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硬件设计基础知识总结
硬件设计快速入门知识点

硬件设计快速入门知识点硬件设计是指通过电子电路和电子元件搭建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微处理器系统等,以实现特定功能的过程。
对于初学者来说,快速了解硬件设计的基本知识点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本文将介绍一些硬件设计的快速入门知识点,帮助读者对硬件设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一、数字电路设计基础知识1. 逻辑门逻辑门是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组成元件,常见的逻辑门有与门(AND)、或门(OR)、非门(NOT)、异或门(XOR)等。
它们通过接收输入信号并根据特定的逻辑关系输出相应的结果。
2. 布尔代数硬件设计需要借助布尔代数,布尔代数用于描述逻辑关系,通过对逻辑表达式的运算得到最终的逻辑结果。
常用的布尔运算符有与、或、非、异或等。
3. 时序电路时序电路是指根据时钟信号来控制数字电路的工作状态。
常见的时序电路设计包括寄存器、计数器、时钟分频器等。
二、模拟电路设计基础知识1. 基本电路元件模拟电路设计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此外,还需要了解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仪器设备的基本知识。
2. 放大电路放大电路是模拟电路设计中常见的一种电路,通过增强输入信号的幅度来实现信号的放大。
常用的放大电路有共射放大电路、共基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等。
3. 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用于将输入信号中的某些频率分量滤除或增强,以得到所需的信号。
常见的滤波电路有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等。
三、微处理器系统设计基础知识1. 微处理器架构微处理器是硬件设计中常见的一种设备,它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执行各种指令并进行数据处理。
了解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和指令集架构对于设计有效的微处理器系统至关重要。
2. 总线和接口总线和接口用于连接微处理器和其他外部设备,以实现数据和信号的传输。
熟悉常见的总线标准和接口规范,如PCI、USB、RS232等,可以帮助设计出更加稳定和兼容性强的系统。
硬件设计实务知识点

硬件设计实务知识点硬件设计实务是指在硬件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一系列实用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从硬件设计的基础知识、电路设计、PCB 设计和仿真验证等方面,分别介绍硬件设计实务中的关键知识点。
一、硬件设计的基础知识1.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区别及应用场景:简要介绍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以便正确选择适合的电路类型。
2.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了解元器件的各项基本参数对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3.电路图符号与元器件封装:掌握电路图中常见元器件的符号和相应封装类型,以确保准确表达电路设计意图。
二、电路设计1.电路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需求分析、电路原理设计、元器件选型、电路拓扑结构设计、电路分析与验证等环节,每个环节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2.常见电路设计技巧:如降噪设计、功率分配、时序约束、电磁兼容性等,详细介绍在特定场景下需要注意的设计技巧和注意事项。
3.模块化设计与重用:介绍如何将电路设计模块化拆分,以便实现功能模块的重复使用,提高设计效率和可维护性。
三、PCB设计1.PCB设计流程:从原理图到PCB布局,再到布线和Gerber文件生成的整个设计流程,包括各个环节的重点和注意事项。
2.布局与走线规则:根据电路的特性和信号传输需求,合理布局和走线,以确保电路性能和可靠性。
3.阻抗匹配和信号完整性:介绍差分线路、阻抗匹配、信号层分离等保证信号完整性的设计技巧,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
四、仿真验证1.仿真工具的选择与使用:介绍常用的仿真软件,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并使用仿真工具进行电路验证。
2.仿真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包括元器件、电路模型的提取与验证,以及验证仿真结果与实际电路性能的关联性。
3.仿真应用案例:通过实例介绍在特定场景下的仿真验证方法和技巧,以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硬件设计实务是硬件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本文从硬件设计基础知识、电路设计、PCB设计和仿真验证四个方面,介绍了硬件设计实务的重要知识点和技巧。
硬件设计实务知识点汇总

硬件设计实务知识点汇总硬件设计是指在计算机系统开发过程中,利用物理设备(硬件)实现系统功能的过程。
通常包括电路设计、电路板设计、芯片设计等内容。
本文将对硬件设计实务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汇总和介绍。
一、电路设计在硬件设计中,电路设计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电路设计涉及到电路原理、电路分析、电路符号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路设计知识点:1. 电路基础知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以及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理论。
2. 逻辑门电路设计:包括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等常见逻辑门的设计原理和应用。
3. 数字电路设计:包括加法器、减法器、多路选择器、触发器等数字电路的设计原理和应用。
4. 模拟电路设计: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模拟电路的设计原理和应用。
5. 时序电路设计:包括时钟、触发器、寄存器等时序电路的设计原理和应用。
二、电路板设计电路板设计是指将电路设计图转化为实际电路板的过程。
电路板设计包括元件布局、线路布线、设置电路层次等内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路板设计知识点:1. 元件布局:根据电路设计需求,合理布置各个元件的位置和方向,以保证电路板的性能和可靠性。
2. 线路布线:将元件之间的连接线路进行布线,注意信号传输的路径和长度匹配,避免干扰和噪声问题。
3. 电路层次:根据电路设计的复杂度,设置适当的电路层次结构,以便于电路板的设计和维护。
4. 电路板材料选择:根据电路性能需求和制造成本考虑,选择适当的电路板材料,如FR-4、铝基板等。
三、芯片设计芯片设计是指设计和制造集成电路芯片的过程。
芯片设计通常包括电路设计、布图设计、逻辑综合、物理设计等内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芯片设计知识点:1. 电路设计:芯片设计的基础是电路设计,需要掌握各种电路设计技巧和方法。
2. 布图设计:将电路设计转化为实际物理结构,进行芯片的布局和布线设计。
3. 逻辑综合:将高级语言描述的逻辑电路转化为门级电路,进行逻辑电路综合和优化。
硬件设计常用知识点

硬件设计常用知识点硬件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它涉及电子电路、芯片设计、电子器件、系统架构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硬件设计中常用的知识点,并探讨其应用。
一、数字电路设计数字电路设计是硬件设计的基础,它使用逻辑门和触发器等基本元件,通过设计与布局来实现逻辑功能。
设计师需要熟悉布尔代数、卡诺图、逻辑门的原理与应用,以及时序电路、组合电路等概念。
同时,数字信号处理、编码与解码、时钟与计时等也是数字电路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二、模拟电路设计模拟电路设计是指用电子元件来实现模拟信号的处理与传输。
设计师需要掌握电路分析与设计方法,了解多种电路结构与拓扑,熟悉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模拟电路的设计与特性。
模拟电路设计也包括信号采集与传感器电路设计,例如使用运算放大器对传感器信号进行放大与处理。
三、嵌入式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是将计算机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开发出可用于特定应用领域的硬件系统。
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设计师需要了解微处理器与单片机的原理与应用,熟悉外设接口的设计与驱动,以及了解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开发等内容。
此外,嵌入式系统设计还包括低功耗设计、电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四、通信接口设计通信接口设计是指设计硬件系统与外界进行通信与数据交换的接口。
设计师需要熟悉串口、并口、USB、以太网等常用接口的工作原理和规范。
在通信接口设计中,还需要了解相关通信协议和数据通信方式,如UART、SPI、I2C等。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考虑电磁兼容性、抗干扰设计等因素,以保证通信质量和稳定性。
五、系统级设计系统级设计是指以模块化和层次化的方式设计硬件系统。
设计师需要在系统级上考虑硬件资源的分配、模块之间的通信与协同工作。
为了实现各个模块之间的协同与通信,设计师需要了解总线结构、中断控制、存储管理等知识。
此外,系统级设计还要考虑功耗优化、系统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六、射频电路设计射频电路设计是硬件设计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它涉及到无线通信、雷达、卫星通信等方面。
硬件设计常用知识点有哪些

硬件设计常用知识点有哪些硬件设计是指基于硬件平台的电子产品设计,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
在进行硬件设计时,掌握一些常用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硬件设计中常用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对硬件设计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电路理论与分析1.电路基础知识: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了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规律。
2.模拟电路设计:学习模拟信号的放大、滤波等基本原理与技术,理解放大器、运放、滤波器等模块的设计方法。
3.数字电路设计:了解数字信号的运算、编码、解码等基本原理,熟悉逻辑门电路的设计与布局。
二、电子元器件与器件选择1.常见电子元器件:了解常用的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基本元器件的特性与使用方法。
2.模拟电路器件选择: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运放、放大器、滤波器等器件。
3.数字电路器件选择:选用适合的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器件实现数字电路功能。
三、信号处理与调节1.模拟信号处理:了解采样、滤波、放大、调幅、调频等模拟信号处理技术,掌握模拟信号调节电路的设计与优化方法。
2.数字信号处理:掌握数字信号的滤波、放大、编码、解码等技术,了解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原理与应用。
四、接口与通信技术1.串行接口:熟悉UART、SPI、I2C等串行通信协议,能够设计并实现串行接口电路。
2.并行接口:了解并行接口原理与设计方法,掌握总线接口设计技术。
3.通信协议:学习TCP/IP、CAN、RS485等通信协议,了解网络通信与工业总线技术。
五、射频与无线通信1.射频系统设计:了解射频电路基本原理,掌握射频功率放大、滤波、调制等技术,了解天线的设计与优化。
2.无线通信技术:学习蓝牙、Wi-Fi、LoRa等无线通信技术,了解无线通信模块的选用与设计。
六、电源与供电电路1.稳压技术:熟悉线性稳压与开关稳压的原理与设计方法,掌握电源管理芯片的选型与使用。
2.供电电路设计:了解电源管理、电池管理、充电保护等供电电路的设计与优化。
硬件设计常用知识点总结

硬件设计常用知识点总结一、数字电路设计数字电路设计是硬件设计中最基础的一部分,它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两方面的内容。
在进行数字电路设计时,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1. 逻辑门与逻辑代数逻辑门是数字电路设计中最基础的元件,常见的逻辑门有与门、或门、非门等。
在进行数字电路设计时,需要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原理,包括与门、或门、非门的真值表、卡诺图、逻辑代数方程等。
2.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是由逻辑门组成的,它的输出仅依赖于当前输入的状态。
在进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时,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逻辑门的串并联、译码器、编码器、多路器、分配器等相关知识。
3.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时序逻辑电路包括了触发器、寄存器、计数器等元件。
在进行时序逻辑电路设计时,需要掌握触发器的各种类型(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寄存器的设计原理、计数器的设计原理等。
二、模拟电路设计模拟电路设计是硬件设计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它涉及了电路元件的参数、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等内容。
在进行模拟电路设计时,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1. 电路元件的特性电路元件的特性包括了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的相关知识。
在进行模拟电路设计时,需要了解这些元件的特性,以便能够合理地选择与设计电路。
2. 放大器的设计放大器是模拟电路设计中常用的元件,它包括了运算放大器、差分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
在进行放大器设计时,需要了解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参数选取等知识。
3. 滤波器的设计滤波器是模拟电路设计中常用的元件,它包括了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等。
在进行滤波器设计时,需要了解滤波器的工作原理、频率响应、设计方法等知识。
三、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DSP)是硬件设计中较为高级的一个方面,它包括了数字滤波、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应用、离散时间信号的处理等内容。
在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时,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1. 离散时间信号的处理离散时间信号的处理包括了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滤波器设计、功率谱估计等内容。
硬件电路设计基础知识

硬件电子电路基础第一章半导体器件§1-1 半导体基础知识一、什么是半导体半导体就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导电能力即电导率)(如:硅Si 锗Ge等+4价元素以及化合物)二、半导体的导电特性本征半导体――纯净、晶体结构完整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硅和锗的共价键结构。
(略)1、半导体的导电率会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化•掺杂──管子•温度──热敏元件•光照──光敏元件等2、半导体中的两种载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自由电子──受束缚的电子(-)•空穴──电子跳走以后留下的坑(+)三、杂质半导体──N型、P型(前讲)掺杂可以显著地改变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从而制造出杂质半导体。
•N型半导体(自由电子多)掺杂为+5价元素。
如:磷;砷P──+5价使自由电子大大增长原理:Si──+4价P与Si形成共价键后多余了一个电子。
载流子组成:o本征激发的空穴和自由电子──数量少。
o掺杂后由P提供的自由电子──数量多。
o空穴──少子o自由电子──多子•P型半导体(空穴多)掺杂为+3价元素。
如:硼;铝使空穴大大增长原理:Si──+4价B与Si形成共价键后多余了一个空穴。
B──+3价载流子组成:o本征激发的空穴和自由电子──数量少。
o掺杂后由B提供的空穴──数量多。
o空穴──多子o自由电子──少子结论:N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P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为空穴。
§1-2 PN结一、PN结的基本原理1、什么是PN结将一块P型半导体和一块N型半导体紧密第结合在一起时,交界面两侧的那部分区域。
2、PN结的结构分界面上的情况:P区:空穴多N区:自由电子多扩散运动:多的往少的那去,并被复合掉。
留下了正、负离子。
(正、负离子不能移动)留下了一个正、负离子区──耗尽区。
由正、负离子区形成了一个内建电场(即势垒高度)。
方向:N--> P大小:与材料和温度有关。
(很小,约零点几伏)漂移运动:由于内建电场的吸引,个别少数载流子受电场力的作用与多子运动方向相反作运动。
硬件设计的知识点

硬件设计的知识点硬件设计是指在电子产品开发过程中,对硬件电路进行设计和开发的过程。
它涉及到各种电子元器件的选型、电路设计、电路布板、电路测试等方面的内容。
在硬件设计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和了解。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硬件设计知识点。
1. 电子元器件的选型在硬件设计中,选择适合的电子元器件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电子元器件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参数,如电压、电流、频率响应等。
在选型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性能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例如,选择适当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以及适合的集成电路和传感器等。
2. 电路设计电路设计是硬件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电路设计中,需要根据产品要求和功能需求,设计出合适的电路结构和拓扑。
电路设计需要考虑电路的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功耗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进行电路仿真和优化,确保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3. 电路布板电路布板是将电路设计转化为实际电路板的过程。
在电路布板中,需要将电路元器件进行布局,并进行连线和连接。
电路布板需要考虑信号传输的稳定性、电磁兼容性、散热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进行电路布线的规划和优化,以提高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4. 电路测试电路测试是硬件设计的最后一步,用于验证电路的性能和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在电路测试中,需要使用各种测试设备和工具,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逻辑分析仪等。
通过电路测试,可以检测电路的工作状态、信号波形、电压电流等参数,以及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5. 射频设计射频设计是一种特殊的硬件设计,用于处理高频信号和无线通信。
射频设计需要考虑信号的传输损耗、干扰抑制、功耗等因素。
在射频设计中,需要使用特殊的射频元器件和射频电路,如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等。
6. 电源设计电源设计是硬件设计中的重要一环,用于提供电路所需的电源电压和电流。
电源设计需要考虑电源的稳定性、效率、噪声等因素。
在电源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源模块或电源电路,并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
硬件设计基础知识

硬件设计基础知识硬件设计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将硬件构件和电路进行设计和开发,以实现特定功能或满足特定需求的过程。
本篇文章将向读者介绍硬件设计的基础知识,并详细列出步骤,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硬件设计。
一、硬件设计的基础知识1.1 电路理论:了解基本的电子电路理论,包括电流、电压、阻抗等概念。
熟悉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例如二极管、电容器、电感器等。
1.2 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了解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区别和应用。
数字电路处理二进制信号,而模拟电路处理连续信号。
1.3 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了解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理解硬件设计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
二、硬件设计的步骤2.1 确定需求:明确设计的目的和需求,例如设计一个通信设备还是一个控制系统。
根据需求,确定设计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2.2 初步设计:根据需求,开始进行初步设计。
选择适合的电子元器件、电路并进行初步拓扑布局。
2.3 电路原理图设计:使用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EDA),将电路元器件按照其连接关系进行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和绘制。
2.4 PCB设计:在电路原理图的基础上,进行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设计。
确定元器件的布局和走线方式,进行电路板的布线设计。
2.5 元器件选择和采购:根据设计需求,选择适合的元器件型号,并进行元器件的采购准备工作。
2.6 硬件开发和调试:根据电路原理图和PCB设计,进行硬件开发和组装工作。
将选择好的元器件进行焊接和连接,完成硬件的搭建。
之后进行硬件的调试工作,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2.7 硬件验证和测试:对设计完成的硬件进行系统验证和测试。
验证硬件是否满足设计需求和性能指标,并进行相关测试,例如温度测试、性能测试等。
2.8 优化和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和反馈,对硬件进行优化和改进。
可以通过更换元器件、优化布局、调整参数等手段提升硬件的性能和稳定性。
三、硬件设计的注意事项3.1 电路安全与可靠性:确保硬件设计过程中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电路发生故障或危险。
硬件设计知识点

硬件设计知识点硬件设计是指利用电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等技术手段,设计和实现各类电子产品的过程。
在硬件设计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硬件设计知识点。
一、数字电路设计知识点1. 逻辑门:逻辑门是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单元,它可以实现逻辑运算,如与门、或门、非门等。
2. 组合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是由逻辑门按照一定连接方式组成的电路,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输出信号只取决于当前输入信号。
3. 时序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是由组合逻辑电路和时钟信号组成的电路,输出信号的取值不仅与当前输入信号有关,还与历史输入信号有关。
4. 状态机:状态机是一种常见的时序逻辑电路,在有限的状态集合和输入信号的控制下,根据状态转移规则进行状态转移。
5. 计数器:计数器是一种特殊的状态机,它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进行计数和记数。
6. 存储器:存储器是一种用于存储和读取数据的元件,常见的存储器有RAM、ROM、Flash等。
二、模拟电路设计知识点1. 信号放大器:信号放大器可以将输入信号增强,常见的信号放大器有运算放大器、差分放大器等。
2. 滤波器:滤波器可以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分为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等。
3. 信号源:信号源可以产生特定的信号源波形,如正弦波、方波、脉冲波等。
4. 模拟开关:模拟开关可以实现对模拟信号的开关控制,常见的模拟开关有电子开关、继电器等。
5. 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可以实现信号的调制和解调,常见的调制解调器有调幅调制器、调频调制器等。
三、电源设计知识点1. 直流电源:直流电源是一种提供恒定电压或电流输出的电源,常见的直流电源有线性电源和开关电源。
2. 交流电源:交流电源是一种提供交流电压或电流输出的电源,常见的交流电源有变压器和稳压器等。
3. 电源滤波:电源滤波是为了减小电源输出的交流纹波而进行的滤波处理,常见的滤波电路有电容滤波、电感滤波等。
4. 电源管理:电源管理是指对电源进行管理和控制,包括电源开关、过载保护、电源检测等功能。
硬件设计常用知识点总结

硬件设计常用知识点总结硬件设计在电子工程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涵盖了模拟电路设计、数字电路设计以及硬件编程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总结并介绍一些硬件设计中常用的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硬件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数字电路设计数字电路是指使用逻辑门电路来处理和操控数字信号的电路。
在数字电路设计中,以下几个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1.1 逻辑门逻辑门是构成数字电路的基本组件,常见的有与门、或门、非门等。
它们可以通过组合以及级联的方式实现复杂的逻辑功能。
1.2 翻转器和寄存器翻转器是储存二进制信号的基本电路元件,它可以将输入的信号值保存下来。
常见的翻转器有D触发器、JK触发器等。
而寄存器是由多个翻转器构成的,可以用来储存多位的二进制信息。
1.3 同步和异步电路同步电路是指所有元件的状态都在一个时钟信号的控制下进行改变的电路。
而异步电路则是指元件的状态可以随时改变的电路。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根据需求选择使用同步电路还是异步电路。
2.模拟电路设计模拟电路是指处理连续信号的电路。
在模拟电路设计中,以下几个知识点是需要掌握的:2.1 基本电路元件基本电路元件包括了电阻、电容和电感等。
它们分别用来限制电流、储存电荷和储存能量。
2.2 运放运放是指运算放大器,是模拟电路设计中常用的集成电路元件。
它可以放大电压信号,并具有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
2.3 滤波器滤波器用来通过或者抑制特定的频率分量。
常见的滤波器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等。
3.硬件编程硬件编程是指使用硬件描述语言(HDL)来进行电路设计的过程。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硬件描述语言:3.1 VHDL(VHSIC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VHDL是一种硬件描述语言,主要用于数字电路的设计。
它可以描述硬件电路的结构和行为,并通过综合工具将其转化为实际的硬件电路。
3.2 VerilogVerilog也是一种硬件描述语言,与VHDL类似,常用于数字电路和系统设计。
硬件设计常用知识点汇总

硬件设计常用知识点汇总硬件设计是指通过电子元器件、电路原理和设计工具等,将硬件系统组织起来,以满足特定功能需求的过程。
在硬件设计中,有一些常用的知识点和方法是设计者必须要掌握的。
本文将对硬件设计常用知识点进行汇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数字电路设计数字电路是由逻辑门电路和触发器等组成的电路。
在数字电路设计中,有以下几个常用的知识点:1.逻辑门电路:包括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与或非门等。
设计者需要了解逻辑门的真值表和逻辑运算规则,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转换关系。
2.触发器:包括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等。
设计者需要了解触发器的功能和特性,以及它们在数字电路中的应用场景。
3.时序逻辑设计:包括有限状态机、计数器等。
设计者需要了解时序逻辑的设计方法和状态转换规则,以实现特定的功能需求。
二、模拟电路设计模拟电路是以电压或电流的连续变化为基础的电路。
在模拟电路设计中,有以下几个常用的知识点:1.基本电路元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
设计者需要了解这些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以满足电路的要求。
2.放大器设计:包括运放电路、功放电路等。
设计者需要了解放大器的增益、输入输出特性等,以实现信号的放大和处理。
3.滤波器设计: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等。
设计者需要了解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和滤波效果,以滤除电路中的噪声和干扰。
三、嵌入式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应用于各种设备和系统中,以实现特定功能的系统。
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有以下几个常用的知识点:1.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包括ARM、AVR、PIC等。
设计者需要了解这些微处理器/微控制器的架构和指令集,以开发和调试系统软件。
2.外设接口设计:包括串口、并口、USB接口等。
设计者需要了解各种外设接口的工作原理和通信规则,以实现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互。
3.系统调试和测试:包括调试工具的使用、软件调试方法等。
硬件设计知识点总结

硬件设计知识点总结硬件设计是指对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和开发。
在计算机领域,硬件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硬件的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计算机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硬件设计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总结,涵盖了硬件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一、硬件设计的基本概念1.硬件设计的定义硬件设计是指对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包括硬件的整体架构设计、电路设计、PCB设计、原型制作和测试验证等内容。
2.硬件设计的重要性硬件设计对计算机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和性能。
3.硬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进行硬件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稳定性、可靠性、性能、成本、可维护性等,这些原则是硬件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硬件设计的基本流程1.需求分析首先需要对硬件设计的需求进行分析,包括性能需求、功能需求、成本需求、可靠性需求等,确立硬件设计的目标和方向。
2.硬件架构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硬件架构的设计,包括硬件模块的划分、接口的设计、数据通路的设计等。
3.电路设计根据硬件架构设计的结果,进行具体的电路设计工作,包括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通信接口电路等。
4.PCB设计完成电路设计后,需要进行PCB布线设计,包括布线规划、信号完整性分析、EMI/EMC 设计等。
5.原型制作在完成PCB设计后,需要进行原型制作工作,包括PCB板加工、元器件焊接、产品组装等。
6.测试验证完成原型制作后,需要对硬件进行测试验证,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确保硬件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7.硬件生产在完成测试验证后,需要进行硬件的批量生产,包括硬件的组装、调试、质量控制等工作。
三、硬件设计的基本原理1.片上系统片上系统是指将各种硬件功能集成到一个芯片中,包括CPU、GPU、内存控制器、接口控制器等。
片上系统的设计涉及到芯片制造工艺、布局设计、电路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计算机设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设计基础知识点总结计算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本文旨在总结计算机设计的基础知识点,帮助读者对计算机设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计算机硬件设计基础知识点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
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操作。
常见的CPU架构有x86(英特尔、AMD)、ARM等。
2. 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的地方。
常见的内存类型有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等。
3. 硬盘硬盘是计算机用于储存数据的设备,常见的硬盘类型有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等。
4. 显卡显卡是计算机用于输出图像的设备,负责将计算机指令转化为图像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常见的显卡有独立显卡和集成显卡。
二、计算机软件设计基础知识点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1.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提供用户界面和控制其他软件的运行等功能。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 OS、Linux等。
2. 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进行软件开发的工具,常见的编程语言有C、C++、Java、Python等。
不同的编程语言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3. 数据库数据库是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软件,常见的数据库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数据库提供了数据的组织和查询功能。
4.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进行通信的规则和约定,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HTTP、SMTP等。
网络协议使得计算机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
三、计算机设计的基础原理除了硬件和软件的具体知识点,计算机设计还包括一些基础原理。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重要原理:1.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是现代计算机设计的基本原理,它将计算机分为输入、输出、控制器、运算器和存储器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可以独立操作。
硬件设计知识点总结大全

硬件设计知识点总结大全硬件设计指的是针对特定的应用需求,通过电路设计、PCB设计和原型制作等流程,将电子产品所需的硬件实现到产品中。
硬件设计包括了电路设计和PCB设计两方面的内容,主要的知识点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模拟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微控制器与嵌入式系统、高频技术、功率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等。
1. 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是指处理模拟信号的技术,主要知识点包括:模拟信号基础、放大电路、滤波电路、调制解调器、功率放大器等。
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例如在通信设备、音频设备、视频设备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2. 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是指处理数字信号的技术,主要知识点包括:数字信号基础、数字逻辑电路、存储器、计数器、时序电路等。
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在计算机、数字通信、数字音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3. 模拟信号处理模拟信号处理是指对模拟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主要知识点包括:模拟信号采集、模拟信号滤波、模拟信号放大、模拟信号调制等。
模拟信号处理在通信设备、音频设备、视频设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4.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是指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主要知识点包括:数字信号采集、数字信号滤波、数字信号变换、数字信号编解码等。
数字信号处理在计算机、数字通信、数字音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5. 微控制器与嵌入式系统微控制器与嵌入式系统是指将微控制器与外围设备、传感器等硬件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嵌入式系统,主要知识点包括:微处理器基础、外设接口、系统集成、实时操作系统等。
微控制器与嵌入式系统在家电、工控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6. 高频技术高频技术是指对高频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主要知识点包括:高频电路设计、射频通信、天线设计、微波技术等。
高频技术在通信设备、雷达系统、无线电设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7. 功率电子技术功率电子技术是指对高功率电源进行处理和控制,主要知识点包括:开关电源、逆变电源、整流电路、电机控制等。
硬件设计常用知识点图

硬件设计常用知识点图硬件设计是指将原理设计转化为具体的硬件电路或系统的过程。
在硬件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知识点,以确保设计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性能优越。
本文将介绍硬件设计中常用的知识点,并通过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示。
知识点一:电源电压电源电压是硬件设计的基础。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电源电压的稳定性要求,以及硬件电路对电源电压的适应范围。
常见的电源电压有3.3V、5V和12V等。
下图展示了电源电压的常用范围:[图表1:电源电压常用范围]知识点二:时钟频率时钟频率是指硬件电路中的时钟信号的频率。
时钟信号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数字电路中,用于同步各个模块的操作。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硬件电路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时钟频率。
常见的时钟频率有50MHz、100MHz和200MHz等。
下图展示了时钟频率的常用范围:[图表2:时钟频率常用范围]知识点三:信号电平信号电平是指硬件电路中各个信号线的电位水平。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信号电平的高低电平范围,以及硬件电路对信号电平的适应能力。
常见的信号电平有TTL、CMOS和LVDS等。
下图展示了信号电平的常用范围:[图表3:信号电平常用范围]知识点四:数据位宽数据位宽是指硬件电路中数据线所能传输的数据位数。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数据的处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位宽。
常见的数据位宽有8位、16位和32位等。
下图展示了数据位宽的常用范围:[图表4:数据位宽常用范围]知识点五:数据通信协议数据通信协议是指硬件电路中用于数据传输的协议标准。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各种常用的数据通信协议,以选择合适的协议满足设计需求。
常见的数据通信协议有SPI、I2C和UART等。
下图展示了常用的数据通信协议及其应用领域:[图表5:常用的数据通信协议及应用领域]知识点六:模数转换器(ADC)模数转换器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设备。
在硬件设计中,我们常常需要采集模拟信号,并通过模数转换器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硬件设计知识点总结

硬件设计知识点总结硬件设计是一种关于电子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过程,涵盖了电路设计、电路仿真、PCB设计、硬件调试等方面的技术知识。
在本文中,将对硬件设计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电路设计1.1 电路设计基础电路设计基础包括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参数、电路定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电路保护元器件的选择等内容。
在电路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并且合理布局电路板,以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1.2 模拟电路设计模拟电路设计主要涉及信号放大、滤波、放大器设计等内容。
在模拟电路设计中,需要考虑信号的失真、噪声、稳定性等问题,并且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放大元件和电路结构。
1.3 数字电路设计数字电路设计主要涉及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数字元件的设计和组合。
在数字电路设计中,需要注意时序问题、布线问题以及逻辑门电路的设计和调试等。
二、电路仿真电路仿真是通过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对设计的电路进行数值模拟和测试。
通过电路仿真可以提前发现电路中存在的问题,并调整电路参数,以提高电路性能。
常用的电路仿真软件有Multisim、PSPICE等。
三、PCB设计PCB设计是将电路设计图转化为PCB布局图的过程。
在PCB设计中,需要考虑电路板的层次结构、布局规则、功耗分布等因素,并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布线方式和元器件安装方式。
四、硬件调试硬件调试是指在电路完成制作之后,对电路进行功能测试和故障排除的过程。
在硬件调试中,需要使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工具对电路进行信号和电气参数的测试和分析,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总结:硬件设计是电子系统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它涵盖了电路设计、电路仿真、PCB设计、硬件调试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在硬件设计过程中,需要掌握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了解模拟电路设计和数字电路设计的方法,熟悉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掌握PCB设计技术,以及具备硬件调试的能力。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硬件设计水平,可以设计出稳定性强、性能优越的电子系统。
硬件设计开发知识点

硬件设计开发知识点硬件设计开发是指通过设计和开发硬件电路来实现特定功能或解决特定问题的过程。
这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掌握多个知识点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硬件设计开发的主要知识点,帮助读者了解和学习这一领域。
一、数字电子电路设计数字电子电路是硬件设计开发的基础,它使用数字信号进行信息处理和传输。
数字电子电路设计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 逻辑门与布尔代数:逻辑门是数字电路的基本组件,包括与门、或门、非门等。
布尔代数是逻辑门设计的基础,它用于描述和分析逻辑关系。
2.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使用逻辑门来实现特定的功能,如加法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等。
设计过程包括确定逻辑功能、选择逻辑门类型和连接方式等。
3.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时序逻辑电路在组合逻辑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时钟信号和触发器等元件,实现存储和时序控制功能。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时序关系、时钟频率、稳定性等因素。
4. 状态机设计:状态机是时序逻辑电路的重要应用,可以描述和控制复杂的系统行为。
状态机设计需要定义状态集合、状态转换条件和输出函数,并利用触发器和逻辑门实现。
二、模拟电子电路设计模拟电子电路处理连续信号,将输入信号转换为相应的输出信号。
模拟电子电路设计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 放大器设计:放大器是模拟电路的核心,它可以放大信号的幅度,并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放大器设计需要考虑增益、频率响应、输入输出阻抗等因素。
2. 滤波器设计:滤波器用于去除或增强特定频率的信号。
常见的滤波器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等。
设计时需考虑频率响应曲线、阻带衰减等指标。
3. 模拟电路稳定性分析:模拟电路容易受到参数变化和噪声的影响,稳定性分析是确保电路运行正常的重要过程。
分析方法包括小信号稳定性分析和大信号稳定性分析。
三、电源电路设计电源电路为电子设备提供稳定的电能。
电源电路设计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直流稳压电源用于稳定输出电压,应对负载变化和输入电压波动。
硬件设计与开发知识点

硬件设计与开发知识点硬件设计与开发是指通过电子元器件和电路板等物理实体来创建电子产品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硬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知识点,包括电路设计、元器件选型、PCB布局等。
一、电路设计电路设计是硬件开发的基础,其主要目标是将电子元器件组合成一个功能完整的电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路设计要点:1. 了解所需功能:确定电路所需实现的功能,包括信号处理、功率放大、数据转换等。
2. 选择合适的元器件: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如集成电路、电阻、电容等。
3. 绘制电路原理图:采用专业的电路设计软件,绘制出电路的原理图,包括元器件的连接方式和信号流向等。
4. 进行仿真验证:通过电路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验证,检查电路的工作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5. 优化电路设计:根据仿真结果对电路进行优化,提高电路的性能、降低功耗等。
二、元器件选型元器件选型是硬件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合适的元器件选型可以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
以下是一些元器件选型的要点:1. 了解元器件属性:了解各种常见元器件的特性,包括耐压、容量、电感、频率响应等。
2. 参考数据手册:查阅元器件的数据手册,了解其详细参数信息,如工作电压、温度范围、封装形式等。
3. 对比不同品牌:比较不同品牌的元器件,在性能、可靠性和价格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4. 注意供应商信誉:选择有口碑和信誉良好的元器件供应商,以确保元器件的质量和供货可靠性。
三、PCB布局PCB布局是将电子元器件和电路板进行合理布置的过程,它直接影响到电路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PCB布局的要点:1. 定义电路板尺寸:确定电路板的大小和形状,考虑电路的功能需求以及集成度和组件数量等因素。
2. 分配电源和地平面:合理布局电源线和地线,减小电路中的串扰和噪声。
3. 定义信号传输路径:规划信号的传输路径,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分离模拟和数字信号:将模拟和数字信号的布局进行分离,以免相互干扰。
硬件设计实务知识点总结

硬件设计实务知识点总结在硬件设计领域,合适的知识点总结能够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实际工作中的技术要点。
本文将对硬件设计实务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供相关的案例分析和技术指导。
一、电子元件与电路设计1.1 电子元件选型与特性分析在电路设计中,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至关重要。
在选型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元件的性能特点、工作条件、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
例如,对于模拟电路设计来说,放大器的增益、带宽和失调电压等参数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1.2 数字电路设计与逻辑门电路在数字电路设计中,逻辑门电路的设计是基础。
了解各类逻辑门(如与门、或门和非门)的真值表、特性和应用场景,能够帮助工程师们正确地设计和分析数字电路。
1.3 PCB设计与布线规范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的布线设计对于保证电路性能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掌握布线规范、信号完整性和电磁兼容性等知识,能够有效地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二、模拟电路设计2.1 放大器设计与稳定性在模拟电路设计中,放大器作为核心模块之一,承担着信号放大和增益控制的功能。
了解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不稳定性及其稳定性分析方法,能够帮助工程师们合理设计和优化放大电路。
2.2 滤波器设计与特性分析滤波器在模拟电路中起到滤除不需要的频率分量的作用。
了解各类滤波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和频率响应等参数,能够帮助工程师们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类型和参数。
2.3 电源电路设计与稳定性电源电路设计是模拟电路设计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电源的稳定性对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工程师们需要了解常见的稳压和滤波电路设计原理,以及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元件和调整电路参数来实现电源的稳定性要求。
三、数字电路设计3.1 计数器和状态机设计计数器和状态机是数字系统中常用的功能模块。
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状态转换规则,能够帮助工程师们实现各类计数和状态控制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些硬件设计基础知识总结1:什么是二极管的正偏?在p节加正电压,而n节加负电压。
即为正偏。
正偏是扩散电流大大增加,反偏使漂移电流增加。
但是漂移电流是由于少子移动形成的,所以有反向饱和电流!2:一般低频信号,电阻线的粗细是为了流多少电流,而粗细带来的电阻大小不计,因为铜线本身电阻很小,当然特殊情况例外!3:MOS管是依靠多子电子的一种载流子导电的,与晶体三极管的多子与少子一起参与导电的情况不一样。
它是一种自隔离器件,不需要设置晶体三极管中的隔离岛,节省心片面积,适合超大规模电路。
它的特点是压控!即控制端几乎不需要电流,容易集成。
4:如何判断三极管的cbe 极?以及如何判断mos管的gdsa 直接查资料,b 用万用表二极管档,p接正,n接负时有数字显示,所以有测量几次,就可以知道是pnp型还是npn型,b端由此可以断定了。
然后用万用表的hef档测量放大倍数,如果接对了即能判断结果。
mos管一般情况下,和散热部分相连的是d。
确定了d就简单了,在gs加个电,即用万用表二极管档点一下gs,再去量ds 就有数字显示了。
再如果短路ds,再去量就没有数字。
可以确定gs了。
6:直流反馈是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交流反馈是为了改善放大器的性能。
7:电容和电阻的串并联关系相反。
电感应该和电阻相同,不过还有互感的概念,所以还是有所区别的吧?需要求证!8:示波器的很多数字显示只有在屏幕中显示多个周期才显示的,太多也不显示!9:共基放大器是同相放大器,输出电阻大,电压增益为1,号称续流器。
共集放大器是同相放大器,输入电阻大,电流增益为1,号称电压跟随器。
共发放大器是反相放大器,输入出电阻是上两个之间,电压增益大,电流增益也大。
所以共发,共基放大器,知道共基在后,就知道输出电阻大,将输入电流不衰减的送到输出电阻大的那端。
共集共发,明显是输入电阻大,将输入电阻不衰减的送到输出电阻小的那端。
10:正弦电压的输出平均电压在全桥整流电路中是0.9倍的输入电压有效值,所以输出电流的平均值(等同用万用表测量)是输入电压有效值除以负载电阻后的0.9倍。
11:示波器的两个探头是共地的,双踪的时候要注意,这两个地必须连在一起,尤其是高电压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示波器两个探头都是共地的,有些地是独立的。
12:mos管的测量方法,一般是gds排列。
用万用表的话,先在gs两端加电,即用万用表点一下gs 然后点ds,就能测量出数字来了。
这些都是根据它的本身特征来判断的。
注意,gs端的电容很小,u=q/c,如受外界影响,或静电感受,带上小两电荷就可以使u很大,使其烧掉。
13:u盘不能考包含很多小文件的东西,不然后驱动不了,卡住。
比如ie文件,这些东西最好压缩,然后考进去。
14:用万用表测量之前必须弄明白测量什么信号,用什么档位。
15:tvs管的响应速度一般很快!16:对三极管的各项参数以及运放的各项参数需要经常复习,了解!因为十分重要!17:三极管的几个工作状态需要彻底明白才行!18:作实验的检查方法总结:首先应该看电路有几部分组成,其中每部分均可以分三部分来看,电源,输入,输出,一一检查过来,必然不会错。
另外就是看测量仪器是否设置正确。
19:波形叠加只要掌握Uac=Uab=Ubc的道理就可以了。
20 :扼流圈的理解:电感是阻交流,通直流信号的,这点基本和电容相反的。
低频扼流圈是抑制交流通直流的高频俄流圈是抑制高频通低频和直流的。
21:放大电路有直流耦合和交流耦合,区别自知!22:变压器砸数的基本公式N=V的4次方/4.44fBmS ,公式推导都在学习资料里。
方波把4.44改成4。
开关电源的变压器设计,体积计算公式为Vcore=4ueP/fBm*Bm ue为有效导磁率,P为传输功率f为开关频率,Bm为最大磁通密度(T)Bm热轧硅钢片,1.11-1.5t 而冷的1.5-1.7t,应该现在有铁硅铝这种更加好的东西了。
高频用的铁粉芯mpp 大概是0.3t 具体见学习资料里的东西。
23:三极管b和hef的关系,b是交流放大倍数,hef是直流放大倍数,b和频率相关的。
所以两者是有区别的哦24:负载重轻对应与电阻的小大,但对恒流源就不一样了,电阻大的话输出功率就大。
负载就重点!25:网络线水晶头的制作。
直通线的标准是586B,交叉线的标准是一头586A另一头586B。
,其中1236四根线是有用的,其他线为电话线留的。
1 输出数据+,2输出数据- 3输入数据+ 6输入数据- 4578都是电话线用26:感性负载:即和电源相比当负载电流滞后负载电压一个相位差时负载为感性(如负载为电动机、变压器)。
容性负载:即和电源相比当负载电流超前负载电压一个相位差时负载为容性(如负载为补偿电容)。
阻性负载:即和电源相比当负载电流负载电压没有相位差时负载为阻性(如负载为白帜灯、电炉)。
混联电路中容抗比感抗大,电路呈容性反之为感性。
用公式的话,电容电感串联的时候X=j(wL-1/wc)若X>0 既w大于w0(谐振频率)就是感性了,反之容性。
并联的时候用导纳来计算Y=j(wc-i/wL),若Y>0,w大于w0 就是X小于0,容性,反之感性。
27:空调线16a 普通10a,1平方毫米4a,一般线为2.5平方。
28:上网猫连到路由器,(一般路由器都带交换机或者hub 的功能)再可以连到交换机,或者hub。
hub需要使用双网卡才可以共享上网。
29:电源滤波电容充电,根据公式u=q/c,当q满的时候表示充电完成,具体计算要用什么不定积分首先设电容器极板在t时刻的电荷量为q,极板间的电压为u.,根据回路电压方程可得:U-u=IR(I表示电流),又因为u=q/C,I=dq/dt(这儿的d表示微分哦),代入后得到U-q/C=R*dq/dt,也就是Rdq/(U-q/C)=dt,然后两边求不定积分,并利用初始条件:t=0,q=0就得到q=CU【1-e^ -t/(RC)】这就是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函数。
顺便指出,电工学上常把RC称为时间常数。
相应地,利用u=q/C,立即得到极板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函数,u=U【1-e^ -t/(RC)】。
从得到的公式看,只有当时间t趋向无穷大时,极板上的电荷和电压才达到稳定,充电才算结束。
但在实际问题中,由于1-e ^-t/(RC)很快趋向1,故经过很短的一段时间后,电容器极板间电荷和电压的变化已经微乎其微,即使我们用灵敏度很高的电学仪器也察觉不出来q和u在微小地变化,所以这时可以认为已达到平衡,充电结束。
举个实际例子吧,假定U=10伏,C=1皮法,R=100欧,利用我们推导的公式可以算出,经过t=4.6*10^(-10)秒后,极板电压已经达到了9.9伏。
一般当t=rc时,电容放电到0.36u,或者充电到0.64u。
30:78.79系列的管脚排列是132,电压降的次序排列的,2永远是输出。
31:如果要7824稳压,前面需要28v的直流信号,28/1.2=23.3的交流电压,这些是经验。
32:对电源或者放大器的要求,一般输出电阻小,带载能力就好。
内阻小!33:lm3886.gif看电子图里的文件,说明:左上22u电容,是使电路的直流工作状态采用100%的负反馈。
即直流增益为1,工作点十分稳定,而且可以跟踪电源电压的变化。
直流信号相当于电压跟随器一样跟过去了。
47p电容18k,电阻,起相位调节作用(pid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这里信号的频率的改变就改变增益的大小,频率越低,47p电容阻抗就越大,增益仍为18倍,但对高频信号就要有一个计算了,对高频信号有衰减作用。
2.2欧姆,100nf是高频噪声旁路,改善输出。
220p估计为高频信号到2.2欧姆电阻那边去铺一条路。
0.7uh电感对低频信号没什么用,完全可以拿去。
输入的隔直电容建议用无极性的。
分析这种运放电路,首先应该明白这是哪中电路类型,是交流同相还是直流反向。
34:课题如何做的思路:了解背景;列出技术指标;进行系统分块,预计多少时间,同时列出所要求的仪器,提出难点;做硬件框图;进行软件设计;制作电路板调试,最后进行成品测试。
35:万用表尤其是电流档测量电流是,如果电池不足,会引起波形失真。
36:用割线法查pcb的短路问题,逐步缩小范围。
37:仪器放大器,测量浮动信号的时候,输入和输出信号之间必须有地是相联系的,如果没有电气联系,共模电压是浮动的,会产生很多干扰,比如直流信号放大会出来一个方波,当然和电源的频率一致。
图仪表放大器ad620.jpg。
可以看下,同时在21ic上有这个问题的详细讨论过程。
如果输入出不电气联系,至少要在2,3脚对运放自己的地加1u左右的电容,来消除两个地之间的电压,也就是解决共模电压带来的影响。
一般输入输出的地是相联的,ad620的资料上都是连的。
共模信号的产生是由于变压器初次级之间有分布电容,而这个电容比运放地对信号地的电容大很多,所以两个地是不等电位的,最大会产生220v的交流电压,可以用数字万用表的交流档测量出来,这个图上产生了10v的浮动共模电压。
而在2,3脚对地接1uf电容,使运放地对信号输入地的电容大大增加,220v的电压就过不来了,基本上两个地是等电位的。
或许仍有少许偏差吧。
38:protel的部分使用方法:解决局域网不能使用的问题,很简单,只要让dxp不访问网络就可以了在网络连接的属性——高级——设置——例外里面把dxp设置成不可访问网络。
当然要开启防火墙。
打开的时候对dxp保持阻止其访问网络改方法可以用在很多地方,比如禁止某些软件自动升级什么的铺铜上,为了适合99,用ad6.3的时候需要选择mode,为hatched,不可以选择solid对齐ega,定坐标eos,测量rm 单位变换vu,dr设计规则,tp在线drc去掉,(优先选项) pt交互线,pl普通线,dl+回车,打开层,99是dr,shift+s是每层单独看,可以用+-号,来改变层,shift+c 在群改的时候经常要用这个来取消选择。
否则会不能点到任何东西的。
do 设置板子,可视网络0.508 25.4mm,元件网格最小,电气网络0.2mm就可以了,这个比较重要,布线的时候就可以定线的位置了。
PCB里由于封装的原因,SCH图的VALUE值不会自动导到PCB那里去,必须在COMMENT拦打入命令“=value”即可导过去。
挖哈哈多么重要啊特别对生产人员来说。
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根据pcb来生成库文件.ad6.3在设计菜单里,选择生成pcb库.在99里也可以实现的.另外AD6.3有交叉选择模式在工具菜单里,这样方便选择元器件.pcb画好后应该写日期铺铜时应该注意哪些地方不能铺,然后加上限制,铺完后应该去掉那些限制。
画pcb时候应该留出检测点。
DXP 中快捷键do(文档选项)颜色选择为214,对眼睛比较好焊接的时候请使用如下方法,首先必须配格子很多的器具来装贴片电阻,电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