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陈列萧山三中
高二年级部教师-萧山三中
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文件
萧三中党〔2018〕2号
2018学年各支部委员会名单
第一支部(高一年级支部)
支部书记:何梁君
支部委员:胡需恩沈灿江
第二支部(高二年级支部)
支部书记:郭斌
支部委员:骆楚明汪其军
第三支部(高三年级支部)
支部书记:陈松
支部委员:王建锋许奇
第四支部(新疆部支部)
支部书记:陈浩
支部委员:张晓敏徐燕
第五支部(退休教师支部)
支部书记:顾漫红
支部委员:卢培根
中共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委员会
2018年8月28日
主题词:2018学年支部委员会名单
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办公室 2018年8月28日印发。
创新原则-萧山三中
小结:
1、请大家热爱自己的生活,注意观察生活中,将生 活中的不便变为方便这就是创新; 2、创新就在你身边。
2、实用原则
这两台电视哪台实用些 ,在什么方面实用?
1、设计中的实用性:指设计的产品为实现其目的而具有的。 基本功能。 物理功能
可靠性 效率精度 构造 性能 安全性 方便性 宜人性 色彩 造型 装饰 机理 爱好 兴趣
Applied Effective
• 银奖:重力前倾锤
设计者:Farm Design公司 流线型设计,锤头前倾,可以将重力的中心更多的 转移到锤头,以减轻使用者的力量。该款产品外形 设计颇具杀伤力,价格为30美元。
Applied Effective
• 金奖:未来银行设计
设计者:ZIBA 为了提供全新的用户体验,ZIBA对消费者的银行消费心理进 行了全面研究,设计出一套理想的银行办公环境。该环境看起 来更像一个公共中心,而不是一家金融机构。
【案例分析】 毒瓜子,毒大米, 毒豆芽、黑心汤圆、毒火 腿、用工业染料染黄的腐 竹、死鸡做成的扒鸡、黑 心棉、假酒、假烟、“大 头奶粉”……
产品设计必须考虑它与 人、社会、环境的关系,必 须遵循道德原则。 同时要有尊重他人知识 产权、技术成果的道德观念。
盗取银行卡密码器:假键盘套取客户密码
设计的一般原则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要设计 好一个产品必须遵循一些基本 的原则,这些原则往往互相关 联、互相制约、互相渗透,并 体现在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中, 成为指导设计过程和设计评价 的基本准则。
1、创新原则
创新就是通过引入新概念、 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产 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 或形式。
不道德的产品设 计将被一票否决!
萧山三中高二年级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结合实验一二三确定出乙炔的分子式为C2H2
知识点二、乙炔的结构:
教学活动:
请学生结合乙烯知识,推出乙炔的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
教师展示乙炔模型,点评学生写的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
知识点三:乙炔性质的推测教学动:学生:根据碳碳双键的性质,推测碳碳叁键的性质
教学重点:
1、乙烯的化学性质
2、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3、烯烃的递变性
教学难点:
1.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2.加成反应、聚合反应
教材分析:不饱和烃在整个烃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不饱和烃,概念和性质要细化
教学用具:乙烷和乙烯球棍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重难点突破:
以实验和动画来突破
议课
教师
教师:展示实验视频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总结实验成果,书写实验方程式
教师小结:不饱和键的性质特征
学生:书写乙炔和氢气、氯化氢的加成反应
课堂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
知道了(知识目标):
学会了(能力目标):
感受到了(情感目标):
议课
教师
发言
记录
大家一致认为:乙炔结构、性质只要要求学生参照比对乙烯结构、性质进行学习,归纳,本节难点是要学生学会推导乙炔结构性质的过程和方法。相信在学好烷烃、烯烃的基础上,来解决这一教学的难点应该问题不大。炔烃同系物教学时要注意与二烯烃的区分。
组长总结
集体备课对于我们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难度、深度和广度是极为有利的,对我们化学组老师的教学业务能力提高很有帮助,集体备课将成为我们化学组每周的常规活动。
高二年级部
萧山各高中校训
萧山各高中校训之探析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校训是学校精神的象征,它凝聚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目标。
萧山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教育资源丰富,拥有多所知名高中。
这些高中的校训各具特色,体现了各自独特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
首先,我们来看看萧山中学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这五字校训源自《礼记·大学》,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博学"意味着广博的知识,要求学生广泛学习,拓宽视野;"审问"强调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慎思"则要求学生谨慎思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明辨"是指明确判断,让学生学会分辨是非,做出正确的选择;最后的"笃行"则是实践行动,希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接下来是萧山二中的校训——“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这个校训强调了学生的个人品质和学习态度。
"勤奋"是学习的基础,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严谨"是对学术的态度,要求学生对待学业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求实"是指追求真实,反对虚伪,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创新"则是指开拓进取,鼓励学生敢于突破常规,勇于创新。
再来看萧山三中的校训——“厚德、博学、尚美、乐群”。
这个校训突出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厚德"强调道德修养,要求学生注重人格塑造,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博学"则是广博的知识,鼓励学生广泛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尚美"是指崇尚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艺术素养;"乐群"则是指热爱集体,倡导团队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最后,我们来看看萧山四中的校训——“自强、自信、自主、自律”。
Mtfktu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文件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文件
萧三中[2006] 24号
签发人:徐柏兴关于开展“走进红色历史”——萧山三中50周年
校庆回忆录读评活动的通知
全体教职员工、高一高二年级全体同学:
为进一步培育三中文化,弘扬三中精神,打造红色教育品牌,学校决定开展“走进红色历史”——萧山三中50周年校庆回忆录读评活动。
现将活动具体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
全体教职员工、高一高二年级全体学生
二、活动用书
《萧山三中校庆50周年回忆录》
三、活动要求
1、要求所有参加者能认真阅读《萧山三中校庆50周年回忆录》,体味作者心境,感悟三中精神,并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撰写体会文章。
2、学生读评活动由班主任组织,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推荐五篇体会文章到学校参评;教师读评活动由教研组长牵头,以教研组为单位推荐体会文章到学校参评,其中语文、数学、英语教研组每组推荐4篇,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教研组每组推荐2篇,其他教研组每组推荐1篇。
3、送交时间:2006年4月30日止
4、高二年级学生文章送交莫利崧老师,高一年级学生文章送交傅建英老师;育才校区教师文章送交吕建焕老师,本部校区教师文章送交夏海燕老师。
学校届时将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萧山三中德育委员会、工会
二OO六年四月十日
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办公室 2006年4月12日印发。
主题陈列-萧山三中
主题陈列(一)八千年回首——跨湖桥文化的诞生欢迎来到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很荣幸今天由我为大家讲解。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分三个展厅,分别是陈列厅、遗址厅和临时厅,现在我带大家去陈列厅看看。
跨湖桥文明诞生到最后消亡,及当时的气候变化和环境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全景式的壁画,它描绘出了8000年前古湘湖地区人类生存环境的景象,温暖湿润的气候,茂密的亚热带森林和期间出没的食肉动物,看来跨湖桥人生活的古环境,自然资源还是很丰富的。
从距今约8200年开始,这一地貌相对稳定,并延续近千年之久,保证了跨湖桥文化的持续发展。
但此后由于全新世大暖期的影响,海平面持续上升,水位的升高,对寄居在沿海地区的人类活动造成最直接的影响。
从发掘地层剖面复原展示中,我们不难看出正是海侵的原因,直接导致了跨湖桥遗址的淹没和毁弃。
不过,没关系,瞧我们现在不是找到它了吗?在这一部分,“跨湖桥文化分布图”是重点展示的内容之一。
跨湖桥遗址发现之初,因文化面貌十分新颖独特,而碳14年代测定出土文物年代距今8000-7000年,打破了浙江考古界一直以河姆渡文化为参照探寻新石器遗址的习惯性思维。
但据近年考古成果表明,在浙江中部山区浦江上山遗址和嵊州市小黄山遗址的文化内涵中都存在不少跨湖桥文化因素,这一现象充分说明,跨湖桥文明的诞生是以浦阳江为发展脉络,无论在时间序列还是区域范围都符合人类文明的总体路径是从山地、洞穴向河谷、平原发展的事实。
主题陈列(二)八千年回首——跨湖桥人的活动大家知道跨湖桥人是以什么作为生活工具的吗?就让我来告诉大家吧!他们制作骨器、木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制作各种各样的精致陶器作为生活器皿。
用火烧锛刳的独木舟更称得上是伟大的成就。
跨湖桥人自然知识十分丰富,已经懂得用动、植物的胶汁粘补陶器,涂有生漆的木弓狩猎,采集的植物类食物有芡实、菱角、橡子等。
特别是橡子多集中在储藏坑里,说明已经学会通过储备食物来预防饥荒,是跨湖桥文化内涵最丰富的部分。
读图思考-萧山三中
选修6“读图思考”栏目参考答案:第一章:P8:(1)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图1: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图2:文化遗产图3:自然遗产,图4:文化遗产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图5:文化遗产中的文化景观。
(3)C第二章:P12:(1)特征:错落有致,巍峨壮观;构造复杂、精确度高,艺术精美。
意义:昭示古代世界文明的高超技术成就;有重大的旅游和科考价值。
(2)古埃及广大人民的智慧结晶和辛勤劳作;古埃及国王集宗教和世俗权力于一身,对全国实行专制统治。
第三章:P20:(1)图1:帕特农神庙;图2:万神殿,(2)图1:古希腊文明的象征,体现了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图2:罗马式建筑的典范,充分反映了古罗马辉煌的历史。
(3)继承:希腊柱式建筑风格;建筑外观宏伟壮阔。
创新:大跨度、大空间的圆形穹顶;集希腊柱式与罗马圆顶式风格于一体。
第四章:P21:1.(1)图1: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图2:圣彼得大教堂。
由两块半圆形的壳形结构构成,是真正球面形的。
(2)图1:佛罗伦萨共和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标志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
图2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建筑杰作,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
它们都符合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
2.(1)《哀悼基督》,米开朗基罗。
(2)西斯廷小教堂。
文艺复兴盛期绘画艺术的宝库,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的很多作品陈列在这里。
圣彼得大教堂。
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
大圆顶建筑多方面超过了罗马万神殿的成就。
圣彼得教堂前广场。
设计增强了几何形状,两侧柱子之间产生明暗对比效果(或:柱廊的宗教寓意深刻)。
第五章:P31:(1)山海关、嘉峪关。
(2)关城大多设在长城的重要关口,建在两山之间、山河之间、山海之间的险要之处。
关城易守难攻,一般与长城的墙体相连,进可攻退可守,往往成为长城防守的重点。
P36:1.(1)下:1号上右:2号上左:3号上中:4号(2)1号:右军 2号:左军 3号:指挥部 4号:中军2.(1)秦陵兵马俑体现了一种气吞山河、庄严凝重的艺术震撼力,是两千多年前秦军威武雄壮军阵场面的真实刻画,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专制帝王大一统政治意志;雅典卫城雕像的艺术魅力更多地表现在细腻、精致、华美,崇尚人体美,人体结构的艺术表现技巧高超,体现了一种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基础上的人文精神内涵。
萧山三中的录取条件
萧山三中的录取条件萧山三中的录取条件学校概况•萧山三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是一所优秀的高中学校。
•学校成立于1995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办学成绩优异的学府。
•学校坚持“修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以培养未来人才为己任。
录取条件1.初中成绩优秀:萧山三中注重学生的学业能力,录取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成绩优秀,特别是数学、语文、英语等基础课程。
2.综合素质评价:除了学术成绩,学校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的参与将成为录取的重要评价标准。
3.面试表现:学校将通过面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等方面,并综合考虑面试表现作为录取参考之一。
4.特长加分:学校鼓励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和特长,特别是在艺术、体育等方面的优势将加分录取。
招生名额•萧山三中每年招生名额有限,通常按照学校的规模和资源确定。
•学校会根据考生的综合成绩和面试表现进行排名,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如何备战1.加强基础知识:在初中阶段,学生要认真学习各门基础课程,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2.参与课外活动: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展示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提升面试技巧:学生可以通过模拟面试,提前了解常见问题并练习回答,塑造积极自信的形象。
4.培养特长: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强相关特长的培养和提升。
结语作为一所优秀的高中学校,萧山三中在录取条件上注重学术成绩、综合素质以及特长加分。
学生们要通过努力学习和全面发展,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以争取被萧山三中录取的机会。
同时,备战录取的过程也是一段宝贵的成长经历,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这个过程中取得进步。
走进沙地文化-萧山三中
走进沙地——萧山九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钱江涌潮,潮来潮去间,卷起了白雪千堆,让世人为之惊叹。
钱江涌潮,潮来潮去间,更掀起了改革的浪潮,让敏锐的九中人由此高歌了一曲“笑傲江湖”。
位于钱塘江南岸的杭州市萧山区第九高级中学,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抢抓机遇,奋力开拓,以一种非普、非职的第三种教育模式——综合教育,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莘莘学子而成为钱塘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
《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教育发展研究》、《浙江日报》、《教育信息报》、《杭州日报》等新闻媒体对九中综合教育改革及取得的成果作了详细的报道,北京、上海、山东、河北、河南、江西、安徽以及宁波、温州、金华等省内外的教育界人士也纷纷前来,对九中的综合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
目前,一部全面反映九中综合教育改革及成果的专著《发展个性,创造成功——综合教育在萧山九中》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黄新茂欣然为本书作序,并两度专程赴萧山九中考察指导,他说:“萧山九中是全省综合高中改革最成功的学校之一,其办学模式为全省的综合教育作出了贡献。
九中既培养了人才,又积累了一套完整系统的办学经验。
”在成绩面前,九中人锐意进取,以先进的理念和前瞻的眼光审视着,探索着:综合教育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创造可供他们自由选择、自主学习的发展时空。
普、职“沟通”是综合教育的一个方面,但它不是综合教育的根本维系点,从学生发展的层面来观照,普与职不应是简单的“沟通”,而应是“融通”。
只有“融通”普职,整合课程,深入实践,综合教育才具有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由此,九中人“走进沙地”,扬起了新的风帆,经历了新的征程,取得了新的收获。
一、研究背景(一)综合教育深层推进的需要回顾我校综合高中的创办历史,其历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职教化阶段(1993—1995),主要解决普教与职教“沟通”的问题。
第二,系统化阶段(1996—1998),主要是构建一个系统化的“三三”制综合教育模式,即“三项目标,拓宽口径;三步推进,课程为本;三年一贯,发展个性”。
高考研讨发言稿 - 萧山三中
高三历史最后三个月复习策略之我见关于高考复习大前提永远不变:不论怎么复习、复习什么研究历年高考还是非常必要的,近几年高考题仔细研读还是有一点规律可循的。
2015年的高考复习是历年来最艰难的一次,高一讲一遍,高二再讲一遍,如果说高一面对会考学生马马虎虎听一遍也就罢了,高二已经分了文理,学生这一遍听和老师讲解都很认真了,所以尽管这一遍复习因时间紧过的很快,但已经类似过去的一轮复习了。
因此到高三真正的一轮的时候有点无从下的的感觉,你既不能象高二那样或者比高二更细致地再讲解,又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二轮。
所以高三第一个学期的复习其实就是一个不仑不类非一非二的复习。
那一个学期的复习让我已经很新苦了。
现在以往意义上的二轮、三轮复习又开始,那么又要怎么来复习呢,我倒是真的想知道别人是怎么做的。
就我个人来讲我们想法是把所谓的二轮和专题复习相结合,也没有时间去分,然后继续采取讲、练、背想结合。
具体的策略是:第一、基础是要照抓的。
因为这是成绩的根本、能力的根本、高考的根本。
这个工作主要靠学生,老师的作用就是监督并尽量为学生争取创造时间。
除了早晚自修之外呢,在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当中尽量做到不满堂贯,平均每节课给学生留有一定时间比如十分钟左右让他们有计划性规律性地去读书。
现在学生作业压力各科复习压力都挺大,老师们也都挺能抢时间的,所以指望着学生在属于历史之外给你一个背历史的时间可能性不大。
所以我们主动地为学生创造。
高考考题是无孔不入的,没有哪个老师敢说哪考哪不考,所以看书是要面面俱到,背书可以有侧重点。
举例:最近做的一道题,考的就是战争与和平69页一幅地图。
错误率50%以上。
此题达到考察目的,因为从中发现的问题:一是审图解图能力不足,二是平时读书不仔细不到位。
别以为书上资料卡片知识链接不考,没人告诉你,这块知识也是帮助理解教材的。
第二、讲也是必须的。
每周六节课三节用来讲知识,三节用来讲评习题。
这时的知识复习就是二轮、三轮和专题复习相结合了。
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校歌歌词 文档
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校歌歌词
作词:徐柏兴作曲:尉鸫
注:曾经坐落于衙前凤凰山下的萧山三中,秉承光荣的红色精神,正如日中天,燃烧激情,涌动活力,孜孜以求教育之卓越。
凤凰山下,四季花香,这里是学子敬仰的地方;
无数先烈,高举真理的旗帜;
泱泱历史,书写了血与火的篇章。
理想的火花在这里点亮,
辉煌的凯歌在这里奏响;
红色火炬在我们手里相传,
红色乐章永远在红色校园回荡。
(重复)理想的火花在这里点亮,
辉煌的凯歌在这里奏响;
红色火炬在我们手里相传,
红色乐章永远在红色校园回荡。
官塘河边,绿荫成行,这里是栋梁成长的地方;
多少雏鹰,激扬青春的翅膀;
青春校园,放飞着共和国的希望。
理想的火花在这里点亮,
辉煌的凯歌在这里奏响;
红色火炬在我们手里相传,
红色乐章永远在红色校园回荡。
(重复)理想的火花在这里点亮,
辉煌的凯歌在这里奏响;
红色火炬在我们手里相传,
红色乐章永远在红色校园回荡。
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文件
信息技术
高考分析
2月26日下午
杭州九中
高三
2月26日下午1:30杭州九中
请自行前往
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
二○○九年二月二十日
主题词:第3周工作安排通知
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办公室2009年2月20日印发
高一(11)班
红色教育
研究会
附1:教研活动通知
学科
活动名称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年级
报到时间地点
备注
语文
高考语文
复习研讨会
2月25—27日
余杭第二高级中学
高三
25日下午5时前余杭临平大酒店
随带《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化学
化学高考复习研讨活动
2月25—27日
富阳二中
高三
2月25日下午5:30富阳宾馆
相关教师及学生
下午第5节课
另行通知
教务处
全校班主任会议暨
学生成长导师候选人
述职测评
全校班主任
成长导师申报者
论坛评委
晚上6:20
会议室(5)
政教处
高二年级部分班干部会议
各班班长、电教委员、
文艺委员、体育委员
第2节晚自修
报告厅(2)
高二年级部
2月26日
(周四)
红色课例展评
(黄立勇老师执教)
评委
下午第1节课
全校党员
晚上6:00
会议室(5)
党总支
2月24日
(周二)
校本课程·社团活动
指导教师会议
校本课程·社团活动
指导教师
下午12:40
会议室(3)
教务处
温特试验-萧山三中共33页
温特试验-萧山三中Fra bibliotek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命题技巧2015三-萧山三中
•阴题:一道奥数题:有三组数字,分别是(1、3、7、8);(2、4、 6);(5、9),每组数字都因一个共同规律而归为一组,请说出规 律。
杭师大附中 林斌
语句版式
命题的技术与技巧
试题卡片
命题的技术与技巧
•题型:选择题,综合题 •考核知识内容:考试标准中列出的知识内容对应条目 •估计难度:0-1之间的数字 •考查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 解决问题能力 •答案及评分参考:正确答案,评分
命题的技术与技巧
命题原则
• 原则一:难中易比例合适,区分度好,有题把关 • 原则二:材料在外,答案在内,题干陌生,考点熟悉 • 原则三:背景公平,符合常识 • 原则四:新角度提问题,考知识的灵活运用 • 原则五:重点内容优先,兼顾覆盖全面,不超纲/比例 • 原则六:三维目标紧密结合,体现新课标精神 • 原则七:共性与个性相结合,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 • 原则八:联系实际,紧跟时代,学以致用 • 原则九:言简意赅,直达主题,阅读量少,思维量多 • 原则十:以小见大,从表入质,促进思维,激发创造
题型分析
命题的技术与技巧
•超纲题:资源管理器的缩略图(高考)
•二义性题:视频PAL格式每秒数据量(音频),四类创作工具中 能产生一套中多个PS题,多个文件格式题
•背景资料城乡差异性题:对电子设备的理解
•资料运用不符常识题:下午14:30食堂刷卡;100米跑52秒
命题的技术与技巧
杭师大附中 林斌
教材中有写到“啪啪啪,黄兴连开 三枪,揭开了黄花岗起义的序幕”。
命题的技术与技巧
命题概要 语句版式 试题卡片 命题原则 题型分析
命题的技术与技巧
命题概要
•题型:试题的题型参照《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 试标准》中所列举的题型样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综合题) •取材:试题取材强调原创性,不能从已公开发行资料或网络中直接取题 •理念:试题应尽量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对知识运用的考查 •内容:考核知识内容符合要求,覆盖全面,不超纲 •难度:估计难度:0-1之间的数字,如0.6表示估计有60%的考生能答对或 平均得分在60%左右,符合正态分布 •区分度:区分度是指试题或试卷对学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信度:信度是衡量试题可靠性与稳定性的指标。 •效度:效度是衡量考试结果对考试目标实现程度的指标,效度反映了考 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难度和区分度的关系:0.5难度的试题具有最好的区分度。 •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红色教育”中成长
在“红色教育”中成长摘要:一所学校,就像一个人一样,也该形成自己特有的精神风貌、内在品质和气度。
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从学校所处的地域特征及自身发展的文化积淀入手,在一种民主、宽松、充满个性色彩的教育氛围中,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照耀下,积极投身于红色教育科研实践,着力培育红色精神,让全校师生亲身体验红色精神的丰富内涵,教师的教育激情因而被重新唤醒,工作充满了干劲和创劲。
在红色精神的激励下,学生更有了理想信念,学习刻苦勤奋,意志坚定。
红色教育已为三中实现又好又快的内涵式科学发展注入了一个精神的灵魂。
关键词:红色教育红色精神五十年的风雨变幻,五十年的沉浮跌宕,三中,有一种底色始终没变,那就是红色,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红色精神永不褪色,所有的三中人都坚信:在三中人的代代传承中,它将愈显光彩,熠熠生辉!1、启于红色衙前,播扬红色精神。
2005年lO月,三中会议室洋溢着严肃又和谐的气氛,省市区教科研专家正对学校规划的“红色教育”课题进行研讨论证,一致认为该课题的实施对于中小学德育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学校激发创新活力与建设特色品牌具有重要的启示。
红色教育,是基于学校历史底蕴、传统文化积淀、区域资源特点、教育价值取向等综合因素对三中教育特质的总括性描述与称呼。
三中决意以“红色教育”激发学校的创新活力,具有其颇深的渊源。
首先,三中于1956年发源并壮大于衙前凤凰山麓,学校有“衙前农运”这一红色据地与水土的滋润养育,这片曾被革命志士鲜血浸染的、被三中创业者披肝沥胆挥洒汗水50年的土地,是学校开展红色教育的深厚基石。
其次,三中喜迁新址,更需考量学校的根基与命脉,红色教育可以将学校历史和未来贯通,将学校内蕴和外显融合,从而使发展中的三中承前启后,一脉相通,形神俱备。
再次,精神作为文化的核心要素,其播扬、培育和健全本来就是教育的本来旨归与题中之义。
在物欲膨胀、短视主义盛行、功利主义泛滥、教育被异化、理想信念被稀释的时代,三中自觉地探索教育的真谛,毅然将打造“红色教育”作为三中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战略,这更是时代对学校教育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陈列(一)
八千年回首——跨湖桥文化的诞生
欢迎来到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很荣幸今天由我为大家讲解。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分三个展厅,分别是陈列厅、遗址厅和临时厅,现在我带大家去陈列厅看看。
跨湖桥文明诞生到最后消亡,与当时的气候变化和环境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全景式的壁画,它描绘出了8000年前古湘湖地区人类生存环境的景象,温暖湿润的气候,茂密的亚热带森林和期间出没的食肉动物,看来跨湖桥人生活的古环境,自然资源还是很丰富的。
从距今约8200年开始,这一地貌相对稳定,并延续近千年之久,保证了跨湖桥文化的持续发展。
但此后由于全新世大暖期的影响,海平面持续上升,水位的升高,对寄居在沿海地区的人类活动造成最直接的影响。
从发掘地层剖面复原展示中,我们不难看出正是海侵的原因,直接导致了跨湖桥遗址的淹没和毁弃。
不过,没关系,瞧我们现在不是找到它了吗?
在这一部分,“跨湖桥文化分布图”是重点展示的内容之一。
跨湖桥遗址发现之初,因文化面貌十分新颖独特,而碳14年代测定出土文物年代距今8000-7000年,打破了浙江考古界一直以河姆渡文化为参照探寻新石器遗址的习惯性思维。
但据近年考古成果表明,在浙江中部山区浦江上山遗址和嵊州市小黄山遗址的文化内涵中都存在不少跨湖桥文化因素,这一现象充分说明,跨湖桥文明的诞生是以浦阳江为发展脉络,无论在时间序列还是区域范围都符合人类文明的总体路径是从山地、洞穴向河谷、平原发展的事实。
主题陈列(二)八千年回首——跨湖桥人的活动
大家知道跨湖桥人是以什么作为生活工具的吗?就让我来告诉大家吧!他们制作骨器、木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制作各种各样的精致陶器作为生活器皿。
用火烧锛刳的独木舟更称得上是伟大的成就。
跨湖桥人自然知识十分丰富,已经懂得用动、植物的胶汁粘补陶器,涂有生漆的木弓狩猎,采集的植物类食物有芡实、菱角、橡子等。
特别是橡子多集中在储藏坑里,说明已经学会通过储备食物来预防饥荒,是跨湖桥文化内涵最丰富的部分。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杆栏式建筑和跨湖桥人制作独木梯的场景,其出土的独木梯残件,是对杆栏式建筑的一种间接证明。
而纺织技术的出现,是跨湖桥人类活动的亮点之一。
这里的文物展陈表明,距今8000-7000年前,跨湖桥人已经采用了水平式踞织机进行原始的纺织作用。
还有细致油光的骨针,为缝制跨湖桥人穿戴的麻布和兽皮提供了依据。
跨湖桥出土的陶器类别较多,有罐、釜、盘、豆、钵等。
在这里有我们最早的“草药罐”(它是一件小陶釜的代称,此件陶釜出土时呈煎裂状,倾斜弃于泥中,器内盛有一捆形状相近的植物茎枝,这捆植物茎枝丢弃过程中没发生散乱,比较符合茎枝被煮软后的特点。
另外,陶釜外壁有烟熏火燎痕迹,考虑到这些茎枝不可能直接食用,综合分析,可能是丢弃的煎药罐。
)“草药罐”的发现说明人类早在史前时期就已经认识到自然药材的药用价值,这一资料对研究我国中草药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跨湖桥文化另一个比较明显的就是古湘湖时期人们对太阳的崇拜。
在展
出的彩陶器上凸显的圆圈、放射线组合图案,都是以太阳为模仿题材的。
跨湖桥遗址彩陶上所见的太阳纹和火焰纹图案是我国东南地区最早形式的太阳崇拜。
(另外,结合图版还展示了遗址中发现的分层台形建筑相关遗迹,平面略呈圆形,共分19层之多。
每层都发现一个烧土面,是一种与太阳崇拜有关的祭祀场所)
主题陈列(三)八千年回首——农业起源的探索从“世界农业起源三大中心”平面图上看:一是西亚伊拉克及周边地区,约10000年前,开始了大小麦的种植,这一区域后来诞生了著名的两河流域文明并衍生出古埃及和古印度文明;二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粟、稻起源区,诞生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文明;三是美洲墨西哥一带的玉米起源区,诞生了玛雅文明。
由此可见,农业起源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以来,长江中游和淮河上游地区比河姆渡更早的一系列新石器时代遗址又发现了水稻遗存,如湖南的彭头山遗址、八十垱遗址、玉蟾岩遗址,江西的仙人洞遗址、吊洞环遗址,河南的贾湖遗址。
随着这些距今12000-7500年遗址的发现,稻作农业“长江起源说”、“淮河流域起源说”风靡一时。
但随着跨湖桥遗址、上山遗址的发现,长江下游在稻作农业起源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跨湖桥文化时期,人类的生存形态已经开始从单纯依赖自然资源的狩猎采集向食物生产过渡,其中最引人注明的就是动植物驯化。
跨湖桥遗址的稻作遗存分布范围较广,50%以上的稻谷明显不同于普通野生稻,是人类驯化后的栽培稻。
跨湖桥文化中,野猪驯化成家猪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猪在被驯化的过程中,随着饮食习惯和食物结构的改变,引起体制上的适应性改变。
具体表现为下颌骨缩短,牙齿特征弱化等。
在弱化过程中,牙齿尺寸的改变比骨骼尺寸的改变要缓慢,从而造成齿列明显扭曲。
从展陈的猪下颌骨标本显示,猪牙齿因下颌的缩短而造成牙齿齿列挤压错位。
这些现象说明,跨湖桥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南中国地区最早的家猪。
主题陈列(四)八千年回首——聚焦跨湖桥遗址
在这一部分,主要集中展示了跨湖桥遗址发现、发掘、研究及文化命名的发展历程。
跨湖桥遗址自1990年第一次发掘至今历时近二十年。
跨湖桥遗址的发现,打破了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对浙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两分体系,建立起区域文化的多元格局,为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中整体观念的形成树立了新的坐标。
期间,社会各界和多学科专家对跨湖桥遗址的研究和保护倾注了大量心血。
在这个段落里,通过文字图版和多媒体等形式,图文并茂的反应了跨湖桥遗址发掘获得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萧山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学术研讨会以及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张忠培等国内外专家齐聚跨湖桥遗址考察、研究的情况。
同时也记录了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外各大媒体宣传、报道独木舟出土的情况。
通过模拟跨湖桥考古发掘现场模型和1990、2001、2002年跨湖桥遗址三次考古发掘、2003年下孙遗址考古发掘灯箱片展示的形式,体现了当年考古发掘者的工作状况和专家风采。
跨湖桥研究成果通柜展示了历年各学科专家学者研究跨湖桥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
其中包括文物出版社出版的《跨湖桥》考古报告、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跨湖桥文化论集》,以及关于跨湖桥文化研究的学术论文。
2004年12月跨湖桥文化命名。
展陈客观的记录和反映了跨湖桥文化命名及《跨湖桥》考古报告首发式的盛况
跨湖桥遗址虽然发掘面积不大,但文化内涵却非常丰富。
水稻栽培、家猪驯养、漆器和独木舟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蹉跎岁月二十载,跨湖桥遗址上也经历了从临时保护棚、跨湖桥遗址陈列厅到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我们会依托跨湖桥文化丰厚的积淀,凭借湘湖景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创造和演绎跨湖桥文化后续新的传奇。
主题陈列(五)水下遗址厅——独木舟及相关遗迹
水下遗址厅总面积为1700多平方米,位于湘湖水面以下6.5米。
整个遗址厅呈圆形,近处是跨湖桥遗址发掘现场的模拟场景,考古工作者正在工作,有的清理出土文物,有的拍摄照片,对面背景墙上是我国著名书法家王冬龄先生书写的五个大字“萧山八千年”,周边是根据跨湖桥人生活而制作的大型壁画。
远处就是我们的独木舟,文保工作者已经对独木舟进行了一系列脱水保护。
由于在保
护中对于温度、湿度的要求比较高,目前独木舟只能放在恒温恒湿的玻璃房里向大家展示。
跨湖桥遗址自1990年6月首次发掘以来,又进行了3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2002年发掘出土的独木舟及相关遗迹,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引起了考古学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经碳14测定,距今8000-7000年,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这充分证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区是世界上发明、使用独木舟最早的地区之一。
独木舟残长约560厘米,宽约52厘米,东北端保存基本完整,船头上翘,宽约29厘米,舟体平均厚度在2—3厘米之间,另一端已被破坏。
舟体内离船头一米处有一片面积较大的黑焦面,西北侧舷内也有面积较小的黑焦面。
经鉴定,该独木舟是用整棵马尾松,借助火焦法挖掘船体加工而成的。
独木舟呈东北—西南向摆放,且位置与湖堤走向相同,两侧还发现2支木桨、3个石锛木柄、多块席状编织物、多个砺石、石锛和石锛的锋部残片等遗物和遗迹。
从独木舟的摆放方式、加工状况、石锛等生产工具比较集中出现等现象分析,独木舟的存在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与木桨、木材、石锛等遗物以及其所处的环境、湖泊等有着一种相互关联的密不可分的共存关系。
专家推测,这可能是一个与独木舟有关的木作加工或修理现场。
独木舟及相关遗迹的发现,对研究我国造船史、交通史以及世界造船史,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