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特色教案
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
(2)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能列表归纳;(3)通过对本课学习,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观看音像资料,懂得提取有效信息、锻炼分析能力(2)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西方福利制度的利弊,培养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及原因,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培养学生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分析,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从而认识改革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自我完善。
通过学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有益启示。
2. 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干预经济,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 教学难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4. 标签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面对1929-1933年的大萧条,罗斯福实施新政,使美国走出了危机的阴影,并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战后严重的经济困难,资本主义国家的改变会如何呢?带着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
2 讲授新课【思考一】二战结束后,面临着战后的重建,假如你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你认为怎样才能尽快恢复经济呢?(1)调整政策(2)发展科技【思考二】在调整政策方面,你认为有哪些成功经验和理论可以借鉴呢?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幻灯片】凯恩斯主义凯恩斯承认资本主义存在消费不足等弊病。
提出:当商品供给大于需求时,政府就应当通过举办公共工程、降低利利率等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就采取相反的措施。
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正确归纳出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具体表现。
2.让学生正确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本质。
【教学重难点】1.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具体表现。
2.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本质。
【教学时间】1课时【重难点“精讲”】一、整体感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本课首先要熟练掌握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然后要能够列表归纳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的具体表现,最后要通过对本课学习,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同现代化巨额投资之前的矛盾,即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市场的供需关系得到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5)局限性: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五、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低收入阶层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3)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六、正确评价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作用1.积极作用(1)福利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缓和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和稳定。
(2)扩大社会消费,推动经济的发展。
“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使居民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福利,使他们在生活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从而可以促进社会消费,推动经济发展。
2.消极影响(1)政府开支迅速增加,使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国债急剧膨胀,导致税收负担过重。
(2)福利制度是一种奖懒罚勤的不合理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风气和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竞争精神。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案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这是二战结束时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和日本的社会写照,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德国和日本为什么能从一片废墟中迅速发展?战后资本主义发生了那些新变化,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教学目标1、课程标准: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三维目标:①、知识目标: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②、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措施来理解战后出现的新变化;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③、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济济发展的周期性和调整的分析,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从而正确看待社会主义探索的调整。
三、教学过程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经济政策的调整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原因、特征、发展历程、实质、影响学生展示完,教师点拨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是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制度,并与二战前的自由放任政策作对比,帮助学生理解b、教师点拨:调整不是万能的,“滞涨”本身就是经济危机,“滞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c、教师点拨:西方的国有制只是不过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成一群资本家占有,没有改变私有制的本质,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补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对于经济危机时期的美国来说虽然未能消除危机,但使美国经济走出低谷,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进入“黄金时期”,但也导致“滞涨”的出现e、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和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还有相互适应和协调的一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还有相当大的容纳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完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但这只能是暂时缓和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请大家课下积极落实小组合作讨论:资本主义主要发展阶段和经济政策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进入战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但贫富分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高中历史必修2教学设计7: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新变化,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进一步调节。
1、战后西方国家建立了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工人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提高,人民生活得到保障,阶级矛盾缓和。
2、产业结构适应科技进步和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升级,特别是第三产业兴起和“新经济”出现。
3、在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面,放弃完全放任的自由市场经济,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结合起来。
这些调整顺应了科技发展和全球化的需要,推动了西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二战后以美国产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新变化,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三产业兴起和“新经济”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通过对“福利国家”的学习,培养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图片形成的鲜明对比来理解战后资本主义调整所带来的进步和变化。
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和典型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西方国家的调节的学习,培养敢于创新的精神。
利用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
通过学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的模式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难点: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正确评价。
五、教学过程(一)新干预二战后的恢复需要国家的干预,国家干预的两种方式:70年代的“滞胀”,是经济停滞、通货膨胀的简称。
由于国家干预的过分,“市场调节”受损,这是对滞胀的经济学解释。
其实,真正能对市场进行有效调节的仍然是“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欧美的所谓“混合经济”是:经济政策是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经营模式是国有和私有并存。
这也可以说是对国家干预的一种反思。
市场是“看不见的手”,政府干预是“看得见的手”。
从“一只手”到“两只手”,资本主义进行了几百年的探索。
人教版必修二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案设计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任务探究”的分析,加深学生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并且能能列表归纳;(3)通过对本课学习,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运用历史资料(文字资料、图片等),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和本质,掌握提取有效信息以及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西方福利制度的利弊,培养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及原因,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培养学生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自我完善;努力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从发展的角度正确看待国家政策的调整,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创新精神。
2学情分析学生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善于思考,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
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3重点难点重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难点: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正文导入新课:(播放包含二战中被毁的英国考文垂大教堂废墟等图片呈现战后的垃圾,瓦砾和废墟等影视资料),然后问学生:假如你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你认为怎样才能尽快恢复经济呢?学生回答:调整政策、发展科技。
教学设计2: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标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备考指要】1.战后发达国家建立了较完善的福利制度,刺激了消费增长,缓和了社会矛盾。
我国要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加快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自主学习】考点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开端——罗斯福新政(1)新政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
(2)新政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20世纪40年代中期~20世纪70年代①经济理论:________。
②经济政策:国家________经济,即实行国家对经济的________。
③作用:经济发展进入“________”。
(2)20世纪70年代以后①经济状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________与通货膨胀并存的“________”现象。
②经济政策:a.适当减少________对经济的________。
b.________与市场调节相结合,________与私有制并存的“________”。
考点2 建立“福利国家”1.“福利国家”制度含义:在“混合经济”下,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政策目标的总称。
2.“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1)二战结束后,________发展起来。
(2)20世纪六七年代,“福利国家”的发展________。
(3)七十年代以后,“福利国家”受挫但继续发展。
(4)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________,缩小________。
3.对“福利国家”的认识(1)目的:为了缩小________,减少因贫困引发的________。
教学设计10: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⒈知识与能力⑴了解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⑵理解国家垄断不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
⑶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探究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并通过对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⒉过程与方法⑴运用情景再现法,变抽象为具体,使得学生趣味的学习历史知识。
⑵通过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⑶通过历史比较、讨论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⒊情感态度价值观⑴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调整的分析,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从而正确看待国家政策的调整。
⑵通过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学习,努力学习、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发展经济的措施,使我国更好的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需要。
⑶学生学会如何应对世界的新变化,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教学难点】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核心和实质【教学过程】导入:1972年美国人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成功实现了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
这项计划开始于1961年,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
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
那么这项重大的科技活动是以谁主导的?二战后的美国为何有如此实力从事如此庞大的耗费巨资的工程,这体现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哪些方面的新变化,让我们来学习新课。
一、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㈠50—70年代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设问质疑——思考解疑——点拨提高设问一:罗斯福新政最深远的影响是什么?为什么?设问二:面对二战后的经济现状,用原有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理论能实现战后的重建与经济复兴吗?设问三:既然原有的经济理论已然不足以解决战后重建,一种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归纳总结:凯恩斯主义1.含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①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教师引导讲述)2.产生的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教训;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需要3.主张:实现充分就业4.特点:主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积极干预。
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1.培养学生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变化的关注和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历史、了解世界的热情。
2.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勇于改革、善于创新的精神。
3.强调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
2.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剖析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
3.教学重点:强调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福利国家制度、金融政策等改革对经济的影响。
4.教学难点:解释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4.利用图表、数据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5.开展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设想:
1.分层次教学: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3.学生回答: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简要介绍战后的经济重建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方面的一些新现象。
4.教师引导: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指出本节课将重点探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介绍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变革、国际贸易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新变化。
4.请学生收集有关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图片、图表等资料,制作成PPT,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此作业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搜集、整理和表达能力,同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教学设计8: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能够运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措施来理解战后出现的新变化;2.过程与方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调整的分析,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从而正确看待国家政策的调整,培养学生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教学难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流程】新课导入:“20世纪时间轴”在20世纪弥漫着“死亡”与“破坏”阴云下,资本主义蹒跚地从废墟里爬出之后,我们却非常惊叹的发现,这个时候的资本主义不但做到了起死回生,并且换发出了一种巨大的生命力。
资本主义这味灵丹妙药究竟是什么呢?新课讲述——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探究】每一次资本主义的转型和发展,其背后的根本动因是什么?生产力的飞跃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必然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不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与调整。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含义: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问题探究】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经济体制?1. 惨痛教训——经济大危机自由放任不行,一味的迷信市场的作用行不通2. 成功典范——罗斯福新政实践成功的例证3. 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4. 外部刺激——苏联的强大5. 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过渡】看来,战后国家干预势在必行。
那究竟国家政权怎么参与经济呢?我们不妨来看一些材料:Ppt:我们不妨来尝试着从三段材料中找出国家政权参与的方式:(学生回答)(2)方式:材料一:国有化——从生产环节直接干预材料二:制定经济计划——从分配环节直接干预材料三:政府采购——从流通环节直接干预此前在所有制上,是私人占有,并且整个经济依赖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2.指出学生在讨论、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
3.引导学生认识到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我国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和责任。
4.鼓励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展示一组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图片,包括工厂、社会福利设施、金融市场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反映了哪个时期的历史现象吗?这些现象背后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
接着,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强调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历史背景。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1.列出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基本特征,并简要说明其原因。
2.分析一个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以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对我国的影响。
4.针对我国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不少于500字。
4.阅读相关历史资料,了解我国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现实,思考我国应如何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和机遇,不少于500字。
5.小组合作,制作一份关于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手抄报,内容涵盖本节课所学重点,要求设计新颖、图文并茂。
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首先,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引导他们关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变化。其次,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等概念,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最后,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使其在探索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历史资料、影像资料和时事新闻等多种教学资源,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贴近学生生活的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历史观念和责任感。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高中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到历史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特点,以及这些变化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在知识层面,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点包括:1)战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主要变化特征;2)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和动力;3)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这些知识的掌握,将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历史认知框架,提高他们的历史知识水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问题引导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思考。例如,在讲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案例分析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理解并掌握经济政策调整的原因和影响。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变化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政治制度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本节课的结束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思考自己所学的内容和收获。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撰写一篇课后感悟,反思自己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理解和认识。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记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措施;2、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能列表归纳;3、理解:国家干预经济、福利国家制度、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能通过情境做选择题。
4、通过对本课学习,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观察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表,懂得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2、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西方福利制度的利弊,培养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及原因,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学生懂得分析历史要从表象看到本质,懂得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生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参与讨论,锻炼自主学习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人类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认识到人类文明是随着生产力发展不断进步的,努力吸收其它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
教学难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导入:出示图片---美国人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介绍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
(开始于1961年,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
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
)观察图片,了解投资庞大的重大科技活动往往是由政府主导的。
思考美国战后经济实力强大的原因。
提问:这项重大的科技活动是以谁主导的?二战后的美国为何有如此实力从事如此庞大的耗费巨资的工程,这体现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哪些方面的新变化,让我们来学习新课。
【讲授新课】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开始运用:回忆罗斯福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走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恢复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秩序指出罗斯福新政对西方资本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引起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一系列新的变化。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正确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和第三产业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等资料,运用问题探究、历史比较、图片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政策的调整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难点:理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概念阐述──史料分析──得出史论、合作探究──讨论──合作总结的教学模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见下页)
【板书设计】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背景:
2.发展概况:特别强调“滞胀”
3.实质:
4.评价:
二、建立“福利国家”
1.含义:
2.目的:
3.内容:
4.实质:
5.过程:
6.特点:
7.评价:
三、第三产业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第三产业兴起:
2.“新经济”的出现: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把自己放在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的位置上,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由于本课内容涉及经济学相关知识较多,教学中我根据高中生的思维特点,将课本体系做了调整,以便学生理解;由于本课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因此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境,。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实用教学设计
3.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经验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分析、综合、评价能力。
(四)课堂练习,500字
为了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设计以下课堂练习:
4.作业提交后,教师将进行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学习能力。
b.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深入分析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表现。
c.结合实际案例,比较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创新是推动国家进步的重要动力。
2.针对难点内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a.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讲授过程中,注意运用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语言,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掌握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基本知识后,组织他们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主题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1.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主要原因及表现。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以及如何评价这些变化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内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a.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纪录片、图片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变化。
b.设计课后作业和拓展阅读,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广东省市级优课)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课是世界现代经济史的重要一课,涉及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的政策调整、经济结构调整等变化。
上承罗斯福新政的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下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区域集团化全球化趋势,本节课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着承上启下的紧密联系。
本课涉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有关问题和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比较困难。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变化的史实,并理解福利国家、混合经济、第三产业、“新经济”等概念。
②理解变化的实质并领会变化的启示。
③提高有效提取信息、史论结合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通过观察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表格,提高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
②.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西方福利制度的利弊,培养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及启示,学生懂得分析历史要从表象看到本质,懂得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学生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参与讨论,锻炼自主学习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人类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认识到人类文明是随着生产力发展不断进步的,在生产力发展中生产关系是不断调整和相互借鉴的,应该努力吸收其它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为我所用。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
教学难点:认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与启示。
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从整体来看求知欲望强烈,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普遍存在初中阶段对历史不够重视,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分析问题往往从个人喜好和经验出发,缺乏理性、深度等。
这节课涉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有关问题和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所以在教学中应用创设情景、启发式谈话法和讨论法,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入手,选用一些形象生动的图片、漫画等素材,帮助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5.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福利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7.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资本主义的基本概念,对资本主义的起源和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也掌握了二战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这为学习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奠定了基础。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八年级的学生对历史事件充满好奇心,尤其是对于战后世界的发展变化。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具备分析、综合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喜欢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来获取知识,同时也喜欢进行合作讨论。
- 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拓展资源,深入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 作业反馈
我会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 对于学生在总结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时出现的问题,我会指出他们在分析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时可能存在的不足,并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知识点。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2. 信息技术应用: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发布预习任务、监控学生进度、布置作业等,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教学过程的监控。此外,我还提供与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d.注重课后反思,指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发现并改正错误,提高学习效率。
4.教学评价方面:
a.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b.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批判性思维、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应用等,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3.提醒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学会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高历史素养。
4.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查阅资料,深入研究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的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异同,并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
1.学生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程度,了解他们在哪些方面存在疑惑和误解,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可能缺乏批判性思维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3.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容易产生对史实的死记硬背现象,忽略对历史事件背后规律和原因的探究,教师需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外部因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文献等,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讲授新知(5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特色教案】
教学目标: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新经济”。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
重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难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初,德、意、日三个战败国的经济几近崩溃;西欧各国由于战争的蹂躏而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面临着严峻的战后重建任务。
特别是德国,有人悲观地估计,仅仅清除柏林市区的瓦砾,就需要20年的时间。
然而令人惊叹的是,战后仅仅十年左右的
时间,这些国家的
经济发展水平就
远远超出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前,进
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1、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一定成功,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链接思考:传统的经济理论是什么?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1776亚当斯密《国富论》。
凯恩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1934年,他曾到华盛
顿,这时罗斯福正在采取与自由放任不同的国家干预政
策,以应对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的思想不谋而
合。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
他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
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
分就业。
凯恩斯的经济学说,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
论的一次革命,二战后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盛行,并造就了五六十年代的高经济增长。
2、70年代以后: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
各国立即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主导。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演变:产生于19世纪末;一战间加强;一战后削弱;20年代末30年代初经济危机爆发后,加强(美、德、日、意);二战中,高潮;二战结束至70年代,普遍发展;70年代以来,减少干预,发展为干预与市场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无法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其理论来源是凯恩斯主义。
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主要特点是福利国家政策在分配领域中的集中表现。
二、建立“福利国家”
1.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和福利国家的实质: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的调整,使“福利国家”发展起来。
“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福利国家”制度是在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下,实现充分就业、收入均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这些政策目标的总称。
2.福利国家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制度的完备及作用:随着社会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
1973年经济危机后,“福利国家”的发展在一些国家受挫,但仍在继续发展。
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3.福利制度的弊端及其规模的缩小:但是,“福利国家”制度也有许多弊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另一方面福利国家会带来社会道德危机,被认为不鼓励工作,破坏家庭责任,自杀率高,性行为泛滥,简单的说就是“穷人因懒惰而贫穷,富人因努力而致富”,国家不该用福利来鼓励这些穷人继续懒惰,甚至酗酒、婚前性行为、离婚、单亲、犯罪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学思之窗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
思考
◎你怎样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说法?
思路引领:“福利国家”的作用
答案提示:“梯子”是指国家社会给人们提供发展的渠道和机会,“安全网”就是指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制度给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安全的保证。
读教材后归"纳福利国家"政策发展概况:(1)过程:成功实践:20世纪而战结束后发展完备: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缩小规模:20世纪八十年代
(2)建立比较完善的福利制度的基础(生产力提高)
(3)社会福利资金来(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
(4)福利种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等)
(5)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关于第三产业的兴起:二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都迅速上升。
是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的工业和农业,从而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它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
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历史纵横
第三产业也称服务业,是相对于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或物质生产部门而言,并为它们提供直接和间接服务的部门。
它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电信业、水、电、煤气供应等公共事业,也包括教育、法律、医疗保健、娱乐、休闲、旅馆、饭店等服务行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涵盖的范围还将继续扩大。
2.“新经济”的出现:
第三产业兴起的社会条件
第三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
第三产业对社会的影响
概念: 第三产业的繁荣和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而第三产业又以其新技术改造第一、第二产业,进一步增强了竞争力。
材料(一)
1987年英、法、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表
材料(二)
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15%上升到72%。
二战后,美国努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使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O年的持续增长。
当时,美国的一家杂志称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新
【本课测评】
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变化。
【学习延伸】
根据你的观察,谈谈我国近年来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你认为哪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