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复习
月革命的发生原因、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
2.了解《和平法令》及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措施和十月革命意义; 3.通过对十月革命爆发原因和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 析能力。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
材料展示
1914—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 女被赶进了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 于战争,400多万伤残。
概况
性质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把社会主义的理论由理想变成现实 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特征 意义
苏 联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的 探 索
背景
列宁
措施 内容 成就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引发严 重的社会危机 特点: 1921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把社会主 义同市场、 ①粮食税②实行自由贸易 商品货币关 ③允许外国资本和私营企业经营 系和资本主 使苏联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义直接联系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起来
影响
美国受益最大;中国受伤最重;日本受限最多。
结果
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远东(东亚)和太平洋的 国际新秩序。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背景
俄 国 十 月 革 命
1917.11
一战激化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领导者 地点 政党 政权 列宁 彼得格勒 布尔什维克党 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联系
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引发国内五 四运动。
概况
华 盛 顿 会 议
人教版九下历史(部编版)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复习课件(共43张)
2、一战的进程和结果
(1)爆发(开始的标志): 1914年7月,奥匈帝国正式对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2)战场:最初集中在_____ 欧洲 战场,后来逐渐扩大到非洲、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3)转折:1916 _____年,凡尔登战役 ____________(德、法两国),有“绞 肉机”“地狱”“屠场”之称,德国失败,从此陷入被动。
苏维埃政府采取的巩固措施
2.军事上:①废除旧的常备军,组建了______ 红军 ;②经过3 反革命叛乱 。 年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_____________
1.政治上: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_________ 政权机关 。
3.经济上:①将大工业、铁路、银行收归国有,建立
______________ 社会主义公有制 ;②废除____________ 土地私有制 ,没收地主、皇室 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③实行_______________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渡过难关。 4.外交上:①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 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不平等条约;②退出_________________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原因: (1)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主要原因、目的: 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3)具体原因: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交战双方)两大军事侵略 集团形成,扩军备战,冲突不断 (4)直接因: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
阵亡者的墓地遍布欧洲大陆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
人教版九下历史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2024成都中考复习课件)
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 夫妇离开萨拉热窝市政厅
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 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 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萨拉 热窝事件。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 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2020·山西) 任务二 【释读图片——实现世界和平梦】
课本P35——相关史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美国保持中立,同交战双方做生意,大
发战争财。1917年,德国进行的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两 国交恶。同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接着,中国、巴西等中立国也宣 布加入协约国一方。中国虽没有派军队直接参战,但派出十几万劳工 到欧洲战场。中国劳工在前线挖战壕、运弹药,吃苦耐劳,为协约国 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课后活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
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 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 结合上述材料和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认识,对第一次世界大战 爆发前的英德矛盾进行说明。 【参考答案】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工业生产超过英国,但它占 有的殖民地却很少。为了得到进一步发展,德国需要从海外获得大量 原材料和市场,这严重损害了英国的利益。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英德 矛盾日益激化。
拓展设问:结合材料分析塞尔维亚与奥匈帝国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了什么?
【参考答案】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的爆发。
课本P35——相关史事 凡尔登是法国的军事要塞,防御工事复
杂坚固。它俯瞰着马斯河上游,像一个拳头, 深入德军阵地,也是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 战线的中枢。1916年2月,德军进攻凡尔登, 用炮弹不断轰击法军阵地,还使用了毒气弹。 法军顽强抵抗,从8月开始反攻,挫败了德 军的进攻。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全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PPT教学课件
1900年英国所占殖民地面积为3271平方公里,人 口3.67亿;法国占有1098万平方公里,人口5000多万; 甚至连荷兰、比利时、葡萄牙等资本主义小国,也占 有647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人口6500万,远远超过了 德国、美国和日本3国殖民地的总和。后起的帝国主义 强国不能容忍这种状况,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殖民 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便尖锐起来。在世界没有被瓜分 完毕的时候,它们之间的矛盾和争夺往往通过宰割和 分配新的“自由”土地而暂时得到缓和。但是,当世 界已被瓜分完毕时,必然要出现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 斗争。
?为什么? 巴尔干半岛
是什么事件起了这种“火星”的作用?
萨拉热窝事件
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与影响。 说说你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
20世纪,摆脱了土耳 其人统治的塞尔维亚在巴 尔干地区日趋强大起来, 已成为南斯拉夫人反对外 国统治、争取民族统一的 核心。波斯尼亚和黑塞哥 维那两地的南斯拉夫人, 强烈要求摆脱奥匈帝国的 统治,与塞尔维亚合并, 建立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 以塞尔维亚为中心的南斯 拉夫民族统一运动的发展, 使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 极为不安。
“为让德别国的的国势家分力割范大围陆影和响海:洋, 4.德国在全球为争夺“阳 而西我方们列德强国竞满足相蓝效色仿的,天掀空的 光下的地盘”都做了哪些 时起代了已瓜经分过中去,国我的们狂也潮要!求阳 准备? 光下的地盘。”
英德两国的矛盾
当时欧洲有关国家有哪些利益要求?
压制法国,防止其崛起复仇,维护欧陆霸主地位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有何影响
• 经济方面: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 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人教部编】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思维导图】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程标准】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
2.作战双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德国是核心。
(2)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英国是核心。
3.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4.爆发: 1914 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大战爆发。
5.转折点: 凡尔登战役。
6.结果:1918年11月, 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战败而宣告结束。
7.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课程标准】了解十月革命的知识,理解十月革命的重要意义。
1.二月革命(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评价:临时政府并没有满足人们的要求,引起人民的不满。
2.十月革命(1)时间: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即“十月革命”。
(2)领导者: 布尔什维克党。
(3)结果: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4)巩固①措施: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组建红军;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废除土地私有制;废除不平等条约;退出一战。
②结果:苏维埃政府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
(5)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这节课设计了很多学生合作探究活动,提供了许多课外资料,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适合九年级学生的特点,效果好。但是,本课设计的内容太多,上课时节奏较快。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让学生“动起来”,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这个问题有待我们历史教师持续不断地去探讨。
课堂总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体系,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到来。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是这一时期突出的民族解放运动,其影响深远,颇具特色,巩固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成果,开辟了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的新时代。
教学反思
本课属于民族解放运动史的范畴,在教材中的地位相比不是那么重要,很多教师忽视对本课的讲解,讲解流于形式。本来内容特别丰富的一课却弄得很枯燥,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应对本课同样重视,给学生补充史料、展示多媒体课件、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讲故事,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分析和评价
第9课:教学重点: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和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第10课:教学重点:《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教学难点: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实质以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第11课:教学重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课堂总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实力对比,打破了旧的国际关系体系。战后,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及其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欧洲、西亚、非洲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是一个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体系,但它极不稳固,充满了各种矛盾,而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体系的崩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共39张PPT)
意
突尼斯问题
法 1904 三 国 协 约
1882年 三 国 同 盟
德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1879年 奥 争夺巴尔干
第一次世界大战
1 英 8 9 2 1907
俄
探究一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合作探究 探究一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的性质是? 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合作探究 探究一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项目
1860年工业产量位次 1910年工业产量位次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英
1 3 1
法
2 4 2
德
3 2 4
美
4 1 5
上表反映了当时的什么问题?这种现象又会引起什么问题?
实力和殖民地面积出现倒挂
列强要重新瓜分殖民地
两大集团对峙局面出现
正在干活的中国劳工
合作探究 探究五 加速 一战结束的历史事件
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 革命”
②美国的参战
美 国 的 “ 中 立 ”
③各交战国的革命运动(根本原因)
合作探究 探究六 一战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战争性质:对塞尔维亚来说参战是正义的,但整个战争 从整体来看是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
威廉二世
合作探究 探究三 一战 1.根本原因:
2.开始标志: 3.交战双方: 三国同盟:德国、奥匈、保、土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 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39张PPT)
1914年6月28日
刺客加夫里洛· 普林西普被逮捕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开始的标志
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件 事为借口,在1914年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
7月30日,俄国宣布支持塞尔维亚,下令总动员。 8月1日,德国对俄国宣战。 8月1日,法国实行总动员。 8月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 8月4日,英国宣布英德处于战争状态。 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 8月13日,英法对奥匈宣战
——对外积极进行殖民扩张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项 目 英 1 法 2 德 4 美 3
19世纪中期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根本原因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3
3
1.9
4
4.6
2
8.1
1
(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列强实力对比发生了改变 1 2 4 5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争夺巴尔干
1907
1 8 9 2
三 国 协 约
俄
红颜色的是? 蓝颜色的是?
国 主 义 军 事 侵 略 集 团
两大军事集团开展了疯狂的军备竞赛
英国制造的“无畏舰”
1905年,英国开始制造一种新型的无畏战舰,它是当时世界上 威力最大的战舰。德国知道这一消息后,把原计划修造的大军舰一 律改为制造无畏舰。而英国则决定,德国每制造一舰军舰,自己就 要添造两艘。英国制造无畏舰12艘,超过了德国的9艘。
1914年,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到波斯 尼亚视察军事演习,并访问首府萨拉热窝。 6月底的一天,斐迪南大公夫妇的车队经过 萨拉热窝街头时,一个塞尔维亚族青年开枪 刺客普林西普在被审判时 刺死了大公夫妇。
【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
【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影响深远,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1918年间发生的这次战争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战争.战争在革命中结出果实,同时为未来播下了引起新的、更致命的冲突的种子。
——(美)罗伯特·E·勒钠(美)斯坦迪什·米查姆等著《西方文明史》材料二一战后,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已没有资格参加角逐;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
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材料一中的“战争”期间爆发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革命”(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战后建立了什么世界新秩序?导致这新秩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叙利亚……·可谓是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以古鉴今,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什么启示?【答案】(1)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革命:十月革命。
(2)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启示:①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害;②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③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解析】【详解】(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是三国协约、三国同盟。
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部编九下历史知识点归纳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1918.11)课标: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一、两大军事集团:(1)形成: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1882年)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20世纪初)。
(2)实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3)后果: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冲突不断,加速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一战爆发的原因: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矛盾。
三、大战的爆发:⒈萨拉热窝事件:(1)概况: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
(2)影响:这一突发事件对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一战的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英、法随即参战,一战爆发。
3.交战双方:同盟国与协约国,注意: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作战注意:一战前叫“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一战开始后叫“同盟国与协约国”,叫“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不对。
四、重大战役⒈欧洲战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2.战线:大战开始后形成的西、东、南三条战线中,以西线和东线为主,西线是关键。
3----形容战争的残酷性。
五、大战的结束:⒈加速大战结束的因素:①交战各国反战运动日益高涨(根本原因)。
②俄国十月革命胜利,退出一战。
③美国对德宣战,增强了协约国的经济、军事实力。
(2)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不能写:三国同盟)的失败告终。
战胜方:协约国(不能写三国协约)⒊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帝国主义掠夺战争⒋影响:战争历时4年多,先后有30多个国家和15亿人口卷入战争,战争中使用了新式武器,如坦克、潜艇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参战各国共死伤3000多万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表格版复习提纲】
苏俄
巩固政权
对内政策
政治上
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创建新的政权机关
经济上
将大工业、银行、铁路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军事上
废除旧的常备军,组建红军
对外政策
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十月
革命
革命原因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企图扑灭革命
时间
1917年11月(俄历十月)
地点
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备注:由爆发地点可得名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革命任务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革命方式
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革命性质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结果
新武器
英国的坦克,德国的毒气弹,潜艇,远程大炮,重机枪。飞机空战
加速战争结束事件
①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②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中国也加入协约国。
结果
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结束标志1918年11月 德国投降)
战争起止时间
1914年7月---1918年11月
战争性质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备注:因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抢夺殖民地,瓜分世界)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印度
非暴
力不
合作
运动
背景
一战时印度为了支持英国(协约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企图换取自治。一战后英国反而加强了对印度控制,印度人民同英国殖民者之间矛盾激化。
领导者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德国人实现了统一后,就着手进行工业革命。
制造业、金融业、航运业、人口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起来了。
德国人认为,他们需要并且理应得到“阳光下的地盘”。
这暗示着要获得如英国那样公认的霸权。
英国人和法国人作为17世纪以来现代欧洲的领路人,对德国人的这样一个抱负不能认可。
这直接导致()A.策划结盟B.发展经济C.争夺霸权D.发动战争2.这场战争历时4年多,30多个国家、约15亿人口被卷入了战争,死伤3 000多万,它对人类造成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巨大损害。
在该战争过程中,退出下图中所示军事集团而加入对方军事集团的国家是()A.德国B.奥匈帝国C.法国D.意大利3.民国五年的报纸上说:“击死奥大利(奥匈帝国)之男女两青年耳,竟演成一折天柱绝地维空前之大决斗。
始则奥塞二国之眦睚,於是俄人与焉,德人与焉,法人、英人与焉。
”这一报道没有涉及()A.萨拉热窝事件B.一战爆发C.主要交战国家D.欧美大国参战4.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
两年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A.萨拉热窝事件爆发B.《凡尔赛条约》签订C.慕尼黑会议召开D.德军突袭波兰5.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
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A.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B.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D.1918年11月,德国投降6.“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由此人们认识到()A.一战爆发于1914年的夏季B.一战持续的时间超过了预期C.一战的爆发满足了人们的期待D.一战从根本上变革了国际秩序7.彼得格勒起义的消息传到莫斯科后,莫斯科苏维埃也于7日傍晚成立军事委员会,领导工人、士兵发动起义。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三单元复习与小结
知识导图深度分析综合训练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一战每天死亡人 数与过去战争相比有何特点,并探究其成因。(答出四点即 可特)点:每天死亡人数最多。成因:战争规模大;使用杀伤力大 的远程大炮等新式武器;两大军事侵略集团长期扩军备战;凡 尔登等惨烈战役的进行;等等。(言之成理即可)
盛顿会议,分别签署了《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等。
在这两个凡会尔议赛的—基华础盛上顿,体系形成了战后国际秩序——
。
新经济政策
9.【实施·巩固】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
,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1928—1937年,
苏联先后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
的工业国。
知识导图深度分析综合训练
经验。这是因为苏联的B.工优业先化发(展轻工 ) A.优先发展农业
业
C.优先建设国防
D.优先发展重工 业
知识导图深度分析综合训练
5.对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正D 确的是(
)
①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②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
心,促进了人民的团结 ③为印度独立奠定了基础 ④“非
A暴.①力②”③的局限影B响.了①民②族④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知识导图深度分析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图片反映的变化出现的原B因是(
)
A.这是帝国主义掠夺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战争
子弹嘘嘘,大炮隆隆。
B.战争的持久性和残
我不想再待在这里……
酷性
遭到炮轰后的凡尔英登国士兵在战壕里唱的歌
C.战争改变了欧洲的
格局
D.战争以英法的投降
知识导图深度分析综合训练
2.
如图为1921年一幅漫画。画中的马代表德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优质教案)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2.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一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4.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体会战争的残酷。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自主学习法、图表分析法、讨论法。
1课时。
(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凸显。
为争夺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并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只需一粒火星就能引爆整个世界!你知道这粒火星是什么吗?引起这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又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呢?(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1882年,由__德国__、__奥匈帝国__和__意大利__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__英国__分别与__法国__、__俄国__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
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
2.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__巴尔干地区__。
1914年,__萨拉热窝__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__奥匈帝国__在德国的支持下,以此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__协约国__一方作战。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__欧洲战场__上进行,后来,战争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
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阵地战。
由于死亡人数太多,__凡尔登战役__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德国企图打破僵持局面,但遭遇失败。
4.1917年,美国参加__协约国__一方作战;俄国十月革命后,__退出__第一次世界大战。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复习【课件】(共13张PPT) (1)
作用:
认识:根据______________制定政策,一切从实际出发。
2、苏联的成立时间:1922.
3、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领导者: ___________ 。重点:优先发展____。
采取的措施:两个______________ 。
作用:苏联由______________ 。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采取的措施:两个五年计划。
作用:由落后农业国成为先进的工业国。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4、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1936年苏联制定新宪法。
苏联模式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制定新宪法。
特点:高度集影响:(1)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
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 支配中国的局面。
华盛顿体系的影响: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 序。
6、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评价:一方面,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有利于资本主义
经济恢复发展;
另一方面,凡华体系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而没有从 根本上消除矛盾,所以不可能长期存在下去。
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2)但从长远来看弊端日益暴露,阻 碍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启示:①政治上:健全民主与法制建设
②经济上:要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遵循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
③民生上: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11苏联的社会主建设
1、新经济政策的时间:1921
领导人:列宁
特点: ______________ 。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一、整体感知
•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和经 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复习课件(共46张PPT)
项目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背景 都是在一战后的背景下召开的
实质 都是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相
同 点
作用
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都不 会持久
局限 都侵犯和损害了中国等弱小国家的利益
【归纳总结】1.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有着 怎样的内在联系?
(1)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第二次工 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 展,逐渐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 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形成了“三国同盟”和 “三国协约”两大敌对的侵略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它们展开了 疯狂的扩军备战,严重威胁到世界和平,使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2)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战争的残酷性。科技革命促进了武器 (坦克、远程大炮、毒气、细菌等)的发展,加剧了战争的伤亡; 同时战争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由于战争的需要,汽车、飞机等 运输工具不断改进,性能不断提升,战争推动了科技的深入发展。
匈帝国王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的萨拉热窝事件
影响 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从目的来看,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从手段来看, 评价 属于恐怖主义行为;从后果来看,点燃了世界范
围的战火,造成人类历史的灾难
考点 3 第一次世界大战(识记、理解)
起止时间 1914年7月~1918年11月
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 剧(主要是英德矛盾); (2)直接原因: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和对抗
容 益转交给日本
华盛顿会议
《九国公约》宣称遵守各 国在中国“门户开 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形成凡尔赛体
不
系,确立了帝 形成华盛顿体系,确立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提出遵守各国在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的条约是()
A.《辛丑条约》 B.《凡尔赛和约》 C.《四国条约》 D.《九国公约》
2.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3.某同学学了《凡尔赛条约》的内容后,写了以下体会如下图:“德国人沮丧,日本人得意”。
其中“日本人得意”是因为《凡尔赛条约》()
A.有利于日本进一步打击美国对华势力的扩张而独霸中国
B.使日本取得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殖民地统治权
C.使日本成为世界霸主
D.有利于日本控制国际联盟
4.列宁是一位杰出的革命领袖,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的活动曾极大地影响了20世纪世界历史的进程。
下列事件与列宁有关的是()
A.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参加雅尔塔会议
C.发表《共产党宣言》 D.领导反法西斯战争
5.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的是下列哪一事件( )
A.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公布
6.1921年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时间点,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对之后的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叙述符合1921年史实的是()
①这一年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可谓是“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②这一年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③这一年苏俄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④这一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非洲在15世纪早期就遭受西方殖民国家的奴役,时间长达近500年,因此有“黑暗大陆”之称。
下列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的是()
A.1952年埃及的独立B.1960年“非洲独立年”
C.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D.1956年古巴革命的胜利
8.与凯末尔革命相比,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不同之处是()
A.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B.采取和平手段进行
C.资产阶级领导了斗争D.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发生9.2019年是巴黎和会召开100周年。
下列有关该会议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B.决定战后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
C.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与太平洋的秩序 D.没有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10.十月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A.巴黎公社B.彼得格勒起义C.攻占巴士底狱D.巴黎和会11.苏联于1922年成立,1991年解体,它的“缔造者”和“终结者”分别是()A.斯大林赫鲁晓夫 B.列宁赫鲁晓夫
C.列宁戈尔巴乔夫 D.斯大林叶利钦
12.下图是苏联电影《十月》的原版海报,图中的主体人物是列宁。
这部电影的内容应包括()
A.沙皇彼得一世改革 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D.斯大林模式的建立
13.北京时间4月16日凌晨,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终点处发生两起爆炸,FBI初步将爆炸事件定义为恐怖袭击。
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的恐怖事件是()A.萨拉托加事件 B.摩洛哥事件
C.萨拉热窝事件 D.波斯尼亚事件
14.“到1916年,两大军事集团已经在战场上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厮杀,欧洲开始奔向
毁灭,并且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
”材料认为欧洲“奔向毁灭”的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巴黎和会 C.慕尼黑会议 D.希特勒上台15.《震撼世界的十天》被誉为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
十月革命最“震撼世界”的是()
A.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
C.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D.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16.国家利益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而国际关系的变化又主导着世界格局的调整。
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先后经历的演变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C.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
17.从下表的史实中可以看出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是()
A.都是帝国主义战争B.都带来了巨大灾难且破坏了经济C.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D.都对人口的优化起到了关键作用18.“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
”材料主要说明()
A.沙皇腐朽统治是十月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
B.政治经济状况落后使得俄国社会矛盾尖锐
C.俄国国内矛盾错综复杂促使革命迅速发展。
D.一战加剧俄国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19.“根据条约规定,德国损失了13.5%的领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
”材料中的“条约”出自哪一会议( )
A.华盛顿会议B.巴黎和会C.雅尔塔会议D.慕尼黑会议20.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B.德、奥为加强同俄、法对抗,缔结军事同盟
C.英,德的竞争促使英国协调它同法、俄的矛盾
D.意、法矛盾激化促使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
2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新阶段”主要
是指()
A.建成了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B.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C.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建立 D.成功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22.小华学了《九国公约》的内容后,写了以下体会:“日本人沮丧,美国人得意。
”其中“美国人得意”是因为《九国公约》()
A.有利于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 B.使美国取得德国的大片海外殖民地
C.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D.有利于美国控制联合国
23.下列条约与中国有关的是()
①《四国条约》②《五国条约》③《九国公约》④《凡尔赛和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4.“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突然发出了几声炮响,工人、士兵向冬宫发起了猛烈进攻……一场伟大的革命取得了胜利。
”下列有关这场“伟大的革命”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③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④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5.下图为某学者所绘的《一战期间俄国国内时局示意图》()
A.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是短暂的 B.十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
C.俄国国内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D.沙皇改革催生俄国民主革命
二、简答题
2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战后列强关系进行调整,并对世界秩序进行重新安排。
(1)一战后,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先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这两次会议分别以什么问题为核心?
(2)两次会议各签署的主要政治文件是什么?
(3)两次会议各暂缓了在哪一地区的矛盾?
(4)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建立的国际关系新体系是什么?这一体系能够维持长久吗?为什么?
27.纵观20世纪的世界历史,国际格局几经变动。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战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分别签署的条约是什么?
(2)二战期间召开雅尔塔会议,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3)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20世纪八九十年代,“和平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但影响和平发展的因素还很多,你认为有哪些?
28.一战后世界形成了什么体系?这一体系是通过哪两次会议确立的?
29.20世纪以来,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体系)的三次大变动。
请回答: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体系?
(2)二战后,形成了以哪两个国家为首的东西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这一格局终结的标志是什么?
(3)你怎样认识当今正在变化的世界格局?
参考答案
1.D 2.A 3.B 4.A 5.D 6.A 7.C 8.B 9.D 10.B 11.C 12.B 13.C 14.A 15.C 16.A 17.B 18.D 19.B 20.A 21.C 22.A 23.C 24.A 25.C
26.(1)巴黎和会:德国问题;华盛顿会议:中国问题;
(2)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
(3)巴黎和会: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和西亚地区的矛盾;华盛顿会议: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因为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27.(1)《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2)打败法西斯德国后,彻底消灭其法西斯主义;决定建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将对日作战。
(3)北约和华约组织建立
(4)大国霸权主义、战争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恐怖主义等
28.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29.(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苏联和美国,苏联解体
(3)世界正向多极化发展,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