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学习网精选】《孙权劝学》要点探究归纳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选自《资治通鉴》,文题为后人所加。
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
以下是《孙权劝学》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二、通假字:1.邪: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
三、一词多义:1.当: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当涂掌事(动词:正)2.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四、古今异义:1.博士:古,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学位的最高一级。
2.但:古,只。
今,转折连词。
3.耳:古,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
今,耳朵。
4.孤:古,王侯的自称。
今,独自,孤独。
5.岂:古,难道。
今,常用作反问,哪里,怎么。
6.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7.事:古,指历史。
今,事情。
8.虽:古,即使。
今,虽然。
9.如此:古,这样。
今,这样。
五、词类活用:1.卿今当涂掌事(名词作动词,执政)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动词作名词,研究儒家经典)3.卿今者才略(形容词作名词,才干和谋略)4.见往事耳(形容词作动词,了解)5.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宾语前置,应为“以军中多务辞”)六、特殊句式:1.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
2.省略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七、成语:1.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意思是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
2.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八、重点语句翻译: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第4课《孙权劝学》知识梳理考点清单
七年级语文教材文言文知识梳理《孙权劝学》考点清单一、基础知识梳理1.古今异义(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单独,孤单治: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治理博士: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2)但.当涉猎..但:古义:____________今义:但是涉猎: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接触,涉及(3)见往事...耳见:古义:____________今义:看见往事: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过去的事情(4)及.鲁肃过寻阳古义:__________今义:赶上;比得上(5)即更.刮目相待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更加;再2.一词多义(1)当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_______但当.涉猎__________________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__________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__________________今当.远离(《出师表》)__________________(2)过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__人恒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________________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__________________况才之过.于余者乎(《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__________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__________3.其他重点实词(1)卿今当涂..掌事当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但.当涉猎..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涉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见往事耳....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及.鲁肃过寻阳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虚词意义及用法(1)以①蒙辞以.军中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自以.为大有所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①孤其欲卿治经为.博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自以为.大有所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蒙乃.始就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结友而.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特殊句式辨析(1)蒙辞以军中多务。
孙权劝学记知识点总结
孙权劝学记知识点总结
通过阅读孙权劝学记,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知识点:
一、修身齐家
在文章中,孙权首先强调修身齐家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要修身,即端正自己的行为举止,保持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其次要齐家,即要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维系家庭和睦。
只有通过修身齐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行。
二、勤学苦练
孙权在劝学记中多次强调了勤学苦练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习需要勤奋刻苦,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钻研,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才能。
他还指出,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方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勤学苦练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基石,也是立身之本。
三、志存高远
孙权强调了志存高远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树立崇高的志向和远大的理想,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只有志存高远,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实现个人的价值。
四、虚怀若谷
孙权在劝学记中还提到了虚怀若谷的观念。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谦逊谨慎,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不骄不躁,不自负自满,不断地反思和修正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所成就。
虚怀若谷的态度既能使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也能使个人不断进步。
通过对孙权劝学记的阅读,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孙权对学习和人生的看法,还能够汲取其中的智慧,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劝学记所体现的思想观念不仅对当代的学生们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也对每一个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都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汲取力量,不断地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孙权劝学学习要点
孙权劝学学习要点孙权,字仲谋,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
他在位时,提倡文治政策,非常注重教育和学习。
这是因为他深知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
孙权曾经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学习的要点,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首先,孙权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习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
孙权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意味着学习能够带来喜悦和满足感。
他鼓励每个人都要持续地学习。
其次,孙权强调了学习的目标和方法。
他提出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而难以得其偕进之效也。
”这句话表明了他认为学习需要合作和交流。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地与他人交流,互相学习和借鉴。
此外,他还提到了学习的方法,他说:“好问则裕,学则復;自是之则弗离。
”这句话意味着学习要勇于提问,勇于思考,然后通过学习来回答这些问题,不断地提高自己。
此外,孙权还提出了学习的态度和行动。
他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态度要积极主动,不能停止。
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不断地前进。
孙权还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这句话表明他鼓励人们通过合作和团结来学习。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互相帮助,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最后,孙权还强调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意味着学习必须要与思考和实践相结合。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而应该将所学的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综上所述,孙权的这些学习要点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他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提出了学习的目标和方法,倡导了学习的态度和行动,并强调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这些要点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孙权劝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孙权劝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同学们,咱们一起来总结归纳一下《孙权劝学》这篇文章的知识点哈。
先来说说字词方面。
“卿今当涂掌事”里的“当涂”,意思是当道,当权。
“蒙辞以军中多务”中的“辞”是推辞的意思。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这里的“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治经”是研究儒家经典,“邪”读“yé”,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再讲讲句子翻译。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要翻译成“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意思是“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人物形象也很重要哦。
孙权他善劝,关心下属,以身作则。
吕蒙呢,能听取意见,勤奋好学,学有所成。
比如说,孙权劝吕蒙学习,不是强硬地命令,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就体现了他善劝。
文章的主旨咱们得明白。
它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咱们开卷有益,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不断学习才能进步。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有个同学以前不爱学习,成绩不太好。
后来老师像孙权一样劝他要多读书,他听进去了,努力学习,成绩就慢慢提高了。
这就和吕蒙一样,只要肯学,就会有进步。
还有写作手法。
文章以对话为主,简洁生动。
通过孙权和吕蒙的对话,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事情的发展。
比如“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这简单的几句话,就把孙权的诚恳和对读书的重视表现出来了。
同学们,《孙权劝学》这篇文章虽然不长,但知识点可不少。
咱们把这些都掌握好了,对咱们的学习很有帮助哟!希望大家都能像吕蒙一样,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孙权劝学的知识点归纳
孙权劝学的知识点归纳孙权,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自幼饱读诗书,博闻广识,因此非常注重教育和培养人才。
他曾多次劝学,鼓励人们勤学好问,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做出贡献。
下面,笔者将从孙权劝学中归纳出的一些知识点入手,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提高自身素养。
1. 读书不能只看表面孙权在劝学中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他认为读书要精读,不能快速浏览。
只有深入阅读,理解文字的内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丰富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对于文学作品和历史书籍,孙权建议读者要注重细节、情节和背景,这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意义和思想,提高自己的分析和领悟能力。
此外,他也强调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在读书时要善于思考,努力探索书中的奥秘,不断探索、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2. 仔细思考才能深刻理解孙权认为,吸收知识不仅仅是读,而是要有所思考,要思考书中表达的观点,要思考其中的道理和内涵,然后才能真正将书中的知识吸收并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思考,对于学到的知识和观点要深入思考、辩证分析,不断发问、探究,了解一些相关的背景和知识,才能有深刻的理解。
只有通过思考和实践,才能让知识技能更为丰富、更为深入,为自己的生活、工作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3. 实践能力是培养的关键在孙权看来,只有掌握实践能力,才能真正使用所学的知识,将其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和技能。
对于学生,他要求他们要经常实践,探索自己的独特方式,发挥个人优势,提高实践能力,让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创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他要求工作人员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实践能力是培养的关键,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真正成为一名有能力的人才。
4. 坚持终身学习孙权认为,学习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终身的追求。
只有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素质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他鼓励人们要热爱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从而给大家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快乐。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孙权劝学是中国古代名人孙权写给儿子孙亮的一封家书,书信反映出了孙权对教育的关注和对儿子的关爱。
这封家书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知识点,下面将对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勤学苦练,勤思考孙权在家书中多次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说:“你有一天不够用是因为你的知识不够多,如果你多学点科学知识,你就知道如何节省时间了。
”并告诉孙亮:“学问是门手艺,手艺不好,学问自然不长进,想成为好的手艺人,就必须勤学苦练。
”勤学苦练和勤思考是两个方面,学习不能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更要有一颗好奇心和求知欲,多思考、多动脑,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仰在家书中,孙权还提到了要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仰。
他说:“心里要有梦想,有了追求,学习自然会更加有激情。
”“坚定信仰也是很重要的,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信仰。
”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仰,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非常重要。
理想可以是一个人的追求和动力,信仰可以是一个人的底线和精神支撑,能够帮助人们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不断前行。
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孙权在家书中提到:“知识需要运用,需要创新。
”他还反对死记硬背,“死记硬背,只能记住知识点,却不知道如何运用。
”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是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能力。
不仅要掌握知识点,更要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不同的需求和挑战。
四、注重品德修养,尊重他人孙权在家书中提到要注重品德修养,他说:“知识只是手段,品德才是目的。
”并告诉孙亮要尊重他人,“任何时候都要尊重他人,学会谦虚,不要在别人面前吹嘘自己。
”品德修养和尊重他人,是在生活中应该具备的能力。
只有拥有良好的品德和态度,才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五、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身体健康孙权在家书中提到了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和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他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有更好的学习和创造力。
《孙权劝学》学习要点(精选12篇)
《孙权劝学》学习要点(精选12篇)《孙权劝学》学习要点篇1本文通过孙权的劝学,说明只要发愤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吕蒙本为武将,疏于诗书,孙权劝其从学,目的是使他能鉴古观今,以史为鉴,使其行军布阵、帷幄运筹更有良将之风。
关于作者:司马光,北宋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共二百九十四卷。
全书上起战国,下迄五代,共计1362年,取材广博,除十七史以外,还有稗官野史、传状碑志、总集别集和百家谱录等322种。
史料取舍谨慎,考证翔实,文字质朴,叙事清晰,文笔流畅。
这部宏伟的历史巨著,由编辑到成书,历时十九年。
关于孙权:孙权,三国时吴国的开国皇帝。
东汉末,他继其兄孙策据江东六郡,后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
关于吕蒙:吕蒙,三国时期吴国杰出将领,他听从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辅助周瑜等大破曹军于赤壁,并领兵袭破关羽,占领荆州。
学习本文,首先朗读课文一遍,了解文章内容,找出生字、生词,并查字典逐一注音、解释。
思考:1、孙权是如何劝告吕蒙的?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用现身说法,更使劝告有理。
2、吕蒙听从孙权的劝告?结果怎样?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努力学习。
具体学习的过程和情况,文章未作正面介绍,而是通过鲁肃之口间接表现出来。
鲁肃与吕蒙同是东吴名将,作为老相识,鲁肃过去是深知吕蒙的学识修养和才干的,但此次相逢与吕蒙谈论天下大事后,竟惊呼其“才略”绝非昔日可比,并表现出由衷的钦佩,正揭示了吕蒙经过学习取得的惊人效果。
而吕蒙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话语回答鲁肃的惊叹,既简洁,又表现了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以及学习对于一个人才能的发展与提高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3、吕蒙经过孙权的规劝及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个有才略的人,吕蒙的变化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呢?要开拓自己的视野,多读书一定能提高自己的见识。
《孙权劝学》复习要点整理
《孙权劝学》复习要点整理一、填空1.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本书是由北宋(朝代)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解题:劝学,劝说,鼓励学习。
文题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主要内容:以“劝学”为中心事件展开描写,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点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4.写作思路: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5.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耐心教育)、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有军人的坦诚)、鲁肃(敬才爱才)6.文章注重以对话刻画人物。
二、重点复习(一)词汇积累①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可译为“吗”)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涂通“途”,道路)②一词多义当:1.当涂掌事(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2.但当涉猎(应当)见:1.见往事耳(动词,知道)2.见渔人,乃大惊(动词,看见)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认清,识别)若:1.孰若孤(动词,比得上)2.仿佛若有光(介词,好像)之: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2.花之君子者也(助词,的)乃: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于是,就)2.蒙乃始就学(于是,就)以:1.蒙辞以军中多务(用)2.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③古今异义但当涉猎(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见往事耳(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情。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二)句式积累1.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是倒装句,状语后置。
正常语序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2.反问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言多务,孰若孤?(三)语气词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反问语气,吗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表限止语气,罢了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感叹语气,啊(四)解释成语1.吴下阿蒙:指没有学问的人。
孙 权劝学知识点归纳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选自《资治通鉴》。
这篇文章讲述了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孙权的善劝,也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作者司马光(1019 年 11 月 17 日-1086 年 10 月 11 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2、《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 294 卷,历时十九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 403 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 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 1362 年的历史。
二、重点字词1、卿(qīng):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2、当涂:当道,当权。
3、辞:推托。
4、务:事务。
5、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6、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诗》《书》《礼》《春秋》等书。
7、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8、邪(yé):通“耶”,语气词,表反问。
9、但:只,只是。
10、涉猎:粗略地阅读。
11、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2、及:到,等到。
13、过:经过。
14、今者:如今,现在。
15、才略:才干和谋略。
16、非复:不再是。
17、更(gēng):重新。
18、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
19、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三、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4、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四、内容理解1、孙权劝学的原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因为吕蒙当权管事,需要通过学习来增长自己的才干和谋略。
第4课《孙权劝学》知识点梳理
《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一、作者作品作者: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二、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吕蒙于是开始读书学习。
到了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评议,非常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那个)阿蒙了!”吕蒙说:“志士离别三日,就要另外擦亮眼睛用新的眼光看待了,长兄为什么知晓这件事这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分别了。
三、重点字词解释1、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时王侯的自称)(研究儒家经典)4、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5、见往事..耳(历史)6、蒙乃.始就学(于是,就)7、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经过)8、卿今者才略..(才干和谋略)9、即更刮目相待.....(另外)(试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事情)四、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同“耶”,语气词。
相当于“吗”五、古今异义古今1、但.当涉猎只,只是转折连词,但是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研究治理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学位名称3、见往事耳...历史过去的事语气词,罢了耳朵4、孤.岂欲卿古时王侯的自称孤独5、即更.刮目相待另,另外更加六、一词多义1.以以军中多务:用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译为“认为”2.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3.事卿今当涂掌事:事务见往事耳:历史何见事之晚乎:事情七、特殊句式1、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状语后置,正常语序“蒙以军中多务辞”)八、用原文回答(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孙权现身说法劝吕蒙读书的句子是哪个?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知识点梳理
《孙权劝学》是《中国古代文化》七年级下册的一篇古文阅读文章,通过对权志龙(字子瑜)的教导,反映了孙权对教育的重视和他对子弟学习的期望。
以下是《孙权劝学》的知识点梳理:1.文章背景:-孙权: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东吴第一位皇帝。
他治理国家,重视文化建设。
-权志龙:权志龙(207年-252年),字子瑜,孙权的长子,继位之后为孙父疑,号称“武神”。
2.文章重点:-劝学:孙权劝诫权志龙要重视学习,培养学识和品德,以更好地管理国家和行使权力。
-学习标准:孙权告诉权志龙学习要有标准,要有明确的目标,努力追求更高层次的学问。
-道德教育:孙权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他认为君子应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和信任。
-勤奋态度:孙权告诉权志龙要有勤奋的态度,不怕艰苦和困难,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努力学习:孙权告诉权志龙要投身学习,利用时间,提升自己的学识,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
3.学习标准:-圣贤之教导:孙权告诉权志龙要学习圣贤的教诲,学习他们的思想和智慧。
-博采众长:孙权告诉权志龙要广泛涉猎各种学问,不偏不倚地学习各种知识。
-不贪多闻:孙权告诉权志龙不要贪图学习很多东西,而忽视了深入学习和研究。
-深究精髓:孙权告诉权志龙要深入学习和研究,领悟学问的真正精髓。
-注重实践:孙权告诉权志龙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实践,学以致用。
4.道德教育:-基本品德:孙权告诉权志龙要具备基本的道德品德,如诚实、正直、廉洁、宽容等。
-君子风度:孙权告诉权志龙要有君子风度,以身作则,为人民树立榜样。
-亲民政策:孙权告诉权志龙要亲民,关心百姓的疾苦,为民办事,赢得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5.勤奋态度:-刻苦学习:孙权告诉权志龙要刻苦学习,牺牲个人的安逸和休息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
-艰苦奋斗:孙权告诉权志龙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退缩,不放弃。
-毅力:孙权告诉权志龙要有毅力,不怕失败,坚持到底,最终获得成功。
6.努力学习:-精神追求:孙权告诉权志龙要有精神追求,培养对学问的兴趣和热爱,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知识点考点汇总
《孙权劝学》知识点一、文学常识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_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君实,是北宋(朝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二、按要求默写填空。
1.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而吕蒙却以“军中多务”为由推托。
孙权以自己为例,使吕蒙“乃始就学”。
2.鲁肃发现吕蒙今非昔比,表示惊叹的话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面对鲁肃的赞扬,吕蒙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了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三、解释下面两个成语:1.吴下阿蒙:阿蒙,指吕蒙。
后比喻人学识尚浅。
2.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四、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2.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你)事务繁忙,比起我来怎么样?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与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8.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五、根据《孙权劝学》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孙权是怎样一步步劝说吕蒙学习的?劝学。
首先孙权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接着在吕蒙推辞时,孙权站在吕蒙的角度指出了学习的目的和方法;然后现身说法,并从自己读书收获很大的经历谈起,勉励吕蒙读书学习。
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同道合;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3.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从文章哪句话可看出?(1)课文主要是通过鲁肃与吕蒙对话和“结友”的行动,通过侧面描写表现吕蒙学识进步。
第4课《孙权劝学》知识点梳理
《孙权劝学》重点知识一、重要字词1.权【谓】吕蒙曰对……说2.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3.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以:用务:事务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治:研究5.【但】当【涉猎】但:只,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6.【见】往事见:了解7.【孰】若孤谁8.蒙【乃】始就学于是、就9.【及】鲁肃【过】寻阳及:到,等到过:经过10.【今者】【才略】今者:如今,现在才略:才干和谋略11.【非复】吴下阿蒙不再是12.【更】刮目相待重新13.更【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擦拭1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事情15.以(1)【以】军中多务用(2)自【以】为大有所益。
与“为”连用译为“认为”16.文言文中的语气词(1)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例: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例: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止增笑耳。
(3)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哉:表示感叹,相当于“啊”。
例:幸甚至哉。
《观沧海》非人哉。
《陈太丘与友期行》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狼》17.文言文中的称谓语(1)自称【孤】常读书古时王侯的自称(2)他称1)爱称【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2)敬称【大兄】何见事之挽乎!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子】曰古代对男子的尊称18.成语积累(1)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2)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比喻即使多日不见,别人已有进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
二、古今异义1.治经为【博士】 <古>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学位名称2.见【往事】耳 <古>历史 <今>过去的事三、特殊句式蒙辞以军中多务状语后置,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四、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你如今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2.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司马光《孙权劝学》考点归纳
司马光《孙权劝学》考点归纳司马光《孙权劝学》考点归纳《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文题为后人所加。
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孙权劝学》的考点梳理,希望对大家的.考试有帮助!重点注释1、卿今当涂掌事(当:掌管。
当涂:当权)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研究)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但:只。
当:应当。
见:了解)4、孰若孤(孰:谁)5、蒙乃始就学(乃:于是)6、即更刮目相待(更:重新)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8.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9.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重点句子翻译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译: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译: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5、蒙辞以军中多务译:吕蒙总是以军中事多来推辞。
6、写出自本课的成语答: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待)刮目相待、开卷有益整体把握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本文记事简练。
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孙权的形象描写
文章一开始就是孙权登上高楼与儿子耐心聊天的情景,这个场景体现了孙权的儒家宽厚
风范,孙权严肃起来,却有温柔,看上去严肃但有温馨的亲和力。
孙权在文章中还提到自
己年轻时的一些感受和教训,展现了他从亲身经历中感悟出来的深刻思考和领悟。
二、儒家思想
孙权是一个明君,他崇尚仁义,讲究修身养性,关心和教育人民,与儒家思想是非常契
合的。
在《孙权劝学》中,孙权多次提到仁义之道,他说:“仁者爱人,义者治人。
”这句
话体现了儒家的仁爱之道和治国理政的思想。
三、教育观念
孙权对教育有着自己的深刻理解,他认为读书学问可以开智慧、增见识,可以使人心胸
宽广,明理通达,着力强调修养自身、治国管理民的教育观念。
四、修身养性
孙权提到了许多修养身心的方法和原则,比如恭敬礼貌、节俭朴素、厚德载物等等,这
些都是儒家的修身养性之道。
五、仁义道德
人们争斗,纷争,刑戮囹圄,辅弼世家,或明或昧,或密或宣,或祸或福,故世俗之通废,立義之始见矣。
孙权在《孙权劝学》中不断强调了仁义之道的重要性,认为这是立国
经营、安危存亡的根本。
总体来说,《孙权劝学》是一篇充满了儒家思想的散文,文章中涉及了很多关于修身养性、仁义道德、教育观念等方面的知识点,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教育意义。
孙权劝学课文知识点总结
孙权劝学课文知识点总结孙权劝学课文是中国古代散文精品之一,内容为孙权劝诸子务学,立身修德,脚踏实地,为国立功的思想在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后人的启迪和教育意义重大。
下面将该课文的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1. 孙权的身份和背景孙权是中国三国时期吴国的君主,是孙坚的儿子。
孙权在三国时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之一。
因此,他的劝学课文所蕴含的智慧和见解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2. 劝学的重要性在该课文中,孙权强调了学习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表达了学习和思考之间的关系。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思考,思考是为了更深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这种对学习的看重对于当今的教育也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
3. 品学兼优孙权在课文中强调了品学兼优的重要性。
他说:“勉之吾子,以学立身,学贵乎行。
”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人无论学习多么优秀,如果没有品德修养,那么他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空的。
这为当前社会教育提出了一个警示,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4. 谦虚谨慎在课文中,孙权多次强调了谦虚谨慎的重要性。
他说:“夫学者志在道,道若不明,虽有理亦难传。
”这句话表达了学习者应该谦虚虚心地去学习,不可骄傲自满。
这对学生的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5. 忠诚爱国孙权在课文中还表达了对忠诚爱国的强烈呼吁。
他说:“谨修武备,不失民时,教民族不移,务在治定。
”这句话表达了我们每个人应该有忠于国家的意识,为国家的安宁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非常有意义的。
6. 勤学苦练在课文中,孙权多次强调了勤学苦练的重要性。
他说:“必以勤习习之,诚通物理,能几能运。
”这句话表达了学习的根本在于勤奋,只有勤学苦练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对于当今的学生和教育者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警示。
总结:孙权劝学课文是一篇具有很高参考价值的文章,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教育思想。
通过该课文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品学兼优的重要性,谦虚谨慎的重要性,忠诚爱国的重要性,勤学苦练的重要性。
孙权劝学总结中心思想
孙权劝学总结中心思想孙权劝学总结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要点:明志向、勇于担当、持之以恒、博学多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首先,明志向是孙权劝学总结的重要内容之一。
孙权强调个人要明确自己的志向和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
他认为只有心中明确了追求什么,才能更好地规划学习方向和发展道路。
在书信中,他告诫学子们要努力追求德艺双修,争取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
这一思想也告诉我们要坚定信念,不轻易放弃,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其次,勇于担当是孙权劝学总结的另一个要点。
他鼓励学子们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要肩负起个人的使命和社会的期望。
他认为只有主动担当起自己的职责,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他提到了学业有成不敢私享,而要为国家和民众做出更多的贡献。
这一思想也提醒我们要勇于接受挑战和困难,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然后,持之以恒是孙权劝学总结的又一个重要思想。
他强调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他告诫学子们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学习,要持之以恒地追求进步。
他说:“研究这些古书,事事千不得一。
”这句话告诫我们要在学习中保持艰苦奋斗的态度,不怕吃苦,不怕打磨,不怕失败,只要坚持,最终就会取得成功。
此外,博学多才也是孙权劝学总结的一大特点。
他鼓励学子们要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做到博览群书。
他认为学问无穷,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局限于特定领域或学科。
这一思想也告诉我们要充实自己的知识,培养多元化的兴趣和爱好,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最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孙权劝学总结的重要内容之一。
他认为学问不仅要用于个人修身,更要用于家庭和国家治理。
他告诫学子们要注意道德修养,要做一个诚实守信、谦虚谨慎的人。
他还提到了家庭的重要性,倡导人们注重家庭教育,培养家族传统和价值观。
此外,他还强调了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意味着学子们要将所学的知识和能力用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综上所述,孙权劝学总结中心思想包括明志向、勇于担当、持之以恒、博学多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几个重要要点。
孙 权劝学知识点整理
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选自《资治通鉴》。
这篇文章讲述了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通过学习大有长进的故事,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1、作者司马光(1019 年 11 月 17 日-1086 年 10 月 11 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2、作品《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 294 卷,历时十九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 403 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 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 1362 年的历史。
二、字音字形1、字音卿(qīng)邪(yé)孰(shú)遂(suì)更(gēng)2、字形孤:注意“子”的写法,不要写成“了”。
卿:注意“卩”的写法。
孰:注意“孰”与“熟”的区别。
三、重点字词解释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谓:告诉,对……说。
3、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4、当涂:当道,当权。
5、掌事:掌管政事。
6、辞:推托。
7、务:事务。
8、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9、岂:难道。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1、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13、但:只,只是。
14、当:应当。
15、涉猎:粗略地阅读。
16、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7、耳:语气词,表示限止语气,罢了。
18、孰若:谁比得上。
孰,谁;若,比得上。
19、就学:指从事学习。
20、及:到,等到。
21、过:经过。
22、今者:如今,现在。
23、才略:才干和谋略。
24、非复:不再是。
25、吴下:指吴县,今江苏苏州。
26、阿蒙:吕蒙的小名。
《孙权劝学》知识点梳理
三、《孙权劝学》1.出处 :选自《资治通鉴》2.作者 :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
3.文学影响 :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共 294 卷,记述了公元前 403 年(战国期间)至公元 959 年(五代期间)共 1362 年的史实。
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讲经济、文化,擅长描绘战争。
《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本书描绘战争的代表作。
这里“资”是“帮助”;“治”是治理;“通”是“通史”;“鉴”是“借鉴”;整个书名的意思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戒来帮助增强政治。
4.字词句 :A.词义:⑴ .古今异义:① .但,古义为只, eg: 但当涉猎;今为转折连词。
② .治,古义为研究, e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为治理。
③ .博士,古义为官职, eg: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为学位。
⑵ .一词多义:①.以: a.用, eg: 以军中多务; b.与“为”译为“认为”,eg: 自认为大有所益。
② .当: a.掌管, eg:当除掌事; b.应该, eg: 但当涉猎。
③.见: a. 知道, eg:见旧事耳(认识历史罢了。
); b.认清,辨别, eg: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看见,见渔人,乃大惊。
④ .若: a.动词,比得上, eg: 孰若孤; b.介词,好象, eg: 忧如如有光。
⑤ .之: a.助词,撤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eg: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助词,的,eg: 于厅事之东北角。
⑶.要点词语翻译 :⑶.成语①.吴下阿蒙 :比喻学问尚浅。
② .刮目相待:用新的目光对待。
C.特别句式及要点句子翻译:①.倒装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见事”应“见事何”,疑问句宾语前置。
)老兄你为何看事情的变化这么晚呢?② .省略句:肃遂拜蒙母。
(“拜”后省略介词“于”。
)鲁肃于是拜会了吕蒙的母亲。
③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莫非是想让你研究经史文籍而成为博士吗?④ .但当涉猎,见旧事耳:只可是应该宽泛地学习知识,懂得过去的教训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
【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司马光,字君实,陕西夏县人,北宋大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著名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表现的是他机智勇敢,智勇双全,乐于助人,冷静沉着,聪明的性格特征。
2、题目解说:
(1)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劝学:鼓励学习
(2)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资治通鉴》的编写,为我国提供了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它是继《史记》之后的我国又一历史巨著;然而就其编写目的而言,正如题名一样:“鉴于往事,资以治道”,是为使后代统治者吸取前代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所以它着重于政治、军事,而缺少社会经济变动的记载。
3、作品理解:
(1)主题思想:本文描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2)结构:孙权劝学——吕蒙治学——鲁肃叹学(鲁肃叹学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3)写作特点:对话揭示人物性格
4、作品启示(与《伤仲永》一文比较阅读):
(1)内容比较:本文写吕蒙“当涂掌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伤仲永》写出了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
两文的内容都和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2)写法比较:本文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5、句子品味:
(1)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指出“学”的必要性;
(2)卿言多务,孰若孤:指出“学”的可能性;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情不自禁的赞叹,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日,形容时间短;刮目,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
吕蒙以当之无愧的态度表明了自己才略增长之快之大。
【例题解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填空
《孙权劝学》选自______,这是一部______体史书,主持编撰的是____代___家___。
____的意思是帮助治理朝政的历史借鉴。
《资治通鉴》编年宋政治家司马光资治通鉴
2、解释下列加点字
(1)谓告诉(5)当涂当道、当权
(2)若象(6)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3)益收获、好处(7)涉猎粗略的阅读
(4)遂于是(8)见事认清事物
3、辨析古今异义
(1)孤(古)古时王侯的自称(今)单独;独特的;幼年失去父母的
(2)治(古)研究(今)整治;社会安定;处罚;治疗;消灭
(3)博士(古)指专管经学传授的官员(今)现一般指学位的最高级别
(4)但(古)只是(今)表转折
(5)往事(古)历史(今)以往的事情
4、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两组
(1)A卿今当涂掌事/摩拳擦掌 B蒙辞以军中多务/不辞辛苦
C但当涉猎/门当户对 D见往事耳/往事如烟
(2)A蒙乃始就学/顺利就业 B及鲁肃过寻阳/将功补过
C即更刮目相待/改弦更张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死不救
B推辞(A掌管/手掌;C应当/相称;D历史/以往的事情)
A开始进行,从事;C重新;(B到/过错;D认清/看见)
5、解释下列成语
(1)吴下阿蒙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
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
比喻人学识尚浅。
(2)刮目相待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或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
)
6、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管经学传授的博士吗?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那个)阿蒙了!
(3)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好处。
(4)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志士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擦亮眼睛用新的眼光相看了,长兄为什么认清这件事情这么晚哪!
(6)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7、整体感知课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1)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
鲁肃爱才、敬才,二人情投意合。
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2)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人的成才和天赋没有很大关系,先天的不足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弥补。
不管天赋怎样,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学有所成。
8、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1)孙权:三国时吴国国君,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2)吕蒙:吴国名将知过能改,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3)鲁肃:吴国谋士文人雅士,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9、用原文回答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的语句是哪句?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孙权现身说法劝吕蒙读书的句子是哪个?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10、用“‖”将文段分为两层,并概括层意。
“蒙乃始就学”前划开。
第一层写孙权劝学,第二层写吕蒙治学并学有所成(鲁肃赞学)
11、文中最突出的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对话(语言)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