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东高考化学卷真题(附详细答案)
2011年高考全国理综化学I卷及参考答案(已校对)
2011年高考全国理综化学I 卷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00 molNaCl 中含有6.02×1023个NaCl 分子B. 1.00molNaCl 中,所有Na +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置1.00L 1.00mol.L -1的NaCl 溶液,可将58.5g NaCl 溶于1.00L 水中D.电解58.5g 熔融的NaCl ,能产生22.4L 氯气(标准状况)、23.0g 金属钠 8.分子式为C 5H 11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 A.6种 B.7种 C. 8种 D.9种 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 ①CH 3CH=CH 2 + Br 2CH 3CHBrCH 2Br ②CH 3CH 2OHCH 2=CH 2↑+ H 2O ③CH 3COOH + 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 + H 2O④C 6H 6 + HNO 3C 6H 5NO 2 + H 2OA. 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将浓度为0.1mol ·L -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 )A. c (H +) B. Ka (HF ) C.)()(+H c F c - D. )()(HF c H c +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Fe + Ni 2O 3 + 3H 2O = Fe(OH)2 + 2Ni(OH)2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 2O 3、负极为Fe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 --2e -= Fe(OH)2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 降低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 --2e -= Ni 2O 3 + 3H 2O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 +=Fe 2++H 2S ↑B. NH 4HCO 3溶于过量的NaOH 溶液中:HCO 3-+OH -=CO 32-+H 2OC. 少量SO 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 6H 5O -+SO 2+H 2O=C 6H 5OH+HSO 3-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 3+2CH 3COOH=Ca 2++2CH 3COO -+CO 2↑+H 2O13.短周期元素W 、X 、Y 和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人。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卷)答案与解析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mol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1.00mol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置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NaCl溶于1.00L水中D.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根据物质的构成、离子的电子排布来分析微粒的物质的量,并根据溶液的配制来分析溶液的体积,利用电解反应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来计算电解产物的量即可解答.【解答】解:A、因NaCl为离子化合物,则不存在NaCl分子,故A错误;B、因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电子稳定结构,则最外层电子的物质的量为8mol,其电子总数为8×6.02×1023,故B正确;C、欲配置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适量水中,配成1L溶液,而不是溶于1L的水中,故C错误;D、NaCl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电解58.5g熔融的NaCl,1molNaCl生成0.5mol氯气,能产生0.5mol×22.4L/mol=11.2L氯气(标准状况),而不是22.4L氯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计算,明确物质的构成、电子排布、溶液的配制,电解等知识点来解答,学生熟悉物质的量的计算、利用原子守恒来判断电解产物的物质的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B.7种C.8种D.9种【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分析】判断和书写烷烃的氯代物的异构体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做:(1)先确定烷烃的碳链异构,即烷烃的同分异构体.(2)确定烷烃的对称中心,即找出等效的氢原子.(3)根据先中心后外围的原则,将氯原子逐一去代替氢原子.(4)对于多氯代烷的同分异构体,遵循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先将几个氯原子集中取代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后分散去取代不同碳原子上的氢.【解答】解: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有主链有5个碳原子的:CH3CH2CH2CH2CH2Cl;CH3CH2CH2CHClCH3;CH3CH2CHClCH2CH3;主链有4个碳原子的:CH3CH(CH3)CH2CH2Cl;CH3CH(CH3)CHClCH3;CH3CCl(CH3)CH2CH3;CH2ClCH(CH3)CH2CH3;主链有3个碳原子的:CH2C(CH3)2CH2Cl;共有8种情况.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以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判断,难度不大,做题时要抓住判断角度,找出等效氢原子种类.一般说来,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同一个碳原子上连的所有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等效.氯原子取代任意一个等效氢原子所得的一氯代物是同一种.只要这样就可以了.比如说丙烷有两种一氯代物.3.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②CH3CH2OH CH2=CH2+H2O③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④C6H6+HNO3C6H5NO2+H2O.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考点】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分析】①烯烃具有双键,与溴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②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700C时,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水;③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时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也属于取代反应;④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时苯和浓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也属于取代反应.【解答】解:A、①属于加成反应;②属于消去反应,故A错;B、③属于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④属于苯的硝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故B正确;C、①属于加成反应;③属于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故C错;D、②属于消去反应;④属于苯的硝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故D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反应类型,做题时注意有机物的化学性质.4.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c(H+)B.K a(HF)C.D.【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热点问题;类比迁移思想;控制单因变量法;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根据HF属于弱电解质,则在加水不断稀释时,电离程度增大,电离平衡保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并注意温度不变时,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来解答.【解答】解:A、因HF为弱酸,则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促进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n(H+)增大,但c(H+)不断减小,故A错误;B、因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K a(HF)在稀释过程中不变,故B错误;C、因稀释时一段时间电离产生等量的H+和F﹣,溶液的体积相同,则两种离子的浓度的比值不变,但随着稀释的不断进行,c(H+)不会超过10﹣7mol•L﹣1,c(F﹣)不断减小,则比值变小,故C错误;D、因K a(HF)=,当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促进电离,c(F﹣)不断减小,K a(HF)不变,则增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稀释,明确稀释中电离程度、离子浓度、K a的变化即可解答,本题难点和易错点是不断稀释时c(H+)不会超过10﹣7mol•L﹣1.5.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分析】根据电池的总反应:Fe+Ni2O3+3H2O=Fe(OH)2+2Ni(OH)2,可以判断出铁镍蓄电池放电时Fe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为还原剂,失电子生成Fe2+,最终生成Fe(OH)2,Ni2O3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为氧化剂,得电子,最终生成Ni(OH)2,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则充电时,阴极发生Fe(OH)2+2e﹣=Fe+2OH﹣,阴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电池充电时,阳极发生2Ni(OH)2+2OH﹣﹣2e﹣=Ni2O3+3H2O.【解答】解:A、反应后产物有氢氧化物,可得电解液为碱性溶液,由放电时的反应可以得出铁做还原剂失去电子,Ni2O3做氧化剂得到电子,即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故A正确;B、根据总反应Fe+Ni2O3+3H2O=Fe(OH)2+2Ni(OH)2,可以判断出铁镍蓄电池放电时Fe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为还原剂,失电子生成Fe2+,碱性电解质中最终生成Fe(OH)2,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故B正确;C、充电可以看作是放电的逆过程,即阴极为原来的负极,所以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所以电池充电过程时阴极反应为Fe(OH)2+2e﹣=Fe+2OH﹣,因此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会升高,故C错误;D、充电时,阴极发生Fe(OH)2+2e﹣=Fe+2OH﹣,阳极发生2Ni(OH)2+2OH﹣﹣2e﹣=Ni2O3+3H2O,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涉及到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有关知识,做题时注意根据总反应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判断化合价的变化,以得出电池的正负极以及所发生的反应.6.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B.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C.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D.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压轴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S;B.漏写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反应;C.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生成亚硫酸根离子;D.碳酸钙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解答】解:A.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S,因此产物应该是硝酸铁、硫酸和一氧化氮,故A错误;B.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除了生成碳酸钠外还有一水合氨生成,方程式为NH4++HCO3﹣+2OH﹣=CO32﹣+H2O+NH3.H2O,故B错误;C.SO2不足产物应该是SO32﹣,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2C6H5O﹣+SO2+H2O=2C6H5OH+SO32﹣,故C错误;D.碳酸钙和醋酸在离子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大理石溶于醋酸中的离子反应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选项C 为学生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中等.7.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B.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C.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首先,根据原子结构的特点,推断出W、X、Y和Z分别是什么元素;然后,根据元素的性质,对照各个选项,判断正误.【解答】解: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是C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为Al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是短周期元素,且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为S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是Li元素;A、W、X的氯化物分别为LiCl和CCl4,则Li+的最外层只有两个电子,不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故A错误;B、元素X与氢形成的化合物有C2H2,C6H6等,故B正确;C、元素Y为铝,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故C正确;D、硫和碳可形成共价化合物CS2,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元素的推断和元素的性质,充分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9分)8.(14分)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CuSO4•H2O(要求写出推断过程);(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CuO+SO3↑.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5H2O,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102℃;(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u CuSO4+SO2↑+2H2O;(4)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 2.2×10﹣8mol•L﹣1(K sp[Cu(OH)2]=2.2×10﹣20).若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0.2mol•L﹣1.【考点】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浓硫酸的性质;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专题】实验探究和数据处理题;化学实验与化学计算.【分析】(1)由图分析可知,CuSO4•5H2O受热到102℃时开始脱水分解,113℃时可得到较稳定的一种中间物,到258℃时才会继续分解.在200℃时失去的水的质量为0.80g﹣0.57g=0.23g,根据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确定此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2)温度为570℃灼烧得到的黑色粉末是CuO,氧化性气体则为SO3,反应方程式为:CuSO4CuO+SO3↑;CuO与稀硫酸反应的产物是硫酸铜和水,蒸发浓缩、冷却得到的晶体为CuSO4•5H2O;根据图象分析其存在的最高102℃;(3)根据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进行分析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4)根据溶度积常数进行计算c(Cu2+),根据溶液的电中性计算H+浓度.【解答】解:(1)CuSO4•5H2O受热到102℃时开始脱水分解,113℃时可得到较稳定的一种中间物,到258℃时才会继续分解.在200℃时失去的水的质量为0.80g﹣0.57g=0.23g,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4•5H2O CuSO4•(5﹣n)H2O+nH2O250 18n0.80g 0.80g﹣0.57g=0.23g,解得n=4,200℃时该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CuSO4•H2O,故答案为CuSO4•H2O;(2)温度为570℃灼烧得到的黑色粉末应是CuO,氧化性气体则为SO3,反应方程式为:CuSO4CuO+SO3↑;CuO与稀硫酸反应的产物是硫酸铜和水,蒸发浓缩、冷却得到的晶体为CuSO4•5H2O;其存在的最高102℃.故答案为:CuSO4CuO+SO3↑;CuSO4•5H2O;102℃;(3)SO3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浓硫酸与铜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u CuSO4+SO2↑+2H2O,故答案为:2H2SO4(浓)+Cu CuSO4+SO2↑+2H2O;(4)根据题给Cu(OH)2的溶度积即可确定pH=8时,c(OH﹣)=10﹣6mol/L,K sp[Cu(OH)2]=2.2×10﹣20,则c(Cu2+)=2.2×10﹣8mol•L﹣1;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c(SO42﹣)不变,为0.1mol•L ﹣1,由电荷守恒可知c(H+)为0.2mol•L﹣1.故答案为:2.2×10﹣8;0.2.【点评】本题考查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溶度积常数的计算以及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题目较为综合,分析图象信息是完成本题目的关键.9.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已知H2(g)、CO(g)和CH3OH(l)的燃烧热△H分别为﹣285.8kJ•mol﹣1、﹣283.0kJ•mol﹣1和﹣726.5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太阳能分解10mol水消耗的能量是2858kJ;(2)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 (g)+2H2O(l)△H=﹣443.5kJ•mol﹣1;(3)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由CO2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③④(填序号)①温度为T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3OH)=mol•L﹣1•min﹣1②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④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增大(4)在T1温度时,将1molCO2和3molH2充入一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2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5)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的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正极的反应式为O2+6H++6e﹣=3H2O.理想状态下,该燃料电池消耗1mol甲醇所能产生的最大电能为702.1kJ,则该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为96.6%(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是指电池所产生的最大电能与燃料电池反应所能释放的全部能量之比).【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有关燃烧热的计算.【专题】图示题;热点问题;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统一思想;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分析】(1)根据氢气的燃烧热可知水分解吸收的能量,然后利用化学计量数与反应热的关系来计算;(2)根据CO和CH3OH的燃烧热先书写热方程式,再利用盖斯定律来分析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3)根据图象中甲醇的变化来计算反应速率,并利用图象中时间与速率的关系来分析T1、T2,再利用影响平衡的因素来分析解答;(4)根据化学平衡的三段法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再利用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来解答;(5)根据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并考虑电解质溶液参与电极反应来分析,并利用电池所产生的最大电能与燃料电池反应所能释放的全部能量之比来计算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解答】解:(1)由H2(g)的燃烧热△H为﹣285.8kJ•mol﹣1知,1molH2(g)完全燃烧生成1molH2O(l)放出热量285.8kJ,即分解1mol H2O(l)为1mol H2(g)消耗的能量为285.8kJ,则分解10mol H2O(l)消耗的能量为285.8kJ×10=2858kJ,故答案为:2858;(2)由CO(g)和CH3OH(l)的燃烧热△H分别为﹣283.0kJ•mol﹣1和﹣726.5kJ•mol﹣1,则①CO(g)+1/2O2(g)=CO2(g)△H=﹣283.0kJ•mol﹣1②CH3OH(l)+3/2O2(g)=CO2(g)+2H2O(l)△H=﹣726.5kJ•mol﹣1由盖斯定律可知用②﹣①得反应CH3OH(l)+O2(g)=CO(g)+2 H2O(l),该反应的反应热△H=﹣726.5kJ•mol﹣1﹣(﹣283.0kJ•mol﹣1)=﹣443.5kJ•mol﹣1,故答案为:CH3OH(l)+O2(g)=CO(g)+2 H2O(l)△H=﹣443.5kJ•mol﹣1;(3)根据题给图象分析可知,T2先达到平衡则T2>T1,由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可知T2的反应速率大于T1,又温度高时平衡状态CH3OH的物质的量少,则说明可逆反应CO2+3H2⇌CH3OH+H2O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大,③、④正确,②中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大,则②错误,①中的单位应为mol•min﹣1,不符合浓度的单位,则①错误,故答案为:③④;(4)由化学平衡的三段模式法计算可知,CO2(g)+3H2(g)=CH3OH(g)+H2O(g)起始(mol/L) 1 3 0 0变化(mol/L) a 3 a a a平衡(mol/L)1﹣a 3﹣3a a a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故答案为:;(5)由燃料电池是原电池的一种,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在酸性介质中,正极不会生成大量氢离子,则电解质参与电极反应,甲醇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正极反应式为O2+6H++6e﹣=3H2O,又该电池的理论效率为消耗1mol甲醇所能产生的最大电能与其燃烧热之比,则电池的理论效率为×100%=96.6%,故答案为:CH3OH+H2O﹣6e﹣=CO2+6H+;O2+6H++6e﹣=3H2O;96.6%.【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知识点较多,注重了对高考热点的考查,学生应熟悉燃烧热、盖斯定律、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原电池等重要知识来解答.10.(15分)氢化钙固体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兴趣小组长拟选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钙.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i→e,f→d,c→j,k(或k,j)→a(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2)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BADC(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标号).A.加热反应一段时间B.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显红色,该同学据此断,上述实验确有CaH2生成.①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H2+2H2O=Ca(OH)2+2H2↑;②该同学的判断不正确,原因是金属钙与水反应也有类似现象.(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化学方法区分钙与氢化钙,写出实验简要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取适量氢化钙,在加热条件下与干燥氧气反应,将反应气相产物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观察到白色变为蓝色;取钙做类似实验,观察不到白色变为蓝色.(5)登山运动员常用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氢化钙是固体,携带方便.【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连接仪器装置;气体的净化和干燥.【专题】实验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分析】(1)一般制备纯净干燥的气体的实验装置的顺序为:制备装置→除杂装置→干燥装置等;(2)实验过程中要保证整个装置内已充满氢气,实验的操作程序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产生氢气→收集氢气并进行验纯→加热反应→停止加热→继续通氢气至冷却→停止通入氢气;(3)CaH2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aH2具有还原性,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a (OH)2和H2;Ca与水反应也能产生Ca(OH)2和H2;(4)区分钙和氢化钙时可利用其组成、性质的差异来判断;(5)作为能源,氢化钙是固体,比氢气更易携带,使用也较方便.【解答】解:(1)氢化钙和金属钙都是极强的还原剂,遇水、遇空气都能发生剧烈反应,因此在制取氢化钙时,必须要除去空气、水等其他杂质;在题给的实验装置中,不难判断出氢气的发生装置,氢气的净化装置和氢化钙的生成装置等,其连接顺序为i→e→f→d→c→j→k (或k→j)→a;故答案为:i→e,f→d,c→j,k(或k,j)→a;(2)为保证整个装置内已充满氢气,因此实验的操作程序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产生氢气→收集氢气并进行验纯→加热反应→停止加热→继续通氢气至冷却→停止通入氢气,故答案为:BADC;(3)CaH2和Ca与水反应都能产生Ca(OH)2和H2,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aH2+2H2O=Ca (OH)2+2H2↑和Ca+2H2O=Ca(OH)2+H2↑,因此不能根据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判断是否含有CaH2,故答案为:CaH2+2H2O=Ca(OH)2+2H2↑;金属钙与水反应也有类似现象;(4)CaH2可以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可用无水硫酸铜检验,现象是白色变为蓝色,故答案为:取适量氢化钙,在加热条件下与干燥氧气反应,将反应气相产物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观察到白色变为蓝色;取钙做类似实验,观察不到白色变为蓝色;(5)作为能源,氢化钙明显比氢气更易携带,使用也较方便,故答案为:氢化钙是固体,携带方便.【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涉及到物质的性质和制备实验,注意实验的一般方法.三、选修部分11.【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普通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采用纸张表面涂敷明矾的工艺,以填补其表面的微孔,防止墨迹扩散.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们发现纸张会发生酸性腐蚀而变脆、破损,严重威胁纸质文物的保存.经分析检验,发现酸性腐蚀主要与造纸中涂敷明矾的工艺有关,其中的化学原理是明矾水解产生酸性环境,在酸性条件下纤维素水解,使高分子链断裂;为了防止纸张的酸性腐蚀,可在纸浆中加入碳酸钙等添加剂,该工艺原理的化学(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2)为了保护这些纸质文物,有人建议采取下列措施:①喷洒碱性溶液,如稀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等.这样操作产生的主要问题是过量的碱同样可能会导致纤维素水解,造成书籍污损;②喷洒Zn(C2H5)2.Zn(C2H5)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乙烷.用化学(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方法生成氧化锌及防止酸性腐蚀的原理Zn(C2H5)2+H2O=ZnO+2C2H6↑、ZnO+2H+=Zn2++H2O.(3)现代造纸工艺常用钛白粉(TiO2)替代明矾.钛白粉的一种工业制法是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为原料按下列过程进行的,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①2FeTiO3+6C+7Cl22TiCl4+2FeCl3+6CO②1TiCl4+1O21TiO2+2Cl2.【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涂敷明矾呈酸性的原因是明矾中存在Al3+的水解,纸张发生酸性腐蚀的原因是纤维素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碳酸钙能中和H+,可防止纸张的酸性腐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纤维素在碱性条件下同样也能发生水解,因此喷洒碱性溶液同样也能造成书籍污损;由Zn(C2H5)2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乙烷\、氧化锌和H+反应来分析防止酸性腐蚀的离子方程式;利用电子得失守恒法来配平题给的两个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明矾中铝离子水解产生氢离子,在酸性条件下纤维素水解,使高分子链断裂,所以纸质会变脆,破损.故答案为:明矾水解产生酸性环境,在酸性条件下纤维素水解,使高分子链断裂;CaCO3+2H+=Ca2++CO2↑+H2O;(2)①纤维素不但能在酸性环境下水解,在碱性条件下同样水解.过量的碱同样可能会导致纤维素水解,造成书籍污损.故答案为:过量的碱同样可能会导致纤维素水解,造成书籍污损;②由信息可知:Zn(C2H5)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乙烷,其实反应原理相可看成锌结合水电离出来的氢氧根,最后变为氧化锌和水,则C2H5结合氢变为乙烷.氧化锌可以与酸性溶液反应,从而消耗掉氢离子,起到防止腐蚀的作用.故答案为②Zn(C2H5)2+H2O=ZnO+2C2H6↑;ZnO+2H+=Zn2++H2O;(3)①利用电子得失守恒法有:Cl:0→﹣1;Fe:+2→+3;C:0→+2由原子守恒:TiCl4、FeCl3前系数同时乘以2,这样再根据Ti守恒与Fe守恒就可以配平该反应方程式了.故答案为:2;6;7;2;2;6;②根据氧气为氧化剂,1mol氧气得到2mol电子,生成1mol氯气失去1mol电子,故答案为:1;1;1;2.【点评】该题是一个好题,前两个小题重点考查了盐类水解的应用.最后一小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难度是有的,但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作答起来有突破口.12.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B2O3制备BF3、BN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B2O3+3CaF2+3H2SO42BF3↑+3CaSO4+3H2O、B2O3+2NH32BN+3H2O;(2)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N,BN 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3;(3)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120°,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4﹣的立体结构为正四面体;(4)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层间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5)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胞边长为361.5pm,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4个氮原子、4个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g•p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考点】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键能、键长、键角及其应用;晶胞的计算.【专题】压轴题.【分析】(1)由图及元素守恒可写出这两个反应的方程式:B2O3+3CaF2+3H2SO42BF3↑+3CaSO4+3H2O;B2O3+2NH32BN+3H2O;(2)B的原子序数为5,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B和N都属于第二周期元素,同周期自左至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故电负性较大的是N;B属于第ⅢA族元素,化合价为+3价.(3)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计算出的孤对电子对数以及价层电子对数,可判断出分子的空间构型;(4)B、N均属于非金属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学键是极性共价键;根据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层与层之间应该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5)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叫做晶胞,金刚石晶胞是立方体,其中8个顶点有8个碳原子,6个面各有6个碳原子,立方体内部还有4个碳原子,如图所示:所以金刚石的一个晶胞中含有的碳原子数=8×+6×+4=8,因此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应该含有4个N 和4个B原子.一个晶胞中的质量为,一个立方氮化硼晶胞的体积是(361.5pm)3,因此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g•pm﹣3..。
《2011年高考全国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2卷化学部分)6.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④②③①B.③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②④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N2和8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A.5% B.10% C.15% D.20%9.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PH>7,则一定是C1V1=C2V2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 +C(OH-)C.当PH=7时,若V1=V2,一定是C2>C1D.若V1=V2,C1=C2,则C(CH3COO-) +C(CH3COOH)=C(Na+)10.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
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质溶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CuSO4B.H2O C.CuO D.CuSO4·H2O11.将足量的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A.K+、SiO32-、Cl-、NO3- B.H+、NH4+、Al3+、SO42-C.Na+、S2-、OH-、SO42-D.Na+、C6H5O-、CH3COO-、HCO3-12.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 AB.12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 N AC.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 N AD.1molNa与足量的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 A个电子13.某含铬(Cr2O72-)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
2011年广东高考化学卷真题(附详细标准答案)
2011年广东化学试题一、单选题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B.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C.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8. 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H+、I―、NO3―、SiO32-B. Ag+、Fe3+、Cl―、SO42―C.K+、SO42-、Cu2+、NO3―D.NH4+、OH-、Cl-、HCO3-9.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23g NO2含有n A个氧原子B、1L0.1mol•L-1的氨水含有0.1n A个OH―C、常温常压下,22.4LCCl4含有个n A CCl4分子D、1mol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10、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条于其中探究Mg的活泼性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D、将Mg(OH)2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11、对于0.1mol•L-1 Na2SO3溶液,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B、c(Na+)=2c(SO32―)+ c(HSO3―)+ c(H2SO3)C、c(Na+)+c(H+)=2 c(SO32―)+ 2c(HSO3―)+ c(OH―)D、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32―)与c(Na+)均增大12、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2装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 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2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A、原子半径:丙>丁>乙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23、下列试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A、实验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B、实验II: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C、实验III: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D、实验IV: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30、(16)直接生成碳-碳键的反应时实现高效、绿色有机合成的重要途径。
《2011年高考全国卷理综(2)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2卷化学部分)6.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④②③①B.③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②④【解析】选D。
依据酸性强弱的大小顺序:乙酸>碳酸>苯酚>乙醇,知D项正确。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解析】选D。
钠和乙醇反应有气泡产生,而钠和乙醚不反应,A正确;3--己烯可以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而己烷不能,B正确;苯的密度比水小,而溴苯的密度比水大,用水可以区分,C正确;甲酸甲酯分子结构中也含有醛基,故用新制的银氨溶液不能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D错误。
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N2和8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A.5% B.10% C.15% D.20%【解析】选C。
依据三行式,平衡时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3、6、4/3,N2的物质的量分数约等于15%,故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15%,故C项正确。
9.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pH>7,则一定是c1V1=c2V2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 +c(OH-)C.当pH=7时,若V1=V2,一定是c2>c1D.若V1=V2,c1=c2,则c(CH3COO-) +c(CH3COOH)=c(Na+)【解析】选A。
当NaOH和CH3COOH按照等物质的量反应时,形成的是强碱弱酸盐,显碱性,pH>7,而NaOH过量时,其pH也大于7,A错误;由电荷守恒关系式可知,B 正确;当pH=7时,CH3COOH的物质的量大于NaOH的物质的量,若V1=V2,一定是c2>c1,C正确;若V1=V2,c1=c2,则NaOH和CH3COOH恰好中和,依据物料守恒,知D 正确。
2011年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清晰)
2011年高考理综试题(全国I卷)1.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④②③①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②④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3.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N2和8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A.5% B.10% C.15% D.20%4.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PH>7,则一定是C1V1=C2V2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C(OH-)C.当PH=7时,若V1=V2,一定是C2>C1D.若V1=V2,C1=C2,则C(CH3COO-)+C(CH3COOH)=C(Na+)5.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
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CuSO4 B.H2O C.CuO D.CuSO4·H2O6.将足量的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A.K+、SiO32-、Cl-、NO3- B.H+、NH4+、Al3+、SO42-C.Na+、S2-、OH-、SO42-D.Na+、C6H5O-、CH3COO-、HCO3-7. 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 AB.12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 N AC.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 N AD.1molNa与足量的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 A个电子8.某含铬(Cr2O72-)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
2011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1年全国各省高考试题汇总目录第一套(海南卷) (2)第一套(海南卷)答案 (8)第二套(北京卷) (9)第二套(北京卷)答案 (13)第三套(福建卷) (14)第三套(福建卷)答案 (20)第四套(广东卷)A (21)第四套(广东卷)答案: (25)第五套(天津卷) (27)第五套(天津卷)答案 (31)第六套(浙江卷): (33)第六套(浙江卷)答案: (38)第七套(重庆卷): (39)第七套(重庆卷)答案: (43)第八套(安徽卷): (44)第八套(安徽卷)答案: (47)第九套(江苏卷): (48)第九套(江苏卷)答案: (55)第十套(全国2卷) (56)第十套(全国2卷)答案: (61)第十一套(全国卷1)(新课标卷) (62)第十一套(新课标卷)答案 (67)绝密★启用前第一套(海南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 16 Na23 P31 S32 Cl35.5K39 Fe56 Cu64 I127 Au197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
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化合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A. 甲醇B. 乙炔C. 丙烯D. 丁烷2.用0.1026mol·L-1的盐酸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下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A. 22.30mLB. 22.35mLC. 23.65mLD.23.70mL3. 下列固体混合物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能产生气泡并有沉淀生产的是A. NaHCO3和Al(OH)3B. BaCl2和NaClC. HClO3和K2SO4D. Na2SO3和BaCO34. 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
下列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的化学性质与相同B. 的原子序数为53C. 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D. 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5.已知:2Zn(s)+O2(g)=2ZnO(s)△H=-701.0kJ·mol-12Hg(l)+O2(g)=2HgO(s)△H=-181.6kJ·mol-1则反应Zn(s)+ HgO(s)=ZnO(s)+ Hg(l)的△H为A. +519.4kJ·mol-1B. +259.7 kJ·mol-1C. -259.7 kJ·mol-1D. -519.4kJ·mol-16.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 NiO(OH)+H2O+e-=Ni(OH)2+OH-当为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A. H2O的还原B. NiO(OH)的还原C. H2的氧化D. NiO(OH) 2的氧化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
2011年全国高考各地化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绝密★启用前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 16 Na23 P31 S32 Cl35.5K39 Fe56 Cu64 I127 Au197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
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化合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A. 甲醇B. 乙炔C. 丙烯D. 丁烷2.用0.1026mol·L-1的盐酸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下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A. 22.30mLB. 22.35mLC. 23.65mLD. 23.70mL3. 下列固体混合物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能产生气泡并有沉淀生产的是A. NaHCO3和Al(OH)3B. BaCl2和NaClC. HClO3和K2SO4D. Na2SO3和BaCO34. 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
下列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的化学性质与相同B. 的原子序数为53C. 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D. 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5.已知:2Zn(s)+O2(g)=2ZnO(s)△H=-701.0kJ·mol-12Hg(l)+O2(g)=2HgO(s)△H=-181.6kJ·mol-1则反应Zn(s)+ HgO(s)=ZnO(s)+ Hg(l)的△H为A. +519.4kJ·mol-1B. +259.7 kJ·mol-1C. -259.7 kJ·mol-1D. -519.4kJ·mol-16.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 NiO(OH)+H2O+e-=Ni(OH)2+OH-当为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A. H2O的还原B. NiO(OH)的还原C. H2的氧化D. NiO(OH) 2的氧化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
高考化学复习11-广东卷(理综).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2011年广东卷(理综)(11广东理综,T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B.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C.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解析】C A.纤维素不能B.蛋白质,葡萄糖不是D, 食用植水解有甘油生成。
(11广东理综,T8)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H+、I―、NO3―、SiO32-B. Ag+、Fe3+、Cl―、SO42―C.K+、SO42-、Cu2+、NO3―D.NH4+、OH-、Cl-、HCO3-【解析】C A. H+、I―、NO3―、三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SiO32-生成沉淀;B. Ag+与Cl―、SO42―形成沉淀。
D.NH4+与OH-和OH-与HCO3-均反应。
(11广东理综,T9)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23g NO2含有n A个氧原子B、1L0.1mol•L-1的氨水含有0.1n A个OH―C、常温常压下,22.4LCCl4含有个n A CCl4分子D、1mol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解析】A B、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小于0.1n A个。
C、条件和状态不对。
D、1molFe2+作还原剂,转移n A个电子。
(11广东理综,T10)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条于其中探究Mg的活泼性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D、将Mg(OH)2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解析】B A、稀释方法不对。
C、不能直接倒入,应采用玻璃棒引流。
D、加热蒸干得MgO固体。
(11广东理综,T11)对于0.1mol•L-1 Na2SO3溶液,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B、c(Na+)=2c(SO32―)+ c(HSO3―)+ c(H2SO3)C、c(Na+)+c(H+)=2 c(SO32―)+ 2c(HSO3―)+ c(OH―)D、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32―)与c(Na+)均增大【解析】D A、水解为吸热,升高温度,溶液的pH升高。
2011年全国卷I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6.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④②③①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②④解析:依据酸性强弱的大小顺序:乙酸>碳酸>苯酚>乙醇,知D项正确。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解析:钠和乙醇反应有气泡产生,而钠和乙醚不反应;3--己烯可以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而己烷不能;苯的密度比水小,而溴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甲酸甲酯分子结构中也含有醛基,故用新制的银氨溶液不能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故D项错误。
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N2和8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A. 5% B.10% C.15% D.20%解析:依据三行式,平衡时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3、6、4/3, N2的物质的量分数约等于15%,故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15%,故答案选C。
9.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PH>7,则一定是C1V1=C2V2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 +C(OH-)C.当PH=7时,若V1=V2,一定是C2>C1D.若V1=V2,C1=C2,则C(CH3COO-) +C(CH3COOH)=C(Na+)解析:当NaOH和CH3COOH按照等物质的量反应时,形成的是强碱弱酸盐,显碱性,PH>7,而NaOH过量时,其PH也大于7,故A错误;B项符合电荷守恒关系式;当PH=7时,CH3COOH的物质的量需大于的NaOH物质的量,若V1=V2,一定是C2>C1,C项正确;若V1=V2,C1=C2,则NaOH和CH3COOH恰好中和,依据物料守恒,知D项正确。
《2011年高考全国卷理综(2)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1年高考全国卷理综(2)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2卷化学部分)6.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④②③①B.③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②④【解析】选D。
依据酸性强弱的大小顺序:乙酸>碳酸>苯酚>乙醇,知D项正确。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解析】选D。
钠和乙醇反应有气泡产生,而钠和乙醚不反应,A正确;3--己烯可以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而己烷不能,B正确;苯的密度比水小,而溴苯的密度比水大,用水可以区分,C正确;甲酸甲酯分子结构中也含有醛基,故用新制的银氨溶液不能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D错误。
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N2和8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A.5% B.10% C.15% D.20% 【解析】选C。
依据三行式,平衡时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3、6、4/3,N2的物质的量分数约等于15%,故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15%,故C项正确。
9.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pH>7,则一定是c1V1=c2V2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 +c(OH-)C.当pH=7时,若V1=V2,一定是c2>c1 D.若V1=V2,c1=c2,则c(CH3COO-) +c(CH3COOH)=c(Na+)【解析】选A。
当NaOH和CH3COOH按照等物质的量反应时,形成的是强碱弱酸盐,显碱性,pH>7,而NaOH过量时,其pH也大于7,A错误;由电荷守恒关系式可知,B正确;当pH=7时,CH3COOH的物质的量大于NaOH的物质的量,若V1=V2,一定是c2>c1,C正确;若V1=V2,c1=c2,则NaOH和CH3COOH恰好中和,依据物料守恒,知D正确。
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word解析版(新课标全国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00 mol NaCl 中含有 6.02×1023个 NaCl 分子B .1.00 mol NaCl 中,所有Na +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 8×6.02×1023 C .欲配制 1.00 L 1.00 mol·L -1的 NaCl 溶液,可将58.5 g NaCl 溶于1.00 L 水中D .电解58.5 g 熔融的 NaCl ,能产生22.4 L 氯气(标准状况)、23.0 g 金属钠8.分子式为C 5H 11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 .6种B .7种C .8种D .9种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CH 3CH===CH 2+Br 2――→CCl 4CH 3CHBrCH 2Br②CH 3CH 2OH ――→浓H 2SO 4△CH 2===CH 2+H 2O ③CH 3COOH +CH 3CH 2OH ――→浓H 2SO 4△CH 3COOCH 2CH 3+H 2O④C 6H 6+HNO 3――→浓H 2SO 4△C 6H 5NO 2+H 2O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10.将浓度为 0.1 mol·L -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c (H +)B .K a (HF) C.c (F -)c (H +)D.c (H +)c (HF ) 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 +Ni 2O 3+3H 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H2O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B.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2-3+H2OC.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D.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13.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B.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C.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2011年全国各地化学高考试题汇总
2011年全国各地化学高考试题汇总D【鸣谢整理人员:2011国标(2中王田)2011北京(75中娄青燕)2011山东(外校黄文松)2011浙江(外校黄文松)2011福建(75中娄青燕)2011安徽(75中娄青燕)2011天津(75中娄青燕)2011重庆(外校黄文松)2011四川(外校黄文松)2011广东(外校黄文松)2011海南(2中王田)2011江苏(2中王田)】2011国标2011国标0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mol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 1.00mol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制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NaCl溶于 1.00L水中D.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答案:B2011国标08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B.7种C. 8种D.9种答案:C2011国标0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CH 3CH=CH2+Br2CH3CHBrCH2Br②CH3CH2OH CH2=CH2+H2O③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④C6H6+HNO 3C6H5NO2+H2O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答案:B2011国标10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 c(H+)B. K a(HF)C. D.答案:D2011国标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答案:C2011国标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B. 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 OH-=CO32-+H2OC.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D.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 H2O答案:D2011国标13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2011年高考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含答案)新课标
2011年高考理综试题化学部分(新课标)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mol NaCl 中含有6.02×1023个NaCl 分子B. 1.00mol NaCl 中,所有Na +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置1.00L ,1.00mol.L -1的NaCl 溶液,可将58.5g NaCl 溶于1.00L 水中D.电解58.5g 熔融的NaCl ,能产生22.4L 氯气(标准状况)与23.0g 金属钠8.分子式为C 5H 11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B.7种C. 8种D.9种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CH 3CH=CH 2+Br 2CH 3CHBrCH 2Br ②CH 3CH 2OH CH 2=CH 2+H 2O③CH 3COOH+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H 2O ④C 6H 6+HNO 3C 6H 5NO 2+H 2OA. 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将浓度为0.1mol ·L -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 c(H +) B. K a (HF) C.)()(+H c F c - D. )()(HF c H c + 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 2O 3+3H 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 2O 3、负极为Fe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 --2e -=Fe(OH)2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 降低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 --2e -=Ni 2O 3+3H 2O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 +=Fe 2++H 2S ↑B. NH 4HCO 3溶于过量的NaOH 溶液中:HCO 3-+OH -=CO 32-+H 2OC. 少量SO 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 6H 5O -+SO 2+H 2O=C 6H 5OH+HSO 3-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 3+2CH 3COOH=Ca 2++2CH 3COO -+CO 2↑+H 2O13.短周期元素W 、X 、Y 和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2011年高考全国理综化学II卷(附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复合题目要求的。
6.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④②③①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2N 和8mol2H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2H 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50% B.10% C.15% D.20%9.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11.c V 的NaOH 溶液和22.c V 的3CH COOH 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7pH >,则一定是1122c V c V =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3c Na c H c CH COO c OH ++-++=+C. 7pH =时,若12V V =,则一定是21c c >D. 若12V V =,21c c =,则()()()33CH COO c CH COOH c Na -++=10.用石墨做电极电解CuSO 4 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 CuSO 4B. H 2OC. CuOD. CuSO 4 5H 2O11.将足量2CO 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 233...K SiO Cl NO +--- B. 324...H NH Al SO ++-+C. 224..Na S OH SO +---D. 6533...Na C H O CH COO HCO +--- 12.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18g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 A B. 12g 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 A C .46gNO 2和NO 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 AD. 1 mol Na 与足量O 2反应,生成Na 2O 和Na 2O 2的混合物,纳失去N A 个电子 13.某含铬Cr 2O 2-7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 4 •(NH 4) SO 4•6H 2O 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原素完全转化为沉淀。
2011年新课标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1年新课标高考化学试及答案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2011新课标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00 mol NaCl 中含有 6.02×1023个 NaCl 分子B .1.00 mol NaCl 中,所有Na +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 8×6.02×1023 C .欲配制 1.00 L 1.00 mol·L -1的 NaCl 溶液,可将58.5 g NaCl 溶于1.00 L 水中D .电解58.5 g 熔融的 NaCl ,能产生22.4 L 氯气(标准状况)、23.0 g 金属钠【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及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对概念的理解及推理、计算能力.NaCl 是离子化合物,故A 错误;Na +最外层有8个电子,所以1.00 mol Na +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故B 正确;欲配制1.00 L NaCl 溶液,所需水的体积应小于1.00 L ,故C 错误;电解58.5 g 的熔融的NaCl ,根据电解方程式:2NaCl(熔融)=====电解2Na +Cl 2↑,得出生成标准状况下11.2 L 氯气,故D 错误.【2011新课标8】分子式为C 5H 11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 .6种B .7种C .8种D .9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戊烷的一氯取代物有8种,方式如下:【2011新课标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CH 3CH===CH 2+Br 2――→CCl 4CH 3CHBrCH 2Br ②CH 3CH 2OH ――→浓H 2SO 4△CH 2===CH 2+H 2O ③CH 3COOH +CH 3CH 2OH ――→浓H 2SO 4△CH 3COOCH 2CH 3+H 2O ④C 6H 6+HNO 3――→浓H 2SO 4△C 6H 5NO 2+H 2O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反应类型,意在考查考生对有机化学反应的理解与区别能力.①是加成反应,②是消去反应,③、④都是取代反应.【2011新课标10】将浓度为 0.1 mol·L -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c (H +)B .K a (HF) C.c (F -)c (H +) D.c (H +)c (HF )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电离平衡,意在考查考生对电离平衡常数、电离的影响因素的掌握情况.在0.1 mol·L -1 HF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HF H ++F -,加水稀释,平衡向右移动,但c (H +)减小;选项B, 电离平衡常数与浓度无关,其数值在稀释过程中不变;选项C ,加水后,平衡右移,n (F -)、n (H +)都增大,但由于水电离产生的n (H +)也增大,故C 项比值减小;选项D ,变形后得K a (HF )c (F -),稀释过程中c (F -)逐渐减小,故其比值始终保持增大. 【2011新课标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 +Ni 2O 3+3H 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 2O 3、负极为Fe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Fe +2OH --2e -===Fe(OH)2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 降低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 --2e -===Ni 2O 3+H 2O【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充电电池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充电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及书写电极反应的能力.在铁镍蓄电池中,Fe 是负极,Ni 2O 3是正极,由于生成Fe(OH)2,则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故A 正确;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 +2OH --2e -===Fe(OH)2,故B 正确;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Fe(OH)2+2e -===Fe +2OH -,阴极附近溶液pH 升高,故C 错误;由充电时的总反应式减去阴极反应式,可得到阳极反应式,D 正确.【2011新课标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 +2H +===Fe 2++H 2S ↑B .NH 4HCO 3溶于过量的NaOH 溶液中:HCO -3+OH -===CO 2-3+H 2O C .少量SO 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 6H 5O -+SO 2+H 2O===C 6H 5OH +HSO -3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 3+2CH 3COOH===Ca 2++2CH 3COO -+CO 2↑+H 2O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意在考查考生准确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化学式的拆分是否准确等能力.选项A ,不符合事实,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 2+、H 2S 氧化,故A 错误;选项B ,忽略了NH +4+OH -===NH 3↑+H 2O ,故B 错误;选项C ,SO 2少量,不会生成HSO -3,应生成SO 2-3,故C 错误.【2011新课标13】短周期元素W 、X 、Y 和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 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 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元素W 、X 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B .元素X 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C .元素Y 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D .元素Z 可与元素X 形成共价化合物XZ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物质结构的推理能力、元素周期律的应用能力.首先根据题意,推断出W 是Li ,X 是C ,Y 是Al ,Z 是S.A 项,LiCl 中的Li 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A 错误;B 项,碳元素和氢元素可形成C 2H 2、C 6H 6、C 8H 8等多种化合物;C 项,Al 为两性金属,与强酸、强碱都能反应放出氢气;D 项,碳元素和硫元素能形成CS 2.Ⅱ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2011新课标26】0.80 g CuSO 4·5H 2O 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要求写出推断过程);(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________;(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 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0.10 mol·L -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 =8 时,c (Cu 2+)=________mol·L -1(K sp [Cu(OH)2]=2.2×10-20).若在0.1 mol·L -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 2S 气体,使Cu 2+完全沉淀为CuS ,此时溶液中的H +浓度是________mol·L -1.【答案】(1)CuSO 4·H 2OCuSO 4·5H 2O ――→△CuSO 4·(5-n )H 2O +n H 2O25018n 0.08 g0.08 g -0.57 g =0.23 g可得n =4200℃时该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CuSO 4·H 2O(2)CuSO 4=====570℃CuO +SO 3↑ CuSO 4·5H 2O 102℃(3)2H 2SO 4(浓)+Cu=====△CuSO 4+SO 2↑+2H 2O(4)2.2×10-8 0.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分解方程式、沉淀溶解平衡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读图能力、分析能力、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1)CuSO 4·5H 2O ――→△CuSO 4·(5-n )H 2O +n H 2O250 18n0.08 g0.08 g -0.57 g =0.23 g 可得n =4200℃时该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CuSO 4·H 2O(2)由258℃时的固体质量可得270℃所得样品为CuSO 4,570℃下灼烧硫酸铜生成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其反应的方程式为:CuSO 4=====570℃CuO +SO 3↑,氧化铜溶于稀硫酸,结晶得到CuSO 4·5H 2O ,其存在的最高温度为102 ℃,由图可知:温度高于102℃,CuSO 4·5H 2O 就会分解;(3)SO 3与水反应生成硫酸,则有: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4)pH =8时c (OH -)=10-6 mol·L -1,由硫酸铜的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可知:K sp =2.2×10-20=10-12×c (Cu 2+),得c (Cu 2+)=2.2×10-8 mol·L -1;使Cu 2+沉淀完全,已知c (Cu 2+)=0.1 mol·L -1,根据反应关系式:Cu 2+~2H +得c (H +)=0.2 mol·L -1.【2011新课标27】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已知H 2(g)、CO(g)和CH 3OH(l)的燃烧热ΔH 分别为-285.8 kJ·mol -1、-283.0 kJ·mol -1和-726.5 kJ·mol -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太阳能分解10 mol 水消耗的能量是________kJ ;(2)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由 CO 2和H 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查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注:T 1、T 2均大于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温度为T 1时,从反应开始到反应达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 (CH 3OH)=n A t Amol·L -1·min -1 ②该反应在T 1时的平衡常数比T 2时的小 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④处于A 点的反应体系的温度从T 1变到T 2,达到平衡时n (H 2)n (CH 3OH )增大 (4)在T 1温度时,将1 mol CO 2和3 mol H 2充入一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 2的转化率为α,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________;(5)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理想状态下,该燃料电池消耗1 mol 甲醇所能产生的最大电能为702.1 kJ ,则该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为________(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是指电池所产生的最大电能与燃料电池反应所能释放的全部能量之比).【答案】(1)2858 (2)CH 3OH(l)+O 2(g)===CO(g)+2H 2O(l)ΔH =-443.5 kJ·mol -1 (3)③④ (4)1-α2 (5)CH 3OH +H 2O===CO 2+6H ++6e - ;32O 2+6H ++6e -===3H 2O 96.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转化率及燃料电池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1)由氢气的燃烧热可知,水分解的反应热为:ΔH =+285.8 kJ·mol -1,那么分解10 mol 水消耗能量2858 kJ.(2)由题意可知:①CH 3OH(l)+3/2O 2(g)===CO 2(g )+2H 2O(l) ΔH =-726.5 kJ·mol -1;②CO(g)+1/2O 2(g)===CO 2(g) ΔH =-283.0 kJ·mol -1.由盖斯定律,①-②得:CH 3OH(l)+O 2(g)===CO(g)+2H 2O(l) ΔH =-443.5 kJ·mol -1. (3)①反应速率等于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而不是物质的量的变化量除以时间,②由图可知,T 2>T 1,平衡时,T 1温度下甲醇的物质的量大,说明降温平衡正向移动,则T 1时平衡常数较大,③正反应为放热反应,④从T 1到T 2,平衡左移,n (H 2)/n (CH 3OH)增大.(4)由三段式: CO 2+3H 2CH 3OH +H 2O 起始量(mol)1 3 0 0 转化量(mol) α 3α α α平衡量(mol) 1-α 3-3α α α根据密闭恒容容器中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得:(1-α+3-3α+α+α)÷(1+3)=1-α2. (5)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电解液为酸性,则生成H +,负极反应式为:CH 3OH +H 2O===CO 2+6H ++6e -,正极氧气参与反应:3/2O 2+6H ++6e -===3H 2O ,根据理论效率的计算方法,该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为:702.1 kJ 726.5 kJ×100%=96.6%.【2011新课标28】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兴趣小组拟选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钙.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_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2)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________(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标号).A.加热反应一段时间B.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显红色.该同学据此判断,上述实验确有CaH2生成.①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同学的判断不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化学方法区分钙与氢化钙,写出实验简要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登山运动员常用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i→e,f→d,c→j,k(或k,j)→a(2)B 、A 、D、C (3)①CaH2+2H2O===Ca(OH)2+2H2↑②金属钙与水反应也有类似现象(4)取适量氢化钙,在加热条件下与干燥氧气反应,将反应气体产物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观察到白色变为蓝色;取钙做类似实验,观察不到白色变为蓝色(5)氢化钙是固体,携带方便.【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制取氢化钙的实验步骤、实验装置的连接以及氢化钙的鉴别与用途,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操作、探究能力.(1)用盐酸和锌反应制取氢气,再与钙反应得氢化钙,其中通氢气前要除去杂质HCl并干燥除去水,制取氢化钙的装置要与盛有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连接,从而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与其反应.(2)首先收集氢气并验纯,然后加热反应,最后关闭活塞.(3)氢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金属钙与水反应也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4)区别金属钙和氢化钙,可根据氢化钙中含有氢元素,让其燃烧生成水,并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2011新课标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普通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采用纸张表面涂敷明矾的工艺,以填补其表面的微孔,防止墨迹扩散.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们发现纸张会发生酸性腐蚀而变脆、破损,严重威胁纸质文物的保存.经分析检验,发现酸性腐蚀主要与造纸中涂敷明矾的工艺有关,其中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防止纸张的酸性腐蚀,可在纸浆中加入碳酸钙等添加剂,该工艺原理的化学(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保护这些纸质文物,有人建议采取下列措施:①喷洒碱性溶液,如稀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等.这样操作产生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喷洒Zn(C 2H 5)2.Zn(C 2H 5)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乙烷.用化学(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方法生成氧化锌及防止酸性腐蚀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代造纸工艺常用钛白粉(TiO 2)替代明矾.钛白粉的一种工业制法是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 3)为原料按下列过程进行的,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 FeTiO 3+ C + Cl 2=====900℃ TiCl 4+ FeCl 3+ CO② TiCl 4+ O 2=====1000~1400℃ TiO 2+ Cl 2【答案】(1)明矾水解产生酸性环境,在酸性条件下纤维素水解,使高分子链断裂 CaCO 3+2H +===Ca 2++CO 2↑+H 2O (2)①过量的碱可能会导致纤维素水解,造成纸质文物污损②Zn(C 2H 5)2+H 2O===ZnO +2C 2H 6↑ ZnO +2H +===Zn 2++H 2O (3)①2 6 7 2 2 6 ②1 1 1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早期造纸行业出现的工艺问题,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1)明矾是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碳酸钙可以防止纸张的酸性腐蚀,是因为其能与氢离子反应.(2)纤维素在碱性条件下也可能水解,故过量的碱也会污损纸质文物.(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配平,化合价升降相等.【2011新课标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 3和BN ,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B 2O 3制备BF 3、BN 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基态B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B 和N 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____________,BN 中B 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3)在BF 3分子中,F —B —F 的键角是________,B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BF 3和过量NaF 作用可生成NaBF 4,BF -4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4)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 原子与N 原子之间化学键为________,层间作用力为________;(5)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胞边长为361.5 pm.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________个氮原子、________个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________g·cm -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答案】(1)B 2O 3+3CaF 2+3H 2SO 4=====△2BF 3↑+3CaSO 4+3H 2OB 2O 3+2NH 3=====高温2BN +3H 2O(2)1s 22s 22p 1 N +3 (3)120° sp 2 正四面体(4)共价键(极性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 (5)4 4 25×4(361.5×10-10)3×N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型陶瓷材料的制取、电子排布、杂化以及晶胞的有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的推理分析能力.(1)已知反应物和主要的生成物,根据原子守恒判断出次要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配平即可.(2)B 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其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1;BN 中N 的电负性较大,N 为-3价,那么B 就为+3价.(3)因为BF 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所以F —B —F 的键角为120°.(4)六方氮化硼晶体结构与石墨相似,故B 、N 以共价键相结合构成分子晶体,其层间作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2011新课标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 分)香豆素是一种天然香料,存在于黑香豆、兰花等植物中.工业上常用水杨醛与乙酸酐在催化剂存在下加热反应制得:以下是由甲苯为原料生产香豆素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及副产物已略去):已知以下信息:①A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②B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③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通常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请回答下列问题:(1)香豆素的分子式为________;(2)由甲苯生成A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3)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_______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组峰的有________种;(5)D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_______种,其中:①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________(写出结构简式);②能够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的是________(写结构简式)【答案】(1)C9H6O2 (2)取代反应2-氯甲苯(邻氯甲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合成知识,涉及分子式、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等知识,综合性较强,意在考查考生对有机合成的分析、推断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1)根据香豆素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9H6O2.(2)由甲苯生成A为取代反应,由香豆素的结构简式知A为邻氯甲苯.(3)由B、C的分子式及反应条件可知,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5)含有碳氧双键和苯环的D的同分异构体还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广东化学试题一、单选题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B.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C.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8. 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H+、I―、NO3―、SiO32-B. Ag+、Fe3+、Cl―、SO42―C.K+、SO42-、Cu2+、NO3―D.NH4+、OH-、Cl-、HCO3-9.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23g NO2含有n A个氧原子B、1L0.1mol•L-1的氨水含有0.1n A个OH―C、常温常压下,22.4LCCl4含有个n A CCl4分子D、1mol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10、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条于其中探究Mg的活泼性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D、将Mg(OH)2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11、对于0.1mol•L-1 Na2SO3溶液,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B、c(Na+)=2c(SO32―)+ c(HSO3―)+ c(H2SO3)C、c(Na+)+c(H+)=2 c(SO32―)+ 2c(HSO3―)+ c(OH―)D、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32―)与c(Na+)均增大12、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2装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 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2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A、原子半径:丙>丁>乙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23、下列试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A、实验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B、实验II: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C、实验III: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D、实验IV: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30、(16)直接生成碳-碳键的反应时实现高效、绿色有机合成的重要途径。
交叉脱氢偶联反应是近年备受关注的一类直接生成碳-碳单键的新反应。
例如:化合物I可由以下合成路线获得:(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其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条件)。
(2)化合物II与足量浓氢溴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条件)。
(3)化合物III没有酸性,其结构简式为;III的一种同分异构体V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化合物V的结构简式为。
(4)反应①中1个脱氢剂IV(结构简式见右)分子获得2个氢原子后,转变成1个芳香族化合物分子,该芳香族胡恶化为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5)1分子与1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类似①的反应,其产物分子的结构简式为;1mol该产物最多可与 molH2发生加成反应。
(15分)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
紫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I,II,III)31、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13所示。
(1)在0-30小时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VⅠ、VⅡ和VⅢ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反应开始后的12小时内,在第种催化剂的作用下,收集的CH4最多。
(2)将所得CH4与H2O(g)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该反应的△H=+206 kJ•mol-1①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图(进行必要的标注)②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H2O(g)充入1L恒容密闭容器,某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27,此时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0.10mol,求CH4的平衡转化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已知:CH4(g)+2O2(g)===CO2(g)+2H2O(g) △H=-802kJ•mol-1写出由CO2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32.(16分)由熔盐电解法获得的粗铝含有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这些杂质可采用吹气精炼法除去,产生的尾气经处理后可用钢材镀铝。
工艺流程如下:(注:NaCl熔点为801℃;AlCl3在181℃升华)(1)精炼前,需清除坩埚表面的氧化铁和石英砂,防止精炼时它们分别与铝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新的杂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①和②(2)将Cl2连续通入坩埚中的粗铝熔体,杂质随气泡上浮除去。
气泡的主要成分除Cl2外还含有;固态杂质粘附于气泡上,在熔体表面形成浮渣,浮渣中肯定存在(3)在用废碱液处理A的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镀铝电解池中,金属铝为极,熔融盐电镀中铝元素和氯元素主要以AlCl4―和Al2Cl7―形式存在,铝电极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5)钢材镀铝后,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铝膜能防止钢材腐蚀,其原因是33、(17分)某同学进行试验探究时,欲配制1.0mol•L-1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气中暴露已久的Ba(OH)2·8H2O试剂(化学式量:315)。
在室温下配制溶液时发现所取试剂在水中仅部分溶解,烧杯中存在大量未溶物。
为探究原因,该同学查得Ba(OH)2·8H2O在283K、293K和303K时的溶解度(g/100g H2O)分别为2.5、3.9和5.6。
(1)烧杯中未溶物仅为BaCO3,理由是(2)假设试剂由大量Ba(OH)2·8H2O和少量BaCO3组成,设计试验方案,进行成分检验,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不考虑...结晶水的检验;室温时BaCO3饱和溶液的pH=9.6)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pH计、烧杯、试管、带塞导气管、滴管(3)将试剂初步提纯后,准确测定其中Ba(OH)2·8H2O的含量。
实验如下:①配制250ml 约0.1mol•L-1Ba(OH)2·8H2O溶液:准确称取w克试样,置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将溶液转入,洗涤,定容,摇匀。
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ml所配制B a(O H)2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将(填“0.020”、“0.05”、“0.1980”或“1.5”)mol•L-1盐酸装入50ml酸式滴定管,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
重复滴定2次。
平均消耗盐酸Vml。
③计算Ba(OH)2·8H2O的质量分数= (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4)室温下, (填“能”或“不能”) 配制1.0 mol•L-1Ba(OH)2溶液2011年高考答案:7. 解析:A.纤维素不能B.蛋白质,葡萄糖不是D, 食用植水解有甘油生成8.解析:A. H+、I―、NO3―、三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SiO32-生成沉淀。
B. Ag+与Cl―、SO42―形成沉淀。
D.NH4+与OH-和OH-与HCO3-均反应9.解析:B、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小于0.1n A个。
C、条件和状态不对。
D、1molFe2+作还原剂,转移n A个电子10.解析:A、稀释方法不对。
C、不能直接倒入,应采用玻璃棒引流。
D、加热蒸干得MgO固体11.解析:A、水解为吸热,升高温度,溶液的pH升高。
B、物料守恒:应为c(Na+)=2c(SO32―)+2 c(HSO3―)+2 c(H2SO3)。
C、电荷守恒应为:c(Na+)+c(H+)=2 c(SO32―)+ c(HSO3―)+ c(OH―)12.解析:A、发生置换反应,正确。
B、形成原电池,铜片作正极,溶液中Cu2+先放电,正确;铁片作负极失去电子形成Fe2+,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所以C、正确。
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a作阳极,铜片失去电子形成为Cu2+。
Cu2+向铁电极移动。
错误22.解析:甲为H ,乙为N ,丙为Na ,丁为Al 。
所以AD正确。
C、丙的氧化物为离子化合物23.解析:A、Br2与NaOH溶液反应,上层溶液颜色变为无色。
B、产生的SO2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
C、NO与空气反应生成红棕色NO2。
D、制取氢氧化铁胶体要注意:在沸水中加入饱和的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
30.解析:(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C5H8O4,(2)(3);(4)(5);831.解析:(1)VⅢ>VⅡ> VⅠ;Ⅱ。
(2)①略②根据平衡的三步计算可求CH4的平衡转化率为:0.1/0.11=0.91 (3) CO2(g) +3H2O(g) ===2O2(g) +CO(g)+3H2(g) △H=+1008 kJ•mol-132.解析:(1)①2Al +Fe2O3=Al 2O3+2Fe②4Al+3SiO2===3Si+ 2Al 2O3(2)H2、AlCl3;NaCl。
(3)Cl2+2OH—=Cl—+ClO—+H2O(4)阳极;阳极:Al-3e -=Al3+、(阴极:4Al2Cl7―+3e- = 7AlCl4―+Al )(5)铝在空气中易形成一层极薄的致密而坚固的氧化膜,它能阻止氧化深入内部,起到防腐保护作用33.解析:(1)Ba(OH)2·8H2O与CO2作用转化为BaCO3(2)步骤2:预期现象和结论: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Ba2+。
步骤3:取适量步骤1中的沉淀于是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用带塞导气管塞紧试管,把导气管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
预期现象和结论:试管中有气泡生成,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合步骤2说明沉淀是BaCO3。
步骤4:取适量滤液于烧杯中,用pH计测其pH值。
预期现象和结论:pH>9.6,说明有大量的OH—,综合上面步骤可知试剂由大量Ba(OH)2·8H2O和少量BaCO3组成,假设成立。
(3)①溶解、过滤;250ml的容量瓶中。
②0.1980 思路:0.025x0.1x2=C’x0.05------(盐酸体积最多不能多于50ml)得C’=0.1 mol•L-1所以应该是选大于0.1 mol•L-1而且接近的③25xCx2=0.1980xV 得C=(0.1980/50)V , Ba(OH)2·8H2O的质量分数=250x10—3x0.1980Vx315x100%/5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