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视器位听器内分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边缘附着于颞骨鼓部和鳞部,较厚。
鼓膜脐① 锤骨前、后襞② 松弛部③,
紧张部④ 光锥⑤
鼓膜外面观 (活体)
55
④ 鼓膜外面观
鼓膜内面观
鼓膜位于外耳道与鼓室之间,为椭圆形 半透 明薄膜,与外耳道底成40~50度倾斜角(婴儿 更为倾斜,几乎成水平位)。
其边缘附着于颞骨鼓部和鳞部,较厚。
鼓膜脐① 锤骨前、后襞② 松弛部③,
眼球 眼球壁:纤维膜、血管膜、视网膜 眼球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眼副器 眼睑 结膜 泪器 眼外肌
43
思考题
眼的屈光系统如何构成的? 房水是如何循环的?
44
第2章 前庭蜗器
内耳
前庭蜗器,又称耳,分为 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外耳、中耳是声波的收 集和传导装置,属于附属 器
内耳有听感受器(听器) 和位觉(平衡器)感受器
悬韧带拉紧 聚焦于远处物体
•睫状肌 --睫状体内的平滑肌 . 由副交感神经支配,可分为三组, 控制晶状体的曲度,调节视近物和 远物时的视力。 •分泌房水
睫状肌收缩
晶状体变圆
悬韧带放松
聚焦于近物
20
脉络膜
脉络膜
•占据血管膜后部2/3 •具有较多的色素细胞和血管,特 别是静脉
•参与眼球内结构的营养供应 •形成暗室,吸收眼内杂光
外耳
中耳
46
1.1 外耳
外耳道
耳廓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 耳廓
耳廓上部:弹性软骨和结缔 组织构成支架 耳垂:无软骨,仅有结缔组 织和脂肪,有丰富的血管神 经。
47
外耳道
从外耳门到鼓膜的管道 成人约2~2.5cm 前壁和下壁较长 呈S形,从外向内,先斜向前上方, 继而水平向后,最后转向前方。 外侧1/3为软骨部,内侧2/3为骨性部。 观查鼓膜时,向后上方牵拉耳廓 婴儿由于颞骨尚未骨化,外耳道短 而直,鼓膜近水平位,检查时耳廓拉 向后下方。
巩膜筛板
13
1.2.3 血管膜
虹膜
睫状体
•具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因此而 得名
•呈棕黑色
•由后向前,由脉络膜、睫状体和虹膜 构成
•具有营养、调节和遮光作用
脉络膜
14
睫状缘
瞳孔
瞳孔缘
虹膜
•位于色素膜的最前端 •位于角膜后方,呈冠状位的圆盘形, 中央有圆形的瞳孔。 --参与控制进入眼球的光线数量 --瞳孔缘 --睫状缘
包括眼球壁及其内容物
眼球壁
包括三层,从外向内依次为:
•纤维膜(外膜) •血管膜(中膜) •视网膜(内膜)
视网膜 纤维膜
血管膜
8
1.1.2 纤维膜
角膜
角膜
•构成纤维膜的前1/6 •致密透明,具有较大的曲度 --具有屈光作用 •具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无血管 --感觉敏锐
9
角膜
2
3 1
--其营养来自于: 1. 周围的毛细血管 2. 房水 3. 泪液
上壁(盖壁)
-由颞骨岩部前外侧面的鼓室盖 构成。
-分隔鼓室与颅中窝
58
颈内静脉
下壁(颈静脉壁) -为分隔鼓室与颈静脉窝的薄层 骨板; -可缺如,仅由粘膜和纤维结缔 组织分隔鼓室和颈静脉球。
内借封闭前庭窗和蜗窗的结构与 内耳相隔。 向前借咽鼓管通向鼻咽部。
作用:
传导声波、增强信号将空气振动 转化为机械能。
49
1.2.1 鼓室 位于颞骨岩部内的含气不规 则小腔隙 有6个壁 内有听小骨、韧带、肌和 血管神经 各壁及结构上均覆盖粘膜, 与鼓室其它部分的粘膜相互 延续
50
鼓室上隐窝 鼓膜
感觉器是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的总称,机体内特 殊的感受器,如视、听等感觉器。
3
视器
4
视器
折光及聚焦
眼球
视觉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枕叶
5
眼球 +
眼睑 结膜 眶脂体 眼外肌 泪器
眼副器
6
1.1 眼球
眼球
居于眶内,有眶脂体衬垫 有眼球鞘包裹,可灵活转 动
Tenon’s 囊(眼球鞘) 眶脂体
7
1.1.1 眼球的结构
睫状环 睫状突
睫状体
•位于血管膜的中部,水平面观呈 三角形 •位于巩膜和角膜交界处的内表面 •可分为两部分 --睫状突
位于前部,约60-80个,排列 成圆形,在虹膜后成皱褶状环绕 晶状体的边缘,每个突起发出3~ 4个放射状的脊,与晶状体囊部相 连。 --睫状环 位于后部,较平滑
19
睫状肌
睫状肌放松 晶状体变扁平
③玻璃体
均透明无血管, 与角膜一起成 为光线传导的媒介。
28
⑤ ④ ①
③ ②
•房水
--为无色、透明的水样液体 --充满于眼房 --供给角膜的营养及维持眼内压. --由睫状突的毛细血管通过主动 转运和弥散形成。 --排出途径,依次经过: ①后房 ②瞳孔 ③前房 ④虹膜角膜角 ⑤巩膜静脉窦 最终通过睫前静脉进入眼静脉。
10
巩膜
巩膜
•构成纤维膜的后5/6 •乳白色(眼白)不透明,由弹性纤 维和胶原纤维紧密结合而构成 --维持眼球的外形,起到保护作用 --提供眼球外肌的附着
11
巩膜角膜结合 角膜
巩膜
巩膜静脉窦
•向前与角膜延续 --巩膜角膜结合 --巩膜静脉窦 位于巩膜角膜结合深部,房水
由此回流至血液循环
12
•后部与视神经鞘相延续 --巩膜筛板 具有许多微小的开口,有神经纤维、视 网膜中央动静脉进出
鼓室的六个壁
外侧壁(鼓膜壁) -鼓膜+鼓室上隐窝 -主要由鼓膜构成,其上方骨性 部分为鼓室上隐窝,由颞骨鳞部 的骨质构成
51
鼓膜外面观
鼓膜内面观
鼓膜位于外耳道与鼓室之间,为椭圆形 半透 明薄膜,与外耳道底成40~50度倾斜角(婴儿 更为倾斜,几乎成水平位)。
其边缘附着于颞骨鼓部和鳞部,较厚。
鼓膜脐① 锤骨前、后襞② 松弛部③,
37
泪腺
泪囊 泪小管
-- 泪道 将泪液从泪湖运输到下鼻道。
wenku.baidu.com
鼻泪管
38
⑦ ① ④


⑤ ⑥
1.2.4 眼球外肌
--每侧7块 四块直肌
①上直肌 ②下直肌 ③外直肌 ④内直肌
两块斜肌
⑤上斜肌 ⑥下斜肌
一块提上睑肌
⑦上睑提肌
39
•眶内结缔组织 眶脂体 眶隔 眼球筋膜鞘 眶筋膜 眼肌筋膜
40
1.3 眼球的血管神经
动脉
眼动脉Ophthalmic artry 1
由颈内动脉 2发出
经视神经管入眶
1
至眶内侧壁发出滑车上动脉 3 和 鼻背动脉4.
2
34
6 5
1 2
其它分支: 视网膜中央动脉 5 睫后长动脉 6 睫后短动脉 泪腺动脉 肌支至眼外肌
5
41
静脉 眼静脉 1 视网膜中央静脉 2 涡静脉 3
1
3
2
42
小结
脉络脉紧密相连 神经层,由三层细胞参与构成。
视 最内层由节细胞构成,中间层由双 网 极细胞构成,最外层由光感细胞, 膜 包括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数量较多,约有上亿个。 形态细长,位于外周的部分;适应 于暗光、黑白视觉、形状及运动, 但是精度较差。 视锥细胞:数量较少,约7百万个 , 对亮视野适应,具有较高的精度
锯状缘是视部和盲部之间的锯齿状边缘
23
黄斑
--黄斑 是位于视网膜后部中央,视神经盘颞 侧3.5mm处的浅黄色区域 --中央凹 位于黄斑中央部的凹陷 没有血管分布 只有视锥细胞分布 是视觉最敏锐的区域
中央凹
视神经盘
24
节细胞 双极细胞 光感神经元 色素细胞层
巩膜
-- 视网膜视部分层 色素细胞层,位于最外层,与
15
瞳孔括约肌 瞳孔开大肌
•肌纤维 --呈环形及辐射状 -- 均为平滑肌 --环形纤维构成瞳孔括约肌
由副交感神经支配,作用是缩小 瞳孔
--辐射状纤维构成瞳孔开大肌
由交感神经支配,作用是开大瞳 孔
16
前房 后房
瞳孔
•眼房 位于角膜和晶状体之间的空间
-- 前房 (较大) 前界为角膜的后面;后界位于虹膜前
脉络膜
25
--视网膜脱落
视网膜的色素上皮层和神经层仅在锯状 缘和视神经盘边缘结合紧密,其它部分 结合疏松。因此可形成视网膜脱落。
26
•功能
光线首先穿透视网膜到达

其后部,依次通过视杆、

视锥细胞,双极细胞和节

细胞,形成神经冲动通过
视神经入脑。
视神经盘
巩膜
脉络膜
27


眼球内容物
①房水

②晶状体
21
1.2.4 视网膜
盲部
虹膜部 睫状体部
视部
•帖附于血管膜的内面 •从后向前,可分为3个部分:
视部 睫状体部 虹膜部 •睫状体部和虹膜部贴于相应结构 的内面,不具有光感作用,称为 盲部
22
视神经盘
锯状缘
视部
--贴附于脉络膜的内面 --位于视神经盘和锯状缘之间.
视神经盘由穿入视网膜的视神经所形成,其 中央部的凹陷有视网膜中央动、静脉进出, 此处是视部唯一不具有光感作用的区域,称 为盲点
35
球结膜 睑结膜
结膜穹窿
1.2.2 结膜
--薄层透明粘膜,可分为 球结膜 睑结膜 结膜穹窿
--结膜囊
36
泪腺
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1.2.3 泪器
由泪腺和泪道构成。后者包 括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 泪管。
-- 泪腺
位于泪腺窝内,由纤维隔分 为两部分。
有10~20个排泄小管分泌泪 液至结膜上穹的外侧部,借 瞬眼活动涂抹于眼球表面。 多余的流向内眦处的泪湖, 经泪点入泪小管。
第四篇 感觉器 & 第六篇 内分泌系统
视器 位听器 内分泌系统
感觉器总论
中枢
感受器
效应器
感受机体内外环境的刺激,并 将其转换为神经冲动的结构
2
感受器
外感受器: -分布在皮肤,粘膜,视器,听器等处 -接受触、压、痛、温度、光、声等理化刺激 内感受器: -分布在内脏和血管处, -接受内环境的理化刺激,若压力,渗透压、 温度、离子及化合物浓度 本体感受器: -分布在肌、腱、关节和内耳位觉器官 -接受机体运动和平衡时的感觉
紧张部④ 光锥⑤
鼓膜外面观 (活体)
52
① 鼓膜外面观
鼓膜内面观
鼓膜位于外耳道与鼓室之间,为椭圆形 半透 明薄膜,与外耳道底成40~50度倾斜角(婴儿 更为倾斜,几乎成水平位)。
其边缘附着于颞骨鼓部和鳞部,较厚。
鼓膜脐① 锤骨前、后襞② 松弛部③,
紧张部④ 光锥⑤
鼓膜外面观 (活体)
53
② 鼓膜外面观
29
晶状体
皮质
•晶状体
--位于虹膜和玻璃体之间。 --为透明的双凸透镜。 无血管、神经,后部凸度较大
--在其赤道部位有悬韧带附着。 保持其位置
晶状体核 睫状肌收缩时可使晶状体变凸。
--外部为晶状体囊,由较软 的皮质构成,内部为坚固 的晶状体核。
皮质
30
晶状体 玻璃体凹
玻璃体
•玻璃体
--构成眼球的4/5 --位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 --透明,呈粘稠果冻状。外被玻璃体膜。 --保护视网膜防止视网膜脱落。
界及晶状体中央部
-- 后房 (较小) 是一个狭小的裂隙,位于虹膜周围部
的后方和晶状体悬韧带以及睫状突之间
前后房在成人通过瞳孔联通,七个月 前由瞳孔膜封闭
17
巩膜静脉窦 小梁网
前房
•虹膜角膜角 位于前房的外周
-- 位于前房的前外侧壁 是房水循环的重要环节,联
系前房其它部分和巩膜静脉窦
小梁网
18
睫状体
外耳道表面覆盖一薄层皮肤,其内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毛囊、皮脂腺和耵 聆腺;皮肤与骨膜和软骨膜结合紧密,不易移动;前方邻接颞下颌关节。
48
1.2 中耳
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鼓室
外耳道 鼓膜
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 和乳突小房,为含气的不规则小 腔隙,大部分位于颞骨岩部内。
咽鼓管
位置: 借鼓膜外邻外耳道。
鼓膜内面观
鼓膜位于外耳道与鼓室之间,为椭圆形 半透 明薄膜,与外耳道底成40~50度倾斜角(婴儿 更为倾斜,几乎成水平位)。
其边缘附着于颞骨鼓部和鳞部,较厚。
鼓膜脐① 锤骨前、后襞② 松弛部③,
紧张部④ 光锥⑤
鼓膜外面观 (活体)
54
③ 鼓膜外面观
鼓膜内面观
鼓膜位于外耳道与鼓室之间,为椭圆形 半透 明薄膜,与外耳道底成40~50度倾斜角(婴儿 更为倾斜,几乎成水平位)。
睑裂的内、外侧端分别称为内眦、 外眦
--睫毛 约2~3行,上睑处数量较多,较长。 弯曲向前,不妨碍睑裂的关闭。
睫毛根部有睫毛腺,此腺的急性炎 症称为麦粒肿。
34
⑤ ③ ② ①

--眼睑构成 ①皮肤 非常细薄,可移动 ②皮下组织 疏松,较少含有脂肪,较易因出血 或积水而出现肿胀。 ③肌层 主要是眼轮匝肌的睑部,帮助关闭 睑裂。 ④睑板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⑤睑结膜
紧张部④ 光锥⑤
鼓膜外面观 (活体)
56
⑤ 鼓膜外面观
鼓膜内面观
鼓膜位于外耳道与鼓室之间,为椭圆形 半透 明薄膜,与外耳道底成40~50度倾斜角(婴儿 更为倾斜,几乎成水平位)。
其边缘附着于颞骨鼓部和鳞部,较厚。
鼓膜脐① 锤骨前、后襞② 松弛部③,
紧张部④ 光锥⑤
鼓膜外面观 (活体)
57
鼓室盖
31
1.2 眼副器
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 眶筋膜和眶脂体。
--主要起到支持保护及运动眼球的 作用
32
上睑
下睑
1.2.1 眼睑
--上下个一 上睑较大,移动性强,由上睑提肌 支配。
--位于眼球前方。 通过关闭睑裂起到保护作用
--睑裂 位于上下睑之间的狭长间隙
睑裂
33
外眦
睑缘
内眦 睫毛
--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