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会计基础理论析解
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理论
了会计应 当为下列 目的提供信息 : ( 1 ) 对 有限资源 的利用所做的决 策, 包括辨认决定性的决策领域 , 并确定 目标与方 向; ( 2 ) 有限地管理 会计, 它对企业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加以计量和报告 , 其目 和控制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 I ( 3 ) 记录与报告资源的受托 的在于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责任 ; ( 4 ) 促进会计主体 的社会职能并控制此种资源。由上述表述我 果主要依赖风险评估 , 风险评估 方法要 求内部 审计人 员掌握包括 市场 、研发 、生产等方面 的现代管理知识和行业知识 , 这种高要 求决定 了内部审计人才必须是复合型人才 , 必须接受现 代管理知 识和行业专业知识的训练 。 ( 四) 加强 内审部 门审计 风险管理体制建设 。要建立科学 的 面承诺 。在承诺 的基础上 , 审计人 员根据所 掌握 的信息进 行分 析, 对 照送 审资料进行去伪 存真的鉴别和确认 真实可靠后 , 再按 审计程序进行审计 , 这样 既可以减少审计 时间 , 同时对 被审单位 也是一个促进 。 ( 六)积极借 助外部力量 , 帮助提高审计质量 。为弥补 内部 审计的不足 , 应适 当借 助独立性较强 的社 会中介审计机构力量 , 对一些特殊 项 目实施审计 。同时 , 实行 外部审计评价制度 , 建立 专家库 , 聘请外部审计专家定期对 内部审计工作 的成果 、效率 加 以评价 , 不 断提高 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另外 , 应适当开展交叉 审 计, 使审计真正 具有独立性 、客观性 , 避免 因行政干预而无法 审 计或审计结果不实 的现象发生 , 减少 审 而且随着各 国研究的兴起 , 对于社会责任会计的称谓有所不 同。美国将这种研究企业社会责 任的会计称为社会会计 , 是一种微观社会会计, 衡量企业活动的社会 影 响。还有 一些美国学者使用 的概念有社会审计等。西欧的许多 国家和 日 本把这种企业社会会计称为 “ 社会责任会计” , 我国沿用 的也是这种称谓。 美 国学者 首次提出了 “ 社会责任会计”概念。认为 , 社会责任 会计是会计在社 会学 、政治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 中的应用 。日 本 的 新版会计学大辞典》认为 , 社会责任会计是把企业与社会之 间的相互关系当做社会责任并以它为 中心而展开的会计 。阎达五 认 为, 社会责任会计是站在社会的角度利用科技核算形式衡量企业 中有关社会 陛质的经济活动, 揭示测定社会影响 , 指导经济资源的最 佳分配 , 是一种微观社会会计。 从 目前我国的研究状况来看 , 多数学者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把 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当做社会责任 , 并 以此为 中心而展开 的
财务会计之责任会计
财务会计之责任会计财务会计的背景和概述财务会计是一种重要的会计分支,用于记录和报告组织的财务信息。
而在财务会计中,责任会计是一个关键概念。
责任会计强调记录和追踪公司内部不同部门的经济责任,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责任会计的定义责任会计是一种会计原则,用于将公司内不同部门之间的经济责任进行分配和追踪。
责任会计主要关注记录和管理组织内部各部门的财务交易和经济责任,以便公司能够对其业务运营情况有清晰的了解。
责任会计的目的和重要性责任会计的目的是确保不同部门之间的经济责任得到明确的记录和追踪。
通过责任会计,公司可以更好地了解各个部门的业务状况,更加有效地分配资源,以及评估各部门的绩效。
责任会计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分配:责任会计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了解各个部门的经济责任和资源需求,从而更准确地进行资源的分配。
2.业绩评估:通过责任会计,公司可以对不同部门的经济绩效进行评估和比较,从而更好地了解各部门的业务状况和表现。
3.决策支持:责任会计提供了充分的财务信息,可以为公司的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责任会计的基本原则责任会计是建立在一些基本原则之上的,这些原则确保了责任会计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1.责任划分原则:责任会计要求将公司的经济责任划分为不同的部门,并明确各个部门的经济责任边界。
2.交易记录原则:责任会计要求对各个部门之间的经济交易进行记录,以确保交易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3.绩效评估原则:责任会计要求对不同部门的经济绩效进行评估和比较,以便公司了解各个部门的表现和可能的改进空间。
责任会计的实施步骤责任会计的实施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责任划分:确定公司的各个部门和责任中心,并明确各个部门的经济责任边界。
2.交易记录:记录各个部门之间的经济交易,包括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等。
3.成本分配:将公司的共同成本分配给各个部门,以确保各个部门的经济责任能够得到合理的体现。
4.绩效评估:对各个部门的经济绩效进行评估和比较,以便公司了解各个部门的表现和可能的改进空间。
会计基础理论研究探析
会计基础理论研究探析会计基础理论研究是会计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它探索了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会计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本文通过对会计基础理论的探索和分析,旨在深入理解会计基础理论的内涵和作用。
会计基础理论是会计学科的基础和框架,它对会计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会计基础理论是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形成的一系列原则、规则和概念,旨在解决会计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
会计基础理论的核心包括会计对象、会计目的、会计要素、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等。
会计基础理论还涉及到会计报告、会计伦理、会计规范和会计监管等方面的内容。
会计基础理论主要由会计学学者和专家通过对会计实践和理论研究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形成的一套规范和框架。
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两种。
实证研究通过对实际的会计数据和经验进行统计和分析,探索会计规律和原因;规范研究主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逻辑推理和哲学分析,构建会计基础理论的框架和体系。
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对于会计学科的发展和会计实践的改进具有重要的作用。
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可以揭示会计现象和规律,提高会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可以为会计实践和决策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基础,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
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可以促进会计学科的发展和创新,推动会计理论和方法的不断进步。
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往往面临着多学科、多理论的交叉和影响,需要综合应用和整合各种理论和方法。
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需要与实践相结合,与会计实务和监管相适应。
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经济发展和会计实践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更新。
责任会计体系研究
责任会计体系研究责任会计体系是指企业内部为了管理控制和实现目标所建立的一套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通过利用信息科技手段,结合企业核心价值观,确立每个员工的职责和权利,并实现对员工业绩的评估和激励,进而实现企业高效协同、协调发展的目标。
责任会计体系的核心是责任成本控制,通过对成本的细致核算和分解,建立责任中心和责任成本,让每个员工和部门都承担起由自己引起的成本和损失,逐步形成企业内部全面的责任链,减少浪费和冗余,最终实现成本控制和盈利增长。
一、责任会计体系的特点1.科学性责任会计体系是企业内部实施科学管理、制定合理决策,推动各项经营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
一方面,责任会计体系面向企业内部,通过科学的成本核算、制定绩效指标、评价员工贡献等手段来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调配和优化,减少浪费和损失,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责任会计体系也是企业实施社会责任的体现,因为它能反映出企业产生和消耗的各种资源,形成企业全局的社会反响和贡献。
2.责任感责任会计体系是基于员工和部门的责任感来设计的。
通过细致的成本核算和分解,让每个员工和部门都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产生真正的感受,从而在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估、激励体系等方面实现化学反应,推进企业目标的合理实现。
3.公开透明责任会计体系需要透明化的管理方式支持,以保证其真正发挥作用。
通过公开绩效指标、成本数据,让员工和部门了解自己的业绩水平和工作所产生的成本损失,从而形成真正的责任心和奋斗动力,实现企业内部的公开透明和互相监督。
二、责任会计体系的设计和实现1.制定责任会计方案企业在实施责任会计体系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责任会计方案,明确各个环节的实施步骤、方式和目标,同时制定详尽的操作手册,不断升级改进完善。
2.制定绩效指标绩效指标是责任会计体系的核心,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绩效指标体系,将员工和部门绩效量化,并可进行排名、评级等方式,根据实际表现来发放相应的奖励和激励。
3.建立责任中心和责任成本责任中心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单位,需要根据企业内部的分工和层级关系来建立,对每个责任中心建立责任成本,根据实际业绩来核算和分解成本,使之更加真实且准确。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在当今社会,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利益,还需要承担起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作为一种新兴的会计领域,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它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同时也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更全面、透明的企业经营状况。
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一)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仅依赖于股东,还与员工、供应商、客户、社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密切相关。
企业的决策和行为应该考虑到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期望。
社会责任会计通过计量和报告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履行情况,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供了基础。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公平和进步。
社会责任会计可以反映企业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员工福利、社会贡献等方面的表现,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受托责任理论受托责任理论认为,企业管理者作为受托人,有责任向委托人(股东、利益相关者)报告企业资源的使用情况和经营成果。
社会责任会计拓展了受托责任的范围,要求企业报告其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履行情况,以满足委托人对企业全面信息的需求。
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实践(一)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企业通过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其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绩效和举措。
这些报告通常包括企业对员工权益的保护、产品质量与安全、环境保护措施、社区投资与发展、公益活动等方面的信息。
披露方式可以是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也可以在年度报告中设置专门的章节进行阐述。
(二)社会责任会计指标的建立为了准确计量和评估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社会责任会计指标体系。
这些指标可以涵盖多个方面,如员工满意度、劳动生产率、能源消耗率、废弃物排放量、社会捐赠金额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分析,企业可以发现自身在社会责任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
会计基础理论研究探析
会计基础理论研究探析会计是一门关于财务信息记录、分类、分析和报告的学科,是现代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会计基础理论研究探析旨在探讨和分析会计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发展历程、理论脉络及其影响。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会计基础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了解。
一、会计基础理论的重要性会计基础理论是会计学科的基础,它对会计实践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会计基础理论对会计规范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基础理论的完善与发展是制定会计准则和规定的基础,是会计准则和规定的理论依据。
会计基础理论对会计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只有在良好的理论指导下,会计实践才能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发展。
会计基础理论对会计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有更多的动力去开展会计的研究工作,为会计学科的发展注入新的理论动力。
会计基础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典会计理论阶段、现代会计理论阶段和当代会计理论阶段。
古典会计理论阶段主要是指会计学科形成以前的时期,它是由对会计实践的总结和归纳开始形成的。
古典会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彼得罗·德·博诺尔和约翰内·德·博纳科这两位学者。
现代会计理论主要是指会计学科的形成阶段,它是由于工业革命和企业规模扩大的需要而形成的。
现代会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明尼尔和查克,他们提出了会计等式,奠定了现代会计理论的基础。
当代会计理论主要是指会计学科的发展阶段,它是由于现代金融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
当代会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辛顿和曼肯,他们提出了现代会计理论和实践。
会计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目标和会计要素。
会计目标是指会计的最终目的和意义,它是会计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
会计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指会计实践中的基本元素,它是会计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基础理论的理论脉络主要是围绕会计目标和会计要素展开的,是会计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
责任会计基础理论解析
有关人员 自觉履行应尽责任的意识 , 激励员工 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 性管理的 目标 。 从这个 方面来看 , 责任会计不局限于 以现代管理科
学为基础 , 还要以行为科学和运筹学为支撑 。 结合我 国的实际情况 ,
还应与加 强政治思想工作结合起来 , 做好员工的工作 , 激发员工和 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感 ,激发财会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和效益效率观
据责任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和资料 , 责任单位的工作成果进行 对各
分析和评价, 并将工作成果与奖惩制度紧密结合起来。
总体上 ,责任会计 的职能是在企业 内部除 了要算产品财务账 以外 , 还要按 照企 业内部经济责任制 的原则 , 照责 任归属 , 按 确定 责任单位如成本责任 中心 、利 润责任中心等 ,明确责任指标如资 金、 成本费用 、 利润率等 , 以各责任单位 为主体按责任指标进行 核 算、 控制 、 监督 , 实行统分结合 、 双层核算 的会计 管理制度。 责任会 计的 四项 职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预算 职能提供责任单位的
、
责 任 会 计 的 内 涵 、 导 思 想 与职 能 指
( ) 一 责任会计 的 内涵 米切尔马赫 在《 成本会计为 管理创造 价值》 中对责任 会计进行 了描述 , 即利用会计进行业绩评价通 常被 称作责任会计。 杰希姆和乔尔西格 尔在 《 财务总监》 一文 中认为 , 责
念。 三是责任落实与业绩考核紧密结合。 责任核算 、 分析及奖惩紧密 结合 ; 权、 责、 利及效益紧密结合 , 经营管理机制 的完善 , 促进 发挥会
理。 因此责任会计的实行要强化相关人员的意识 , 加强各责任单 位
主要计量单位 , 在一定的原则和程序下 , 对各责任单 位负责的经济 活动进行预算 、 控制 、 考核及业绩评价等一系列会计制度 。 责任会计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 , 在实现企业经营效 率和
责任会计知识点总结
责任会计知识点总结财务会计是企业运营的重要环节之一,而责任会计则是财务会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财务会计人员,理解和掌握责任会计的相关知识点,对于提供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保证企业财务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责任会计的定义、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责任会计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责任会计是财务会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了在财务报表中对各个部门或责任中心的绩效进行核算和考核。
其基本原理是财务数据由上至下进行分解,下级的责任单位通过汇总上级责任单位的数据,使上级单位得以知悉下级单位的绩效。
责任会计在企业内部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分为部门会计、个人会计和项目会计等。
其中,部门会计主要负责监督和管理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个人会计则是对每个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核算,项目会计则是对特定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
二、责任会计的重要知识点1. 部门间结算部门间结算是责任会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用于分摊共同费用和计算成本。
在部门间结算中,需要明确分摊的费用项目、计算方法和结算周期等。
此外,还需要确保结算的公正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资金流失或冗余的情况。
2. 部门绩效考核部门绩效考核是衡量部门经营绩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部门绩效考核中,需要明确考核的指标和权重,并进行有效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通过部门绩效考核,可以发现部门内部的问题,以及改进和优化的方向。
3. 职责和权限划分责任会计中,每个部门或责任中心都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
职责和权限的划分需要合理和科学,以确保各个部门能够协同工作,同时又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合理的划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冲突和纠纷的发生。
4. 成本控制与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是责任会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成本的控制和分析,可以发现和解决企业内部的浪费和低效问题,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同时,成本控制还可以对企业的成本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和内涵
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和内涵【文章摘要】“社会责任会计”一词最早产生于1968年,它是美国会计学家戴维・F・林诺维斯(David・F・Linowes)在美国《会计杂志》上发表的《社会经济会计》(Social Economic Accounting)一文中提出的,文中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的初步概念,随着以后各国的深入研究,世界各国对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不尽相同,在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这一概念的理解也可谓各有千秋。
【关键词】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基础;内涵1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理论基础“社会责任会计”一词最早产生于1968年,它是美国会计学家戴维・F・林诺维斯(David・F・Linowes)在美国《会计杂志》上发表的《社会经济会计》(Social Economic Accounting)一文中提出的,文中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的初步概念,从此以后社会责任会计开始了广泛地研究。
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研究是从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开始的,19世纪早期已经开始对其基本概念进行研究。
1819年,法国古典经济学家西斯蒙蒂首次提出了“社会成本”概念。
英国经济学家皮古提出了“外部效应”。
马歇尔提出了“外部经济”概念。
(一)相关理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有广泛的思想理论基础。
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派从不同角度对社会责任的观念。
社会责任会计的服务对象是面向各个社会集团的而不是面向股东。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对社会造成的影而应承担的义务。
1.1新福利思想。
福利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家根据福利观点,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社会评价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旧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皮古(A.C.Pigou),他以完全竞争作为前提,在马歇尔(A.Marshall)等人的一般均衡经济理论和边沁(J.Bentham)的功利主义哲学基础之上,对福利概念及其政策应用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其中对收入均等化理论、边际效用价值论、最大社会福利原则等理论进行了系统地阐述,建立起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浅谈企业责任会计
浅谈企业责任会计企业责任会计是指一种以企业责任为核心理念,将企业责任的成本、效益以及风险纳入到财务报表中进行测量和披露的会计制度。
企业责任会计也是社会责任会计的一种,其目的是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全面落实。
企业责任会计的作用在于对企业责任进行测量和披露,通过了解企业责任成本,分析企业责任效益,把握企业责任风险,推进企业责任的全面实现。
企业在推行责任会计时,需要深入分析企业的责任范围、责任成本、责任效益和责任风险等,同时还要考虑企业内外部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评估企业服务社会和环境的能力。
从实践角度出发,企业责任会计可分为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企业社会责任的成本测量企业的社会责任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个方面。
直接成本是指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投入,包括环境保护、员工福利、社会公益活动等费用,而间接成本则是指企业社会责任不当带来的企业声誉损失、法律诉讼、财务风险等间接成本。
企业责任会计需要测算企业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从而全面掌握企业的责任成本。
2.企业社会责任的效益评估企业的社会责任效益是指企业对社会和环境做出积极贡献所带来的效果和收益。
这涉及到企业财务、环境、社会效益等方面。
通过企业责任会计的方法,可以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效益进行全面的评估,进而调整战略以达到企业长远发展。
3.企业社会责任的风险管理企业责任会计不仅能够评估企业的社会责任成本和效益,还能够帮助企业识别企业社会责任风险,制定相应的对策。
企业在推行企业责任会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各项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减轻责任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在实践中,企业责任会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立企业的责任范围企业责任会计需要明确企业在社会和环境方面需要履行的责任,并将社会责任分解为不同的部门和人员。
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其服务社会和环境、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2.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企业责任会计需要选用符合国际规范的测量方法,以确定企业的社会责任成本、效益和风险。
责任会计的基础
责任会计的基础文章关键词:责任会计会计理论会计管理文章快照:中,应相信职工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充分发挥职工各自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
对在责任目标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主要依靠职工本身自主地进行。
为此,在实行责任会计制度时,应建立一种经常性的能厘时揭示目标执行差异的信息网络,为目标执行者及时提供有关执行情况的明细信息,使目标执行者能据以及时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一种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机制,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发展有利差异、避免不利差异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对企业责任会计理论产生了探远的影响,责任会计在广泛吸收行为科学管理思想的基础上,遥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由此可见,行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为责任会计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代理人说“代理人说是指某人或某些人雇佣他人去仃特定的权利和责任时所形成的关系,前者称委托人,后者称代理人,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权力和义务均在双方认可的雇佣关系中加以明确。
因此.“代理人说”的74核心即是委托代理关系所形成的委托一受托责任关系这种委托一受托责任关系的范围极为广泛,如股东把决策权交给总经理,总经理把管理权层层分给各单位的责任人,于是在企业内部就形成了一个树状的委托一受托责任关系。
从这种委托一受托责任的角度看,责任会计期望完成的目标是受托责任,其考核认定的对象也是企业内部的受托责任。
责任会计事实上是按受托责任的要求来划分各级管理层的责、权、利的,然而由于在客观上存在着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责权利的不一致因此,在划分责任中心时,就要充分考虑委托人与代理人的要求.做到责权利相结合由此可见,责任会计划分责任中心的过程实际上是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关系的协谓过程。
矾“代理人说”的委托与受托责任关系看.责任会计的整十程序就是围绕受托责任进行的责任会计在划分责任中心后,就要围绕受托责任的量化、分解、执行和控制、反馈而展开,最终根据责任报告,确定代理人完成受托责任的情况,评价其责任业绩,从而决定是否对其采取奖励、惩罚解除职务等相应措施。
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责任会计
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责任会计摘要:责任会计是企业管理的有效制度之一。
本文首先从责任会计的概念及体现的三个基本原则着手,接着阐述了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下责任会计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然后结合目前企业情况,提出了责任会计在实施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责任会计现代企业管理财政部在《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提出:要建立起以责任会计为主要形式的会计管理体系;为了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现代企业的管理科学水平,有必要建立一套比较健全的责任会计制度,以适应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责任会计的概述(一)责任会计的概念责任会计作为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是以企业内部划分的责任中心为会计主体,确定其在经济活动中应负的经济责任,并同记录、考核、评价其业绩的会计工作相结合而形成的会计制度。
(二)责任会计的三个基本原则1、责任原则:要确定责任单位,明确责任指标,使企业内部的各个单位都有定量的经济责任指标(资金、成本费用、利润),企业的总指标都能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
2、定价结算原则:按一定价格,按各个责任单位进行核算,包括各单位之间往来结算和各责任单位的责任指标完成情况的核算。
3、利益原则:对各责任单位指标完成情况要进行考核,在考核的基础上进行奖罚。
这三个基本原则也就是实际工作中的事先确定目标、事中核算监督、事后考核奖罚三个环节。
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有不少企业已经具备,并且正在这样做,只不过还没有意识到或还没有把它叫做“责任会计”而已。
当然,严格说他们的做法可能还不那么系统、全面、完整。
我认为凡符合上述三个基本原则的企业就可以说已经建立了“责任会计”,建议这类企业应加快步伐填平补齐,使之进一步系统、全面、完整地纳入“责任会计”的轨道。
(三)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下责任会计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其目的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使企业成为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能力的经济实体,并对资本运营和资产运作负责。
责任会计的基本原理
责任会计的基本原理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及金融风险的日益增加,责任会计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
作为一门新型的财务学科,责任会计的基本原理对于近几年来的财务管理和企业社会责任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国家和各大企业的普及和宣传,责任会计理念也在一步步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责任会计是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基础的财务会计学科,它是在财务会计基础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可持续发展进行测度、分析、管理、决策和公开披露的一种新型会计。
责任会计的基本原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描述。
一、责任会计界定责任会计是以社会责任为核心,通过量化分析企业的社会责任内容,实现企业管理的质量、效益、满意度和社会影响力的全面升级。
二、责任会计的职责责任会计应能够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划分,制定相应的测度标准以及捕捉企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数据。
这些数据应被纳入企业核算系统之中,以便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责任会计的核心思想责任会计的核心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即通过确立持续发展的目标,不断优化制度运行机制、管理能力提升和提高社会责任意识的实践,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可持续发展。
四、责任会计的创新精神责任会计要求会计师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充分发掘企业资源和优势,关注可持续发展、人文关怀、风险防范等多方面的问题,增加企业的内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五、责任会计的结构和机制责任会计的结构和机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和自治情况,发挥全员参与的作用,注重分工协作,建立责任会计与其他管理机构的有机关系,实现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掌控。
六、责任会计的质量监控责任会计质量监控是关键控制点之一。
我国《企业责任会计规范》已经制定了责任会计的质量验收标准和质量监控机制,确保责任会计的数据真实、客观、公正。
责任会计的基本原理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上进行了全面阐述,打牢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财务管理和社会经济管理的新型学科,随着国家和社会对责任会计的关注和宣传程度逐渐加深,责任会计的发展与开展将会更加得到重视,成为财务管理领域的重要一环。
责任会计基础理论析解
责任会计若干基本理论浅析摘要:责任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依存度也逐渐加大。
为理顺责任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路径,推动责任会计的发展,从而更好的实现责任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以期有助于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本文对分权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控制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等责任会计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证了五大理论对责任会计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有利于责任会计的进一步发展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责任会计分权管理理论行为科学信息经济学控制论委托代理理论一、引言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在企业规模在断扩大且业务结构复杂化的背景下,责任会计作为企业主体提高经济效益的的路径之一正日益受到理论和实务界的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责任会计源于分权管理,为落实经济责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拟设若干责任单位,并以现代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且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对各责任单位负责的经济活动进行预算、控制、考核与业绩评价等一系列会计制度。
责任会计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其对提高企业软实力,从而实现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双增加作出贡献。
一门学科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理论的强有力支撑。
诚然,责任会计的产生和在实践领域的纵深发展并发挥其作用,都与其相关理论有着莫大的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
本文将对责任会计产生和发展过程的若干理论支撑或假说做必要研析,以理顺责任会计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并试图论及各理论基础与责任会计之间的关系。
责任会计所涉及理论基础包含但并不拘泥于本文论述。
二、责任会计的概念米切尔马赫在《成本会计为管理创造价值》中对责任会计的描述为,“利用会计进行业绩评价通常被称作责任会计”。
美国的杰希姆和乔尔西格尔在《财务总监》中明确指出,责任会计是指按各个责任部门来收集和报告收入与成本信息的核算体系,它存在的前提是管理者应对其自身的经营行为、下属职员的经营行为以及他们的责任单位的活动负责1[①]。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责任会计
确的财务信息,为决策者提供有力支持。
责任会计有助于评估企业战略实施效果
02
通过分析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评估企业战略实施效果,为
制定新的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责任会计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03
通过分析各责任中心的业绩状况和资源利用情况,优化资源配
置,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05
CATALOGUE
现代企业制度下责任会计的挑 战与对策
案例二:某民营企业责任会计的应用与实践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该民营企业在应用责任会计后,实现了更精 细化的财务管理,提高了决策效率和经营效 益。
该民营企业为服务业,实施责任会计后,将 企业划分为多个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每个 中心都有明确的责任和考核指标。这使得企 业能够更好地掌握每个中心的财务状况,提
高决策效率和经营效益。
评估经营绩效
通过建立责任会计制度,企 业可以对各部门的经营绩效 进行评估,从而为企业的整 体经营绩效提供参考。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对各部门的成本、收入 和利润进行核算和分析,企 业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
促进内部控制
责任会计制度可以帮助企业 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管理流 程,防止腐败和浪费现象的 发生。
应对会计准则变化的挑战
准则变化频繁
近年来,会计准则不断变化,企业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准则。责任会计可以通过对各责任中心的 业绩进行核算和报告,帮助企业理解和应用新准则,同时也可以通过调整核算方法和流程来应对准则 的变化。
信息披露要求
企业需要按照会计准则要求披露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责任会计可以通过对各责任中心的业绩进行 核算和报告,提供详细而准确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以满足信息披露要求。
浅谈企业责任会计
浅谈企业责任会计企业责任会计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及在其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会计方法和理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觉醒,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企业责任会计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企业责任会计的概念、意义、原则、实施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企业责任会计的概念企业责任会计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尊重员工权益、保护环境、关注社会公益、履行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将这些活动纳入经营活动,并通过会计报告形式向社会各界进行披露。
简而言之,企业责任会计强调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利润和发展,还要关注员工、环境、社会和公益事业的发展状况,并通过会计手段进行综合考核和披露。
1.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共识和趋势。
企业责任会计的提出,弥补了传统会计的不足,符合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逻辑和趋势。
2.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责任会计提倡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关注员工权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关注企业经济效益,还关注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利于企业在很长时间内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良性互动。
3.提高企业品牌价值。
通过企业责任会计,企业将自身的社会责任信息充分披露给社会,能够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
当公众认为企业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时,会更加信任、支持和热爱这个企业,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声誉和品牌影响力。
1.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
企业责任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客观,不得进行虚构或者夸大,要求企业对其社会责任活动进行充分披露,不得隐瞒或者掩饰重要信息。
2.公允性原则。
企业责任会计信息应当公允,不能出于谋求个人或者企业私利而进行信息的歪曲或者篡改,要求企业对其社会责任活动进行公正的评价和披露。
3.连续性原则。
企业责任会计信息应当具有连续性。
企业对其社会责任活动的披露应当连续地进行,不得因为一时的利益或者个人原因而中断相关信息的披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责任会计若干基本理论浅析摘要:责任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依存度也逐渐加大。
为理顺责任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路径,推动责任会计的发展,从而更好的实现责任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以期有助于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本文对分权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控制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等责任会计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证了五大理论对责任会计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有利于责任会计的进一步发展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责任会计分权管理理论行为科学信息经济学控制论委托代理理论一、引言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在企业规模在断扩大且业务结构复杂化的背景下,责任会计作为企业主体提高经济效益的的路径之一正日益受到理论和实务界的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责任会计源于分权管理,为落实经济责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拟设若干责任单位,并以现代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且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对各责任单位负责的经济活动进行预算、控制、考核与业绩评价等一系列会计制度。
责任会计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其对提高企业软实力,从而实现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双增加作出贡献。
一门学科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理论的强有力支撑。
诚然,责任会计的产生和在实践领域的纵深发展并发挥其作用,都与其相关理论有着莫大的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
本文将对责任会计产生和发展过程的若干理论支撑或假说做必要研析,以理顺责任会计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并试图论及各理论基础与责任会计之间的关系。
责任会计所涉及理论基础包含但并不拘泥于本文论述。
二、责任会计的概念米切尔马赫在《成本会计为管理创造价值》中对责任会计的描述为,“利用会计进行业绩评价通常被称作责任会计”。
美国的杰希姆和乔尔西格尔在《财务总监》中明确指出,责任会计是指按各个责任部门来收集和报告收入与成本信息的核算体系,它存在的前提是管理者应对其自身的经营行为、下属职员的经营行为以及他们的责任单位的活动负责1[①]。
罗纳德希尔顿在《管理会计学》中对责任会计的概念更为简洁,“责任会计指的是管理会计人员为了促进目标一致性,在衡量人员和部门的业绩时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概念”。
毛洪涛(2006)在研究业绩管理会计时候认为,责任会计是业绩控制会计的基础,并且他认为从业绩管理会计的研究分析来看,建立业绩管理会计系统的根本原因在于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的压力以及对一个更加有效的战略执行方法的相关需要,企业期望的是通过这个执行方法来增加股东的价值2[②]。
责任会计是企业内部的一项重要经济管理工作,以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各责任单位履行其经济责任的会计信息。
根据以上对责任会计的已有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责任会计的三个要素企业战略目标、目标会计报告和绩效考核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因此,我们认为责任会计源于分权管理,为落实经济责任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拟设若干责任单位,并以现代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且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对各责任单位负责的经济活动进行预算、控制、考核与业绩评价等一系列会计制度。
三、责任会计的内涵和职能(一)责任会计的内涵从我国学者毛洪涛教授对责任会计领域的深有研究,他的研究为责任会计系统的建立展开了基本思路,即:1.设计能够将企业战略目标与管理可控制的特定经营活动相关联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2.将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与责任预算管理系统相关联;3.根据责任预算管理系统和责任业绩评价系统的主体责任单位,建立相对应的会计系统;4.根据责任会计系统形成责任业绩报告,提交给业绩评价系统,进行业绩评价,这样就完成了这个管理系统的内部循环。
综上,我们认为责任会计系统的具有以下内涵:第一,责任会计是基于绩效管理的视角而建立的会计体系责任会计具有战略性、组织性和人本性的基本特征;第二,责任单位是企业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责任单位的责任预算也是企业预算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实行责任会计,就是要充分调动各责任单位的积极性,保证各责任单位的责任预算的顺利完成,由于责任单位的责任预算是企业预算的合理分解,因此,责任会计在促使各责任单位完成责任单位完成责任预算的同时,能够保证企业预算的顺利完成。
(二)责任会计的职能责任会计系统的任务是通过责任会计的职能来实现的,一般情况下责任会计的只能有以下几方面:1.预算职能。
责任会计的预算职能就是合理的编制各责任单位的责任预算,作为各责任单位的努力目标以及衡量各责任单位工作成果的标准;2.控制职能。
责任会计的控制职能也称为监督职能,就是对责任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事前制定的责任预算进行检验,对发现的差异及时进行调整;3.核算职能。
即对责任单位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采用会计核算方法进行记录、计算,并通过一定方式向责任单位负责人和企业管理者反映责任单位责任预算的完成情况;4.考核职能。
以责任单位的责任预算为依据,根据责任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对各责任单位的工作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使其工作成果与物质利益紧密结合起来。
总体而言,责任会计的只能就是在企业内部除了要算产品财务账以外,还要按照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原则,按照责任归属,确定责任单位(车间、技术、经营、管理部门),明确责任指标(包括资金、成本费用、利润),以各责任单位为主体(对象)按责任指标进行核算、控制、监督、实行统分结合、双层核算的会计管理制度。
责任会计的四项职能使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第一,预算职能提供责任单位的工作目标和考核标准;第二,控制职能促使责任单位的工作按照既定目标进行;第三,核算职能反映责任单位对一责任预算的执行结果;第四,考核职能充分调动各责任单位完成责任预算,保证责任会计的巩固和发展,为编制新的责任预算提供参考依据。
四、责任会计相关基础理论研析鉴于已有责任会计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从分权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控制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出发,系统地对责任会计相关理论基础作详细论证,以期勾勒出责任会计发展的基础性理论而有利于责任会计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
(一)分权管理理论分权管理理论认为,分权即管理是现代企业组织为发挥低层组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把生产管理决策权分给下属组织,最高领导层只集中少数关系全局利益和重大问题的决策权。
分权管理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决策权部门化,即在企业中建立一种具有半自主权的内部组织机构。
企业通过向下层层授权,使每一部门都拥有一定的权力和责任。
应该说分权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管理效率,而分权与效率的结合点就是企业整体经营管理目标。
在企业整体目标的制约下,高层管理机构把一些日常的经营决策权直接授予负责该经营活动的责任单位,使其能针对具体情况及时作出处理,避免逐级汇报延误决策时机而造成损失,并充分调动各单位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而分权管理理论则是责任会计产生的基础。
责任会计在分权管理中受到极大的重视。
现代企业中,产品种类繁多,分散在各地的组织成员,或是制造工厂,或是销售中心,或是产销一体的分公司,他们分布广泛,组织机构复杂。
为了有效地控制多个管理层级的生产或经营行为,如何把握各组织的资金活动,进而控制他们的消耗或收益,达到与企业目标一致,责任会计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方式。
企业刚开始经营时,规模通常较小,因而进行集权管理。
主要执行者不需要正式的责任会计系统就能控制经营,对小企业的经理而言,通过与员工面对面的交流来了解日常经营是相对容易的。
然而,随着组织的扩大,经理需要更正式的信息系统,包括管理会计信息以实现控制。
企业建立了会计系统来记录经营活动事项,并对内对外提供财务报告预算成为计划组织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
随着组织获得越来越多的生产和服务经验,它又建立起标准成本预算和弹性预算来帮助控制经营。
随着组织的继续成长,委托决策成为必然,分权就是委托趋势的结果了。
最终,形成一个成熟的责任会计系统。
(二)行为科学理论1949年,行为科学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得以正式命名。
该学科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研究人类行为一般规律的一门综合学学科。
行为科学的首要研究领域之一就在与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和实践方面,即研究组织中的人的行为,通过研究得出如何调动组织中人的积极性等问题。
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是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3[③],该理论认为在特定点时刻,人的一切需要如果都未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最主要的需要就比满足其他需要更迫切,从而将需要划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责任会计源于分权管理,分权管理即源于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
在该理论的深刻影响下,授权分权的管理陆续在企业中大行其道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若干责任单位即是分权管理的一种体现。
但是分权管理是一项很复杂且浩大的工程,其涉及分权的程度、方式及层次等问题,而不是简单的下方权力的过程。
企业分权管理成功与否,一方面有赖于分权授权管理制度(如分权的程度、方式等)的完善,另一方面也依存于分权授权管理制度的执行。
在执行的过程中,更大程度取决于对各责任单位所负责的经济活动的所进行的预算管理、控制、考核及业绩评价等环节执行力度和效果。
若执行力度和效果不佳,不但会挫伤各责任单位的积极性,同时也难以反映工作的实际情况不便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因此,责任会计在授权分权管理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三)信息经济学理论信息经济学是关于信息的经济学问题的一系列研究,如信息商品的成本、价格和价值等问题。
其中心问题是花费多大的代价以获取信息的价值,通过投入产出的对比分析,从而以既定的投入获取最大价值的信息或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既定信息价值。
责任会计实际上也是一个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控制系统4[④],应该以信息经济学理论作为推行责任会计的基础理论之一。
在对各责任单位做责任预算、责任控制、责任考核和责任评价的过程都需要付出获取相应信息的成本。
那么投入成本获取责任会计信息的过程,应当以信息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期责任会计信息的效果和经济性得以兼顾。
有效的责任会计管理控制系统所产生的信息价值必须为正价值,否则不能给企业带来利益,反而会有碍企业总体经营目标的实现。
(四)控制论控制论认为,管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控制系统,同时也是管理的职能之一是为了确保企业的目标和计划能够得以实现,各级责任人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因发展的需要而重新拟定的标准,对责任单位的工进行考核和评价等,并在出现偏差时分析原因并予以纠正,同时进行反馈;另一方面,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发展需要,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对原计划进行修订或重新制订,进而执行、考核、评价和反馈,不断循环,以致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整个工作程。
控制的基础是信息,它是在控制客体运行与发展过程中产生并说明其内部状态、外部作用和控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