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位小科学家》教案
科学一年级上册《小小科学家》教案
二、进行实验
1.让学生按照分工领取材料。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填写活动手册。
3.学生汇报,教师及时小结。
4.学生及时整理材料交给老师。
5.介绍伽利略这样的大科学家也做过这样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科学家与问题
1.谈话:科学家研究了好多问题,我们也知道了好多,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知道的答案的,你知道哪些?你吧知道哪些,科学家呢?
2.做实验的准备工作。
(1)谈话:小朋友们想不想像科学家那样研究呢?
(2)实验准备:
分组
介绍滚球实验的材料
安排4人小组的分工
强调实验过程中小朋友应该注意纪律
三、引导学习
我们今天做好实验的准备,下节课就可以好好学习了。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知道怎样做实验了,那个小朋友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做?
小小科学家
一年级
课题
新授课
小小科学家
备课教师
备课时间
第2周
教学目标
1.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
2.认识到不不仅科学家能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
3.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教学重点
认识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教学难点
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教学具准备
2.看P3,小朋友们知道答案吗?
3.教师讲解。
四、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有什么问题可以问老师的!
板书
小小科学家
科学家
实验
问题
教学反思
带有凹槽的轨道,玻璃球,绒布。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小小科学家》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小小科学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学家的职业和相关的工具。
2.掌握运用五官进行观察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探究动手能力。
4.学会团队合作,分工合作。
二、教学内容:1.观察用具和观察方法。
2.科学家和他们的用具。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运用五官进行观察的方法和学习科学家的职业和相关的工具。
难点:培养学生的探究动手能力。
四、教学过程:1.引入1)通过寻味游戏“这是什么?”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五官进行观察,学习观察方法,并介绍观察用具。
2)学生跟着PPT的指示,进行闻、看、摸、听、尝五官训练。
2. 学习1)讲述科学家的职业和相关的工具。
(黑板上展示各科学家及其所用的工具)2)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提问环节”,学生轮流提问和回答,大家共同理解科学家的工具和职业。
3)学生观看视频《小小科学家》,了解探究动手的科学实验和探究精神。
4)老师组织小组分工合作,准备拍摄自己的小小科学家视频。
3.演练1)学生分小组,开始拍摄小小科学家视频。
2)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视频。
4.归纳1)点名、检查孩子们的观察用具是否放回原处。
2)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归纳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观察方法。
五、课堂小结:科学家是探究未知领域的勇士,而观察用具是他们探究的重要工具,所以学生应该认真学习观察方法和科学家相关的工具,培养探究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学习中及时指导,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家的职业和相关的工具,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教师在小组分工合作阶段,鼓励学生互相合作,相互帮助,提升课堂氛围。
3. 通过小小科学家视频的拍摄和回顾,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探究动手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一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位小科学家》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位小科学家》教案《做一位小科学家》是一年级上册科学课的一个重要单元,本教案解析了此单元教学的目标、教学过程和设计了相关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是什么,学会使用科学事实和知识解释现象。
2.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小科学家,通过做实验、观察和记录来发现科学规律与现象。
3.了解科学工具,学习安全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步骤,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过程1.科学是什么通过图片展示和问题引导,搜集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知道科学是用来研究和探索自然现象的,是可以验证的方法和技术。
2.小科学家通过小明和小丽的故事和互动,引导学生认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小科学家,不需要特别的才能,只要耐心、细心、好奇心和科学知识,就可以用简单的实验探索科学世界。
3.探索科学:3.1 发现科学规律选一些简单的实验,如用白醋和小苏打制作气球、研究风铃的声音、移动磁铁等,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实验现象规律,引导学生用简单科学知识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3.2 学习科学方法和步骤通过实验走流程展示实验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在教师和小组长的帮助下,小组同学选择一个实验,进行团队合作和实验记录,明确每个人分工、制定计划、记录实验步骤和结论,学习科学方法。
4.整理实验结果整理每个小组的实验记录和实验结果,进行展示和分享,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科学规律,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活动1.捉虫子 - 研究蚂蚁行走轨迹:活动介绍:掌握蚂蚁行走规律,了解蚂蚁的觅食行为。
具体步骤:1)在草地上找到蚂蚁,观察它们的行走轨迹。
2)用粉笔或线在地上连成一个方格或圆形,观察蚂蚁走过这个图案的行走路线和时间。
3)变化图案,并观察蚂蚁的变化行走路线与时间。
4)总结:蚂蚁为了寻找更多的食物,在行走时会自己制定路线并对路线进行改变。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观察、记录、总结的能力,学会使用科学知识解释事物。
2.喝水 - 研究水的运动:活动介绍:研究水分子的运动规律,观察污水的净化过程。
一年级上册科学《小小科学家》教案
一年级上册科学《小小科学家》教案小小科学家教学目标:1.进行滚小球实验,并能够得出结论。
2.认识到不仅科学家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够做科学。
3.了解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的人。
教学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能够进行科学研究。
教具、学具准备:带有凹槽的可调节坡度大小的轨道、钢珠(玻璃球)、绒布教学过程:一、了解科学家的故事1.观察教材图片,谈论这些科学家正在进行什么活动。
2.让学生分享有关科学家的故事。
3.使用PPT展示一些科学家工作的场景图,让学生进行交流。
交流小结:科学家的研究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观察、实验、收集记录数据、得出结论等。
二、进行实验1.学生分享他们是否有滚小球的经历。
2.在进行实验之前,让学生猜测哪个位置的球会滚得更远。
3.在学生进行实验时,老师需要进行示范。
在桌子上铺一块有刻度标记的绒布,将斜坡架在绒布的一端,将小球从斜坡上标有绿色标记的地方滚下,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再将小球从斜坡上标有红色标记的地方滚下,也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比较它们的远近。
4.如果课堂时间充足,还可以将斜坡的坡度变大,同样是从一点往下滚,记录小球滚动的距离,进行比较。
5.实验结束后,反思实验的过程中是否像科学家那样经历了观察、实验、记录、发现的过程。
6.阅读大科学家XXX做的滚小球实验资料,观看动画视频,将自己做的实验与大科学家做的实验进行比较,发现小孩子也可以像大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研究,因此也是小小科学家。
XXX曾在6米多长的斜面上做过这样的滚球实验,用自制的水漏计时,他发现:“小球越滚越快”。
三、探索大自然的奥秘1.让学生回答教材中的问题。
2.了解科学家已经找到了哪些问题的答案。
3.还有一些问题至今没有找到答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
4.谈论还有哪些问题没有找到答案。
5.一起讨论,学生认为这些问题以后是否会找到答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小小科学家》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小小科学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第1课,名为《小小科学家》。
本课主要介绍科学家的工作和种类,并通过做滚小球的试验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课内容简单易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认识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的种类。
2. 学会做滚小球的试验。
3. 完成活动手册。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工作和种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科学家的工作和种类,并能够独立完成滚小球的试验。
四、学情分析本课学生年龄较小,对科学的认知水平较低,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和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家的工作和种类。
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也需要培养,需要老师耐心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实验方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如:“这是什么?是谁做的?他们做什么工作?”2.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如:“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探究这些问题呢?”3. 老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小小科学家》,我们将通过实验来了解科学家的工作和种类。
”第二环节:实验环节1. 老师让学生围成小组,每组一个小圆球、一块棉布和一个斜坡。
2. 老师让学生将棉布铺在桌子上,将小球放在棉布上,用手将小球推向斜坡。
3.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小球在斜坡上的运动轨迹,并记录下来。
4. 老师让学生尝试改变小球的起始位置和斜坡的角度,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是否发生变化,并记录下来。
5. 老师让学生交流和比较各自的实验结果,总结出规律。
6.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为什么小球会运动?它的运动轨迹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我们改变小球的起始位置和斜坡的角度,会发生什么变化?”7. 老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猜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层次意义。
我是小小科学家教案
我是小小科学家教案1. 课程背景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以及科学素养至关重要。
"我是小小科学家"课程旨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丰富多样的实验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2.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加强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教学内容本课程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科学基础知识:物质、能量、生物、地球与宇宙等。
- 科学实验方法:观察、假设、实验、验证、结论等。
- 科学探索技能:信息搜集、数据分析、逻辑推理等。
- 科学伦理与安全:实验操作规范、实验室安全知识等。
4.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学习"+"实践式教学"的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引导和辅助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实验活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5. 教学评价课程结束后,将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测试,评估他们在课程中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将对学生的实验操作、问题解决、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6. 课程安排本课程共设10次课,每次课时长为2小时,包括1小时的理论讲解和1小时的实验操作。
课程安排如下:- 第1-2次课:科学基础知识讲解与实验操作。
- 第3-4次课:科学实验方法的学习与实践。
- 第5-6次课:科学探索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 第7-8次课:科学伦理与安全知识讲解。
- 第9-10次课:综合实践与课程总结。
7. 教学资源- 实验器材:显微镜、试管、烧杯、实验药品等。
- 教学资料:教材、PPT、实验指导书等。
- 网络资源:科学网站、教育平台等。
8. 教学建议- 教师应注重实验操作的安全性,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受伤害。
-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年级科学《做一位小科学家》教案(五篇材料)
一年级科学《做一位小科学家》教案(五篇材料)第一篇:一年级科学《做一位小科学家》教案《做一位小科学家》教案[学习目标]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会提问题。
2、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3、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各种玩具;(老师)发明家的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1、读一读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找出与自己吹泡泡时的相似之处。
用简单的文字记录下来。
2、教师讲述青霉素的发现和滤毒罐的发明的故事3、玩玩具,提问题,进一步理解科学是什么。
4、学生玩玩具。
5、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玩上升到有意义的科学活动。
(1)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一边玩玩具,一边提问题。
(要从身边的事物说起,还要有价值,适合于探究。
)(2)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进行记录。
(3)在全班说一说,比一比谁的问题提得好。
三、总结同学们每人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身边经常遇到的,使我们懂得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养成多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你就会发现自己想的事做得事里就会有科学。
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
第二篇: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小小科学家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shh1.1 小小科学家一、教学目标1.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2.认识到不仅科学家能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3.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钢珠、斜坡板、绒布四、教学过程(一)师生讨论:科学家是做什么的?介绍科学家的工作。
(二)师生实验:做滚小球的实验,带学生体验实验的过程。
(三)小组交流:拓展一:做实验时要注意什么?(四)视频实验:拓展二:三个生活小实验视频:吹乒乓球、电线圈、干冰。
(五)教师讲述:科学家已经找到了许多问题的答案,比如大树是怎么长高的?(这与组成大树的细胞有关,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带来了大树的不断成长)闪电是怎么发生的?(六)教师讲述:还有很多问题还没完全找到答案,比如地球里面有什么等等。
小小科学家一年级科学教案
小小科学家一年级科学教案
小小科学家
【活动目标】
认识生活中各种与水有关的动植物。
了解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懂得水的重要性。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究兴趣和积极尝试的欲望。
【活动准备】
盆景、水缸、小鱼、小虾、小螃蟹、小青蛙、彩色的纸条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欣赏盆景,感受水与植物的关系。
教师将一盆植物放在水中,让幼儿观察发生的变化,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探索发现,了解水与动物的关系。
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水缸中的小鱼、小虾、小螃蟹、小青蛙,让幼儿发现它们都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它们需要水来维持生命。
讨论交流,懂得水的重要性。
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水的作用,如饮用、洗涤、灌溉、发电等,让幼儿了解水的重要性。
二、拓展延伸,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教师出示一张彩色的纸条,让幼儿思考如何让它在水中漂浮起来。
教师和幼儿一起实验,发现纸条只有在干燥的状态下才能在水面上漂浮,而湿了以后就会沉到水底。
教师再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让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在水面上漂浮起来,并实验验证。
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实验结果,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三、活动结束,激发幼儿继续探究的欲望。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在活动中发现的水的作用和实验结果,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探究与水有关的事物,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案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分享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科学家的定义与特质2.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3.实验操作与观察记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教学难点:实验操作技巧、数据分析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科学家的定义与特质1.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科学家吗?(2)引导学生讨论:科学家需要具备哪些特质?2.讲解科学家的定义与特质(1)科学家是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规律。
3.互动环节:同学们,请用你们手中的纸和笔,画出你心中的科学家形象。
第二课时: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导入(1)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科学家的定义与特质,那么科学家是如何进行探究的呢?(2)引导学生讨论: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2.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观察:科学家通过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
(2)实验:科学家设计实验,验证假设,获取数据。
(3)分析:科学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3.互动环节:同学们,请举例说明你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来解决。
第三课时:实验操作与观察记录1.导入(1)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那么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2)引导学生讨论:实验操作与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2.讲解实验操作与观察记录(1)实验操作:科学家在进行实验时,要遵循实验步骤,确保实验安全。
(2)观察记录:科学家要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以便后续分析。
3.互动环节:同学们,请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1.导入(1)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进行了实验操作与观察记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数据?(1)数据分析:科学家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五、课堂小结2.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发现科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做一位小科学家教案-精品
做一位小科学家教案-精品
做一位小科学家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2)会提问题。
2.知识与技能:
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
二、教学准备
学生自备:自带各种玩具。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
(二)自主学习:
1.讲科学家的故事:
(1)同学们相互讲;
(2)学生阅读P5的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3)老师讲青霉素的发现和滤毒罐的发明故事。
2.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与我们吹泡泡的游戏比较,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把它记在书后的活动记录上。
(1)学生比较并记录;
(2)学生相互交流;
3.玩自己带来的玩具。
(1)玩一玩从自己家里带来的玩具,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2)学生分组研究;
(3)汇报交流;
(4)得出结论。
科学就是这样的。
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
我们也能做科学家。
4.看P6上的一幅图,说一说科学是什么
(1)学生观察研究;
(2)师生讲座后得出:
自然界→提出问题→观察测量查问资料→思考→得出结论。
5.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每个小科学家提出10个科学的问题,记在书后P74页的表格
里。
提出后最好能够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小小科学家》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单元第—课(小小科学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家所做的工作2. 认识到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科学家所做的工作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我们可以做科学(教学打算)两个大小一样颜色不一的小球,绒面布一块、用带凹槽的塑料板(教学过程)一、集中话题:导入新课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接触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当你听到科学这两个字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表自己对科学的理解。
教师提供一组不同的科学家在进行不同研究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些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家就是研究大自然神秘的人。
学生商量,答复。
小结:科学家是什么样的人〔板书:科学家观察实验〕二、学习新课讲述:科学家真了不起,大家想当当科学家吗?〔出示滚小球图片〕你们有过滚小球的经历吗?(学生有,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教师出示实验器材,教师演示实验注意操纵实验变量。
实验一〔演示实验〕:在斜坡上,选择不同的位置放置小球,让小球滚至水平面的位置,看看哪种情况下滚得远。
实验前先让学生猜想哪个小球滚得远,说说理由请学生配合完成演示实验〔实验3次〕,将实验结果记录在黑板上小结:有什么发觉?实验二〔学生分组实验〕:把小球放在不同坡度的斜坡上,哪种情况下小球滚得远。
尝试让学生模仿实验一自主设计实验,请学生说一说这个实验怎么做,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实验前先预测。
小组实验〔实验重复3次〕,完成实验记录。
小结:有什么结果?讲述:刚刚我们做过的滚小球实验,在400多年前有个大科学家—伽利略,也做过类似的实验,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播放视频追问:把我们的滚小球实验与伽利略的实验比一比,你们有什么新发觉?小结:科学家做科学的过程其实和我们是一样的,都包含:观察、实验、记录和发觉几个局部,所以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每个人都是小小科学家〔板书:小小科学家记录发觉〕。
三、解释与总结:讲述:伽利略发觉滚小球的秘密在当时已经很厉害了,然而现代的科学家们更是不得了,找到了更多问题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闪电、树木生长〕。
《做一名小科学家》 教学设计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科学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2、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步骤。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引导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
(2)指导学生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并进行实践。
2、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复杂性。
(2)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和数据记录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四、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天平、量杯、小灯泡、电池、导线等。
2、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的科学图片、视频和资料。
3、学习资料:为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科学研究案例和指导手册。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科学现象或科学发明的图片、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展示火箭发射、机器人跳舞、植物的向光性等。
然后提问学生:“你们想不想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索这些神奇的现象背后的秘密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做一名小科学家。
(二)提出问题(10 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回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感到好奇的现象或问题。
例如,“为什么月亮会有阴晴圆缺?”“为什么冬天嘴里呼出的气是白色的?”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写在纸条上,贴在黑板上。
3、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和整理,找出有研究价值、能够通过实验或观察来解决的问题。
(三)作出假设(10 分钟)1、针对筛选出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尝试作出合理的假设。
2、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启发。
3、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假设,并说明理由。
(四)设计实验(15 分钟)1、教师介绍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如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变量和控制变量等。
2、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问题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3、各小组展示实验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教师进行总结和完善。
苏教版(2024秋)小学一上科学1.1《小小科学家》教学设计
1.1《小小科学家》教材分析在课堂上,学生回忆小时候做过的与科学有关的事情,了解自己经历过的观察、种植等活动都是因为自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都和科学有关。
通过读图文,学生知道科学家也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他们会通过观察、实验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课堂上,学生读科学家伽利略滚球实验的故事,自己也来滚小球。
激发学生好奇心,通过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实验,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都是小小科学家。
最后,从书中科学家正在从事研究的图片,学生联系生活发现,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研究不同的事物,同时渗透了科学家精神的教育,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关于课后作业,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学情分析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探索欲强烈的阶段。
他们已经有了一些简单的观察和实验经验,对科学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
然而“科学”这个概念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抽象的,他们对科学家的具体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也是不够了解的。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回忆小时候做过的与科学相关的事情出发,联系生活,通过动手做实验来体验什么是科学,从而打破科学的神秘感,树立起自己也能做科学研究的自信心,自己也可以是一位小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联系生活,能够举例说明科学家从事不同领域的研究。
科学思维:初步具有从不同角度提出观点的意识,利用发散思维、重组思维等方法,提出不同想法。
探究实践:做滚小球实验,并在实验中有所发现。
责任态度:从自己经历的活动和科学家的事例中意识到科学与好奇心有关。
重点与难点重点:举例说出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寻找问题的答案。
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教学准备带有凹槽的可调节坡度大小的轨道、钢珠、木球、贴纸、绒布。
教学过程模块一:科学家是做什么的1.谈话:小朋友们,知道老师来给大家上的是什么课吗?(板书课题:科学)2.调动经验:幼儿园里有科学课吗?我们来看一看。
1小小科学家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名称:《小小科学家》第一课时教案二、教学对象:小学一年级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验等方式探索科学现象。
四、教学内容:1.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简单的科学实验现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例如如何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实验中的安全问题等。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的原因。
4. 总结: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点评,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5. 作业:布置一个简单的家庭科学实验,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如显微镜、放大镜、试管、烧杯等。
2. 实验材料:如植物叶子、矿物标本等。
3. 教学课件:用于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操作实验器材,遵守实验纪律。
2. 学生能观察到实验现象,并能简单解释原因。
3. 学生对科学实验有兴趣,愿意参与实验活动。
八、教学反思:1. 是否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操作实验器材,是否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解释是否准确,是否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3. 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是否得到激发,是否需要引入更多的有趣的科学实验。
教案由编写,2024。
六、教案名称:《小小科学家》第二课时教案七、教学对象:小学一年级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验等方式探索科学现象。
九、教学内容:1.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简单的科学实验现象。
十、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1课《小小科学家》word教案
6、学生观看动画视频,了解科学家伽利略是如何滚小球的,将自己做的实验与科学家做的实验比较,说出自己的发现。
7、总结:我们也能做研究,做一个小小科学家呢!
3、读图,了解科学家是寻找答案的人
1、出示教材中的问题:大树是怎样长高的?闪电是怎样发生的?谁来说一说这些问题的答案?你还知道科学家找到了哪些问题的答案么?
5、教师总结科学家的工作:观察、实验、记录、发现。
2、实验、亲历科学探究过程
1、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玩过滚小球的游戏啊?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做一个滚小球实验!
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两个高度不等的纸盒、带槽的木板(上有红色点和绿色点)、一块毛巾。
3、学生先猜一猜在哪个位置的小球会滚得远一些。
4、学生动手实验,在活动手册上记录实验结果。
2、出示教材中至今还没有找到答案的问题:地球里面是什么?有没有外星人?你是怎么想的?
3、说说还有哪些问题没有找到答案,一起讨论:你觉得这些问题以后会找到答案么?
4、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心中的科学家是做什么的?
5、总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科学知识在不断的完善,老师希望同学们能从小小科学家做起,一起去探索生活中的奥秘!
备课笔记
单元
一
课题
1、小小科学家Βιβλιοθήκη 课时1教学目的
1、认识科学家的工作,了解科学家工作的一些具体场景。
2、能够通过滚小球实验,体会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意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3、知道科学家已经找到了许多问题的答案,但仍有许多秘密尚未揭晓。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科学家的工作。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小小科学家》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小小科学家》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什么是科学、怎样做小小科学家等相关内容。
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和生活例子,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进行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科学;2.能够识别学习科学的方法;3.了解自己可以做小小科学家;4.知道如何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
能力目标1.学会观察和思考的方法;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使用简单仪器和工具的能力;4.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锐意进取的精神;3.培养学生珍视科学知识、尊重科学规律的意识。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观看PPT:“科学是什么”。
2.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一些观察和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讲授(15分钟)1.简单介绍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
2.给出小小科学家定义和概念。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简单工具和仪器进行科学实验。
操作(40分钟)1.通过展示实验工具和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
2.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观察水在吸管中的运动、观察鱼在水中的游泳、判断石头的硬度和韧性等,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3.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和分析数据。
总结(10分钟)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点,检查学生是否掌握。
2.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实验中的经验和体会,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3.鼓励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做一名小小科学家。
教学反思本节课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如PPT展示、引导思考、操作实验等方式,使学生在参与其中的过程中学习了科学知识,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也让他们更好的了解科学,使他们能够更快乐和自信地迎接学校和生活中的科学实验。
《做一名小科学家》 说课稿
《做一名小科学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做一名小科学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做一名小科学家》是小学科学教材中的一课,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通过观察纸鹦鹉站立的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验证假设;二是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精神。
教材的编排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从简单的实验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科学的奥秘,为后续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____年级的学生。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兴趣,但他们的思维还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对一些常见的科学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还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实验和生动的事例来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获取科学事实,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提出问题,并做出合理的猜测和假设。
(2)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3)能够在实验中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养成认真观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做出合理的猜测和假设。
小小科学家小学一年级教案
小小科学家小学一年级教案【导入】
开学的第一天,好奇心强烈的小朋友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学习新概念。
在这样的时候,作为老师我们要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这个世界。
那么,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什么呢?我们将成为小小科学家,今天的任务就是学习编写一个观察说明我们身边自然现象的小实验。
【主体】
1.加深认识
第一步,是为孩子介绍一些科学常识,例如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等,这是课程中的一小部分知识点,老师在讲解时要生动形象,注重理解。
要让孩子们首先明白,我们身边很多现象都可以通过观察来解释。
2.小实验
第二步,为孩子们设置一个简单的实验过程,可以根据不同孩子的兴趣設計不同的实验。
比如,探究洗澡水的流向、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探究玻璃的形状等等。
让孩子们通过操作实验,加深认识自然现象。
3.结果总结
第三步,老师要引导孩子们把实验结果总结起来,并逐步帮助孩子们学会将实验结果变为文字说明,让孩子懂得如何用精简而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实验结果。
4.创新实践
为了保持孩子们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我们可以在最后告诉他们可以从身边的事物、生活中的问题中寻找到科学的内容,创新发展自己的实验表达.。
【总结】
本节课旨在通过小实验,帮助小学生更深入认识自然现象,训练分析、观察能力,以及借助实验结果训练文字表达、记录思维,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开展实际生活的自然科学实践,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意识,激发他们的各种创造潜能。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小小科学家苏教版
小小科学家教学目的1、认识科学家的工作,了解科学家工作的一些具体场景。
2、能够通过滚小球实验,体会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意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3、知道科学家已经找到了许多问题的答案,但仍有许多秘密尚未揭晓。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科学家的工作。
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体会科学研究过程。
教学方式:互动游戏教学时间:每个游戏30分钟+15分钟总结+15分钟休息教学资源:主讲老师1名,每个小组配备助教一名教学过程:开场:讲师备注:提问:“大家所熟知的发明有哪些?完成这些伟大的科技创新需要什么?答案是open的,但引导学生说科学创新需要的是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接下来的课程就从思维和动手两个方面来进行。
思维创新能力游戏1+2+3 (三选一)游戏1: 21个圈(破冰和头脑风暴游戏)时间:20分钟在黑板上画21个相连的圆圈,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在21个圈内画上相应的内容讲师备注:1.事先在黑板上画21个圆圈2.画1-2个范例3.在孩子们遇到瓶颈的时候,可以提示他们,相邻的两个圆圈也可以被利用。
4.如果孩子们踊跃参与,需要建立游戏规则,每次依次派一个小朋友,且每轮每组必须换人上去画。
游戏2:移动火柴(破冰)时间:10分钟讲师备注:移动一根火柴,同样也能使等式成立答案是移动1 号,得到3+6=9,实际上还有一个答案就是移动一号,得到3+5=8,总结的时候可举一些生活小发明的例子,小小的改变,可以创造世界游戏3:铅笔的用途(破冰和头脑风暴游戏)时间:20分钟讲师备注:准备一捆铅笔(最后作为奖品)“下面和大家玩一个小游戏。
大家可以看到上面有很多的铅笔。
下面大家都想想,铅笔可以有哪些用处呢?什么用处都可以的呀。
(如果气氛不高的话,可以自己给几个用处,比如说下面。
当初,我认为铅笔只有一种用途,那就是写字。
谁知铅笔不仅能用来写字,必要时还能用来做尺子画线,还能作为礼品送人表示友爱;能当商品出售获得利润;铅笔的芯磨成粉后可作润滑粉;演出时也可临时用于化妆;削下的木屑可以做成装饰画;一支铅笔按相等的比例锯成若干份,可以做成一副象棋,可以当作玩具的轮子;在野外有险情时,铅笔抽掉芯还能被当作吸管喝石缝中的水;在遇到坏人时,削尖的铅笔还能作为自卫的武器……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案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案《做一名小科学家》教案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1、可以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机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方法解决问题。
2、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
知识与技能: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创造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曲别针、卡纸等。
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夹子等;课前搜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会站立的纸鹦鹉导入:1、老师出示会站立的纸鹦鹉。
2、谈话:今天科学课老师带来了一只纸鹦鹉,它可以站立在老师的手上。
好玩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呢?〔二〕、探究活动:活动一、制作纸鹦鹉,探究其中的奥秘。
1、老师介绍做纸鹦鹉的材料。
2、学生动手做,老师巡视指导。
3、尝试: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手指或是纸环上。
〔或成功或失败〕4、引导学生考虑:鹦鹉为什么能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怎样才能让鹦鹉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5、分组试验,商量可行方法。
〔提示:把想到的方法简单记录在活动记录纸上。
〕6、分组汇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简便性。
7、老师做整个活动的总结。
活动二:想方法让更多的'东西“站在”手指尖上。
1、提问:除了让纸鹦鹉站在你的手指上,你还能让其他东西〔比方:铅笔、尺子等〕也站在你的手指尖上吗?2、学生分组活动。
3、谈话:别上回形针试试,换作夹子试试。
4、交流发现,寻找相似之处。
〔1〕、提问:刚刚大家在研究其他物体是否能站立时有什么发现呢?〔2〕、学生交流、汇报。
〔3〕、谈话:同学们想想看今天我们科学课上是如何去研究的?课后继续研究怎样让更多的物体站起来。
〔三〕、总结拓展。
1、讲述: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有些甚至到如今都内有得到准确的答案。
比方:……2、谈话: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许多物体“站”起来,你能利用这个原理制作一个玩具吗?3、你们准备怎么做?做之前需要准备些什么?4、学生分组讨论、考虑,稳固课中的学习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位小科学家》教案
Lesson plan of being a little scientist
一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位小科学家》教
案
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学习目标]
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会提问题。
2、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3、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各种玩具;(老师)发明家的
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读一读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找出与自己吹泡泡时的相似之处。
用简单的文字记录下来。
2、教师讲述青霉素的发现和滤毒罐的发明的故事
3、玩玩具,提问题,进一步理解科学是什么。
4、学生玩玩具。
5、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玩上升到有意义的科学活动。
(1)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一边玩玩具,一边提问题。
(要从身边的事物说起,还要有价值,适合于探究。
)(2)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进行记录。
(3)在全班说一说,比一比谁的问题提得好。
三、总结
同学们每人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身边经常遇到的,使我们懂得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养成多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你就会发现自己想的事做得事里就会有科学。
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