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教案-中学历史教材资源专题2018001 最新
高三历史复习课教案(15篇)
高三历史复习课教案(15篇) 高三历史复习课教案精选篇1一、同学总体状况:高三12-25班是我校文科班,三个班共810人,其中12-15班为史生班,16-21班为史政班,22-25班为史地班。
本届相当一部分同学历史基础学问不扎实,学习层次参差不齐,对历史的学习方法还不能比较好地把握,二卷答题不规范,历史基础学问很不扎实,理解运用力量较差,与高考的要求和学校的要求还有肯定的差距。
在对同学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一轮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二、定好基调,做好方案:第一轮复定下的基本基调是:“踏实、精确、稳步”。
踏实:依纲据本梳理课本学问,穿插小专题。
延长和加深要适度,照看全体同学,注意夯实基础,扎扎实实,讲得实在,练到实处,达到实效。
基础学问、基本技能要求把握讲到位、练到位。
训练中突出重点,讲究效果。
除了重点内容要训练外,要求重点抓好基础题和中档题的训练,狠抓错题过关,提倡“小题大做”。
在基础学问的学习过程中,注意总结规律,不断提高。
我们要求同学自己在复习过程中总结提高,让同学通过自己的总结,探究解题规律,把老师的教学思路内化为自己的自觉意识。
精确:就是要瞄准考纲,精确定位,把准难度,讲练精确。
稳步:稳步推动,稳中取胜。
不单纯追求进度,以学问是否把握到位为基本依归。
三、教学任务:1、进行第一轮复习把握单元基础学问,巩固学问点,强化学问体系。
2、加强综合训练,讲练结合,全面提高同学的解题力量及思维力量。
四、教研组活动的主要内容:1、仔细学习新课标和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2、开展重点章节、重点内容、难点内容的教学争论,轮番主备。
3、统一教学进度。
4、统一考试的要求与范围,进行考试质量分析,共同总结考试中以及教学中的问题。
5、准时学习新高考的相关理论和最新信息与要求,做到教学目明确,有的放矢,提高实效。
6、集备要求:第一轮复定下的基本基调是:“踏实、精确、稳步”。
高三历史教案-2018年历史讲义提纲[原创] 最新
2018年历史讲义提纲第一讲2004年高考形势分析与高考试题分析一、2004年高考改革2004年全国高考发生重大变化,包括高考模式、科目、内容和要求都发生了很多变化。
2004年高考,全国11省市单独命题,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也有多个版本。
2018年考生迫切需要了解和获得近几年特别是2004年的高考整体情况,一方面了解试题命制的依据、思路和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为2018年考生的备考奠定基础,做好准备。
1.关于自主命题2.关于七套文科综合试卷3.文科综合测试题的命题依据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二、吉林、四川、黑龙江、贵州、云南、重庆、湖南、湖北)历史试题分析及评价(一)总体评价1.关于试题难度(1)总体难度(2)难度设置2.关于考查内容(1)注重基础(2)紧扣主干(3)专题性强(4)科内综合(5)热点侧考(6)覆盖面仍较小(7)关于分数分配3.关于考查方式(1)大题小考(2)小切口,深分析(3)视角新(三)几点启示1.教学中立足于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与掌握。
以记忆为本,以具体知识的理解为主体。
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争取做到记忆、理解现步解决,一步到位。
2.进一步明确历史学科的主体内容,构建历史现象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构建历史基本内容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网,定位基础知识点,在同步解决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基础上,生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加强历史学科的科内综合。
这是取得历史高分的关键。
4.注重具有现实借鉴意义和历史现实反思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的教学与联系。
三、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与2018年高考复习大纲1.所应遵循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2.2018年高考复习大纲(1)高考复习大纲的构成(2)关于超纲与不超纲的问题第二讲关于文科综合的新认识1.如何理解文科综合的考试性质2.如何理解文科综合的考试目标与要求3.如何理解文科综合能力要求4.如何理解文科综合5.如何理解科内综合6.如何理解跨学科综合7.如何理解综合命题走势特点8.我们的几点理解与启发第三讲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应试对策历史高考实际上就是高三历史教学的指挥棒。
中国古代史教案(高三全一册教案)
中国古代史教案(高三全一册教案)第一章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夏、商、西周建立和灭亡的基本情况;三个暴君及他们的暴行;世袭制;盘庚迁殷;国人暴动;井田制和分封制。
二、思想教育目标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重要的文明古国。
2.通过介绍夏商奴隶的生活,让学生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和奴隶制的残酷。
三、能力目标1.通过介绍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让学生增长具体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明白历史发展中的兴衰之道。
2.通过介绍武王伐纣,让学生增长综合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王朝更替和分封制。
难点:国家概念的讲解。
教学方法始终以问题的解决贯穿课堂之中,不断引导学生去思考,逐渐让学生通过事物的表面去揭示历史的本质和规律。
教学思路1.本节内容以简单的语言描述了夏、商、西周的更替及其制度,知识点多,学生学起来有困难。
王朝更替的原因,学生可能不易得出。
所以,本节课应引导学生多加分析,准确理解,获得对历史本质的一点认识。
2.本节课的教学,拟采取多设置问题的方式,不断引发学生作深层次思考,同时用问题形式把全节课内容串起来。
3.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力争处理好大字内容、小字内容的关系,给学生一个充实的、有趣的历史全貌。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以后,人类开始向阶级社会迈进。
到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今天,我们分别向大家介绍奴隶制确立、发展和繁荣时期的夏、商、西周。
(板书: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讲授新课】大禹治水时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深得各部落的拥护,他以“禅让制”的形式接替舜,成了部落的首领。
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发展,特别是战争的频繁,禹的权力越来越大,以致发展成个人专断。
据说有一次禹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一个首领因迟到而被禹杀了。
可见,禹似乎已不是群众的首领,而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了。
高三历史教科书教案七篇
高三历史教科书教案七篇高三历史教科书教案(篇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诗经》和楚辞、汉赋和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各种文学体裁特点与成就;(2)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
揭示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运用: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
探究文学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阅读、比较、讨论探究、综合归纳法。
(1)通过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特色;(2)通过阅读,练习,欣赏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2)通过对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学习,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怀和美感教育;(3)以一些杰出的文学家身上具有的热爱祖国、关怀民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难点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文学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反映;使学生对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社会背景紧密地联系,更好地去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发展变化的根源教材对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的形成和兴盛的原因分别叙述,只是了解了具体的原因,教师需要从具体的原因中去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根源:文学形式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教学工具幻灯片。
图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中国古代文学无论就其体裁的多样性、还是产生的时间、所取得的成就,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是无与伦比的。
请同学们诵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高三历史优秀教案
高三历史优秀教案高三历史优秀教案1一.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世界历史》。
本课属于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中第三节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课,其主要内容是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趋势及影响。
二.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是初三学生。
由于学生已在前两节课:冷战中的对峙、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所以在学习本课时对于战后世界的局势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不叫熟悉,接受较快,容易进入新的学习,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思考会比较深刻。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掌握冷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具体表现,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一难点。
2.通过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搜集、整理有关历史资料并和同学一起分析有关实例、阅读教材,使同学明确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总体趋势,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可以播放有关视频,有关新闻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认真自主的学习态度。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中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应抓住机遇,勇于挑战,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的和平安定奉献一份力量。
四.教学重点掌握冷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具体表现。
五.教学难点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六.教法设计历史情境教学法历史情境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理论、初中生历史学科特点和初中生学习历史的认知规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大脑综合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建立愉悦的表象优化认知过程,掌握历史知识,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高三历史知识点讲课教案
高三历史知识点讲课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高三历史知识的教学提供一个详细的讲课计划和教学指导。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历史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高三历史知识点的重要性,并了解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意义;2. 掌握高三历史知识点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内容;3. 学会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运用历史知识解读现象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a) 高三历史知识点的概念和内容;b) 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2. 教学难点:a) 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思考和问题解决;b)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运用历史知识解读现象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本教案将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导入(5分钟):a)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b) 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2. 知识讲解(30分钟):a) 针对每个历史知识点进行概念和内容的详细讲解;b) 结合图表、案例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3. 学生互动(15分钟):a) 提问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b) 引导学生就历史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4. 练习巩固(20分钟):a)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b) 整理学生答案,进行梳理和讲解。
5. 学生总结(10分钟):a)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历史知识点;b) 指导学生如何巩固和拓展历史知识。
六、教学评估本教案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评估:a)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b) 观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练习题评估:a) 通过练习题的答题情况和答案,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b) 分析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指导学生进行巩固和提高。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可以全面、系统地学习高三历史知识点,并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解读现象的能力。
高三历史教案-2018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第
高三历史复习讲义陕西师大附中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一)宏观掌控本阶段是中国历史的幼年时期,其主要特征是中华文明基础的初步奠定。
1、奴隶社会(1)历程形成——夏发展——商鼎盛——西周瓦解——春秋(2)政治夏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商强化了国家机器,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诸侯争霸。
(3)经济夏、商、西周生产工具尚处于金石并用时代,后期出现少量青铜工具;春秋时出现铁器和牛耕。
劳作方式是奴隶集体劳动。
土地制度是井田制。
赋税制度上受田者要向周王交纳贡赋。
(4)文化甲骨文和金文、历法、医学、《尚书》和《周易》,雕塑和青铜艺术达到高峰,两伟大思想家老子和孔子。
(5)民族关系夏、商、西周都是由华夏族的不同部族建立的,国内各民族联系和交往不断加强,春秋诸侯争霸促进了民族融合。
2、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战国时期(1)政治政权逐渐掌握在新兴地主阶级手中,形成变法、改革浪潮;政治体制发生根本变化,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治体制建立起来;大国争霸,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
(2)经济铁器、牛耕使用更普遍;井田制瓦解,封建制生产关系确立;“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实行。
(3)文化:科技成就突出表现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如天文历法、医学等;社会大变革突出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如百家争鸣。
(4)民族关系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华夏族逐步形成,为秦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打下基础。
(二)微观细嚼1、夏、商、西周的更替(1)夏:约公元前2180年,禹建立夏朝,都阳城;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
(2)商: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都于亳,盘庚候前都于殷;约公元前1846年,武王伐纣,牧业之战后灭亡。
(3)西周:约公元前1846年,武王建立,都镐京;公元前771年,犬戎灭西周;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因为周厉王暴政。
2、重要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1)分封制目的:巩固奴隶主统治内容: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诸侯与周王关系:诸侯服从周王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打仗分封的诸侯国:齐、鲁、燕、卫、晋、宋等意义: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瓦解:春秋时,诸侯争霸、铁器和牛耕的使用(2)井田制性质: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内容: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臣下,土地可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买卖,受田者要向周王交纳一定的贡赋劳作方式:奴隶集体耕种瓦解:春秋时,诸侯争霸、铁器和牛耕的使用3、春秋战国的纷争根源:各地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目的:为争夺土地、人民和对其它诸侯国的支配权经过:春秋齐桓公争霸、晋楚争霸和吴越争霸;战国时三家分晋、田氏代齐、长平之战影响:给人民带来痛苦、灾难;加速了由分裂走向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和4、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剥削方式(封建的)井田制瓦解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确立5、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区别和本质:春秋时的改革是奴隶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改革,但结果却使用法律条文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定下来;战国时的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为发展封建经济和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内容: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作用和结果: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建立起了地主阶级的统治,新的封建制度确立了6、商鞅变法背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新兴地主的出现——新兴地主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内容:第一次(“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按功授爵;“燔诗书而明法令”);第二次(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确定封建土地私有制)意义:使秦国国富兵强,为其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商鞅实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7、春秋战国的文化思想:老子,道家创始人,辩证法思想,主张“无为”。
高三历史优秀教案5篇
高三历史优秀教案5篇奋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
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
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它。
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也不是难事,只要你做到了有爱好。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最新高三历史优秀教案5篇,盼望大家喜爱!最新高三历史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学问与力量了解新航路开拓的缘由、过程(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的地理大发觉)和影响(包括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对美洲和欧洲思想文化的影响等)。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世界地图,了解古代文明区域的分布以及新航路开拓的路线并绘制出各航海家的航线和所到达的地区。
2.采纳历史、地理和政治相结合的手段来全方位的把握世界文明由独立、分散走向联结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组织形式的形成以及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的原理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到开拓文明交往航线的看似偶然实则必定,不仅要熟悉开拓文明交往航线之前世界的状态,了解开拓的缘由和过程,也要熟悉开拓后世界的格局和变化,养成联系地看待历史进展的力量,树立面对世界的眼光。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新航路的开拓及其影响。
难点:地理大发觉使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
三、教学方法(一)老师通过提问、举例、图片和实物的展现、纪录片或书籍的介绍等方式来多角度进行学问讲授。
(二)同学参加问题的回答,材料的阅读,课堂趣味测试、小组争论等多方式的对学问进行学习和把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为纪念新航路的开拓,人们在葡萄牙里斯本塔古斯河口耸立了一个纪念碑。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都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最终开拓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西方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觉”。
地理大发觉转变了世界各大陆和各大洋的分割孤立状态,加强了世界范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开头形成预备了条件。
新航路的开拓也是布满血腥大事的近代殖民地掠夺和殖民地瓜分的开头。
高三历史复习课教案15篇
高三历史复习课教案15篇高三历史复习课教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落实贯彻。
本届高三历史复习以新课程标准与20XX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为依据,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狠抓基础知识,注意提高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现象、探究历史规律和正确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争取在__年高考当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二、复习目标1、依据新课程标准和2____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狠抓基础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以提升复习效率,实实在在地推进素质教育。
3、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特别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三、学生情况分析本届共八个班376人选修历史,其中2班、4班中有陆建江、张杰、吴晓琴、陈红等几名学生基础好一点,其余基础都较差。
从整体看,由于生源的因素,历史分析问题能力整体较差,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只能分层教学,重点辅导。
力争完成学校和上级领导给我们分配的指标。
四、具体措施1、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__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积极关注广东、海南地的课改方案,积极探索实践新课程改革。
2、认真备课、上课,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努力提高45分钟效率,认真批改作业练习,做到“有做必批”。
3、备课组分工合作,进行集体备课,加强学习与交流,备课组内部多听课,多交流,集思广益,以不断完善。
4、加强个别辅导与答题,针对性的辅导不同学习状况的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一些有基础学习认真的学生,重点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基础差,但学习态度好的学生,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消化,多鼓励他们,使其保持学习的热情;对于基础差,而且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同学,进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集中精力听好每节课,掌握基础知识。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复习高三历史学科的重要知识点,并加深对历史概念、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2. 提供针对历史学科的专业指导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研究,形成独立历史思维。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
- 引入本节课的话题,解释高三历史专题复习的重要性和目的。
二、知识点复习(40分钟)- 将高三历史学科的知识点按照重要程度和难度进行整理,并列出清晰的复习计划。
- 分模块进行知识点讲解和讨论,包括但不限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概念等。
- 设计互动活动,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历史的见解。
三、解题技巧指导(30分钟)- 分析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方式和考点,介绍解题思路和技巧。
- 通过解析历年高考历史试题,引导学生提高解题时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 针对常见的历史题型,提供解题策略,并解答学生遇到的疑惑和困惑。
四、历史思考与研究(30分钟)- 提出历史学科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历史思考和研究。
- 运用历史分析方式,探讨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
- 进行小组或个人研究项目,让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进行深入的历史调查与研究。
五、反思与总结(10分钟)- 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和困惑进行反思和总结。
-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教案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互动活动中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2. 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和个人研究报告,以及课堂上的提问和回答情况。
3. 收集学生的笔记和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高三历史教案-中学历史教材资源专题2018003 最新
中学历史教材资源专题12本单元近几年高考知识点简表年分卷别选择题材料题问答题1999年全国卷①陈独秀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的原因②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的“党内合作”方式的最早提出者全国春季卷①前期新文化运动评价②孙中山晚年指出,阻碍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关键因素2000年京皖春季卷①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主要表现广东卷①中共“一大”确定的任务与目标②共产党人开始参加国民党的改组工作时间全国卷①与以往军校相比,黄埔军校的特点2001年全国文综卷①新文化运动时,陈独秀等在政治上的主张天津卷①新文化运动中偏激倾向表现2002年北京春季卷①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政治基础的原因②中共继承孙中山未竟事业主要表现全国文综卷①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主要内容2003年江苏卷①刃、中山对民主革命的重要贡献②在民主革命时期,知识分子走向社会、与工农相结合开始时间③国民政府决定收回汉口英租界的背景2004年京综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五四运动广东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北伐江苏五四运动;国民政府所在地的迁移2005年北京春季五四运动的导火线;革命统一战线;大革命的背景内蒙文综新文化运动广东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本单元“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高考考察重点之一。
命题点广,主要分布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国共合作。
命题尤其集中于革命统一战线,已多年已不同题型,从不同角度考察。
总体上看,选择题是命题的主要方向。
本单元“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近年来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低。
应加强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大革命兴起这一内容的全面综合理解和掌握,从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立场把握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如何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主义对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主义的评价和它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
鉴于台湾问题的现实性,更应加强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背景的理解,并注意与抗战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比较易展望祖国统一。
高三历史课程教案
高三历史课程教案高三历史课程教案(精选篇1)一、教材分析《宋明理学》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三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主要思想,掌握理学和心学的内涵,体会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本节内容是对前两节春秋战国---西汉儒家思想的继续和发展,又是第四节课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铺垫,在本专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说出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2)说出理学和心学的内涵。
2.能力目标:(1)通过宋明理学学习,学会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炎祖国文化宝库增益新的内容的人生理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对前两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已有了深入的学习,基本掌握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历程。
但是本课思辨性较强,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讲述理学和心学的内涵,应让学生看出对前代儒家思想的的继承和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五、教学方法1.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高三历史教案-中学历史教材资源专题1 最新
中学历史教材资源专题 1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一、高考热点阐释最新《考试大纲》中对本单元的考点做了新的调整。
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的文化不作要求,重点放在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强盛、瓦解的过程,以及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考查上。
例如2004年全国考卷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普及”产生的社会影响。
学生在复习本单元内容时,应和后面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构成知识板块。
找准历史、地理、政治的切入点。
二、知识网络结构我国早期的人类: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氏族公社时期:山顶洞人、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大汶口父系氏族、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生产工具的发展: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十骨器+弓箭社会生产的发展:采集、狩猎—采集、渔猎+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社会组织:原始人群+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部落及部落联盟个国家阶级阶层:奴隶主、奴隶、平民阶级关系阶级压迫:国家机器;“人牲”;“殉葬”;“炮烙之刑”阶级斗争:“国人暴动”经济制度:井田制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农业:铜器使用和原始水利灌溉—有黍、稷、麦、稻、桑、麻等农作物;酿酒出现个农作物品种增多社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青铜制造业个“百工”、手工业作坊里,全用奴隶劳动文化成就:“夏历”;商有世界上最早日食、月蚀记录;商朝青铜艺术和铸造技术;“甲骨文”原因:大国诸侯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大国争霸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影响:诸侯国数目减少;促进民族融合战国七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燕、韩、赵、魏、秦。
新兴地主阶级在七国变法;主要有秦国的商鞅变法生产力的产展:春秋时期使用铁器和牛耕;战国时铁器和牛耕得到推广。
兴修都江堰、郑国渠等著名水利工程;冶铁、煮盐等手工业发达;封建城市兴起生产关系变化:春秋时井田制瓦解,封建剥削方式出现;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思想:春秋时出现了老子、孔子等著名思想家;战国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家有墨子、孟子、苟子、庄子、韩非子科技:在天文历法、医学、建筑等方面有突出成就文学:《诗经》和屈原艺术:青铜艺术和音乐艺术达到很高水平三、复习基本目标1.能够分别理解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的基本特点和发展线索。
高三历史教学教案
高三历史教学教案高三历史教学教案篇1一、对教材的剖析和处理--说教材:(一)、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人在地理上的重大发现,掌握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经过和意义;理解宗教改革的原因和作用;掌握德意志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爆发的时间和领导人。
2、德育目标: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以下问题:(1)、新航路的开辟既需要技术条件,更需要决心和勇气。
(2)、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积极影响,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3)、德意志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
3、能力培养目标:(1)、在教师帮助下,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的开辟的动机和取得的成就,结合开辟新航路的成果和后果进行思考,加以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在教师帮助下,使学生认识作为飞机制度精神支柱的天主教会的反动性,德意志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反封建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看事物本质的能力。
(二)、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其为重点、难点的依据:一、指导思想: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
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考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现状分析:1、教师视野不够开阔,业务钻研不是特别到位。
2、有时知识点落实不是很到位,学案没有做到及时、全面地检查。
个别同学存在不完成作业现象。
3、做题很多,但学生没有完全消化掌握,做过的题继续出错。
以后,要强化纠错本的使用,多考查易错题。
4、学生初中时历史课没学好,通史掌握很不理想,特别是时间概念很模糊,今后应适时穿插、讲解有关通史知识。
5、学生联系、归纳能力有待加强,答案写得过多,要点提炼不出来。
6、对材料题的变化研究不够,定势思维倾向有待克服。
7、读题、审题能力有待加强。
(审题时间太短,审题不清便匆忙下笔)三、教学安排:全学年总体安排三轮复习。
高三历史教科书教案
高三历史教科书教案高三历史教科书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掌握中国古代商业生产发展的概况以及不同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理解坊与市、交子、商帮等重要概念;知道商业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通过出示相关史料,引导小组合作探究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提高思辨能力,以及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各代商人发展状况的了解,感受商业发展的辉煌,理解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古代商业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表现。
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呈现《周书》中关于农工商业的描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提问: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古代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商业活动?商人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商业发展与哪些因素有关?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古代商业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先秦商业过渡:商业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大家知道商人什么时候出现的吗?学生阅读课文回答后,教师总结: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做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
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贩卖的物品为“商品”,从事交换的行业为“商业”。
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二)秦汉商业过渡:秦汉以来,面对商业的发展,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请同学们看一段材料。
学生阅读材料后回答,教师总结: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三)隋唐商业1.商业繁荣的原因播放敦煌纪录片关于敦煌莫高窟45窟盛唐时期壁画《胡商遇盗图》片段,同时展示开元通宝图片,学生思考唐代商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观察并思考,回答出原因:社会繁荣、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货币的流通。
教师补充材料,出示京杭大运河的图片,启发学生回顾大运河开凿的意义。
学生联系旧知可回答,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促进了隋唐商业的繁荣。
2.商业繁荣的表现教师出示白居易《卖炭翁》原文,提问“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体现了唐代的商业交易场所是什么?学生可知是市。
高三历史教案10篇精选
高三历史教案10篇精选历史的组织方式有很多种,包括按时间顺序,按文化,按地区和按主题排列。
教案是针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及教育对象具有明确目的性、适应性、实用性的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三历史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高三历史教案篇1一.说教材儒家思想从春秋时期孔子创立,战国孟子、荀子发展,西汉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宋明时期成为官方哲学,明清出现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家在思想文化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历年高考也多有涉及,因此本科十分重要。
二.说目标1.教学目标:A.通过复习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B.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及归纳、概括和辩证看问题的能力;C.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2.教学重难点:①儒家思想各阶段的代表人物及思想;②通过问题探究,政史结合得出结论。
三.说学生:高三学生已经对必修一、二、三及选修都已学过,还有一些电视剧的演播,学生还是比较了解的。
四.说教法: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
五.说教学过程:I.导入:先通过二个题来回顾知识;II.全程分析儒家思想(3.4.5.6.7),得出结论;III.儒家思想的综合评价(8.9.10),得出结论;IV.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思想(11.12),得出结论。
V.预示高考,布置作业(问答题)高三历史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教材中提供的历史文献,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并在此基础上能对其种类、部门、管理等方面进行列举。
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能对“工官”制度作进一步认识;同时,能对所涉及的手工业专有名词进行探究。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养成阅读历史文献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借助历史文献进行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高三历史学习教案
高三历史学习教案高三历史学习教案篇1第六节亚洲革命风暴重点:欧洲列强加紧侵略亚洲的主要方式及其危害;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性质与作用难点: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原因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地图、历史图片、投影仪等教学设备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亚洲革命风暴形势图”。
提问:世界历史发展到19世纪上半期时,亚洲哪些国家的领土已不再完整?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
引入新课。
二、亚洲革命风暴:1.亚洲革命风暴的起因提问:欧洲列强何时踏上殖民亚洲之路的?回忆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殖民历史,结合地图,简介19世纪上半期亚洲一些国家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提问:工业革命前后,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方式、特点有哪些不同?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明显的历史阶段性特点。
通过比较商业利益和工业利益的结果不同,引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危害。
可结合教材中资料部分所引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中的一段话进行分析。
2.亚洲革命风暴的性质依据教材,重点分析其双重性。
3.亚洲革命风暴的五次重大起义及意义结合地图由学生概括起义名称,分析起义的意义。
教师简介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三、印度民族大起义本目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如下:首先,由学生阅读教材中本目内容,归纳起义的原因、概况和意义。
其次,教师设置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起义的特点和失败的原因。
例如:印度民族大起义有哪些人参加?起义的主力是谁?是谁?印度的封建王公为什么要参加起义?发挥了什么作用?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并可扩展、引申:探讨印度人民怎样才能取得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胜利?印度的独立最终采取了什么方式?四、小结亚洲革命风暴之所以发生在19世纪中期,是工业革命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亚洲的结果。
它是亚洲人民掀起的第一次争取民族独立的高潮,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和本国的封建势力,体现了亚洲人民争取改变现状的进步的历史要求。
高三教案历史
高三教案历史高三教案历史篇1秦朝统治教学建议秦能统一中国的原因和秦朝的历史地位应从客观上的需要和可能两方面探索秦统一的原因。
(l)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从经济方面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了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④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
⑤长期的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2)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
①秦国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秦国新兴地主力量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
③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
④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秦具备完成统一的主客观条件。
(3)历史地位②开创了对中国历史有深远影响并被后世继承的政治、经济制度。
③秦朝因_而亡,给予汉及后世统治者以深刻教训。
④秦修筑的万里长城是影响深远的古代伟大工程。
高三教案历史篇2第二节洋务运动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教学用具;相关图片和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让学生回忆“19世纪60年代的清政府面临什样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局面,清朝政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由此导入新课。
二、洋务派与顽固派让学生阅读“洋务派与顽固派”一目,回答: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各派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的主张是什么?统治者慈禧在这件事上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态度?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张,讨论他们主张的异同,并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比较两者哪一个较进步。
并思考为什么会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洋务运动,即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前提条件。
三、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组织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一目,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并记录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历史教材资源专题10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一章国共的十年对峙Ⅰ.阶段特征本单元讲述了1927年8月到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的历史。
基本特征是国共政权的对峙。
这一时期矛盾错综复杂,其中,主要矛盾经历了由阶级矛盾向民族矛盾的转化。
主要内容:国民党新军阀取代北洋军阀的统治,建立了一党专政。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从参加革命到独立领导革命,从右倾转向“左”倾,从幼稚走向成熟,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革命区域从南方转向北方,从选择走俄国人的道路到走自己的道路,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和第一代领导核心,建立了革命武装和根据地,逐步走向成熟。
日本帝国主义逐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国共两党由武装对峙到逐步走向合作,中国革命逐步由内战转向对外的民族战争。
. 国共政权对峙时期中国社会特点。
⑴.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再次合作: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疯狂屠杀革命党人;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形成国共政权对峙;30年代起,随着中日民族矛盾激化,国共两党又逐步走向再次合作抗日;⑵.社会矛盾由阶级矛盾为主转为中日民族矛盾为主;⑶.国共两党自身发生变化:国民党内部分化,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⑷.官僚资本形成并确立了对国民经济的统治地位,新民主主义经济开始形成;⑸.美日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20年代美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采取经济扩张手段,在中国处于有利地位;30年代日本不断扩大侵华,美日矛盾不断激化;⑹.革命形势在曲折中发展:大革命后革命处于低潮,随着工农武装割据的进行,革命形势高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革命力量遭到挫折,长征胜利后,形成抗日救亡新局面,革命形势重新发展;Ⅱ . 学法指导⑴结合大革命失败的背景,认识三大武装起义的重要意义;(2)通过比较,要认识到中国革命道路与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不同是由两国不同的国情决定的;(3)要注意运用由八七会议到遵义会议的有关史实,来分析说明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的原因;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不畏险阻的乐观主义精神好坚忍不拔的意志,遵义会议和长征的胜利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自我完善、不断发展、具有创造力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强保证。
4)按照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开始、革命形势重新高涨、“左”倾错误使革命受挫、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线索来掌握这一阶段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与发展。
⑸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蓄意侵略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重要步骤,联系世界史,分析九一八事变发生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
整理归纳日本对华北地区侵略的史实,明确由于日本得寸进尺地加紧侵华步伐,使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运用矛盾分析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学习并掌握毛泽东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占线的理论;分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过程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过程,认识团结抗日是当时全民族的呼声,中国共产党善于把握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及时制定出符合民族利益的正确决策,顾全大局,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民族利益的政党,也说明中华民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Ⅲ. 单元概述本单元包括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历史,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由于“左”倾错误好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长征,在长征初期革命形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中共召开了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使党、红军和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遵义会议成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
长征的胜利,实现了战略转移的伟大任务。
经过实践和理论的探索,中共找到了中国革命正确的发展道路由于“左”倾错误好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大举侵华,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高涨。
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民族危机加重,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中国共产党制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合作的抗日序幕。
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对立斗争;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Ⅳ .重温课文第二节“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一。
工农武装起义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毅然走上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道路,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民主革命的措施,反对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
召开八·七会议,发动武装起义。
1.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起义名称时间领导人斗争过程斗争特点意义南昌起义1927.8.1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南下广东失败,余部继续进行斗争,一部转战湘南,一部进入海陆丰为了争取和团结国民党中一部分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建立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向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继续革命的人,仍使用国民党的旗帜秋收起义1927.9毛泽东三路攻打长沙,转向文家市,改向山区进军,三湾改编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号.特点: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秋收起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文家市决策,迈出走向农村的第一步。
2.八七会议:时间:1927年8月7日地点:汉口。
内容:①瞿秋白作《关于党的任务和工作方针问题的报告》;②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③发动秋收起义;④毛泽东提出:“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
影响:①指明了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滋长了“左”倾情绪。
二.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实践上:(1)井冈山的星火:1.①,毛泽东建立工农革命军,经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927年10月到达井冈山。
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②.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工农红军第四军;(2)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力量达到10万人。
(3)根据地的巩固:①军事上:1930年底~1931年秋,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情况,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粉碎了敌人三次反革命围剿。
②经济上:.土地革命:A.进行土地革命的原因:⑴.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封建是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之一,封建的土地制度,是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要使中国革命取得农民的支持,必须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⑶.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B.土地革命的进行:中共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C.土地革命路线:1931年,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
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这条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
D.意义:①.土地革命的进行,使农民获得土地,在政治上翻了身,生活有保证,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农民积极参军参战,革命力量发展起来;②.土地革命的进行,使中共赢得农民的衷心拥护。
③政权上: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理论上:毛泽东的三篇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条件:特殊国情所决定。
主要思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
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三.重难点知识讲析1.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革命道路?农村革命道路是如何开辟的?⑴.原因:①.中国国情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敌人力量强大,农村敌人统治薄弱;无产阶级力量弱小,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他们深受压迫剥削,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②.中国革命的需要:大革命失败后,蒋汪合流,疯狂屠杀革命党人,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为积蓄革命力量,需要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同时,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只有发动农民进行革命斗争,才能形成巨大的革命力量;③.实践得出的结论:大革命后,中共为挽救革命发动的一系列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都失败了,实践证明,中心城市革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⑵.开辟: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决定用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相继举行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但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都失败了;在秋收起义中,工农革命军攻打长沙,损失严重,毛泽东在文家市会议上,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夺取中心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文家市决策,迈出了走向农村的第一步,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实践中,相继写了《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文章,总结了经验教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指引下,红军和根据地发展起来,建立了与国民党对峙的红色政权。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开辟出来了。
2.工农武装割据理论:⑴.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①.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薄弱,无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在城市发动革命的阶级基础,而农民革命要求强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②.政治上:中国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对外没有民族独立,对内没有民主制度,受三座大山压迫,没有进行公开政治斗争的客观条件,必须以革命的武装反抗反革命的武装;③.力量对比上:中国革命的对象是三座大山,敌人力量强大,占据城市,农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④.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是农民和土地问题,中共要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必须把战略重点放在农村;⑵.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提出:是毛泽东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探讨,相继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起义和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论证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
⑶.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内容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
共产党的领导是最重要的条件;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没有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就不能进行,革命根据地不可能存在;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赖以发展的战略基地。
⑷.工农武装割据能够存在的原因:①.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群众基础:大革命的影响;③.革命形势发展,红色政权必然继续发展;④.必要条件:红军的存在;⑤.重要条件:中共的正确领导;⑸.意义: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也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过程中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