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卷带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卷带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卷带答案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 B2. C3. A4. D5. C6. 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酸雨2. 扬尘3. 二氧化硫4. 光化学烟雾5. 大气污染防治法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20分)1. 错2. 对3. 错4. 错5. 错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说明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和影响。

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包括工业排放、汽车尾气、能源燃烧和生活活动等。

大气污染给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如呼吸道疾病、酸雨腐蚀、温室效应等。

2. 请简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主要原理。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通过减排、清洁技术和治理措施来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

具体包括尾气处理设备、烟气脱硫装置、除尘器等,以及在污染源处进行的管控措施,如限制工业污染排放、加强燃煤电厂污染治理等。

3. 请简要介绍大气污染治理的措施和方法。

大气污染治理的措施和方法包括源头控制、治理设备、清洁燃料和能源、交通管理和规划等。

源头控制是通过限制污染物的排放来减少污染源,如加强工业和机动车尾气的减排控制;治理设备包括尾气处理、烟气脱硫和除尘等装置,用于清除污染物;清洁燃料和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交通管理和规划重点是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从而减少尾气排放等。

五、解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 请描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在中国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在中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加强污染源治理,改善了大气质量。

然而,中国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大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另一方面,环境容量限制和气象条件使得大气污染传输和扩散难以有效控制。

此外,公众环保意识不强、环境执法力度不够以及技术和人力资源短缺等也是制约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因素。

2. 请简要描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发展趋势。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技术创新方面,将会有更加高效和环保的大气污染控制设备和技术的出现,如更高效的烟气净化装置、更清洁的能源替代品等。

大气污染工程控制试题及答案

大气污染工程控制试题及答案

大气污染工程控制试题及答案大气污染工程控制试题一、填空1.燃烧烟气主要由悬浮的少量颗粒物,燃烧产物,未燃烧和部分燃烧的燃料,氧化剂及惰性气体等组成。

2.典型的烟流形状为波浪形、圆锥形、扇形和扩散型,其中扇形烟流出现在烟囱出口的逆温层中。

3.工业上广泛应用的吸附剂主要有:活性炭,活性氧化铝,硅胶,白土和沸石分子筛。

4.5.从废气中去除气态污染物并控制气态污染物向大气的排放通常涉及气体吸收、气体吸附和气体催化转化等单元操作。

6.粉尘的安息角和滑动角是评价粉尘流动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名词解释1.过量空气系数:实际风量与理论风量之比。

2.相对湿度:空气的绝对湿度占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之百分比。

3.干绝热直接还原率:每单位高度干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时温度下降或上升的值,4.分级除尘效率:除尘装置对某一粒径或粒径间隔内粉尘的除尘效率。

5.煤气化: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添加气化剂将煤转化为气体的过程。

三.简答题1.空燃比对燃烧过程中形成的污染物类型和总量有何影响?答:空燃比较低时,燃料燃烧不完全,容易形成CO和HC,NOx排放很小;在高燃比下,燃料燃烧充分,火焰温度高,CO和HC排放少,NOx生成高;存在一个最佳点,CO、HC和NOx的总排放量最低。

2.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①空气条件②温度条件③时间条件④ 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条件3.高斯扩散模式四点假设① 污染物在Y轴和Z轴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② 风速在所有空间都是均匀和稳定的;③ 光源强度连续、均匀;④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的质量是守恒的。

4分析旋风除尘器的原理和结构对其除尘效率的影响。

答:机理: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离心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用来分离粒径大于5-10μm以上的的颗粒物。

a)排放管直径越小,dc越小,除尘效率越高;b)圆筒直径D越小,对颗粒的离心力越大,效率越高;但是,如果D太小,粒子容易二次逃逸,效率降低;c)适当延长锥体可以提高效率;d)除尘器下部的严密性不好,会引起除尘效率的下降。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卷(带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卷(带答案)

1、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2、二次污染物:是指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质。

3、空气过剩系数:实际空气量V0与理论空气量之比V0a.4、集气罩:用以收集污染气体的装置。

5、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是一类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在常温下它们的蒸发速率大,易挥发。

6、温室效应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氟氯碳、水蒸气等,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

8、大气稳定度:.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即是否易于发生对流。

9、气体吸收:.气体吸收是溶质从气相传递到液相的相际间传质过程。

10、气体吸附:气体吸附是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将气体混合物中一种或数祖分被浓集于固体表面,而与其他组分分离的过程。

11、气溶胶.系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系。

12、环境空气:.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报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13、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它可以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14、能见度:.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的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单位用m或km。

15、有效躯进速度:在实际中常常根据除尘器结构型式和运行条件下测得除尘效率,代入德意希方程反算出相应的躯进速度。

16、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气温的现象。

17、烟气脱销:除通过改进燃烧技术控制NO x排放外,有些情况还要对冷却后的烟气进行处理,以降低NO x排放量18、控制流速法:系指在罩口前污染物扩散方向的任意点上均能使污染物随吸入气流流入并将其捕集所必须的最小吸气速度。

(完整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参考答案版

(完整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参考答案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 1 项符合答案要求,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1. 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 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 平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2. 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

A. 工业生产。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交通运输。

D. 生态环境破坏。

3. 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状呈()。

A. 平展型。

B. 波浪型(翻卷型)。

C. 漫烟型(熏蒸型)。

D. 爬升型(屋脊型)。

4. 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的成反比。

A. 尘粒的密度。

B. 气体的密度。

C. 尘粒的粒径。

D. 气体的粘度。

5. 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

A. 重力除尘装置。

B. 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6.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 cm。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 cm。

C. 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 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 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德易希方程式概括了分级除尘效率与集尘板面积、气体流量和粉尘驱进速度之间的关系。

B.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也相同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C.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20%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D. 德易希方程式说明100%的分级除尘效率是不可能的。

8. 直接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含尘气流阻力的前提是()。

A. 颗粒雷诺数Re p < 1,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B. 1 v Re p v 500,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3套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3套

15.在吸收过程中,关于吸收操作线和平衡线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A 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交B 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C 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上方D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下方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少选、多选、选错均不得分)1.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控制酸雨和致酸前体物 AA 采用烟气脱硫装置;B 改进汽车发动机技术,安装尾气净化装置C 使用低硫煤,改进燃烧技术D 寻找氟利昂的替代工质。

2.电除尘器的主要特点是A 适用各种粉尘,且均具有很高的除尘效率B 压力损失小C 适合高温烟气净化D 处理烟气量大3.下列关于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因素说法错误的是A 滤袋越新,除尘效率越高B 清灰越干净,除尘效率越高C 提高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D 降低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4.提高重力沉降室的除尘效率,下列哪些途径是正确的A 降低沉降室高度B 降低沉降室内的气体流速C 增加沉降室高度D 增加沉降室长度5.两台不同型号的风机并联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际风压与单台风机额定风压一样B 实际风压较额定风压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C 实际风量是两台风机额定风量之和D 实际风量可能增加,也可能比其中的一台额定风量小。

三.某车间拟用活性碳吸附净化含苯废气,共采用计2个固定床组成一连续吸附流程,工况如下:☐废气:常温常压条件下,废气排放量为4.5 m3/s,进口苯浓度1800 mg/m3,出口苯浓度10 mg/m3;☐活性碳:吸附容量为0.18 kg(苯)/kg(活性炭),密度580 kg/m3☐吸附床:操作周期8 h,吸附4 h,再生3 h,备用1 h问:该工艺共需要活性碳多少立方米?(12分)四.有一串联除尘系统,第一级采用重力沉降除尘器,第二级采用电除尘器。

除尘系统设计风量为300000 m3/h,烟气温度为140℃(除尘系统设计中不考虑降温),当地大气压力为84.6 kPa,重力除尘器入口含尘浓度为30 g/m3,电除尘粉尘排放浓度为50 mg/Nm3。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3套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3套

15.在吸收过程中,关于吸收操作线和平衡线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A 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交B 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C 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上方D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下方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少选、多选、选错均不得分)1.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控制酸雨和致酸前体物 AA 采用烟气脱硫装置;B 改进汽车发动机技术,安装尾气净化装置C 使用低硫煤,改进燃烧技术D 寻找氟利昂的替代工质。

2.电除尘器的主要特点是A 适用各种粉尘,且均具有很高的除尘效率B 压力损失小C 适合高温烟气净化D 处理烟气量大3.下列关于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因素说法错误的是A 滤袋越新,除尘效率越高B 清灰越干净,除尘效率越高C 提高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D 降低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4.提高重力沉降室的除尘效率,下列哪些途径是正确的A 降低沉降室高度B 降低沉降室内的气体流速C 增加沉降室高度D 增加沉降室长度5.两台不同型号的风机并联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际风压与单台风机额定风压一样B 实际风压较额定风压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C 实际风量是两台风机额定风量之和D 实际风量可能增加,也可能比其中的一台额定风量小。

三.某车间拟用活性碳吸附净化含苯废气,共采用计2个固定床组成一连续吸附流程,工况如下:☐废气:常温常压条件下,废气排放量为4.5 m3/s,进口苯浓度1800 mg/m3,出口苯浓度10 mg/m3;☐活性碳:吸附容量为0.18 kg(苯)/kg(活性炭),密度580 kg/m3☐吸附床:操作周期8 h,吸附4 h,再生3 h,备用1 h问:该工艺共需要活性碳多少立方米?(12分)四.有一串联除尘系统,第一级采用重力沉降除尘器,第二级采用电除尘器。

除尘系统设计风量为300000 m3/h,烟气温度为140℃(除尘系统设计中不考虑降温),当地大气压力为84.6 kPa,重力除尘器入口含尘浓度为30 g/m3,电除尘粉尘排放浓度为50 mg/Nm3。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um的颗粒物。

2.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成分或者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者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3.理论烟气体积: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体积。

4.大气污染物: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5.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它可以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二、填空1.要使燃料完全燃烧,应该具备如下条件: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时间条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2.风和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

3.气态污染物净化的三种方法为:吸收法、吸附法、催化转化法4.控制挥发性有机物VOC s 污染的方法:燃烧法、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生物法。

5.根据气温在垂直于下垫面方向上的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三、简单1.简述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答:含尘气体在运动中与液滴相遇,在液滴前x d处,气流开始改变方向、绕开液滴流动,而惯性较大的粉尘颗粒将继续保持其原有的直线运动趋势,颗粒运动主要受到两个力支配,其自身的惯性力和周围气体对其的阻力。

当颗粒从脱离流线到惯性运动结束时所移动的直线距离大于粒子从偏离流线那一点至液滴的距离时,粉尘会与液滴发生碰撞而被去除。

2.定义PM2.5,结合北京市大气污染的现状分析PM2.5的主要来源及化学组成。

答:PM2.5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

PM2.5的主要来源是燃料燃烧、机动车排放、二次颗粒物、无组织扬尘等。

化学组成主要有SO42-、NO3-、NH4+、EC、OC、重金属等。

3.简述大气中SOx 的来源和危害,并介绍烟气脱硫技术有哪些?答:来源:有天然来源和人为来源两类,天然来源主要是火山爆发、天然原生生物活动等,人为来源主要是燃料的燃烧和金属冶炼危害:①在大气中反应生成硫酸烟雾和硫酸盐,造成酸雨②形成二次微粗粒子,影响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甚至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烟气脱硫技术:①湿法烟气脱硫:石灰石/石灰法;氧化镁法;湿式氨法②干法脱硫:喷雾干燥法、干法喷钙脱硫、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四、计算1.已知煤炭的重量组成为:C 77.2%,H 5.2%,N 1.2%,S 1.6%,O 5.9%,灰分8.9%。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附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附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附答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十)200*年*月*日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1.净化NO X的选择性与非选择性催化还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某旋风除尘器切割直径(ηi=50%)d pc=15μm,当处理气体量增加一倍时,其切割直径应为多少?列出你的理由或计算结果。

3.如何定量判断大气稳定度?稳定度对扩散有何影响?4.根据必要的合理假设,试推算我国SO2年排放量。

5.可细入颗粒物是北京市主要的大气污染物,试列出它的主要来源。

6.简要分析SO2排入大气环境后的迁移转化和沉降过程。

7.简要分析风速如何影响高架点源对地面污染物浓度的贡献。

10.钙质吸收剂量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烟气脱硫剂,试分析可能影响吸收洗涤塔操作的主要因素。

二、计算题(每题10分)1.粉尘由d p=5μm和d p=10μm的粒子等质量组成。

除尘器A 的处理气量为Q,对应的分级效率分别为70%和85%;除尘器B的处理气量为2Q,其分级效率分别为76%和88%。

试求:(1)并联处理总气量为3Q时,总除尘效率(2)总处理气量为2Q,除尘器B在前,2台除尘器A并联在后串联的总效率。

2.用Orsat烟气分析仪测得烟气成分如下:CO2和SO2总计为10.7%,O2为8.2%,不含CO,求过剩空气系数。

若实测烟尘浓度为4200㎎/m3,校正至过剩空气系数α=1.8时,烟尘浓度是多少?3.某三通道电除尘器,气流均匀分布时总效率为99%,若其它条件不变,气流在三个通道中分配比例改变为1:2:3时,总效率变为多少?4.试验测得固定床吸附器的保护作用随床长的变化如下:床长(m):10 40 70 100保护作用时间(min):20 320 650 980求:(1)吸附区前进的线速度;(2)吸附区的不饱和度为0.6时,吸附区的形成时间。

一个电厂烟气中含有1000ppm没有和发射在573K和1个大气压1000m3s-1率。

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是用来实现75%的计算需要的最小kgh-1氨氮去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大气稳定度: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即是否易于发生对流。

2、理论烟气体积: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体积称为理论烟气量。

3、双模理论:
①气液两项接触时形成一个相界面
②相界面两侧存在呈层流流动的气膜和液膜
③溶质以分子扩散从气流主体通过这两个膜层进入液相主体
④相界面出气液两项存在动态平衡
⑤膜层以外无浓度梯度、浓度梯度全部集中在两层膜内
4、催化转化法:借助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使气态污染物在催化剂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无害或易于处理与回收利用物质的净化方法。

5、冷凝法: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饱和蒸汽压的这一性质,采用降低温度、提高系统的压力或既降低温度又提高压力的方法,使处于蒸汽状态的污染物(如VOCs)冷凝并与废气分离。

二、填空题
1.大气污染物的污染源可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2.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湿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

3.根据逆温生成的过程,可将逆温分为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五种。

4.按照湍流形成原因,可将湍流分为两种湍流:热力湍流、机械湍流。

5.当吸附剂饱和后需要再生,再生的方法有加热吸附再生、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置换再生、溶剂萃取再生等。

三、简答题
1、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答:
1)空气条件:燃料燃烧时必须保证供应与燃烧相适应的空气量。


果空气供应不足,燃烧就不完全。

相反空气量过大,也会降低炉温,增加锅炉的排烟热损失。

2)温度条件:燃料只有达到着火温度,才能与氧作用而燃烧。

3)时间条件:燃料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应超过燃料燃烧所需要的时
间。

4)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混合程度取决于空气的湍流度,若混合
不充分,将导致不完全燃烧产物的产生。

2、简述烟流形状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

答:
1)波浪型:烟流呈波浪状,污染物扩散良好,发生在全层不稳定大
气中。

2)锥型:烟流呈圆锥形,发生在中性条件下。

3)扇型:烟流垂直方向扩散很小,像一条带子飘向远方。

从上面看,
烟流呈扇形展开,它发生在烟囱出口处于逆温层中。

4)爬升型(屋脊型):烟流的下部是稳定的大气,上部是不稳定的大
气。

5)漫烟型(熏烟型):对于辐射逆温,日出后逆温从地面向上逐渐消
失,即不稳定大气从地面向上逐渐扩展,当扩展到烟流的下边缘或更高一点时,烟流便发生了向下的强烈扩散,而上边缘仍处于逆温层中,漫烟型便发生了。

3、烟囱高度设计中应注意什么?
答:
1)工矿企业电源排气筒高度不得低于它所从属建筑物高度的2倍,
并且不得直接污染临近建筑物。

2Hc
2)排气筒的实际高度应为Hs=H0+
3
H0 ——计算出的排气筒高度Hc ——排气筒四周需要保护的建筑物群的平均高度
3)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排气筒,其高度不得低于15m。

4)对于总量控制区内的排气筒,当SO2排放率超过14kg/h时,排气
筒高度皆必须超过30m。

5)排气筒高度应比主厂房最高点高出3m以上。

6)为了获得较高的烟气抬升高度,排气筒出口烟气速度v s皆为20
~30m/s,排烟温度也不宜过低。

7)分散的烟囱不利于产生较高的抬升高度。

当需设几个烟囱时,应
尽量采用多管集合烟囱。

4、气态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有几种?并简述各技术的净化设备有哪些?
答:气态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有三种:
1)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净化设备:填料塔、板式塔和文丘里洗涤
器。

2)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净化设备:固定床吸附器、移动床吸附器
和流化床吸附器。

3)催化法净化气态污染物净化设备: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硫化床反
应器和移动床反应器。

5、简述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各方法及其定义。

1)燃烧法,用燃烧方法将有害气体,蒸汽,液体或烟尘转化为无害
物质的过程称为燃烧法。

2)吸收(洗涤)法,采用低挥发或不挥发性溶剂对VOCs进行吸收,
再利用VOCs分子和吸收剂物理性质的差异进行分离。

3)冷凝法,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饱和蒸汽压的这一性质,
采用降低温度,提高系统的压力或者既降低温度又提高压力的方法,使处于蒸汽状态的污染物(如VOCs)冷凝并与废气分离。

4)吸附法,含VOCs的气态混合物与多孔性固体接触时,利用固体
表面存在的未平衡的分子吸引力或化学键作用力,把混合气体中VOCs组分吸附在固体表面,这种分离过程称为吸附法控制VOCs
污染。

5)生物法,VOCs生物净化过程的实质是附着在滤料介质中的微生
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利用废气中的有机成分作为碳源和能源,维持其生命活动,并将有机物同化为CO2,H2O和细胞质的过程。

四、计算题
1、煤的元素分析结果如下(以质量百分比表示):H 5%;C 75.8%;N 1.5%;S 1.6%;O 7.4;灰8.7%。

在空气过量20%的条件下燃烧,空气湿度为0.0116mol(H2O)/mol(干空气)。

假定完全燃烧,试计
算烟气的组成。

解:以完全燃烧1kg煤为基准,计算各组分的摩尔数、需氧量和产生烟气量,计算结果如下:
产生的烟气量组分质量/g 摩尔数/mol 需氧量/mol
/mol
H 50 50 12.5 25(H2O)
C 758 63.17 63.17 63.17(CO2)
N 15 1.071 0 0.536(N2)S 16 0.5 0.5 0.5(SO2)
O 74 4.625 -2.313 0
灰87 —0 0 因此,燃烧1kg煤需要的理论氧气量为:
(12.5+63.17+0.5-2.313)mol=73.857 mol
需要的实际空气量为:
73.857×(1+3.78)×(1+20%)×(1+0.0116)mol
= 423.64×1.0116 mol = 428.56 mol
产生的烟气总量为:
(25+63.17+0.536+0.5)+ 428.56 - 73.857 = 443.9 mol
所以烟气的组成为:
CO 2:
9
.44317.63×100%=14.23%; SO 2:9
.4435.0×100%=0.11%; H 2O :9
.4430116.064.42325⨯+×100%=6.74%; O 2:9
.4432.0857.73⨯×100%=3.33%; N 2:9.443536.02.178.3857.73+⨯⨯×100%=75.59%。

2、某一工业锅炉烟囱高30m ,直径0.6m ,烟气出口速度为20,烟气温度为405K ,大气温度为293K ,烟囱出口处风速4,排放量为10。

试计算中性大气条件下的地面最大浓度和出现的位置。

解:
1) 首先,利用Holland 公式计算烟气抬升高度:
ΔH= )7.25.1(D T T T u D v s
a s s -+ = 46.020⨯(1.5+2.7×405
293405-×0.6)=5.84 m 因此有效烟囱高度为:
H=H S +ΔH=30+5.84=35.84 m
2) 地面最大浓度y
z e uH Q σσπρ⋅=22,出现在σz |2max H x x ==ρ的距
离处。

所以: σz |m m H x x 34.25284.352max ====ρ
查表得,与σz 对应的下风向距离x=745.6m ,相应的σy =50.1m 。

因此地面最大浓度 1
.5034.25718.284.35414.3102222⨯⨯⨯⨯⨯=⋅=y z e uH Q σσπρmg/m 3 334-/231.0/1031.2m g m mg μ=⨯=
出现在下风向745.6m 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