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教学中的矛盾透析
新时期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内容单一
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基础的语法、词汇和句型结构上,忽视了实际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只能在书本上学到知识,却无法在实际场景中灵活运用。
2. 教学方法单一
大多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
学生缺乏实际的翻译项目和实践机会,难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 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许多大学的翻译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缺乏翻译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
这导致学生无法得到足够的指导和指导。
4. 教学评估不合理
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评估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种评估方式难以激励学生去提高翻译能力。
二、对策建议
1. 丰富教学内容
应该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基础的语法、词汇和句型结构,更应该增加实际案例分析、实践项目等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4. 改进教学评估
改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评估方式,不仅应该考虑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更应该加入实践项目成绩、口头演讲成绩等多方面的评估指标,更全面的评估学生的翻译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通过对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相信可以更好的促进大学英语翻译
教学的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翻译人才提供更好的保障。
希望各大学和教育机构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加以合理解决,为我国的英语翻译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新时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新时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学内容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和学生积极性不高。
教学内容不足导致学生对于翻译技巧和策略的掌握不够深入,难以应对实际翻译任务。
教学方法单一使得学生缺乏真实场景下的翻译实践经验,无法提高翻译能力。
学生积极性不高也是一个严重问题,影响了他们对翻译学习的投入和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探讨如何改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水平。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将深入分析教学内容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和学生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新时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部分结束。
1.2 研究意义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在当前新时期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探究新时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研究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更深入地了解当前教学模式下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可以为制定更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深入研究新时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问题还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和学习成果。
通过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翻译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探究新时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
2. 正文2.1 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正文在新时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教学内容不足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情况。
很多教材中涉及的翻译内容往往过于简单,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这样的教学内容缺乏挑战性和深度,导致学生对翻译技能的提升速度缓慢。
教学方法单一也是一个影响翻译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翻译教学方法以讲解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
学生长时间被动听课,缺乏积极参与,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场景当中。
新时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新时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跨文化交流和翻译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探讨新时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师资问题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优秀的教师资源非常关键。
在现实中,许多学校的英语翻译教学师资相对匮乏。
一方面是因为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又要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这样的专业人才并不容易找到;另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学校在招聘、培养和激励英语翻译教师方面存在不足。
2、教学内容和方式滞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翻译的形式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一些学校的英语翻译教学内容和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上,缺乏对现代翻译形式和技巧的实际应用。
这导致学生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难以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境和需求。
3、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由于英语翻译专业的学习难度较大,而且就业前景不太明朗,一些学生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学习动力不足,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二、对策探究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该加强对英语翻译教师的培训和激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翻译实践和科研活动,提升教师们的专业水平和热情,并适当提高英语翻译教师的薪酬待遇,以吸引更多优秀的英语翻译从业者加入教育行业。
2、更新教学内容和方式学校应该及时更新英语翻译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翻译技能和应用能力,引入先进的翻译理论和技术,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专业素养,使他们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翻译需求。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活动,激发学生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参与翻译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翻译比赛和活动,为优秀的翻译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奖励,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新时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虽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但只要学校和教师们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师资建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相信英语翻译教学一定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为培养高层次的英语翻译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外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外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一、翻译教学的含义传统的翻译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翻译教学涉及到很广泛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包括: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课程的设置、师资培训、翻译测试、教学模式、教学评估等,翻译教学法虽然是在外语教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翻译教学也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基于此也才能使翻译教学能得到独立、健康的发展。
在翻译教学法中,有两个不同的概念需要我们区分开来,即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的类型能得到准确定位。
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这两个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翻译家所提出,教学翻译亦叫做学校翻译,采用翻译教学方法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能让学生把外语的语言结构给掌握牢固,还有就是能掌握好实际应用技能。
而翻译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翻译和双语转换的一种能力并不是单纯的学习这门外语语言。
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之间的区别是: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能分别满足不同的功能与要求,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其实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优劣之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是教学翻译还是翻译教学,教学翻译是以外语语言能力为目的的,而翻译教学是以重点培养专业人才为目的的。
二、翻译教学的重要性研究1.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习者本身必须要具备的五个最基本的技能,这种翻译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扩大到教学翻译的范畴中去。
在过去大多数人以传统的观念认为英语翻译是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能力的一种额外补充,翻译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其进行的一种低估。
而实际上,翻译教学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因为翻译教学能检验出学生对基本知识学习掌握的某种程度。
2.翻译教学是针对未来大学生就业前景的必要准备。
随着社会越来越国际化,英语在对外合作领域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对外合作领域不仅要求大学生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各种各样的基本技能,并且还要具有较强的对外交流的英语翻译能力。
要想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能找到一份较好的工作,那么大学生必须要拥有较强的英语翻译能力,这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一种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
翻译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更好地沟通。
此外,翻译教学还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言的结构,提高他们的语法和词汇知识。
最后,翻译教学还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英语文化,更好地掌握英语的表达方式。
总之,翻译教学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
2. 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翻译教学的理论性不足。
翻译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学和翻译学,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这些理论,而是简单地把翻译当作一种技能,缺乏理论性。
二是翻译教学的实践性不强。
翻译教学的练习内容大多是翻译文本,而没有很多实际的翻译实践,缺乏实践性。
三是翻译教学的创新性不够。
翻译教学的教学方式大多是传统的,没有很多创新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
四是翻译教学的实效性不高。
翻译教学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学生在学习翻译时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缺乏实效性。
翻译教学的有效对策包括:一、建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翻译教学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翻译能力为主要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索翻译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
翻译教学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安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翻译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比较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践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翻译教学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索翻译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4. 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是指将翻译技能融入其他课程中,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外语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外语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外语翻译教学面临着学生基础差异、教材更新与多样性不足、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实践机会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个性化教学、多元化教材、培训和引进高水平师资以及加强实践环节等对策来应对。
个性化教学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多元化教材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培训和引进高水平师资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实践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翻译技能。
外语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可以通过对策得到有效解决,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外语翻译教学、问题、对策、学生基础差异、教材更新、师资力量、实践机会、个性化教学、多元化教材、高水平师资、实践环节、总结。
1. 引言1.1 外语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外语翻译教学作为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学生的基础差异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
由于学生的背景和学习经历不同,他们在外语翻译学习上的能力和水平也有所不同,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教材更新与多样性不足也是一个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翻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也在不断更新,但是一些传统的教材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师资力量不足也是一个制约外语翻译教学质量的问题。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但是目前一些学校缺乏高水平的外语翻译专业师资。
学生实践机会不足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外语翻译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学生往往缺乏实践机会,这会影响他们的能力提升。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
个性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
多元化教材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引入更多的新颖教材和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翻译的兴趣和潜力。
培训和引进高水平师资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可以通过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加强实践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和实践技巧。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辅助性课程 的学 习启发 、 开导学生 , 以利 于英语 翻译课程的 教学 。因为英语 翻译训练学习是一种综合 的学 习, 语文和写
作英语 翻译学 习的基础 。对 已经开设 的课程 要有针对性的
进行 翻译训练 , 将教师教学与学生 自学相结合 的方式 , 加强
学生学 习的主动 l 生。在英语课时安排方面, 根据翻译具有实
三 、 学 评 价 标 准 方面 教
针对 以上问题教育部应该强化英语 翻译课 程 的培养 目 标 , 级高校应该真正将英语翻译能力 的培养落 到实处 , 各 将 翻译能力 的培养 与听说读写 能力放 在平 起平坐 的地位 。加
第 3卷 第 1 1期
21 0 1年 1 1月
赤峰 学 院 学报 ( 学 教 育 版 ) 科
Ju a o hfn nv r t s i c & e u a o ) o r l f i g i s y(c n e d ct n n C e U ei e i
Vo. o 1 13N .1 N V 2 1 O. 0 1
段应 当开设如大学语文 、 汉语写作等辅助性课程 , 通过这些
知识 , 专业突 出性不强。高职院校尽管开设了一些具有专业 性 的英语专业 , 还在试 验阶段 , 但 专业 的设 置在课 程安排很 不科学 。此外 , 英语 翻译 教学研究与翻译实践脱节 , 造成 了
对 翻译 的多层次跨学科性 的认识不 足。将 翻译教学看成是
生互译过程 中尽 量把语 言所反映的文化传递 出来 ,了解英 汉在文化及语 言方面的差异 ,这样对于提高学生 的翻译能
力有很大 的帮助 。
英语教育改革不健全 。目前 , 我国英语教育改革并没有 明确提 出汉英翻译能力 的培养方 向,这在很一定程度 上制 约 了学生英语综合性能力 的发展。由于学校的扩招 , 加之师 资力量有限 , 造成了对翻译课 的重视不够。从课程设置情况 分析 , 翻译课 程在许 多高校 开设 不多 , 在实 际教学 过程 中往 往被作为辅 助课程 , 没有独立 的学科地位。从教材的 出版情 况分析 , 门的英汉翻译 教材 在我 国稀少。在市面上 的大学 专 英语教材 中, 很难 找到系统全面介绍翻译 知识 、 础翻译 理 基 论、 常用 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知识 。尽管大学英语精读教材课 后练习里有汉译英题 目,这也 只是为 了让学生更好地 复习 和巩 固课文 中的词汇 、 短语 、 型等语言知识 。可见这种练 句 习并不是翻译训 练 , 而是语法词汇 的综合练习。翻译教材匮
外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外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语翻译技能的需求趋于增加。
然而,在外语翻译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应对。
本文将讨论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首先,语言难度不同。
不同的语言在语法、发音、表达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各自的特点。
这种差异经常导致学生在学习外语翻译时遇到困难。
为应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提供更具体的指导和解释,例如对语音练习和语法知识的强调,避免学生的翻译出现大的错误。
另一种解决方案是在外语翻译领域中寻找可靠的知识工具和辅助软件。
其次,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理解障碍。
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跨文化的障碍。
翻译学生可能无法成功地用一个语言转换另一个语言。
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和背景知识,使翻译过程更为准确。
提供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文化背景和语言之间的联系。
推荐读者参考相关文化研究,提高对其他语言和文化的详细了解。
最后,时间紧迫。
学生翻译任务常常有紧迫的截止日期。
在处理许多材料和翻译重点时,时间的压力会使学生缺乏思考和理解,从而导致翻译质量下降。
教师可以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例如翻译实践和翻译训练演习,使学生逐渐适应外语翻译的节奏和要求。
同时,教师也应该教授学生如何高效使用相关翻译工具,以帮助学生快速地完成任务。
综上所述,外语翻译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指导,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联系,最终提高学生翻译能力并达到高效目标。
SWO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市场营销战略分析工具。
它使用了四种不同的方便简洁但是又深入的维度:Strength(优势), Weaknesses (劣势), 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威胁)。
以下是SWOT分析法的分析过程和其优点。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我们的强项和潜在的优势。
这些方面对于我们进一步发展和增强优势十分重要。
比如我们的品牌识别度高,质量方面做得非常好,产品价格适宜等等。
翻译过程中三对矛盾及关系初探
翻译过程中三对矛盾及关系初探翻译是一种把非原始语言(外语)转换成原始语言(本语)的过程。
它的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把一般的文字信息以及多种文字文化传达出去,把双方的传统和文化以及思想交流到一起。
然而,这项复杂的工作也存在着三种矛盾和关系:权衡、准确性和对意义的理解及忠实性。
首先,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权衡。
这归根到底源自文化差异。
通常,外国文化有着极具代表性又独特的特点,而译者需要考虑本国文化,要把根本文字内涵和抽象精神都考虑进去。
比如,一句英文谚语“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的直译是“时光如梭,不留人”,这可能会让国人听了有些费解。
因此,译者应当把原来的深刻含义转译出来,即“时间不等人”,让国人容易理解,否则就会大大损害了文字的意义完整性。
其次,翻译在过程中还应当具备准确性。
翻译是一种双向的活动,它需要既恪守原文的内容,又要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当文字的意义理解又完整性又较好的情况下,才能被视为准确的翻译。
例如,翻译英语书籍“The Old Man and the Sea”时,译者不应译为“老年人和大海”,而应该把原书的内在含义,因为主人公是被海洋折磨而勇往直前,终极取得成功的内容考虑进去,一般可以把“老人与海”来表达这个意思。
最后,在翻译过程中,理解及忠实性也同样重要。
忠实性可以说是翻译最基本的要求,因为这是衡量一个翻译作品是否优秀的标准。
同时,翻译前需要仔细理解原文,而不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译者要把自己明确概括、简洁而准确表达出来,否则,译作的精髓就会被削弱,偏离原文的意义,他就很难成为一个出色的翻译工作者。
翻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译者能够恰到好处地权衡、准确表达内容,并且保证理解及忠实性。
唯有这样,才能把原文的文字内容及抽象精神充分表达出来,使双方文化交流更加深入且有效。
外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外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摘要】外语翻译教学在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过时、师资力量不足和学生动力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如重新设计课程设置、更新教学方法、增加师资培训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改进外语翻译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
展望未来,外语翻译教学有望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培养更多优秀的外语翻译人才。
.【关键词】外语翻译教学、问题、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学生动力、应对策略、改进、展望。
1. 引言1.1 外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外语翻译教学在当今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外语翻译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
外语翻译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精华,还可以促进国际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与发展。
外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外语翻译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通过学习外语翻译,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
外语翻译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从而拓宽视野,增加见识。
外语翻译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推动全球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加强外语翻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1.2 外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外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过时、师资力量不足及学生动力不足等方面。
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困惑和挑战,无法循序渐进地掌握翻译技能。
教学方法过时使得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学生无法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翻译实践。
师资力量不足也是外语翻译教学中的一大障碍,缺乏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团队无法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提升。
翻译中的矛盾
“忠实”的⽬标对于翻译本来是不待证明的、天然的要求,是千百年来翻译理论和实践⼀直围绕旋转的中⼼。
然⽽近来似乎颇有⼈对此持怀疑甚⾄否定态度。
《外国语》1998年第3期所载《从梦想到现实:对翻译学科的东张西望》⼀⽂可以作为⼀个典型的例⼦。
⽂中引勒菲弗尔语⽈:“忠实只不过是多种翻译策略⾥头的⼀种,是某种意识形态和某种⽂学观结合之下才导致的产物。
把它捧为⼀种可能的、甚⾄唯—⼀种可容许的策略,是不切实际的、徒劳⽆益的。
”⽂章作者据此及其他⼀些类似论点得出结论:“忠于原⽂不是理所当然的、的标准,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绝对正确的标准。
”作者在同⽂另⼀处对“忠实”的标准发出了—连串有趣的疑问:在我国占⽀配地位的标准,都把“忠实”放在第⼀位,却很少有⼈问过⼀句“为什么”?翻译为什么⼀定要追求(限度的)忠实?……译者另有⽬的、另有所好⼜怎样?社会现实不容许、不利于追求限度的忠实⼜怎样?不完全忠实的译⽂⼀定有害吗?要是不忠实的译⽂达到了⽬的,甚⾄达到了“好”的⽬的⼜怎样?……可是,⼜为什么要强迫⼈家在两个极端之中选择⼀个——⼀端是百分之⼀百的忠实,另⼀端是零的忠实呢?译者为什么不能选择百分之七⼗、五⼗、三⼗的忠实呢?这⽆疑是对翻译理论提出了⼀个⾄关重要的问题。
对此本⽂⽆意正⾯做出回答,但却希望稍作探讨,从⽽达到认识翻译内部所蕴含深刻⽭盾的第⼀步。
如果我们退到起点,退到翻译活动的初衷,问题将显得⾮常简单。
翻译的出现是出于⽂化交流的需要。
在这⼀点上,完全可以把它⽐之于向国⼈介绍西洋绘画、西洋⾳乐,或者相反,把中国画或者中国的民族⾳乐介绍到国外去。
⽆论这种介绍活动的其他⽬的怎样,在⼀个⾸要的、根本的⽬标上它们是⼀致的:向⽬的⽂化的接受者呈现原作的本来⾯貌。
如果说在介绍绘画、⾳乐作品时对原作的⾊彩、线条或者曲调加以改易将显得荒谬绝伦的话,那么理想的翻译也不允许对原作随意窜改。
在这个起点上要求的是绝对忠实,我们并没有“百分之七⼗、五⼗、三⼗”的选择。
新时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新时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摘要】现阶段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实践能力以及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实际。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和注重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内容设计。
通过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将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应用能力。
在新时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从而提高翻译教学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问题、对策、实践能力、社会实际、教学内容设计、解决方案。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翻译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英语翻译已经成为连接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桥梁。
在中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更是备受重视,各大学纷纷开设相关课程,培养翻译人才。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需求的提升,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翻译教学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在课堂上大量学习翻译理论知识,但在实际翻译中却面临许多难题,这导致他们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
一些翻译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实际,缺乏与实际工作需求的结合。
学生学习的内容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翻译的需求,导致他们毕业后很难适应实际工作。
对于现阶段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对策。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中,我们将具体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改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的探讨将为我们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和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新时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现阶段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寻求可行的对策,以期提高大学生在英语翻译领域的实际能力和应对能力。
通过探讨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和注重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内容设计等对策,旨在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供可行的方向和建议,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第七课 翻译活动中矛盾重重
直译与意译 P150
• 直译的含义 • 直译与逐字译的区别 • 警觉死译、硬译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long time no see
•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指不仅忠实于原文 内容,而且忠实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 • 第一位:忠于原文内容; • 第二位:忠于原文形式要求在保持原文内容 的前提下,力求使译文与原文在选词用字、 句法结构、形象比喻及风格特征等方面尽可 能趋同(无限接近)。 • 第三位:通顺的译文形式。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第七课 翻译活动中矛盾重重 (Chp10-13 )
正确认识翻译过程中矛盾的各种因素,从主要方 面入手加以解决,对于译者采取可行的方式,尽可能 克服翻译障碍,在两难的处境中权衡得失,实现翻译 目的,是非常重要的。 • 直译VS 意译:语言层面 翻译方法的取舍
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林语堂译) Search.Search.Seek. Seek. Cold. Cold. Clear. Clear. Sorrow. Sorrow. Pain. Pain. 音调、韵律、辞藻, 是诗的性命,一经翻译, 就烟消云散了。 —— 思果
• 直译与意译的各自功能 • 直译的两大功能:保留原文的语言特色和 原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输入原语词汇和 表达方式 eg. 武装到牙齿,掉鳄鱼眼泪 • 意译的“翻译度”问题
新时期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存在的问题1. 教材陈旧目前大部分大学使用的英语翻译教学教材较为陈旧,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这些教材内容大多停留在传统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上,无法满足学生对实际翻译技能的需求。
2. 理论脱离实际在传统的翻译教学中,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真实的翻译实践。
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导致他们在面对真实的翻译工作时显得力不从心。
3. 缺乏专业素养大部分大学生在接受英语翻译教学时缺乏相关的专业素养,他们对翻译行业的了解较少,不清楚自己应该具备哪些技能和素质。
4. 缺乏实战机会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有机会接触真实的翻译工作,他们缺乏实践经验,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5. 缺乏跨文化交流技能英语翻译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信息交流,而大部分学校在教学中忽视了跨文化交流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在面对复杂的跨文化翻译环境时无法应对自如。
二、对策建议1. 更新教材内容针对教材陈旧的问题,应当积极更新英语翻译教学的教材内容。
新的教材应当融入最新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2. 突出实践环节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实践环节,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际翻译实践机会。
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的翻译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
3. 强化专业素养培养英语翻译教学应当注重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包括对翻译行业的了解、相关技能的掌握、职业操守的培养等方面。
学生应当在学校期间就能够逐步形成专业素养。
4. 提供实战机会学校应当与企业、机构等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战机会。
可以通过实习、实训等形式,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翻译工作,积累实践经验。
三、结语英语翻译教学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面临着诸多问题,但也存在着改进的空间。
通过更新教材内容、突出实践环节、强化专业素养培养、提供实战机会以及注重跨文化交流培养等对策,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翻译教学中的矛盾透析
翻译教学中的矛盾透析摘要:翻译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往往显现为语言与文化的游离、理论与实践的对立、艺术与科学的混淆。
本文试图通过对以上三对矛盾的分析,明晰相互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达到提高翻译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翻译;教学;语言与文化;艺术与科学一、语言与文化的游离翻译行为是立足于两种语言之间的社会行为。
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走到一起交往,必然离不开交流,交流的主要载体是语言,此时不同的语言自然就成了交流的障碍,这就需要翻译这样一种行为将语言进行转换,即由一个掌握两种语言的人将一种语言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人类的思维是息息相通的,但不同民族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三因素却会对其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自然条件、观念体系、宗教信仰以及其他因素所形成的差异自然就会在文化和语言上体现出来。
语言往往是与文化同步发展,而文化的发展也依赖着语言的支撑,因此,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物质表达形式。
萨丕尔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我们可以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而窥见这个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
(顾嘉祖、陆升,1990)正因为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的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任何文化交流都必须以翻译为前提,离开了翻译,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就不可能实现。
”(傅敬民等,2005)翻译教学中固然存在着许多难点,学生经常会在翻译实践中感觉荆棘满布,他们经过千辛万苦而形成的译文却是漏洞百出。
究其原因,除了诸多因素外,“文化是翻译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也可能是最难的问题之一”(王树槐,2001)。
学生初学翻译时必然会急于求成,教师也常可能因为多种原因而忽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不知不觉地在翻译教学中促使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出现游离性,换句话说,就是只顾分析语言的表面意思,而疏于透析文本中语言的文化因素、文化内涵、文化背景,致使译文与原文文化脱节,造成一种语言空壳,影响了原文意思的正确传达。
分析起来,造成语言与文化关系游离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转换模式中思想的丢失。
分析《大学生翻译中的逻辑矛盾》
分析《大学生翻译中的逻辑矛盾》李克兴博士在指导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翻译学系荣誉学位毕业班学生长篇翻译以及从事法律文献翻译课教学的近两年实践中,无意发现了学生在翻译实践中违反逻辑学中的矛盾律,译文中存在大量的逻辑矛盾。
因此,在《大学生翻译中的逻辑矛盾》这篇文章中,他对翻译中出现的逻辑矛盾进行了分类分析,对阐明了造成逻辑矛盾的一些主要原因。
李克兴博士希望通过对这些逻辑矛盾以及造成逻辑矛盾原因的研究分析,使得大学生们在以后的翻译实践中能够减少以至避免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
在这一点上,他也给出了一些有用的建议。
在文章的摘要部分,作者通过短短不到两百字的文字就为读者概述了整篇文章的主要信息。
“本文从逻辑学的角度对大学生翻译中违反逻辑学中矛盾律的错误进行了分析,并根据错误的特点和原因将译文中包含的逻辑矛盾分成三类:误解型、语境型及亚专业型。
造成逻辑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译者误解词义、忽视语境以及欠缺应有的常识、普通科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
而译者不能发现文章中的逻辑矛盾则主要是由于缺乏逻辑知识、没有养成逻辑思维习惯和良好的翻译作业习惯。
笔者还认为,女生翻译中逻辑错误较多与男女生在思维特点上的差异很有关系”。
作为整篇文章的统领,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达到了概括性强,内容紧扣文章主题,实事求是,文句精练,逻辑关系强等要求。
在文章的主题阐述过程中即文章的第二部分,李克兴博士分三小节首先对翻译中的逻辑矛盾进行归类和分析,即误解型、语境型及亚专业型。
采用例证法的论证方式,在每个分类中先提出自己的论点再分别举几个相关译例加以证明,做到了理论与论证想结合。
例如,在文章第二章的第一小节中,作者首先提出了翻译中的第一大类逻辑矛盾即误解型逻辑矛盾,并分析其表现特点以及造成这类逻辑错误的原因,接着列举了三段译文,分别加以分析证明,在这三段译文中译者都犯了相同的错误:将中外文中对应的单词彼此对号入座,误解原文中个别有关词或者词组,按译者所知的基本词义以对等的形式错误进行翻译。
翻译矛盾疏解
一、从“文”与“质” 到“直译”与“意译”
的对立
二、意译、顺译、滥 译、歪译、直译、硬
译、死译、逐字译
三、西方译论中的直 译和意译
四、“直译”和“意 译”的典型译例辨析
一、广义的 “形”与“神”
二、译论中 “形”与“神” 及“形似”与 “神似”
三、矛盾视角 之“形式”与
四、专有名词典型译 例解析:欠额翻译与 超额翻译及翻译单位
一、世界可知与不可 知
二、可译与不可译
三、不可译因素及其 分类
四、典型译例分析: 不可译现象破解
一、首获国籍的机器 人——索菲亚
二、阿尔法狗与柯洁 的眼泪
Hale Waihona Puke 三、谷歌助理与人类 对话四、转换生成语法与 语料库翻译学及其他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翻译矛盾疏解》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这是《翻译矛盾疏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翻译矛盾疏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内容”及 “形似”与
“神似”
四、许渊冲 “三似”“三 美”及典型译 例解析
一、异质文化产生误 解
二、从哲学的“同” 与“异”到翻译的
“归化”与“异化”
三、“violence” 与翻译“暴力”
四、归化和异化的度 与风险
一、欠额翻译与超额 翻译定义
二、专有名词音译与 意译及欠额翻译与超
额翻译
三、界定欠额翻译与 超额翻译的“度”及 规避策略
翻译矛盾疏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翻译活动中的矛盾
翻译活动中的矛盾翻译活动是在跨文化沟通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一个环节。
然而,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
本文将探讨翻译活动中的矛盾,并分析各种矛盾的产生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一、语言矛盾语言矛盾是翻译活动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导致了语言翻译时的矛盾。
例如,中文和英文的表达方式不同,所使用的词汇和句法结构也存在差异,这就给翻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解决语言矛盾的方法之一是理解并掌握各种语言的特点和规则。
通过深入学习和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可以更好地把握词义和语境,避免在翻译过程中产生歧义和误解。
此外,翻译者还可以借助各种工具和资源,如词典、语料库等,来辅助翻译工作,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二、文化矛盾文化矛盾是翻译活动中另一个重要的矛盾点。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往往存在差异,这就给翻译带来了文化翻译上的矛盾。
解决文化矛盾的方法之一是进行文化适应性翻译。
翻译者需要具备广泛的文化知识,能够理解和把握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重在保留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转换,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三、专业矛盾专业矛盾是指在特定领域内进行翻译时所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科技、医学、法律等领域的翻译中,术语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由于不同领域之间存在差异,导致翻译活动中会出现专业上的矛盾。
解决专业矛盾的方法之一是进行专业培训和学习。
翻译者应该不断提升自己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和术语的使用。
此外,多使用专业工具和参考资料,如专业词典、行业标准等,能够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和翻译专业术语,减少专业矛盾的发生。
四、时间矛盾在翻译活动中,时间矛盾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有时,由于时间紧迫或任务过多,翻译者可能面临完成工作的压力。
这就对翻译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解决时间矛盾的方法之一是提高工作效率。
新时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新时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随着国际合作的日益增多,英语翻译成为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
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则是重要的一环。
然而,在新时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单纯的词汇翻译在过去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往往是以单词和词汇的翻译为主,学生缺乏对语言的整体认识,容易形成“断片化”的语言应用。
对策: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整体应用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应用。
例如,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实践翻译等方式,鼓励学生将语言应用整合到具体的场景中。
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大量英语文献进行语言的整体认识,并从中获取经验和技能。
问题二:过度依赖翻译软件随着科技的发展,翻译软件的精确度和快速性越来越高,但往往无法解决复杂的语言问题,这导致学生过度依赖翻译软件,而缺乏自主翻译的能力。
对策:培养学生的自主翻译能力针对过度依赖翻译软件的问题,可以通过翻译大量的文献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广泛的讨论和实践翻译来提高学生的自主翻译能力。
此外,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机会翻译的机会,如参加工商论坛、国际研究会议等等,开拓学生的视野,加强实践指导。
问题三:文化背景缺失在跨文化交流中,文化背景同样重要,然而学生往往只钻研语法、词汇而忽略了文化背景,导致翻译准确度不高。
对策:注重文化背景的教学教师应该注重文化背景的教学,所谓“融贯中西”,通过讲解文化典故、民俗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并且运用到翻译实践中。
此外,学生也应该学习一些具体的文化语言技能,如文化传统礼仪、职场语言、社交礼仪等等,加强文化交流的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以上问题,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加强课堂教学,注重实践指导,并督促学生要多接触英语文献,增强英语语言能力。
此外,强调文化背景教学、培养自主翻译能力,也是提高英语翻译水平的有效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教学中的矛盾透析
摘要:翻译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往往显现为语言与文化的游离、理论与实践的对立、艺术与科学的混淆。
本文试图通过对以上三对矛盾的分析,明晰相互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达到提高翻译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翻译;教学;语言与文化;艺术与科学
一、语言与文化的游离
翻译行为是立足于两种语言之间的社会行为。
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走到一起交往,必然离不开交流,交流的主要载体是语言,此时不同的语言自然就成了交流的障碍,这就需要翻译这样一种行为将语言进行转换,即由一个掌握两种语言的人将一种语言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人类的思维是息息相通的,但不同民族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三因素却会对其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自然条件、观念体系、宗教信仰以及其他因素所形成的差异自然就会在文化和语言上体现出来。
语言往往是与文化同步发展,而文化的发展也依赖着语言的支撑,因此,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物质表达形式。
萨丕尔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我们可以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而窥见这个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
(顾嘉祖、陆升,1990)正因为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的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任何文化交流都必须以翻译为前提,离开了翻译,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就不可能实现。
”(傅敬民等,2005)
翻译教学中固然存在着许多难点,学生经常会在翻译实践中感觉荆棘满布,他们经过千辛万苦而形成的译文却是漏洞百出。
究其原因,除了诸多因素外,“文化是翻译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也可能是最难的问题之一”(王树槐,2001)。
学生初学翻译时必然会急于求成,教师也常可能因为多种原因而忽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不知不觉地在翻译教学中促使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出现游离性,换句话说,就是只顾分析语言的表面意思,而疏于透析文本中语言的文化因素、文化内涵、文化背景,致使译文与原文文化脱节,造成一种语言空壳,影响了原文意思的正确传达。
分析起来,造成语言与文化关系游离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转换模式中思想的丢失。
翻译教学中,正常的认知模式“文本——思想——译文”常常被“文本——译文”替代。
学生在这样的模式影响下,潜意识地以“文字对等”的方式逐字迻译,失去了对整个文本中原作者思想的把握与领会。
(2)原文文本词汇意义中文化信息的忽略。
文化信息中充分反映着文化差异,诸如自然条件的差异、生活习俗的差异、观念体系的差异、传统文化形成的差异。
教学中如果忽略这些差异,自然就会造成原语文化的丢失。
(3)翻译策略选择中偏向重归化轻异化。
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两种策略的选取涉及到翻译者的观点与立场,同时也涉及到文本风格、体裁、内容等的需要。
但翻译教学中常出现重归化策略的
倾向,导致学生不敢轻易将外来文化中的特殊表达方式引入译文中,这极不利于对外来语言文化有益成分的吸收。
综上所述,翻译教学始终要贯穿一个观点:“译者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而且是两大片文化。
”(周方珠,2005)只有在翻译教学中贯穿语言与文化不可分离的基本观点和在翻译实践中突出隐含于语言之中的文化因素,方能使翻译的社会行为功能得以实现。
二、理论与实践的对立
理论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归纳总结出并用以指导实践的系统论述。
翻译理论是人们在翻译实践中所获得的有关翻译规律等一系列问题的结论。
中国长期以来的翻译实践较多重视翻译体验,习惯于从翻译感受中得出结论,而难以借用其他社会科学理论指导翻译研究,并建立起系统的翻译理论。
如傅雷(1985)明显倾向于将翻译的焦点放在“实践”上,为此他曾举例阐述:“曾经见过一些人写翻译理论,头头是道,非常中肯,译的东西却不高明的很,我常引以为戒。
”然而,翻译学(或称译论)迄今已形成系统科学,并在中国翻译界占有重要地位,人们也已经深深感悟:仅靠翻译实践“技艺”进行翻译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在高校翻译教材编写中,大都会涉及到翻译理论问题,编者一般习惯于在全书前面部分介绍中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历史和与之有关的人物,并在接下来的各章节中分别以某一项理论的原理对某一翻译技能实践进行套用阐述。
在翻译教学中,教师也常常会按照教材安排在课堂教学中讲解有关理论。
但从实际情况看,理论内容通常会使课堂枯燥,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形成理论与实践的对立状况。
这种对立性较多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翻译课程的考试一般不会专门对理论的内容进行测试检查,而重在检查实际的翻译动手能力,这就导致教师可能忽视理论的讲解与传授,导致学生可能忽视理论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因此,自然形成了将时间花费在理论上不如花费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上的认识误区。
(2)由于学生处于学习翻译的初级阶段,对于翻译实践尚未形成一种理性上的感悟,借鉴前人在翻译实践中形成的理论本应会对其产生指导作用,但其结果是导致学生在实际的翻译行为中瞻前顾后,举棋不定,常常是一下笔就去想该以何种理论应用于这一句的翻译、该用何种方法去翻译这个句子,这种状况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翻译积极性和主动性。
(3)根据课时的安排,翻译课堂教学上讲解理论的内容不可能占用太多时间,往往是点到为止,浅尝辄止,但到了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之时,又常常会感到学的东西太少、学的东西太浅。
从哲学的观点来分析,以上几点涉及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立的矛盾不会一下从翻译教学中消失。
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翻译理论的立足点在于研究和探讨翻译自身的内在规律,并帮助译者掌握这种规律,从而致力于解决翻译中出现的各种障碍和困难。
我们需要通过努力而在课堂教学中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合点,
做到重理论而不拘泥于理论,重实践而不停留于实践,以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又以翻译实践检验翻译理论。
三、艺术与科学的混淆
翻译课堂教学一开始必然会涉及到翻译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的问题。
一般来说,如果人们把翻译作为一种艺术看,就会在追求中将注意力集中于笔调、风格、韵味、精神等因素之上。
如果人们把翻译作为一门科学看,就会在研究中注重将现代语言学的成果运用于其中,以客观、精确、对等作为追求的目标。
初学翻译的学生往往对于翻译究竟是艺术还是科学的问题产生混淆,难以厘定。
这种现象集中表现为:他们中有的人一旦接触翻译实践,就以为翻译的艺术性就在于用华丽的词藻将译文堆砌而成,就在于尽可能地用四字结构来表达,于是,他们制造出一种矫揉造作、故弄玄虚、华而不实的译文。
也有的人对于翻译的科学性问题理解狭隘,在翻译中追求两种语言的机械对等,译出的语言生硬晦涩、诘屈聱牙,让人难以读懂。
翻译究竟属于艺术还是科学,这个问题常常给翻译教学带来困惑。
其实,应该以客观的科学态度对待这个问题。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历史上的翻译工作者中许多人拥有着造诣高超的文学鉴赏力,他们的文学艺术优势决定了他们对翻译的艺术取向,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将翻译行为视为艺术的现象并不少见。
如罗新璋(1984)提出的以“案本——求信——神似——化境”为主线的翻译理论体系则明显体现了文艺学派的主张。
然而,时代的发展促进着翻译理论的日趋成熟和完善,翻译学形成一门科学早已应是不再争议的事实。
金隄(1998)指出:“翻译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其复杂性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就其必须适应两边的规范性这一点而言,仍然有科学的规律可循,尤其是现代信息科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语际交流的复杂规律,这些都是显而易见地表现了翻译学的科学性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在翻译教学中加强引导学生对翻译行为本质的正确认识,这就是,“翻译本来就是一个既有科学性的客观规律而又必须依靠艺术眼光的活动。
”(金隄,1998)在此认识基础上,只有有意识地在教学中体现和阐述翻译既具艺术性、又具科学性的特性,使学生在翻译实践中能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我们的翻译文本在凸现严肃的科学性中却不失充满韵味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