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茶道文化
日本茶道文化(5篇)
![日本茶道文化(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be873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2.png)
日本茶道文化(5篇)日本茶道文化(5篇)日本茶道文化1一、茶禅一味的思想日本茶道是在中日禅僧的交往中建立起来的,可以说,日本茶道源于中国寺院,日本茶本身也源于中国寺院。
在茶道大师千利休之前创立草庵茶汤的大茶人村田珠光,曾参禅而受禅旨印可。
村田珠光从日本高僧一休宗纯那里得到中国宋代著名禅师圆悟克勤的一张墨迹,这一墨迹是与茶禅一味有密切关系的茶道界的宝物,后来成为茶与禅结合的最初标志,村田珠光也由此悟出佛法存于茶汤之中的道理。
村田珠光把墨迹挂在茶室的壁龛里,人们走进茶室,都要在墨迹前跪下行礼。
一是表示对圆悟克勤的敬意,二是表明草庵茶的宗旨是与禅宗的思想相通的。
珠光的这一举动开辟了茶禅一味的道路。
由此,他被确立为日本茶道之开山。
珠光在四张半榻榻米的小茶室里,面对圆悟克勤的禅语,以本来无一物的心境点茶饮茶,形成了珠光自己独特的草庵茶风。
珠光把佛教空的精神融合于茶道中,要求茶人破除我执、切忌自高自大、固执己见。
同时他也揉合进了当时流行的连歌中的冷枯之美,在当时一直以唐物为中心的完美豪华的茶道具中加入粗糙的日本本土之物,追求一种残缺的美。
珠光曾说明月也嫌无云时,比起一览无余的满月,于云中时隐时现的似乎模糊的月亮更给人一种朦胧美。
珠光茶室中还表现出了融合唐和(中日)的思想,他主张将唐物与和物合为一体,备前烧、信乐烧等日本的瓷器也都进入茶道。
珠光追随一休参禅,将茶禅一味的精神贯彻于饮茶中,把当时流行的禅院的茶礼仪、奈良庶民茶、贵族书院茶揉成一体,给其中注入禅的精神,并根据此精神,对茶室和茶具进行改良,使茶进人道的境界,使茶道文化大放异彩。
禅与茶道的结合,固然有僧人是茶文化传播者这种客观的历史背景,但禅与茶在精神上的内在联系应当说更为重要。
这种现象并不是日本所特有的。
中国禅宗也有相应十分生动的例证。
据传,有一天,唐代赵州从谂禅师问一位外来的僧人是否到过他这里,对方说曾经到过,他便吩咐:吃茶去!某日又一位僧人到来,赵州同样问他是否来过,对方回答没来过,他也吩咐:吃茶去!站在一旁的院主深感不解,问赵州为什么让来过的和没来过的都去吃茶,于是赵州便喊了一声:院主,吃茶去!僧人待客以茶,似乎并不仅仅是以茶解渴,其中当另有深义。
浅谈日本茶道美学的文化内涵
![浅谈日本茶道美学的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7d8df43b52d380eb63946d14.png)
浅谈日本茶道美学的文化内涵一、茶道与自然相交相融自然事物美的形态多样,花草树木、日月星辰等都是自然的感性形式,给人带来欢愉。
日本人亲近自然,崇尚自然中最质朴的元素,并将真挚而直观的情感沉浸于自然之美中。
正如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说的那样:“人的自然化是情感本体的建立。
”20世纪西方美学在日本广泛传播,并在日本确立成为一门学科。
日本作为一个群岛国家,四季分明并且气候变化多端,有着许多日本独特的自然风景和自然景观等。
因此,日本人自古以来对自然以及自然美情有独钟,并且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日本的茶庭、茶室、茶具就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那份寂静气息,让人直接感受与理解自然,与大自然来一场心灵的会晤。
日本人对自然的观察十分深刻,无论是在艺术的创作还是表达上都能看到自然的影子,对自然美学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
二、茶道的审美表现茶道大师千利休将日本茶道的精神总结为“和、敬、清、寂”四个字,后来这四则也成为了日本茶道文化的行为规范和不二法则。
日本茶道中的“和”是指和谐、和悦。
它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主人与客人之间的和谐,还体现了支配着茶道整个过程的精神。
在茶道的礼序中,要求每个人的动作需要十分端庄、严谨。
主人要时刻的为客人着想,营造和悦、温馨的饮茶气氛。
客人也不仅要及时领悟主人的美意,也需要对主人的心意作出评价,使整个茶室充满和睦的气氛。
茶室中的装饰和点心等需要与茶会的主题相协调,也要与季节相适应,使人们内心的情感与大自然有浑然一体的结合,达到“赏天地自然之和气”的目的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境界。
日本茶道中的“敬”是指相互尊重、相互谦让、上下有序、没有贫富和等级等世俗偏见。
虽然日本茶道形成于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的封建社会,但是在那一方小小的茶室中却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平民与贵族促膝长谈,没有一切世俗偏见。
原本茶室设有“贵人入口”,后来改为所有客人一律从“侧门”出入。
这确实体现了禅宗的精神。
即便是武士,也需要把佩刀放置门外才能进入茶室,体现出茶室是个众生平等的空间,所以严格禁止阿谀奉承、傲慢无礼的举动。
日本茶道文化
![日本茶道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c485c19b2cc58bd63086bd4e.png)
日本茶道文化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浅谈日本茶道文化摘要:日本茶道文化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却具有自己独特的形成、发展历程及文化内涵。
日本茶道随着时代的发展渐趋平民化,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日本人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态度。
正如桑田中亲所说:“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
”日本茶道有丰富的专用器具及庄重繁复的流程,如:如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插花要根据季节和来宾的名望、地位、辈份、年龄和文化教养等来选择;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敏捷,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等。
日本茶道中提倡的“和敬清寂”简洁而内涵丰富,更是体现了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与内涵,说明日本茶道是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
关键词:茶道起源流派精神一、日本茶道的起源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具有东方文化之韵味。
被后世尊为意境“茶圣”的唐代陆羽所着的《茶经》,是公认的最早的具有最高水平的茶文化经典着作。
而荣西禅师的《吃茶养生记》是日本最早的一部茶书。
该书中记载,日本的茶叶种子,种茶、制茶、煮茶、饮茶的方法,以及茶器、道具等皆源于中国。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禅僧,由日本的禅僧将中国的茶种带回日本进行播种,还将中国的茶种、饮茶之道进行传播,并逐渐发展而形成的。
镰仓时代(公元1185-1333年),日本高僧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天目山的径山寺求学取经。
他在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后,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
日本的《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
日本的《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
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是日本茶道的源头,而且中国文人、僧侣于饮茶时所形成的“他界观念”以及文人、僧侣们的那种对幽寂、高远情趣的体味和追求,都是日本茶道形成的基础。
什么是日本茶道文化
![什么是日本茶道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223ccaf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2.png)
什么是日本茶道文化日本茶道原称为“茶汤” (茶湯、茶の湯),是日本仪式化的为宾客奉茶之事,它与其它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的特殊文化,但内容与形式有所不同。
今天店铺就来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日本茶道文化。
茶道历史可追溯到13世纪,饮茶最初是僧侣用于集中心念的,从谂禅师曾以“吃茶去”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
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两种:抹茶道与煎茶道,但茶道通常是指较早发展出的抹茶道。
现代的茶道由主人准备茶、点心、水果招待客人,而主人与客人都按照固定的规矩与步骤行事。
除饮食之外,茶道的精神还延伸到茶室内外,如茶室内外的布置、书画的品鉴、庭园的园艺及饮茶的陶器等,都成为茶道的重点。
日本茶道文化:茶道根本千利休曾说“和敬清寂”就是茶道的根本。
“和”即平和、和谐。
进入茶室,品尝一碗茶时,主对客的“请先、请慢用”等礼貌语代表了茶道所蕴含的“和”。
在现代人的价值观中,总认为茶道是十分繁琐及复杂的事,甚至有人说:“即使在家里,一个人也可以喝茶。
”但是,茶道中的“和”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只要内心随时能体认茶道的“和”,必定可体会“和”的真谛。
古代的习俗经过世代流传,传递着数百年积淀的美感。
伴随着四季的变迁,崇尚自然美,以古老习俗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就能体会“和”的妙趣。
现代人对于自然美的感受有时是被动的,有时却拥有对美的极强的感受。
如果将心性不断加以提炼,就是茶道的精神(茶の味)。
隐藏在茶道用具中间的艺术及种种摆设、布置及茶之汤,果子等,仿佛带有生命力的纤细感,这些都以“和”的精神为基础。
“敬”则体现了对长辈的尊敬,同时也代表对友人与同辈的敬爱。
从和到敬,便展开了茶道的真髓。
“清”即清净、清洁,体现了茶道不可或缺的礼仪。
日本茶道文化:规程日本茶道有烦琐的规程,如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插花要根据季节和来宾的名望、地位、辈份、年龄和文化教养等来选择。
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敏捷,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
日本茶道文化的基本介绍
![日本茶道文化的基本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ea2a6e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2.png)
日本茶道文化的基本介绍日本茶道文化是在我国茶文化为基础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结合了哲学、宗教、文学、伦理、道德以及建筑等的一门综合性艺术形式。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文化的基本介绍,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文化的基本介绍日本茶道可以说是一种室内传统艺术,是在与人们日常生活全面隔绝的一种特殊场所之中和特定时间之中所开展的一种艺术性仪式,一定要通过十分复杂而且繁琐的手段,运用特定方法才能完成。
除应用特殊方法之外,日本茶道还十分注重于人和人相互间的联系。
比如,日本茶道中所之茶并非个人之茶,而是为集体所共有之茶。
茶道的中心为茶的聚会。
全部参加茶会的人士均可通过茶会来脱离现实社会之中的各类制约,让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心深处更加和谐。
日本茶道涵盖了精神主义,也就是注重清、静、和、寂。
在茶道历史之中,有大量重名的人为了求心之道而耗费了大量时间。
茶道就是建立于与世隔绝前提之下的,因此其十分自然地追求精神境界视为自身的奋斗目标,也就是求道性。
当然,茶道也有一定的趣味性,具备了游乐方面的性质,自然也不排除部分人士是因为娱乐目的而加入到茶道仪式之中的。
事实上,茶道所具有的求道性和趣味性之间不是彼此矛盾的,其同时并存在茶道当中。
茶会可以说是茶道之中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通常说来,一定要具有三个条件,茶会才能够举行。
茶会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聚会,通过茶会来获得心境上的沟通。
其次,茶会注重于搭配,主人和客人之间使用茶道用具的科学搭配,让自身处于轻松和谐的茶室空间当中。
最后,茶道的礼法包括主人接客过程中娴熟的动作等,都会让茶会的兴趣能够达到新的高潮。
依据茶道之规矩,一定要在吃过饭之后才能够喝浓茶,如此一来茶会变得更为美味。
在正式茶会喝浓茶以前,一定要吃一顿被称为怀石餐的简单饭菜。
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在14世纪,武士、大名和茶人都以拥有华贵的唐物为荣,对国产之物不屑一顾。
而日本著名禅师一休宗规大师(既一休的原形)的高足村田珠光,主张唐物与和物两者统一,力图创造本土的茶风。
日本茶道文化
![日本茶道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d9a9768b83d049649b6658c3.png)
日本茶道文化日本茶道源自中国。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
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
原称为“茶汤”。
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
茶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
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
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
现代的茶道,由主人准备茶与点心,还有水果招待客人,而主人与客人都按照固定的规矩与步骤行事。
除了饮食之外,茶道的精神还延伸到茶室内外的布置;品鉴茶室的书画布置、庭园的园艺及饮茶的陶器都是茶道的重点。
————百度文库日本的茶道文化对日本这个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茶道中“自然”意境对日本建筑的影响日本气候变化多端且四季分明,因此,日本人酷爱美的自然,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日本人把自己看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将思想感情沉浸于自然之中,并将这种自然之美融入到其修身养性的茶道文化之中。
日本茶道大家千利休在设计茶室时,用寥寥数石、一朵茶花、一棵小草这种最简朴的方式将大自然浓缩于一个小茶室中,让人们直觉地感受、理解自然。
在茶庭、茶室的内部设计上,往往要在墙壁上挂上山水画,在茶室的壁龛里插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花。
茶道中的插花在整体上注重自然之美,顺其花枝自然之势,自然简洁,清雅脱俗。
日本茶道中的茶食也是很有特色的,这些点心往往有美丽且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名字,充分体现了日本人对大自然真挚而灼热的感情。
茶道中的自然意境早已被纳入到日本建筑之中,(1)安藤忠雄说:“自然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自发的存在形式。
他应成为日常生活中如工作、购物、与友人约会聊天时最好的伴侣,我希望将自然重新引入都市之中并与日常经历相联系。
论日本茶道文化
![论日本茶道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d5930e330912a21615792901.png)
浅谈日本茶道文化对日本茶道简单的认识:在之前我们对日本茶道文化并没有太多了解,提到茶道,我们也许马上就会联想到中国人的茶艺文化,事实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中国人不谈茶道,因为中国人对于“道”的认识是有着相当的崇高与尊重的意味。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在悠久的历史生活中,茶与中国民族相结合,受着中国人一贯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所支配,成为民生活中很平常的一部分,这是中国茶艺的真髓。
日本承袭我国茶文化遗绪,一切典章、文化制度,受中国茶艺影响甚深。
但与中国茶文化相比,日本茶道追求各种极端的境界,日本的茶道有烦琐的规程,以表示对来宾的尊重,体现“和、敬”的精神。
日本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但茶叶的传入则是由遣唐使来完成的。
日本古代没有原生茶树,也没有喝茶的习惯。
自从奈良时代的遣唐使们把茶叶带回日本之后,茶这种饮料就在日本生根发芽了。
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却具有日本民族味。
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特有的内蕴。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体,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
在日本,茶道是一种通过品茶艺术来接待宾馆、交谊、恳亲的特殊礼节。
同时茶道不仅要求有幽雅自然的环境,而且规定有一整套煮茶、泡茶、品茶的程序。
也因此日本人把茶道视为一种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和进行社交的手段。
日本茶道的发展及程序茶是唐代始由中国传入日本的,主要通过日本遣唐使、留学僧及去日华僧带去。
日本茶道历程相对于中国来说是较短的。
在日本首先创立茶道概念的是十五世纪奈良称名寺的和尚村田珠光,其提出的茶道精神为:“谨敬清寂”。
村田珠光之后的一位杰出的大茶人就是武野绍鸥。
他对村田珠光的茶道进行了很大的补充和完善,还把和歌理论输入了茶道,将日本文化中独特的素淡、典雅的风格再现于茶道,使日本茶道进一步的民族化了。
在日本历史上真正把茶道和喝茶提高到艺术水平上的则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千利休。
日本茶道及茶文化
![日本茶道及茶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5fbb91fd770bf78a652954a3.png)
日本茶道及茶文化日本茶道是日本人接待宾客的一种特殊礼仪,它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修养。
日本人的饮茶风俗是由中国传入的,后来在民间流传。
今天茗山生态茶与您分享日本茶道与茶文化的一些特点。
日本茶道不同于一般的喝茶,品茗,而是具有一整套的严格程序。
茶道品茶很讲究场所,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
茶室的构造与陈设,基本上都是中间设有陶制炭炉和茶釜,炉前摆放着茶碗和各种用具,周围设主、宾席位以及供主人小憩用的床等。
接待宾客时,待客人入座后,由主持仪式的茶师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
客人按规定须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
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训练。
茶道品茶分“轮饮”和“单饮”两种形式。
轮饮是客人轮流品尝一碗茶,单饮是宾客每人单独一碗茶。
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赞美一番。
最后,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别,主人则热情相送。
茶道还讲究遵循“四规”,“七则”。
四规指“和、敬、清、寂”,乃茶道之精髓。
“和、敬”是指主人与客人之间应具备的精神、态度和辞仪。
“清、寂”则是要求茶室和饮茶庭园应保持清静典雅的环境和气氛。
七则指的是:提前备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应冬暖夏凉,室内插花保持自然美,遵守时间,备好雨具,时刻把客人放在心上等。
日本茶大都以绿茶为主,没有发酵或半发酵的,制法是蒸熟烘干。
也有炒制的,如九州的嬉野茶和柳青茶,但极少。
日本人泡茶与中国不同,他们抓一把茶叶放入壶中,冲水后马上就倒,每杯倒一点,轮番几次,使茶汤浓淡均匀,一般只上一杯。
茶道用的抹茶,是将茶磨成细粉,冲搅后浓稠如粥,碧绿清香。
据考证,日本的制茶与饮茶方法,可能还保持着中国唐宋时代的古风。
日本还有樱花茶、大麦茶、紫苏茶、海带茶、梅花茶等,但这些实际上不能算茶,类似于中国的菊花茶,只是保健饮料而已。
如樱花茶,清水中漂几朵腌渍的樱花,美则美矣,但与喝茶是两回事。
浅析日本茶道文化精神
![浅析日本茶道文化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b876561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3.png)
浅析日本茶道文化精神日本的茶道虽承袭中国茶文化的种种,一切典章,文化制度受中国茶艺影响颇深。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浅析日本茶道文化精神,一起来看看。
浅析日本茶道文化精神日本茶道精神主要与禅的思想相联系。
总结起来即“和敬清寂”,“一期一会”,“独坐观念”。
“和敬清寂”。
为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
是日本茶道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
茶道思想的主旨为:主体的“无”,即主体的绝对否定。
而这个茶道的主旨是无形的。
作为“无”的化身而出现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
它们是“无”派生出的四种现象。
由这四个抽象的事物又分别产生了日本茶道艺术成千上万种形式,如茶室建筑,点茶,道具,茶点心等。
“一期一会”。
这一词出自江户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弼所著茶论《茶汤一会集》。
井伊说:追其本源,茶事之会,为一期一会,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复多次举行茶事,也不能再现此时此刻之事。
每次茶事之会,实为我一生一度之会。
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计,尽深情实意,不能有半点疏忽。
客人也须以此世再不能相逢之情赴会,热心领受主人的每一个细小的匠心,以诚相交。
“独坐观念”。
此语也出自井伊弼的《茶汤一会集》。
面对茶壶一只,独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静思此时此日再不会重演,此刻茶人的心里不禁泛起一阵茫然之情,又用起一股充实感。
茶人此时的心境可称为“主体的无”。
浅析日本茶道文化的特点日本茶文化的历史是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首先是受中国唐朝的饼茶煮饮法影响的平安时代;其次是受宋朝末期的茶冲饮法影响的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最后则是受明朝的叶茶泡饮法的江户时代。
其中第二个时期是茶道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但茶道的成熟期则在第三个时期。
与艺术、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相比,茶道艺术有许多特殊性:第一,茶道是通过人的眼、耳、舌、鼻、身来同时感受的,茶道艺术中有色、有声、有香、有味、有触感。
第二,茶道艺术试图包罗万象,并使之艺术化。
把山川风月、春夏秋冬、花草虫鸟、历史文学等等都包容进四小时的茶事之中。
日本茶道的基本介绍
![日本茶道的基本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7dfc95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a9.png)
日本茶道的基本介绍日本茶道,又称茶道、茶艺,是日本的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以烹茶为中心,融合了礼仪、建筑、园艺、艺术等多种元素,是日本独特的文化特色之一、茶道强调的是以茶会友,追求自然、朴素和纯粹,通过一系列的仪式感、庄重肃穆的形式,表达主人对客人的敬意和友好,同时也是主人通过准备和煮茶的过程中修身养性的一种修行方式。
日本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的室町时代,当时由于贸易的繁荣,茶叶开始从中国引入日本,逐渐流行起来。
在这个时期,由于日本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都受到中国文化的强烈影响,所以茶道也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日本特色。
日本茶道的核心是茶器、茶具,茶人和茶会,其中茶器是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器是烹茶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器具,如茶碗、茶匙、水瓢等,它们必须精美、独特,同时也要具有实用价值。
茶器的选用需要考虑到茶道的核心理念,即追求自然之美。
茶人则是茶道的主持者,也是茶艺的实践者。
茶人需要精通茶道的仪式、技艺,以及茶具的使用和保养,同时也要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修身养性的品质。
茶人通过准备和煮茶的过程,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沉思,以达到修行的目的。
茶会是茶道的核心活动,也是茶人展示自己修行成果的舞台。
茶会通常在专门设计的茶室中举行,茶室是一个简洁、朴素、干净的空间,以木材为主要材料,注重自然光线的利用。
茶室的设计追求的是对称、均衡和和谐,以营造一种宁静、祥和、纯朴的氛围。
茶道的仪式包括了多个环节,如接客、烧水、煮茶、品茗等。
茶道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展示出客人和主人之间的和谐和友好,借以体现茶道的核心理念。
茶道注重每一个细节,从用水到煮茶,从点茶到品茶,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1.尊重自然:茶道追求自然之美,崇尚自然、朴素的生活方式,通过准备和品尝茶叶,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2.注重和谐:茶道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茶会表达友好和敬意。
浅谈日本茶道文化
![浅谈日本茶道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e616dd5069eae009581bec37.png)
浅谈日本茶道文化的传承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启示日本的茶道缘起于中国,却不同于中国茶文化的以“饮”为主。
中国人将
饮茶融入生活,没有任何仪式,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当疲惫于劳乏的都市生活后,静下心来,沏一壶茶,或携二三友,在个安静淡雅的地方小聚闲谈。
中国茶讲意境,却也是人们生活中简简单单的一部分。
而日本的茶道虽承袭中国茶文化的种种,一切典章,文化制度受中国茶艺影响颇深。
但日本茶道追求的是精神的境界并赋予茶道更繁杂的过程以及更庄重的意义。
日本茶道最早来源于中国,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
而最先将茶叶传入日本的,是日本的僧人。
公元1168年,日本国荣西禅师历尽艰险至中国学习佛教,同时刻苦进行“茶学”研究,荣西因而被尊为日本国的“茶祖”。
15世纪,日本著名禅师田珠光道创了“四铺半草庵茶”,而被称为日本“和美茶”(即佗茶)之祖。
所谓“佗”,是其茶道的专用术语,意为追求美好的理想境界。
珠光认为茶道的根本在于清心,清心是“禅道”的中心。
他将茶道从单纯的“享受”转化为“节欲”,体现了修身养性的禅道核心。
其后,日本茶道经武野绍鸥的进一步推进而达到“茶中有禅”、“茶禅一体”之意境。
而绍鸥的高足、享有茶道天才之称的千利休,又于16世纪时将禅道为中心的“和美茶”发展而成贯彻“平等互惠”的利休茶道,成为平民化的新茶道,在此基础上归结出“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的宗旨(“和”以行之;“敬”以为质;“清”以居之;“寂”以养志),至此,日本茶道初步形成。
在现今400多年里,日本茶道的派系主要由表千家、里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为代表。
日本茶道文化
![日本茶道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366edd7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3.png)
4
-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20XX
日本茶道文化
演讲者:xxx
-
1 日本茶道的起源 3 日本茶道的仪式 5 总结
2 日本茶道的特色
4
日本茶道的影响
日本茶道文化
日本茶道文化是日本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 种茶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文化, 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和哲学意
义
Part 1
日本茶道的起源
日本茶道的起源
1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早在唐朝时期,中国茶 文化就已经传到了日本
日本茶道的影响
如今,日本茶道已经成为了世 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吸引了 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学
习
日本茶道不仅对日本人的生活 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 响,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 的影响 同时,日本茶道的文化内涵和 精神也影响了其他文化艺术领 域的发展,例如日本的插花、 建筑、绘画等艺术领域都受到 了日本茶道的影响
感激之情
品茶
客人接过茶后,需 要细细品味。在这 个过程中,客人需 要欣赏茶的色泽、 闻茶的香气、品尝 茶的味道,并用心 感受主人的热情款 待和深厚文化底蕴
结束
品茶完毕后,客人 需要将茶具放回原 位,并向主人表示 感谢。在这个过程 中,主人会向客人 行礼致谢,并欢迎
客人的下次光临
Part 4
日本茶道的影响
的愉悦和满足
这种精神内涵深 深地影响了日本 人的生活方式和
价值观
茶道强调的是与 自然和谐相处、 与他人相互尊重、 与自己内心平静
和谐的精神
Par道的仪式非常复杂,每个细节 都有严格的规定。一般来说,茶道的
仪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日本茶道的仪式
礼节
谈日本的茶道文化
![谈日本的茶道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8bc404b8960590c69ec376ea.png)
(中原工学院外语部,河南南阳450007)
一、日本的茶道 茶传人日本之后,日本人又用自己的智慧,使茶文化得 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在茶道方面,表现得极为突出。 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的饮茶技艺,但是,和一般的饮茶不 同。茶道不是艺能,也不是纯粹的艺术行为。它是日常生活 中崇尚美的一种仪式。它首先建立了人与人的关系,尔后, 产生出了伦理思想。茶道中的“一期一会”的精神就是来自 于这种伦理思想。人虽然每天都能遇到人,但是,对某个人 来说也许一生只能遇见一次,一定要珍惜。从“一期一会”的 思想中,茶室也悄悄地在发生变化。茶室四铺席缩减到三 铺、二铺甚至一铺,这反映了期望主客直接交流的愿望。 物、人、场所三要素,构成了茶道的主题思想。禅宗对 调与调和能力的工具。 三、茶道的精神 村田珠光把茶的精神表达为“清、礼、和”。但是,其曾 孙弟子千利休,又进一步把茶的精神归结为:“和、敬、清、 寂”。 “和”:即与“以礼促和,以和为贵”一样的调和之“和”。 人与人之间、自然万物之间均应和平相处。 “敬”:是尊敬。是谦让之礼。和敬二字结合在一起,也 是表示平等主义的语言。 “清”:即如其字。要讲究清洁,但这不只是讲究“身体” 的清洁,还要讲究“心灵”的纯洁。 “寂”:是指有古典气氛的、有情趣的、清净之美,是指从 困惑中悟出人生真谛。与“和、敬、清”一起使自己的思想达 到一种至高的境界。 四、茶与宗教 茶汤来源于禅宗,茶水是古代僧人修行的必备品。日 本的茶就是由僧人从中国传过去的。饮茶起初先流行于僧 人之间,尔后,由僧人极力推广到宫廷与贵族之间。最后, 还是由禅宗教徒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千利休等,逐步推广 到了民间。因此,茶道与宗教是不可分割的。 日本的冈仓天心,曾在《茶之书》中叙述:茶的哲学,并 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单纯的审美主义。这是因为,它表达了 与伦理宗教结合在一起的,关于人与自然的,所有的见解。 它以清洁为宗旨,所以也属于卫生学的范畴;与复杂、奢侈 相比,倒不如说它在单纯之中教给人们自足,所以其中也包 涵有经济学的理论;它还规划出了人相对于宇宙的比例感, 所以其中也包涵了精神几何学的理论。茶道使所有爱好者 都成了爱好上的贵族,由此,也表现出了东洋民主主义哲学 的真髓。 禅宗认为:在象牙色的器皿、琥珀样的液体之中,能够 领悟其奥妙的人,才能感悟到孔子愉快的沉默、老子聪明的 奇警及释加牟尼天上的香气。能领悟其奥妙的人,才能认 识到自已伟大之中的藐小和别人渺小之中的伟大。 在宗教中,未来就在我们的背后;在艺术中,现在即是 永远。茶人认为,只有从艺术中接受活的感化的人,方可能 鉴赏艺术。因此,他们想把在茶室中习得的高雅情操,努力 表现于日常生活之中去。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必须 保持心灵的平静。而且,谈话也必须一丝不乱地与周围的 气氛相协调。以至于衣服的款式、颜色、身体的动作及走象 等,都是艺术人格的表现,这一点也是不能够轻视的。这是 茶会这门艺术,可以说是通过谐调之美才成立的。主 人、客人、茶室及茶器的选择与谐调,是茶会中的最重要的 因素。可以说茶会是人的智慧与感觉的道场,是检验其协 因为人只有把自己装扮美了,才有接近美的资格。茶人就
浅谈日本茶道的文化魅力
![浅谈日本茶道的文化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8dc000d726fff705cc170aed.png)
浅谈日本茶道的文化魅力【摘要】茶道,作为日本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而为世界所称道。
目前,日本茶道的一大宗派“里千家”,已在世界众多地方设立茶室并传授茶道、研究茶道。
品茶这门学问始于中国,并于唐代传到日本。
日本对此进行了本土吸收和发展,大约在十六世纪由干利休确立了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茶道。
茶道集哲学、文化、宗教为一身,涉及到陶瓷、雕刻、书法、绘画、建筑等诸多领域,是日本文化的集中表征。
【关键词】日本茶道茶道缘起文化茶室具精髓魅力日本茶道,是具有日本民族特征的审美性文化。
日本茶道随时代发展而沿续至今,并在日本现现文明的紧张生括中,能够使太多人暂且地脱尘世,倾心于山水园林、甘泉清茶的意境并且在悠然的饿验玩味中重新感受淳情传统艺术美。
因此,探求其历史形成、考察其审美内涵及其文化魅力,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日本民族内部的活力和文化思想的深层结构,显得格外必要而意义深远。
一、日本茶道的缘起及其发展喝茶成为一种饮食文化最初起源于中国。
早在唐朝时期,中国种茶、制茶、喝茶等茶文化礼仪已初成体系。
而与此同时,中国的茶文化也开始东传日本。
其时,适逢日本民族如饥似渴地吸收唐文化,随着遣唐使的频繁来往,一批批学问僧在将中国的佛教文化及其他文明成果带到日本的同时,也将中国茶及茶文化带回日本。
日本奈良时代著名的学问僧最澄(即永忠)最早将中国的茶种带回日本,并培育成功。
日本茶道是在吸收中国茶道文化的基础上,融台了日本本土文化,形成了它独特的茶道美学、札法、建筑茶道思想的。
日本茶道史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相应于中国唐代的饼茶煮饮法的日本平安时代;受宋代末茶冲饮法影响的日本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受明代叶荼泡饮法影响的日本历史上的江户时代。
可以说,日本茶文化的发展一直受中国大陆茶文化的影响,中国茶文化的各个历史时期所创造出的新形式,都逐次波及日本。
茶文化传入日本后,使之发扬光大。
最初的饮茶礼法,是在四叠半的茶室中,使用从中国传入的唐代茶具沏茶,将末茶(弄成粉状的茶)倒入茶碗中搅动茶筅然后饮之。
浅谈日本茶道文化毕业论文
![浅谈日本茶道文化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020ccf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7a.png)
浅谈日本茶道文化摘要通过两年的日语学习,对日本的一些传统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
尤其是对日本的茶道文化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
平时通过课外阅读,了解日本茶道和收集了很多与日本茶道有关的资料。
因此,此次毕业论文选择了日本茶道文化为主题。
虽然仅仅是茶道,但是其中包含了礼仪、礼节直到思想、哲学。
茶道是日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形式,特色是烹调饮用一种粉木的绿茶,以品茶为手段进行社交,同时陶冶自己的性情。
品茶时,尊客人以清香可口的名茶,待客人以优雅高尚、训练有素的礼仪,通过这种文雅独特的社交,达到一种高尚的境界,这正是茶道所追求的。
文中将会从日本茶道的源头、发展、主要流派和精神等方面进行论述。
本文主要通过课外阅读和网上搜索来收集资料。
希望本次研究能够让更多的人对日本茶道有一定的了解。
关键字:茶道茶道流派茶道程式中国人平民化一、日本茶道的起源及其发展(一)日本茶道的源头日本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
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却具有日本民族味。
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特有的内蕴。
平安时代初期,遣唐使中的日本高僧最澄将中国的茶树带回日本,并开始在近畿的坂本一带种植,据说这就是日本栽培茶树的开始。
到了镰仓时代,禅僧荣西在中国学到了茶的加工方法,还将优质茶种带回日本传播。
他于公元一二一一年写成了日本第一部饮茶专著《吃茶养生记》。
日本茶道就这样发展起来了。
(二)日本茶道的发展首先创立茶道概念的是十五世纪奈良称名寺的和尚村田珠光(公元一四二三~一五零二年)。
村田珠光还对点茶的台子、茶勺、花瓶等也做了改革。
自此,艺术与宗教哲学被引入喝茶这一日常活动的内容之中并得到不断发展。
继村田珠光之后的一位杰出的大茶人就是步野绍鸥(公元一五零二~一五五五年)。
他对村田珠光的茶道进行了很大的补充和完善,还把和歌理论输入了茶道,将日本文化中独特的素淡、典雅的风格再现于茶道,使日本茶道进一步的民族化了。
在日本历史上真正把茶道和喝茶提高到艺术水平上的则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千利休(公元一五二二~一五九二年)。
日本茶道文化的内涵与含义
![日本茶道文化的内涵与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21ba019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f.png)
日本茶道文化的内涵与含义推荐文章英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热度:中国茶道精神内涵热度:茶文化内涵研究热度:茶文化的调查问卷热度:茶文化创意的内涵热度:日本茶道是日本的茶爱好者所尊崇的茶道礼仪的简称.日本茶道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日本独特的审美特征。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文化的内涵与含义,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文化的内涵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四字,成为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
千利休居士曾经说过“和敬清寂”这四个字就是茶道的根本。
和代表平和的和,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当我们进入茶室之中品尝一碗茶时,无论是客是主,“请先”,“请慢用”以及种种的言词,都代表了茶道中所蕴含的“和”之意。
说到敬,则是对于长辈的尊敬,同时也代表了对于友人与同济间的敬爱。
以和而敬,从此开始便展开了茶道的真随。
而清,则是清净,清洁的意思,也是茶道的种种礼仪,做法中十分强调的部分。
由清而静,也就是所谓的“静寂”,就如在不受外界干扰的寂静空间里,内心深深的加以沉淀的感觉。
而寂乃是茶道中的美的最高理念,在求取“静”的同时,能观察自己知足的内心,在深沉的思索中让自己内心沉淀,此乃是禅学中所生之思想,也乃是对于人生的最佳解答。
日本茶道文化有着其独特的美学属性,共有七大美:缺陷、简素、枯槁、自然、幽玄、脱俗、静寂。
日本的茶道艺术的思想背景为佛教,其思想的核心是禅。
它是以禅的宗教内容为主体,以使人达到大彻大悟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新型宗教形式。
在日本,历代大茶人都要去禅寺修行数年,从禅寺获得法名,并终生受禅师的指导,但在他们获得法名之后并不留在禅寺,而是返回茶室过着茶人生活。
茶人的生活近似常人的生活,近似艺术家的生活。
所以说,茶人虽通过禅宗学习到了禅,与禅宗持有法嗣关系,但茶道有其独立性,是独立存在于禅寺之外的一种“在家禅”。
茶道的流程主要分为更衣、观赏茶庭、初茶、茶食、中立、浓茶、后炭、薄茶、退出、衔接等过程,其中浓茶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而具体方式则根据不同的茶道流派而有所不同。
浅析日本茶道文化论文
![浅析日本茶道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b85427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6.png)
浅析日本茶道文化论文日本茶道要求人们通过茶室中的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浅析日本茶道文化论文,一起来看看。
浅析日本茶道文化论文1浅谈日本茶道文化摘要:中国茶道是日本茶道的祖先,但是日本茶道却拥有自己的特色。
它拥有自己的的发展过程及独特内涵。
日本茶道必须按照一整套规定程序来进行,它不只是一般的是社交手法,更是通过品茶和茶道来达到陶冶情操,抒发情感的目的。
本文从日本茶道的创立及形成入手,通过对日本茶道中茶具及茶室布置等方面的分析,来简单探讨日本茶道中所体现的日本人传统审美意识以及其蕴含的禅宗精神。
关键词:日本茶道、审美意识、茶具、茶室、和敬清寂一、日本茶道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中国茶道是日本茶道的源头,茶道由中国传入日本后,经过发展、变化、融合形成了具备大和民族韵味的日本茶道。
唐代中期,派遣来中国的日本僧人最澄将中国的茶叶盒种子带回日本,并种植在大阪一带。
茶叶刚刚出现在日本的时候属于贵族用品,只有权贵、少数高级僧侣才可以享用茶叶。
茶道被当作一种特殊的有品位的文化活动仅局限在权贵的身边。
但到了镰仓时代,受《吃茶养生记》的影响,茶道有权贵和僧侣发展到了平民中间。
等到了室町时代,以种茶为生的茶农开始对茶叶进行品评和开办品茶会,逐渐的这样的集会变成了平民的娱乐活动,并由此发展成为了日本最早的茶道。
对于“茶道”这个名词,最早则是由和尚村田提出来的。
他把对佛法中的领悟融汇到了茶道之中,它起源于“佛法存于茶汤”的道理,并借由此发展成为了最具自然气息和朴素的茶风。
日本战国时代的千利休则把日本茶道进行改进并提高到了艺术层次。
千利休把室内富丽堂皇的的装饰简化到了非常朴素的程度,让日本茶道脱离了物质因素的纠缠,让日本茶道更易于被大众所接受。
与此同时千利休还特别要求“本心”的重要,并提出简化茶道的特殊动作,要随意的品茶并放弃外界的形式操纵,来达到用心体会茶道的高深意境。
挖掘日本料理中的茶道文化
![挖掘日本料理中的茶道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e9c1a9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7.png)
挖掘日本料理中的茶道文化日本料理作为世界上享有盛誉的美食之一,融合了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其中茶道文化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茶道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艺术形式,贯穿于日本人的生活中,而在日本料理中,茶道文化的影响同样深远。
本文将从茶道的起源、特点以及茶道在日本料理中的体现等方面进行探讨,带您一同挖掘日本料理中的茶道文化。
一、茶道的起源及特点茶道起源于日本,最早可以追溯到12世纪的平安时代。
茶道最初是由僧侣引入日本并发展起来的,后来逐渐成为贵族阶层的流行活动。
茶道不仅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态度。
茶道注重礼仪、和谐、静寂和自省,通过炉、壶、碗等具体器物的运用,表达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和谐。
茶道的核心理念包括敬、和、静、清以及自然的美。
在茶道的实践中,首先是对待座位的顺序和进入茶室的礼节,人们需按照规定的次序进入茶室并按规定位置落座。
茶道强调简洁朴素的环境和布置,室内的装饰一般都是极简主义的风格。
然后是准备茶具和炉具,茶道注重使用具有特定意义和历史背景的茶具,而炉具则是烹泡茶水的工具。
而茶的选择也十分讲究,日本茶道中常用的茶叶有煎茶、抹茶等。
最后是饮茶的仪式,茶道注重沟通和分享,主人和客人可以一同享用茶,并通过互相倾听、交流来增进情感上的共鸣。
二、茶道文化在日本料理中的体现1. 茶道的精神贯穿于日本料理中茶道强调的是内心的和谐、静寂与清净,这种精神也被融入到日本料理的制作和就餐过程中。
在日本料理中,讲究的是对食材的敬重和恰到好处的调味,不使用过多的调味料掩盖原材料的味道,让食物原汁原味地传递给食客。
同时,在用餐体验上,日本料理追求用餐环境的静谧与舒适,让食客能够在宁静的氛围中享受美食,静心品味。
2. 茶道的礼仪影响了日本料理的用餐方式茶道注重礼仪,包括进入茶室的动作、在座时的仪态、与他人的交流方式等。
这种注重细节的礼仪也在日本料理的用餐方式中得以延续。
在日本料理店中,服务员的服务非常周到,从招待客人入座、点单、上菜、讲解菜品的特点和食用方法等,每一个环节都展现了对客人的尊重和关心。
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内涵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19b72d0242a8956aece40c.png)
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内涵探析日本茶道就是日本茶人所推崇的茶汤道礼仪,日本茶道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且具有很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饮茶艺术。
日本茶道自身讲究摒弃悦乐,甘于苦寂,日本茶人潜心探究精神修炼之道。
禅、美、气以及型是其具有独特性的四大文化元素,是日本茶人经过百般冥思苦想才能够抵达无形的茶道境界以及茶道的规则,所谓的禅是指从茶自身的饮茶氛围、饮茶心境以及钢管特质来看,茶和禅的枯淡特性、幽玄特性以及寂静特性相结合,美是指实用茶具中散发出来不修饰、不刻意以及不拘泥自然之美,气是指客人和主人在茶室里面对于彼此的用心进行体会,隐现人和人之间相互尊重的精神,而型是指饮茶人通过反复思考才能够抵达无形茶道的境界以及茶道的规则。
本文中,笔者就探析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内涵。
标签:日本茶道文化内涵文化元素文化礼仪茶原产自于中国,茶已经成为了世界三大饮料植物之一,在我国古代时期,茶经由丝绸之路,经过汪洋大海,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为世界各个民族以及各个国家所接受,并且形成了自身独特饮茶的文化。
比如英国的午后红茶、土耳其的浴室饮茶等等,这些方式方法都独具一格,然而,在各种演变饮茶的文化领域中,日本茶道因为其具有繁复形式手法,具有神秘深奥精神文化内涵,而被世人所尊崇和瞩目。
我国的茶文化十分悠久,我国具有礼仪之邦之称,对于日本的茶道文化进行研究,明确其人生哲学的文化体系,对于发扬我国传统的茶文化,构建独特品位文化以及独特境界的文化十分重要,下面,笔者就对日本茶道及其茶文化内涵进行探析。
一、日本茶道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日本相关文献已经明确记载,日本天平元年四月时,朝廷召集了百僧到禁廷讲传《般若经》的时候,曾经经历了赐茶之事,纵观日本茶历史,日本人饮茶始于奈良时代的初期,弘仁年间已经成为了日本古代茶文化黄金的时代,学术界将其称为弘仁茶风,弘仁年间这一个阶段已经成为了日本茶道发展起源的阶段。
在室町时代中,日本出现了具有游艺性斗茶活动,斗茶活动成为了日本茶文化主流的活动,这一个时期日本出现了三大茶师,对于茶道发展以及茶道完善起到了具有决定性作用。
日本茶道文化
![日本茶道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74b5f5517cd184254a353504.png)
日本茶道文化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浅谈日本茶道文化摘要:日本茶道文化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却具有自己独特的形成、发展历程及文化内涵。
日本茶道随着时代的发展渐趋平民化,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日本人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态度。
正如桑田中亲所说:“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
”日本茶道有丰富的专用器具及庄重繁复的流程,如:如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插花要根据季节和来宾的名望、地位、辈份、年龄和文化教养等来选择;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敏捷,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等。
日本茶道中提倡的“和敬清寂”简洁而内涵丰富,更是体现了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与内涵,说明日本茶道是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
关键词:茶道起源流派精神一、日本茶道的起源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具有东方文化之韵味。
被后世尊为意境“茶圣”的唐代陆羽所着的《茶经》,是公认的最早的具有最高水平的茶文化经典着作。
而荣西禅师的《吃茶养生记》是日本最早的一部茶书。
该书中记载,日本的茶叶种子,种茶、制茶、煮茶、饮茶的方法,以及茶器、道具等皆源于中国。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禅僧,由日本的禅僧将中国的茶种带回日本进行播种,还将中国的茶种、饮茶之道进行传播,并逐渐发展而形成的。
镰仓时代(公元1185-1333年),日本高僧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天目山的径山寺求学取经。
他在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后,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
日本的《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
日本的《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
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是日本茶道的源头,而且中国文人、僧侣于饮茶时所形成的“他界观念”以及文人、僧侣们的那种对幽寂、高远情趣的体味和追求,都是日本茶道形成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日本茶道文化
日语一年级一班崔蕊学号13100722
日本的茶道缘起于中国,却不同于中国茶文化的以“饮”为主。
中国人将饮茶融入生活,没有任何仪式,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当疲惫于劳乏的都市生活后,静下心来,沏一壶茶,或携二三友,在个安静淡雅的地方小聚闲谈。
中国茶讲意境,却也是人们生活中简简单单的一部分。
而日本的茶道虽承袭中国茶文化的种种,一切典章,文化制度受中国茶艺影响颇深。
但日本茶道追求的是更加极端的境界。
赋予给茶道更繁杂的过程,及更庄重的意义。
一.日本茶道的起源
日本茶道的历史与发展是从唐代开始由中国传入日本的,主要是由日本遣唐使,留学僧及去日华僧带去的。
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天台宗开山大师,最澄和尚赴天台山国清寺留学返回时,不仅带回了天台宗经典,也带回了中国的茶籽,载于近江的台麓山地区。
最澄成为了日本植茶技术的开拓者。
与最澄同一时期来华的弘法大师在长安青龙寺学习密宗教义,回国后在高野山金刚寺创真宗言,成为开创“东密”的大师,并从中国带回了制茶的石臼和制茶技术。
中本平安朝的时候,弘法大师上了一份《空海给奉献表》于嵯峨天皇,其中道:“……茶汤坐来,乍阅振旦之书。
”这是日本最早的饮茶记录。
嵯峨天皇巡幸韩崎之地经过崇福寺来到梵释寺时,留唐归来并兼任两寺大僧都的永忠和尚亲自烹茶献给天皇,天皇很喜欢,当场赐衣,这是日本正史中有关天皇饮茶的最早记载。
首先创立茶道概念的是15世纪奈良称名寺的和尚村田珠光。
村田珠光在参禅中将禅法的领悟融入饮茶之中,他在小小的茶室中品茶,领悟出“佛法存于汤茶”的道理。
村田珠光以此开创了独特的崇尚自然朴素的茶风——草庵茶。
将军义政的推崇使草庵茶在京都附近普及开来。
继村田珠光后武野绍鸥对茶道进行了很大的补充和完善,将和歌理论注入茶道中。
千利修则将茶道推向平民。
之后又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茶道的形式样态。
二.日本茶道的规程
日本的茶道仪式繁杂而且庄重。
入茶室前要净手,进茶室要弯腰脱鞋,以表谦逊和洁净。
为体现茶室中人人平等,在过去要把象征阶级地位的如宝剑,佩刀,珠宝等物品留在室外。
茶室不仅讲究室内布局与装饰,也要室外有幽雅环境。
室内布有古董玩物等,典雅大气。
茶客进入茶室后要心无杂事,正襟危坐,虔诚受教。
茶人要身着和服跪在榻榻米上,先打开绸巾擦茶具,茶勺;用开水温热茶杯,倒掉水,再擦干茶碗;又用竹刷子拌沫茶,并斟入茶碗冲茶。
茶碗小而精致,一般使用黑色陶器。
献茶前先献上点心,以解茶的苦涩之位,然后接着献茶。
献茶的礼仪很讲究:茶主人跪着,轻轻将茶碗转两下,将碗上花纹图案对着客人,客人双手接过茶碗,轻轻转上两圈,将碗上花纹图案对着献茶人,并将茶碗举至额头,表示还礼。
然后分三次喝完,即三转茶碗轻啜慢品。
饮茶时嘴要发出吱吱响声,以表对茶的赞扬。
饮毕,客人要说吉利话,特别要赞美茶具的精美环境布局的优雅及感谢主人款待。
这就是普通茶道的全过程。
当然在茶道的最高礼待中,献茶前请客人吃丰盛美味的“怀石料理”,即用鱼,蔬菜,海草,竹荀等精致菜肴。
三.日本茶道的精神
日本茶道精神主要与禅的思想相联系。
总结起来即“和敬清寂”,“一期一会”,“独坐
观念”。
“和敬清寂”。
为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
是日本茶道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
茶道思想的主旨为:主体的“无”,即主体的绝对否定。
而这个茶道的主旨是无形的。
作为“无”的化身而出现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
它们是“无”派生出的四种现象。
由这四个抽象的事物又分别产生了日本茶道艺术成千上万种形式,如茶室建筑,点茶,道具,茶点心等。
“一期一会”。
这一词出自江户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弼所著茶论《茶汤一会集》。
井伊说:追其本源,茶事之会,为一期一会,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复多次举行茶事,也不能再现此时此刻之事。
每次茶事之会,实为我一生一度之会。
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计,尽深情实意,不能有半点疏忽。
客人也须以此世再不能相逢之情赴会,热心领受主人的每一个细小的匠心,以诚相交。
“独坐观念”。
此语也出自井伊弼的《茶汤一会集》。
面对茶壶一只,独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静思此时此日再不会重演,此刻茶人的心里不禁泛起一阵茫然之情,又用起一股充实感。
茶人此时的心境可称为“主体的无”。
四.日本茶道的流派
日本茶道的重要流派从昭和时代以来产生的。
不少知识分子认识茶道,罔仓天心的《茶书》被广泛阅读,与此同时茶道人口趋于女性化,茶道成为现代女性的一种修养,在妇女中普及。
现代日本茶道由数十个流派组成,各派都推举了自己流派的家元。
其中最大的流派是以千利修为祖先的三千家,此外还有江户千家流,送偏流,远洲流等流派组织。
要学茶的人在各自流派入门,跟有教授资格的茶人不断修行,到一定年限从家元那里得到证书,认可各种门第资格。
里千家是日本最有影响力的茶道组织,全国有三分之二的茶人参加,在国际上有六十三个“同好会”,有专门的出版社,对日本文化,经济有很大影响。
日本是礼仪之邦,日本人民的严谨,庄重,谦和,淡雅,从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都能体现出来。
而茶道这门源于生活,却远远高于生活的艺术,足以体现大和民族的优良传统。
茶道的一招一式都蕴含着茶人的智慧,静静品茶,用心对话,美轮美奂之中,品茶者的心更近了。
细品茶中滋味,如人生,品在嘴里是苦涩,但却仅是表象。
品茶,更品茶中韵味。
参考文献:
《日本茶道文化概论》 1992年出版作者滕军
《说茶——日本茶道》 2005年出版作者蔡荣章
《中日茶文化交流史》 2004年出版作者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