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长相思》全文课件1
《长相思》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民族精神传承
爱国情怀
三首《长相思》表达了诗人对故 土、对国家的深深眷恋和忧国忧 民的情怀,这种爱国情怀是中华
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1/29
奋斗精神
诗词中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不屈不 挠、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着 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勇往直前,为实 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审美追求
诗词中对美的追求和创造,体现了 中华民族崇尚美、追求美的传统, 对于提高现代人的审美水平和文化 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6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 择一首《长相思》进行讨论。
2024/1/29
引导学生从诗词的意境、情感 、表达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 讨论。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 报讨论结果,分享对所选《长 相思》的理解和感受。
27
分享交流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对《长相思》中某一句或某一意象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探讨该诗所表现的意象 和营造的意境。
分析该诗所表达的情感 及其内涵。
11
《长相思·其三》内容解析
诗词背景介绍
阐述该诗的作者、创作背景及 主题。
2024/1/29
逐句解析
对该诗的每一句进行详细的解 读和分析。
意象与意境
探讨该诗所表现的意象和营造 的意境。
情感表达
分析该诗所表达的情感及其内 涵。
12
04
词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和传统元素,如边塞、故园、风雪等,与中 国传统文化紧密相关,易于引发读者的文化认同感和情感共鸣。
艺术审美的享受
诗人运用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创造出一种艺术美感,让读者在 欣赏中获得审美愉悦和情感共鸣。
2024/1/29
20
06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长相思》PPT

无论是静态的这山、这水,还是动态的这风、这雪,都无法
阻隔词人的心飞赴遥远的故园。在这“夜深千帐灯”中,一定有 一盏无眠的灯属于纳兰性德。我们仿佛看到了他辗转难眠,他抬 头仰望,他孤独沉思。在他的记忆中,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 怎样的情呢?展开你的想象,写下词人心中故园的一人、一景、 一物。
长相思,词牌名,又名“吴山青”“山渐
青”“相思令”等。出自《古诗十九首》“著以长相 思,缘以结不解”一句。
纳兰性德 (1655年—1685年),
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 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 他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 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 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考中 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 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 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 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 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长相思
身在旅途 心系家乡
聒碎乡心梦不成
写景叙事→抒情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雪一更、故园
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倒倒水,我随同护驾的 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向山海关进发。天黑了,营 帐中燃起了盏盏灯火,壮丽辉煌。夜深了,不知道 什么时候,营帐外忽然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 人无法入眠。同样的寒夜风雪之声,却觉得和家乡 截然不同。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
长相思
yú
榆关
gēn
三更
pàn
那畔
suì
部编版长相思完美课件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gēng
guō suì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 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风一更,雪一更 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
长相思
身在征途
2.心:纳兰性德的心在哪儿? 心系故园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gēng
guō suì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1、同学们自由朗读词的上阕,你们的眼前出现 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 他经过了崇山峻岭, • 他经过了小河大川, • 他经过了山海关外, • 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 • 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
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长相思 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 长相思
填空
• 王安石的乡愁融于(春色 )之中,张 籍的乡愁是由( 秋风 )引起的,纳兰性 德所描写的将士的乡愁是由( 风雪)勾 起的。
练一练:
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
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 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 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 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 画面写下来。
孤独、思念、伤感
表达了作者思乡怀亲之情
3.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把它连起 来,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①既想保家卫国,但又很想念自己 的家人 ②很久没回家乡 ③不管在什么地方,心总是在家乡
《长相思》ppt公开课课件部编版小学语文(2024)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尝试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 主题或问题,围绕《长相思》进行深 入的探讨和研究。
各小组将研究成果以报告、展示等形 式呈现出来,接受其他小组和教师的 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 进步。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和交流, 分享彼此的看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 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18
05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创新
2024/1/30
19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应用
利用PPT课件展示《长相思》的 背景、作者简介及诗词内容,通 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播放与《长相思》相关的音频、 视频资料,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 参与下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
情感。
利用多媒体互动功能,设计课堂 互动环节,如诗词朗诵、意境描 绘等,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通过学习古诗词等经典文学作品,引 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 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024/1/30
5
本次公开课目的和意义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长相思》这首词的意境和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公开课的形式,展示小学语文教学的特色和方法,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
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来。
寓情于景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寄寓诗人的情感。
2024/1/30
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突出诗人的情感 。
双关语
运用双关语表达诗人的情 感,使诗歌含蓄蕴藉。
13
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补充
诗人其他作品介绍
让学生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 景等元素。
相关历史事件及人物介绍
古代诗词鉴赏方法
介绍古代诗词的鉴赏方法,包括意象 分析、表现手法探讨、文化背景知识 补充等,帮助学生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
《长相思》-ppt课件

《长相思》-ppt课件当“春风又绿江南岸”时,王安石产生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念家之情;当“洛阳城里见秋风”的时候,张籍的内心涌动着“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乡之情。
那么,在风雪交加的夜晚,纳兰性德又将流露出一份怎样的情感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相思》。
长相思(清) 纳兰性德纳兰词经典咏流传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洲正白旗人。
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
生平避谈世事,故词也主要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
词的风格直抒胸怀,婉约清新;但过多哀思,情调消沉。
作者简介纳兰词学习古诗四步法:读诗句理诗意悟诗情诵诗文读同桌互读诗词,要求:读音正确,朗读流利,适当停顿☆☆☆活动一榆关那畔聒碎一更天千帐灯更?gēng gèng (一更天)(更加)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清] 纳兰性德理结合书上的注释和插图,小组交流这首词的大概意思。
(提示:结合注释,一句一句译通顺,再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活动二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清] 纳兰性德上阙: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我会理解“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说明身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
“身向榆关那畔行”说明了行进的方向。
“千帐灯”点明了军帐很多,此行队伍的人数之多。
【意思: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
夜里,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下阙: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风一更,雪一更”说明夜晚天气变化的更恶劣了。
“故园”故乡。
【意思: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不禁思念起故乡再也睡不着了,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清] 纳兰性德悟1、画出纳兰性德思念家乡的句子,结合当时的情况说说自己的感受。
部编版长相思PPT课件完美版

22
06 课后作业与自评互评
2024/1/26
23
作业布置要求说明
1 2
作业内容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一篇与长相思主题相 关的PPT课件。
作业要求
课件内容需包含背景介绍、主题阐述、案例分析 等部分,要求条理清晰、图文并茂。
3
提交方式
将制作好的PPT课件以电子邮件形式提交至指定 邮箱。
2024/1/26
2024/1/26
导入问题
通过提出与长相思主题相关的问题, 如“什么是相思?”,“长相思表达 了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进入课 堂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讨论引导
组织学生就导入问题展开讨论,鼓励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通过讨 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长相思的主题和 情感。
20
小组合作任务布置
分组合作
作品以其深沉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和 独特的艺术手法,具有极高的审美价 值,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2024/1/26
10
03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2024/1/26
11
古代文学常识介绍
古代诗词发展概述
古代诗词鉴赏方法
简要介绍古代诗词的起源、发展和主 要流派,帮助学生了解古代诗词的背 景和脉络。
介绍古代诗词的鉴赏方法,如意象分 析、情感体会、语言品味等,帮助学 生掌握欣赏古代诗词的技巧。
意象描绘
通过描述“山一程,水一程”的 漫长旅程和“夜深千帐灯”的孤 独景象,营造出一种凄美、孤寂 的氛围。
情感表达
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 念之情,以及羁旅漂泊的愁苦和 无奈。
9
艺术手法与审美价值
艺术手法
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手法,将 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使作品更具感 染力和艺术魅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长相思精品课件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 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 成,故园无此声。
菩萨蛮
清 纳兰性德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春归归不得, 两桨松花隔。旧事逐寒潮,啼鹃恨未消。
返回
1.背诵并默写《长相思》。 2.收集思念家乡的其他古诗词。 3.以《长相思》为内容,制作自己 喜欢的书签。
长 长相思 相 思
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 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 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 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 成,故园|无此声。
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记忆 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 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 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故园 里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长相思课件(共25张PPT)

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长相思 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 长相思
填空
• 王安石的乡愁融于(春色 )之中,张 籍的乡愁是由( 秋风 )引起的,纳兰性 德所描写的将士的乡愁是由( 风雪)勾 起的。
练一练:
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
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 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 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 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 画面写下来。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gēng
guō suì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一)梳理内容
1.身: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 “身”, 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
1.山海关 2.山海关那边 3.山上 4.船上 5.营帐里 6.前往山海关的路上
故园无此声。
• 【翻译】:
•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榆关那边 行进。夜里住宿帐篷,只见无数帐 篷中都亮着灯火。
•
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
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
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
宁静,是没有这种声音的。
• 词文延伸
<<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一年能几团圆月?
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以外, 还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问 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 月?
2023-2024学年 电教组 全新完整版课件
清 纳兰性德
**诗人简介**
纳兰性德(1654—1685) 康熙时宰 相明珠之子。文武双全,尤擅长于 词,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 ,所 写的词清新自然。
部编版《长相思》ppt1

赏析“故园无此声”
交代了“梦不成”的原因。
“故园”作为一个特殊意象用在《长相 思》结尾,有其深刻的用意。
“故园”不仅仅指家乡,指京师,也暗 含“官场”之意。
下片“风一更,雪一更”, 气候变化渲染了孤寂的氛围, 风雪夜的凄凉寒冷,衬托出词人内心的孤 寂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打断了思乡之梦,懊丧之余更怀 念宁静祥和的故园。
“一”字赏析
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 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 势,词风更加缠绵。
本首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白描的手法,通过描写羁旅荒凉的塞外, 写尽了词人的孤寂伤感,抒发了浓郁的思乡之 情,含蓄地流露出对侍从生活的厌倦情绪。
小结
词的上片从“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来说明身离 故乡之远。下片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 作者此时的孤寂情怀。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 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边
风雪声吵闹得使我思乡 的心连梦都做不成,故 乡可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1、上片词人将千里行程中看到的景物浓 缩为哪两个字?
山、水
2、词中重复使用“一程”,有什么作用?
写出了 路程之远、 长途跋涉之苦,
从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乡思愁绪。
赏析“夜深千帐灯”
一: 写出了场面的壮观,更加凸显了词人 内心的孤寂和羁旅之思。 二:无形的思念,通过有形的灯光倾诉着或 幽独、或念远、或伤逝、或期盼的感情。 “夜深千帐灯”既是上阕感情酝酿的高潮, 也是上、下阕之间的自然转换,结构上起到 承前启后的作用。
•
8.今天,我们将一些传统节日提高到 法定节 假日的 高度, 也应该 在传统 节日中 注入时 代的精 神风貌 、时代 的人文 习俗, 而不是 单纯地 重复过 去的节 俗。
部编版《长相思》公开课经典课件

公开课目标与意义
01
通过公开课的形式,展 示《长相思》这首经典 词作的艺术魅力和文化 内涵。
0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主题和情感表达,提高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 审美情趣。
0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 合作,提升教师的专业 素养和教学水平。
04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 感和文化自信心。
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尽管本次公开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但在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差 异化教学方面仍有不足。
课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在公开课过程中,部分环节的课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内 容讲解不够深入。
未来改进方向及建议
01
加强学生基础培养
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在课前或课后提供辅导资料,帮助他们巩固
基础知识。
异同。
柳永《雨霖铃》
介绍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与《 长相思》进行比较,分析两首词在 表达相思之情时的不同风格和技巧 。
白居易《长恨歌》
推荐白居易的《长恨歌》作为拓展 阅读作品,让学生了解古代叙事诗 中关于爱情和相思的经典呈现。
跨学科知识融合:音乐、美术等角度切入
音乐与诗词的韵律美
结合音乐知识,分析《长相思》一词的韵律特点和美感体现,引导 学生感受诗词与音乐的内在联系。
学生参与度提高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朗诵、讨论、分析等,有效提高了学生 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课堂氛围良好
公开课过程中,师生互动频繁,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氛围热烈而和 谐。
存在问题和不足分析
部分学生基础薄弱
尽管大部分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但仍有部分学生因基础薄弱 而难以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长相思课件(完美版)(共20张PPT)

性
妹成了康熙帝的妃子。他有过如花美眷,可是诗意的
德
生活只有3年,妻子便香销玉殒。再加上上层政治党
争倾轧的污浊内幕,使他憔悴忧伤、哀苦无端。故康
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写作背景】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 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 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长相思》 及《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作于出 关前后之途中。作者出关时冰雪未消, 又离开了京城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 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是 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由思念 亲人朋友,作者有感而发,填下这首 《长相思》。
行军十分艰难。
行,夜深千帐灯。乡心梦不
天气非常恶劣
成,故园无此声。
词中的“一”字用得怎样?有什么特点?
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 仗工整,还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 风更加缠绵。
作者“身” 在何方?你从哪里读出 来的?
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骑 马随军奔向山海关,他住在军营的帐篷里。一 身在征途。
作者的“心”又在何方?你是怎么 知晓的?
心系故园
置 身
同学们自由朗读词的上阕,你们的眼前出 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诗 境
我看到了跋山涉水 的画面。
,
缘
我看到了辗转反侧 的画面。
景
明 情
我看到了抬头仰望的画面。
我看到了孤独沉思 的画面。
置 身 诗
2、作者多么希望能在梦中返回故园,但 是帐外风雪交加的呼啸声使他难以入睡, 这小小的愿望也无法实现了。辗转反侧
一
骑射,好读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
才
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0 古诗三首《长相思》-人教部编版(共16张PPT)

思考
如何理解词人幽苦的“乡心”? 二、
词人虽为皇帝侍卫,却向往自由清静的生活, 对陪侍出游的生活早已厌倦,却又无法改变,因而 内心十分矛盾。这首词所写的幽苦的“乡心”,正 是对扈 ① 从侍卫生涯的厌弃之心。
①扈从:随从,扈h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关于作者(附加)
御前侍卫
纳兰性德成为进士时年仅二十二岁,康熙爱其才,又因 纳兰出身显赫,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纳兰的母亲出身爱 新觉罗皇族;纳兰的曾祖父金台吉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 古格格即是皇太极生母),故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 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 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
段意
本阙描写了千里之行中所见的景物。字里行间流露 出词人满腹乡思,一腔愁绪。
理解句子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风一更,雪一更” 作者再叠用“一更”来突出塞外风狂雪骤的荒寒景 象。“ “过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聒碎乡心”呼应“千帐灯”并交代深夜不寐的原 因。最后一句话直接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查看人物
①:嵩 sōng
朗读课文,体会词义
朗读课文 体会词义
↑钟汉良
翻译
山一程,① 水一程,身向榆关 ② 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译文
一段山路,一段水路,我朝着山海关那边前 行,夜深了,成千上万的帐幕里还亮着灯。
①一程:一段路。 ②榆关:山海关的别称,榆 yú。
翻译
风一更,雪一更,聒 ① 碎乡心梦不成,故园 ② 无此声。
段意
本阙突出了“风”和“雪”的景象,由此衬托出作 者内心的孤寂凄凉。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思考
如何理解词人幽苦的“乡心”?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课件(共15张PPT)

朗读诗词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 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理解词意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 将士们翻过了一座座山,涉过了一
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条条河,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已 深,营地里上千顶帐篷都亮着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 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故园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其乐融融的生活。
读到“聒碎乡心梦不成”中这个“碎”字, 你感受到了作者心情是什么样的?
在这里,没有明亮的月光,没有在明亮 的月光下和妻子相偎在一起的那份温暖
时在 的这 畅里 饮, 高没 歌有
朋 友 们 相 聚
没在 有这 亲里 人, 的没 絮有 絮鸟 关语 心花
香 ,
在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没有牧童的 短笛,没有和女儿在一起的天伦之乐
拓展延伸
故园的生活如此美好,塞外的风雪 如此寒冷,我们如此的不舍,那为 什么还要“行”?为什么不回家呢?
皇帝陛下,你为什么行? 大将军,你为什么行? 纳兰性德,你为什么行? 士兵们,你们为什么行?
为了肩上的责任,心中纵有再多的 不舍,我们仍然要——
为了心中的理想,心中纵有再多 的不舍,我们依然要——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猜古诗词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 低头思故乡。
望月怀远 [唐] 张九龄
海上生,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课件(共26张PPT)

小结
身在旅途,军营帐篷中,作为贴身侍卫, 侍君保皇,是义不容辞的天职。但这并不妨 碍作者的思乡之情呀!特别是在这样一个风 雪之声聒碎乡心的难眠之夜,真是“身在军 营心系故园”啊,只有——长相思!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边读下阕边想象:“风一更,雪一更”描画的 是怎样的场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想象说话
故园无此声。故园有
。
温暖舒适的家。 亲人的陪伴关爱。 与亲朋好友饮酒作诗的畅快。 ……
那颗被聒碎的心,是怎样的心?仅仅是 纳兰性德的心被聒碎了吗?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边读上阕边想象画面,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 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跋山涉水 山高水长
北京到山海关
1682年,康熙皇帝从北京出发,前往盛京祭告先祖,最终 到达吉林省,纳兰性德作为御前卫士,陪同康熙一行七万人, 队伍绵延二十里,他们跨过了三个省,往返共八十多个日日夜 夜。同学们,这多么的人,这么远的路,这么长的时间,该多 艰巨哪,你好像看到什么画面?
布置作业
1.试着吟唱《长相思》。 2.课后搜集纳兰性德的其他作品,并读一读, 背一背。
小练笔
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 的记忆里面,在他的故乡,在他的故园,又应 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 象,把你在作者的故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 画面写下来。
21 古诗词三首
长相思
长 相清 思纳
兰 性 德
字容若,康熙时宰相明珠之子, 正黄旗人。文武双全,尤长于词,被 誉为“清代第一词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长相思》课件

[清]纳兰性德
诵读导入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初读诗词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
ɡēnɡ
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
不成,故园无此声。
山海关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地吗?你是 从哪个词语知道的?
是的。
身向榆关那畔行
写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
云南平定,康熙帝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 陵。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 告祭,二月二十三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 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家的思念, 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
学习诗词
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联系书上 的插图和注解,想想这首词主要在 讲什么。
学习上阙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 畔行,夜深千帐灯。
作者身向何方? 榆关:山海关。
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 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 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 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 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天 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 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 呼应,闻名天下。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筑城建 关设卫,因其依山邻海,故名山海关。 山海关城的周长约为4千米,与长城相 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 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包括 “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 楼、临闾楼、瓮城以及1350延长米的 明代平原长城等建筑。
1961年3月4日,万里长城——山 海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被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课件(共17张PPT)

借助注释,了解词意
默读《长相思》,结合注释和插图,疏通本首词的大意,
小组内交流不理解的地方。
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 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山一程,水一程
翻过一座座山,踵过一道道河。这里指的是 将士们跋山涉水。
风一更,雪一更
又是刮风,又是下雪。这里形容风雪交加,天气恶 劣。
感谢凝听
浏览课文,说一说《长相思》和前两首古诗情 势上的不同。
《长相思》跟四年级学习过的《清平乐·村居》一样,是一首词。 "长相思"是词牌名,词分上阕和下阕两个部分,词的句子有长有短。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人。原名成德,字容若。他以词 最为杰出,有着"清初第一大词人"之美誉。有词集《饮水词》。
"风一更,雪一更"描画了一幅风雪交加、整夜持续不 断的场景,表现了气候环境的恶劣。
在下阕中,还有哪里能让你感到风雪交加、 天气十分恶劣?
聒碎。
你是怎样理解"碎"字的?
"碎"意为零星,不完整。这里指将士们的思乡梦碎,思 乡心碎。
练习背诵,积累语言
随堂检测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B.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久久不能入睡,苦不堪言。 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故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乱,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 D.这首词描画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2、关于《长相思》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 A. 《长相思》是清代著名诗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B. 这首词描写了词人随军出征关外的艰辛,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C. "风一更,雪一更"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D. 词中"以小见大",通过描写小的物象来寄托作者战死沙场、报效国家的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导入
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 片吹绿了江南岸的春风;而到了张 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一封写了又 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 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纳兰性德的一首 词——《长相思》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字容若,满洲正黄 旗人,清朝初年词人,纳兰性德 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纳兰 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 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 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 《饮水词》等
读到“聒碎乡心梦不成”中这个“碎”字,你 们感受到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
答:孤独、思念、期盼、破碎、煎熬、 痛苦、伤感……
品味意境
词作上片描写跋涉行军 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 无奈情绪;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 ,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全词描写 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 深苦的绵长心情。
•
2.在这种意义上,文化转型同文化危 机一样 ,并不 是经常 发生的 社会历 史现象 ,无论 是个体 的文化 习惯的 改变、 价值信 念或信 仰的改 变,还 是特定 群体或 特定社 会某些 文化特 质或文 化理念 的一般 意义上 自觉的 或不自 觉的更 新,都 不能算 作文化 转型.
•
3.只有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 导性文 化观念 、文化 理念、 价值体 系、文 化习惯 的总体 性的、 根本性 的转变 ,才是 我们所 说的文 化转型 。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识字表里的生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 力;会写本课写字表里的生字,培养良好写字习惯。
2.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 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3.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互文手法,感受“更”在 古典诗词中的特殊情味。
我会认
yú
pànΒιβλιοθήκη gēngguō榆畔 更 聒
注意“更”是多音字,可以读作第一声和第四声, 在这首词里应该读第一声;“畔”读作pàn,不 能读成bàn。
•
4.按照这种尺度,人类迄今所经历的 最深刻 的文化 转型就 是现代 化进程 中的文 化转型 ,即传 统农业 文明条 件下自 在自发 的经验 型的文 化模式 被工业 文明条 件下的 自由自 觉的理 性文化 模式所 取代。 这即是 人们通 常所说 的文化 的现代 化或人 自身的 现代化 。
•
5.文化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例如, 我们生 活世界 中的具 体的文 化要素 、文化 特质、 文化形 式即使 在文化 模式的 常规期 或稳定 期也会 或快或 慢地变 化,一 些习惯 、惯例 、文艺 形式、 仪式等 等甚至 在总体 文化模 式没有 发生根 本性变 化时, 也会自 己经历 生灭的 变化。
语文
人教·五年级(上册)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 情绪;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 惆怅。全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 ,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
谢谢 观看!
•
1.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 起深刻 的文化 转型。 所谓文 化转型 ,是指 特定时 代、特 定民族 或群体 赖以生 存的主 导性文 化模式 为另一 种新的 主导性 文化模 式所取 代。
作者的“身”在哪里?你们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作者的身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 小河大川,经过了山海关外,经过了军营 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 就是作者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身在征 途上。
自由朗读词的上阕,说说眼前出现的画面和情景。
——看到了翻山越岭的画面。 ——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 ——看到了眺望家乡的画面。 ——看到了风雪交加的画面。 ——看到了刀光剑影的画面。
课堂小结
长相思 身在征途 聒碎乡心 梦不成 写景叙事 ―→抒情
课后习题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同学交流。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 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 起了灯。
外面风声不断,雪花不住,扰得思乡的将士们 无法入睡,在我温暖宁静的故乡,没有这般寒风呼 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我会写
yú
pàn
榆畔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 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 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词牌名。 程:道路、路程。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千帐灯:皇帝出巡临时住宿的行帐的灯火,千帐言军营之多。
•
6.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 不能再 平常的 事物, 便有了 某种诗 意。你 瞧,那 晚风中 的炊烟 ,怎么 看都像 是一幅 悬腕挥 就的狂 草,云 烟乱舞 ,该虚 的地方 虚,该 实的地 方实, 那是我 们在绢 和纸上 无法做 到的, 可谓真 正的“ 天书” 了。
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更:旧时一夜分五更, 每更大约两小时。 聒: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译文: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 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 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外面风声不断,雪花不住,扰得思乡 的将士们无法入睡,在我温暖宁静的 故乡,没有这般寒风呼啸、雪花乱舞 的聒噪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