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

合集下载

中国华能风电工程设计导则

中国华能风电工程设计导则

中国华能风电工程设计导则1 范围12 总则23 风能资源测量123.1 风电场宏观选址123.2 测风方案133.3 测风数据采集与整理184 风能资源分析评判214.1 风能资源分析214.2 风能资源评判265 风电场总体规划295.1 建设条件初步分析与评判 295.2 风电场总体规划346 风电机组选型366.1 风电机组选型原则 366.2 风电机组选型比较 376.3 风电机组轮毂高度选择406.4 风电场发电量估算 407 风电场总体布置427.1 风电机组布置方案 43 7.2 微观选址457.3 升压变电站位置选择488 风电场测量508.1 测量原则508.2 测量技术要求518.3 测量成果599 风电场地质勘察609.1 勘察时期划分609.2 各时期勘察技术要求629.3 勘察成果整编6910 风电场土建设计71 10.1 交通工程7110.2 风电机组基础设计7810.3 箱变基础设计 10111 升压变电站土建设计10211.1 升压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原则 102 11.2 建筑设计10711.3 结构设计11211.4 采暖、通风空调设计 11711.5 给排水设计12312 电气设计12812.1 接入电力系统设计12812.2 电气一次设计 14312.3 电气二次设计 15812.4 场内架空线路设计18613 消防设计19313.1 一样设计原则 19313.2 消防总体设计 19413.3 工程消防设计 19513.4 施工消防设计19714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19814.1 一样规定 19814.2 要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0014.3 工程安全卫生设计20114.4 劳动安全与卫生气构及设置20 814.5 工程运行期安全治理20914.6 劳动安全与卫生专项投资概算 21 015 环境爱护与水土保持21115.1 环境爱护21115.2 水土保持设计 21516 节能设计22116.1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22116.2 节能措施和成效22216.3 结论及建议22517 施工组织设计22517.1 施工条件22517.2 施工总布置22617.3 施工交通运输 23017.4 工程用地23117.5 要紧施工方案 23217.6 施工进度与工期23418 工程投资与经济评判237 18.1 工程投资23718.2 经济评判2391 范围1.1 本导则适用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公司所属或治理的国内建设的陆上风电场工程,在国外投资建设的工程可参照执行。

中国华能集团企业单位风力发电场运行导则

中国华能集团企业单位风力发电场运行导则

.Q/HN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HN—1—0000.08.012—2014风力发电场运行导则报批稿2014 - XX- XX发布2014 –XX - XX实施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3)4 总则 (7)4.1 运行人员基本要求 (8)4.2 设备基本要求 (8)5 运行管理 (9)5.1 运行调度 (9)5.2 运行计划与分析 (10)5.3 安全运行 (10)5.4 经济环保运行 (11)5.5 运行技术管理 (12)5.6 运行培训 (13)6 风力发电场的运行 (14)6.1 一般规定 (14)6.2 风电场监控 (14)6.3 风力发电机组 (17)6.4 箱式变电站 (20)6.5 集电线路 (22)6.6 升压站 (22)7 风电场的巡视与检查 (40)7.1 基本要求 (40)7.2 巡视分类和周期 (41)7.3 风力发电机组的巡视 (44)7.4 升压站的巡视 (46)7.5 集电线路和箱变的巡视 (58)8 风力发电场异常运行及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62)8.1 基本要求 (62)8.2 风力发电机组异常运行与事故处理 (63)8.3 变压器异常运行和事故处理 (66)8.4 高压配电设备异常运行和事故处理 (69)8.5 公用系统异常运行与事故处理 (75)8.6 二次设备异常运行与事故处理 (77)8.7 无功补偿装置异常运行与事故处理 (79)8.8 集电线路异常运行与事故处理 (80)附录A风电机组定期巡视基本内容(规范性附录) (82)附录B风电机组登机巡视基本内容(规范性附录) (83)前言本标准依据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提高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所属风电场设备的安全性、经济性,加强风电场运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Get格雅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力发电场运行导则马晋辉2014[1].1.13

Get格雅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力发电场运行导则马晋辉2014[1].1.13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力发电场运行导那么(马晋辉2021[1].1.13)Q/HN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HN—1—0000.08.012—2021风力发电场运行导那么报批稿2021-XX-XX发布2021–XX-XX实施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发布目次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标准性引用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那么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行人员根本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备根本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5 运行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行调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行方案与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平安运行错误!未定义书签。

经济环保运行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行技术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行培训错误!未定义书签。

6 风力发电场的运行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般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电场监控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力发电机组错误!未定义书签。

箱式变电站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电线路错误!未定义书签。

升压站错误!未定义书签。

7 风电场的巡视与检查错误!未定义书签。

根本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巡视分类和周期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力发电机组的巡视错误!未定义书签。

升压站的巡视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电线路和箱变的巡视错误!未定义书签。

8 风力发电场异常运行及事故的分析与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根本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力发电机组异常运行与事故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变压器异常运行和事故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压配电设备异常运行和事故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公用系统异常运行与事故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次设备异常运行与事故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无功补偿装置异常运行与事故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电线路异常运行与事故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A风电机组定期巡视根本内容〔标准性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B风电机组登机巡视根本内容〔标准性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本标准依据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那么第一局部: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那么编写。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力发电设备选型技术导则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力发电设备选型技术导则

Q/HN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HN-1-0000.09.002-2016风力发电设备选型技术导则2016—01—18发布2016—01—18实施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发布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3)4 总则 (6)5 风力发电机组选型 (6)6电气一次设备选型 (25)7电气二次设备选型 (32)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规范,按照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力发电工程建设要求,结合国内外风力发电最新发展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编制。

标准规定了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力发电场关键设备选型技术要求。

本标准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所属风力发电项目可研后的设备选型和采购工作的主要技术依据,是强制性企业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基本建设部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勇、董国伟、刘增博、赵磊、韩传高、杨百勋、韩斌、邓巍、张瑞刚、王杰斌、龚帅、汪德良、孟庆顺、汤炜梁、黄勇、董翠萍、曹旭、翼满忠、徐学渊、贺小兵、曾庆忠、吉强本标准主要审核人:武春生、杜光利、崔学明、周民、周程放、赵造东、乔荣玮、史振兴、姚小芹、叶林、张晓朝、王健宁、刘支援、宋戈、李经天、谷阳本标准批准人:刘国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所属风力发电场关键设备选型相关的技术标准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型单机容量1.5MW及以上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1.5MW容量以下机组参照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二次等设备的技术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25458 《风力发电机组合格认证规则及程序》GB 18451.1 《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GB/T14549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12326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18709 《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GB/T18710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 14093.2 《机械产品环境技术要求》GB/T 19963-2011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20626.2-2006 《特殊环境条件高原电工电子产品第2部分:选型和检验规范》GB/T 20635-2006 《特殊环境条件高原用高压电器的技术要求》GB/T 20645-2006 《特殊环境条件高原用低压电器的技术要求》GB/T 22580-2008 《特殊环境条件高原电气设备技术要求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T 31140 《高原环境用风力发电设备技术要求》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T 1771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标准》GB/T 5210-2006 《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标准》GB/T 1766-2008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 13893-2008 《色漆和清漆耐湿性的测定连续冷凝法》GB/T 11021-2007 《电气绝缘耐热性分级》GB/T19072 《风力发电机组塔架》GB/T 19073 《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GB/T 25390 《风力发电机组球墨铸铁件》GB/T 997 《旋转电机结构型式、安装型式及接线盒位置的分类(IM代码)》GB/T 23479.1 《风力发电机组双馈异步发电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GB755 《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GB 10069.3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3部分:噪声限值》GB10068 《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制》GB/T 22714 《交流低压电机成型绕组匝间绝缘试验规范》GB/T 22715 《交流电机定子成型线圈耐冲击电压水平》GB/T 22719.1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22719.2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第2部分:试验限值》GB/T3098.1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2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GB/T3077 《合金结构钢》GB/T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229 《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25389.1 《风力发电机组低速永磁同步发电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5117 《碳钢焊条》GB/T5118 《低合金钢焊条》GB/T 8110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5293 《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6451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1094.1 《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GB 17467 《高压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选用导则》GB 1094.16 《风力发电用变压器》GB3906 《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B1785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划分准则》IEC61400-1 《风力发电机设计要求》NB/T 31013 《双馈风力发电机制造技术规范》NB/T 31012 《永磁风力发电机制造技术规范》JB/T 10425.1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JB/T 4730.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二部分:射线检测》JB/T 4730.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三部分:超声检测》JB/T 4730.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四部分:磁粉检测》JB/ T 10217 《组合式变压器》NB/T 31004 《风力发电机组振动状态监测导则》DL/T 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537 《高压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选用导则》DL/404 《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DL404 《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DL/T 5014 《330kV~75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 5242 《35kV~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3术语和定义3.1可利用率3.1.1基于时间的可利用率计算方法可利用率=[1-(A-B)/8760]×100%式中:8760—全年小时数;A—表示故障停机小时数;B—表示非被考核对象责任导致的停机小时数。

中国华能集风电运行导则(张水群).

中国华能集风电运行导则(张水群).
第2部分:试验方法


JB/T 10425.1 JB/T 10425.2 NB/T 31004 NB/T 31017 NB/T 31018
风力发电机组 偏航系统 第1部分:技术条件 风力发电机组 偏航系统 第2部分:试验方法 风力发电机组振动状态监测导则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主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风力发电机组电动变桨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运行分析主要做
一、发电量分析(机组电量排名)查找发电量少 的机组原因 二缺陷分析 1、同类(频发性)缺陷条数排名 2、停机时间缺陷排名 3、影响机组安全缺陷(*例叶片同步、安全链) 4、消耗备件费用是高缺陷 5、季节性缺陷 三、主要缺陷和疑难缺陷的工况,数据分析


运行技术人员应进行运行数据比对,及时掌握 设备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分析,对影响 机组安全、经济和可靠性的问题提出改进运行 操作的方法,提出设备维修和改造建议。 运行人员应根据发电设备运行方式、运行参数 的变化,及时进行优化调整,努力使发电设备 处于安全、经济、环保、稳定运行状态。
附 录 A风电机组定期巡视基本内容(规范性附录) 附 录 B风电机组登机巡视基本内容(规范性附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以下简 称集团公司)所属风电场正常运行、巡视 检查的内容和方法及事故处理的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并网型陆上风 力发电场(以下简称风电场)。 各风电公司及风电场可根据本标准,结合 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运行规程。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HN—1—0000.08.012—201
风力发电场运行导则
张水群 2014.4
• • • • • • • • •
• •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总则 5 运行管理 6 风力发电场的运行 7 风电场的巡视与检查 8 风力发电场异常运行及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力发电设备选型技术导则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力发电设备选型技术导则

Q/HN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HN-1-0000.09.002-2016风力发电设备选型技术导则2016—01—18发布2016—01—18实施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发布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3)4 总则 (6)5 风力发电机组选型 (6)6电气一次设备选型 (25)7电气二次设备选型 (32)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规范,按照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力发电工程建设要求,结合国内外风力发电最新发展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编制。

标准规定了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力发电场关键设备选型技术要求。

本标准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所属风力发电项目可研后的设备选型和采购工作的主要技术依据,是强制性企业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基本建设部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勇、董国伟、刘增博、赵磊、韩传高、杨百勋、韩斌、邓巍、张瑞刚、王杰斌、龚帅、汪德良、孟庆顺、汤炜梁、黄勇、董翠萍、曹旭、翼满忠、徐学渊、贺小兵、曾庆忠、吉强本标准主要审核人:武春生、杜光利、崔学明、周民、周程放、赵造东、乔荣玮、史振兴、姚小芹、叶林、张晓朝、王健宁、刘支援、宋戈、李经天、谷阳本标准批准人:刘国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所属风力发电场关键设备选型相关的技术标准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型单机容量1.5MW及以上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1.5MW容量以下机组参照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二次等设备的技术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25458 《风力发电机组合格认证规则及程序》GB 18451.1 《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GB/T14549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12326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18709 《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GB/T18710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 14093.2 《机械产品环境技术要求》GB/T 19963-2011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20626.2-2006 《特殊环境条件高原电工电子产品第2部分:选型和检验规范》GB/T 20635-2006 《特殊环境条件高原用高压电器的技术要求》GB/T 20645-2006 《特殊环境条件高原用低压电器的技术要求》GB/T 22580-2008 《特殊环境条件高原电气设备技术要求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T 31140 《高原环境用风力发电设备技术要求》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T 1771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标准》GB/T 5210-2006 《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标准》GB/T 1766-2008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 13893-2008 《色漆和清漆耐湿性的测定连续冷凝法》GB/T 11021-2007 《电气绝缘耐热性分级》GB/T19072 《风力发电机组塔架》GB/T 19073 《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GB/T 25390 《风力发电机组球墨铸铁件》GB/T 997 《旋转电机结构型式、安装型式及接线盒位置的分类(IM代码)》GB/T 23479.1 《风力发电机组双馈异步发电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GB755 《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GB 10069.3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3部分:噪声限值》GB10068 《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制》GB/T 22714 《交流低压电机成型绕组匝间绝缘试验规范》GB/T 22715 《交流电机定子成型线圈耐冲击电压水平》GB/T 22719.1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22719.2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第2部分:试验限值》GB/T3098.1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2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GB/T3077 《合金结构钢》GB/T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229 《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25389.1 《风力发电机组低速永磁同步发电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5117 《碳钢焊条》GB/T5118 《低合金钢焊条》GB/T 8110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5293 《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6451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1094.1 《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GB 17467 《高压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选用导则》GB 1094.16 《风力发电用变压器》GB3906 《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B1785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划分准则》IEC61400-1 《风力发电机设计要求》NB/T 31013 《双馈风力发电机制造技术规范》NB/T 31012 《永磁风力发电机制造技术规范》JB/T 10425.1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JB/T 4730.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二部分:射线检测》JB/T 4730.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三部分:超声检测》JB/T 4730.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四部分:磁粉检测》JB/ T 10217 《组合式变压器》NB/T 31004 《风力发电机组振动状态监测导则》DL/T 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537 《高压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选用导则》DL/404 《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DL404 《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DL/T 5014 《330kV~75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 5242 《35kV~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3术语和定义3.1可利用率3.1.1基于时间的可利用率计算方法可利用率=[1-(A-B)/8760]×100%式中:8760—全年小时数;A—表示故障停机小时数;B—表示非被考核对象责任导致的停机小时数。

4、华能风电场典型设计0711(集团)

4、华能风电场典型设计0711(集团)
第四章 风机基础典型设计......................................................................................... 8
4.1 风机基础设计原则 ...........................................................................................................................8 4.2 风机基础案例分析 .........................................................................................................................12 4.3 风机基础模块 .................................................................................................................................12 4.4 基础环支撑方案 .............................................................................................................................13 4.5 风机接地典型设计 .........................................................................................................................19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目录1 范围1.1本导则适用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公司所属或管理的国内建设的陆上风电场工程,在国外投资建设的工程可参照执行。

1.2本导则适用于装机容量为50MW级以上的并网型风电场工程设计,其他规模和离网型风电场工程可参照执行。

1.3本导则适用于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为750kM级以上的风电场工场设计,其它机组可参照执行。

1.4本导则适用于新建和扩建的风电场工程设计,改建工程的设计可参照执行。

1.5本导则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负责解释。

2 总则2.1 为贯彻落实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两高一低”(高速度、高质量、低造价)的基建方针,按照“安、快、好、少、廉”的基建工作管理要求,规范和促进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所属区域公司、产业公司的风电场工程建设工作,统一和明确设计标准,特制定本导则。

2.2 本导则作为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的企业标准,如与国家的强制性标准不一致时,应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2.3 本导则按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标准、规程、规范编制。

如遇标准、规程、规范调整或新增,则以最新颁布的标准、规程、规范为准。

2.4 风电场工程设计一般包括风电场和升压变电站(开关站)两部分,风电所长勤务员接入系统设计按有关规定执行。

2.5 风电场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1 风电场工程设计应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适用的要求;2 风电场工程设计应在工程中长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应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规划的关系,充分考虑后期工程建设的可能性;3风电场工程设计应充分利用场区已有的设施,统筹考虑分期建设情况,避免重复建设;4 风电场工程设计中,工程建设用地应与规划、国土等部门相直辖市,必须坚持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原则;5 风电场工程设计应落实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和植被的破坏;6 风电场工程设计应采用先进技术、先进方法,减少损耗,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7 风电场工程设计应符合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要求,落实安全预评价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8 风电场工程生产运营管理模式一般考虑“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原则。

中国华能集风电运行导则(张水群)

中国华能集风电运行导则(张水群)
运行人员应做到熟悉现场设备构造、性能、原理 及运行要求,熟悉运行规程及有关规章制度,掌 握设备的运行操作技能,提高事故处理能力。熟 悉电网调度规程。
6风力发电场的运行
• 6.2风电场监控
• 监控系统的软件操作权限应分级管理,未经授权 不能越级操作。系统操作员应履行审批手续,方 可进行系统的参数设定、数据库修改等;所有操 作必须由两人完成,并作好相关修改记录。
开展对标工作,完善各项运行经济指标的管理与考 核,充分调动运行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探索机组最佳经 济运行方式,赶超先进机组水平,提高风电企业的市场 竞争力。
开展机组优化运行工作。风电企业及其所属风电场 (包括风电区域公司集控中心)应开展机组效率试验, 检查风机功率曲线是否合格,优化运行控制策略,提高 风能利用率。
运行工作计划应将指标和工作任务逐层分解落实到责任 人,定期检查、考核、评比和统计、分析。
风电企业应每月召开一次公司级运行分析会议,总结分 析上月安全、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对各风电场运行情况 、技术监督指标、可靠性指标、设备系统存在的问题提 出改进措施并跟踪落实。
运行分析事例讲解。。。。。。
运行规程和系统图应经风电企业主管生产领导批准,报上级公司备 案。每隔3~5年或设备系统有较大变化时,应对运行规程及系统 图进行一次全面修编,并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
当运行设备系统发生变更时,应及时对运行规程及系统图进行补充 或修订。在变更设备或系统投运前,应组织运行人员对修订后的规 程及系统图进行学习。
涉网设备的调度和运行操作,服从电网调度机构 的统一调度管理,接受电网调度人员的调度和指 挥。
任何人不得违规干预值长正常的运行指挥。当场内
出现威胁人身或设备安全的情况时,值长应依据运行规程和事故处理原则

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

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
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
目次
前 言 .......................................................................................................... 1 1 范 围..................................................................................................... 2 2 总 则..................................................................................................... 3 3 风能资源测量......................................................................................... 10
3.1 风电场宏观选址......................................................................... 10 3.2 测风方案..................................................................................... 11 3.3 测风数据采集与整理................................................................. 14 4 风能资源分析评价................................................................................. 16 4.1 风能资源分析............................................................................. 16 4.2 风能资源评价............................................................................. 20 5 风电场总体规划..................................................................................... 22 5.1 建设条件初步分析与评价......................................................... 22 5.2 风电场总体规划......................................................................... 25 6 风电机组选型......................................................................................... 27 6.1 风电机组选型原则..................................................................... 27 6.2 风电机组选型比较..................................................................... 27 6.3 风电机组轮毂高度选择............................................................. 29 6.4 风电场发电量估算..................................................................... 29 7 风电场总体布置..................................................................................... 31 7.1 风电机组布置方案..................................................................... 31 7.2 微观选址..................................................................................... 32 7.3 升压站站址选择......................................................................... 34 8 风电场测量............................................................................................... 36 8.1 测量原则..................................................................................... 36 8.2 测量技术要求............................................................................. 36 8.3 测量成果..................................................................................... 42

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中国华电

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中国华电

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中国华电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推广可再生能源,而风能作为其中一种广泛应用的可再生能源,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中国,华电集团是目前国内领先的风电产业企业之一,其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对于保证华电集团风电工程在设计、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以下几个方面,本文将分别介绍华电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中的关键内容。

一、设计前的调研与选址在任何一个风电场工程设计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选址。

风电场选址的基本原则是风能资源密集,地形适宜,进出道路和电力传输条件良好。

同时,还要进行地质勘探和环境评估,以减少风电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恢复工作的难度。

华电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要求设计前必须进行全面且准确的风能资源调查、地形地貌调查、电力传输条件及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等调查,同时要对选址区域的环境、生态等进行评估,为风电场项目后续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风电场工程布局设计风电场工程布局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华电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强调,基于风电场的安全与可靠性,设计工程的布局应充分考虑到风轮机的安装位置以及与其他设备的合理配合,以便在安装过程中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集中式和分散式发电机组的合理配置,更好地发挥风能的利用效益。

在实践中,还需要考虑到后续维护和替换设备的便利性和经济性等问题,从而减少运营成本,同时保证风电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风能开发与风电机组选型风能是风电产生的动力源,而风电机组则是风电产生的核心组成部分。

华电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指出,进行风能开发前应对选定的用地、地形地貌、气象和电网条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判断,评估是否满足建设需求。

在风电机组选型上应考虑功率、容量、效率、寿命、可靠性和适用性等多个因素,同时将其与电网需求相匹配。

此外,还要做好风机变桨机控制、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发工作,加强运维技术研究,从而提高风电机组性能、增加利用率、提高竞争力。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目录1 范围1.1本导则适用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公司所属或管理的国内建设的陆上风电场工程,在国外投资建设的工程可参照执行。

1.2本导则适用于装机容量为50MW级以上的并网型风电场工程设计,其他规模和离网型风电场工程可参照执行。

1.3本导则适用于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为750kM级以上的风电场工场设计,其它机组可参照执行。

1.4本导则适用于新建和扩建的风电场工程设计,改建工程的设计可参照执行。

1.5本导则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负责解释。

2 总则2.1 为贯彻落实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两高一低”(高速度、高质量、低造价)的基建方针,按照“安、快、好、少、廉”的基建工作管理要求,规范和促进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所属区域公司、产业公司的风电场工程建设工作,统一和明确设计标准,特制定本导则。

2.2 本导则作为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的企业标准,如与国家的强制性标准不一致时,应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2.3 本导则按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标准、规程、规范编制。

如遇标准、规程、规范调整或新增,则以最新颁布的标准、规程、规范为准。

2.4 风电场工程设计一般包括风电场和升压变电站(开关站)两部分,风电所长勤务员接入系统设计按有关规定执行。

2.5 风电场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1 风电场工程设计应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适用的要求;2 风电场工程设计应在工程中长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应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规划的关系,充分考虑后期工程建设的可能性;3风电场工程设计应充分利用场区已有的设施,统筹考虑分期建设情况,避免重复建设;4 风电场工程设计中,工程建设用地应与规划、国土等部门相直辖市,必须坚持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原则;5 风电场工程设计应落实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和植被的破坏;6 风电场工程设计应采用先进技术、先进方法,减少损耗,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7 风电场工程设计应符合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要求,落实安全预评价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8 风电场工程生产运营管理模式一般考虑“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原则。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目录1 范围1.1本导则适用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公司所属或管理的国内建设的陆上风电场工程,在国外投资建设的工程可参照执行。

1.2本导则适用于装机容量为50MW级以上的并网型风电场工程设计,其他规模和离网型风电场工程可参照执行。

1.3本导则适用于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为750kM级以上的风电场工场设计,其它机组可参照执行。

1.4本导则适用于新建和扩建的风电场工程设计,改建工程的设计可参照执行。

1.5本导则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负责解释。

2 总则2.1 为贯彻落实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两高一低”(高速度、高质量、低造价)的基建方针,按照“安、快、好、少、廉”的基建工作管理要求,规范和促进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所属区域公司、产业公司的风电场工程建设工作,统一和明确设计标准,特制定本导则。

2.2 本导则作为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的企业标准,如与国家的强制性标准不一致时,应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2.3 本导则按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标准、规程、规范编制。

如遇标准、规程、规范调整或新增,则以最新颁布的标准、规程、规范为准。

2.4 风电场工程设计一般包括风电场和升压变电站(开关站)两部分,风电所长勤务员接入系统设计按有关规定执行。

2.5 风电场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1 风电场工程设计应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适用的要求;2 风电场工程设计应在工程中长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应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规划的关系,充分考虑后期工程建设的可能性;3风电场工程设计应充分利用场区已有的设施,统筹考虑分期建设情况,避免重复建设;4 风电场工程设计中,工程建设用地应与规划、国土等部门相直辖市,必须坚持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原则;5 风电场工程设计应落实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和植被的破坏;6 风电场工程设计应采用先进技术、先进方法,减少损耗,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7 风电场工程设计应符合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要求,落实安全预评价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8 风电场工程生产运营管理模式一般考虑“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原则。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力发电设备选型技术导则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力发电设备选型技术导则

Q/HN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HN-1-0000.09.002-2016风力发电设备选型技术导则2016—01—18发布2016—01—18实施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发布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3)4 总则 (6)5 风力发电机组选型 (6)6电气一次设备选型 (25)7电气二次设备选型 (32)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规范,按照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力发电工程建设要求,结合国内外风力发电最新发展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编制。

标准规定了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力发电场关键设备选型技术要求。

本标准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所属风力发电项目可研后的设备选型和采购工作的主要技术依据,是强制性企业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基本建设部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勇、董国伟、刘增博、赵磊、韩传高、杨百勋、韩斌、邓巍、张瑞刚、王杰斌、龚帅、汪德良、孟庆顺、汤炜梁、黄勇、董翠萍、曹旭、翼满忠、徐学渊、贺小兵、曾庆忠、吉强本标准主要审核人:武春生、杜光利、崔学明、周民、周程放、赵造东、乔荣玮、史振兴、姚小芹、叶林、张晓朝、王健宁、刘支援、宋戈、李经天、谷阳本标准批准人:刘国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所属风力发电场关键设备选型相关的技术标准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型单机容量1.5MW及以上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1.5MW容量以下机组参照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二次等设备的技术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25458 《风力发电机组合格认证规则及程序》GB 18451.1 《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GB/T14549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12326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18709 《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GB/T18710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 14093.2 《机械产品环境技术要求》GB/T 19963-2011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20626.2-2006 《特殊环境条件高原电工电子产品第2部分:选型和检验规范》GB/T 20635-2006 《特殊环境条件高原用高压电器的技术要求》GB/T 20645-2006 《特殊环境条件高原用低压电器的技术要求》GB/T 22580-2008 《特殊环境条件高原电气设备技术要求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T 31140 《高原环境用风力发电设备技术要求》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T 1771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标准》GB/T 5210-2006 《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标准》GB/T 1766-2008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 13893-2008 《色漆和清漆耐湿性的测定连续冷凝法》GB/T 11021-2007 《电气绝缘耐热性分级》GB/T19072 《风力发电机组塔架》GB/T 19073 《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GB/T 25390 《风力发电机组球墨铸铁件》GB/T 997 《旋转电机结构型式、安装型式及接线盒位置的分类(IM代码)》GB/T 23479.1 《风力发电机组双馈异步发电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GB755 《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GB 10069.3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3部分:噪声限值》GB10068 《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制》GB/T 22714 《交流低压电机成型绕组匝间绝缘试验规范》GB/T 22715 《交流电机定子成型线圈耐冲击电压水平》GB/T 22719.1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22719.2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第2部分:试验限值》GB/T3098.1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2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GB/T3077 《合金结构钢》GB/T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229 《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25389.1 《风力发电机组低速永磁同步发电机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5117 《碳钢焊条》GB/T5118 《低合金钢焊条》GB/T 8110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5293 《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6451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1094.1 《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GB 17467 《高压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选用导则》GB 1094.16 《风力发电用变压器》GB3906 《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B1785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划分准则》IEC61400-1 《风力发电机设计要求》NB/T 31013 《双馈风力发电机制造技术规范》NB/T 31012 《永磁风力发电机制造技术规范》JB/T 10425.1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JB/T 4730.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二部分:射线检测》JB/T 4730.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三部分:超声检测》JB/T 4730.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四部分:磁粉检测》JB/ T 10217 《组合式变压器》NB/T 31004 《风力发电机组振动状态监测导则》DL/T 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537 《高压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选用导则》DL/404 《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DL404 《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DL/T 5014 《330kV~75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 5242 《35kV~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3术语和定义3.1可利用率3.1.1基于时间的可利用率计算方法可利用率=[1-(A-B)/8760]×100%式中:8760—全年小时数;A—表示故障停机小时数;B—表示非被考核对象责任导致的停机小时数。

4、华能风电场典型设计0711(集团)

4、华能风电场典型设计0711(集团)
第七章 集电线路典型设计....................................................................................... 32
7.1 集电线路设计原则......................................................................................................................... 32 7.2 集电线路案例汇总......................................................................................................................... 32 7.3 集电线路典型设计......................................................................................................................... 36
1.1 编制目的 ...........................................................................................................................................1 1.2 设计原则 ...........................................................................................................................................1 1.3 设计依据 ...........................................................................................................................................1 1.4 适用范围 ...........................................................................................................................................1 1.5 使用原则 ...........................................................................................................................................1

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

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

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FD中国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企业标准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XX年 x月x日发布 XX年x月x日实施中国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发布I中国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目录第一章总则 1编制目的 1 编制依据 1 适用范围 1第二章设计阶段划分及设计一般原则 3设计阶段划分 3 设计一般原则 5第三章风电场选址 7资料收集、整理 7 风能资源普查 7 风力发电场的宏观选址 7 风力发电场测风 7 风力发电场场址选择原则 10第四章风电场可行性研究 1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审查 11 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和设计安全标准 11 工程地质 12II规划装机容量 12 风电机组选型 12 风电场年发电量估算 17 电气 18 土建工程 19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20 消防 23 可研概算错误!未定义书签财务评价 29第五章风电场初步设计 36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和审查 36 风力发电场总体布局 36 风电机的微观选址 38 风力发电机基础 40 变电站建筑部分 43 电气部分 55 风电场集电线路 59 施工组织设计 61 交通工程 65 初步设计概算 70第一章总则编制目的为规范和促进中国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风电场工程建设工作,统一和规范公司所属风电场工程设计标准,以追求合理的工程投资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制订本设计导则编制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设计标准、规程和规范,具体见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及中国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相关管理规定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中国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公司所属或管理的新建的风力发电工程设计,参股项目可参照执行本导则适用于装机容量为20MW级及以上或以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并入电网的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工作,其他规模和离网型陆上风电场及海上风电场工程设计可参考执行风电场工程设计一般包括风电场和变电站两部分,风电场工程接入系统设计按有关规定执行1本导则仅就主要设计内容进行说明,未尽部分应按照国家和行业现行规程规范执行,满足相关规程规范要求本导则为企业指导性标准,如与国家强制性标准相矛盾,应按国家标准执行本导则由中国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解释2第二章设计阶段划分及设计一般原则设计阶段划分划分一般原则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特点,风电场工程设计阶段一般划分为工程规划、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设计等阶段适用阶段本导则仅就风电场设计一般原则、风电场选址、可行性研究设计和初步设计分别进行说明;工程规划、预可行性研究和施工图设计、竣工图设计等可参照国家和行业相关规程规范执行各阶段工作内容 1 可行性研究阶段:1)确定工程任务和规模,论证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对风电场风能资源进行评估;3)查明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条件,提出相应的评价和结论; 4)选择风电机组选型,提出风电机组优化布置方案,计算发电量;5)根据风电场工程接入系统方案,提出风电场和变电站电气设计方案;6)拟定消防方案;7) 确定工程总体布置、中央控制室的结构型式、布置方案和3主要尺寸,拟定土建工程方案和工程量;8)确定工程占地范围及建筑征地主要指标,拟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施工总进度;9)拟定风电场工程定员编制,提出工程管理方案; 10)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11)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方案; 12)编制节能减排方案; 13)可研设计概算; 14)经济评价 2 初步设计阶段1)根据微观选址成果和设计要求,进行风电场补充测量和地质详勘;2)根据最新地形地质勘探成果和风能资源测量分析结果,优化确定风电机组的微观位置,复核发电量;3)确定轮毂设计高度,提出塔架设计方案;4)进行风电机基础设计,提出风电机基础设计方案; 5)进行机组变基础设计,提出基础结构型式和配筋设计方案; 6)确定集电系统电气主接线,选择确定机组变、开关、熔断器、避雷器等、电力电缆、杆塔等主要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根据路径计算线路长度和杆塔数量等;7)提出风电机组塔架、机舱、叶片吊装方案、设备堆放布置、吊装平台设计、风电机组基础及风电场变电站施工方案等,细化施工工期,编制施工网络进度图48)对风电场内外交通道路进行布置与初步设计;9)进行变电站及站内建筑、安装工程设计,提出总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等;10)初步设计概算;其中,初步设计中未涉及的项目按可研概算成果纳入初步设计概算设计一般原则符合国家法规原则风电场设计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应严格按国家最新规定的核准制程序进行设计文件应符合有关规章制度规定的内容和深度要求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原则风电场设计应结合工程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安全性、合理性、先进性原则风电场设计应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等原则,结合地区特点,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广、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努力提高自动化水平统筹、节约、环保和安全原则1风电场工程设计应充分利用场区已有设施,统筹考虑分期建设情况,避免重复建设2风电场工程设计应落实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和植被的破坏;53 风电场工程设计应符合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要求,落实安全预评价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6第三章风电场选址资料收集、整理从地方各级气象台、站及有关部门收集的有关气象、地理及地质数据资料,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类,从中筛选有代表性的完整数据资料其中包括能反映该地气象特征的多年平均值和极值,如平均风速和极端风速、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平均气压、雷暴日数等风能资源普查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进一步分析,按标准风能区域、风功率密度等级,初步确定风能可利用区10m高度有效风功率密度在W/m以上属于可开发区域风力发电场的宏观选址根据风能资源调查与分区的结果,选择最佳的场址,全面考虑场址所在地对电力的需求及交通、电网、土地使用和环境等因素,力求增大风力发电机组的输出,提高供电的经济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大限度减少各种因素对风能利用、风力发电机组使用寿命和安全的影响风力发电场测风为了正确评价拟选风力发电场的风能资源情况,取得代72表性风速风向资料,了解不同高度风速、风向变化特点以及地形地貌对风的影响,必须进行实地测风现场测风应连续进行,至少持续一年以上,有效数据不得少于90%测风塔数量依地形和项目规模而定测风的位置,应选择在风电场内风能资源具有代表性的位置测风位置附近应无高大建筑、树木等障碍物,与单个障碍物距离应大于障碍物高度的3倍,与成排障碍物距离应保持在最大高度的10倍以上测风设备的数量,应依风场规模及场内地形的复杂程度而定对于地形较为平坦、容量在50MW以下的风场,可选择一处安装测量设备;对于地形较为复杂或容量超过MW的风场,应选择二处及以上安装测风设备测风塔安装的高度不应低于拟安装的风力发电机组的轮毂中心高度,一般为70m风电场多处安装测风塔时,其高度可按10m的整数倍选择,但至少应有一处测风塔的高度高于拟安装的风力发电机组的轮毂高度安装在测风塔上的测量仪器包括: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等设备只在一处安装测风塔时,测风塔应安装至少四层风速、风向传感器,其中两层应选择在10m高度和拟安装的风力发电机组的轮毂高度处,其它层可按10m的整数倍高度安装,通常会选择在30m和50m高度不得对现场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任何的删改增减对下8载的数据应及时进行复制和整理,应对数据进行初判,看其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测风数据的合理范围和数据相关性及变化趋势见下表:表数据合理范围主要参数平均风速风向平均气压合理范围0m/s≤小时平均风速<40m/s 0°≤小时平均值<° 94≤小时平均值<表数据相关性主要参数50m/30m高度小时平均风速差值 50m/10m高度小时平均风速差值50m/30m高度风向差值合理相关性</s </s <°表数据变化趋势主要参数 1h平均风速变化 1h平均气温变化 1h平均气压变化合理变化趋势<6m/s <5° <1在数据整理过程中,发现数据缺漏和失真时,应立即与现场测风人员联系,认真检查测风设备,及时进行设备检修或更换,对缺漏和失真数据应说明原因特殊的地理和气象条件要对风力发电机组提出特殊的要求,如海拔超过m,最大风速超过50m/s或极大风速超过70m/s,气温低于零下20℃,积雪、积冰、雷暴、盐雾或沙尘多发地区等9风力发电场场址选择原则场址区年平均风速较大拟建风电场地面以上70m高处,年平均风速一般应大于6m/s;海拔超过m的高原地区,应大于/s;对于风电电价较高的地区,可适当放宽,但不应低于/s场址区场地开阔,地质条件较好场地开阔便于大规模开发和运输、管理良好的地质条件可有效减少基础工程投资场址对外交通运输方便场址选择应根据风电机机舱重量、叶片长度等充分考虑大件运输的可行性及对投资的影响风电场并网条件良好应符合电网规划,电力消纳能力满足风电场建设规模的要求,尽量靠近电网,减少送出工程投资土地征用方便风电场单位容量布机区域的面积一般为~m/kW,土地征用面积约为布机区域面积的1%应尽量避开基本农田、养殖区、自然保护区及军事基地或国家重要设施对环境影响小风电场布置应考虑风电机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机位一般应布置在民居m以外210第四章风电场可行性研究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审查风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有资质的咨询、设计单位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具体内容和深度应按照国家发改委《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和《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执行风电场的规划选址按照《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进行在风电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后,主机设备招标采购前,应组织咨询单位或专家对可研设计进行审查,为编制项目核准报告创造条件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和设计安全标准风电场工程等别应根据装机容量和变电站电压等级划分为四等,当装机容量和变电站电压分属不同的等别时,工程等别应按其中较高的等别确定表风电场工程等别划分工程等别I II IV工程规模大型大型中型小型装机容量50 50变电站电压等级35 35根据工程等别和规模,确定建筑物级别和建筑物结构安11全标准工程地质分析拟建风场的风的形成原因及类型,有无破坏性的飓风等调查拟建风场XX年一遇最大洪水位及地震等级,对风电机及变电站有无潜在的危害勘查拟建风场的地质情况、地下水位等,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一般选择不少于5处有代表性地段进行地质钻探,以拟定风电机基础、建筑物及设备基础的选型和场内道路布置等规划装机容量根据当地*批准用地范围及测风数据,用相关软件对风场进行规划装机容量估算根据确定的风电场规划装机容量,提出风电场分期开发方案风电机组选型根据所收集的有关风能资料和工程地质资料,对技术成熟的风电机进行比选,通过对可选择机型进行机组价格、电气设备费用和施工费用等方面的经济技术比较,结合风电场风资源和地形特点,考虑风电机叶片、塔筒等大件运输对道路以及安装场地的需求等12风电机设备选型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1) 多年平均风速和极限风速;(2) 设备运输及吊装方案的可行性与经济性比较;(3) 根据当地气象条件确定是否选择低温型风电机组;(4) 机组的运行稳定性;(5) 机组运行维护、备品备件采购与更换方便性;(6) 预计在项目建设阶段设备生产厂商主要机型的市场供需情况整机技术要求机组输出端电网条件(1) 电压范围为额定电压; (2) 频率范围为:48Hz—:每次频率低于时要求至少运行10;—:连续运行;—51Hz:每次频率高于时,要求至少运行 2 (3) 电压对称性,即电压不平衡值应保持在电压负序分量与正序分量的比例不超过2%;(4) 每年电网停电应小于20次,每次最长停电持续时间应不超过3天性能要求(1) 机组的切入风速应小于/s,切出风速应大于等于 20m/s;13(2) 机组的额定风速应满足JB/T 的要求;(3) 机组在额定工况时,其输出功率应大于或等于额定功率; (4) 机组须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5)机组运行在不同的输出功率时,机组的可控功率因数变化范围应在-~+之间;(6) 机组应具备通过中央监控系统进行有功功率在线调节的能力;中央监控系统应具备风电场有功功率在线调节能力;(7) 机组应满足项目所在地电网提出技术要求整机的可靠性要求(1) 机组主要部件设计寿命应大于或等于XX年; (2) 单台机组年可利用率应大于等于90%; (3) 整场机组年平均可以利用率应大于等于95% 机组动特性要求(1) 机组在所有设计运行工况下和给定使用寿命期内,不发生任何机械及气体动弹性不稳定现象,也不产生有害或过度的振动;(2) 机组在正常运行范围内塔架振动量不应超过20mm/s 噪声要求机组在输出功率为1/3额定功率时排放的噪声应小于或等于dB(A);在对噪声有要求和限制的区域,机组综合排放的噪声应符合该区域所执行的相关标准的规定可维护性与可维修性要求在机组要维护的部位应留有调整和维护的空间,以便于维护;机组及零部件在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应具有维修、调整和修复性能;14塔架高度超过80m的机组应为维护人员配备安全的提升设备外观防护要求机组及部件所有外露部分应涂漆或镀层,涂镀层应表面光滑、牢固和色泽一致;用在风沙低温区或近海盐雾区的机组,其涂镀层应考虑风沙或盐雾的影响安全要求(1) 机组的安全防护应符合的要求;(2) 机组为了防雷应有良好的导电通路,塔架需有可靠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小于4Ω;(3) 电力线路、电气设备、控制柜外壳及次级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MΩ;(4) 在电网停电紧急停机时,所有刹车装置应自动按程序投入,且机组停机时的所有状态参数应能记录保存;(5) 机组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应急设备和安全标识功率输出(1)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机组功率输出理论值的偏差不应超过5%;(2) 当风速大于额定风速时,持续10功率输出应不超过额定值的%瞬间功率输出应不超过额定值的%通讯要求(1) 投标机型就地控制及中央监控系统通迅协议对外完全开放,即可实现全部信息、数据及指令的上传与下传功能(2)中央监控系统应具备标准对外通讯接口,并满足15-25通讯规范和标准数据接口规范风电机组的低温型和常温型选择低温和常温型机组主要区别在设备的材质上低温机型适用范围为-40℃~45℃,常温机型适用范围-25℃~45℃若风电场最近二十年的年最低温度低于-25℃时,应选择低温机型,否则应选择常温机型机型的选择根据风场内轮毂高度的安全等级的风况类别选择风力发电机组,通过风能资源分析结果,得出风电场场区内轮毂高度的安全等级的风况类别根据轮毂高度的安全等级的风况类别选择适用此风况的风力发电机组类型风况的安全等级类别见下表所示:表风况安全等级类别表风况类型 A (-) B (-) C (-)Ⅰ 50ⅡⅢS注:S级特殊情况的类别由设计者确定;是轮毂高度处10分钟平均XX年一遇最大风速;为风速为15m/s时的平均湍流强度风电机组的容量选择,根据风电场内的建设条件、场区的建设面积、设备运输条件,选择单机容量在一定范围内的风电机组在筛选出的风力发电机组范围中,根据代表年风资源数据、风场地形图、当地情况下机组的功率曲线及推力系数、不同高度的年平均风速、塔筒重量、风电机组基础造价、道路及安装难16易度等方面,通过理论发电量及财务初步分析,选择度电成本较低、运行维护成本较低的风电机组作为风电场的可选机型风电场年发电量估算风力发电场理论年发电量估算方法主要采用计算机模型估算法利用软件等风资源计算软件,估算风力发电场中各台风力发电机组的理论年发电量对于复杂地形的风资源评估,推荐采用非线性风资源分析软件上网年发电量估算在理论年发电量估算基础上进行以下修正:(1) 空气密度修正相同的风速条件下,空气密度不同则风力发电机组输出不一样,生产厂家应根据当地空气密度调整功率曲线;倘厂家无法提供时,可根据风功率密度与空气密度成正比的特点将空气密度对应下的功率估算曲线估算结果乘以空气密度修正系数其中,空气密度修正系数计算公式为:空气密度修正系数=平均空气密度/标准空气密度;(2) 尾流修正由计算软件自行生成,一般尾流影响折减系数约为5%;(3) 控制与湍流折减一般控制与湍流强度系数取5%左右; (4) 叶片污染折减一般取3%左右; (5) 风力发电机组可利用率一般取95%; (6) 厂用电、线损能量损耗一般取3~5%;173(7) 周边风电场对发电量的影响一般由计算软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折减;(8) 气候影响停机根据风力发电场所在地实际情况进行折减电气风电场主接线设计方案根据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和出口电压等级确定,一般选用一机一变,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若干台风电机组成一组,根据风电场装机容量确定组数,再根据组数确定风电场专用变电站高压进线柜的数量,并根据风电场规划装机容量预留扩建的余地在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设计完成并通过审查和风电场主接线设计完成后,才能考虑风电厂集电线路、升压变电设备及通信和控制设备的订货集电线路一般采用架空线路形式,当风场环境和景观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电缆变电站一般采用敞开式设备,场地狭窄或沿海等特殊地区为防止盐雾腐蚀可采用,需对运行维护等方面费用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深度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和《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执行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由业主方单独委托有相应资质设计18院完成接入系统设计应根据风电场所在地的电力系统规划、地区风电场规划、风电场近几年建设计划以及工程布置等具体条件,确定风电场与电力系统连接的方式、输出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输出容量以及配套输变电工程等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设计应包括电气一次、电气二次以及通信和远动接入电力系统的具体要求土建工程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应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坚持因地制宜、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充分考虑结构的受力特点,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根据风电机组单机容量、轮毂高度和地基复杂程度,地基基础分为1、2、3级三个级别,设计时根据具体情况按《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采用风电机组基础型式主要有扩展基础、桩基础和岩石锚杆基础,具体应根据建设场地地基条件和风电机组上部结构对基础的要求确定必要时需进行试算或技术经济比较当地基土为软弱土层或高压缩性土层时,宜优先采用桩基础沿海滩涂地区风电机基础型式选择应综合吊装平台布置要求确定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上,或参考风速超过50m/s的风电场,其地基基础设计应进行专门研究变电站设计19变电站总布置须综合考虑电气输电线路布设、对外交通、现场地形地质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在变电站总体布置时,除考虑主要生产部分的主体功能外,还应结合风电场的建设规模、人员配置、管理模式、办公、生活等辅助功能,统筹安排变电站设计时应按风电场规划容量一次设计,分期建设辅助工程及配套设施应一次建设完成变电站内一般设生产综合楼和生产辅助楼,也可以两者合并变电站生产综合楼建筑物及主要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应在二级以上,建筑物结构应根据当地条件选择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建筑物布置应考虑给排水及污水处理要求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一般规定风电场的场址选择,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风电场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必须贯彻《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条例、标准和规定在项目预可研阶段应进行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根据经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落实有关环境保护的措施;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提出防治污染的工程措施图纸和设计文件可行性研究设计中经审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如需变更,必须征得原主审部门的同意20风电场设计中应对废水、噪声、电磁辐射等污染因子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变电站站区及周边地区应进行适当绿化,恢复和改善变电站周围地区的生命环境电磁辐射污染防治风电场选址时注意避开微波传输的路径变电站及进出线的电磁辐射对环境影响应符合GB、GB和GB等的规定,以及现行的HJ/T24要求在变电站的设计中应选用电磁辐射水平低的设备设备及配件的加工应精良,外形和尺寸合理,避免出现高电位梯度点变电站进出线方向应选择避开居民密集区,主变压器及高压配电装置宜布置在远离居民侧变电站附近高压危险区域设置相应警告噪声预防衡量风力发电机组的噪声水平有两个指标:一个是声源的声强水平,另一个是接受声音处的声压水平声强水平描述声源的强度,声压水平则描述噪声传送到任何一点的情况现代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商提供的典型声强水平值的范围在95dB(A)到dB(A)声强水平随风速变化,所以与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有关大风吹过灌木和树林时产生的噪声会掩盖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噪声,对于噪声评估来说低风速是关键,厂家通常提供的是8m/s风速时的声强水平距离风电场m处声压水平的典型值是35-45dB(A)风电场噪声首先应从声源上进行控制,要求设备制造21部门提供符合国家规定噪声标准的设备对于声源上无法根治的生产噪声应采取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目录1 范围1.1 本导则适用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公司所属或管理的国内建设的陆上风电场工程,在国外投资建设的工程可参照执行。

1.2本导则适用于装机容量为50MV级以上的并网型风电场工程设计,其他规模和离网型风电场工程可参照执行。

1.3本导则适用于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为750kM级以上的风电场工场设计,其它机组可参照执行。

1.4本导则适用于新建和扩建的风电场工程设计,改建工程的设计可参照执行。

1.5本导则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负责解释。

2 总则为贯彻落实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两高一低” (高速度、高质量、低造价)的基建方针,按照“安、快、好、少、廉”的基建工作管理要求,规范和促进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所属区域公司、产业公司的风电场工程建设工作,统一和明确设计标准,特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作为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的企业标准,如与国家的强制性标准不一致时,应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本导则按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标准、规程、规范编制。

如遇标准、规程、规范调整或新增,则以最新颁布的标准、规程、规范为准。

风电场工程设计一般包括风电场和升压变电站(开关站)两部分,风电所长勤务员接入系统设计按有关规定执行。

风电场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1风电场工程设计应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适用的要求;2风电场工程设计应在工程中长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应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规划的关系,充分考虑后期工程建设的可能性;3风电场工程设计应充分利用场区已有的设施,统筹考虑分期建设情况,避免重复建设;4风电场工程设计中,工程建设用地应与规划、国土等部门相直辖市,必须坚持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原则;5风电场工程设计应落实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和植被的破坏;6风电场工程设计应采用先进技术、先进方法,减少损耗,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7风电场工程设计应符合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要求,落实安全预评价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8风电场工程生产运营管理模式一般考虑“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原则。

风电场工程设计一般包括工程规划、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项目核准申请报告)、招标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编制等阶段。

各设计阶段文件编制深度应满足国家和待业现行的标准、规程、规范及相关规定的要求。

各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1工程规划阶段按照风电场工程规划的编制要求,收集基本资料,编制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主要工作内容和深度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 中附件二《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编制办法》 (发改能源[2005]899 号文)规定执行。

1)对规划风电场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取得可靠的基础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作为规划的依据;2)根据风能资源普查成果、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其他风电场前期工作成果等初步选定各规划风电场场址;3)对各规划风电场的风能资源、工程地质、交通运输及施工安装条件进行分析;4)初步估算各规划风电场的装机容量;5)提出各规划风电场的接入系统方案;6)对各规划风电场进行环境影响初步评价;7)对各规划风电场进行投资匡算;8)经综合比较,确定规划风电场的开发顺序。

2预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预可行性研究工作时应对风电场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取得可靠的基础资料。

按照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规程与规范开展设计工作,设计成果满足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

风电场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原则、内容、深度和技术要求,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风电特许权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及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中附件二《风电场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发改能源[2003]1403 号)规定执行。

1)初拟项目任务和规模,并初步论证项目开发必要性;2)综合比较,初步选定风电场场址;3)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4)初步查明风电场工程地质条件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5)初选风电机组机型,提出风电机组初步布置方案;6)初拟土建工程方案和工程量;7)初拟风电场接入系统方案,并初步进行风电场电气设计;8)初拟施工总布置和总进度方案;9)进行初步环境影响评价;10)编制投资估算;11)项目初步经济评估。

3可行性研究阶段按照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勘测设计规程与规范开展勘测、设计工作,设计成果满足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

主要工作内容和深度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风电场工程前期工作有关规定的通知”中附件三《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发改能源[2005]899 号)规定执行,并增加节能减排章节。

1)确定项目任务和规模,并论证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对风电场风能资源进行评估;3)查明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条件,提出相应的评价和结论;4)选择风电机组机型,提出风电机组优化布置方案,并计算风电场年上网电量;5)根据风电场工程接入系统方案,提出风电场和升压变电站电气设计方案;6)拟定消防方案;7)确定工程总体布置、中央控制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布置和主要尺寸,拟定土建工程方案和工程量;8)确定工程占地范围及建筑征地主要指标,拟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施工总进度;9)拟定风电场工程定员编制,提出工程管理方案;10)进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11)拟定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方案;12)编制节能减排方案;13)编制工程设计概算;14)进行工程经济评价。

4招标设计阶段招标设计阶段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风电场采用的风电机组机型;2)对风电机组进行优化布置,确定风电场微观选址方案及变电站位置;3)根据微观选址成果和设计要求,进行风电场测量和地质详勘;4)进行箕压变电站建筑方案设计;5)根据风电机组主设备情况,进行风电场土建方案设计;6)根据设备选型情况,进行风电场电气方案设计;7)编制风电场招标文件;8)编制招标设计概算。

5施工图设计阶段按照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批复意见(及专家评审意见) 、按招标阶段确定的主要技术方案、根据勘察设计规范及工程建设总进度要求,对本工程的设备及安装工程、建筑工程及其他相关工程项目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和细部设计,提交满足规程规范浓度要求的施工图。

1)风电场工程总图;2)场内道路施工图;3)风电机组基础与箱变基础施工图;4)升压变电站土建施工图(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 ;5)风电场及升压站电气一次施工图;6)风电场及升压站电气二次(含通信)施工图;7)线路工程施工图;8)编制风电场工程施工图预算。

6竣工图编制阶段风电场工程竣工图编制以施工图为基础,并根据勘测、设计、施工、监理、调试、项目建设单位审核确认的“设计变更通知单” 、“工程联系单”等变更文件,以及现场施工验收记录和调试记录等资料编制竣工图。

竣工图的编制深度应符合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的要求。

竣工图内容应与施工图设计、设计变更、施工验收记录、高度记录等相符合,应真实反映工程验收的实际情况。

风电场工程竣工图编制可参照《电力竣工图文件编制规定》 (KL/T5229-2005)执行。

3风能资源测量风电场宏观选址3.1.1 风电场宏观选址遵循的原则一般是,从宏观的角度,在一个较大范围内,根据风能资源初步调查与分析的结果,并参考其他风电场前期工作成果,选择最有利的场址,以求增大风电机组的出力,提高风电场的经济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因素对风能利用、风电机组使用寿命和安全的影响;全方位考虑场址所在地对电力的需求及交通、电网、土地使用、环境、文物、军事等因素。

3.1.2 风电场宏观选址应根据风能资源普查结果,并参考其他风电场前期工作成果,初步确定几个风能可利用区,分别对其风能资源进行进一步分析、对地形地貌、地质、交通、电网及其他外部条件进行评价,并对各风能可利用区进行相关比较,从而选出并确定最合适的风电场场址。

一般通过利用收集的该地区气象台、站的测风数据和地形地质资料并对其分析、到现场询问当地居民、考察地形地貌特征(如长期受风吹而变形的植物、风蚀地貌)等手段来进行定性,从而确定风电场场址。

测风方案3.2.1 测风塔的布置1对于地形较为平坦的风电场,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塔址安装测风设备,原则上一座测风塔控制半径不超过5km;2对于地形较为复杂的风电场,应区分不同区域和地段,选择各地段有代表性的塔址安装测风设备,原则上一座测风塔控制范围不超过10km2;3对于地形十分复杂的风电场,可考虑增加临时测风塔,临时测风塔安装高度不低于40m;4对于特殊下垫面的风电场如滩涂风电场,就应考虑风速沿内陆方向衰减趋势,根据场址条件,宜由海岸线至内陆方向不超过500m设立测风塔;5测风塔安装位置应能代表风电场区域平均风能资源水平,每个风电场原则上不少于2 座测风塔;6为满足风电场前期、运营和后评价全过程风资源评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设立永久性测风塔,长期保留与维护。

3.2.2 测量参数、测量仪器1测量参数按照《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GB/T18709-2002)相关规定执行。

1)风速参数采样时间间隔应不大于3秒,并自动计算和记录每10 分钟的平均风速,每10 分钟的风速标准偏差,每10 分钟风极大风速及其对应的时间和方向;2)风向参数采样时间间隔应不大于3秒,并自动计算和记录每10 分钟的风向值。

风向采用度(°)来表示;3)温度参数应每小时采样一次并记录,单位为C;4)大气压力参数应每小时采样一次并记录,单位为kpa。

2测量仪器1)测风仪器设备在现场安装前应经法定计量部门检验合格,在有效期内使用;2)风速传感器应满足测量范围为0m/s~60m/s,误差范围为士0.5m/s (风速范围3m/s~30m/s范围),工作环境温度应满足当地气温条件;3)风向传感器应满足测量范围为0°~360°,精确度为士°,工作环境温度应满足当地气温条件;4)大气温度计一般应满足测量范围为-40 C ~+50C ,精确度为士1 C的要求;5)大气温度计一般应满足测量范围为60~108kpa,精确度为士3%的要求;6)数据采集器应具有本规定的测量参数的采集、计算和记录的功能,具有在现场或室内下载数据的功能,能完整地保存不低于 1 2个月采集的数据量,能在现场工作环境温度下可靠运行;7)在受强热带气旋影响的风电场现场,可增加强风观测仪器。

3.2.3 测风设备及安装按照《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GB/T18709-2002)相关规定,选择与安装测风设备。

安装前应注意收集周围已有测站和气象站的测风资料,分析其风况特征,了解当地盛行风向,以有利于测风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1测风塔结构一般选择桁架型形式,高度应接近或高于拟安装风电机组的轮毂高度。

测风塔应该具备设计安全,结构轻便、易于运输及安装,在现场环境下结构稳定,风振动小等特点;并具备防腐、防冻、防雷电要求及配备“请勿攀登”等明显的安全标志;2风速仪、风向标安装时,其中应有一套风速、风向传感器安装在10m 高度处,另一套风速、风向传感器应固定在拟安装的风电机组的轮毂中心高度处,其余的风速、风向传感器可固定在测风塔10m的整数倍高度;3为减小测风塔的“塔影效应”对传感器的影响,风速、风向传感器应固定在离开塔身的牢固横梁处,与塔身距离为桁架式结构测风塔直径的3 倍以上,迎主风向安装并进行水平校正;在顶层增加一套测风设备并与迎主风向的垂直方向安装;4风向标应根据当地磁北方向安装,设计时应根据当地磁偏角修正为真北,风向标死区范围应避开主方向;5安装数据采集器时,数据采集安装盒应因定在测风塔上适当位置处;安装盒应防水、防冻、防腐蚀、防沙尘和防静电;数据传输应保证准确;6温度计及大气压力计可随测风塔安装;7测风塔的高度一般不低于预装风电机组的轮毂高度,对于装机规模超过200MW勺风电场应设立一座高度不低于100m的永久测风塔;8测风塔除采用传统的机械式测风设备外,根据测风设备技术的发展,亦可推荐采用超声波、雷达等测风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