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闻传播媒介【圣才出品】
新闻传播学推荐书目
一、新闻传播学专业课主要参考书新闻传播史:1.《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2.《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3.《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程曼丽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4.《中国新闻事业史》丁淦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外国新闻事业史》张允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6.《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7.《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新闻传播理论:1.《传播学概论》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2.《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3.《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4.《新闻学导论》李良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6.《传播学》邵培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广播电视新闻学》李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8.《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赵民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9.《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李彬新华出版社,2003 年10.《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 (美)巴兰.戴维斯著,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新闻传播学实务:1. 《新闻写作学教程》刘明华、徐鸿、张征中国人大出版社,2002年2. 《当代新闻编辑》张子让复旦大学出版社3. 《广告学概论》陈培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4. 《新闻采访写作新编》(第二版) 刘海贵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5. 《新闻评论教程》秦珪、胡文龙、涂光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6. 《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陈仁风、蔡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7. 《当代新闻写作(第二版)》周胜林、尹德刚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 《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 《新闻评论学》丁法章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10. 《广告学教程》张金海、姚曦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新闻采访教程》刘海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2.《媒介管理学》、《媒介管理学经典案例》邵培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二、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目录1.《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主办权威期刊2.《新闻大学》复旦大学、解放日报社主办权威期刊3.《新闻战线》人民日报社主办权威期刊4.《中国记者》新华通讯社主办权威期刊5.《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主办权威期刊6.《中国出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办核心期刊7.《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办核心期刊8.《电视研究》中央电视台主办核心期刊9.《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核心期刊10.《新闻记者》文新报业集团主办核心期刊11.《军事记者》解放军报社主办核心期刊12.《新闻知识》陕西日报陕西省新闻研究所主办核心期刊13.《新闻界》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等主办核心期刊14.《新闻传播》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核心期刊15.《公共关系》陕西省公关协会主办核心期刊16.《新闻爱好者》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核心期刊17.《中国报业》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核心期刊18.《新闻实践》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省新闻研究所主办核心期刊19.《国际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核心期刊20.《中国编辑》中国编辑学会、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核心期刊21.《现代广告》中国广告协会主办核心期刊22.《中国电视》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核心期刊。
《新闻理论研究》题库题目与答案
课程名称:新闻理论研究课程代码:152601✧考点分类:1.(了解)新闻传播活动的起源、本源、过程及当代新闻传媒的一般状况2.(认识)新闻传播行为的发生及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价值传递及其规律3.(掌握)新闻传受活动的基本法则及心理机制4.(掌握)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规律及其性质、特征和功能5.(理解并掌握)新闻媒介有机运行的一般状况,新闻自由和传播控制的特点及规律6.(认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新闻工作者的行为规范7.(初步掌握)运用新闻传播原理分析当前新闻现象和新闻理论是非的能力✧答题要点(共99道题):1.名词解释(44题)——关键词组句,4-5句即可2.简答题(31题)3.论述题(24题)✧答案来源:1.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1、2版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统考大纲及指南》第三版3.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第2版4.程曼丽、乔云霞主编《新闻传播学辞典》第一版5.互联网搜索6.群共享已有题库答案一、名词解释(44个)MA1. “三贴近”杨保军第1版p295“三贴近”是贯彻中国当代新闻传播业党性原则、实现正确舆论引导的具体原则和重要方法,主要内容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贴近实际,重在事;贴近群众,重在人;贴近生活,重在事与人的统一。
事情是人做的,事实是人创造的,生活是人的生活,人是通过做事而生活的,因此,人是“三贴近”中最重要的因素。
“三贴近”的根本点就是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利益出发,群众的利益是出发点,是贴近点,是归宿点。
这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
这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化。
它体现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方向,概括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本质要求,凝练了正确舆论导向的丰富内涵,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是新闻宣传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实现途径,是新闻宣传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客观性的影响分析
20205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近年来,“非虚构”一词成为新闻界的热词,并愈演愈烈,非虚构写作席卷新旧媒体,成为一大批新闻媒体热捧的报道形式。
互联网时代,虽然人们生活在信息充斥的环境中,但是信息的机械化和同质化让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出现疲态,所以新的报道形式应运而生。
非虚构写作就是其中显著发展的一种,它因为可读性强、感染力强等赢得了受众的关注。
但与此同时,对非虚构写作的争议也持续不断,它以文学笔法报道新闻事实,与传统的新闻客观性相悖。
关于非虚构写作的讨论不少,但是其研究相对滞后,本文就非虚构写作对新闻客观性的影响这一主要问题进行展开,以期获得对两者及其关系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非虚构写作诞生于西方的文学领域,后来新闻领域开始引入这一写作形式。
随着非虚构写作在新闻领域的盛行,我国也开始学习西方这一新闻实践。
在新闻领域中,非虚构写作又称为特稿、叙事新闻等,是一种新的新闻报道形式。
综合中外学者对非虚构写作的概念界定,我们可以知道,非虚构写作指的是一种以事实为基础的文学创作方式,通过采访建构报道的真实性,采用讲故事的叙事方法,反映真实的人物和事件。
非虚构写作注重对场景、对话、心理等细节的表达。
因此,非虚构写作具有内容真实性、表达文学性、形式叙事性与采访深入性等特点。
新媒体时代,非虚构写作不同于即时性、碎片化的信息,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含量和深刻关怀,与社会神经和个人命运相贴近,在新闻实践中掀起了一股热潮。
腾讯新闻的“谷雨故事”、澎湃新闻的“镜相”、网易的“人间”等许多平台争相推出非虚构写作作品。
二、非虚构写作的客观性争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
同样地,随着非虚构写作的兴起,也出现了反对的声音,他们认为,非虚构写作的观念和方法违背了新闻的基本规律,对新闻客观性造成了冲击。
新闻客观性是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产物,它强调分辨事实与价值。
[1]根据童兵在《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的论述,新闻客观性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第一节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它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
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只有当人们对符号赋予意义时,解读才成为可能。
由此可见,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其基本特点为: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如何理解这个观点?传播(communication)和社区(community)的词根相同,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
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可以说,社会关系式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
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就是按照传播系统进行分类的。
由此可见,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重点笔记
绪论拉斯韦尔公式“五W”模式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控制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一.传播和新闻传播学新闻传播学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事业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二.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意义以学事术,指导人们驾驭新闻传播规律,能动地从事新闻传播活动提高新闻实践经验总结与新闻传播研究的理论水平新闻传播学是一门以基础性理论为特色的骨干课程,是应用课程和历史课程的先修课三.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方法1.一般方法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观察与分析错综复杂的传播现象与传播社会关系实事求是地评估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资产阶级报刊活动家的业务经验,为我所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作风和方法,在新闻传播活动和学术讨论中掌握新闻传播规律2.特殊方法科学抽象和理论思维定性和定量方法规范新闻传播质量新闻—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考察第一章新闻传播行为“延伸的人体”第一节行为和新闻传播一.动机和行为需要——动机——行为——目的动机性行为特点动因目标形成动机内在条件(需要、欲望)感到缺乏期待满足客观条件(诱因、刺激)勒温-人类行为行为公式B=f(P*E)行为=函数(人*环境)二.生存需要和新闻传播行为的发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心理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新闻传播行为起源于人类社会化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的需求,这种活动直接产生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需要第二节理论新闻传播学对新闻起源的认识新闻传播起源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它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求和共同兴趣为目的一.关于“新闻欲”任白涛-新闻及其承载物的产生,是由于人的社会需求二.关于“群居说”和“好奇说”非本质原因第三节新闻传播的特点一.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传播的基本特征1.陈述事实最重要特征五要素:新闻写作学五W——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新闻六要素——如何H2.具有新意新近发生新鲜事实常报常新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3.报道及时第一时间内报道普通事实——质变——新闻事实——量变——普通事实反对“唯速主义”的前提下,抢新闻4.公开传播循公开渠道向全社会作无定向的传递二.新闻的定义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第二章新闻传播者新闻信息的推动力、传播活动的守门人第一节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定位一.社会角色角色|戏剧用词——20世纪2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引入社会心理学个体社会角色社会化:个体通过社会实践学习知识和技能,并在某种程度上被引导着去适应他所在社会或群体的规范,从而使自己从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的过程。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笔记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一、如何把握传播的概念二、传播与信息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三、学习传播学,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一、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社会学的传统社会互动理论创始人“传播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
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突出了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的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把“铁路”视为重要的传播手段。
美国学者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符号学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库利和皮尔士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一个是社会学的传统,一个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
后来,这俩传统发生融合。
有的学者认为传播即“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不单单是意义或者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意义离开符号便不能得到表达,符号离开意义只不过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物质,两者都不能单独引起社会互动行为。
) 美传播学家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死后,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
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传播学者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传播不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而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普遍现象.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
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第一编封建集权主义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史导言【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集权主义2.自由主义3.新闻事业4.新闻体制二、简答题1.简述集权主义传播事业的基本思想与理念。
2.简要阐明集权主义新闻传播模式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西欧专制君主型传播事业体系封建时期的英、法传播事业史【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特许出版独占制度2.皇家特许出版公司3.《公报》4.《信使报》5.《学者报》6.黎塞留7.皇家出版法庭二、简答题1.西欧封建王权对当时的新闻传播事业有哪些影响?2.评析英国封建时期的印刷行业特许独占制度。
三、论述题1.评析英、法两国历史上的集权主义传播事业。
2.试分析英国都铎时期特许垄断出版管理体系的观念、特征、功能与历史影响。
第二章贵族分封制传播事业体系德意志封建时期的传播事业史【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手抄新闻(新闻信)2.古登堡3.《法兰克福新闻》周报二、论述题1.试分析德意志封建贵族领主制新闻传播体系的特色。
2.为什么说近代德意志新闻传播体系能够成为人们分析新闻事业形成机制的一个“历史标本”?第三章殖民地型传播事业体系北美十三州传播事业史(1607-1765)【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国内外公共事件》报2.《波士顿新闻信札》3.《新英格兰报》4.曾格案件二、简答题1.詹姆斯·富兰克林对美国早期新闻事业的贡献是什么?2.曾格案件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三、论述题1.试评析曾格案件的历史地位与贡献。
2.试评析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型的集权主义传播事业。
第二编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史(17世纪中叶——20世纪末叶)导言【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约翰·米尔顿2.托马斯·杰斐逊3.约翰·密尔4.《论出版自由》5.《论自由》二、论述题1.近代资产阶级报业发展过程中贯穿着怎样的基本矛盾?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大致轨迹怎样?2.资产阶级新闻出版自由的口号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米尔顿和杰斐逊分别为此作出了什么贡献?应该给予怎样的历史评价?第四章渐进的改良之路英国资本主义传播事业新体系的确立历史(1640-1861)【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约翰·威克斯2.“知识税”3.《福克斯诽谤法案》4.“朱尼尤斯信件案”5.秘密津贴制度二、简答题1.简要分析评价英国新闻史上的“知识税”的产生背景、作用与影响。
新闻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
新闻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
新闻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包括以下几本:
1.《新闻传播学概论》(第三版)作者:李良荣,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是新闻传播学的入门教材,涵盖了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
2.《媒介与社会》(第二版)作者:陈力丹,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媒介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3.《新闻传播学原理》(第二版)作者:刘继南、张天翼,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新闻传播的规律、新闻传播的要素和新闻传播的过程等。
4.《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第二版)作者:李晓东,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内容分析等。
5.《新闻传播学史》(第一版)作者:李晓东,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新闻传播学的历史和发展,包括新闻传播学的渊源、发展过程和现状等。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新闻传媒【圣才出品】
3.就新闻传播媒介的现实构成来看,新闻传播媒介的类型主要有( )。 A.印刷媒介 B.口头媒介 C.电子媒介 D.网络媒介 【答案】ACD 【解析】印刷媒介主要是报纸,电子媒介主要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介则包括互联网。
4.从传播者角度说,新闻传播媒介必须以传播、评述新闻事实信息为媒介的( )。 A.基本使命 B.核心地位 C.核心要务 D.重要职责 【答案】A 【解析】新闻传播媒介区别于其他的传播媒介,如图书、非新闻类的杂志、一般性的影 像出版物,是因为新闻传播媒介以报道与评述事实的信息为内容与使命,而一般的传播媒介 则是一切讯息符号的载体。
会公众能够及时了解生存发展环境的最新变动情况;另外一个功能就是评论新闻事实,使社
会公众及时获知人们对相关事实的意见和看法。
8.传播媒介在本质上是一种( )。 A.物质手段 B.信息符号的通道 C.意义系统 D.传播方式 【答案】C 【解析】人们通常关注的媒介主要是承载一定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它是传播活动的中 介或中介物。作为承载信息符号的物质载体,信息符号在逻辑上是更为重要的,它包含着传 播者对事实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传播媒介本质上是一个沟通传收双方精神世界的意义系统。
9.( )是新闻信息高速、有效流通的重要媒介或通道。 A.电视 B.广播 C.网络 D.通讯社 【答案】D
4 / 5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新闻通讯社是专门搜集和供应新闻稿件、图片和资料的新闻发布机构。它被人 们称为“供应新闻的大动脉”、“消息的总汇”处,因而它是新闻信息高速、有效流通的重要 媒介或通道。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八章 新闻传媒
一、不定项选择题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 名词解释 整理版
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重点复习资料之名词解释1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传播:指人际间,群体内以及社区内直接的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对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及意见相互传受的过程。
3群居说和好奇说:是唯心主义者对新闻传播起源的两种解释。
唯心论者认为:人们的好奇的本能是形成报刊的最根本的心理条件,交往是基于群居本能的反映而产生一种派生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群居本能和心灵交流之间形成了因果关系,而提供经验正是基于群居本能的产物。
所以形成报刊的最根本条件是好奇本能和群居本能。
4.新闻传播的本源:指新闻的基本来源,即新闻是从哪里来的,人们传播与受收的新闻信息产自哪里,来自何方。
5.新闻传播者:是新闻传播的主体,他将事实转变为新闻,制成符号,通过媒介传递给受传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起着积极能动的“桥梁”和“纽带”的中介作用。
是新闻信息的推动力、传播活动的守门人。
6.社会化:个体通过社会实践学习知识和技能,并在某种程度上被引导着去适应他所在社会或群体的规范,从而使自己从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的过程。
7. 角色期待:群体中的成员期望站在某个地位上的人有某种应有的行为方式或实现角色(角色扮演)的有效手段。
8. 角色冲突:扮演一个或几个不用的社会角色时,内心发生冲突与矛盾。
9. 角色行为:属于某特定角色人的实际行为。
受多种因素影响,被期待的角色行为即指定角色,与真正的角色行为是有区分的。
10. 角色规定:对扮演某种角色的资格、条件及行为规范并为该角色群体认同的共识,角色规定的明确程度与可操作性,对与角色期待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11. 角色规范:角色群约定俗成和明文规定的扮演该角色的标准,是角色规定的一部分,即角色群内人的自我规定、自我约束与自我执行对行为规范的一致理解,自觉执行与对违反规范行为的严厉制裁,是实现被期待的角色行为的有利保障。
12. 道德规范: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逐渐形成的,调整新闻传播者之间以及新闻传播者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的总称。
2021东北师范大学新闻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东北师范大学——新闻学一、考研心路首先特别想和未来想考东北师范大学新闻学以及相关方面的学弟学妹分享楼主的考研历程。
我觉得考研很大部分原因是对本科阶段的学历不满意,想通过考研这条路提高自己的起点,我高考时的失利让楼主去了所不好的大学,看着自己的好朋友纷纷去了心仪的大学,记得大一上学期,我还挺自卑的,但我一直好好学习,参加社团活动,当了班上的学习委员,入党,于是到了大一结束的时候,楼主考了我们专业的第一名,而且大学四年一直这么持续下去。
于是就这样,楼主大学期间获得了奖学金、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党员,因此我又找回了自信并且决定考研。
二、公共课准备首先谈谈英语。
考研英语分为两个科目,英语一和英语二。
英语一是学硕考的,而英语二是专硕考的,英语一相对英语二来说要难一点,主要体现在英语阅读、翻译和写作上。
英语一阅读共有6篇(60分),分别是1篇完形填空,4篇阅读理解和1篇新题型;翻译1篇(10分),需要联系上下文翻译短文中的划线句;写作2篇(共30分),分为大作文和小作文,大作文是根据图片的主题来写作,小作文是写一篇书信、通知或备忘录。
从分值和题型来看,阅读最为重要,因此有一句话叫“得阅读者得天下”。
从3月份开始,我就在断断续续的背单词,主要是用朱伟的恋练有词背单词(其他单词书也可以,看个人喜好),重点是背恋练有词中的高频词汇和中频词汇,这些词在考研英语中经常出现,而且具有一定难度,因此要务必掌握,低频和零频词汇可以适当放低要求,认识即可,但是最好也能够熟练掌握。
6月份以后我开始做英语的阅读理解真题。
我一共做了8年的阅读真题,共32篇,留下最后3年的真题作为以后模拟考试用。
不要觉得32篇的量很少,在每做完一篇真题之后,我都把文章里面不认识不熟悉的英语单词都翻译了一遍,而且把重难点的长句子画下来进行翻译,争取做到每一篇都没有生词,阅读的每一句话都能较为准确的翻译出来。
9月份的时候英语的阅读理解应该已经完整的做过一遍了,这个时候我调整了我的作息时间,因为英语是下午考,所以我把英语的学习时间也挪到了下午,使自己的大脑和身体适应下午考英语的感觉。
新闻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
传播学考研参考书除了指定数目以及必看的几本国内学者非常经典的专著以外,我看过而且觉得比较有用的按照推荐以及必看程度排序《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专题精编》中华传媒网这本是的好处是它是类似与笔记的形式,按照传播者,渠道,符号,受众,效果,批判学派,研究方法这样的专题汇编的,还有很多历年的题目作为参考,指示出了解题思路,可以在最后阶段结合自己的笔记一起进行背诵。
应付名词解释绰绰有余了,当然简答和论述要是只按照这个来答估计会太过简单。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德弗勒洛厄里人民大学出版社经典中的经典,虽然近些年来经验学派不是很热,但是作为基本的知识一定要掌握,估计最多最多会出到一个简答(应该也要结合实际,单纯考察的可能性不大)。
这本书就是传说中的十三座里程碑,都是基础的东西,看起来很容易,翻译的也很顺畅,时间不够可以只挑一些比较热门和重要的看一下,涉及到很多的传播方法,根据自己要报的方向取舍。
《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黄旦复旦大学出版社这一个系列的几本小书都很好,这本是传播者,就是冲着这个也要看看,其实也是提示了另外的一种阐述传播理论史的角度。
我觉得上完研究生最后基本上是要往传播者的方向发展,所以研究生考试中应该有意要考察相关的方面,所以看到有关传播者的都比较敏感。
《传播·文化·社会》杨击复旦大学出版社是介绍文化研究学派的专著,是作者的博士论文。
很薄的一本小册子,有很多的例子,看起来很很轻松。
更重要的一点是我终于知道巴特,本雅明,莫利,霍尔等人长什么样子了(P.S.本雅明拍得很帅,一看就很有“欧洲最后一位学者”的FEEL)。
我个人感觉很容易看进去,也很快就能看完,书的字号很大,字体舒服,纸张舒服,版式设计也很好。
能够悦读,读一读心情也不错。
文化研究最近比较热门,出个简答或者人名的名词解释是很有可能的,这个书能增加点背景知识,可以跟专题精编结合着看。
《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张咏华复旦大学出版社讲的是传播渠道,主要论述的是技术学派。
新闻传播理论主要考点及答案
新闻传播理论主要考点及答案一、概念题(每题6分,共计30分)1.“把关人”:又称为“守门人”,是由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
在研究群体传播的过程时,他认为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根据公正的规则或者是“把关人”的标准,决定信息是否可以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
2.“群体感染”: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其传播速度快,主要原因是现场亢奋的氛围中,成员失去理智的自控能力,对外来刺激表现出了一种本能反应。
经过群体感染的过程,一种情绪、一个观点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迅速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
3.“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1959年,美国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夫妇J.W.赖利和M.W.赖利在《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提出一个系统模式。
该系统模式具有:①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②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③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④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的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相互作用的关系等特点。
4.“知沟”:知沟理论又称知识格差,是关于大众传播活动带来的社会分化后果的一种理论假说,其代表学者是美国的传播学家蒂奇诺等。
该假说的基本观点是: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低者更快更有效地获得和利用信息,因而,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和知识格差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5.“信息社会”: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
6.“5W模式”: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认为传播过程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和传播效果5个要素和环节组成,即五W传播模式。
2021武汉大学新闻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2020武汉大学新闻学考研参考书真题经验我的考研之路如果想要考验还是要尽早开始,不要听别人说什么不考数学暑假开始没问题,我开始复习的就有点晚了,感觉时间非常紧张。
还有就是学习方法也非常重要,我刚开始决定考研的时候也感觉无从下手,后来去high研获得了很多帮助,在这里也谢谢high研伙伴们的陪伴和鼓励。
决定考研是在3月份,之后买了参考书断断续续地看了一遍,正式开始准备考研是在七月中旬。
关于参考书《传播学引论》只看了一遍,暑假期间主攻《大学语文》和《传播学教程》,同时,整个暑假期间将除引论之外的参考书背了两遍。
九月开学以后一面背诵专业课,一面开始接触真题,并开始复习政治。
九十月份补充了一些参考书之外的书目,这些在后面专业课的准备中会细说。
在最后两个月主要归纳知识点,做真题训练。
暑假期间每天八小时学习时间,外语1.5h,其它就是专业课平分了。
九月之后的每天的时间分配是政治2h-2.5h,法语3h,专业课一3h,专业课二3h。
自我感觉今年的政治并不简单,能考到这个分数也出乎我的意料,但我一开始的目标就将政治定在了75分以上。
政治方面,大纲出来后买了肖秀荣的1000题,看一章书做一章题,整个大纲看了两遍,1000题除较简单的第三四部分(做了两遍)外都做了三遍。
做1000题的过程中会统计易错题,在题目旁边备注错题次数,同时错题会在大纲上找到对应原文进行钩划作为复习重点,后期复习的时候只看错题和自己标红的部分。
《政治新时器》,前期只用关注选择题部分。
《风中劲草》背了一遍,它配套的题建议不用购买,太多太杂根本做不完。
后期冲刺卷出来后,市面上有的LZ都做了,《任四》不太推荐,题目怪且偏。
《蒋五》、《肖八》、《肖四》重点做,主观题部分这三套卷子也值得参考,尤其《肖四》,主观题我背了大概三至四遍。
建议关注一下肖秀荣老师的微博,他会经常答疑,并给出正确率指标来衡量自己的复习进度和效果。
答题技巧方面:客观题拿不准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在1000题和模拟卷中是找不到任何原题的,但这种选择练习能培养直觉,当时还有人说我1000题做三遍是不是专业课能拿满分了.......但是我认为政治的投入与产出要比专业课要高,正如学长和我说的,考研不仅看局部也要看整体,哪个都不能落下。
今传媒·立新论·聚经典(两篇)——论新闻事业的文化属性
集团或这一阶级 的代表人物的思想 ) 去统一广大群众 的 重要意义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从事新闻工作。
思想 ,以 自己的思想去改造 世界。” 这意味着在新闻事业性质问题上 , 应该 明确地强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特别是在新 闻媒体成为 其具有三重属性: 意识形态工具属性 即精神上层建筑属 市场主体 的情况下,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 以后 , 新闻 性 ( 政治属性 ) 、产业属 性 ( 经济属性 ) ,还具有社会文 事业 的双重属性 的观念得 到了学界和业 界众多人 士的 化事业属性 ( 文化属 性) 。 认 同。 就中国新 闻事业而言 , 有学者把对 新闻事业性质 的认识概括为“ 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新闻理论家 李 良 荣教授指 出, 照传统观 点, 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 按 “ ,
新闻事业观 。 从根本上说 , 闻事业 的发展 受制 于特 定 新
时期社会历史 的发展 , 但直接取决 于特定 时期人 们的新 变化 。新 时期 以来 中国新 闻事业 的发展正是如此 。
收稿 日期 :2 1.30 0 10 . 1
( ) 阶级舆论工具” 事业单位 ,企业管理” 一 从“ 到“
传 媒 大讲 坛
今 传媒 ・ 新论 ・ 经典 ( 篇 ) 立 聚 两
主持 人 :王 静
( 今传媒 杂志社 总编 )
主 持 人 语 :在今年 的政府工作报告 中,八处涉及 “ 网络” ,透过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 中的有 关表述, 中国国力同步壮大的中国互联 网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轨迹清晰可见, 与 而在一“ 无前中, 网” 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 ,尤其是 3 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微博 的异军突起 ,真 正实现了名副其实的移动信 息宽带和全 民信 息的传送,带来 了移动互联 网的繁荣, 这不仅满足 了大 众 日常通讯需求,同时为处理 图像 、音乐、 视频浏览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 了便捷的通道,这种便捷
中传传播学考研基础真题整理
中传传播学考研(kǎo yán)基础(jīchǔ)真题整理(zhěnglǐ)初试(chūshì)动画学基础真题名词解释今敏,动画分镜稿设计(shèjì)简答气韵生动的的美学内涵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特点论述题举例说明合家欢电影的特点二维无纸动画和传统手绘动画的异同实践方向绘图画一个惊喜的瞬间三个角度(包括人,道具,环境)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真题新闻理论1新闻敲诈2新闻本源3不记得了1如何坚持新闻客观性和倾向性的统一2什么是舆论,新媒介环境下如何进行舆论引导?论述新闻出版自由新闻史1时报2共产党月刊3爱德华莫罗1沦陷区伪日办报活动2申报副刊半月谈的改革论述五四时期副刊的作用新闻业务1随机新闻线索2体验式采访3描写性消息4引题策划广播节目写140字以内微评论本文系统介绍中传传播学考研难度,中传传播学硕士就业,中传传播学考研辅导,中传传播学考研参考书,中传传播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传传播学考研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传考研机构!一、中传传播学考研(kǎo yán)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总体来说,中传传播学硕士招生量大,15年的招生人数为42人,其中(qízhōng)包含保送生13人,考研难度不高,每年都有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中国传媒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中传传播学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传播学硕士考试科目里,传播历史与理论和传播实务(shí wù)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即使本科学传播学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新闻传播媒介
6.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传播媒介
1.媒介和传播媒介
(1)定义
①媒介,是指在社会生活中指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在传播活动中,媒介特指传播媒介。
②传播媒介,是指用来表达含义的静态或动态的一切物体或物体排列,是传播赖以实现的中介,对社会发展起着直接和有力的影响。
(2)传播媒介的分类
①从媒介与受传者的关系看,传播媒介可分为大众传播媒介、小众传播媒介。
a.大众传播媒介又称“大众媒介”,泛指所有用以向广大的受传者传递各种信息的技术手段,包括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电影、图书等。
通常指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四大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是连接传播者与受众、实现沟通与交流的中介和纽带。
b.“小众”传播媒介又称非群体化传播媒介,指传播范围小、受众人数少的传播媒介。
在信息社会,信息存量增大,流量加剧,大规模的群体化传播媒介不能适应受众的需求。
受传人群分流,导致传统媒介趋向小型化发展和专题化传播。
②按媒介的手段,可分为口头媒介、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
③按使用媒介的对象,可分为个人媒介和大众媒介。
④按媒介的技术构成的复杂程度,可分为小媒介和大媒介。
⑤按传播目的,可分为高级媒介和通俗媒介,严肃媒介和大众化媒介,公共性媒介和营利性媒介。
⑥按媒介作用于人的感官,可分为听觉媒介、视觉媒介和视听复合型媒介。
⑦根据媒介所载讯息的清晰和明确度,把媒介分为热媒介和冷媒介。
(3)“冷媒介”和“热媒介”
①“热媒介”
根据媒介所载讯息的清晰度和明确度划分,热媒介指可以使某一感官作“高度定义”扩张的传播媒介。
“高度定义”是指传播的资料的明确程度。
热媒介所承载的讯息明确度和清晰度高,受传者不需补充和想象就可完成接受信息活动。
如广播、照片、文章。
②“冷媒介”
冷媒介所承载的讯息清晰度和明确度低,受传者必须使用多种感官,进行补充想象才能完成接受信息的活动,如电视、电影、演讲。
2.传播媒介的衍进
(1)传播媒介发展史
面对面的口头传播→书面媒介传播→有线电子媒介传播→无线电子媒介传播
(2)结论
①传播媒介的衍进,使人类可由纯粹的声音传播,发展到声音与文字的传播,再到拥有声音、文字及影像的传播,传播媒介逐渐精致丰富。
②造纸及印刷技术的发明,录音、录像机等现代化的媒介问世,使得传播的讯息能够保存、留传,知识得以累积,使传播打破时间的限制。
③人类由搬不动或难以移动的媒介,转向可以轻易移动的媒介,打破空间的限制。
④知识由少数精英分子把持向大众化、平民化转移,社会权力分散。
⑤传播媒介发展史是一部传播科学技术史。
二、新闻传播媒介
1.传统新闻传播媒介
新闻传播媒介,指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中介物,是新闻信息的物质载体。
新闻传播媒介是传播媒介的一种,以报道与评述事实的信息为内容和使命,包括报纸、新闻性杂志、广播、电视、通讯社、新闻电影等六部分。
(1)报纸与期刊
①现代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新闻评论为主、面向广大群众并连续发行的印刷媒介。
它以散页形式公开发行。
②期刊有定期与不定期之分,每期版式基本相同,有固定名称,装订成册,顺序编号出版,其中以刊载时事性材料为主的,归入新闻传媒之列。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报纸和期刊
的形式和种类有了很大发展,日趋多样化,分工也愈来愈细。
③报纸与期刊的不同
a.从出版周期看,报纸的周期短,期刊周期长。
b.从出版速度看,报纸迅速,期刊较慢。
c.从提供新闻的量看,报纸提供的量大。
d.从传播新闻的功能看,报纸的作用大于期刊。
e.承担的任务,发挥的职能,刊载的内容不同。
报纸以刊载新闻和评论为主,期刊以刊载时事性文章和评论性文章为主。
(2)广播
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媒介。
①优势:对象广泛、传播迅速、功能多样、感染力强。
②劣势:节目内容转瞬即逝,选择性和保留性差。
(3)电视
电视是运用电子技术传送声音、图像的一种新闻传媒。
电视的特点有:视听兼备、传播迅速、功能全面、受众广泛、选择性和保留性差。
2.新兴新闻传播媒介
(1)网络传媒和手机通信
①网络传媒
网络传媒具有信息量大,传播内容丰富,获得信息便捷,传输成本低廉,传播的交互性、小众化、兼容性强等优点。
但存在速度慢,检索不易,收费昂贵,网上的“文化垃圾”过多等问题。
②手机通信
手机通信被称为“第五媒体”。
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
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
(2)新型广播电视
①数字音频广播的优点:广播频道多,抗干扰能力强,可提供CD级高质量立体声广播,传播距离远,不受传统广播顺时播出的限制,可随时重播,反复阅听。
②高清晰度电视的优点:图像分辨率高,收视效果好,信息量大。
中国电视的发展受到卫星技术进步的推动。
在卫星加线缆传播成为广播电视的主要途径后,有线电视开始普及全国。
1992年全国行政区域性有线电视系统开始联网,现在全国各大城市普遍建立了有线电视台。
(3)综合媒体
通过国际高速互联网提供信息服务并由个人电脑收传的新型传媒,称为综合媒体。
其优点在于: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音像信息质量高,介入人类生活各个领域。
三、新闻传播媒介的功能
1.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监视环境,协调反应,传递遗产。
(2)施拉姆的“五功能”说:
①守望人的功能。
媒介负责报道环境中有什么事情发生,把消息告知社会大众,其目的在于协助人们认识复杂的环境事物,使之能充分地获得调适。
②决策的功能。
媒介决定对重要社会问题的政策发表意见,唤醒社会大众的注意,遂其劝服的目的。
但就受传者而言,则要根据劝服之意见自作决定。
③社会化的功能。
媒介的工作是教导,把已经建立的文化传统传衍给社会新参加的分子。
④娱乐的功能。
媒介的任务是要提供娱乐节目,使人欢愉,而就受传者而言则是要欣赏和享受。
⑤商业的功能。
媒介不但不断地报道许多商业活动,而且登载着许多的商业广告。
(3)传播学普遍认为的大众传播媒介具有的社会功能:
①信息的功能,即守望或监视环境的“雷达”。
②协调和管理的功能,即推动政策制定和执行,反映社会舆论,以促进社会机制的良性运转。
③教育功能,即教育社会成员,传播文化知识,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④娱乐功能,即摆脱工作和现实烦扰的娱乐,附带起教育和社会化的功能。
(4)两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①设置议题
议程设置又称议程确定,是指传播媒介在一定时期内选择某个议题,实行强化报道,使其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议题,目的旨在使其议题对改变或坚定公众态度产生强大的效果,形成共识,引起普遍关注和重视,提高媒介人物的“知名度”,使媒介事件产生轰动效应。
②媒介的负功能
a.暴力和黄色信息的传播。
b.冗余信息和“信息垃圾”侵占精力和时间。
c.减少人际交流和社会活动的机会。
2.新闻传播媒介的功能
新闻传播媒介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一部分,同一般大众传播媒介不同,新闻传播媒介最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