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锅炉新型煤粉燃烧器的研制、应用、发展
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在电站锅炉中的应用
![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在电站锅炉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61f0318f18583d049645937.png)
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在电站锅炉中的应用
张, 宁夏 青铜峡市 7 10 ) 567
摘
要 : 简述E— R 型 燃 烧 器和 中心给 粉 旋 流 燃烧 器的 工作 原 理和 特 性 , 绍 了 中心给 粉 旋 流燃 ID B 介
煤粉少 , 形成淡煤粉区。浓煤粉到达燃烧器喷 口后 , 在 预混段的作用下 , 与二次风提前混合 , 煤粉被带人 了低
收 稿 日期 : 20 - 9 0 09 0 - 8
作者简介 : 张万军(9 2 )男 , 17 一 , 工程师 , 从事火电厂锅炉检修技术管理工作 。
・
21 卜
《 宁夏 电力) 0 9 ) 0 年增刊 2
大坝发 电有 限责任公 司一号锅炉 是北京 巴布科
克 ・ 尔 科克 斯 有 限公 司 制造 ( & 一 051. M) 威 B wB 12/ 8 的 6一 亚 临 界 、 炉 膛 、 间再 热 、 衡 通 风 、 单 中 平 固态 排 渣 、 自然 循 环 汽包 炉 。 设计 燃 料 为灵 武 磁窑 堡 烟煤 (  ̄5. %, C 53 3
给粉 相 结合 , 现 了低 N x 放 。 实 o排 中心给 粉燃 烧器 将煤 粉集 中于燃 烧器 的中心 ,减 少 了进 入 二次 风 中 的煤粉 量 ,有效 地 防止 了煤 粉 与二 次 风 的过早 混合及 被 甩 到 两侧 墙 上 , 保证 了两侧 墙 的氧 化性 气 氛 , 利 于 防止侧 有
墙 水冷 壁结 渣 和高 温腐 蚀 。
旋流燃烧器着火主要是依靠气流旋转产生的中心
回 流 区卷 吸高 温炉 烟 来实 现 的 。 改造 前 , 过短 飘 带观 通 察燃 烧 器 的 回流 区和气 流 的扩 展 角 。该 实验 证 明 在一
煤粉工业锅炉技术应用状况及发展前景
![煤粉工业锅炉技术应用状况及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e31ae24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4.png)
煤粉工业锅炉技术应用状况及发展前景摘要:煤粉工业锅炉是用来处理各种废物或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设备。
本文分析了当前煤粉工业锅炉的技术应用情况,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文章分析了煤粉设备的优势、相关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出现的挑战等,指出煤粉工业锅炉的发展将带动技术发展和未来市场需求增长。
关键词:煤粉工业锅炉,技术应用,发展前景,技术发展,市场需求正文:煤粉工业锅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设备,用于处理各种废物或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粉、油和燃料油等。
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煤粉工业锅炉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分析煤粉工业锅炉的技术应用情况及其未来发展前景。
首先,本文分析了当前煤粉工业锅炉的技术应用情况。
煤粉锅炉具有易操作、可靠性高、低噪音等优势,其应用范围包括太阳能发电、燃气发电和锅炉供暖等。
此外,煤粉工业锅炉技术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例如高效煤粉锅炉应用于渔业、农业和水族馆等行业的使用正逐步增多。
其次,本文还分析了煤粉工业锅炉未来发展的前景。
伴随着新型能源的开发,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将进一步发展,煤粉工业锅炉也将得到更多的应用。
随着煤粉锅炉技术的发展,这种设备将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生产需求,从而提升煤粉锅炉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由于煤粉锅炉能够满足环保要求,煤粉工业锅炉的发展将会推动技术发展,从而引发未来市场需求的增长。
综上所述,煤粉工业锅炉是当前和未来可以满足能源需求的重要设备。
本文分析了煤粉工业锅炉的技术应用情况,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随着日新月异的煤粉技术发展,煤粉工业锅炉的发展将带动技术发展和未来市场需求增长,从而实现普及化。
在未来,煤粉工业锅炉将会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煤粉技术的发展会更加复杂,这就需要不断创新技术来推进。
其次,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市场变化,对原材料、工序和运输的要求会日益改变,因此需要更先进的锅炉技术来满足需求。
此外,煤粉工业锅炉也面临着一些质量问题,因此需要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来保证质量。
高效煤粉工业锅炉燃烧优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高效煤粉工业锅炉燃烧优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333f72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7.png)
高效煤粉工业锅炉燃烧优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能源效率的追求,煤粉工业锅炉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煤粉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排放,例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此外,不完全燃烧还会导致燃烧效率低下和燃料的浪费。
为了提高煤粉工业锅炉的效能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研究高效煤粉工业锅炉燃烧优化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一、煤粉工业锅炉的燃烧过程煤粉工业锅炉的燃烧过程可以分为煤粉的输送和燃烧两个阶段。
煤粉通过输送系统被送入炉膛,与燃烧空气发生反应,并放出热能,最终产生蒸汽用于发电或供热。
煤粉的燃烧特性决定了工业锅炉的效能和排放的污染物。
二、高效煤粉工业锅炉燃烧优化技术的研究内容1. 煤粉颗粒特性的研究。
研究煤粉颗粒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包括颗粒大小分布、表观密度、燃烧速率等参数。
理解和掌握煤粉颗粒的特性,对于优化燃烧系统、提高煤粉的燃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 煤粉输送系统的优化。
研究煤粉输送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关键参数,包括输送速度、输送介质、输送管道等。
通过优化输送系统的设计和操作,可以降低能耗、减少磨损和堵塞等问题,提高输送效率,确保煤粉的均匀输送。
3. 燃烧过程中的湍流和混合机制的研究。
湍流和混合对于煤粉燃烧的效率和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湍流和混合的机制,可以优化煤粉和燃烧空气的混合程度,提高燃烧效率和稳定性。
4. 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控制技术的研究。
煤粉工业锅炉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研究和开发高效的污染物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高效煤粉工业锅炉燃烧优化技术的应用高效煤粉工业锅炉燃烧优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 燃烧系统的优化。
通过改进煤粉燃烧系统的设计和操作,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和稳定性。
例如,优化燃烧系统的布置和调整煤粉的供给方式,可以实现更稳定的燃烧过程,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电站锅炉HT-NR旋流煤粉燃烧器
![电站锅炉HT-NR旋流煤粉燃烧器](https://img.taocdn.com/s3/m/a7aace5cbe1e650e52ea99c0.png)
电站锅炉HT-NR旋流煤粉燃烧器1.HT-NR燃烧器与普通燃烧器的比较为了达到着火稳定和高燃烧效率的关键问题在于:1)高的火焰温度2)高的煤粉浓度3)很细的煤粉粒度然而,要同时都达到高的燃烧效率和低的NOx的排放是困难的。
为此,巴布科克公司-日立(Babcoak Hitachi k.k)在煤粉燃烧技器中发展了一种称为HT-NR燃烧的新原理。
图5表示了传统型式燃烧器同HT-NR燃烧器之间的比较。
HT-NR燃烧器应用NOx的焰内还原技术,在不降低火焰温度的同时使得NOx的排放急剧减少。
因此使NOx排放的减少和未燃尽碳损失的增加这一矛盾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可以达到高效率、低的NOx排放燃烧。
2.燃烧器的结构煤粉燃烧器主要由一次风弯头、文丘里管、煤粉浓缩器、燃烧器喷嘴、稳焰环、内二次风装置、外二次风装置(含调风器,执行器)及燃烧器壳体等零部件组成。
(见附图3“燃烧器结构示意图”)煤粉及其输送用风(即一次风)经煤粉管道、燃烧器一次风管、文丘里管、煤粉浓缩器、燃烧器喷嘴后喷入炉膛;二次风经二次风大风箱、燃烧器内、外二次风通道喷入炉膛;其中内二次风(内二次风兼作停运燃烧器的冷却风)为直流,通过手柄调节套筒位置来进行风量的调节;外二次风为旋流,依靠气动执行器进行风量的调节。
单只燃烧器内、外二次风的风量分配通过调节各内二次风套筒开度和外二次风调风器开度来实现。
各层燃烧器总风量的调节通过风箱入口风门执行器来实现调节。
锅炉总风量的调节应通过送风机来调节,不属于风门挡板的调节范围。
整个烟风系统至少需设置总风量测量装置及燃尽风风量测量装置。
图7侧燃尽风(SAP)结构示意图2)煤粉浓缩器及稳焰环为了提高燃烧器的低负荷稳燃、防止结渣及降低Nox排放,采用了煤粉浓缩器、火焰稳焰环及稳焰齿。
一次风气流的浓淡分离是靠安装于一次风管中的锥形煤粉浓缩器来实现的,并使气流在火焰稳焰环附近区域形成一定浓度的煤粉气流。
为了防止煤粉浓缩器的磨损,在煤粉浓缩器的迎风面上贴有耐磨陶瓷.3)燃烧器外二次风用气动执行器燃烧器外二次风用气动执行器布置简图参见图8“燃烧器外二次风气动执行器示意图”。
煤粉锅炉低NOx燃烧器的研究及应用
![煤粉锅炉低NOx燃烧器的研究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ee75a99daef5ef7ba0d3c1b.png)
我 国以煤作为主要能源,全国 7 %~ 8 %的电力是 0 0
P 型燃烧器 ( o ui n m u r,主要 由多组 M P l t nMii l o mu B me)
一
由燃煤火 电机组产生 。统计显示_,截 至 2 0 1 _ 0 3年底,全 国发电设备容量为 3 45G 8 . W,其 中火 电为 2 56 8 、 GW, 4
中 图分 类 号 :T 0 61 F6 . 3 文 献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6 92 0 )30 2 —4 0 213 (0 80 —0 00
Re e r h a d Ap l a i n o w s a c n p i to f c Lo NOxBu n r n Pu v rz d Co l i r r e so l e ie a l Bo e
贫燃 料
下
图 1 R 型 低 NO 燃烧 器 M x
P 型低 NO 燃烧器的主要特点是将炉膛 的分级燃烧 M x 和燃烧器 的分级燃烧结合在一起 。在这种燃烧器 中,送
次风煤粉喷 口和二次风喷 口组 成, 其结构如图 1 所示[ 2 ] 。
煤粉在一 次风道 中先经过一个 弯头进行惯性分离 ,密 度
占总容量的 7. 近 年来 ,由于 电力生产用煤 长期供 应 43 %。
不足 ,同时存在 煤种多变 、煤质偏 差等情况,我 国很 多
充分燃烧煤粉燃烧器的设计与应用分析
![充分燃烧煤粉燃烧器的设计与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0d964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a.png)
充分燃烧煤粉燃烧器的设计与应用分析煤炭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能源资源之一,燃烧煤粉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转化方式。
煤粉燃烧器作为燃烧煤粉的关键设备,其设计与应用在能源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充分燃烧煤粉燃烧器的设计与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煤粉燃烧器的设计需要考虑煤粉的燃烧特性和燃烧稳定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煤粉的燃烧特性,包括煤粉的挥发性、发热量、灰分含量、粒度分布等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燃烧器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设计煤粉燃烧器时需要考虑燃烧效率的提高和污染物减排。
高效率的燃烧过程能够将煤粉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煤粉资源。
同时,煤粉燃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排放控制装置,进行污染物的减排。
在设计煤粉燃烧器时,还需要考虑燃烧器的结构和燃烧机理。
煤粉燃烧器的结构应该合理,以保证充分混合和燃烧。
常见的燃烧器结构包括喷嘴式燃烧器、旋风燃烧器和煤粉燃烧器等。
喷嘴式燃烧器通过高速喷嘴将煤粉喷入燃烧室,旋风燃烧器通过一种旋风效应将煤粉与空气混合,而煤粉燃烧器则通过煤粉的喷入和旋风效应的结合,实现燃烧。
不同结构的燃烧器适用于不同的煤粉燃烧条件和需求。
此外,煤粉燃烧器的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
煤粉燃烧器主要用于工业锅炉、发电厂和热电厂等领域。
在工业锅炉领域,煤粉燃烧器的应用能够提高燃烧效率和热能利用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在发电厂和热电厂领域,煤粉燃烧器的应用能够提高发电效率,降低煤炭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同时满足环保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煤粉燃烧器的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燃烧过程中的运行参数。
燃烧器的齐套设备和自动调节系统对于燃烧效率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控制系统能够监测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氧含量等指标,并及时做出调整,以保证煤粉燃烧器的正常运行。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煤粉燃烧器的设计和应用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关于简论微油点火煤粉燃烧技术改造及应用
![关于简论微油点火煤粉燃烧技术改造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a835ef8e87101f69f3195c3.png)
关于简论微油点火煤粉燃烧技术改造及应用一、原燃烧器设计情况浑江发电公司两台670T/h锅炉(5号炉、6号炉)均为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中间仓储式热风送粉煤粉锅炉。
5号炉原设计为四角切圆布置16只直流式煤粉燃烧器;6号炉原设计为四角切圆布置上两层为直流式煤粉燃烧器,下两层为双通道煤粉燃烧器。
5、6号炉各角四层燃烧器中间设计了蒸汽雾化重油点火油枪(每台炉4只重油点火油枪)。
锅炉设计煤种为浑江地区混煤。
煤质设计值为:灰份:40.67%,挥发份:22.14%,低位发热量:16492kj/kg(3945大卡/kg)。
从设计值可以看出,浑江发电公司燃用的煤质较劣,而实际运行中,燃用的煤种变化很大,煤质更差,远远低于设计值。
特别是2004年四季度以来,由于煤炭市场紧缺,燃用的煤质偏离设计值甚远,实际燃用煤质经常在下列范围:灰份52%以上,挥发份14%以下,低位发热量13000kj/kg以下。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锅炉燃烧稳定性差,耗油量增加,灭火事件多发。
二、燃烧器改造情况为了稳定燃烧,降低耗油量,减少锅炉灭火事件,浑江发电公司对5、6号炉燃烧器进行了多次改造。
5号炉原设计为四角切圆布置16只直流式煤粉燃烧器。
2001年10月,将原设计的16只直流式煤粉燃烧器均改造为左右型浓淡煤粉燃烧器。
6号炉原设计为四角切圆布置上两层为直流式煤粉燃烧器,下两层为双通道煤粉燃烧器。
2002年7月将原有的燃烧器改造成上三层为左右型浓淡煤粉烧器,下一层为直流式煤粉燃烧器。
改造成左右型浓淡煤粉燃烧器后,结果很不理想,一是对煤种适应性较差,燃烧惰性大,当灰份高于50%,挥发份低于13%时,燃烧稳定性较差,经常需要投油稳燃;二是过热器及再热器管壁超温严重。
为改变上述燃烧器不良特性,2004年起,浑江发电公司陆续将5、6号炉所有燃烧器均改造为双通道双浓淡多突扩式煤粉燃烧器(简称双通道燃烧器)。
双通道燃烧器改造后,对煤质的适应性较强,燃烧稳定性明显好转,但在节约燃油方面还不够理想,特别是启、停炉及低负荷运行稳燃耗油量还比较大。
煤粉燃烧器的空气预热技术研究与应用
![煤粉燃烧器的空气预热技术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c4b99a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f.png)
煤粉燃烧器的空气预热技术研究与应用煤炭资源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其燃烧过程直接关系到环境污染和能源利用效率的问题。
煤粉燃烧器是煤粉燃烧的核心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燃烧效果和燃烧效率。
而空气预热技术作为提高燃烧效果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对于煤粉燃烧器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煤粉燃烧过程中,空气与煤粉混合后,在燃烧器燃烧室中发生氧化反应,使燃烧产生的热量释放,并完成煤粉的燃烧过程。
而煤粉燃烧器的燃烧室中温度的升高对于实现煤粉完全燃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其燃烧过程中的吸热效应导致空气本身降低温度,影响到燃烧室内部温度的升高。
为了提高煤粉燃烧器的燃烧效率和燃烧室内温度的提高,可以采用空气预热技术。
空气预热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煤粉燃烧器中引入预热空气,通过预热空气的方式提高煤粉燃烧过程中空气温度,减小空气的吸热效应,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和燃烧室内温度。
空气预热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如燃烧室内和外部余热回收、陶瓷换热器、烟气再循环等。
燃烧室内余热回收是常见的一种空气预热技术。
燃烧室内部的烟气含有大量的热能,在煤粉燃烧过程中未被充分利用。
通过在燃烧室内设置余热回收装置,可以将烟气中的热能回收,用于预热空气,达到提高燃烧效率和燃烧室内温度的目的。
这种方法通过提高煤粉燃烧的热效率,减少了燃料的消耗,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陶瓷换热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空气预热技术。
陶瓷换热器可以在燃烧室内部安装,通过将空气通过陶瓷表面,使空气与陶瓷表面进行传热交换,将陶瓷表面的热能传递给空气,提高空气的温度。
陶瓷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耐高温、耐腐蚀等优点,在煤粉燃烧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燃烧效率和燃烧室内温度。
烟气回收再循环技术也是一种常见的空气预热技术。
煤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含有大量的热能,烟气回收再循环技术将烟气中的一部分回收,通过再循环的方式,与新鲜空气混合并进行预热,提高空气温度,进而提高燃烧效率和燃烧室内温度。
电厂燃煤锅炉智能燃烧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
![电厂燃煤锅炉智能燃烧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e24997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9.png)
电厂燃煤锅炉智能燃烧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发布时间:2021-12-15T07:29:44.766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1年10期作者:王一[导读] 在电厂的燃煤锅炉系统中,利用空气调节系统可以保证燃料更充分燃烧,从而提高燃烧效率。
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省宁波市 315722摘要: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电厂的燃煤锅炉运行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得以提升。
通过技术支持和数据信息整合,对锅炉燃烧效率提供有效支持。
本文对电厂燃煤锅炉智能燃烧技术进行了探讨,旨在推动电厂生产安全和效益提升。
关键词:电厂;智能技术;锅炉燃烧技术;应用1引言在电厂的燃煤锅炉系统中,利用空气调节系统可以保证燃料更充分燃烧,从而提高燃烧效率。
但是由于燃烧系统存在非线性的特点,因此在实际的燃烧过程中,锅炉系统的燃烧效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如空燃比中的氧含量会随着空气量的变化而变化,影响到燃烧效率。
提高空燃比是优化锅炉燃烧效率的有效途径。
另外,炉膛内部的温度也对锅炉燃烧效率有很大的影响,煤气燃烧后的产物决定了炉膛温度,利用智能技术对炉膛温度进行合理调控是优化锅炉燃烧效率的合理途径。
2燃煤锅炉智能燃烧技术特点和原理人工智能技术是利用智能系统在不同的学科交互下对数据进行分析,使固有程序完成自主化运行,满足不同场景的实际需求。
锅炉系统在智能技术支持下可以对系统内部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完善,通过对不同操控视域下的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和整理,结合外部环境的信息反馈,对燃烧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操作的及时性和精准性。
智能燃烧技术可实现人机的良好交互,在各项操控模式下不再局限在固有的传输架构,而是借助计算机设备相关联的程序指令实现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得到数据运行的演变趋势,解读相对应的操控机制,提高数据信息的表达能力。
燃煤锅炉智能燃烧技术原理是基于神经网络技术对气体排放进行智能化管理。
由于燃烧效果与燃料的质量、燃烧模式、设备内部构造等因素相关,固有的数据模型无法模拟出更多样化的状态,因此通过引入非线性标准确保数据在系统映射范围内,得到不同操控视域下燃烧规律和燃烧内部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强化不同数据之间的对接性,确定和实施锅炉后续燃烧优化策略。
煤粉燃烧器的设计与制造工艺研究
![煤粉燃烧器的设计与制造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d543b7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2.png)
煤粉燃烧器的设计与制造工艺研究煤炭作为一种主要的能源资源,在能源行业具有重要地位。
而煤粉燃烧器作为煤炭燃烧设备的核心部件,对燃烧效率、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煤粉燃烧器的设计与制造工艺展开研究,探究如何提高其燃烧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
煤粉燃烧器的设计是提高炉内煤粉燃烧效率的基础。
设计煤粉燃烧器时,首先需要考虑到煤粉的特性,煤粉的粒径和水分含量等参数对燃烧效率有着直接影响。
煤粉的粒径越细,燃烧速度越快,但容易形成结焦和堵塞。
因此,需要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煤粉的粒径大小,选择合适的燃烧器结构和点火方式,以提高煤粉的燃烧效率。
其次,煤粉燃烧器的气流特性也是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
气流特性直接关系到煤粉的燃烧能力和空气配比的调节范围。
合理设计煤粉燃烧器的气流特性,能够改善煤粉的混合和燃烧情况,提高燃烧效率。
在设计气流特性时,需要考虑到气流的速度、方向和分布等因素,以充分利用烟气热量,提高炉内温度和燃烧效率。
另外,煤粉燃烧器的点火方式也对燃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煤粉燃烧器的点火方式主要有气体点火、电弧点火和点火炮等。
气体点火方式具有点火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其点火能量较低,不适合点燃高水分煤粉。
电弧点火方式能够提供较高的点火能量,适用于点燃高水分煤粉,但其点火速度较慢。
因此,在设计煤粉燃烧器时,需要根据煤粉的特性和炉内工况选择合适的点火方式,以提高点火效果和燃烧效率。
在煤粉燃烧器的制造工艺中,需要注意采用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煤粉燃烧器的工作环境往往恶劣,煤粉的高温、大气腐蚀性气体和炉内压力等因素都会对燃烧器产生一定的腐蚀和磨损。
因此,在煤粉燃烧器的制造工艺中,需要选择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并采用精细的焊接和表面处理工艺,以提高燃烧器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此外,还需注意煤粉燃烧器的结构设计和燃烧调节能力。
结构设计要合理,以便于清灰、维护和更换部件。
同时,煤粉燃烧器还需具备一定的燃烧调节能力,以适应煤粉的质量变化和燃烧需求的调节。
煤粉燃烧器的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及应用情况分析
![煤粉燃烧器的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及应用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4f6dd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9.png)
煤粉燃烧器的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及应用情况分析煤粉燃烧器是一种重要的燃烧设备,其能否高效地进行燃烧直接关系到煤粉锅炉的热效率和减排效果。
在当前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煤粉燃烧器的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煤粉燃烧器的节能减排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
一、煤粉燃烧器的节能技术研究1. 发展高效煤粉燃烧器技术为了提高煤粉燃烧器的热效率,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技术途径。
其中,针对燃煤锅炉的低氮燃烧技术是目前较为成熟和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措施。
该技术通过优化燃烧过程,减少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热效率。
此外,采用先进的风口布置和煤气分布控制技术也可以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
2. 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粉燃烧器为了减少煤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例如,将生物质、废弃物等可再生能源与煤粉混燃,可以有效减少煤炭燃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同时,这种混燃技术也利用了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二、煤粉燃烧器的减排技术研究1. 燃烧过程的优化通过优化燃烧过程,可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例如,采用低氧燃烧技术可以减少燃烧过程中的氮氧化物排放;采用预混燃烧技术可以实现煤粉与空气的充分混合,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固体颗粒物的排放。
2. 排放治理技术的应用为了进一步减少煤粉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量,研究人员开发了各种排放治理技术。
例如,采用脱硫、脱硝、脱重金属等技术可以减少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此外,还可以采用除尘设备进行固体颗粒物的去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煤粉燃烧器节能减排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目前,煤粉燃烧器的节能减排技术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在一些大型电厂和工业锅炉中,采用了先进的煤粉燃烧器技术,能效显著提高,减排效果明显。
同时,一些煤炭生产企业也开始关注煤粉燃烧器的节能减排技术,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逐步推广应用。
超低排放煤粉燃烧器技术研究与发展
![超低排放煤粉燃烧器技术研究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d32984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9.png)
超低排放煤粉燃烧器技术研究与发展煤炭在全球能源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超低排放燃烧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超低排放煤粉燃烧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超低排放煤粉燃烧器技术的发展旨在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其中,燃烧效率的提高主要通过优化燃烧过程和提高煤粉燃烧的可燃性;而大气污染物的降低则通过控制煤粉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来实现。
在煤粉燃烧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中,先进的燃烧器设计是关键。
燃烧器的结构和燃烧过程的优化可以直接影响煤粉的燃烧效果和排放物的生成。
例如,采用高速旋流分级燃烧技术可以提高燃烧效率,降低颗粒物的排放。
另外,通过增加空气过剩系数、延长停留时间和提高燃烧温度等措施,可以使煤粉更充分燃烧,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
此外,煤粉的预处理也对燃烧效果和排放物的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煤粉的粉碎过程中,合理选择破碎方式和适当控制破碎参数,可以提高煤粉的可燃性,并降低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生成。
同时,煤粉的干燥也是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重要环节。
通过适当的干燥方法,可以降低煤粉的水分含量,减少燃烧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提高煤粉的可燃性。
除了燃烧器技术的优化外,使用先进的燃烧控制系统也是实现超低排放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调节燃烧过程中的参数,如给煤量、风量和分级风箱等,可以保持燃烧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减少污染物的生成。
此外,使用先进的排放治理设备,如除尘器和脱硝装置,可以进一步减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超低排放煤粉燃烧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针对不同煤种和燃烧条件,燃烧器的设计和优化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调性。
其次,煤粉燃烧器技术需要与其他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燃烧系统,以实现综合控制和减排的效果。
此外,要解决煤粉燃烧过程中的能耗和经济性问题,降低煤粉燃烧器的运行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高压电站锅炉的煤粉燃烧技术研究
![高压电站锅炉的煤粉燃烧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fcb7be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e.png)
高压电站锅炉的煤粉燃烧技术研究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电力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压电站锅炉是电力工业中用于转化煤炭能源为电能的重要设备之一。
煤粉燃烧技术是高压电站锅炉的核心技术之一,对于提高锅炉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高压电站锅炉的煤粉燃烧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首先,高压电站锅炉的煤粉燃烧技术的发展历程值得关注。
早期的高压电站锅炉采用的是湿法燃烧技术,其特点是煤粉与水混合后进行燃烧。
然而,湿法燃烧技术存在很多问题,如稳定性差、能源损耗大等。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干法燃烧技术。
干法燃烧技术采用煤粉与空气混合后进行燃烧,由于煤粉颗粒表面的水分蒸发,使得煤粉的燃烧更为稳定和高效。
同时,干法燃烧技术还可以降低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因此,干法燃烧技术逐渐取代了湿法燃烧技术,成为高压电站锅炉的主要煤粉燃烧技术。
其次,高压电站锅炉的煤粉燃烧技术的关键问题是燃烧稳定性和热效率。
燃烧稳定性是指煤粉在燃烧过程中的稳定性。
首先,煤粉燃烧时需要足够的氧气供应,以确保燃烧能够进行。
其次,煤粉颗粒的大小和分布对燃烧稳定性也有重要影响。
煤粉颗粒大小不均匀会导致燃烧不完全,影响热效率。
因此,高压电站锅炉煤粉燃烧技术的研究重点是如何提高煤粉燃烧的稳定性和热效率。
为了提高高压电站锅炉煤粉燃烧的稳定性,研究人员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通过优化锅炉燃烧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如燃烧室的形状、大小、煤粉喷量、燃烧温度等,以提高煤粉燃烧的稳定性。
其次,通过控制煤粉颗粒的大小和分布,以及调整煤粉与空气的比例,提高煤粉燃烧的稳定性和热效率。
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改进锅炉燃烧控制系统,优化煤粉供给系统和燃烧控制参数,以提高煤粉燃烧的稳定性。
在研究高压电站锅炉煤粉燃烧技术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高压电站锅炉的运行条件复杂,需要考虑煤粉燃烧的稳定性和热效率的同时,还要兼顾排放污染物的要求。
其次,煤粉燃烧涉及到多学科的综合问题,需要进行多学科、多层次的研究和探索。
煤粉燃烧器在锅炉中的应用及性能评价
![煤粉燃烧器在锅炉中的应用及性能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1a233f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8.png)
煤粉燃烧器在锅炉中的应用及性能评价燃烧器作为锅炉的关键部件之一,对于煤粉燃烧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本文将对煤粉燃烧器在锅炉中的应用以及性能评价进行详细的探讨。
煤粉燃烧器是将煤粉与空气混合后进行燃烧的设备,其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燃煤锅炉的燃烧效率和环保性能。
首先,煤粉燃烧器能够将煤粉与空气充分混合,并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燃烧,有效提高了煤粉的燃烧效率。
其次,由于煤粉燃烧器采用了分级燃烧技术,可以使锅炉产生较高的燃烧温度,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
其次,煤粉燃烧器在锅炉中的应用还可以实现锅炉燃烧过程的自动化和可控性。
煤粉燃烧技术可以通过对燃烧器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优化,实现对燃烧过程的精确控制和调节。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燃烧效率,还能够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保证锅炉的连续运行和安全性能。
在性能评价方面,煤粉燃烧器的性能主要包括燃烧效率、热效率、烟气排放等方面。
首先是燃烧效率,即指煤粉在燃烧过程中的利用率。
一个高效的煤粉燃烧器应该能够保证煤粉完全燃烧,提供足够的热量给锅炉,从而提高锅炉的整体热效率。
此外,煤粉燃烧器还应该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锅炉的长期稳定运行。
其次是热效率的评价。
煤粉燃烧器的设计和优化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通过合理控制燃烧过程,减少热损失,提高热传输效率,可以有效地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另外,煤粉燃烧器的性能评价还包括烟气排放方面。
煤粉燃烧会产生一定的烟尘和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因此,煤粉燃烧器应该能够有效地降低这些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实现煤粉燃烧器在锅炉中的良好应用和性能评价,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和应用手段。
首先,对煤粉燃烧器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燃烧效率和稳定性。
其次,配备先进的燃烧控制系统,进行精确的燃烧调节和控制,以实现锅炉燃烧过程的自动化和可控性。
此外,还需要结合燃烧工况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燃烧器型号和参数,以满足不同锅炉的需求。
高压电站锅炉的煤粉喷射系统改进
![高压电站锅炉的煤粉喷射系统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b90a897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e.png)
高压电站锅炉的煤粉喷射系统改进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高压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变得尤为重要。
煤粉喷射系统作为高压电站锅炉中的关键设备,其优化改进可以显著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排放,并增强整个电站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探讨高压电站锅炉煤粉喷射系统的改进措施以及其所带来的益处。
首先,为了更好地调节锅炉中的燃烧过程,改进煤粉喷射系统的控制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煤粉喷射系统采用的是固定喷嘴直径和煤粉喷出速度,而新的改进措施可以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这样的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燃烧状况、煤粉的流量和质量,并根据锅炉的负荷和煤粉的特性进行精确的调整。
通过使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算法,煤粉喷射系统的改进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并减少对锅炉的损害。
其次,改善煤粉喷射系统的布置和结构也是提高锅炉性能的关键。
当前的煤粉喷射系统往往存在喷嘴堵塞、风阻过大和煤粉分布不均匀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考虑优化喷嘴的设计和布置。
例如,使用更小的喷嘴孔径可以增加煤粉的喷射速度,减少堵塞的可能性。
此外,通过增加喷嘴的数量和改变其位置,可以更好地实现煤粉在锅炉燃烧室中的均匀分布,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和热量利用率。
另外,改进煤粉喷射系统的节流调节阀也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调节阀往往存在流量调节精度不高、响应速度较慢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锅炉的稳定性和燃烧效率。
现代高压电站锅炉的煤粉喷射系统可以采用先进的数字化调节阀,这样可以实现更高的调节精度和快速的响应速度。
此外,使用可调节喷嘴,可以进一步提高煤粉喷射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改进措施,还可以考虑利用新型的燃烧器技术来进一步提高煤粉喷射系统的性能。
例如,采用先进的喷雾煤粉燃烧技术可以使煤粉更好地与空气混合,实现更充分的燃烧和更低的排放。
此外,使用预混合燃烧技术可以减少燃烧过程中的氮氧化物生成,并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
通过对高压电站锅炉煤粉喷射系统的改进,可以实现多重益处。
首先,改进后的系统可以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减少煤炭的消耗,并降低运行成本。
高效煤粉工业锅炉先进燃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高效煤粉工业锅炉先进燃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aca60d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6.png)
高效煤粉工业锅炉先进燃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1. 引言工业锅炉是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尤其是煤粉工业锅炉在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燃烧系统存在效率低、排放高等问题,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和应用高效煤粉工业锅炉先进燃烧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排放,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2. 先进燃烧系统的研究进展2.1 高效煤粉燃烧技术高效煤粉燃烧技术是提高燃烧效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优化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和扩散过程,使燃烧更加充分,提高燃烧效率。
其中,一种典型的高效煤粉燃烧技术是对锅炉燃烧系统进行改进,通过增加预混燃料气、调整燃烧温度和降低氧含量等手段,提高燃烧效率。
2.2 先进燃烧控制技术先进燃烧控制技术能够实时监测锅炉燃烧状态,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燃烧控制,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这些技术包括先进的控制算法、传感器和自动化系统等,能够优化燃烧过程中的温度、氧含量和气流等参数,以实现燃烧系统的最优调节。
3. 高效煤粉燃烧系统的应用案例3.1 辅助燃烧技术的应用辅助燃烧技术是提高工业锅炉燃烧效率和降低排放的重要手段。
其中,喷煤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辅助燃烧技术,通过添加可燃物料来提高燃烧效率。
例如,将煤粉与其他可燃废料混合燃烧,能够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3.2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的应用氮氧化物是一种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
在高效煤粉工业锅炉中,通过应用先进的氮氧化物控制技术,可以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例如,使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和氨水脱硝技术,能够将氮氧化物的排放降至较低水平。
4. 高效煤粉燃烧系统的优势和挑战4.1 优势高效煤粉燃烧系统能够提高燃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它可以减少燃料消耗,降低工业生产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先进燃烧系统还能提高锅炉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4.2 挑战在研究和应用高效煤粉燃烧系统时,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投资。
煤粉锅炉旋流式燃烧器的新发展
![煤粉锅炉旋流式燃烧器的新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54847f9941ea76e58fa04b7.png)
图1 沙角B 电厂IHI —FW —DF 型双流旋流燃烧器1——炉墙壁管;2——流量分配器;3——轻油燃烧器;4——2次空气喷嘴;5——2次空气导叶;6——外筒;7——内筒;8——可动内筒;9——3次空气管;10——火焰检出器;11——分离板;12——煤粉入口管煤粉锅炉旋流式燃烧器的新发展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所(杭州 310014) 裘立春 熊建国 应 剑 张书谨 我国电站中应用旋流式燃烧器的锅炉约占总容量的20%。
70年代国内广泛采用直流燃烧器以来,对旋流式燃烧器颇为忽视,且一般只烧Q net,ar >16.8M J/kg 、V d af >25%的煤。
随着大容量机组四角燃烧炉膛出口烟温偏差大的难题暴露,旋流燃烧重又获得重视。
国外,如B &W 公司和德国、日本、前苏联等国在许多大容量机组上采用旋流式燃烧器,燃用煤种广泛。
与直流式燃烧器相比,旋流式燃烧器具有易布置、炉膛内热负荷均匀、炉膛出口烟温和烟速发布较均匀,过热蒸汽温度偏差小的优点,并能降低过热器与再热器的金属最高点温度、减少了局部结渣的可能性。
电站锅炉要求低负荷性能十分优良。
在直流式燃烧器中即使利用浓淡分离技术,一般最多降到额定负荷的40%~50%;旋流式燃烧器其低负荷稳燃能力强,甚至能降到额定负荷的20%。
许多发达国家对NO X 排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
如欧共体对1995年以后130t/h 以上的新燃煤锅炉要求NO X 排放量小于200 L /L 。
传统旋流燃烧,二次风通常采用强旋流,二次风过早与一次风混合,不能在着火区形成局部高浓度区,这有悖于浓淡燃烧原理和分级燃烧原理,不利于低NO X 燃烧。
如我国传统旋流燃烧所产生的NO X 约为1000~1200 L/L,而切向燃烧约为600~1000 L/L 。
双通道旋流燃烧器是目前广为采用的一种新型旋流燃烧器,其结构特点是将旋流二次风通道分解成两个通道,通过分级送风实现分级燃烧以降低NO X 。
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的喷煤技术研究和应用
![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的喷煤技术研究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32cca0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d.png)
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的喷煤技术研究和应用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和环境意识的提高,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的喷煤技术日益受到关注和研究。
超超临界锅炉以其高效、低排放、节能的特点,成为未来发电行业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研究和应用两个方面探讨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喷煤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 喷煤技术的研究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的喷煤技术目前主要集中在燃烧器设计、煤粉粒度控制、煤粉燃烧特性等方面的研究。
首先,在燃烧器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到燃烧效率和NOx排放之间的平衡。
研究人员通常采用CFD模拟等手段,优化燃烧器的结构和燃烧参数,以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燃烧产物的排放。
其次,在煤粉粒度控制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颗粒大小和煤粉含氧量,以达到最佳燃烧效果。
研究表明,当煤粉颗粒大小在15-30um时,燃烧效率最高。
此外,合理控制煤粉的含氧量也是关键,过高或过低的含氧量都会影响燃烧效果。
最后,在煤粉燃烧特性方面,研究人员通常关注煤粉颗粒燃烧速率、煤粉的燃尽度等参数。
通过实验室试验和数值模拟,可以研究煤粉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燃烧特性,为锅炉喷煤技术的优化提供依据。
2. 喷煤技术的应用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喷煤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燃烧效率的提高和排放物的减少。
首先,喷煤技术的应用使得燃烧动力学过程更加充分,燃煤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其次,喷煤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NOx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相较于传统的锅炉燃烧方式,超超临界锅炉喷煤技术的应用可以将NOx排放降低约80%。
此外,喷煤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减少颗粒物和SOx等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未来,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喷煤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煤炭的可再生利用和资源化。
研究人员将从改进锅炉燃烧器和优化煤粉喷射系统等方面入手,努力降低煤炭的消耗量和碳排放量。
同时,研究人员还将进一步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煤粉喷煤技术,在保持燃烧效率的同时降低运行成本。
除了喷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超超临界电站锅炉还有其他的发展方向和技术难题需要攻克。
煤粉燃烧器的研究、开发、利用热能班
![煤粉燃烧器的研究、开发、利用热能班](https://img.taocdn.com/s3/m/289779940c22590102029dea.png)
煤粉燃烧器的研究、开发、利用---热能班————————————————————————————————作者: ————————————————————————————————日期:ﻩ煤粉燃烧的研究、开发、利用--热能0802班第一章综述1.1课题的背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对用电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电力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技术水平也迅速提高。
到2002年底,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53亿KW;总发电量16400亿瓦,发电总装机容量和总发电量均为世界第2位。
但我国人均装机容量为0.27 千瓦,人均发电量为1255KWB,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
因此,今后若干年内我国火电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然而,我国火电的发展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1)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
尽管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7位,能源资源总量约为4万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3位;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及世界水平的一半。
同时我国还是世界唯一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国,煤炭约占全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70%左右,煤耗占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27%。
而火电厂又是我国的用煤大户,每年要耗煤3亿多吨,相当于国家原煤产量的三分之一。
因此,为了保证其他行业用煤的质量及数量,我国火电的用煤多以劣质煤为主。
这些劣质煤给锅炉煤粉燃烧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着火困难,燃烧不稳定,安全性差,燃烧效率低,经济指标差,受热面结渣,高温腐蚀现象严重,污染物排放高等。
(2)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能源消耗量的增加,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我国烟尘和NO的排放量分别达到了2100万吨和353万吨,其中煤燃烧造成的排放量分别占70%和90%。
而电厂又是煤燃烧的大户,因此要想阻止环境的继续恶化,电厂的环保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表1.1预计了2010年电厂污染物的年排放量:表1.1 预计2010年电厂各种污染物总排放量(单位:万吨)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灰渣烟尘37.4 9.7 969.7 1875.027490.3 277.7最后,近年来随着人民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生产用电和民用电都迅速增长,电网峰谷差急剧加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叶窗浓缩器可换叶片结构
1.6.双鳍片式水平浓淡燃烧器
双鳍片式水平浓淡燃烧器,是山东电力研究院 1989年底开始研制的,1990年至1991年在双相流模 化试验装置上完成优化选型试验,1992年在山东 黄台电厂完成了工业性试验。工业性试验完成后 至今,该燃烧器先后在黄台、黄岛、烟台、黄桥等 电厂几十台锅炉上进行了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 效果。
煤粉浓缩装置是浓淡燃烧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的某些煤粉 浓缩装置的结构复杂, 体积较大, 旧锅炉改造时往往无合适的空间, 实 施困难。一些煤粉浓缩装置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阻力大、磨损快、 易堵管、浓淡比低、通用性差的问题。虽然有的装置能将浓煤粉转 向180°, 但其浓淡比低, 远离煤粉浓度最佳值, 且限于一次风管道的布 置方式。1989年底,我们研制了螺旋鳍片式煤粉浓缩分配装置,研究 结果表明: 采用螺旋鳍片结构的煤粉浓缩分配装置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煤粉颗粒进入浓缩分配装置后, 沿鳍片所形成的螺旋槽道, 在离心力 及重力的作用下紧贴槽壁沿换向角进入由分流隔板组成的导流管及 火嘴。煤粉浓缩分配装置是由设在圆筒体内壁上的2个螺旋鳍片组成 (见图3)。 1.6.2. 双相流模化试验 优化选型试验在双相流模化试验装置上进行, 其模化试验条件、 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详见“煤粉浓缩分配器的模拟试验”。经过阻 力系数测定, 风量偏差试验, 浓淡分配特性及圆管中浓度比恢复性能, 变粉尘浓度和变风速的模拟试验等, 优选出了最佳结构参数(h/d、l /d、) 的螺旋鳍片式煤粉浓缩分配装置。试验结果(见图5.4 ) 表明: 该 分配装置在合理的结构参数内有较高的浓淡比,其阻力小, 性能稳定, 可进行变形设计。使用该装置构成的浓淡燃烧器, 可以将向火侧煤粉浓
图2 弯头和浓缩器联合作用时试验台简图 1 —风机 2—均流段 3—弯头 4—弯头后续段 5—方圆节 6 —浓缩器 7—淡侧均流段 8—浓侧均流段 9—风速仪
图3 弯头对气流作用示意图 1—一次风入口段 2—弯头 3—百叶窗浓缩器 4—淡气流 5—浓气流
该燃烧器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研制开 发的。该燃烧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次风粉气流经过弯头 的离心力和百叶窗浓缩器及隔板,将其分成水平浓淡两股煤 粉气流,进入炉膛燃烧。 该燃烧器在冷模试验台上做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其中最 主要的是弯头和百叶窗浓缩器联合作用时浓淡风比试验和百 叶窗出口到一次风管内中心隔板入口的距离L的试验等。积 累了大量数据,因此在现场的推广应用就比较好。 该燃烧器的优点是: 1)具有大量的冷模试验数据,因此对于燃烧器的结构参数在设 计上比较准确; 2)能降低烟气中NOX的排放; 3)能提高锅炉低负荷运行的稳定燃烧能力; 4)在防止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和结焦有一定的作用; 5)叶片磨损后更换比较方便。便于检修。 该燃烧器的缺点是: 1)设计上难度比较大,一定要有冷模试验数据; 2)现场布置受到一定的限制,一次风系统最后一个湾头垂直布 置的,要改造为水平浓淡难度大; 3)磨损严重,但检修要比PM 燃烧器方便。
图1.着火距离与煤粉浓度 的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一次风煤粉气流经过浓缩, 在燃烧器喷口前形成浓淡两股煤粉 气流, 使浓煤粉气流处于向火侧, 淡煤粉气流朝向背火侧。被浓缩 后的煤粉气流可降低着火热和着火温度, 加之卷吸邻角的高温烟气, 从而使着火加速, 缩短着火距离, 形成稳定的着火源, 提高了燃烧的 稳定性(见示意图2)。
1.1PM型 煤粉浓淡燃烧器
该燃烧器是我国在(1985年)最初引进垂直浓淡型煤粉燃 烧器,是在黄台电厂#7锅炉上应用,该炉是日本三菱重工设计、 制造的,蒸发量为1025t/h,控制循环汽包炉,燃用贫煤。直吹式 制粉系统,四角切圆燃烧。该燃烧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图1. 示意的一次风管上的特殊弯头,来使一次风粉气流改变为上下 浓淡两股气流进入炉膛燃烧。弯头内有有防磨衬板和可调挡块。 该燃烧器的优点是: 1)煤粉浓度较高或较底都能使烟气中的NOX排放量下降。 2)具有稳定燃烧的作用。当时低负荷稳燃试验的结果是50%45%负荷稳定燃烧不投油。 该燃烧器的缺点是: 1)结构复杂、设计、制造难度大、成本高。 2)现场改造布置困难。 3)上、下垂直浓淡,易发生水冷壁结焦和高温腐蚀。 4)磨损严重检修费用高、不方便。
1.6.4.推广应用及实例
从90年代初至2008年,该燃烧器已在几十台燃用劣质烟煤 或贫煤锅炉上应用。应用中发现,将原燃烧器改造为该燃烧器 后,锅炉运行的低负荷稳燃能力提高,NOX排放量降低,能防 止水冷壁的高温腐蚀和结焦。 例如:山东某发电厂#4炉,系武汉锅炉厂生产的410t/h高 温、高压、自然循环汽包炉。配有六套风扇磨直吹式制粉系统, 直流式燃烧器,六角布置,切圆燃烧。燃烧器是根据燃用褐煤 和油母页岩设计,但该炉投产后就一直燃用烟煤。因此该炉燃 烧设备对煤质的变化极不适应,满负荷运行时炉膛结焦严重, 多次发生因结焦严重而降出力运行或被迫停炉清焦的问题,严 重影响锅炉安全、经济运行;严重影响机组的发电和供热。因 此我们分析研究其原因后,决定对该炉燃烧器及相关部分进行 改造,来解决结焦问题。
电站锅炉新型煤粉燃烧器的 研制、应用和发展
李建生 ( 山东电力研究院 ) 摘要: 本文主要是论述了新型燃烧器开发、应用 和发展过程,分析总结了新型燃烧器在实际应用 过程中的优缺点,并重点讨论了该类燃烧器在锅炉 改造设计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电站锅炉 浓淡 预燃室 新型煤粉燃烧器
内容目录
1.3.挡块式浓淡型煤粉燃烧器
该燃烧器在我国浓淡燃烧器发展的初期应用的比较多(90年 代),但现在就很少了。该燃烧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次 风粉气流经过弯头的离心力和隔板,将其分成浓淡两股煤粉 气流,然后利用挡块来实现水平浓淡。 该燃烧器的优点是: 1.结构简单; 2.如果设计合理能提高锅炉的稳定燃烧性能。 该燃烧器的缺点是: 1.设计上的难度较大,这个难度主要体现在挡块大小的确定;L 尺寸的确定。挡块大小与一次风管的阻力有关。L尺寸的长 短与一次风粉气流的浓淡比有关。这些尺寸都不易计算,主 要是通过冷摸试验来确定。 2.改造时易受到现场条件的限制,它对于上下垂直方向的弯头, 不能实现水平浓淡。 3.挡块磨损严重。
1.5.百叶窗水平浓淡燃烧器
图1 百叶窗浓缩器结构示意图 a—浓缩器宽度 b—叶片宽度 b1—叶片投影宽度 b2—叶片投影 高度 A—叶片倾角 x —叶片间距 s—叶片遮盖高度 L—分体 长度 m —挡板开度 h—阻塞高度 引入下列参数来表征浓缩器结构特性: 阻塞比, hb= h/a; 叶片间距比, x b= x /bl; 遮盖度, sb= s/b2。
度提高到0.75 kg/kg, 为背火侧淡煤粉浓度的3倍。
图5.
阻力系数与结构系数的试验曲线
图6.
浓淡比与结构系数的试验曲线
1.6.3.改造设计要点: 1)浓缩分配装置的选型锅炉的一次风管道现场布置方式差异较大,
因此在采用螺旋鳍片式煤粉浓缩分配装置时, 需结合具体的空间布置 结构确定换向角度,选择浓缩分配装置的结构参数及旋向, 它将直接 影响着改造效果。在确定了换向角度, 螺旋升角及管道尺寸等。 2)送粉管道弯头的利用: 已有的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弯头的离心分离作用实现浓淡分离的最佳弯 头角θ为45°~ 115°。在离心分离的作用下, 绝大部分的煤粉颗粒贴近 弯头的外侧流动, 对于115°< θ< 45°的弯头外侧的煤粉浓度反而有所 降低。应采取相应的防止措施(如图2 中的l 段) , 如在两弯头之间的直 管内加隔板等, 以便合理的利用弯头。对于θ> 115°的弯头由于煤粉气 流流过时受湍动的影响, 分离效果变差, 可在弯头的多余处增设弧形隔 板加以解决。 3) 分流隔板的设置: 经分离后的浓淡煤粉气流沿风管流动过程中,煤粉的浓淡比会随着管道 的长度逐渐恢复, 试验测定风管的恢复特性与L /d 有关, 对于圆管和方 风管即当L /d = 7 时, 两侧的浓淡比会完全恢复。一般恢复长度L /D = 3.3。因此在浓缩装置与火嘴之间的管段上必须设置分流隔板, 以防被 分离的煤粉恢复原状态。
1.2 套管式水平浓淡型煤粉燃烧器
该燃烧器是我在1989年见到的,国内设计的,最 早的水平浓淡煤粉燃烧器之一。是在江西某电厂一 台230t/h锅炉上应用,燃烧器四角切圆布置,燃用 劣质烟煤。该燃烧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次风粉 气流经过弯头的离心力和套管,将其分成水平浓淡 两股煤粉气流,浓煤粉气流在向火侧,淡煤粉气流 在背火侧,进入炉膛燃烧。 该燃烧器优点是: 1. 能提高锅炉的稳定燃烧性能,防止灭火。 该燃烧器缺点是: 1.结构复杂、制造不方便;成本高。 2一次风管系统阻力大,打开看火孔可看见燃烧器 出口下边沿向下落煤粉。 3一次风管内套管磨损严重,检修不方便。
1.4.WR垂直浓淡煤粉燃烧器
固定槽
浓侧 隔板 淡侧
L
一次风粉气流
该燃烧器是在山东青岛电厂,350MW机组锅炉上使 用。其原理是,利用一次风弯头的离心力和隔板,将 一次风粉气流分为上下浓、淡两股煤粉射流,进入炉 膛燃烧。 该燃烧器的优点是: 1.能降低NOX排放量。 2.能提高锅炉的低负荷运行的稳燃能力。 该燃烧器的缺点是: 1.易产生高温腐蚀和结焦。 2. 固定槽板易磨损。 设计时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L 尺寸的确定。
1.浓淡型煤粉燃烧器
煤粉浓淡燃烧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煤粉 燃烧技术。该技术就是用煤粉颗粒的分离与浓缩 装置,将一次风粉气流改变为浓淡两股气流进入炉 膛燃烧,这样能提高锅炉的稳定燃烧能力和降低 NOX的排放量。这种燃烧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关键 是煤粉气流中煤粉颗粒的分离与浓缩。在研制、 应用和发展过程中,由于采取了不同的技术, 和不 断的研制、应用和发展,国内出现了多种不同的 浓淡型煤粉燃烧器。
图2. 水平浓淡燃烧器 结构原理 1. 24 度浓缩分配装置 2. 浓淡分流隔板 3.180 度浓缩分配装置 4. 204 度浓缩分配装置
图3.双螺旋鳍片式煤粉浓缩分配装置
L=长度 d=直径 h=鳍片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