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资料题

合集下载

高一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文言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C.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 之二虫又何知答案:D2. “吾日三省吾身”中“三省”的意思是:A. 每天反省三次B. 每天反省三件事C. 每天反省三次D. 每天反省三遍答案:C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字应解释为:A. 说话B. 喜悦C. 说服D. 说服答案:B4. “温故而知新”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5.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的“愤”和“悱”分别表示:A. 愤怒,郁闷B. 愤怒,启发C. 郁闷,启发D. 郁闷,郁闷答案:C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焉”字的用法是:A. 语气词,无实义B. 代词,指代“他们”C. 语气词,表示肯定D. 语气词,表示疑问答案:A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的“是”字应解释为:A. 这B. 正确C. 就是D. 表示判断答案:C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勿”字的意思是:A. 不要B. 忘记C. 忽视D. 忽略答案:A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的“罔”和“殆”分别表示:A. 迷惑,危险B. 危险,迷惑C. 迷惑,迷惑D. 危险,危险答案:A10.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中“坦荡荡”和“长戚戚”分别形容:A. 心胸宽广,心胸狭窄B. 心情愉快,心情忧郁C. 心胸宽广,心情忧郁D. 心情愉快,心胸狭窄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论语》是记录______言行的一部经典著作。

答案:孔子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______》。

答案:孟子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

答案:易经4.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中的“知”和“仁”分别指:答案:智慧,仁德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了______思想。

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题(含答案)

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题(含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题一、基础练习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夫晋,何厌.之有?(讨厌)B.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给)D.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撤走)2.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吾不能早用子.(古代对人的尊称)B. 夜.缒而出(在夜里)C.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只有)D. 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3.下面关于“微”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B. 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C.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略微,稍微)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4. 下面关于“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B.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结构助词,的)D.何厌之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D.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0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B. 敢以烦执事执事:办事的官吏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D.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使……缺,损害7.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越国以.鄙远既东封.郑敢以.烦执事又欲肆其西封.A. 两个“以”相同,两个“封”不同B. 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不同C. 两个“以”相同,两个“封”相同D. 两个“以”不同,两个“封”相同8. 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B.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C. 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D. 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9. 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怀才不遇,牢骚满腹②能言善辩,智能过人③深明大义,顾全大局④巧舌如簧,挑拨离间⑤无中生有,拨弄是非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③⑤10.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A. 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高一语文必修一专项训练——课内文言文

高一语文必修一专项训练——课内文言文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二)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5、以下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非能水.也(游水)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B、而闻者彰.(清楚)士大夫之族.(类)C、而耻.学于师(以……为耻)而绝.江河(横渡)D、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今之众人..(很多人)6、以下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小学而.大遗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其.可怪也欤?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7、以下分析中理解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齿相师作比照,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前者“小”而后者“大”。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比照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题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题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题1、看着___红遍,层林尽染,鹰在长空中翱翔,鱼在浅水中跳跃。

2、和同学们一起青春年少,互相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你还记得吗?那些日子多么美好。

3、她就像那盛开的丁香花一样,在雨中哀怨地低垂着。

4、她在这寂静的雨巷里徘徊,像我一样,迷茫不知所措。

5、她就像夕阳中的新娘一样美丽,波光中的艳影令人陶醉。

6、这不是清泉,而是天上的彩虹。

7、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长在软泥上青荇的旁边。

8、没有仁义之心,就会失去自己所拥有的,没有武力之时,就会被人欺负。

9、高渐离击筑,所有的士兵都流泪哭泣。

他再次前行唱道:“___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的声音激昂慷慨,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10、大事不能忽视细节,否则会犯错误。

11、真正的勇士,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自己。

12、沉默哦,沉默哦!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掌握加点字词的意思1、___和___围攻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不礼貌,同时也与楚国勾结。

2、即使我年轻时很强壮,现在老了,已经无能为力了。

3、我不能早早地使用你,现在急需你,这是我的过错。

4、如果丧失了郑国,有益于君主,我敢于冒烦扰之事。

___离得很远,君主知道这很困难。

5、与邻国的关系很亲密,而与君主的关系很淡薄。

6、如果放弃郑国,作为东道主,我们共同面对行李来往的困难,君主也不会有所损失。

7、晋国,有什么不满意的呢?8、既然东封了郑国,又想西封,如果不失去秦国的话,将会怎样取得呢?9、为了利益晋国,只有君主考虑。

10、剥夺别人的力量,不是仁德;失去了自己的力量,不是明智;以混乱代替秩序,不是武力。

11、现在___被___用千金买下来了,他的家乡有万家之多。

12、太子说,我想去拜访他。

如果现在去了却不履行诺言,那么秦国还不能亲近我们。

13、___因为穷困而归降丹国,___不忍心因为私人原因伤害老者的感情,希望你好好考虑一下。

14、秦国对待将军非常残忍。

他的父母和亲戚都被杀害了。

15、我经常想起这件事,痛苦得入骨,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语文必修一文言教材复习题(含答案)

语文必修一文言教材复习题(含答案)

语文必修一文言教材复习题(含答案)系统复习和梳理了必修一的文言知识点。

必修一文言文单元复习学案主备:郭丹同备:高三语文组审核:何香菊一、学习目标: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要让他们加强朗读和背诵环节。

2、让学生确立文言文学习要重视语言积累的意识,让他们了解新大纲对文言文考点的具体要求。

3、巩固文言教材的基础知识,为专题复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烛之武退秦师》检测练习一、选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两项()和()相同①以乱易整②以其无礼于晋③焉用亡郑以陪邻...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⑤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二、解释完全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几项。

①敢以烦执事。

(胆敢)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同)..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为了)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过河;围墙)...⑤共其乏困。

(缺少的东西)⑥吾其还也。

(还是)...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如果没有)⑧失其所与,不知。

(结交;同“智”)...⑨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礼物;主谓之间的助词,不译。

)...⑩何厌之有?(满足).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题。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1.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使(派)烛之武见秦君B.公从(听从,同意)之C.臣之壮也,犹(好像)不如人D.许(答应)之2.下列句子,“言”的意思与“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的“言”不相同的一项是:(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察纳雅言C.广故数言欲亡D.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3.下列句子,“之”用法与“臣之壮也”的“之”相同的一组是( )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②公从之③是寡人之过也④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⑤投诸渤海之尾⑥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试题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试题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试题[文段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对……有利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一:专一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C.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3.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 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文段二]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高中必修1课内文言文名篇填空训练

高中必修1课内文言文名篇填空训练

高中必修1课内文言文名篇填空训练一、填空题1. 诸葛亮(刮骨疗毒)> 原文:原文:>> 孔明言:“宴间人多,泄漏不密。

若大王再问起盗贼之事如何是好?” 左右皆沈默。

孔明言曰:“某有良.....计,大王使人����闻吾病,说吾疑有致命之疾。

请法正准备忠心人丁五百名看守。

但在疗治之时,命法正取岳阳地处阴冷之地,构修数座新屋。

每日令人察思其室,大王切勿见疑。

” 孙权曰:“如此甚好,吾不相疑也。

”于是传令。

> 填空:填空:>> 孔明言:“宴间人多,泄漏不密。

若大王再问起盗贼之事如何是好?”左右皆沉默。

孔明言曰:“某有良(计)计,大王使人(传)闻吾病,说吾疑有致命之疾。

请法正准备忠心人丁五百名看守。

但在疗治之时,命法正取(靠)岳阳地处阴冷之地,构修数座新屋。

每日令人察思其室,大王切勿见疑。

” 孙权曰:“如此甚好,吾不相疑也。

”于是传令。

(计)计,大王使人(传)闻吾病,说吾疑有致命之疾。

请法正准备忠心人丁五百名看守。

但在疗治之时,命法正取(靠)岳阳地处阴冷之地,构修数座新屋。

每日令人察思其室,大王切勿见疑。

” 孙权曰:“如此甚好,吾不相疑也。

”于是传令。

2. 乡村四月(其二)> 原文:原文:>> 我说:“请问,刘君家在哪里?”>> 返径言:“就是这.....................茫茫人海中,你如何看得出我住在哪里?!”>> 我理解那个返径,拧开了玩具魔戒。

> 填空:填空:>> 我说:“请问,刘君家在哪里?”>> (他)返径言:“就是这(夏天)茫茫人海中,你如何看得出我住在哪里?!”(他)返径言:“就是这(夏天)茫茫人海中,你如何看得出我住在哪里?!”>> 我理解那个返径,拧开了玩具魔戒。

3. 舟过安仁(浔阳江上二首其一)> 原文:原文:>> 短篷绡带带春风,>> 枉别离,今宵雨薄云浓。

高一课本上文言文练习

高一课本上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翻译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7.:“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8.“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9.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10.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1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12.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太子迟之,请辞决矣!”1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14.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15.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唯大王命之。

”16.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17.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18.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19.谁为大王为此计者20.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2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2.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2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24.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5.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26.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27.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28.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29.唉!竖子不足与谋。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练习必修一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练习必修一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练习必修一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练习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记公元前年晋、秦两国围郑,郑大夫烛之武说服秦穆公,使秦国撤兵的事。

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军,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的说辞,有条有理,分析利害关系透彻精辟,历代评论家十分赞赏。

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评论说:“妙在其辞愈委婉,其说愈晓畅。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评论说:“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

”《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

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荆轲刺秦王》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顺利。

司马迁编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台本全文。

《战国策》写下荆轲,写下得沉雄凄美,故事情节中有著很猛烈的抒情笔触。

极易水送行一段,无私伤感,动人心魄,真是情感迸发出的文字。

对荆轲刺秦王的评价,历年来见仁见智。

北宋苏洵非议为“始速祸焉”。

南宋鲍彪也说道“轲不足道也”。

朱熹更指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确实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就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道:“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左思的《咏荆轲》称许他“虽并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渊明说道他“其人虽已没有,千载有余情”。

近代龚自珍称赞他“江湖侠骨”。

许多评者指出,荆轲虽不懂以一个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好像的道理,也不认知秦帝国统一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应该津津乐道的。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知识(练习3)篇目:《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烛之武退秦师》——《左传》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2.古今异义(1)贰于楚也古义:从属二主,动词今义:“二”的大写,数词(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使者,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别人的妻子3.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方、在西方)夜缒而出(在夜里)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在早上、在晚上)(2) 名词作动词。

晋军函陵(驻军、驻扎在函陵)(3) 形容词使动用法。

阙秦以利晋(使……受益)(4) 形容词用作名词。

越国以鄙远(鄙:远方的土地)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5)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邻之厚,君之薄也(变雄厚,变削弱)(6) 动词使动用法。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亡)/阙秦以利晋(阙:使……损害)烛之武退秦师(退:使…退却)4、一词多义说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欢喜,高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停数日,辞去(告别)不辞劳苦(推托)二、文言虚词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2.省略句(1)(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主语“烛之武”)(2)(晋惠公)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3)子犯(晋侯)击之(省动词宾语“晋侯”)(4)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介词宾语“之”)(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省介词宾语“之”)(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介词“于”)3.倒装句(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结构后置)(2)且贰于楚(于楚贰,介宾结构后置)(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于郑伯言,介宾结构后置)(4)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荆轲刺秦王》——《战国策》一、文言实词1 . 通假字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必修一文言文复习答案版完整版

必修一文言文复习答案版完整版

必修一文言文复习《劝学》一、实词,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1、学不可以已.停止2、冰水为.之动词,做成的3、木直中.绳合乎4、輮以为..轮把----作为5、金就砺..则利靠近磨刀石6、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片刻,短时间7、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跟8、声非加疾.也快,引申为洪亮9、而闻者彰.清楚10、假.舆马者,非利足..借助脚走得快11、而致.千里达到12、而绝.江河横渡1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半步14、锲.而不舍用刀雕刻15、用.心一.也因为专一16、用心躁.也浮躁二、虚词,请指出下列虚词的意义或用法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介词从,表对象,2介词,比,表比较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表比较于:善假于物也介词,向,引出对象然:輮使之然也代词,这样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在这里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于此,在这里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末语气助词,可不译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但是而: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表转折,但,却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而且而: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而:吾尝跂而望矣表修饰而: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表转折而:顺风而呼表修饰而: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表转折而: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表转折而: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表转折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顺承而: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介词相当于“于”,对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连词,用来三、通假字: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晒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3、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四、古今异义词: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对句中的意思加以解释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广泛地学习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爪牙,爪子和牙齿3、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寄托,藏身五、词类活用:找出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指出是哪种活用类型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作动词,游泳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3、积善成德善,形容词作名词,善行六、特殊句式:请指出下列句子属于哪种特殊的文言句式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用之帮助定语后置2、輮以为轮省略句,以为,以之为,把----作为《师说》一、实词,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以道为师,即学道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自身,糊涂啊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阿谀奉承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屑一提5、圣人无常师固定的老师6、郯子之徒一类人7、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8、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9、作《师说》以贻之赠送二、虚词,请指出下列虚词的意义或用法所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用来之: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之: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道理之:吾从而师之代词,他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指示代词这些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代词,指童子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帮助宾语前置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助词,帮助定语后置而:人非生而知之者表顺承,就而:惑而不从师表转折,但而:吾从而师之表递进,并且而: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表转折,却为: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动词,成为乎:生乎吾前介词,在乎: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词,呢也: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用于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表判断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介词,对于于:而耻学于师介词,向于:其皆出于此乎介词,在于: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于:其皆出于此乎介词,在则: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表转折,却其: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揣测语气其: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们的是故:是故无贵无贱因此者: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的人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表判断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三、通假字: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没有四、古今异义词: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对句中的意思加以解释1、古之学者必有师。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 2套(Word版,含答案)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 2套(Word版,含答案)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冠,读guàn时,可以指的是戴帽子;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一般在二十岁。
B. 礼部,隋唐为六部之一,掌管祭祀、学校、科举等事,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
C. 苏轼,字子瞻,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位列唐宋八大家。
D.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为“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B. 斗牛,星宿名,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二十八宿。“斗”“牛”是其中二宿。
C. 既望,指过了望日之后。“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晦”则是指农历每月三十。
D. 盏,在文中指酒杯。我国古代用作盛酒、温酒、饮酒的酒器还有很多,如:尊、壶、角、卮、觥、杯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是”,这;“造物者”,自然界;“藏”,宝藏;“适”,享受。
(2)“反”,通“返”,返回;“中流”,江心;“听”,听凭;“休”,停止。
参考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浩浩渺渺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题jia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题jia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题jia第一篇: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题jia必修一文言文一、选择填空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且贰于楚B.无能为也已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D.失其所与,不知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敢以烦执事..(对对方的敬称)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C.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那人,指秦穆公)D.失与所与.,不知(给予的)3.下列加点词语活用现象不同的是()A.秦军.氾南B.越国以鄙.远C.共其乏困..D.秦伯说,与郑人盟.4.找出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两项()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焉用亡郑以陪邻D.敢以烦执事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不能早用子.(古代对人的尊称)B.夫.晋,何厌之有(发语词,不译)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只有)D.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B.以乱易.整,不武(容易)C.许.之(答应)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戍守)7.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D.亦去之 8.对下面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翻译:假如太子不说,我也要求行动。

B.唯大王命之。

翻译:只有大王掌握着命运。

C.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翻译:去了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

D.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翻译:秦王用一千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

9.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10.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秦王还柱而走。

高一语文必修一 _文言文复习训练题

高一语文必修一  _文言文复习训练题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训练题兰亭集序王羲之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 写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思。

答:通假字:意思是:2.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虽趣舍万殊万殊:(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怀:(3况修短随化修短:(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虚诞:3.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正确的意思是(A.人与人相交往,周旋应付度过一生。

B.那人与人的友谊,是短暂一世的。

C.夫人与夫人相交往,是短暂一世的。

D.与夫人一起生活,在一世中终归是短暂的。

4. 与“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以”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赂者以赂者丧。

B.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C.足以极视听之娱。

D.引以为流殇曲水。

5. 比较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及其所之既倦。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A. 两个“俯仰”相同,两个“之”不同。

B.两个“俯仰”相同,两个“之”也相同。

C. 两个“俯仰”不相同,两个“之”也不同。

D.两个“俯仰”不相同,两个“之”相同。

6.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译文:(2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参考答案:1.“趣”通“趋”,往、取。

2.(1万殊:各不相同(2兴怀:引起心中的感触(3修短:长短,指寿命的长短(4虚诞:虚妄的话 3.A 4.A 因为 5.C 前一个“俯仰”是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周旋,后一个“俯仰”是表时间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题一、默写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恰同学少年,;,。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曾记否,,。

3、她是有丁香一样的,丁香一样的,丁香一样的,在雨中哀怨,。

4、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5、,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6、,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7、软泥上的青荇,,,我甘心做一条水草!8、,不仁;失其所与,;,不武。

9、高渐离击筑,,,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复为慷慨羽声,,发尽上指冠。

10、大行不顾细谨,。

,,何辞为?11、真的猛士,,。

12、沉默呵,沉默呵! , 。

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掌握加点字词的意思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5、邻之厚.,君之薄.也。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7、夫.晋,何厌.之有?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9、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10、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11、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12、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1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15、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16、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17、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18、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19、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20、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2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2、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23、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24、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25、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26、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27、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28、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29、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30、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1、料.大王足以当.项王乎?32、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33、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3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6、不然,籍.何以至此?37、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38、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3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0、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4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三、常见虚词、实词专项练习(一)将加点字正确词意的序号选入相应的括号内1、【而】(连词A 、并列 B 、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C 、承接,可译为“就”“接着” D 、转折 E 、假设 F 、修饰,连接状语)⑴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⑵朝济而.夕设版焉()今急而.求子()⑶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夜缒而.出()⑷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⑸偏袒扼腕而.进()⑹今日往而.不返()⑺荆轲和而.歌()⑻又前而.为歌()⑼荆轲遂就车而.去()⑽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⑾图穷而.匕首现()⑿而.为留待()⒀伏尸而.哭()⒁秦王还柱而.走()⒂秦王必喜而.善见臣()⒃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⒄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⒅劳苦而功高如此()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2、【以】(A、介,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B、动,认为,以为C、介,用D、介,把E、介,在……的时候F、表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G、表处所、时间,译为“在、于”H、表示凭借,译为“凭,靠”I、表目的,译为“用来,以致”J、表修饰,相当于“而”K、通“已”已经)⑴以.其无礼于晋()⑵敢以.烦执事()⑶焉用亡郑以.陪邻()⑷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⑸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⑹丹不忍以.己之私()⑺可以.解燕国之患()越国以.鄙远()⑻愿得将军之首以.先秦()⑼使工以.药淬之()⑽日以.尽矣()⑾不敢兴兵以.拒大王()⑾以.次进()⑿而卒惶急无以.击轲()⒀而乃以.手共搏之()⒁遂拔以.击荆轲()⒂必得约契以.报太子()⒃寿毕,请以.剑舞()⒄军中无以.为乐()⒅阙秦以.利晋()⒆以.试人,血濡缕()3、【为】(A、做B、作为,当作(变为、成为)C、认为D、是E、如果,假如F、介,给、替G、介、因为(为了)H、介、被I、句末语气词)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⑵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⑶嘉为先言于秦王()⑷愿举国为内臣()⑸使子婴为相()⑹为击破沛公军()⑺皆为龙虎()客何为者()⑻为之奈何()⑼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⑽约为婚姻()⑾若属皆且为所虏()君王为人不忍()⑿军中无以为乐()⒀窃为大王不取也()⒁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4、【之】(A、到……去B、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C、指示代词,这、此D、助,的E、助,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F、宾语前置标志G、助词,无实义)⑴是寡人之过也()⑵邻之厚,君之薄也()行李之往来()⑶何厌之有()⑷将焉取之()⑸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⑹亦去之()⑺天下之利匕首太子迟之()顷之未发()⑻为之奈何()⑼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⑽珠宝尽有之()⑾吾属今为之虏矣()⑿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5、【焉】(A、于何,在哪里B、疑问代词,怎么、哪里,什么C、语气助词D、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⑴子亦有不利焉()⑵焉用亡郑以陪邻()⑶朝济而夕设版焉()⑷将焉取之()⑸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诚.能得樊将军首()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2、不得持尺兵.()不及召下兵.()秦兵.旦暮渡易水()3、顾.计不知所出耳()终以不顾.()顾.笑武阳()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图穷.而匕首见()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6、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其意.常在沛公()闻大王有意.督过之()7、君安与项伯有故.()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8、不如因.善遇之()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因.击沛公于坐()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9、沛公不胜.杯杓()刑人如恐不胜.()1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哙拜谢.,起,立而饮之()乃令张良留谢.()张良入谢.()11、且.为之奈何()若属皆且.为所虏()臣死且.不避()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1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今者出,未辞.也()大礼不辞.小让()何辞.为()辞.曰:“臣之壮也……”()13、沛公起如.厕()固不如.也()刑人如.恐不胜()四、选择填空《烛之武退秦师》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且贰于楚B.无能为也已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D.失其所与,不知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敢以烦执事(对对方的敬称)..(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之力不及此(那人,指秦穆公)C.不可,微夫人..D.失与所与.,不知(给予的)3.下列加点词语活用现象相同的两句是()A.秦军.氾南B.夜.缒而出D.秦伯说,与郑人盟.C.共其乏困..4.找出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两项()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焉用亡郑以陪邻D.敢以烦执事5.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吾不能早用子.(古代对人的尊称)B. 夫.晋,何厌之有(发语词,不译)C.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只有)D. 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6.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B. 以乱易.整,不武(容易)C. 许.之(答应)D.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戍守)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D. 亦去之《荆轲刺秦王》1.对下面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翻译:假如太子不说,我也要求行动。

B.唯大王命之。

翻译:只有大王掌握着命运。

C.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翻译:去了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

D.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翻译:秦王用一千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

2.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 秦王还柱而走。

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E. 偏袒扼腕而进。

F.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G. 秦王必说见臣。

4.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太子迟之迟:认为……晚了B.请辞决矣请:请求C.今日往不反者反:反复D.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给予,赠送5.下列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其人居远未来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入不测之强秦D.复为慷慨羽声6.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②又前而为歌曰③乃朝服,设九宾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⑤使使以闻大王⑥箕踞以骂曰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⑧皆白衣冠以送之A. ①②③B. ④⑤⑦C. ②③⑧D. ①⑥⑧《鸿门宴》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旦日飨.士卒飨,犒劳。

B.此亡秦之续.耳续,后继者。

C.沛公起如.厕如,如同。

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幸,幸而。

2.句中加点词与“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的“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素善留侯张良B.范增数目项王C.人皆得以隶使之D.籍吏民,封府库3.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①距关,毋内诸侯②沛公不胜杯杓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④范增数目项王⑤令将军与臣有郤 ⑥秋毫不敢有所近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张良出,要项伯 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①③④⑤ B.②⑤⑦⑨ C.②④⑥⑧D.①③⑤⑧⑨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D.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谢”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谢”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C.乃令张良留谢. D.张良入谢. 6.选出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范增数目.项王 C.常以身翼.蔽沛公D.吾得兄.事之 7.选出与“籍.吏民,封府库”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项( ) A.交戟之士欲止.不内B.刑.人如恐不胜 C.沛公奉卮酒为寿. D.日.夜望将军至 E.沛公欲王.关中F.此其志不在小.8.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B.巨是凡人C.籍何以至此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9.对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时与臣游游:交往B.君安与项伯有故故:缘故C.沛公起如厕如厕:上厕所D.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拜两次10.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亚父者,范增也A.得复见将军于此B.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C.此天子气也D.吾属今为之虏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