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中送达期限是多久-

合集下载

文书送达规定

文书送达规定

文书送达规定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文书送达是指法院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通知书等送交当事人或者其他被告知义务的人知悉的行为。

文书送达的目的在于确保当事人能够及时了解诉讼案件进展以及法院的处理决定,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文书送达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送达时限: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应当自作出文书之日起三日内将文书送达当事人,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到七日。

对于一审判决书可以延长到十日。

二、送达方式:文书的送达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书面送达、邮寄送达、电子邮件送达、传真送达等。

并且,在某些情况下,法院也可以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

1. 书面送达:一般是直接将文书交给被告或者其代理人,并由被告或代理人签收。

2. 邮寄送达:文书通过邮政递送的方式进行送达,一般需要被告提供详细有效的联系地址。

3. 电子邮件送达:可通过电子邮件将文书发送给被告或代理人,并需要确认邮件是否已经成功发送和查阅。

4. 传真送达:将文书通过传真机传送至被告或代理人所在地。

5. 公告送达:在一定条件下,如对被告难以确定其住所地或者工作单位的,可以通过媒体公告的方式进行送达。

三、送达证明:送达完成后,法院应当向当事人提供送达证明。

送达证明是确认文书是否有效送达的重要证据,可以帮助当事人进行后续诉讼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文书送达是民事诉讼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法院在进行文书送达时,应当妥善选择送达方式,确保送达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同时,当事人也应当积极配合法院的送达工作,提供准确的联系方式,便于文书的送达,并在收到文书后尽快了解文书内容,寻求必要的法律帮助和解决途径。

总之,文书送达的规定在民事诉讼中起到了确保当事人知情权的保障作用。

通过明确的送达时限、多样的送达方式以及送达证明的提供,有效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案件的各种期限

民事诉讼案件的各种期限
答辩期
国内。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转副本送达被告,被告收到之日起15日内答辩,法院收到答辩之日起5日内发送原告(但被告提交的证据何时提交给原告没有明确规定)。(民诉113条)
涉外。答辩期30日,并可申请延长。(民诉246条)
管辖权异议
应在答辩期间内提出,法院应在收到异议之日起15日内作出书面裁定。对该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上级法院应在30日内审结。(民诉38条,经济审判工作中严格执行民诉的若干规定第5条)
简易程序的,应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简易程序规定12条)
申请鉴定
应在举证期限内提出,但符合证据规定27条规定情形的除外;鉴定机构、人员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由法院指定。(证据规定25、26、27、28条)27条指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的情形。28条规定,乙方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另一方有证据足以反驳并申请重新鉴定的,法院应该准许。该条规定是否应在25条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提出?
法、检提出再审没有期限限制。
法院审查再审期限
法院应在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3个月内审查是否符合179条再审条件,如需延长,应经本院院长批准。(民诉181条)
再审审限
再审案件的审限执行第一审或第二审审限规定(审限若干规定第4条)
执行
申请执行期限
申请强制执行期间为2年,适用中止、中断规定,自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限的最后1天起计算,未规定履行期限的,自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民诉215条)生效法律文书规定债务人负有不作为义务的,申请执行时效期间从债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之日起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29条,09年1月1日实行)
特别程序。30日,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0天。

邮寄立案的法律规定

邮寄立案的法律规定

邮寄立案的法律规定邮寄立案是指当事人通过邮寄方式向法院提起诉讼的程序。

在我国,邮寄立案是一项比较常见的立案方式,对于当事人来说具有便捷、省时的特点。

不过,为了确保邮寄立案的效力和正常进行,我国法律对邮寄立案做出了一些明确规定。

首先,邮寄立案的时效性要求。

按照法律规定,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期限是三年,行政诉讼的期限是六个月。

邮寄立案的时效性要求与直接向法院递交起诉状的规定是一致的,即当事人寄出或提交起诉状时,必须在诉讼时效期限届满前,经邮戳或法院的收条等方式证明寄出或提交的时间。

其次,邮寄立案的送达规定。

法律明确规定,起诉状和其他法律文书通过邮寄方式送达的,以回执、投递通知单等收件人签收的时间为送达时间。

在邮寄立案中,发件人需保留投递凭证,以便日后证明邮寄起诉状的事实和时间。

法院收到起诉状后,应及时将收件人的签收时间记在立案登记簿上。

此外,对于邮寄立案中可能出现的邮寄延误或丢失情况,法律也做出了相应规定。

如果起诉状在诉讼时效期限届满前已被邮局收寄,但因邮局原因导致超过期限才被法院接收,法院应当认可其效力。

如果因邮局原因导致起诉状未能到达法院或到达法院的起诉状不完整,但当事人能够证明其按规定提交起诉状并支付了邮资,法院应当受理。

若起诉状真实丢失,但当事人能够提供原始的收寄凭证,法院也应当受理。

最后,邮寄立案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受到一些限制。

根据法律规定,在涉及特殊程序、特殊程序管辖案件、保全性诉讼、依申请执行裁定案件和起诉特定机关等情况下,禁止邮寄立案。

当事人需按照法院规定的程序亲自到法院办理立案手续。

总之,邮寄立案作为一种立案方式,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有着一系列的规定和要求。

当事人在选择邮寄立案时,应熟悉相关规定,确保立案程序的合法、有效和遵循法律规定。

送达规章制度

送达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送达行为,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送达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执行等审判活动中进行的送达。

第三条送达应当遵循合法、及时、准确、保密的原则。

第二章送达方式第四条送达方式包括以下几种:(一)直接送达:指人民法院将诉讼文书直接送交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法定代表人等。

(二)留置送达:指人民法院将诉讼文书送交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法定代表人等,因故不能即时交付的,可以留置送达。

(三)邮寄送达:指人民法院将诉讼文书通过邮寄方式送达当事人。

(四)公告送达:指人民法院在公告栏、报纸等媒体上公告送达。

(五)委托送达:指人民法院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

(六)电子送达:指人民法院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等电子方式送达。

第三章送达程序第五条送达应当符合以下程序:(一)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送达材料后五日内决定送达方式。

(二)送达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并制作送达回证。

(三)送达回证应当载明送达的时间、地点、方式、送达文书名称、送达人姓名等。

(四)送达回证应当由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法定代表人等签字或者盖章。

(五)送达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应当及时报告上级人民法院。

第四章送达时限第六条送达时限如下:(一)直接送达:自收到送达材料之日起五日内送达。

(二)邮寄送达:自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送达。

(三)公告送达:自公告之日起六十日视为送达。

(四)电子送达:自发出之日起五日内送达。

第五章送达特殊情况处理第七条送达过程中,遇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一)当事人下落不明的,可以采取公告送达。

(二)当事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可以通知其继承人或者监护人。

(三)当事人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可以留置送达。

(四)当事人提供虚假地址或者联系方式导致无法送达的,可以采取公告送达。

第六章违规处理第八条送达过程中,送达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一)不按照规定送达的。

民事诉讼送达期限规定是什么?

民事诉讼送达期限规定是什么?

Hot summer, but still can't warm my heart.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民事诉讼送达期限规定是什么?导读:民事诉讼送达期限规定是60天的时间,因为根据我们国家相关的法律当中明确规定,如果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情况之下,采取一些方式还是无法送达的,可以采取公告送达,就是60天的时间。

一、民事诉讼送达期限规定是什么?民事诉讼送达期限规定是60天的时间,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人民法院通过公告将诉讼文书有关内容告知受送达人的一种特殊的送达方式。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

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人民法院应当在案卷中说明公告送达的原因和经过。

二、如何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消费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符合民事诉讼起诉条件的规定:1、原告应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来源的,视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其有资格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属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应由其法定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讼诉。

2、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提起讼诉的消费者必须是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

3、有明确的被告。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5条规定,消费者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以销售者或服务者作为被告。

如果消费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时,可以将销售者或生产者任何一方作为被告,法律将对生产者、销售者起诉的选择权赋予了消费者,由他们选择最方便自己进行诉讼、最有履行判决的能力和最容易找到的对象作为被告。

4、有明确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即具体地提出经营者违约、侵权行为的事实和给自己造成的损害,以及经营者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等。

民事诉讼法时间一览表

民事诉讼法时间一览表

民事诉讼法时间一览表一、起诉时限根据《民事诉讼法》,起诉时限是指民事诉讼的起诉阶段必须遵守的时间限制。

具体规定如下:1.普通民事案件对普通民事案件提起诉讼的时限,根据案件的性质和特殊情况而有所不同。

在一般情况下,起诉时限为两年。

但对于房屋买卖、建筑工程、医疗事故等特殊民事案件,起诉时限可以延长至三年。

2.合同纠纷涉及合同纠纷的民事诉讼,起诉时限一般为两年。

但如果合同中约定了更长或更短的起诉时限,双方应当遵守合同的约定。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合同中约定了质量保证期或者过渡期,起诉时限从该期满之日起计算。

3.人格权纠纷涉及人格权纠纷的民事诉讼,起诉时限为一年,自侵权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4.劳动争议涉及劳动争议的民事诉讼,起诉时限为一年。

5.知识产权纠纷对于知识产权相关纠纷的民事诉讼,起诉时限为三年。

这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的维权案件。

二、中止时限中止时限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法院内部或外部因素导致案件无法继续审理的一种时间限制。

以下是部分常见的中止时限:1.举证期限在一般的民事诉讼中,原告在起诉状中应当附上证据材料。

被告在法庭开庭前提交答辩状时,应当附上本人的证据材料。

当事人应当在开庭前告知对方当事人证据的种类和数量。

举证期限一般不超过开庭前十五日。

2.申请证人出庭的时间在需要证人出庭作证的案件中,对证人的传票应当提前五日送达。

一般情况下,证人应当在收到传票后三日内到达法院。

3.申请鉴定的时间对需要鉴定的案件,当事人应当在开庭前申请鉴定,并提供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信息。

鉴定结果应当在开庭前五日提交法院。

三、裁判时限裁判时限是指法院在民事诉讼案件中作出判决或裁定的时间限制。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作出判决或裁定的时限为:1.一审案件对于一审案件,法院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后六个月内作出判决。

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至十个月。

2.二审案件对于二审案件,法院应当在收到上诉状后三个月内作出判决。

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至六个月。

公告送达判决_法律规定(3篇)

公告送达判决_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公告背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应当公开进行。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当事人可能无法亲自到庭参与诉讼。

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诉讼程序的公正与透明,现将判决书送达的相关规定及公告如下。

二、法律规定1. 送达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送达诉讼文书,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直接送达:将诉讼文书送交受送达人本人或者其同住成年家属;(2)留置送达:受送达人或者其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可以留置送达;(3)邮寄送达:通过受送达人的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邮政机构送达;(4)公告送达: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可以公告送达。

2. 送达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自作出判决之日起七日内送达判决书。

3. 送达地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规定,诉讼文书的送达地点为:(1)受送达人的住所地;(2)受送达人的经常居住地;(3)受送达人的工作单位;(4)受送达人的营业场所;(5)受送达人的其他合法住所。

4. 送达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由审判人员或者书记员负责。

三、公告送达1. 适用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公告送达适用于以下情况:(1)受送达人下落不明;(2)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

2. 公告内容公告送达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公告送达的依据;(2)公告送达的文书名称;(3)公告送达的期限;(4)公告送达的地点;(5)公告送达的后果。

3. 公告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公告送达的期限为六十日。

四、公告送达的程序1. 确定公告送达人民法院在送达诉讼文书时,应当首先尝试直接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等方式。

在上述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公告送达。

2. 公告公告应当张贴在人民法院公告栏、受送达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工作单位、营业场所等公共场所,或者通过新闻媒体发布。

民事诉讼送达时间计算是怎样的

民事诉讼送达时间计算是怎样的

民事诉讼送达时间计算是怎样的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

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我国很多权力的行使都是有时间限制的。

民事诉讼的送达时间也是有限制的,在送达过程中主要有六种方式。

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一种送达方式,以便于自己行事。

但是民事诉讼送达时间计算也是有限制的,要在期限内送达,超过时间是无效的。

今天的小编在这里为您简单的介绍一下。

一、民事诉讼送达时间计算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人民法院通过公告将诉讼文书有关内容告知受送达人的一种特殊的送达方式。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

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人民法院应当在案卷中说明公告送达的原因和经过。

二、民事诉讼的六种送达方式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送达的方式有以下六种。

(一)直接送达直接送达又称交付送达,是指人民法院派专人将诉讼文书直接交付给受送达人签收的送达方式。

直接送达是送达方式中最基本的方式。

即是说凡是能够直接送达的,就应当直接送达,以防止拖延诉讼,保证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在一般情况下,受送达人是公民的,由该公民直接签收。

该公民不在时可交由与其同住的成年家属签收。

但是,在离婚案件中,本人不在,如果家中没有其他成年家属,只有对方当事人的,不宜采用由对方当事人签收的方法,因为双方有利害关系;受送达人是法人的交由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该法人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是其他组织的交由其主要负责人或者该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交由其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由代收人签收。

但是,调解书应当直接送交本人,不得由别人代收。

因为调解书一经接受,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如果不接受,即视为调解未能成立。

(二)留置送达留置送达,是指受送达人无理拒收诉讼文书时,送达人依法将诉讼文书放置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产生送达的法律效力的送达方式。

法院送达规章制度

法院送达规章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人民法院送达工作,提高审判效率,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法院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法院所有案件的送达工作。

第三条送达工作应当遵循合法、及时、准确、有效的原则。

二、送达方式第四条送达方式包括以下几种:(一)直接送达:是指人民法院将诉讼文书直接送交受送达人的行为。

(二)留置送达:是指人民法院将诉讼文书留置在受送达人的住所或者其指定的代收人的住所的行为。

(三)委托送达:是指人民法院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的行为。

(四)邮寄送达:是指人民法院通过邮寄方式将诉讼文书送交受送达人的行为。

(五)公告送达:是指人民法院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通过公告方式送达的行为。

三、送达程序第五条直接送达应当遵循以下程序:(一)送达人在送达前应当向受送达人出示证件。

(二)送达诉讼文书应当交给受送达人本人;受送达人不在的,可以交给其同住成年家属或者所在单位负责收件的人。

(三)送达诉讼文书应当记录送达情况,包括送达时间、地点、送达人、受送达人或者代收人签名或者盖章等。

第六条留置送达应当遵循以下程序:(一)送达人在送达前应当向受送达人出示证件。

(二)送达诉讼文书应当交给受送达人或者其指定的代收人。

(三)受送达人或者代收人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情况,并将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或者其指定的代收人的住所。

第七条委托送达应当遵循以下程序:(一)委托人民法院应当出具委托函。

(二)受委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函后,应当立即办理委托事项。

(三)受委托人民法院在送达诉讼文书后,应当将送达回证及时寄回委托人民法院。

第八条邮寄送达应当遵循以下程序:(一)送达人在送达前应当向受送达人或者其指定的代收人出具送达回证。

(二)邮寄送达的,应当使用挂号信或者其他能够确认收悉的邮寄方式。

(三)送达回证上应当注明收件日期和签收人姓名或者盖章。

民事诉讼流程及时间规定有哪些

民事诉讼流程及时间规定有哪些

民事诉讼流程及时间规定有哪些民事诉讼是指个体或法人在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行为。

它包括一系列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时间规定,以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民事诉讼的流程及时间规定。

一、立案阶段立案是指当事人按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正式接受案件的程序。

以下是民事诉讼立案阶段的时间规定:1. 起诉阶段起诉是指原告向法院提出起诉状,要求受到侵权行为的被告承担法律责任。

起诉阶段的时间规定一般为:- 原告起诉之日起15日内,法院应当准予立案;- 原告提交的起诉状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法院应当在5日内告知原告需要补正的内容;- 原告未按法院要求补正的,法院可以不受理。

2. 受理阶段受理是指法院对起诉状进行审查,符合法定条件的案件正式进入诉讼程序。

受理阶段的时间规定如下:- 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7日内审查起诉状;- 审查起诉状后,法院应当书面通知原告,告知受理与否的决定;- 如果法院认为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在5日内告知原告并指引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

3. 补正与补充阶段如果原告在提交起诉状后发现瑕疵或需要提供补充材料,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申请补正与补充。

以下是补正与补充阶段的时间规定:- 对于原告提交的起诉状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法院应当在5日内通知原告,告知需要补正哪些内容;- 原告补正的,法院应当在5日内通知其是否符合法定形式;- 原告补充材料的,法院应当在3日内阅读并告知是否采纳。

二、审理阶段审理阶段是指法院对案件进行审查、调查和证据审定的过程。

以下是民事诉讼审理阶段的时间规定:1. 庭前准备阶段庭前准备是指法院在开庭前对案件和相关事项进行整理、准备。

庭前准备阶段的时间规定一般为:- 审判长或审判委员会应当在召开庭前会议前7日,制定庭审方案;- 法院应当在庭前会议召开前3日将庭审方案送达当事人。

2. 开庭审理阶段开庭审理是指法院依法组织双方当事人出庭,并进行辩论、质证和证人出庭作证的过程。

民事诉讼法119条

民事诉讼法119条

民事诉讼法119条
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了诉讼时效制度。

诉讼时效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当事人未向法院提起诉讼,便丧失通过诉讼程序维护自己权益的
权利。

这一规定旨在促使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法律关系的稳定性。

根据该条款,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
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民事权利,如物
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此外,如果当事人在时效期间内
提起诉讼或者向对方提出权利主张,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

诉讼时效的中断、延长或者终止,通常由法律规定或者法院根据案件
具体情况判断。

例如,当事人在时效期间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
理由未能提起诉讼,法院可以决定延长诉讼时效。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超过诉讼时效期限,当事人仍然可以向法院提起
诉讼,但对方可以以时效抗辩,法院将不会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然而,如果当事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已经向对方发出了催告或者进行了
其他形式的权利主张,即使超过时效期限,法院仍然可以支持其诉讼
请求。

此外,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还规定了诉讼时效的中止,即在某些特定
情况下,如当事人一方为未成年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人,诉讼时
效期间将暂停计算,直至中止原因消除。

总之,民事诉讼法第119条为当事人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时间框架来维
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为法院在处理诉讼时效问题时提供了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送达期限是多久

民事诉讼法送达期限是多久

It is impossible to pursue perfection in all things, but to do one's best.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民事诉讼法送达期限是多久导读:《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九十二条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

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为您推荐】新都区ls 珙县ls 金凤区ls 辛集市ls 崇川区ls 江干区ls 龙口市ls民事诉讼的公告是有一定的送达的日期的,在送达的时候,我们主要是有六种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

那么,民事诉讼法送达期限是多久呢?民事诉讼的六种送达方式分别是什么呢?下面,会为大家带来相关的法律知识的介绍。

一、民事诉讼法送达期限是多久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人民法院通过公告将诉讼文书有关内容告知受送达人的一种特殊的送达方式。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

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人民法院应当在案卷中说明公告送达的原因和经过。

二、民事诉讼的六种送达方式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送达的方式有以下六种。

(一)直接送达直接送达又称交付送达,是指人民法院派专人将诉讼文书直接交付给受送达人签收的送达方式。

直接送达是送达方式中最基本的方式。

即是说凡是能够直接送达的,就应当直接送达,以防止拖延诉讼,保证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在一般情况下,受送达人是公民的,由该公民直接签收。

该公民不在时可交由与其同住的成年家属签收。

但是,在离婚案件中,本人不在,如果家中没有其他成年家属,只有对方当事人的,不宜采用由对方当事人签收的方法,因为双方有利害关系;受送达人是法人的交由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该法人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是其他组织的交由其主要负责人或者该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交由其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由代收人签收。

送达的法律规定

送达的法律规定

一、概述送达是指将法律文书、公告等文书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送达到当事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的法律行为。

在我国,送达是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以及仲裁等程序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为了规范送达行为,保障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送达的法律规定进行了详细规定。

二、送达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送达诉讼文书,应当依法进行。

诉讼文书应当送达给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勘验人、执行人等。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送达诉讼文书,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直接送达;(二)留置送达;(三)委托送达;(四)邮寄送达;(五)公告送达;(六)法律规定的其他送达方式。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送达诉讼文书,应当依法进行。

诉讼文书应当送达给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勘验人、执行人等。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送达诉讼文书,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直接送达;(二)留置送达;(三)委托送达;(四)邮寄送达;(五)公告送达;(六)法律规定的其他送达方式。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送达诉讼文书,应当依法进行。

诉讼文书应当送达给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勘验人、执行人等。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送达诉讼文书,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直接送达;(二)留置送达;(三)委托送达;(四)邮寄送达;(五)公告送达;(六)法律规定的其他送达方式。

”三、送达的方式1.直接送达直接送达是指将诉讼文书直接送达到当事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的住所、单位或者其他法定地址。

民事诉讼法送达

民事诉讼法送达

民事诉讼法送达概述在民事诉讼程序中,送达是指法院、当事人或代理人将法律文书、裁判文书、起诉状、答辩状等送达给对方当事人或代理人的行为。

送达的目的是确保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促进案件的顺利进行。

民事诉讼法对送达的规定旨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诉讼程序的公正性和效率。

一、送达时效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送达文书按照以下规定计算送达到期的时效:1.当事人是自然人的,送达期限为十五日;2.当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送达期限为三十日;3.送达期限从送达之日起计算。

二、送达方式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送达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送达法院指定的地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报送住所地、工作地等送达地址,法院可以通过直接送达或邮寄方式进行送达;2.公告送达:当事人所在地无法找到时,可以通过向财产管理部门、工作单位、社区居委会等发布公告的方式进行送达;3.网络送达:在特殊情况下,法院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等网络方式进行送达。

网络送达必须经过双方当事人同意,并保存相关证据。

三、送达程序1.送达申请:原告在起诉之后,需要向法院提出送达申请。

送达申请中应当明确送达的文书种类和对象,提交原告的地址或代理人的联系方式。

2.送达通知:法院在收到送达申请后,会向原告发送送达通知,其中包括被告的姓名、住所地、送达的文书种类和送达期限等内容。

3.证明送达:送达人在将文书送达给对方后,应当及时向法院提交送达证明。

送达证明可以通过出具送达回证、签收收据或邮件回执等方式进行。

4.送达异议:当事人对送达的方式或时间有异议时,可以在接到送达的十日内向法院提出异议,法院会进行相应的调查和裁决。

5.公告送达:在无法找到当事人住所地或工作地的情况下,法院会依法发布公告进行送达。

公告送达的起始日是公告发布之日。

四、送达效力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送达的法律文件具有正式效力,即从送达之日起起效。

送达方式的合法性和送达手续的规范性有助于确保送达效力的发挥。

民事诉讼中公告送达的时间怎么确定

民事诉讼中公告送达的时间怎么确定

民事诉讼中公告送达的时间怎么确定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案件的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民事诉讼法送达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

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

关于民事诉讼中公告送达的时间怎么确定的问题,下面由我为你详细解答。

一、民事诉讼中公告送达的时间怎么确定
1、民事案件的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民事诉讼法送达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

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九十五条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

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

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二、民诉法对公告送达有哪些要求
1.公告送达是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所适用的一种送达方式。

2.公告的法定期限是60日。

自公告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

3.公告的方式。

可以是在仲裁机构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公告。

4.公告的内容。

公告送达仲裁应诉通知的,应当说明申请书要点、
受送达人答辩期限以及逾期不答辩的法律后果;公告开庭通知的,应当说明开庭时间、地点以及逾期不出庭的后果;公告送达裁决书、决定书的,应当说明裁判或者决定的主要内容,并说明起诉期限和起诉的人民法院。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案件的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民事诉讼法送达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

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

民事法律案件审理程序(3篇)

民事法律案件审理程序(3篇)

第1篇一、引言民事法律案件审理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法定步骤和规则。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民事法律案件审理程序作了明确规定,包括起诉、受理、立案、调查取证、庭审、判决、执行等环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民事法律案件审理程序进行详细阐述。

二、起诉1. 起诉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起诉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 起诉方式原告可以向人民法院递交书面起诉状,也可以口头起诉。

口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记录起诉的内容。

三、受理1. 受理条件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后,应当进行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2. 受理期限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后,应当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四、立案1. 立案条件立案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符合起诉条件;(2)被告在境内有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3)有明确的被告;(4)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5)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 立案期限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后,应当在法定期限内立案。

五、调查取证1. 调查取证的目的调查取证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为了查明案件事实,依法对当事人、证人、鉴定人等进行询问、调查、鉴定等活动。

2. 调查取证的方式(1)询问当事人、证人;(2)勘验、鉴定;(3)调查取证机关依法进行调查;(4)人民法院认为需要采取的其他方式。

六、庭审1. 庭审准备(1)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前向当事人送达传票、起诉状副本、答辩状副本等诉讼文书;(2)当事人应当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参加庭审。

2. 庭审程序(1)审判人员宣布开庭;(2)核对当事人;(3)宣读法庭规则;(4)审判人员询问当事人、证人、鉴定人;(5)法庭辩论;(6)当事人陈述;(7)判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flowers are not to bloom, but to bloom more brilliantly.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
民事诉讼法中送达期限是多久?
民事诉讼法中送达期限是六十日。

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人民法院通过公告将诉讼文书有关内容告知受送达人的一种特殊的送达方式。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

一、民事诉讼法中送达期限是多久
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人民法院通过公告将诉讼文书有关内容告知受送达人的一种特殊的送达方式。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

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人民法院应当在案卷中说明公告送达的原因和经过。

二、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是诉讼的基本类型之一。

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诉讼关系的总和,特点:
(1)民事诉讼既包括法院依法进行的审判活动,也包括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进行的诉讼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法院和各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诉讼法律关系;
(2)法院的审判活动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决定性作用,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则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很大影响;
(3)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围绕解决民事纠纷这一基本任务,由若干各有其中心任务的阶段组成,同时各个阶段相互衔接,依次连续进行。

对民事诉讼的涵义,国外诉讼理论有不同学说。

大陆法系国家一般认为,民事诉讼是法院根据当事人请求保护其私法上的权益的程序。

英美法系国家对该问题不甚重视,较少明确解释。

三、特性
与调解、仲裁这些诉讼外的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相比,民事诉讼有如下特征:民事诉讼是以司法方式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是由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争议。

它既不同于群众自治组织性质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也不同于由民间性质的仲裁委员会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
强制性是公权力的重要属性。

民事诉讼的强制性既表现在案件的受理上,又反映在裁判的执行上。

调解、仲裁均建立在当事
人自愿的基础上,只要有一方不愿意选择上述方式解决争议,调解、仲裁就无从进行,民事诉讼则不同,只要原告起诉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无论被告是否愿意,诉讼均会发生。

诉讼外调解协议的履行依赖于当事人的自觉,不具有强制力,法院裁判则不同,当事人不自动履行生效裁判所确定的义务,法院可以依法强制执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因为一些纠纷造成一些问题的出现,那么对于一些人来说,由于法律意识的增强,人们的维权意识也比较强烈,就会进行民事诉讼,因此熟悉相关法律知识,在诉讼时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