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区别与联系
剩余价值的分配
3.表现特点:资本商品的价格
2021/4/9
20
(二)利息率
1.概念: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按年计算)利息量与借
贷的货币资本量的比例。 公式:利息率=利息量/借贷资本量
2.利率的界限:最高界限:平均利润,最低界限:零 3.影响利率高低的因素
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借贷资本供求习惯、法律和传统因素
(一)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1.利润率不同,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利润,引起不同 生产部门竞争
2.不同部门竞争的手段是资本转移,资本由利润率低的 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
3.部门之间竞争导致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化
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 / 社会总资本)× 100%
P M C 100 %
2021/4/9
13
二、商业利润
(一)概念
是从事商品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
(二)来源
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 价值,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 值一部分,并通过价格差价途径实现。
2021/4/9
14
(三)商业资本对商业员工的剥削 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积累中折旧费
1、商品的资本(资本商品)
闲置待用流动资本
2、所有权资本(财产资本)
尚未投资的剩余价值
3、具有拜物教性质的资本
(G—G`)
(三)来源
(四)特点
2021/4/9
19
二、利息和利息率
(一)利息 1.概念: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
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平均利润=利息+企业利润
2.实质:是货币资本作为生息资本增殖的表现,
南开大学22春“工商管理”《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2
南开大学22春“工商管理”《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以制定缔约国间行为准则和有关贸易准则,促进贸易全球化为宗旨的国际组织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C.世界贸易组织D.国际垄断同盟参考答案:C2.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联系与区别:()A.前者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后者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关系B.前者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后者表示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程度,前者小于后者C.前者是后者的转化形式,后者是前者的本质D.一般利润率具有下降趋势,一般剩余价值率具有提高趋势E.二者是同一剩余价值量参考答案:ABCDE3.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指()。
A.可变资本比重增大B.不变资本比重增大C.流通资本比重增大D.流动资本比重增大参考答案:B4.经济危机的周期阶段包括()。
A.危机阶段B.萧条阶段C.复苏阶段参考答案:ABCD5.作为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A.必须是具有十足价值的金币B.使商品的买卖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分离C.必须是现实的货币D.使商品生产从物物交换转变为商品流通E.可以用价值符号来代替参考答案:BCD6.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A.潜在的过剩人口B.停滞的过剩人口C.流动的过剩人口D.结构性失业参考答案:ABCD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是()A.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B.劳动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C.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D.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参考答案:D8.G-W...P...W′-G是()A、商品资本循环公式B、货币资本循环公式C、生产资本循环公式D、流通资本循环公式9.所有制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产权,产权包括()。
A.管理权B.所有权C.占有权D.使用权E.支配权参考答案:BCDE1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具有两重属性是()。
A.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又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B.劳动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C.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D.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参考答案:A11.资本的生产时间包括()。
问答题
问答题1、说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3、说明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
4、说明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及其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的产生,存在,发展和变化都依存于一定的经济条件,只要存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同这种经济条件相联系的经济规律就必然存在和发生作用。
2,因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创造,改造和消灭经济规律,但是人们可以认识和自觉地利用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规划自己的行动,以期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
5、为什么说经济规律是客观的?(1)经济规律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
经济规律的产生~存在~发展和变化都依存与一定的经济条件,只要存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同这种经济条件相联系的经济规律就必然存在和发生作用。
(2)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
人们可以认识和自觉利用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规划自己的行动,以期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
(3)经济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创造~改造和消灭经济规律。
6、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为什么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答:○1必须联系生产力:才能找到各种生产关系存在的客观依据;才能说明各种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才能判别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
○2必须联系上层建筑:才能理解生产关系变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7如何理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①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中,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
使用价值不能离开价值存在,因为离开价值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也必须有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互为依存、互为条件。
②生产者取得价值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取得使用价值让渡价值。
使用价值与价值相互排斥、相互对立或相互矛盾。
8为什么说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答:(1)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私人性质;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社会性质。
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利润的
1.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利润的?(1)所费资本转化为生产成本。
为理解生产成本(或生产费用、成本价格)的含义,首先要区别生产商品的实际耗费和资本耗费。
生产商品的实际耗费是劳动的耗费,包括活劳动的耗费与物化劳动的耗费,商品的价值公式为:w=c+v+m。
其中,c代表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v+m为工人创造的新价值。
由于m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对于资本家来说,资本耗费只是c+v部分。
因此,他们自然就把c+v看作是生产费用或生产成本。
如果用K代表生产成本c+v,则商品的价值公式就转化为w=K+m。
这样,就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源泉,仿佛m是由生产成本K而不是由可变资本v带来的。
生产成本不仅仅是个单纯的计算方法问题,而且是资本家盈亏的标志,或者说它是商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
由于生产成本只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那么,在商品价值与生产成本之间就有了一个差额。
这可以说明资本主义的竞争规律:资本家为了在竞争中击败对手,他可以在商品的价值之下而在生产成本之上的范围内决定商品的售卖价格,但仍可取得剩余价值。
这种竞争,迫使各个资本家千方百计地降低自己商品的生产成本。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在c+v转化为生产成本后,剩余价值就被看作是全部耗费资本的产物。
但对于资本家来说,剩余价值还要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即所用资本的增加额。
全部预付资本包括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
在一次生产过程中,流动资本全部被消耗,而固定资本是逐步磨损,价值只是部分地转移到产品中去,并构成生产成本。
这样,作为所费资本的生产成本,同所用资本即全部预付资本之间,就存在很大的差额。
由于全部预付资本都参加了生产过程,资本家自然把它看作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当剩余价值不是表现为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44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
可见,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剩余价值(m)是由雇佣工人(可变资本v)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m'= m/v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资本家把它剩余价值看做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P'= m/c+v。
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是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展开剧烈竞争的结果。
平均利润是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商品以生产价格为基础进行交换,市场价格的变动以生产价格为中心。
首先我们来说利润率,这是站在“资本”的一方来讨论的,假设你是有很多钱,想投资一个工厂进行生产,现在一共投资了1000万,其中800万买了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200万雇佣了工人进行生产,叮叮当当一顿生产,最后卖了1300万,你非常开心,立马进行核算:一共投入了1000万,挣了300万,利润率30%。
这样乍一看,30%,貌似并不是很高的数字,资本家也并没挣多少,也没有剥削多少。
然后,马克思站出来说,假的、假的、都是骗人的。
这个算法是有问题的,虽然一共投入了1000万,挣了300万,利润率30%不算很高,但是,投入的1000万是有区别的,其中800万买了机器设备材料,这些只是转移到了商品中,并不会增值的,真正使得增值的是劳动,而劳动只有200万,却挣了300万,比例是150%,还说不剥削!自己看看数字。
这个比例就是举世闻名的“剩余价值率”。
把所有的投入称为“预付资本”,用这些钱买了厂房、机器、原材料、劳动。
其中厂房、机器、原材料,他们的价值随着物质形态的改变,转移到了新的产品中,但是,并没任何增值,所以叫“不变资本”,而劳动是不一样的,劳动在生产过程中,是能够增值的,所以叫“可变资本”,也就是说,劳动创造出的价值,不仅补偿自身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还能剩余来一部分,这就是“剩余价值”这个概念的意思,用剩余价值除以可变资本,得到的就是剩余价值率。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之产业资本的利润和平均利润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串讲之产业资本的利润和平均利润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生产成本资本主义企业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W)包括三个部分:W=c+v+m。
对资本家来说,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构成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
因而商品的价值构成就发生了形式上的变化,用k代表生产成本,k=c+v,则商品价值W=c+v+m,就变为W=k+m。
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对资本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盈亏的界限。
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企业再生产的一个条件。
生产成本的高低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
生产成本范畴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
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资本耗费的产物,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源泉的真相就被抹煞掉了,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所以,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商品价值的公式就表示为:W=k+p。
利润和剩余价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利润和剩余价值的联系在于,利润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它们同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数量也同样大小。
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利润则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更加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
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1、利润率的形成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
利润率=剩余价值/预付总资本,p′=m/(c+v)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有明显区别:二者表现不同的经济关系。
二者数量不同。
第三,剩余价值率清楚地表明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可变资本,而利润率则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第一,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利润率的高低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按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
是就整个生产部门而言,不是指个别企业来说的。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1)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所有预付资本的比率。
它们是通过相同残值的两种不同计算方法获得的不同比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2)在预付资本金额固定的情况下,利润率的大小与残值金额成正比。
残值金额越大,利润率越高。
剩余价值的数量由剩余价值的比率决定。
因此,利润率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水平,即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其次,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反映出不同的社会关系。
剩余价值率反映了剩余工作时间与必要工作时间之比以及未付工作与已付工作之比。
剩余价值率越高,资本家占用的工人剩余劳动就越多,剥削程度越深。
利润率反映了资本的自我增殖程度。
一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就表现为资本的自我繁殖,这使资本关系变得神秘。
(2)两者的变化趋势不同。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继续采用新方法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因此,剩余价值率有上升的趋势,但利润率将逐渐下降,这是部门间资本主义竞争的必然结果。
残值率和利润率之间有什么关系?根据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成正比。
剩余价值越多,利润越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就越严重。
然而,在21世纪的远东,在改革开放最成功的大中华地区,出现了传说中的思想家史国宝。
史国宝的知识论并没有认识到剩余价值对利润的贡献。
作者认为资本家没有剥削工人。
由于没有资本开发的必然性,所以没有剩余价值的提取的必然性。
可以研究腐败的官员和罪犯的剩余价值,但不必研究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因为资本家和工人都是特权的牺牲品,窃贼可以提取剩余价值。
工人是剩余的受害者价值,资本家也是如此。
本质上,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是互惠互利或多赢的关系,而不是剩余价值的单赢关系。
基于知识的理论提出生产力的三个要素是资本租金,人才租金和知识租金。
资本租金是生产要素的硬件或硬实力,而基于知识的租金是生产要素的软件或软实力。
人才租金是生产要素的关键或生存能力。
政治经济学辨析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辨析题导论1、评判生产关系先进和落后的根本标准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
判断:错误修改:评判生产关系先进和落后的根本标准是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说明:该题搞错了评判生产关系先进和落后的根本标准。
2、经济规律是客观的,所以,人们既不能创造、改变它,也不能利用它。
判断:错误修改:经济规律是客观的,所以人们不能创造和改变它,但可以利用它。
说明:该题忽视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正因为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便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规律。
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判断:正确说明: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手段(包括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
在这三个构成要素中,生产工具规定生产力水平的性质,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生产工具的发展,所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甚至是第一生产力。
4、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判断:正确说明: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商品分配形式,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5、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生产关系。
判断:错误修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
说明:混淆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对象。
6、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判断:错误修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说明:混淆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对象。
7、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判断:正确说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而二者具有相互作用的内在联系。
并且,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活经济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就是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关系还与上层建筑有关。
(老师说我写的没有回答在重点上,我也不知道哪儿不对)第一篇商品和货币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判断:正确说明:使用价值体现物品本身对人的有用关系,只要有人类存在,就就有使用价值存在。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第八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3、影响平均利润率的主要因素
平均利润率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影响:
第一、社会各部门资本的有机构成及由此产生的 不同利润率水平。如果社会生产中资本有机构成高的 部门较多,则平均利润率水平就相对较低;如果资本 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较多,则平均利润率会相对较高。 第二、社会总资本在利润率不同各个部门的分配 比例。如果社会总资本资本在利润率较高的部门投入较 多,则平均利润率会相对较高;反之,如果在利润率较 低 的部门投入资本较多则平均利润率会相对较低。
生 产 部 门 资本 总额 资本 构成 剩余 不 价值 变 率% 资 本 可变 剩 资本 余 价 值 利 润 利 润 率 % 平 均 利 润 率 % 平 均 利 润 价 生 值 产 价 格 生产价 格与价 值之差
甲
300
9: 1
150
27 0 16 0
30
45
4 5 6 0
15
25
75
3 4 5 2 6 0 1 4 5
第八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剩余价值反映了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但现实经济中直接看到的不 是剩余价值而是利润。
所以,本章着重阐述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 利润又怎样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及相应的价值怎样 转化为生产价格。通过分析这些转化过程,揭示它 们是怎样进一步模糊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
-10
0
+10
合计
300
60
60
2、平均利润率与平均利润
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就是社会总剩余价值量 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的过程。因此,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量/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率形成后,每个部门资本得到的利润不再 与自己所雇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相等,而是按照平均 利润率获得相当于自己预付资本量的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 = 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剩余价值(m)是由雇佣工人(可变资本v)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m'= m/v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资本家把它剩余价值看做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P'= m/c+v资本有机构成:c/v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是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展开剧烈竞争的结果平均利润是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商品以生产价格为基础进行交换,市场价格的变动以生产价格为中心。
1、剩余价值(m)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C)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V)创造的。
2、剩余价值率: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可用公式表示:m'= m/v。
3、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通常用C:V来表示。
4、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
5、利润率是指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可用公式表示:P'= m/c+v。
二、考题再现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得的利润是15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为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单选)。
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区别与联系
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区别与联系?两者的联系:(1)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它们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的两种不同计算方法得出的不同比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2)在预付资本量已定的条件下,利润率的大小与剩余价值量成正比,剩余价值量越大,利润率越高。
而剩余价值量又是由剩余价值率决定的,因此,利润率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即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其次,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
剩余价值率反映了工人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无酬劳动与有酬劳动的比率。
剩余价值率越高,工人的剩余劳动被资本家占有越多,受剥削程度越深;利润率是反映资本的自我增殖程度,一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就表现为资本的自我增殖,使资本关系神秘化了。
(2)两者的变化趋势不同。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不断地采用新的方法,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因此剩余价值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利润率会逐步趋于下降,这是部门间资本家竞争的必然结果。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当它不被看作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而是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就转化为利润,用p表示。
而商品价值从W = c + v + m转化为W = k + m,现在进一步转化为W = k + p,掩盖了利润的来源。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是:它们本来是一个东西,所不同的,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而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这种现象形式歪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实质。
剩余价值创造出来,由产业资本家无偿占有,一部分给银行资本家做利息,一部分给商业资本家(因为他们帮助实现剩余价值),一部分可能还要给农业资本家做地租,剩下的才是产业资本家自己的利润. 对于其他的部门资本家也可以这样分析.只有当产业资本家谁都不用给的,所有的剩余价值才是他的剩余价值可大致分为5种:产业利润,商业利润,银行利润,利息和地租。
04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单元测试题四——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配】一、单项选择题1.产业资本循环中货币资本的职能是()。
A.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B.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C.为价值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D.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2.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资本的职能是()。
A.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B.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C.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D.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3.产业资本循环中商品资本的职能是()。
A.生产剩余价值B.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C.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D.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4.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B.售卖阶段C.生产阶段D.流通阶段5.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是()。
A.资本循环B.资本周转C.资本积累D.资本流通6.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
A.原料和燃料B.辅助材料C.机器设备D.商业设施7.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可变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
A.原料和燃料B.辅助材料C.机器设备D.劳动力8.下面属于固定资本正常的有形磨损的是()。
A.机器设备由于使用和自然力作用造成的损耗B.由于科学技术进步造成的固定资本价值贬值C.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机器设备损坏D.由于机器设备制造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的贬值9.根据下列数据计算该企业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
生产资本构成价值(单位:万元)使用年限固定资本 1 000其中:厂房300 15年机器600 10年小工具100 5年流动资本500 1/4年A.0.15 B.2C.0.25 D.1.410.资本周转速度与()。
A.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反比B.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正比C.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正比D.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反比1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问题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C.社会资本的循环问题D.社会资本的周转问题1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每个学经济学的童鞋都学过“政治经济学”应该,其中有一句经典的话——“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并且创造了“剩余价值率”来表示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
今天,来和大家聊聊“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如何“掩盖剥削”和“揭示剥削”。
在正式说之前,我们要说的是,这是两种经济学的学说,有不同的历史背景,有不同的阶级立场,纯学术角度看,并没有谁对谁错,百花齐放才是春。
首先我们来说利润率,这是站在“资本”的一方来讨论的,假设你是有很多钱,想投资一个工厂进行生产,现在一共投资了1000万,其中800万买了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200万雇佣了工人进行生产,叮叮当当一顿生产,最后卖了1300万,你非常开心,立马进行核算:一共投入了1000万,挣了300万,利润率30%。
这样乍一看,30%,貌似并不是很高的数字,资本家也并没挣多少,也没有剥削多少。
然后,马克思站出来说,假的、假的、都是骗人的。
这个算法是有问题的,虽然一共投入了1000万,挣了300万,利润率30%不算很高,但是,投入的1000万是有区别的,其中800万买了机器设备材料,这些只是转移到了商品中,并不会增值的,真正使得增值的是劳动,而劳动只有200万,却挣了300万,比例是150%,还说不剥削!自己看看数字。
这个比例就是举世闻名的“剩余价值率”。
把所有的投入称为“预付资本”,用这些钱买了厂房、机器、原材料、劳动。
其中厂房、机器、原材料,他们的价值随着物质形态的改变,转移到了新的产品中,但是,并没任何增值,所以叫“不变资本”,而劳动是不一样的,劳动在生产过程中,是能够增值的,所以叫“可变资本”,也就是说,劳动创造出的价值,不仅补偿自身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还能剩余来一部分,这就是“剩余价值”这个概念的意思,用剩余价值除以可变资本,得到的就是剩余价值率。
因为本来只有可变资本增值了,然而算利润率除的是包括不变资本在内的“预付资本”,所以,利润率就会比剩余价值率低很多,也就掩盖了剥削。
剩余价值学说百度百科
1剩余价值学说百度百科剩余价值学说即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
1内容剩余价值理论(Theory of Surplus Value)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的准确含义,经过仔细考察“剩余价值”出现的各种场合,发现其含义并不统一,至少有两种:第一种是从价值的创造者而言,“剩余价值”是与“自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如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
如工人创造的价值若还不抵其工资,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只有创造的价值比工资多,他才创造了剩余价值。
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因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培养、教育费用和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而这恰恰就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部分——自用价值。
故对剩余价值的新旧两种解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仅在于:马克思是站在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的立场基础上来分析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生产的实质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揭示;而新解释是从更加宽泛的概念来解释剩余价值,具有普遍适用性,可解释一切与自用价值相对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还有第二种含义,是从价值的载体而言,是与“已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
这种含义不如第一种含义常见,但在电视、报刊、书籍及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出现。
如2000年12月12日早上8时之前,中央电视一台的“东方时空”节目曾报道有人回收“电子垃圾”再利用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印度一男子竟用此而组装成一辆摩托车,言此为利用垃圾的“剩余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显然并非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而是指物品经利用后所剩的价值。
考前必备2023年安徽省巢湖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测试卷(含答案)
考前必备2023年安徽省巢湖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多选题(10题)1.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相同之处是()。
A.都不能针对第三者实施B.都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C.都是对正在进行或正在发生的危害而采取的D.都是对不法侵害行为所采取的2.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区别和联系是()。
A.剩余价值率是基础,利润率是它的转化形式B.剩余价值率反映资本的利削程度,利润率反映资本的增殖程度C.利润率一般会小于剩余价值率D.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在量上完全一致3.甲对乙称,如果乙不去殴打丙,就天天上门找茬,让乙全家不得安生。
乙无奈,将丙殴打致轻微伤,后被公安机关查获。
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
A.甲胁迫他人违反治安管理,对其应从重处罚B.乙受胁迫殴打他人,对其应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C.甲、乙共同违反治安管理,应同等处罚D.对甲、乙二人应以结伙斗殴予以处罚4.“六必谈”是指()。
A.在工作中有困难或受到挫折时必谈B.变动岗位和职务升降时必谈C.工作中有思想情绪必谈D.在廉政勤政方面群众有反映时领导必谈E.发现有苗头倾向性问题时必谈F.出现违法违纪受到批评或纪律处分时必谈5.公民具有下列()情形的,可申请加急办理普通护照。
A.出国奔丧、探望危重病人的B.出国留学开学日期临近的C.前往国入境许可或者签证有效期即将届满的D.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认可的其他紧急事由6.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要求坚持和完善的制度与治理体系的要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能推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现代化B.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属于党的领导制度体系C.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范围内D.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属于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要点7.扫黑除恶总体要求体现既有力打击震慑黑恶势力犯罪,形成()态势,又有效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形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24题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24题全)1、简述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特征,以及哲学回答关于世界观的什么问题?产生了哪些对立的观点和看法?特征: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回答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即物质与意识谁者第一性的问题和意识能不能认识物质,也就是哲学上的意识与物质的同一性问题。
产生的对立观和看法: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世界时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认识的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2、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含义、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概念: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存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内容:1)物质与意识谁者第一性的问题。
2)意识能不能认识物质,也就是哲学上的意识与物质的同一性问题。
理论意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如何回答其内容的第一方面,即如何回答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二方面,即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凡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可知论;反之,则是不可知论。
3、简述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概念、内容、存在形态及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之一,它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存在形态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哲学中与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派别,它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存在形态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意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分别形成了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观点,为我们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唯物论和辩证法以及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们正确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
剩余价值分割理论
剩余价值分割理论剩余价值分割理论反映的是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及农业资本家大土地所有者对剩余价值的重新分割及他们之间的矛盾。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反映了资本家一步一步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本质和来源。
商品的价值W=c+v+m,当资本家把(c+v)看成生产成本或生产价格(K)时,商品价值表现为W=K+m,成本价格小于商品的价值,两者之差就是剩余价值。
这样就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成本价格的出现就把剩余价值归结为商品价值在成本价格上的增加额,这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p),商品价值表现为W=K+p,利润的本质就是剩余价值,但在现象上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就掩盖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
相应的利润率(p'=m\c+m)小于剩余价值率(m'=m\v),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较高阶段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看似矛盾,但从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考察平均利润的形成会发现: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由于各个部门间存在利润率的差别,资本就会在各个部门间转移,必然会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这样的资本转移及由此而来的价格和利润率的变化要到两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相当才停止,这样就形成了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个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已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生来源,但利润量与价值量还是一致的,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利润量与剩余价值量就不一致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似乎利润的多少就只和资本量有关,就完全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
2.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在平均利润形成以前,商品按照价值出售,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不是W=K+m,而是W=K+p—,这样价值规律就不是直接通过价值其作用了,而是通过生产价格起作用。
第七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七章剩余价值的分配第一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一、生产成本1.生产成本的含义生产成本又称生产费用,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
2.生产成本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影响(1)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商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
(2)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经营企业盈亏的标志。
(3)生产成本的高低是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就转化为利润这一具体形态。
2.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1)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同一个东西,都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二者在数量上是一致的。
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
(2)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利润率及其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1)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就是:(2)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二者是同一剩余价值量按照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的不同比率,它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在于:①二者在质上不同。
m'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P′反映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②二者在量上不等。
由于c+v总是大于v,因而P′总是小于m' 。
4.决定和影响利润率变化的主要因素第一,剩余价值率的高低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第三,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1.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平均利润的形成(1)部门之间的竞争是指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为追求较高利润率而展开的竞争。
(2)部门之间竞争的目的是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竞争的手段是进行资本转移,即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高的部门。
(3)部门之间的竞争,引起各部门生产规模的变化,进而引起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的变化,结果使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于一致,形成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
2.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1)平均利润率就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和预付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区别与联系?
两者的联系:(1)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它们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的两种不同计算方法得出的不同比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2)在预付资本量已定的条件下,利润率的大小与剩余价值量成正比,剩余价值量越大,利润率越高。
而剩余价值量又是由剩余价值率决定的,因此,利润率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即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其次,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
剩余价值率反映了工人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无酬劳动与有酬劳动的比率。
剩余价值率越高,工人的剩余劳动被资本家占有越多,受剥削程度越深;利润率是反映资本的自我增殖程度,一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就表现为资本的自我增殖,使资本关系神秘化了。
(2)两者的变化趋势不同。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不断地采用新的方法,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因此剩余价值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利润率会逐步趋于下降,这是部门间资本家竞争的必然结果。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剩余价值,当它不被看作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而是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就转化为利润,用p表示。
而商品价值从W = c + v + m转化为W = k + m,现在进一步转化为W = k + p,掩盖了利润的来源。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是:它们本来是一个东西,所不同的,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而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这种现象形式歪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实质。
剩余价值创造出来,由产业资本家无偿占有,一部分给银行资本家做利息,一部分给商业资本家(因为他们帮助实现剩余价值),一部分可能还要给农业资本家做地租,剩下的才是产业资本家自己的利润. 对于其他的部门资本家也可以这样分析.
只有当产业资本家谁都不用给的,所有的剩余价值才是他的
剩余价值可大致分为5种:产业利润,商业利润,银行利润,利息和地租。
所以以产业利润,商业利润,银行利润为存在形式的这三种利润只是剩余价值的一种形式。
1如果全部剩余价值都用于分红而没有进行资本积累的话,股息也是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2 如果一个产业资本家向银行贷款来从事生产,并且把商品委托给代理商业资本家销售,而且在购买生产资料时还要受垄断高价的剥削,那么,这个资本家雇佣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除了提供他自己的利润外,还要由银行、商业资本家和垄断资本家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