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98个常考点归纳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点及重点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学生观——“以人为本”(一)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三)尊重热爱学生。
(四)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五)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3、教育观即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2.坚持五育并举,处理好他们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发挥较高的整体功能3.坚持统一目标与因材施教相结合4.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全面发展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4、教师观在资格考试中,教学设计的题目一般不会要求就某一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完整的教案,往往是针对某一个内容,就设计要素中的某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具体要素:导入、小结、教学目标、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教资常考知识点汇总
教资常考知识点汇总由于您没有给出具体的教资考试科目等相关信息,以下为您提供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常考知识点汇总:一、职业理念。
1. 教育观。
- 素质教育的内涵。
-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
-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克服只重视智育的倾向。
-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学生的特长。
-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新课改下的教学观。
-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 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
-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教师要遵循这些规律,如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等进行教育。
-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空间。
-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犯错误,教师要宽容对待,给予引导。
- 学生是独特的人。
- 学生是完整的人。
把学生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单纯地关注知识学习。
-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学生。
-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教师资格证重点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重点知识点总结教师资格证是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种资格认定。
想要获得教师资格证,除了需要通过相应的考试外,还需要对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有所掌握。
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有效地备考。
一、教育学知识点总结1. 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的定义、特征、作用等。
2. 教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如进化主义派、社会互动主义派、建构主义派等。
3. 学习与发展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等。
4. 教学理论与方法: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评价与反馈等方面的内容。
5. 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如学生发展差异、班级管理、课堂教学改革等。
二、心理学知识点总结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的定义、对象、方法等。
2. 发展心理学: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成人发展心理学等。
3. 学习与记忆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注意、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内容。
4. 智力与智力测量:包括智力理论、智力测试、智力发展等相关知识。
5. 个体差异与心理健康:包括性格、情绪、压力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总结1. 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宪法、教育法、劳动法、儿童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规。
2. 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与意义:包括教育机构、教职工、学生及家长等各方面的权益保护。
3. 教育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包括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师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规细则。
以上仅为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部分重点知识点总结,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还可以参考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方面的专业教材和参考书籍。
同时,通过刷题、做模拟试卷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更好地应对教师资格证考试。
希望本文对考生们的备考有所帮助。
祝各位考试顺利通过!。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重点简答题汇总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重点简答题汇总请简述教育的起源学说(1)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
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代表人物为朱熹。
(2)生物起源说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它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如老鹰教小鹰飞翔,老猫教小猫抓老鼠等。
从这个学说开始,教育起源问题开始转向科学解释。
代表人物为法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家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
心理起源说和生物起源说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
(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代表人物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米丁斯基。
请简述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劳教分离有阶级,古代人死板)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请简述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公立世义)第一,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
第二,普遍实施义务教育。
强调对国民实施一定的教育是国家的责任,接受一定的教育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三,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西方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教育的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和提供保证。
第四,教育世俗化。
与公立教育发展相适应,教育逐渐建立了实用功利的教育目的,从宗教教学中分离出来。
请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全民多现身)(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全民化是指所有人都接受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所有中青年都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主要是指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主要是指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是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技术现代化主要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技术上的应用,包括教育设备、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的现代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变化。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98个常考点归纳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98个常考点归纳一、教育基础知识1.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2. 《学记》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 liè)等、藏息相辅等。
3.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4. 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
5.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6. 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7. 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
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8.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出“泛智”教育,提出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思想首次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
9. 卢梭是法国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儿童本位思想。
10. 裴斯泰洛奇是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11. 洛克是英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和“白板说”。
12. 第斯多惠是德国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代表作《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3. 斯宾塞是英国教育家,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代表作《教学论》,提出“教育是为幸福生活做准备”。
14. 乌申斯基是苏联教育家,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将教育学称作艺术。
15.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了教育性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和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提倡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教师资格证必考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必考知识点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每位教师的职业发展必经之路。
考试内容广泛涵盖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多个学科领域。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教师资格证,下面将对其中的一些必考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教育学知识教育学是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例如,要了解不同学派的教育观念,如现代教育学派的人本主义、行为主义等;了解教育学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如智力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等;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等。
二、心理学知识心理学是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考生需要熟悉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例如,了解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如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如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
此外,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如儿童时期的认知、情感、社会发展等,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三、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也是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一些教育政策和制度,如义务教育政策、学校管理制度等。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保障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四、学科知识考试中还会涉及到一些学科知识,考生需要具备相应学科的基本知识。
不同学科的知识点会有所不同,但可以通过细致的复习对知识点进行梳理。
对于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可以为考生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提供帮助。
总结: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复习需要全面、系统地掌握各个学科的必考知识点。
除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学科知识外,还需要熟悉相应的教育政策和制度。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查阅教材资料、参加培训课程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良好的时间管理和复习计划也是备考成功的关键。
希望每位考生都能付出努力,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为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资格证的重点知识点梳理
教师资格证的重点知识点梳理教师资格证是衡量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想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来说是一项必备的资格认证。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梳理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点知识点。
一、教育学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任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的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2.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教育学、近代教育学和现代教育学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思想和理论。
3.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学习原理、发展原理、教育规律等,而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研究方法等。
二、心理学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任务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人类的认知、情感、个性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2. 心理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理论主要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理论和爱因斯坦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等。
3. 学习和记忆学习和记忆是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包括学习的类型、学习的过程、记忆的原理和记忆的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教育法律法规是监管教育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于维护教育的秩序和规范有着重要的作用。
2. 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法、教师法、教育管理法规等,考生需要掌握这些法规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细则。
四、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1. 教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教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教学理论、近代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理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2. 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设计等;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的过程。
3. 多媒体教学和信息技术教育多媒体教学和信息技术教育是近年来兴起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创新教学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教育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记重点与考点
小学教育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记重点与考点
1.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重点
-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知识,了解学生、教学目标和教材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 教学设计与实施: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 评价与反馈:包括对学生研究情况进行评价和给予合理反馈的能力,能够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2.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考点
- 受教育理论与实践: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研究与发展:了解学生的研究和发展特点,能够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 教育教学研究方法:了解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教育教学研究。
- 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够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材料,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过程。
- 评价与反馈: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反馈,能够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以上是小学教育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重点与考点,希望能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相关教材和资料。
小学教师资格证知识点梳理
小学教师资格证知识点梳理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是许多有志于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人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考试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等。
下面为大家梳理一下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一、综合素质(一)职业理念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2、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即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3、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等。
(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要熟悉其中的重要条款和规定。
2、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明确教师所享有的权利,如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等,以及应当履行的义务,如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等。
3、学生的权利保护知道学生享有的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等权利,以及学校和教师在保护学生权利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教师资格证考试常考知识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常考知识点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常考知识点整理(精选4篇)教师资格证考试常考知识点整理篇101(1)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教育目的(2)整个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教育方针02(1)教育的三大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2)德育的四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03(1)《学记》是中国最在也是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2)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本教育著作,也是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04(1)中国最早采用启发性教学的人—孔子(2)西方最早采用启发性教学的人—苏格拉底05古希腊三哲/三贤(1)苏哥拉底—产婆术(2)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与游戏(3)亚里士多德—教育要遵循自然06(1)提出把教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培根(2)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夸美纽斯(3)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而独立的学科—赫尔巴特07(1)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2)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3)科学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4)心理学之父—冯特(5)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6)俄罗斯的教育心理学之父—乌申斯基08(1)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人—艾拉斯莫斯(2)最早论述班级授课制的人—夸美纽斯09(1)世界上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凯洛夫《教育学》(2)我国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杨贤江《新教育大纲》10(1)学校教育最早出现在—夏朝(2)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京师同文馆(3)我国颁布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壬寅学制(4)我国实施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癸卯学制11(1)人的身心发展前提和基础—遗传(2)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3)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学校教育12(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育是德育最基本的途径(2)学会调适是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3)寻求发展是心理辅导的高级目标(4)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5)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资格证考试常考知识点整理篇2一、社会刻板印象社会刻板印象也叫定型化效应是指由于受到社会方面的影响,对于某一个人或一类人产生的一种较为固定的看法。
教师资格证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的重点知识点总结教师资格证是衡量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准入标准,对于教师来说,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提高教学水平和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备考的教师更好地进行复习。
一、教育教学知识点1. 教育学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的定义、特点、学科关系等内容。
2. 教育学派与理论:重点了解不同教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观点,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等。
3. 教育学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法、访谈法等教育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4. 教育心理学:重点涉及学习、记忆、思维、发展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相关理论。
5. 教育评价与教学评价:了解评价的原则、方法和手段,掌握一定的评价技巧。
二、教育法律法规相关知识点1. 教育法律法规的种类: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教育部门规章制度、学校内部管理规定等。
2.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了解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规范和各项教师职责。
3. 教育行政法律法规:包括教师招聘、升迁、管理和工资福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4. 教育著作权与教育科研:了解教育著作权的相关规定,了解教育科研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三、学科相关知识点1. 语文学科:了解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和技巧,掌握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2. 数学学科:掌握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和技巧,了解数学学科的核心知识点。
3. 英语学科:了解英语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和技巧,熟悉英语学科的教学大纲。
4. 科学学科:了解科学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和技巧,了解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5. 历史学科: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和技巧,了解历史学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育教学实践相关知识点1. 德育教育:了解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和任务,掌握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教学设计与教案: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步骤,掌握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
3. 课堂教学与教学评价: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点和教学策略,掌握教学评价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必背知识点(最新整理分享)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必背知识点(最新整理分享)2.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1)教师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引领者。
第一,教师应该具有专业的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第二,教师应该具有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能力。
第三,教师应该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考点6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1)目标导向原则。
评价应该以教育目标为导向,评价结果应该反映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
2)全面性原则。
评价应该全面反映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
3)差异性原则。
评价应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反映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发展情况。
4)科学性原则。
评价应该科学、客观、公正,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工具,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考点7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操作,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科学、全面、系统,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
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灵活、有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特点。
4)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应该丰富、多样,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
5)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应该科学、客观、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考点8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角色1)知识传授者。
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
2)引导者。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研究和自我发展。
3)评价者。
教师应该科学、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反馈,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4)管理者。
教师应该管理好课堂秩序,保障教学顺利进行。
考点9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角色1)主体角色。
学生应该成为研究的主体,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
2)合作角色。
学生应该在课堂中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促进个体和集体的发展。
3)评价角色。
学生应该对自己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研究策略。
4)管理角色。
学生应该遵守课堂纪律,维护课堂秩序,促进教学顺利进行。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常考知识点归纳汇总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常考知识点归纳汇总(简)尊重家长的意义:有利于调动家长教育的潜能,形成教育共识;有利于促进家长素质的提高,形成教育的优势;有利于化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形成教育的合力。
(简)尊重家长的道德要求: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教育学生尊重家长。
(简)教师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有利于保证教育的联系性和一贯性;有利于能增进学校整体的教育智慧;有利于营造优良的育人氛围;有利于增进教师职业人生的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
(判)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热爱学生时其对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热爱学生时我国教育方针对教师的根本要求;热爱学生时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多、简)教师热爱学生的意义:热爱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奋发向上;热爱学生为教师的施教提供了感情基础;热爱学生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创造了契机;热爱学生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热爱学生有利于激励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简)热爱学生的基本要求:要深入了解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要始终信任学生;要严格要求学生;要平等对待学生。
(多)严格要求学生的道德特征: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严而有情。
(单、判)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
(单、判)教书育人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单、判)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终体现。
(多、简)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明确教书的内容;把握育人的方向;教书育人要结合学科、融入感情。
(简)教书育人的途径: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要有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要勤于学习,用于实践;要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各门学科教育之中。
(简)严谨治学的途径:教师要夯实学科专业知识;教师要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师要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
(判)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活动对教师的一种起码要求,是教师所必备的道德品质。
(简)如何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教师要有开朗的性格、平静的心境和健康的情绪;教师要有广泛的兴趣;教师要有高雅的生活品味。
2023下教资知识点99条
2023下教资知识点99条2023年下半年教育部将举行教师资格考试,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我们整理了2023下教资考试的99个重要知识点,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 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2. 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3.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4. 教育目标的分类和特点5. 教育内容的分类和特点6. 教育方法的分类和特点7. 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8.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9.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10. 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11. 教育社会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12. 教育法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13. 教育法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14. 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15. 教育经济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二、教育教学知识16. 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评价17.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18.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19. 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20. 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管理21. 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和规律22. 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23. 学生学习的能力和素质24. 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25. 学生学习的评价和反馈26. 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7. 教学评价的形式和内容28. 教学评价的工具和技巧29. 教学评价的结果和应用30. 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三、教育法律法规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基本内容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基本内容3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34.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基本内容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基本内容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基本内容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籍条例》的基本内容3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政许可条例》的基本内容3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政处罚条例》的基本内容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政复议条例》的基本内容四、教育管理知识41. 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2. 学校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责43. 学校管理的决策和执行44. 学校管理的监督和评估45. 学校管理的改革和创新46. 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7. 教育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责48. 教育行政管理的决策和执行49. 教育行政管理的监督和评估50. 教育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五、教育心理学51. 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52. 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53. 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54. 情感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55. 个体差异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56. 学习动机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57. 学习策略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58. 学习环境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59. 学习评价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60. 学习困难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六、教育评价与测量61.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目的62. 教育评价的原则和方法63. 教育评价的内容和形式64. 教育评价的工具和技巧65. 教育评价的结果和应用66. 教育测量的基本概念和目的67. 教育测量的原则和方法68. 教育测量的内容和形式69. 教育测量的工具和技巧70. 教育测量的结果和应用七、教育经济学71. 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目的72. 教育经济学的原则和方法73. 教育经济学的内容和形式74. 教育经济学的工具和技巧75. 教育经济学的结果和应用76. 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77. 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78. 教育质量的评价和提高79. 教育经费的筹措和管理80. 教育改革的经济效益八、教育社会学81. 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目的82. 教育社会学的原则和方法83. 教育社会学的内容和形式84. 教育社会学的工具和技巧85. 教育社会学的结果和应用86. 教育社会化的过程和影响87. 教育流动的原因和后果88. 教育不平等的原因和解决89. 教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90. 教育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九、教育法学91. 教育法学的基本概念和目的92. 教育法学的原则和方法93. 教育法学的内容和形式94. 教育法学的工具和技巧95. 教育法学的结果和应用96. 教育法律的制定和解释97. 教育法规的执行和监督98. 教育法律纠纷的处理和解决99. 教育法律的改革和完善以上是2023下教资考试的99个重要知识点,希望考生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顺利通过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一.教师职业道德1、怎么明白道德内涵?1)、由一定社会的关系决定;2)、以善恶为评价标准;3)、依赖人们的行为适应、社会舆论、及心里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多选)4)、调节个人与人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亮的阶级性。
3、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调节功能。
4、职业道德的特征:稳定性、具体性、适用性。
5、教师职业规范是普通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别体现。
(推断)6、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具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本人别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
(推断)7、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鲜亮的继承性(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学而别厌、诲人别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强烈的责任性,独特的示范性(孔子讲其身正,别令而行;身别正,虽令别从),严格的标准性。
8、我国在1997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范教师应:热爱学生、严谨治学、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
9、教师的全然任务是:教书育人。
10、朱熹强调要把修身、接物作为教师道德修养的准绳。
11、明代王守仁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讲,要求教师经过教书育人来启示人的良知。
12、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衡量和推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
(推断)13、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推断)14、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作用:指导作用、统帅作用、裁决作用。
15、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普通知识。
16、依法执教是调整教师劳动与法律制度之间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7、依法执教的必要性:是社会稳定的必定要求;是教育进展的必定要求;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的必定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定要求。
18、教师怎么依法举行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分析)1)教师要仔细贯彻执行教育方针,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打算,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2)教师要对学生举行宪法所确定的对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法制教育。
教资中小学综合素质20个必考知识点
教资中小学综合素质20个必考知识点中小学综合素质考试是为了评估学生除了学科知识以外的综合能力,其中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
根据教资中小学综合素质考试的要求和常见考点,以下是20个必考知识点:1.道德修养: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实践等方面。
考生需要了解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2.公民道德:了解公民的义务和权利,尊重他人的权益,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3.国情教育: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地理和政治制度等基本概念。
4.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5.尊师重教:学生要尊重教师的权威,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6.学习方法:了解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理解、总结归纳、思维导图等。
8.社交礼仪:学会与人交往,尊重他人,学会表达和倾听。
9.心理健康: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情绪管理、自我调节等。
10.健康饮食:了解健康饮食的概念,了解各种食物对身体的影响。
11.体育锻炼: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了解一些常见的体育锻炼方式。
12.安全教育:了解各种安全知识,如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
13.文明礼仪:了解社会礼仪,如谢礼、道歉、排队等。
14.环境保护: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提倡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15.艺术修养:了解一些基本的艺术知识,如绘画、音乐等。
16.科学知识: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常识,如自然现象、科学发现等。
17.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和方法,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18.信息技术:了解一些基本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如电脑操作、网络等。
19.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关系、国际冲突以及一些国际组织等。
20.创新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新事物。
以上是20个教资中小学综合素质考试中可能会涉及的知识点。
考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这些知识进行适当的准备和学习。
另外,考生还应该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要知识点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要知识点重要知识——教师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试大纲关于“教师观”的说明: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以下是有关教师观的知识归纳: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1)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学生成才是教师之福。
(2)拓展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3)提高专业能力教师专业能力是指课堂教学和反思能力。
教学改革、教学研究。
二、终身学习的意识(1)为什么要终身学习?①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②教师自我实现必须终身学习③提升教学水平须坚持终身学习④提高教育创新精神须终身学习⑤终身学习是教师的职业责任⑥教材改革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2)教师终身学习的可行性:1.教师学习的内容:①学习能力学习②专业知识学习③教育理论学习④信息技术学习2.教师终身学习的途径:一是系统教学;二是自学。
3.教师终身学习的方法:①参加系统的终身学习②参加校本学习③参加各类成人教育④借助媒体学习4.教师终身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②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③传播终身学习观念三、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1)培育学习能力,做学习型教师(2)培养反思能力,做反思型教师(3)培育创新精神,做创新型教师(4)培养合作能力,做伙伴型教师(5)培育科研能力,做研究型教师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抓常规教育,培养良好习惯(2)重情感教育,培养健全人格(激励与呵护是教学走向成功的因素之一)(3)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4)多联系实际,培养动手能力(5)多样化教学,强化主动学习(6)重因材施教,强化学困帮扶如何提高教学成绩五、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1)教师职业的责任①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②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③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④教育信息的开发应用者⑤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者(2)教师职业的价值(教师角色相似)①教师是文化传递者②教师是文明促进者③教师是智慧开启者④教师是道德塑造者习题解析1.物理老师李强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查阅资料,利用现有资源自制实验器材,开设了不少探究性物理实验。
教师资格证:常考知识点汇总
素质教育观(常考)(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口诀: “两全两能一个性”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口诀: “两独一发”新课改下的教师观(1)新课改后教师的角色的转变新课改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新课改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改要求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改要求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口诀: “开促放研”(2)新课改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对待师生关系上, 新课改强调尊重、赞赏对待教学关系上, 新课改强调帮助、引导对待自我上, 新课改强调反思对待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关系上, 新课改强调合作口诀: “赞助思作”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看加粗的!)(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 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忠诚人民教育事业, 志存高远, 对工作高度负责, 勤勤恳恳, 兢兢业业, 甘为人梯, 乐于奉献。
认真备课上课, 认真批改作业, 认真辅导学生。
不对工作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 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 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
实施素质教育, 遵循教育规律, 勇于探索创新,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98个常考点归纳一、教育基础知识1.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2. 《学记》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 liè)等、藏息相辅等。
3.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4. 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
5.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6. 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7. 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
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8.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出“泛智”教育,提出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思想首次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
9. 卢梭是法国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儿童本位思想。
10. 裴斯泰洛奇是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11. 洛克是英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和“白板说”。
12. 第斯多惠是德国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代表作《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3. 斯宾塞是英国教育家,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代表作《教学论》,提出“教育是为幸福生活做准备”。
14. 乌申斯基是苏联教育家,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将教育学称作艺术。
15.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了教育性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和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提倡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6.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和“在做中学”。
17.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18.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19. 当代教育学理论新发展,主要包括布鲁姆的教学目标理论,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
20. 我国著名教育家包括主张“五育并举”、“以美育代宗教”的蔡元培,“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乡村教育运动先驱梁漱溟。
21.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
22.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23.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阶级性和相对独立性。
24.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制约着学校结构,制约着学的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25.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和技术。
26. 社会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7.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广东教师资格证考试28.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在: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不平衡、本身的继承性、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29.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前提基础)、环境(提供可能)、教育(主导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因素)。
30.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它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1.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标志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
32. 各类学制主要类型包括:双轨制(以英法为代表)、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和分支型学制(中国、前苏联)。
33. 旧中国的现代学制包括:1902年“壬寅学制”(又称《钦定学堂章程》,清政府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未实施),1904年“癸卯学制”(又称《奏定学堂章程》,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改学堂为学校),1922年“壬戌学制”(以美国为蓝本,实施时间最长)。
34. 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普遍性和免费性。
35.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36. 教育目的的功能包括: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
37. 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是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要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需求。
38. 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存在“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两种对立观点。
39. 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40. 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育(灵魂和统帅)、智育(前提和支持)、体育(基础)、美育(动力)和劳动技术教育。
二、课程41. 课程的类型:根据课程性质分类,课程可以分为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
42. 根据课程修习分类,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43. 根据课程管理分类,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44. 根据课程形态分类,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45. 中小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次:课程计划(国家开设哪些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和教师教学的依据)、教材(教科书的编写形式包括直线式和螺旋式)。
@广东教师资格证考试46.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必修课,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三课时,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47. 新课改对课程结构的调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8. 新课改的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和激励评价。
三、教学49. 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50.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试卷分析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51.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最常用)、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发现法、情境教学法、欣赏教学法。
52.教学原则包括: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四、学生认知过程53.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54. 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55.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反比关系。
56. 感觉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适应(如明适应和暗适应)、感觉对比(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感觉后效(如正后像和负后像)三种特性;二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的相互影响、相互补偿和联觉三种特性。
57.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58. 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无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有意注意(有预先目的、需要意志努力),有意后注意(有自觉目的,不需意志努力)。
59. 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60.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度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趋势并且遗忘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61. 思维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是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基本过程是分析与综合。
62.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包括: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思维的敏感性。
63. 问题解决的特征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64.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是: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65. 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算法策略、启发式策略、逆向搜索法策略。
66. 加涅把学习结果分成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五类,把学习层次分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67. 依据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可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68.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主要是命题、命题网络、表象系统以及图式、脚本。
69.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主要是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70.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71. 技能包括操作技能(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认知技能或智力技能),操作技能的主要特点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心智技能的主要特点是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以及动作结构的减缩性。
72. 练习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关键环节,练习中出现的某一时期练习成绩不随次数提高的停滞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73. 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74. 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提出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五个阶段: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75. 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提出的心智技能形成阶段包括: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
@广东教师资格证考试五、学生发展心理76.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包括: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自尊性与自卑性并存、批判性与创造性并存、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稳定性与可塑性并存、青春期冲动性与压抑性并存。
77.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78.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观提出教育与发展的关系要注意:“最近发展区”、“教学走在发展前面”、“学习的最佳期限”。
79. 根据情绪状态的强度、持续时间和紧张度,可把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80. 中学生情绪特点包括情绪的自主性(独立性),情绪活动的丰富性、情绪体验的跌宕性(波动性、不稳定性、冲动性),情绪的逆反性、情绪的心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