法即主客之间互敬之礼。
主要体现在茶人如何打扫布置、根据季节及茶会目的所做准备中;茶“道”即是茶人与饮茶人一步步领悟人生经验,最终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
2.1 茶具与饰物
日本茶道技艺中的茶具、字画、插花等饰物,体现了日本人的“自然美”意识。
从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开始,茶人就致力于在寂静与质朴之中,探求淡泊生活中的趣味。
村田珠光选择茶具时,反对奢侈华丽之风,提倡清贫简朴。
他认为和式黑色陶器色彩幽暗,
自有朴素、清寂之美。
用这种质朴的茶具,真心实意地待客,既有审美情趣,也利于道德情操的修养。
在选用和物的基础上,多选用朽叶色、青色茶具等适应闲寂气氛的茶具。
村田珠光认为正是这种以冷峻、恬淡、闲寂为美的审美意识,才能使人体会古朴的生活乐趣,以达到心神上的安逸。
千利休为茶道仪式建立独立的茶室、露地、石灯笼等。
茶室虽简陋朴素,茶人却致力于茶具、茶室、庭院的干净清洁。
只有环境清洁和谐才能“进入自明之道”,和谐、恬静有禅意的气氛才是茶道的最佳体验。
千利休大师对于茶道的审美,也正是日本人传统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2.2 茶室的布置
在茶室布置方面,茶人追求如出世般的虔诚心境,重视事物的自然美。
插花是日本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选用时令花木,在整体上注重自然之美,顺其花枝自然之势,不求华丽,只求自然简洁,触动人心,其所呈现的生命之美,要恰如其分地在茶室中与季节、画轴相呼应,真正贴近生命自然的本质。
这也是日本人心中始终所贯穿的“与自然的和谐”信念之体现。
《茶之书》中也提到“花瓶滴落的清水其实并不需要加以抹去,因为它暗示着露水一般的纯净与清爽”。
同样体现了日本茶道美学中的自然美思想,即人当与自然相融合,在茶道布置与技艺中,重自然,轻人事,注重生命最本真的和谐。
3 日本茶道精神
3.1 和敬清寂
16世纪末,千利休用“和敬清寂”四字概括了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
“和敬”主要指和睦以及敬人与事心之心,切勿虚荣自大;“清寂”是指冷峻、恬淡、闲寂的审美观。
举办茶会之前,茶人须先认真打扫、整理庭院、擦洗茶具,茶叶要碾精细,茶具要擦干净,插花也要根据来宾和季节的不同等进行选择。
茶人的动作要规范敏捷,“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
以此表示对来宾的尊重,体现主人真诚的待客之道。
同样,客人须穿着与茶室背景颜色协调的衣着,再尊贵的权势进入茶室都须跪爬入室。
就坐时必须安静,并先向主人安置于床之间的书画行礼致敬。
最后达到人与人交流的“和敬”气氛。
室町时代,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奢华喧嚣。
不少人厌弃这种生活,以冷峻、恬淡、闲寂为美,他们渴望过隐居的生活,寻求心神上的安逸。
茶道之茶称为“佗茶”,“佗”有“幽寂”、“闲寂”的含义。
边品茶边闲谈,不问世事,修身养性,净化心灵。
“清寂”之美从此时开始得到广泛的传播。
3.2 禅茶之缘
日本茶道是必须遵照一定规则程序来进行的喝茶活动。
茶道的精神,正蕴含在这些看起来繁琐的喝茶程序之中。
日本茶道的繁文缛节,并非要把茶客的注意力从茶的本身上引开,而是要茶客专心致志于饮茶的全过程,从而把人从世俗的紧张、烦恼等事务中解脱出来。
茶道里禅的内涵,就是通过繁琐的规则来磨练人心,当这些
定规不再令饮茶者厌烦,当饮茶人信手而为就符合茶道礼法时,才算领会了茶的真谛。
茶道将精神修养融于生活情趣之中,通过茶会的形式,宾主配合,在幽雅恬静的环境中,以用点茶、鉴赏茶具、谈心等形式陶冶情操,培养朴实无华、自然大方、洁身自好的完美意识和品格。
这也就是禅宗里的“勿使染尘埃”和“本来无一物”的两个境界。
人只有通过不断地拂拭内心,才能最终令尘埃无可染之处。
日本茶道,是用一种仪式来向人讲述禅的思想,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是融佛教、道教、儒家学说为一体的一种精神文化。
综上所述,日本茶道不只是单纯的趣味、娱乐活动,它使人们在审慎的茶道礼法中养成认真、无条件的服从社会公德的习惯。
同时,其实质已上升成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并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
参考文献
[1] 村井康彦.茶道思想[j].日本研究,1990(1):79.
[2] 千宗室.茶道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日本的发展[j].日本学,1995(5):273.
[3] 千宗室.〈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25-26.
[4] 钱朴.茶道渊源初探[j].农业考古,1995(38):51.
[5] 铃木大掘.禅与日本文化[m].北京:三联出版,1989.
[6] 铃木大拙.禅与艺术[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8.
[7] 吴平.禅趣人生[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8] 赵天相.〈茶禅一味〉寻踪有感[j].农业考古,2000(58):126.
[9] 东军.日本茶到的神髓[j].农业考古,1994(36):243.
[10] 滕军.茶道与禅[j].农业考古,1995(3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