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新课标2019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1.16抗日战争考点集训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第16课抗日战争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19世纪60年代侵略台湾1894—1895年发动侵华甲午战争1897年参与瓜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力范围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日俄战争,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一战期间日本对德宣战,侵略山东,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一、日本侵华原因1.日本:(1)经济危机使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法西斯政权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摆脱困境(2)“大陆政策”(蓄谋已久)2.中国: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正在忙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有机可乘)3.国际: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国际环境宽松)二、20世纪30年代日本制造主要的侵华事件?1.局部侵华: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一•二八事变袭击上海在中国东北扶植伪满洲国华北事变威逼平津(标志: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2.全面侵华:1937.7.7卢沟桥事变三、全民族抗战1.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原因(1)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3)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倡议、主导和积极促成3.全民族抗战的史实(3)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①目的: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②战果: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四、日本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 1937.122.潘家峪惨案 19413.七三一部队五、抗战的胜利1.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2.胜利意义:(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019届高考全国卷历史一轮复习课件:考点16 抗日战争 精品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建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中 ②_________________
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全国人民的支持等都是中国取得胜 利的重要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的有力配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支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持等。
4.历史意义 (1)国内 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外来侵略斗争 的完全胜利。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世界 ①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危害 ①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攫取 了沦陷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特权。 ②剥夺了中国许多无辜百姓的生存权,中华民族面临生死 存亡的关头。
2.党内合作与党外合作 (1)党内合作: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所谓党内合作, 是指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国民 党一党内部进行。 (2)党外合作: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所谓党外合作, 是指国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之间 进行合作。
第1部分 必考部分必修1~3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考点16 抗日战争
第 1 步 分层理解教材 夯实基础 突破疑难
一、日本侵华 1.原因 (1)根本原因:日本根据“大陆政策”的既定方针,在 1927
征服满蒙 ”的方针。 年的东方会议上确定“___________
(2)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冲击加剧了侵略的野心。
[重点理解] 1.日军对华殖民统治的特点及危害 (1)特点 ①政治上,日军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对沦陷区进行殖 民统治,实行所谓的“以华制华”政策。对占领区人民实行疯 狂迫害;在东北,日军进行“讨伐”和“治安肃正”;在华北, 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在华中,日伪政权发动“清乡运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第16课抗日战争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19世纪60年代侵略台湾1894—1895年发动侵华甲午战争1897年参与瓜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力范围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日俄战争,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一战期间日本对德宣战,侵略山东,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一、日本侵华原因1.日本:(1)经济危机使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法西斯政权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摆脱困境(2)“大陆政策”(蓄谋已久)2.中国: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正在忙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有机可乘)3.国际: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国际环境宽松)二、20世纪30年代日本制造主要的侵华事件?1.局部侵华: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一•二八事变袭击上海在中国东北扶植伪满洲国华北事变威逼平津(标志: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2.全面侵华:1937.7.7卢沟桥事变三、全民族抗战1.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原因(1)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3)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倡议、主导和积极促成3.全民族抗战的史实(3)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①目的: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②战果: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四、日本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 1937.122.潘家峪惨案 19413.七三一部队五、抗战的胜利1.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2.胜利意义:(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新课标)2019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1.10 鸦片战争考点集训 新人教版.doc
(新课标)2019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1.10 鸦片战争考点集训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2016长郡)萨拉·罗斯在《茶叶大盗——改变世界的中国茶》中说,“历史上曾经有一刻,当英国和中国因两种花木——罂粟和山茶——兵戎相见时,世界版图以两株植物的名字重新划分。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A.鸦片和茶叶在鸦片战争前的中英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B.中国茶的热销导致英国对华贸易逆差,进而引发了中英战争C.英国发动对华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鸦片贸易和夺取制茶技术D.鸦片战争的实质是鸦片代表的资本主义和茶叶代表的农耕文明的战争【解析】从材料“英国和中国因两种花木……重新划分”可知鸦片和茶叶在鸦片战争前的中英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A项正确;鸦片战争的实质是工业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为了扩大市场进而发动的侵略战争,B、C、D表述错误。
2.(2016附中)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指出:“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
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
”材料主要说明(B)A.鸦片战争源于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B.鸦片战争是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结果C.鸦片问题是战争发生的最主要原因D.英国为发动罪恶的鸦片战争作辩护【解析】材料从中英两方面的认识来分析鸦片战争的爆发;A项材料未提及;C项是中国人的认识;D项不能全面表述材料意思;B项符合题意。
3.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意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
甚至英军在行进开战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
这样的记载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
材料反映了(D) A.英方诋毁中国民众B.中英贸易没有因战争而中止C.民众的反封建思想强烈D.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解析】材料提到,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为了个人利益不顾国家利益,对于侵略战争麻木不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故D项正确。
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1一轮复习
日 的
个 半 月 中 , 八 路 军 共 进 行
1940 8 20 -12
5
时 个 多 月 。 从
年 月
日
1 24
日 至 翌 年
月
日 ) 。 百 团 大 战
1940 10
了 同 蒲 路 。 第 三 阶 段 (
年
120
行 了 榆 辽 战 役 , 第
师 主 要 破
129
进 行 了 涞 灵 战 役 , 第
门 ; 破 坏
1845
者
人 。 同 时 , 缴 获 各 种 枪
47
军 自 动 携 械 投 诚 者
人 , 伪 军 反
18407
281
; 俘 虏 日 军
人 , 伪 军
人 ;
5155
பைடு நூலகம்
20645
: 毙 、 伤 日 军
人 , 伪 军
46480
投 诚 日 伪 军 达
人 。 其 中 包
1824
小 战 斗
次 , 共 计 毙 、 伤 、 俘
参战军队 日军:约9万人:第三舰队、混成第二十四旅团、第九、第十一、第十 四师团; 中国军队:约5万人:十九路军;第五军(张治中)。 伤亡数字 据中方战报,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一共毙伤日军10254人。而据日方资料, 在侵略上海的战争中合计伤亡3091人:其中日军陆军战死620名,负伤 1622名;海军战死149名,负伤700名。 据中方战报,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合计总伤亡14104名(阵亡4274名、受 伤9830名)。其中十九路军伤亡官兵8792名;第五军伤亡官兵5312人。 军火补充 淞沪抗战中,国民政府先后补充十九路军枪弹1060余万发、手枪弹49.8 万余发、各种炮弹7.34万余颗、手榴弹16.7万余枚、步枪1500支、机关 枪130架、各种火炮73门。补充第五军枪弹760余万发,手枪弹3万发、 各种炮弹1.6万余颗、手榴弹5万枚、步枪1600支、机关枪12挺。 民间损失 据统计,事件中中国金钱损失约为十四亿元。闸北华界的商号被毁达 4204家,房屋被毁1.97万户,损失惨重。同济大学(吴淞)、复旦大学 (江湾)、上海法学院等均遭轰炸。
(新课标)2019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2.19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点集训 新人教版.doc
(新课标)2019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2.19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点集训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2017雅礼)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出版)中指出:“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所以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
如果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
”对于哈耶克的主张,下列分析合理的是(B)A.与凯恩斯主义理念相一致B.在20世纪70年代后受到重视C.反对私有制,推崇公有制D.提倡民主政治,反对极权政治【解析】材料意思其实就是谁行使对生产资料的管理权,谁就有控制权。
其实也就是反对国家对经济过分干预或者管理。
因为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滞胀”,所以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失灵了。
2.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种可怕的通胀形式——滞胀,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新的噩梦:物价上涨,失业率升高,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原有的经济调控手段似乎失灵,人民的财富按照不可阻挡、不可预知的方式缩水。
为应对这一危机,西方国家普遍的做法是(C) A.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B.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放松对经济的干预 D.加强福利国家制度【解析】结合所学,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资本主义经济面临“滞胀”,它宣告凯恩斯主义失灵了,所以必须改变政策,减少国家干预,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故选C;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只会使“滞胀”问题更严重,排除B;加强福利国家制度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排除D。
3.(2016一中)“根据美国最近几年的经验——成长缓慢、生产力降低——使人怀疑如果我们继续授予政府前所未有的权力……迟早一个更大的政府会毁灭我们因市场自由而取得的繁荣,以及《独立宣言》中信誓旦旦的人类自由。
”下列说法,与材料看法一致的是(C) A.计划经济是对付经济危机的灵丹妙药B.政府自由放任是经济繁荣的可靠保证C.过度的政府干预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D.绝对的经济自由会危及到政治的自由【解析】据材料可知其观点是反对政府有过大的权力。
2019届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 16 抗日战争
考点 16 抗日战争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1、 1942年5月,日军切断了滇缅公路,中美被迫共同开辟“驼峰航线”,这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问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悲壮的空运,继续为中国提供战略物资。
这材料说明( )A. 美国充分发扬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B. 中国抗战主要是依靠外国援助C. "驼峰航线”适宜做中外联络通道D. 中国抗战得到了同盟国的支援2、2017年1月11日新华社报道,教育部要求,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
“十四年抗战”主要基于()A.史学界很多学术争论难有定论 B.抗战的民族性和完整性C.新结论着眼于反侵略的长久悲壮 D.新结论强调了东北抗战的重要性3、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形成了“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持久消耗战略思想,制定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还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
这说明国民党()A. 为正面战场的失利寻找借口B. 建立了务实有效的作战方略C. 积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 对抗战形势作出了准确判断4、1942年5月,日军切断了滇缅公路,中美被迫共同开辟“驼峰航线”,这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悲壮的空运,继续为中国提供战略物资。
材料说明( )A.美国充分发扬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B.中国抗战得到了同盟国的支援C.“驼峰航线”适宜做中外联络通道D.中国抗战主要是依靠外国援助5、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选出的18名政府委员中,共产党员6人,其他非党人士12人,其中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中间分子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这一做法()A.表明中国政治民主化基本实现 B.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确保土地革命得以顺利开展6、下面表格是日本统计的在某一战场中的日军伤亡数字。
人教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归纳: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1.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原因(1)侵华是日本既定国策:1927年“东方会议”制定侵华方针。
(2)经济危机的打击: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打击严重,日本希望通过战争来摆脱困境,转嫁危机,并建立法西斯专政。
(3)有利条件:中国国内的局势为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尚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国际社会绥靖之风盛行。
2、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进行全民族抗战:1.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面对日本全面侵华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人民奋起抗战。
2.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1937年8月,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此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所在地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3.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1)平津作战:七七事变后,日本大举进攻华北,中国守军顽强抵抗,最终北平、天津失陷。
日本占领平津后,向华北、华中两个方向发动攻击,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国民政府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
(2)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中国军队为打退日军对上海的进攻,先后投入40万兵力,同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地区激战三个月,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3)进行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广大军民英勇抵抗日军侵略。
3.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原因①历史原因: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轻生重死,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怎么会珍爱别人的生命。
②侵略目的: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旨在灭亡中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因而用屠杀瓦解中国人的抵抗意志。
③现实原因:日本是一个岛国,发动战争时,国内的物资和资源并不能作持久战争,因此,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就疯狂劫掠。
4.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是国共两党关系史上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由合作到破裂,由再度合作到再度破裂,其合作历程曲折复杂,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第16课 抗日战争 2019高三一轮
战 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 场 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枣宜会战 协 其他:豫湘桂战役与中国远征军缅甸援助英军 同 作 敌后战场 1937年8月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洛川会议后 成立陕甘宁边区 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战 (共产党)
1938年《论持久战》
1940年下半年发动 百团大战
各种形式的游击战 反扫荡斗争 少数民族抗日 蒙古抗日游击队 回民支队 武装的壮大
关系:
①总目标一致 ②相互配合, 协同作战---抗战胜利的保 证。 ③两者存在着 一定的矛盾和 摩擦 (如皖南 事变)
中共 敌后 战场
全面 抗战 路线
八路 军、 新四 军为 主
在日占区 创建抗日 根据地, 把敌人的 后方变成 抗日的前 线
基本上是 游击战和 有利条件 下的运动 战
在战略相 持阶段起 主导作用, 逐步上升 为抗战的 主战场
一、日本侵华的背景及罪行
日本为什么要侵华?
(1)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根 本原因)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直接原因) (3)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提供了可乘之机 (4)西方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军侵华的罪行
1931年九一八事变
罪行一:攻城 掠地,战火遍及
(一)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1931---1936年西安事变)
爱国力量
中国共 产党 东北军民
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史实
①九一八后发表抗日宣言; ② 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 ③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组织抗日义勇军 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国民党爱 国官兵
①十九路军凇沪抗战迫使日军三易主帅; ②长城抗战——安德 馨营山海关殉国;二十九军宋哲元部长城喜峰口失而复得;冯玉 祥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 察哈尔省。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 日 ①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 ②爱国学生掀起 “一二九运动”,深入工厂农村、军队进行抗日宣传。(1935年 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精品】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集训:1.16 抗日战争(含解析)
考点集训【P192】一、选择题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B.汉奸日益增多C.民族矛盾开始激化D.“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加强【解析】1932年至1940年,伪政权不断建立,由东北至华北再至长江中下游,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故A正确;B、C、D明显错误。
2.(2016一中)史学家蒋廷黻说:“九一八以来,决不轻言战,亦决不放松民族近代化之推进。
我们能从‘九一八’到‘七七’得着六年宝贵光阴的建设,这是深谋远虑的结果。
”该观点(D)A.肯定“攘外必先安内”B.赞同“大东亚共荣”C.主张对日实行妥协D.认为晚抗战有利于壮大抗日力量【解析】审题:“六年宝贵光阴的建设”,即在全面抗战之前抓紧时间建设中国,推进民族近代化,壮大自身力量,从而为抗日作更多的准备。
3.(2017雅礼)《空军的处女战》一文中写道:“八月十四日,中国空军在抗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第一次显示了英勇的姿态,上海三百万民众怀着同样的又惊又喜的心情,仰着头,亲眼看见了她的英勇的战斗姿态。
这惊喜将立即随着捷报扩大到全中国,慰抚着四万万颗跳跃不已的心。
”对中国政府组织的此次会战理解正确的是(B)A.中国获得了最后的胜利B.打破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妄计划C.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型D.各界民众大力支持而政府态度消极【解析】由材料可知这场会战指的是淞沪会战,淞沪会战的意义是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的计划。
4.(2016长郡)下表为太原会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表该材料可以说明(D)A.国民党军队全力承担太原会战的作战任务B.新四军接受国民政府的改编和领导C.国共两党在两个战场的积极配合D.八路军在正面战场曾作出重大贡献【解析】太原会战为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太原会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中有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名字,说明八路军也曾开赴太原,在正面战场积极配合国民党军队的抗战。
A项错在“全力”,B、C两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5.(2016一中)“中国军队根据最高统帅部战略决策,在大别山要隘部署了兵力,安设重炮,以迎击陆路进攻之敌;同时,在长江敷设水雷,沿江配备相当兵力,与之节节抵抗,以阻挡日军溯江西上。
2019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16抗日战争语文
考点 16 抗日战争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1、“七七事变”以后,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八年间进行了22次正面战场的大会战,这是中华民族用鲜血书写的历史。
其中的一次会战,虽然最终中国军队败退,但是大量消耗了日本的人力财力,争取到时间把工业迁入西南和西北地区,抗日战争自此进入相持阶段。
这场会战指的是( )A. 枣宜会战B. 太原会战C. 徐州会战D. 武汉会战2、“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
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
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A. 一二八事变B. 九一八事变C. 七七事变D. 八一三事变3、在很多历史问题上,国家之间,甚至国家内部阶层之间的因为立场和角度的缘故,很难取得一致意见,单就名称就会有不同的说法。
比如1937—1945年中国与日本的那场战争,名称有:中国称“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中战争”、“支那事变”,西方国家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
其中强调了历史认识中的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 抗日战争B. 日中战争C. 支那事变D. 第二次中日战争4、中国共产党曾在一份宣言中提出“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A. 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释放出诚意B. 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C. 以民族大义为重D. 为争取国内和平民主做出了让步5、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时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勃勃的新气象。
”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B.敌后战场已经成为主战场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6、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一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
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练习(必修一)第课抗日战争
第 16 课抗日战争一、单项选择题:1.儿歌也能证史。
79 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爆竹”写道:新年到,放爆竹,蹦硼,蹦硼,虽喧闹,金钱耗去太无聊!现在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
枪炮价格高,只需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量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急!这首儿歌写作的期间是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2.日本早在 1931 年就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件,而我们往常把1937 年“七·七”事变作为抗日战争开始的标记的主要依照是A.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全面攻击B.事变加快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C.公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D.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3.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能够实现合作抗日的最主要原由是A.国际局势决定 B.国内局势决定C.阶级利益趋于一致 D.社会主要矛盾决定4.抗战早期,公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的主要原由是A.英美支持其抗战 B.全国人民要求抗日C.日本扩大侵略威迫其统治D.受共产党政策的感化5.抗战早期,国共两方在哪一方面是一致的A.采纳了同样的抗战路线B.都进行了踊跃的抗战C.都踊跃动员公众抗战D.都成立了民主政权6.抗日民族一致战线正式成立的标记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公民政府发布自卫宣言C.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成立D.公民党宣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7.下边这些战斗中有显然与其余三个不一样,请找出A.百团大战B淞沪会战C台儿庄战斗D太原会战8.抗日战争较从前反侵略战争最突出的特色是A.推行的是全民族抗战B.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并存C.中共起了砥柱中流的作用D.拥有反侵略的民族解放的两重性9.抗战早期,在公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上,浮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豪,此中,发出“一息尚存,奋斗究竟”的呼叫的是A.谢晋元 B .姚子青 C .蔡廷楷 D .张自忠10.最能说明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构成部分的表述是A.中国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B.中国战场对其余战场作了战略配合C.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经历的时间最长D.中国进行的抗战最为艰辛1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成功的原由是①全民族共同抗战②国际上的救助③国共两党的合作④我大敌小、我劲敌弱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2.以下对于抗日战争成功意义的评论,不正确的选项是A.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获得反帝斗争的完整成功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C.中国的国际地位获得提升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历史二、非选择题:17.阅读以下资料:资料一: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派表战争迸发时1942 年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东南亚中国战场太平洋、东南亚战场35 个师团10 个师团37 个师团45 个师团15 个师团资料二:在如何对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中国折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据澳大利亚,占据印度,会像摘熟梅子同样易如反掌地占据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集,完整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分割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全部交通线,莫非不会是这样吗?”资料三:反法西斯战争伤亡损失统计中国美国英国伤残死亡经济损失死亡死亡3500 万人2000 多万人5620 亿美元40.5 万人37.5 万人——摘自《世界近现代史参照资料》(1)依照资料一能够获得什么结论?(2)资料二中罗斯福设计了如何的结局?这一结局未能出现的主要原由是什么?(3)请你联合资料简要评论中国的抗日战争。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提纲:抗日战争(人教版必修1)
第16课抗日战争一、全民族的抗战1、背景①1931年,日本侵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②1932年,1932年1月,袭击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③1932年, 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④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侵华过程①1937年7月7日,发动卢沟桥事(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②占领北平、天津;占领华北、华中、华南3、中国的全民族抗战(1)方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国民政府正面战场:①四次会战:淞沪会战(谢晋元)、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
②意义:国民党前期是防御阶段的主战场,其军队是抗日的主力。
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牵制了日军的主力,(3)中共敌后战场: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人民战争路线)①抗战初期,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②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4)国外战场:1942年,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作战,击败侵缅日军.二、日军的滔天罪行(1)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2)1941年初,日军对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村民进行残酷屠杀.(3)残暴的日本侵略者还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用中国活人作试验,称为“七三一部队”。
三、抗战的胜利(1)结果:1945。
8。
15日本无条件投降(2)胜利原因: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②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各国人民的支援③日本是非正义的法西斯侵略战争(3)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①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③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④抗战胜利后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收回了宝岛台湾。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优化训练及答案
历史·必修1(人教版)第16课抗日战争基础达标1.(2019·福建会考)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
其中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计划的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答案:A2.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
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A.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B.卢沟桥事变爆发C.淞沪会战的最新战况D.日本制造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答案:A3.1942年初,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进入缅甸作战。
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的直接目的是( ) A.营救被困英军B.对日军形成包围C.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D.配合英美军队反攻日军解析:注意题干中“直接目的”这一限定,依据教材基础知识可知C项正确。
答案:C4.历时四个半月的武汉会战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宣告结束。
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的基本形势是( )A.日本侵占了东北,威胁平津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C.日本帝国主义完全占领中国D.正面战场抗日进入高潮解析:本题考查识记与理解能力。
结合所学可知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故选B项。
答案:B5.“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
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
”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
“全国军民奋起”说明全民族抗日,故选D项。
答案:D6.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未有的大事”,主要理由是( )A.改变了反帝斗争屡败的局面,取得完全胜利B.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C.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D.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析:抗日战争彻底战胜了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所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未有的大事”。
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同步梳理和强化训练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
第16课抗日战争(1937——1945)一、知识梳理1、时间:1931.9.18(九一八事变)——1937.7.7(卢沟桥事变)局部抗战全面抗战2、全民族抗战时间:1945年8月15日意义: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提高民族自信心、自尊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中国国际地位二、强化训练1.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建的重工业企业主要有10家;1937年又陆续增设了11家重工业企业或筹备机构,而这些企业均远离沿海,大部分设在湖南、湖北、江西、云南、四川、陕西等内地省份。
这一做法旨在( )A.平衡全国工业布局B.为持久抗战做准备C.带动民营经济发展D.建立国家工业体系答案 B 由材料“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建的重工业企业主要有10家;1937年又陆续增设了11家重工业企业或筹备机构”“均远离沿海,大部分设在湖南、湖北、江西、云南、四川、陕西等内地省份”可知为持久性的抗战做准备,故B项正确。
2.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抗暴自卫声明》,指出:“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8月15日,日本政府发表《帝国政府声明》宣称:七七事变,是日军对“中国屡次之挑战及不法行为”的“自卫行动”,这说明了( )A.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的态度B.日本政府尚未作好侵华的准备C.两国皆有各自的利益权衡D.中日矛盾存在和平解决的希望答案:C。
中日双方对战争的爆发原因各执一词,都是站在本国立场上,将挑起战争的责任归为对方,由此可知,C项正确。
3.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日罗店第四军溃退,但左右各部队未动摇,故未致大害。
保定阵线如常,山西平型关幸获大胜,此晋局转危为安之机乎。
”材料表明( )A.国共两党实现了全方位合作B.全民族抗战的局面由此开始C.平型关大捷增强其抗战信心D.正面战场不再是抗战主战场答案:C。
材料中的“保定阵线如常,山西平型关幸获大胜,此晋局转危为安之机乎”表明平型关大捷增强了抗战信心,C项正确。
人教版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 知识整理和小题强化
第16课抗日战争一、知识整理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背景:①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②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基础;③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2.主要事件(1)战略防御阶段:①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②国民党组织了松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正面会战。
③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2)战略相持阶段:①日本改变侵华政策,开始大规模侵扰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对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敌后战场成为主要战场;②抗战胜利前夕,召开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作重要准备。
(3)战略反攻阶段: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3.性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战争。
4.历史意义①中国人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洗刷了民族耻辱,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③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6对比:正面战场VS敌后战场比较:二、小题强化1.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买办阶级是有区别的,地主买办营垒内部也不是完全统一的,“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
这一报告表明, 当时中国共产党( )A.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将工作重心转向城市C.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答案:C 据材料“1935年12月,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买办阶级是有区别的……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结合所学可知1935年日本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共产党召开瓦窑堡会议,提出党的策略任务就在于发动、团结和组织全中国和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即日本帝国主义,可知是团结力量抗日,故选C项2.依据《中国共产党史》第十三章的目录,“四”的标题应该是( )C.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D.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答案:C 根据表格内容可知该章节主要讲述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进行艰苦的抗日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及推动全民族抗战的重要表现,符合章节主题及目录设置特点,C 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1.16 抗日战争考点集训新人教版一、选择题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B.汉奸日益增多C.民族矛盾开始激化D.“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加强【解析】1932年至1940年,伪政权不断建立,由东北至华北再至长江中下游,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故A正确;B、C、D明显错误。
2.(2016一中)史学家蒋廷黻说:“九一八以来,决不轻言战,亦决不放松民族近代化之推进。
我们能从‘九一八’到‘七七’得着六年宝贵光阴的建设,这是深谋远虑的结果。
”该观点(D)A.肯定“攘外必先安内”B.赞同“大东亚共荣”C.主张对日实行妥协D.认为晚抗战有利于壮大抗日力量【解析】审题:“六年宝贵光阴的建设”,即在全面抗战之前抓紧时间建设中国,推进民族近代化,壮大自身力量,从而为抗日作更多的准备。
3.(2017雅礼)《空军的处女战》一文中写道:“八月十四日,中国空军在抗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第一次显示了英勇的姿态,上海三百万民众怀着同样的又惊又喜的心情,仰着头,亲眼看见了她的英勇的战斗姿态。
这惊喜将立即随着捷报扩大到全中国,慰抚着四万万颗跳跃不已的心。
”对中国政府组织的此次会战理解正确的是(B)A.中国获得了最后的胜利B.打破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妄计划C.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型D.各界民众大力支持而政府态度消极【解析】由材料可知这场会战指的是淞沪会战,淞沪会战的意义是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的计划。
4.(2016长郡)下表为太原会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表A.国民党军队全力承担太原会战的作战任务B.新四军接受国民政府的改编和领导C.国共两党在两个战场的积极配合D.八路军在正面战场曾作出重大贡献【解析】太原会战为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太原会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中有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名字,说明八路军也曾开赴太原,在正面战场积极配合国民党军队的抗战。
A项错在“全力”,B、C两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5.(2016一中)“中国军队根据最高统帅部战略决策,在大别山要隘部署了兵力,安设重炮,以迎击陆路进攻之敌;同时,在长江敷设水雷,沿江配备相当兵力,与之节节抵抗,以阻挡日军溯江西上。
”材料反映的战略部署是(D)A.广州会战 B.徐州会战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解析】通过材料中“大别山要隘”“长江”和“阻挡日军溯江西上”来判断,只有武汉会战符合题目要求。
6.细菌战是日军侵华战争的重要形式,残害了许许多多的中国军民。
下列与此直接有关的是(D)A.发动九一八事变 B.发动七七事变C.制造南京大屠杀 D.组建“七三一部队”【解析】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成立了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七三一部队”,用活人进行实验,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故选D项;A、B、C三项都与细菌战没有直接关系。
7.英国学者拉纳·米特写作了《中国的抗日战争,1937—1945:为生存而斗争》。
他为其美国版改换了书名,并解释说:“如果你想让美国人读外国的历史,你得告诉他们这和美国有什么关系。
”该书美国版的书名当为(B)A.《亚太战争,1931—1945:日本罪行和战后和解的要求》B.《被遗忘的盟友:中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1937—1945》C.《上海1937:扬子江畔的斯大林格勒》D.《外国记者眼里的抗日战争》【解析】作者介绍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告诉他们这和美国有什么关系”,体现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客观上对美国的支持,书名要反映出双方的盟友关系。
A项主题是日本,故A项错误;B项突出了反法西斯战争中中美的盟友关系,故B项正确;C项体现的是淞沪会战的历史地位,故C项错误;D项属于客观描述,故D项错误。
8.(2016雅礼)1940年,美国合众社驻北平的记者曾发出以下电讯:“自华军部队在河北开始大规模进击之后,北平四周之华军,亦实行响应,甚为活跃。
现北平日军极为震动,平津铁路,昨日不通。
”这反映了(A)A.敌后战场的抗战作风顽强B.正面战场会战得到有力配合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形成D.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解析】从材料时间“1940年”和“华军部队在河北开始大规模进击”,可判断材料反映的是“百团大战”,这反映了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顽强抗战的史实,故A项正确;正面战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于1942年,时间不符,故C 项错误;1938年10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从此,敌后战场就成为中国抗日的主战场,但材料只是限于华北,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9.(2016一中)这是一名军官日记中的内容:“一直隐藏在山顶的重庆军却从两侧猛投手榴弹。
重庆军手榴弹兵顽强地坚持在被我军炮火严重摧毁的阵地里进行抵抗,后面的重庆军扛着成箱的手榴弹也陆续上山增援。
虽说是敌人也是佩服的。
”这场战斗很可能发生在(C) A.1934年 B.1937年C.1944年 D.1947年【解析】该文献是抗战时期衡阳保卫战中的一名日军日记。
抗战时期相持阶段中国的战时首都在重庆,重庆军指的是正面战场的国军。
1937年重庆还不是陪都,所以无重庆军一说,B错误。
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当时重庆属于四川,只有川军一说,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同理,故A、D错误。
10.下表汇总了新中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发行的部分邮票。
其中,抗战胜利70周年的A.突出中共在抗战中的核心作用B.突出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C.强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D.强调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解析】20周年、50周年体现了中国的抗战,60周年体现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均反映了抗战这一主题,而70周年多出了历史博物馆、纪念馆,说明70周年更强调铭记历史和珍爱和平,选择D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举国欢庆。
在重庆召开的庆祝会上有人出了这样一个灯谜:谜面为“抗战胜利”,谜底是打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
结果争议很大,出现了六种答案:一曰屈原,二曰苏武,三曰蒋干,四曰毛遂,五曰华佗(指“拖”),六曰共工,这六个人名都隐含着猜谜者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不同解释。
(1)请指出上述六个历史人名喻指的含义。
(2)请任选三种谜底,指出猜谜者各自可能所持的立场。
(3)结合相关史实,你认为抗日战争胜利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喻指:屈原:日本屈服于美国原子弹;苏武: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蒋干: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进行抗日;毛遂: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进行抗日;华佗:中国战场牵制和抗击了日军主要兵力;共工:国共统一战线共同努力结果(另:所有因素叠加,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立场:屈原:国民党,亲美;苏武:亲苏,中国共产党;蒋干:国民党;毛遂:中国共产党;华佗:客观、公正的立场;共工:客观、公正的立场。
(3)原因:中国抗战的胜利首先是中华民族八年抗战的结果。
抗日战争是争取民族生存权利的战争,面对强敌入侵,敌后战场、正面战场相互支持配合缺一不可,因此,抗战的胜利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的全民族抗战的胜利。
中国战场牵制和抗击了日军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另外,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彻底摧毁了日本法西斯的军心,直接导致了日本的投降。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摧毁了日本的精锐部队关东军,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所有因素叠加,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2.(2016一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
……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预料。
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
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
——1945年8月14日《日本停战诏书》材料二我们谨奉日皇、日本政府与其帝国大本营的命令,并代表日皇、日本政府与其帝国大本营,接受美、中、英三国政府元首7月26日在波茨坦宣布的,及以后由苏联附署的公告各条款。
以下称四大强国为同盟国。
我们兹宣布日本帝国大本营及在日本控制下驻扎各地的日本武装部队,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书》“八一五”和“九三”,你认为以哪个日子作为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为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史实说明理由。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参考答案】评分细则:观点,二者选其一,其他时间观点不予给分。
理由,理由有三点为宜,注意既要说明你支持一个时间的理由,又要同时说明反对另一个时间的理由。
教师解读建议:如果以战争进程行为研判,可考虑“八一五”,大规模战争行为的事实停止;如果侧重行为规范法律依据,建议倾向“九三”。
提供给学生两份史料完整版本,作出解读。
[材料文本解读:1945年8月15日是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停战诏书”的日子。
这个“停战诏书”,通篇没有“投降”二字!而且是为“东亚之安定”只向“美英两国”宣战,战争不过“四载”。
停战的原因是:“残虐炸弹(原子弹),频杀无辜”,再战会“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
“八一五”的“停战诏书”连侵华战争都不承认,停的只是捍卫东亚安定的战争。
哪儿有对侵华战争的一丝悔意?哪儿有一字对中国的投降?“八一五”是日本的终战日,不是向中国的投降日。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日本政府代表重光葵,军方代表梅津美治郎正式签署投降书,徐永昌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
在这里,我们才看到“投降”二字,日本将中国视为世界“四大强国”之一正式向中国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战(八年全民族抗战),民族的团结、牺牲、抗争与坚持,在这一刻,终于得到回报。
9月3日,意味着日本签字投降正式生效。
从国际法上讲,日本军国主义被打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的浴血抗战胜利结束。
所以国民政府和新中国人民政府都将九月三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