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冷藏与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食品冷冻冷藏原理与设备 教案

食品冷冻冷藏原理与设备 教案

青岛大学教案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研室:热能与动力工程课程名称:食品冷冻冷藏原理与设备任课教师:郑艺华青岛大学教务处制教案编写说明一、教案编写应明确的几个概念1、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根据培养计划,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提纲挈领地叙述有关教学内容的纲领性文件。

2、教学日历是教师组织课程教学的具体计划表,应明确规定教学进程、授课内容提要、各种教学环节、方式、课外作业的安排等。

教学日历按课程和授课对象(教学班)编写,由任课教师按教学执行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授课班级学习情况、课表、校历等编写。

3、教案教案是为实现教学大纲的具体细化而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也是教师为实施课堂教学而作出以课时为单位的具体行动计划或教学方案。

其作用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的导向、规划和组织,是课堂教学规划的蓝本。

此外,还有三个附带性作用:一是备忘录作用。

由文字载体保存的信息可供随时提取或查阅;二是资料库作用。

从长远角度看,教案中保存着教师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珍贵材料,以及自身的经验与心得,积累多了自然形成一座资料宝库;三是教改课题源作用。

教案的丰富案例、精心思索过的问题、教学后的得失体会等往往成为教师选择教改研究课题的源泉。

4、讲稿讲稿是丰富和细化教案中的具体要求并实现教学设想的实质内容和书面台词,是根据教学内容对教案的具体化。

讲稿与教案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讲稿所承载的是知识信息,教案所承载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

二是讲稿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支配,而教案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管理逻辑支配。

三是在内容上,讲稿涉及的是知识性项目,教案涉及的是组织性项目。

四是在表现形式上,讲稿篇幅较长,教案则是几百字或千余字即可。

二、教案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某一堂课学习预期达到的效果。

2、教学内容:某一堂课教学知识信息的总和及其重点、难点。

3、教学方法:是教师把自己的学识传授给学生的手段。

冷藏食物课程设计

冷藏食物课程设计

冷藏食物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冷藏食物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掌握冷藏食物的正确操作技巧,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1.了解冷藏食物的基本原理;2.掌握冷藏食物的方法和技巧;3.了解冷藏食物在生活中的应用;4.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5.能够正确操作冷藏食物;6.能够判断冷藏食物的保鲜期;7.能够处理冷藏食物的安全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的重视;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3.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冷藏食物的基本原理:介绍冷藏的原理,解释冷藏对食物保存的影响;2.冷藏食物的方法和技巧:讲解如何正确冷藏食物,包括冷藏的温度、时间和包装等;3.冷藏食物的应用:介绍冷藏食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冷藏食品的选购、储存和烹饪等;4.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包括食品安全的风险、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冷藏食物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食品安全的看法和经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冷藏食物安全的案例,使学生了解冷藏食物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冷藏食物的正确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冷藏食物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体验;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器材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操作技能。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当前制冷技术的市场需求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技术在食品冷藏、空调、数据 中心冷却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制冷技术的性能、效率和环保性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目的和意义
培养学生掌握制冷技术的 基本原理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深入了解制冷技术的 基本原理,掌握制冷循环的工作过程以及各 部件的作用和性能要求。
系统效率
优化系统设计,提高制冷效率 ,降低能耗。
设计流程与步骤安排
需求分析
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
方案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提出多种可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初 步评估。
详细设计
对选定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制冷循环设计、关 键部件选型、控制系统设计等。
设计流程与步骤安排
建模与仿真
利用专业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仿真分析,验 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在仿真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完善模型细节,提高仿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验证方面,可以增加更多对照组实验,以更全面地评估所设计制冷系 统的性能。
07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与建议
心得体会分享
理论与实践结合
通过课程设计,我深刻体会到制冷技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更 好地理解和掌握制冷技术的核心原理。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和建议
深入学习制冷技术原理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更加深入地学习制冷技术的原理和 理论知识,以便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注新技术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冷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我将关注 最新的制冷技术动态,学习并掌握新的技术和方法。
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参加实验课程、实习和项目实践等方式,提高自己的 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以便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工作中。

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小型冷库制冷系统的设计

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小型冷库制冷系统的设计

目录目录 (1)摘要 (1)第一章库址选择 (1)第一节工程概况 (1)第二节气侯情况 (1)第二章冷库隔热防潮设计 (2)第一节冷库的结构 (2)第二节隔热与防潮的基本要求 (2)第三节维护结构的材料及选择 (3)第三章冷负荷计算 (3)第一节计算各传热层系数 (4)第二节设备负荷计算 (5)第三节各房间的负荷汇总 (9)第四章冷库制冷方案的确定 (10)第五章制冷机及辅助设备的选择 (11)第一节制冷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11)第二节制冷系统辅助设备选型计算 (12)第六章制冷系统管道 (18)第七章制冷系统的试压、试漏及管道保温 (19)结论 (21)参考文献摘要: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是对南京的某冷库进行设计。

设计分为七个过程,首先给冷库进行选址,根据冷库提供的要求和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选址。

然后进行冷库隔热防潮设计,包括结构,要求及材料的选择。

冷负荷计算是本设计的重点,根据结构材料和传热系数计算出各房间的负荷及汇总。

确定冷库设计方案,包括压缩形式,冷凝器的配置,及系统的供液方式和冷间的冷却方式,而后简单的对冷间工艺设计和系统管道及管道的试压、试漏及管道保温的一些说明。

关键词:冷库设计制冷系统负荷计算选型计算第一章工程概况与原始资料第一节工程概况此次毕业设计为南京某公司进行制冷系统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制冷机房、冻结间及冷库。

该工程包括冻结间 ( -23℃),低温冷藏间( -18℃)两项制冷系统。

此设计题目是我们专业主要发展方向,通过毕业设计对我以前学习的专业知识作一个全面的总结,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本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本制冷系统设计原始资料概况如下:一、冻结间、冻结物冷藏间冻结间:设计温度-23℃。

库房内净高4.5m,总建筑面积为8×18= 144㎡,冻结能力20吨/小时。

冻结物冷藏间:设计温度-18℃。

库房内净高5 m,总建筑面积为20×24 =480㎡,低温冷藏总能力为500吨。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课程设计环节代码:051202课程设计环节名称: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英文名称: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urse Design课程设计周数:2周学分:2适用对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与环节:制冷原理及设备、制冷与空调装置、换热器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制冷原理及设备”课程教学后进行的为期2周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课程设计的目的1、有助于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制冷原理及设备课程的内容;2、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制冷原理及设备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制冷设备设计问题的能力。

3、学习制冷设备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设计的一般规律。

三、课程设计方式指导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要求、学生实际水平、设计工作量以及实际条件,进行恰当选题,使学生能按照设计任务要求,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培养运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计算、制图和使用资料的能力。

本设计布置了多个设计题目,由学生自己选择,每位学生选择一项不同的题目。

四、课程设计教学(或指导)方法与要求(一)设计方法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制冷设备设计方法进行必要的讲解,帮助学生明确任务、掌握设备计算和设计方法;适当安排时间,采取集体辅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设计要求课程设计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训练过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本要求如下:1.综合运用制冷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独立完成一个设计课题。

2、掌握制冷装置设计的相关步骤,主要设备设计和选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和绘制图纸的方法。

3.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5.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简单的制冷系统,了解制冷剂的性质和选择,以及掌握制冷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1.理解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制冷循环和制冷系数。

2.掌握制冷剂的性质和选择原则。

3.了解常见的制冷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4.能够分析简单的制冷系统,判断系统中的问题。

5.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制冷剂。

6.掌握制冷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制冷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使学生认识到制冷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制冷循环和制冷系数。

2.制冷剂的性质和选择原则。

3.常见的制冷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4.制冷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制冷剂的选择原则以及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制冷系统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制冷技术。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制冷技术基础》。

2.参考书:制冷技术相关论文和书籍。

3.多媒体资料:制冷系统工作原理动画、制冷设备实物图片等。

4.实验设备:制冷实验装置、制冷剂样品等。

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相关的制冷技术练习题,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安排一次制冷技术知识的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制冷与低温设备课程设计

制冷与低温设备课程设计

制冷与低温设备课程设计1. 引言制冷与低温技术在现代工业、医疗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制冷技术用于制造各种冷冻产品,如食品、化学制品和生物制品等。

低温技术用于冷冻保存、制造和运输生物制品和化学制品。

为了培养具有相关技能和知识的专业人员,我们邀请学生设计一个制冷与低温设备方案。

2. 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理解制冷和低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且培养学生的设计、计划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将完成一个制冷或低温设备设计方案,并通过实践测试其性能。

3. 课程内容本课程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背景知识学生需要学习制冷原理、低温原理、制冷与低温设备的种类、结构和应用。

3.2. 设计方案学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一个制冷或低温设备的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设备的用途•设备的制冷或降温效果要求•设备的结构和材料•设备的控制系统3.3. 设备制造学生将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设备制造。

要求学生自行采购材料和元器件并组装成完整设备。

需要注意的是,制作过程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和安全标准。

3.4. 性能测试学生需要进行设备的性能测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制冷效果或降温效果•能耗•控制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4. 实践要求4.1. 实验室环境学生需要在有足够工具和材料的实验室中进行制冷或低温设备的制作。

4.2. 时间安排本课程设计需要学生花费至少两个月的时间完成。

4.3. 实践规定学生需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并且保持实验室的卫生和清洁。

5. 评价标准学生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价:•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完整性•设备制造和测试的经验和技能•设备性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安全操作的意识和实践6. 总结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掌握制冷与低温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设计、制造和测试制冷或低温设备,学生将培养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了解相关技术的应用场景。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北京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北京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北京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制冷剂、制冷循环、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基本原理和设备,了解制冷技术在空调、冰箱、冷库等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制冷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对简单的制冷系统进行设计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认识到制冷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制冷剂、制冷循环、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基本原理和设备,以及制冷技术在空调、冰箱、冷库等领域的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制冷剂和制冷循环:介绍制冷剂的性质和选择,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和流程,以及各种压缩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蒸发器和冷凝器:讲解蒸发器的设计和计算,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评价,以及换热器的种类和应用。

3.制冷系统:介绍制冷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运行原理,包括空调、冰箱、冷库等典型应用场景。

4.制冷技术的节能与环保:讨论制冷系统的节能技术和方法,以及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和环保要求。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原理和概念,使学生掌握制冷技术的基础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制冷技术的热点问题和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制冷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案例,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制冷设备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制冷技术基础》等权威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制冷技术的专著和论文,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示制冷技术的相关内容。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制冷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制冷循环的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制冷剂特性,及其对制冷效果和环境保护的影响。

3. 帮助学生理解制冷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能效比、制冷量和功耗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制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设计简单的制冷循环。

2. 提高学生进行制冷系统故障诊断和性能优化的实践技能。

3.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手册,获取制冷技术相关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制冷技术领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制冷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小组讨论和实验中学会相互尊重、协同工作。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技术类课程,结合理论与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实验技能,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需兼顾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理解制冷技术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1. 制冷技术基础理论:- 制冷原理与制冷循环- 制冷剂的物理性质和热力学特性- 制冷循环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 制冷系统类型与结构:- 不同类型的制冷系统介绍(如蒸气压缩式、吸收式等)- 制冷系统的关键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设计原则和优化方法3. 制冷剂与环境:- 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 环保型制冷剂的选择与应用- 制冷剂的替代和回收技术4. 制冷系统性能评价:- 制冷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制冷系统的能效分析与评价方法- 提高制冷系统性能的技术途径5. 实践教学环节:- 制冷循环的模拟与实验- 制冷系统故障诊断与性能优化- 节能减排案例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制冷技术基础理论第二周:制冷系统类型与结构第三周:制冷剂与环境第四周:制冷系统性能评价第五周:实践教学环节(实验与案例分析)教材章节关联:《制冷技术》第一章:制冷原理与制冷循环《制冷技术》第二章:制冷剂与制冷系统《制冷技术》第三章:制冷系统性能评价与优化《制冷技术》附录:实验指导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确保了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制冷技术相关知识,为后续的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制冷工程课程设计方案

制冷工程课程设计方案

制冷工程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制冷工程是一门涉及制冷技术、制冷设备、制冷系统及相关控制技术的专业课程。

随着工业、农业、商业和家庭生活的发展,人们对制冷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

因而,制冷工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制冷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制冷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设备、系统、技术和应用;2.培养学生掌握制冷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3.提高学生对于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4.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课程设计1.课程名称:制冷工程2.授课对象:本科生3.学时安排:48学时4.课程内容1.制冷工程概论内容包括:制冷工程的定义、发展历史、应用领域、制冷循环、制冷剂、能源需求等。

2.制冷材料内容包括:冷冻、冷藏食品、化学制冷剂、冷冻设备和生产加工、传送冷却。

3.制冷系统内容包括: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蒸汽吸收式制冷系统、蒸汽压缩吸收式制冷系统等。

4.制冷设备内容包括:制冷设备的种类、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特点。

5.制冷控制技术内容包括:制冷系统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冷冻系统控制技术、冷气系统控制技术。

6.制冷设备维护与检修内容包括:制冷设备的维护保养、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性能调试和检测。

7.制冷系统节能技术内容包括:节能制冷技术措施、能效评价方法、节能改造技术。

8.制冷系统安全与环保内容包括:制冷系统相关安全规范、设备操作安全、环保要求和措施。

5.课程教学方式1.理论课程:讲授制冷工程的基本理论、原理、设备和系统;2.实验课程:开展制冷设备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实践能力;3.案例分析:分析真实制冷工程项目案例,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课程设计:开展制冷工程设计项目,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6.教材选用《制冷工程》(韦进力,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制冷技术》(王大伟,机械工业出版社)7.教学条件1.教师有制冷工程专业背景,熟悉制冷工程的发展现状和前沿技术;2.教室应具备实验台和制冷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验操作;3.学校应有制冷工程实验室,提供学生实际操作和实验环境;4.可邀请制冷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指导。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北京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北京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北京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制冷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2. 使学生掌握制冷剂的选择、压缩机的类型及制冷过程中的能量转换。

3. 帮助学生了解制冷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制冷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设计简单的制冷系统。

2. 提高学生进行制冷系统性能分析及优化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制冷技术发展趋势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制冷技术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了解制冷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并学会节能减排。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在制冷技术项目中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本课程针对北京地区中学生设计,结合制冷技术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既能掌握制冷技术的基本知识,又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制冷原理:介绍制冷的基本概念、制冷循环原理,包括制冷剂、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成部分。

教材章节:第一章制冷原理及其应用2. 制冷剂与压缩机:讲解制冷剂的选择、性质及其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介绍压缩机的类型、工作原理及性能。

教材章节:第二章制冷剂与压缩机3. 制冷系统设计:分析制冷系统的设计原则,探讨不同类型制冷系统的结构特点,如家用空调、冷库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制冷系统设计与应用4. 制冷系统性能分析:介绍制冷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如能效比、制冷量和功耗等,并进行实例分析。

教材章节:第四章制冷系统的性能评价5. 制冷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展示制冷技术在空调、冰箱、冷库等领域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制冷技术的实际意义。

教材章节:第五章制冷技术的应用实例6. 节能减排与环保:探讨制冷技术对环境的影响,介绍节能减排的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制冷技术是现代家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之一,它涵盖了空调、制冷和冷冻,是一个发展快速的领域。

对于计算机、医疗设备、食品生产和存储等领域来说,制冷技术有重要的实践应用。

因此,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显得十分关键。

一、课程结构设计1. 课程目标制冷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制冷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制冷技术的操作技能,懂得与制冷技术有关的安全、环保、节能等基本规定,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课程内容制冷技术课程包括制冷原理、制冷系统、制冷工艺和制冷设备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制冷原理将介绍制冷循环、各种制冷剂的特点和选择,以及制冷系统的设计和组成。

制冷系统部分将介绍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组成部分的原理、参数以及选型。

制冷工艺部分将介绍不同类型的制冷设备的应用、运行和维护。

制冷设备会介绍制冷系统的选择及设计,还会进行实验操作。

3. 课程要求实践环节是制冷技术课程的关键。

学生必须完成实际操作,如制冷系统的设计与组装、制冷设备的安装、维护和调试,以及检测系统性能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有一定的电气、力学等基础知识,掌握制冷设备搬运和运输。

课程还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术语和标准,如安全、环保和节能等方面的知识。

二、课程实施方式1. 授课方式讲授制冷技术课程时,应重点强调实践操作和案例解析,并采用多媒体和互动讲解的方式进行课程介绍。

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操作经验和案例分析,以课程实际应用为导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制冷技术的知识点。

2. 实践教学制冷技术课程落实了实践的教学工作,学生将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论紧密结合实际中的实践教学操作,并通过对制冷设备的维修、操作和安装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三、教学内容的实施在实现制冷技术课程的目标时,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对制冷技术的自主态度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在教学环节中加强综合性实践环节。

2. 突出实际应用强调实际应用,并加强与实际案例的联系,将制冷技术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本科毕设论文-—上海市某食品冷藏库制冷系统设计

本科毕设论文-—上海市某食品冷藏库制冷系统设计

上海市某食品冷藏库制冷系统设计摘要本设计是一篇关于上海市某食品冷藏库制冷系统的设计。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冷冻站和冷间制冷系统的设计。

在本设计中,我们通过对冷藏库各冷间负荷的计算以及冷库制冷系统方案的确定来选择制冷压缩机,辅助设备以及冷却设备。

在选型前,我们还对制冷系统方案进行了经济技术分析,综合多方面考虑,决定选用双级制冷压缩,氨泵强制供液的方案。

最后,我们还对冷库的气流组织,管道布置,管道保温以及自动控制方案进行了简单地分析与说明。

关键词:双级压缩氨泵强制供液制冷系统中间冷却The Design of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ofFrozen Food StoreAbstractThe graduation design is a design of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of the frozen food in Shanghai. The main task is to finish the system design of the refrigeration station and refrigerating room. In the design, the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the cooling equipment and the auxiliary equipment are chosen by calculating the load of every refrigeration room of the cold store and determining the program of the refrigeration . Before choosing the system equipment, we have made the economic and technical analysis for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After considering every aspect, two-stage compression , and using ammonia pump to supply the refrigerator are established. At last , the organization of air flow, the arrangement and the insulation of pipes, and the automatic control is analyzed and illustrated simply.Key words: two-stage compression ; using ammonia pump to supply the refrigerator ;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 medial cooling.目录目录 (I)1.1 工程概况 (1)1.1.2 各冷间热工计算 (2)1.2 气象资料 (4)Q (5)2.1 冷库围护结构传热量1Q (7)2.1.2 库房各冷间围护结构传热量12.2.1 计算基础资料 (9)Q (10)2.2.2 各冷间货物放热量2Q (11)2.4 电机运行热当量4Q (12)2.4.2 各冷间电机运行热当量42.5.1 计算基础资料 (12)2.6冷却设备负荷和机械负荷 (14)2.6.1各冷间计算冷负荷Q汇总 (14)2.6.1 各冷间机械负荷Q j汇总 (15)3.1 制冷系统方案的依据、原则及内容 (17)3.1.2 制冷系统方案的原则 (17)3.2 确定制冷系统方案 (17)3.2.2 确定制冷系统蒸发温度回路 (19)3.2.4 冷间冷却方式的确定 (21)3.2.6 冷库供冷方式的确定: (22)3.3 经济技术分析 (23)4.1 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25)4.1.2 制冷压缩机的选型 (26)4.2.1 冷凝器的作用 (30)4.3 冷却设备选型计算 (31)4.3.2 选型计算 (32)4.4.1 中间冷却器的作用 (33)4.5 氨泵选型计算 (35)4.5.2 选型计算 (35)4.6.1 低压循环贮液桶的作用 (36)4.7 油分离器选型计算 (38)4.7.2 选型计算 (38)4.8.1 高压贮液器的作用 (39)4.9 空气分离器选型 (40)4.9.2 空气分离器的选型 (40)4.10.1 集油器的作用 (40)4.11 冷却塔的选择计算 (41)4.13 冷却水池选型 (42)4.15 紧急泄氨器选型 (42)第5章冷间制冷工艺设计 (44)5.2 冷间的制冷工艺设计 (44)6.1 系统管道和阀门的设计要求 (46)6.3 系统管径的确定 (46)6.3.2 氨排气管管径的确定 (47)6.3.4 低压循环贮液桶到分配站之间氨液管道管径的确定 (47)6.3.6 辅助管道管径的确定 (47)6.5 对制冷工艺管道布置要求 (48)6.5.2 氨管道的布置要求: (48)7.1 冷间温度控制 (49)第8章制冷系统的试压试漏及管道保温 (51)8.1.1 系统试压 (51)8.1.3 系统氨试漏 (52)第九章结论 (55)参考文献 (57)第1章 工程概况及原始材料1.1 工程概况该工程为上海市1058t 冷库工程制冷系统的设计。

食品冷冻冷藏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

食品冷冻冷藏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

食品冷冻冷藏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食品冷冻冷藏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食品冷冻冷藏原理与技术/ Principle & Technologyof Food Freezing and Cold Store 课程编号:5502020学分:3学时:总学时48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42 实验学时:4 其他学时:2) 开设学期: 第5学期授课对象:食品物流管理课程级别:校级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谢晶教学团队:张敏、程裕东、张青、谈向东、万锦康、厉建国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课程设置体现了淡化专业意识、拓宽基础、加强学科交叉、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原则。

它是在一门关于食品冷冻技术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也是体现学校专业特色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物流工程方向是核心课程,此外,食品质量与安全、热能与动力工程、物流工程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也可选修本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制冷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等领域应用的相关知识,了解当前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相关的新技术,为其以后独立从事专业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内容分为制冷原理(基础篇)和制冷技术(应用篇)两部分。

基础篇介绍了制冷的理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制冷系统的主机、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应用篇介绍制冷在食品业(制冷应用最广泛、最早的行业)、商业、工业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及简单的热力计算方法;掌握单级、双级压缩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热力计算方法;了解各种制冷设备的结构、作用等;掌握食品冷却、冻结、气调保鲜的原理与方法,了解食品冷却、冻结、气调保鲜的设备与工作原理;了解食品冷库的简单设计和设备选用;掌握食品冷藏链的概念;了解冷藏运输的基本手段。

三、教学内容可以以表格或文字段落形式,以章节为单位,概述授课的主要内容(知识点、教学难点、重点)、教学目标和学时安排,其他的教学要求如自学内容、案例分析、作业等可以在备注栏中予以说明。

水果冷藏库冷库课程设计

水果冷藏库冷库课程设计

水果冷藏库冷库课程设计项目简介在热带地区,水果生长茁壮,在市场的供应很充足。

然而,当水果大量生产时,需要冷藏保存,这样才能避免水果过度腐烂或变质。

冷藏是一项重要的工艺,对于保持水果新鲜度和营养价值至关重要。

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水果的冷藏工艺和设备,我们设计了这个水果冷藏库冷库课程。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全面了解水果冷藏库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主要目标如下:1.理解水果冷藏库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2.了解不同水果的冷藏要求和最佳保存温度。

3.学习水果冷藏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能够应用学到的知识进行水果的冷藏操作。

课程内容第一节:水果冷藏库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在本节课程中,我们将向学生介绍水果冷藏库的基本原理、构成和特点。

学生将会了解以下内容:1.水果冷藏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2.水果冷藏库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3.不同型号的水果冷藏库的区别。

第二节:水果冷藏库的温度控制和调节本节课程将着重介绍水果冷藏库的温度控制和调节方法。

学生将会了解以下内容:1.水果冷藏库温度控制的方法。

2.如何正确使用水果冷藏库的温度调节系统。

3.不同水果的最佳冷藏温度范围。

第三节:水果冷藏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本节课程将介绍水果冷藏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这节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以下内容:1.水果冷藏库的使用步骤和操作要求。

2.操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安全注意事项。

3.如何保养和维护水果冷藏库。

第四节:实际操作本节课程将进行实际操作,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学生将要做以下实际操作:1.在水果冷藏库中正确摆放水果。

2.调节水果冷藏库的温度。

3.检测和记录水果在不同温度下的保存效果。

课程通过这个水果冷藏库冷库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全面了解水果冷藏工艺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同时,他们还能够了解到如何选择和正确使用水果冷藏设备来保持水果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在实践操作中,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操作和记录,为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食品冷藏与制冷技术教学设计

食品冷藏与制冷技术教学设计

食品冷藏与制冷技术教学设计前言食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其中很多食品需要在冷藏状态下保存,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口感。

本教学设计旨在介绍食品冷藏与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帮助学生理解食品冷藏与制冷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技术的运用。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 - 了解食品冷藏和制冷的基本原理; - 掌握食品冷藏和制冷技术的应用; - 了解食品安全与卫生的相关知识。

内容安排第一部分食品冷藏与制冷基本原理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冷藏和制冷的概念,以及冷藏和制冷对食品的影响。

第一章冷藏和制冷的概念本章将介绍冷藏和制冷的定义以及介绍两种不同方式的实现原理。

第二章冷藏和制冷对食品的影响本章将介绍冷藏和制冷对不同种类食品口感、营养价值和持久时间等方面的影响。

第二部分食品冷藏和制冷技术的应用本部分的内容将介绍冷藏和制冷在食品加工和储存中的应用。

第三章食品冷藏技术的应用本章将介绍食品冷藏技术的应用在食品储存、保鲜、延长保质期和运输等方面的方法。

第四章食品制冷技术的应用本章将介绍食品制冷技术的应用在食品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保持食品新鲜度的方法。

第三部分食品安全与卫生本部分将介绍食品安全与卫生相关知识,并强调和重视食品在整个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处理。

第五章食品安全与卫生相关知识本章将介绍食品安全和卫生的相关知识,强调消费者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并介绍食品卫生监管的一些法规和规定。

第六章食品在生产和运输中的处理本章将对食品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处理做出介绍和解释,以及说明食品卫生监管力度的加强和重视。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以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展开。

理论教学将主要采用演示、讲解和问答等方式,实验教学将在实验室进行,让学生真正体验实验操作,并从中得到实战经验。

学习成果评估学习成果的评估将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 课堂提问; - 课后小组讨论; -完成实验报告; - 期末考试。

总结本教学设计主要对食品冷藏和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进行了介绍和解释,并强调食品卫生监管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冷藏与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一、概述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随之而来的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

食品的质量、安全和保鲜保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关心的问题。

食品冷藏和制冷技术是现代食品保鲜的主要手段。

该课程设计旨在介绍食品冷藏和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技巧、常见故障与维修方法。

二、课程设置
2.1 课程目标
1.掌握食品冷藏的基础知识和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

2.学习食品冷藏和制冷技术的操作技巧。

3.熟悉食品冷藏设备的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2 课程内容
1.食品冷藏与制冷技术的概述。

–食品冷藏的基本原理。

–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

–食品冷藏和制冷技术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2.食品冷藏设备的结构和分类。

–常见食品冷藏设备的结构和分类。

–冷藏设备的选型和维护。

–冷库的结构和设计。

3.制冷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