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说明文阅读(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说明文阅读(三)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说明文(三)(含答案和解析)一、(2021年四川泸州市)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一3题。
(10分)材料一:天问一号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总重量达5吨。
它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一种火星探测器,主要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
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南部预选着陆区,为更多的科学探索带来了希望。
材料二①人类探测火星已有60年,经历了几个阶段。
在早期阶段,由于技术不成熟,人类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只能从火星远处飞掠而过,探测器飞行上亿公里只为那惊鸿一瞥,探测手段极为有限。
等到技术水平相对成熟才有了人造的火星卫星,人类才得以对火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最后才是难度更为巨大的着陆与巡视探测。
而天问一号一次性完成了环绕、着陆与巡视三个重要步骤,可见其技术难度之高。
②在深空探索领域,美国的技术确实排在第一位,这是毋庸置疑的。
只不过美国的海盗号探测器由轨道飞行器和登陆器组成,没有火星车,也就是说没法进行巡视。
其中轨道飞行器也就是我们说的环绕器,重2.33吨,登陆器重1.2吨。
我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着陆器与巡视器共1.3吨,环绕器1.2吨,加上2.5吨的推进剂,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重量达到了5吨。
而最重要的是,我们有重240千克的巡视器(火星车),对着陆过程要求非常严格,这要求着陆器在着陆过程中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这是当初的海盗1号在着陆过程中没有经历过的,两者在技术上也是无法比较的。
不可否认,超高难度的绕落巡一步到位,天问一号的探测任务是人类探索火星历史上复杂度最高的,技术含金量不言而喻。
③在奔往火星的过程中,天问一号探测器一直处于高速状态,要先制动才能进入火星环绕轨道。
1.部编版2021年语文中考复习说明文阅读训练(一)(word版有答案)
说明文阅读训练(一)(一)可燃冰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结构上它是甲烷为主的有机分子被包在水分子组成的“笼子”里,由于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其学名是天然气水合物。
它之所以被称作“可燃冰”,一方面是因为既含水又呈固体,看来像冰,另一方面,甲烷与水分子结合很弱,外界稍加扰动就可以让其分离出来,很容易点燃。
它燃烧值很高,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气。
燃烧产生的能量明显高于煤炭、石油,燃烧污染却又比煤、石油小,更加的清洁环保。
它储量巨大,广泛分布于全球大洋海底、陆地冻土层和极地之下。
有专家估计,其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
因此,可燃冰是一种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未来能源,是世界瞩目的战略资源,对我国能源安全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可燃冰虽然储量大、分布广,但形成年代要比石油、天然气晚得多,覆盖的海底地层普遍是砂质,现有的海底钻井设备开采它就好比在“豆腐上打铁”、用“金刚钻绣花”,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量砂石涌进管道,造成开采失败。
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删去后对句意影响不大的一项是()A.它储量巨大,广泛..分布于全球大洋海底、陆地冻土层和极地之下。
B.有专家估计.....,其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
C.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量..砂石涌进管道,造成开采失败。
D.可燃冰虽然储量大、分布广,但形成年代要比石油、天然气晚得多...。
2.文中划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正确的一项是()A.列数字、分类别B.作比较、打比方C.作比较、下定义D.列数字、作比较3.下列句子划线词语去掉后对句子影响不大的一项是()A.可燃冰的学名是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四 说明文阅读 类型1 传统文化主题(已校)
1. 【2021·遂宁】(无图片,只校未折)阅读《古人去哪里找“热搜”》,完成12~15题(11分)古人去哪里找“热搜”李方恩①拜科技革命所赐,现代人可以运用各种方便的条件去查询各类知识,了解热点所在。
那么,古人没有搜索引擎,如果有类似的需求,该怎么办呢?有办法,他们可以查询类书。
②中国古代的图书大体上分成“经史子集”四类。
其中,经是指儒家经典,史是指史书,子汇集了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和一些宗教典籍,集收录的则是文学作品。
这种分类方法是从隋朝开始的。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分类方法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因为很多知识无法装到“经史子集”这个体系中。
于是,类书就逐渐出现了。
③类书类似于我们经常用到的各种工具书,但是它有着自身的特点。
首先,从内容来看,类书广泛搜集了各种书籍,内容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类知识,这和今天的百科全书有得一比。
其次,类书只是把各种知识汇聚到一起,不添加任何评论和批注。
最后,从编辑方式来看,类书分门别类地编排了搜集而来的资料,以便于使用者查询。
这三个特点是类书最突出的特点。
④那么,第一部类书是哪一本呢?研究者普遍认为,编订于曹魏年间的《皇览》是我国第一部类书。
《皇览》是魏文帝曹丕召集大臣刘劭、王象等人编辑的,全书分成四十多部,一千多卷,八百多万字。
A 曹丕雅好文章,热爱文学创作,在创作过程中,他经常要查询一些典章故事,在治理国家时,他也希望可以学习先贤明君的事迹。
于是,公元220年,他召集了一些名臣儒士,想要编辑这样一部书。
这部书费时三年编成,是严格意义上的类书。
⑤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部价值极高的书,大部分都失传了。
B 到了明朝,一部规模空前的类书《永乐大典》横空出世。
《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永乐大典》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注意,此处没有之一。
⑥《永乐大典》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下令名臣解缙和姚广孝等人主持编纂。
朱棣告诉他们:“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意思是说,从文字形成以来所有的著作,你们都要把它们分门别类地弄成一部书,不要嫌多。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限时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限时练习题(时间:60分钟)班级: 姓名:一、(事物说明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病毒克星干扰素①干扰素是一种新药。
刚开始还只是治治流感、肝炎、水痘之类的小毛病现在对付许多肿瘤、癌症还有白血病都用上了干扰素不但如此,由于它越来越现代的生产方式,基因工程干扰素也已上市了。
②说起干扰素的发现,还要追溯到60多年前。
1935年,美国科学家用黄热病毒在猴子身上做试验,猴子竟然没有反应。
1937年,有人重复类似的实验,证实给经裂谷热病毒感染的猴子注射黄热病毒,猴子也没事。
反复的实验证据让科学家们想到生物界的病毒也存在着奇妙的互相干扰现象。
③病毒之间的干扰作用和干扰素的发现让科学家们很兴奋,也给了他们无穷的想象和启示。
因为人类的许多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再好的抗生素也拿它们没辙,可是干扰素却是对・・付病毒的克星。
要是能把干扰素制成药品就好了,那么人类的许多疾病不就有了迎刃而解的治疗方法了吗?④但是,要使干扰素成为药品,进入实际应用当中,必须有足够的量。
那么,如何获得大量的干扰素呢?人们首先想到,用病毒刺激老鼠,让它们产生干扰素,再提取出来供人使用,但是这种方法失败了。
原因是干扰素的活动场所很专一,老鼠体内产生的干扰素对人不管用。
所以最理想的办法是用人自身产生的干扰素。
第1页共14页⑤其实,我们生活的环境是被微生物包围着的,时时刻刻都要接触到许多微生物,其中病毒的侵染刺激也不少。
科学家猜测,人的血液细胞里本身就存在干扰素。
后来研究证明,这种猜测是有道理的,通过精密的血液分析,在人和许多动物的细胞中都找到了干扰素。
⑥人们最初想到的是,通过血液制取干扰素。
可是,干扰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太少了,用大量的血液才能制得微量的干扰素,产量低启然价格也就十分昂贵。
治疗一个病人的费用高达几万美元,一般百姓只能望“药”兴叹,是名副其实的“贵族药”,干扰素无法得到普及、推广。
⑦既然蛋白质是干扰素的本质,那么把制造这种蛋白质的遗传基因找出来转入大肠杆菌体内,让它们代劳进行大量生产,也许能行。
2021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2021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说明文阅读及答案第一套 2021年中考说明文阅读汇编【一】(2021年中考·新疆卷)骆驼的抗沙标配张云广①穿行于瀚海中的骆驼是以酷热、干燥、贫瘠等为特征的沙漠极端环境中的成功生存者。
不仅如此,它们还曾一度成为人类在沙漠中最主要的运输工具,素有“沙漠之舟”的美誉,而这一切都源于其拥有一套高效运作的抗沙标配。
②骆驼是一种极不挑食的动物,陆地上近百分之八十的植物都在其食谱范围内,即使是一些看起来十分坚硬的东西,也会在其反复咀嚼和消化液的强力作用下转换成可以吸收的汤汁。
骆驼的反刍能力惊人,它的脸颊内侧密集分布着手指状指向后侧的突起,这些突起的作用是留住食物,以便再次进行咀嚼,其反刍次数可以高达五十次之多,从而最大限度地对食物进行吸收和利用。
③骆驼不仅是高效利用食物的专家,还是节能减排的高手。
骆驼的腿部有着发达的跟腱结构,这些跟腱如同橡皮筋一样,弹力十足,大大削减了其长途跋涉时所耗费的能量。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骆驼的膀胱相对其庞大的身躯来说,就显得有些小了,骆驼排泄出的尿液量也很小,而其中所含的水分极少。
骆驼体内有许多条小管汇聚到肾脏的中心部位,使肾脏具有强大的过滤功能,尽可能地回收尿液中的每一滴水。
超凡的减排能力使骆驼在一次性喝下一百升水的情况下,可以行走一百千米的路程,所以在沙漠中即使骆驼不喝水也能生存很长一段时间。
④此外,作为标志性部位的驼峰是骆驼最重要的战略储备基地,而且驼峰部位的皮肤厚度有一厘米,里面是被脂肪化了的细胞组织,这样的细胞组织为骆驼在非常时期提供了能量上的补给和保障。
这些脂肪具有很好的隔热能力,同时能把脂肪汇聚于一处,这样的布局正是为了方便其他部位能够更好地散热,堪称一大科学布局。
⑤骆驼自身的降温制冷机制还远不仅于此。
休息时,骆驼采用的是跪地姿势,带着厚厚的老茧,还有可以耐得住高温侵袭的胸椎骨,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这样一来,骆驼的整个胸腔得以远离地面,免受流沙的灼烫之苦。
2021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题库说明文阅读20篇
2021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题库说明文阅读20篇说明文阅读20篇生命科学(12)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为什么我们可以用核磁共振检查身体肖能超① 核磁共振是一种基于量子物理和微波技术的检测方法。
它可以精确测量物体中原子核的位置和类型,从而实时绘制物体的内部图像。
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工业领域,具有极高的科学和应用价值。
核磁共振仪器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不产生电离辐射。
在有些地方,医生考虑到患者对“核”的恐惧心理,常称其为“磁共振成像”。
② 核磁共振成像指的是核氢。
人体70%由水组成。
原子核带正电荷并旋转,从而形成电流并产生磁场。
因此,每个原子核就像一块小磁铁。
当物体置于磁场中时,原子核与外部磁场相互作用,处于不同自旋状态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能量;用适当的电磁波照射。
当外部电磁波的能量等于原子核在不同状态下的能量差时,原子核与外部电磁波共振,从低能态“跳跃”到高能态;除去外部电磁波,处于高能状态的原子核将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部分能量并被探测到。
③分析这个信号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中的衰减情况,就能反推出运动的原子核分布图像,经计算机处理后可以重建出物质内部精确的三维立体结构和运动情况。
这等于说:我们能够直接从外面拍摄物体内部结构和变化情况,就像长了火眼金睛的孙悟空。
人体组织中含有大量水和碳氢化合物,氢核的核磁共振灵活度高、信号强,所以通常选氢核来对人体进行成像。
人体中各种组织间含水比例不同,信号强度有差异,从而把各种结构分开,把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分开,非常便利。
④ MRI不仅清晰、准确,而且是一种安全、快速、准确的临床诊断方法,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
如今,全世界每年至少有6000万例患者接受核磁共振检查⑤随着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亦日趋成熟,这一技术有很多重要应用,比如研究人类大脑。
1990年日裔美籍科学家小川诚二发现,血液氧气含量不同时,产生的核磁共振图像有细微变化,利用这些变化可以显示大脑各区域内静脉毛细血管内的血液状态的变化。
部编版2021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十四)(word版有答案)
说明文阅读训练(十四)(一)中国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300年的科举制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
由于科举制影响巨大,人们的评价向来都有很大的差异。
现在多数学者都赞同唐宋时期的科举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分歧主要在对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评价。
过去对科举的认识往往以偏概全,例如,很多人到现在还以为明清科举只考八股文。
其实,科举考试内容繁多,即使是明清时期的科举,八股文也仅为多种考试内容的一部分或者一科,只是其重要性有点像当代高考或研究生考试中的英语,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罢了。
但明清两代科举也要考三场,除头场考八股文以外,第二场考论、判、诏、表等当时政府的应用文,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只通八股文而不懂其他知识,也是无法考上的。
在1300年的中国科举史上,无论哪个朝代,策问与对策都是重要的考试题型。
策问的内容也非常丰富,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教育、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或经史典藉中的问题,都可以作为策问题目,统治者也往往通过举子的对策来了解民情、征询解决问题的对策。
同时,策试这种形式可以考查应试者的德、识、才、学以及对“时务”即现实问题的見解。
特别是时务策,主要是与国计民生有关的问题。
在传统社会,教育和考诚以人文知识为主要内容,西方的中世纪大学和东亚的书院、科举皆然。
只有到文艺复兴、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教育的内容才逐渐转到自然科学方面来,注重自然科学,即所谓的实科,是工业文明时代教育的重要特征。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坚船利炮强劲东来的西学代表先进的工业文明,而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农业文明的时代,科举考试内容基本上还停留在古代的古典人文知识,自然逃脱不了被停废的命运。
科举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
然而,在现代中国人对传统事物的看法中,科举大概也是被误解最深的制度。
我们不应忽略科举制的历史性。
评价历史制度,需将其还原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这样才不至于使讨论脱离了历史实际。
试想在传统社会,能构想出其他更好的选才制度来吗?古代的中国统治者和许多文化巨人并不是没有看到科举制的局限和弊端,也不都是因循守旧之辈,但经过反复比较,最后还是选择了科举制,这实际上是一种择善而从。
2021年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说明文阅读10篇
2021年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说明文阅读10篇说明文阅读(10篇)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11分)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①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经过历史岁月的沉淀,在中国饮食早已超出了它本身的意义,更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它不仅仅推动着民族间的相互融合,一定程度上还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现在的中国人在吃的方面为的并不仅仅是满足于生理的需要,吃的文化已经超过了吃本身,有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
我们可以将其社会意义概括为精、美、情、礼四个字。
这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③精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
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这反映了古人对食物求精的意识。
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
在中国的宴席中,选料、烹调、配料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
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已把精视为一种重视、尊重客人的表现。
④美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审美要求的概括。
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美。
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⑤食物不仅应该味道美,其色、香都应该符合美的要求。
《左氏春秋》中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u之以薪。
宰夫和之,齐之以味”,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美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所在,美....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⑥情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
吃喝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交活动。
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有着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功能。
朋友在一起小聚,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或诉说自己的情感。
⑦在中国传统的宴席上,大家围圆桌筵席而坐,这首先就从形式上营造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
部编版2021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八)(word版有答案) - 副本
说明文阅读训练(八)(一)迎接氢能时代的到来①能源是人类的一个大问题,世界曾经发生过的许多战争,归根结底就是争夺资源,其中能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每次中东地区一打仗,石油的价格就猛涨。
目前,在世界上的一次性能源中有40%是由石油提供的。
所谓一次性能源,就是消耗了不再有的能源。
而科学家预测,到了21世纪中期,人类就将面临石油危机。
②烧完了石油和煤,接下来我们应该烧什么?这不仅是老百姓关注的问题,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一个大问题。
在19世纪以前,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很落后,人们使用的燃料都是固体的燃料,一部分是天然的木材,一部分是从不深的地壳里挖掘出来的煤炭,这样的时代叫固体燃料时代。
人类进入20世纪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地下挖掘技术发达起来,煤和石油更容易开采了,尤其是大型油井开采技术十分成熟;另一方面,新的交通工具和大型工厂的出现,使得人类对石油的需求量也增多起来。
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使得人类对石油的开采越来越厉害,石油的产量越来越高,人类进入了液体燃料时代。
煤和石油虽然在地下经历了亿万年的积累,然而终将有消耗殆尽的时候,而且已经为时不远了。
所以科学家提出,21世纪将是燃气时代。
③21世纪前半期,人类将以天然气为主要能源。
一方面,天然气的资源暂时还比较丰富;另一方面,天然气也比石油和煤更环保一些。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占主流的能源还是煤和石油,然而它们的燃烧带给世界的是酸雨和全球气候变暖等恶果。
为了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稳定能源供给,世界各国已开始开发天然气,希望以此代替煤和石油。
天然气是最干净的化石燃料,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仅为石油的70﹪。
天然气的储藏量也相当大。
④然而比起氢气来,天然气的环保效果就差远了。
纯净的氢气不仅发热量高,而且燃烧后一点也不污染环境,不仅不会产生有毒废气,而且不会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它的惟一产物是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水。
氢气是可再生的燃气资源,它可以通过分解水来获得,它的产物又是水,所以氢气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总复习专题14 说明文阅读(含答案)
专题十四说明文阅读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一、(2022天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森林为什么是“水库”朱清科①农谚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可见,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很早就被人们重视和利用了。
实际上,森林的这一功能不仅指拦蓄降水、调节径流、拦洪补枯,还体现于森林各结构层次在产水、净水等方面的具体效应之中。
因此,森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
②森林通过林冠层、林下灌草层、枯枝落叶层、林地土壤层来拦截、吸收、蓄积降水,从而改变降水的分配形式,使其具有涵养水源的生态服务功能。
③那么,这座森林“水库”是如何自上而下调蓄水源的呢?④首先,林冠层就像一把大伞,能够对垂直降雨进行再分配。
一部分降水被林冠截留,直接蒸发到大气中;一部分顺着枝叶、树干流到林地,形成树干径流。
据统计,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截留率平均值为11%~34%。
⑤接着,林下灌木与草本也能截留降水,截留量与其覆盖度成正比。
树叶等森林枯落物也有拦截雨水的作用,能提高林地土壤的渗透能力。
⑥最后,“主角”林地土壤登场,它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
林地土壤多孔疏松,透水性强,能蓄积雨水;也能削减洪峰流量,推迟洪峰到来时间;还能增加枯水期流量,推迟枯水期到来时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⑦森林“水库”不仅能够自上而下调蓄水源,还能提高水分生产力。
⑧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大于无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增加的水分参与森林水分小循环,促进了降水的形成。
森林植被的增加还影响到各种降水形态,比如霜,露、雾及雾凇等水平降水,雨、雪等垂直降水。
⑨人们常说,“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事实证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
例如,塞罕坝的森林每年为滦河与辽河下游地区蓄积降水、净化水质大约1.37亿立方米。
大量研究表明,增加森林植被可以涵养水源,是治理水土流失、助力防风固沙的有效举措,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⑩如此看来,森林真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说明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8 题。
(共 12 分)《流浪地球》里的科学今年热映的电影《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同名科幻小说改编,凭借气势磅礴的特效场面与动人的父子情,深受观众喜爱,票房已突破 45 亿。
今天,我们就电影中涉及到的一些科学知识来聊一聊。
太阳什么时候会灭亡?太阳诞生于约 50 亿年前的一次星云坍缩,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紧跟其后。
太阳提供的能量来自于其中心氢气的聚核反应,如同大量氢弹在太阳内部不断爆炸,按照现有的数据.估算,这种聚核反应总共将持续约100 亿年,所以,太阳还可以再燃烧 50 亿年左右。
不过人类学家曾经估算过,因为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人类在地球上还可以存在的时间大约是 200 万年。
而物理学家霍金曾经更为悲观,因为人类使用能源的没有效率,预言几百年后就需要考虑离开地球。
人类是否能够让地球停止转动?“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一步是让地球停止转动,我们就先来看一下这个停止转动是否可以实现。
地球的转动能量可以很容易从网络上搜索的,是2.24*1029 焦耳,这个能量是非常巨大的。
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对比:一颗原子弹释放出来的能量差不多相当于100 万吨TNT 等量,或者相当于4.2*1015 焦耳,而历史上实验过的释放能量最强的“大伊万”氢弹,释放的能量差不多是 5000 万吨 TNT 当量,或者就是 2.1*1017 焦耳。
地球的转动能量大约相当于 1 万亿个“大伊万”氢弹同时爆炸。
不过或许在不远的未来,人类能够熟练掌握了。
重核聚变能力的话,产生能量的能力将极大提高。
按照电影所说,每个行星发动机通过重核聚变能够产生 150 万吨的推力。
通过简单计算,我们可以推论,这样一台发动机如果能够在赤道上持续不断的发产生反推力,那么也需要 21857天(大约 60年)的时间才能够让地球停止转动。
一旦地球停止转动,将会发生什么?最直接的一个效应就是,没有了转动,目前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大路都会被海洋所淹没,这一点在电影当中有所提及。
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复习:说明文阅读(附答案解析)
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复习:说明文阅读(附答案解析)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复习:说明文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刷眼”如何开启孩子回家之门苏更林在“儿童虹膜识别安全守护行动”中,“找宝儿童虹膜保护云”采用中科院自主研发的虹膜识别技术,为0~12周岁儿童建立儿童虹膜数据库,“刷眼”为孩子回家备份了一把“钥匙”。
虹膜为什么能识别人的身份呢?因为它所包含的颜色和纹理信息是极其丰富的,具有独特的生物学优势。
虹膜作为人体最为独特的结构之一,在胎儿发育阶段就已经形成了。
研究认为,每个人虹膜纹理的细节特征是由胚胎发育环境的随机因素决定的,即便是同卵双胞胎的虹膜信息也不尽相同。
就算是同一个人,他的左眼和右眼也具有不同的虹膜图像。
因此,每个人的虹膜都包含与众不同的信息。
也就是说,虹膜识别具有唯一性的特点。
虹膜在近红外光下可以呈现出复杂的斑点、条纹、细丝、冠状、隐窝等纹理信息,这是虹膜识别的基础。
每个人的虹膜信息还是终生不变的,因此又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即不会因外部的干扰而发生变化。
用“刷眼”辨别身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虹膜识别的过程。
虹膜图像获取是虹膜识别的基础,通常使用特定的摄像器材对人眼进行拍摄,并传输给虹膜识别系统的图像预处理软件;虹膜图像预处理就是对获取的虹膜图像进行定位和归一化等处理,以满足虹膜特征提取的需要;虹膜图像特征提取和比对就是用特定的算法提取虹膜中的特征点信息,并与数据库中的虹膜特征进行比对,从而识别其身份。
在虹膜信息采集和识别时,不需要与虹膜进行直接接触,因此虹膜识别还具有非侵犯性和防伪性等特点。
儿童虹膜数据库将储存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学院,因此不必担心虹膜信息的安全问题。
有了这样的数据库,不就等于为孩子回家备份了一把“钥匙”吗?如果孩子不慎走失,只要轻轻一扫孩子的眼睛,录入系统之后只需要1秒钟的时间就能完成身份识别了。
基于“虹膜”的生物识别技术,是目前各种生物识别技术中安全性最高的一种识别方法。
18.部编版2021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十八)(word版有答案)
说明文阅读训练(十八)(一)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
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
我们祖先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它们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现代文阅读答案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现代文阅读答案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说明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8 题。
(共 12 分)《流浪地球》里的科学今年热映的电影《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同名科幻小说改编,凭借气势磅礴的特效场面与动人的父子情,深受观众喜爱,票房已突破 45 亿。
今天,我们就电影中涉及到的一些科学知识来聊一聊。
太阳什么时候会灭亡?太阳诞生于约 50 亿年前的一次星云坍缩,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紧跟其后。
太阳提供的能量来自于其中心氢气的聚核反应,如同大量氢弹在太阳内部不断爆炸,按照现有的数据.估算,这种聚核反应总共将持续约100 亿年,所以,太阳还可以再燃烧 50 亿年左右。
不过人类学家曾经估算过,因为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人类在地球上还可以存在的时间大约是 200 万年。
而物理学家霍金曾经更为悲观,因为人类使用能源的没有效率,预言几百年后就需要考虑离开地球。
人类是否能够让地球停止转动?“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一步是让地球停止转动,我们就先来看一下这个停止转动是否可以实现。
地球的转动能量可以很容易从网络上搜索的,是2.24*1029 焦耳,这个能量是非常巨大的。
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对比:一颗原子弹释放出来的能量差不多相当于100 万吨TNT 等量,或者相当于4.2*1015 焦耳,而历史上实验过的释放能量最强的“大伊万”氢弹,释放的能量差不多是 5000 万吨 TNT 当量,或者就是 2.1*1017 焦耳。
地球的转动能量大约相当于 1 万亿个“大伊万”氢弹同时爆炸。
不过或许在不远的未来,人类能够熟练掌握了。
重核聚变能力的话,产生能量的能力将极大提高。
按照电影所说,每个行星发动机通过重核聚变能够产生 150 万吨的推力。
通过简单计算,我们可以推论,这样一台发动机如果能够在赤道上持续不断的发产生反推力,那么也需要 21857天(大约 60年)的时间才能够让地球停止转动。
一旦地球停止转动,将会发生什么?最直接的一个效应就是,没有了转动,目前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大路都会被海洋所淹没,这一点在电影当中有所提及。
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复习 说明文阅读(二)【含答案】
2021中考语文总复习重点必刷题:说明文阅读(二)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梯田:地球的美丽曲线①梯田_______________舒展的曲线,和起伏的山峦、流淌的溪水等自然元素_______________相融,共同构建独特的山与水的艺术。
这是人类改变自然、_______________自然的完美作品。
②中国的梯田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在《诗经·小雅·正月》中有“瞻彼阪田,有菀其特”的诗句,阪田就是原始的梯田,说明早在春秋时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对山坡地进行改造。
而“梯田”一词正式出现是在南宋范成大《骖鸾录》中:“出庙,三十里至仰山,缘山腹乔松之磴,甚危,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曰梯田。
”③梯田在中国各地都有分布。
由于东部多平原,中国的梯田按地区细分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江南丘陵,其中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堪称南北方梯田的代表。
众多梯田中又以广西、云南这些多山多雨的地方居多,其中云南哀牢山元阳梯田、广西龙胜龙脊梯田和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最为出名。
④在中国农耕文化中,哈尼梯田文化被认为是“山地农耕文化的最高典范”。
它包含了“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大要素,水从山顶森林流下,经过村寨,提供生活用水,再从村寨流到田里,作为灌溉用水,最后汇集到河谷,蒸发升空,化为云雾阴雨,贮存于高山森林,而梯田产出的水稻则养育了勤劳的当地人。
彼此之间相互制约,这是人类对自然的极致利用,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哈尼族喜欢选择在山的向阳坡建造房屋居住,可以方便管理村寨下面的梯田,还可把村寨的肥水顺沟送入梯田,更可节约出可开垦为梯田的耕地,并使村寨不被从山上下来的水流冲毁,这是为适应梯田农耕生产而形成的。
⑤梯田是智慧的结晶,是长期劳动的成果。
山顶为森林,山腰建村寨,山脚造梯田。
在有水源的地方开山与治水相结合,沿等高线而建设发展了灌溉农业,能截留顺坡而下的水土,同时既减少土方的动用,又能有效缓解耕地不足。
2021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说明文的语言(附知识导图与真题演练及答案)
2021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说明文的语言【真题演练㈠】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①2009年,中国以1300多万辆汽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
原因如下:②第一,土地制约。
城市街道交通拥堵,不少街道两侧摆满了车,远远看去就如一条长龙,不少住宅区、公共绿化带等也都成了“停车场”。
中国已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用于新建、扩建公路。
占地面积数量大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5万公里,相当于美国的近60%;而占地面积相对较少的铁路总里程仅有8.4万公里,只相当于美国的1/3。
这说明中国交通发展向汽车倾斜的程度超过了美国。
③第二,能源制约。
美国的汽车普及率已超过50%,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美国的水平,到2020年预计中国将有6.9亿辆汽车。
若以每辆汽车每年平均耗油2吨来计算,中国的总耗油量将达13.8亿吨,相当于目前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的86%。
这可能吗?即使普及电动汽车,也只不过是改变了使用能源的种类。
中国超过70%的电能来自化石燃料中最具污染力的煤,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难以改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可能明显缓解能源的制约。
④第三,环境制约。
汽车尾气排放正在成为最大的污染源。
如果今后二三十年中国的汽车普及量达到6.9亿辆,就意味着未来废气排放量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的总和。
⑤受土地、能源、环境这三大因素的制约,中国是否适合做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呢?【问题】文章第③段中加点词语“超过”能否删除?为什么?美国的汽车普及率已超过50%,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美国的水平,到2020年预计中国将有6.9亿辆汽车。
【答案】不能删除,“超过”表范围,说明美国的汽车普及率高于50%,去掉表示确数,与原意不符,“超过”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真题演练㈡】天舟一号“瘦身”记①我是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15.部编版2021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十五)(word版有答案)
说明文阅读训练(十五)(一)温暖的“时间银行”①从第一家“时间银行”成立至今,美国现已有115家“时间银行”,还有100余家正在酝酿中,并已经蔓延到全球各个角落,受益者近2亿人。
②“时间银行”模式是这样的:每个人工作时间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可以用自己的一小时服务,换别人的一小时服务;而且不用马上兑换服务,先在“时间银行”储存起来,需要时再提出来换取别人的服务。
③与原始的以物易物不同,“时间银行”的所有顾客,不用互相提供服务,每个人的所有工作,最终以“时间币”的形式体现价值,无论为别人做什么事情,每工作一小时的报酬均为1个“时间币”。
④“时间货币”与一般货币不同,它不像传统货币那样,可能因汇率贬值而导致财产缩水,它不仅不会贬值,还可以储存,也可以转让,甚至还能预支,交易时也不用纳税。
⑤家住宾夕法尼亚州阿伦敦的28岁姑娘玛丽亚·比利亚克雷塞斯,计划于今年5月结婚。
而就在筹备婚礼时,因手头紧而犯愁。
关键时刻,她想到了所在社区的“时间银行”,便提出自己用一个月时间,以担任医疗翻译、帮人照看宠物等方式来获取“时间币”,再用这些“时间币”換取自己婚礼的所需。
⑥一个月后,玛丽亚赚够了足够的“时间币”,然后从容不迫地举行了婚礼。
婚礼当天,和她一样在“时间银行”赚取“时间币”的一位化妆品销售员顾客,为她精心化好新娘妆,另一位在“时间银行”打工的蛋糕师,也为她送来了一个7层高的结婚蛋糕,这些都让玛丽亚喜出望外。
整场婚礼隆重而热烈,刚好花去了玛丽亚一个月所赚取的200个“时间币”。
换算下来,为她节省了大约2000美元。
玛丽亚说:“如果单靠自己的力量,去规划哪怕是一件非常简单的小事,不仅要花费我不少美元,还要耗费许多时间和精力,但借助了‘时间银行’这个外力,一切都很容易得到了解决,确实一举两得!”⑦实践证明,“时间银行”能让拥有时间的人,以计时劳动换取自己的所需,既化解了眼前的经济窘境,又有助于邻里团结,使每个人在找到自己生命另一扇窗的同时,也让需要援助的人从别人的帮助中感受到关怀与温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一、【广东省】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3题。
(10分)北斗,国之重器①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系统“收官之星”成功发射,标志着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系统组网完成。
②提到卫星导航,人们自然会想到GPS系统。
GPS系统由美国研发,自1995年建成后,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
既然GPS系统方便可用,为什么还要建设北斗系统呢?卫星导航系统属国之重器,只有拥有自主建设和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才能长期、稳定、可靠地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
③目前,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系统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功能大体相近,都能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高精度定位、导航、测速、授时服务。
而中国的北斗三号系统在诸多方面还拥有自己独特的服务功能。
④高精度的“太空灯塔”。
相比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通过配置新一代原子钟,提升了卫星性能,定位精度提升1至2倍,改善了用户体验。
北斗三号可以为汽车导航提供静态厘米级、动态分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实现车道级的导航。
换句话说,在北斗的帮助下,未来导航软件能准确地判断你的车是在中间车道,还是左转车道。
北斗三号系统还可以向用户提供精密测量测绘数据。
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表示,测量地震后建筑物的下沉变化,即便是几毫米,都逃不过北斗的法眼。
⑤更有效的搜救服务。
北斗三号系统通过在6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上搭载搜救载荷,为水上、陆地以及空中遇险目标提供定位和救援服务。
其他的卫星导航系统只能收到求救者向卫星发出的求救信息,至于求救信息是否发出,救援人员是否收到,求救者无从得知。
我国的北斗三号系统专门设计了反向链路,求救者不仅可以发出求救信息,还可以收到救援人员的反馈信息。
这样大大增强了求救者的获教信心,从而提升了搜救成功率。
⑥独门绝技的“短报文”。
与众不同的是,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附加了通信功能想报具备在没有网络信号条件下的通信功能。
在无人区、荒漠等地区,或在通信基站遭受地录水、台风等破坏时,装有短报文模块的北斗终端仍能保证通信畅通。
如今,北斗三号从文通信能力显著提升,每次能发送汉字1200个,还可发送图片等信息,应用场景更为.北斗的一体化功能不仅能让用户知道自己“在哪儿”,也能告诉别人“发生了什么”。
北斗的这一功能,GPS 之父帕金森教授盛赞道:“这是多么美妙的体验!”⑦不少人好奇,我们何时才能用上自己的北斗呢?其实,北斗就在你我手中!卫星导航以态片模式搭载在手机硬件里,只要拥有一台装有北斗芯片的手机,就可以收到北斗卫星导航信号。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销量已突破1亿片。
2020年一季度,国内市场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超过75%支持北斗定位。
就连大家非常熟悉的共连车,也大量使用了北斗定位系统。
可以说,北斗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研发周期最长、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复杂的航天系统工是我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
(选文有删改)1.选文思路清晰,按照逻辑顺序依次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分)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之重器北斗导航系统的研制和组网完成必将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以及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B.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具体说明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新一代原子钟的精度得到显者提升。
C.第⑥段引用GPS之父帕金森教授对北斗三号一体化功能的赞誉,说明了该项功能给用户带来的全新体验。
D.第⑦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截至2019年底”对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的销量统计从时间上进行限制,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3.北斗系统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气象测报、防灾减灾以及公共安全等领域广泛应用。
结合选文,解释北斗系统被广泛应用的原因。
(4分)二、【贵州黔西南】阅读下文,回答4~6题。
新一代飞船①跟神舟飞船相比,新一代飞船"长征5B"(俗称"胖五")可以飞得更远。
不仅可以送航天员往返离地球近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还可以送航天员去38万公里外登月甚至去更远的星球探险;如果说神舟飞船解决的是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地面的难题,那么新飞船解决的就是如何更安全、舒适、智能、经济地进入太空,开展更远的深空探测难题。
②新一代飞船身高近9米,最胖的腰围处约4.5米,体重超过20吨。
如果把神舟飞船比作航天员专属"太空专车"的话,那新一代飞船就是"太空巴士"。
未来在执行近地轨道任务时,它可以一次运送6-7名航天员,是神舟飞船承载能力的两倍。
它还可以根据任务需求。
从"太空巴士"变身为"太空货车":既能把航天员送到空间站,也能向空间站运送大量的补给物资,或者把航天员们在空间站做的试验样品带回地球。
③跟神舟飞船的三舱结构不同,新一代飞船由两舱构成,其中返回舱是指令中心,也是航天员生活居住的地方,服务舱负责提供动力和能源。
以前,航天员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在两个较小的舱之间往返,而新一代的返回舱空间更大,可以根据需求做"隔间"。
打造出工作区、娱乐区、餐饮区和卫生区,为航天员提供更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④新一代飞船的返回舱穿了两件"衣服":"内衣"用新型金属材料做成,相当于"墙壁",围出了航天员的"驾驶室",容积大、密封性好;"外衣"是耐烧蚀的新型轻质放热材料,重量减轻了30%,防热效率比神舟飞船更高,不仅更安全,而且首次采用可拆卸更换设计,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了成本。
(原载《光明日报》2020年5月14日作者张蕾、代振莹,有删改)4.新一代飞船和神州飞船相比,在功能和技术上有哪些进步?简要列出三条。
5.科普作品既要准确,又要有趣。
以第②段划线句为例,说说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两点的?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6.科普作品不仅以知授人,还以情感人。
读完本文,在"知"方面有何收获,在"情"方面有何触动?各用一句话表达,每句不超过20字。
三、【河南省】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7~9题。
(共12分)文本一为什么说月球是地球的“女儿”①为什么地球边上有个月球?它是怎么来的?与地球有怎样的关系?②多年以来,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
其中,“同生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是由一块太阳星云形成的,是一对“姐妹”;“捕萩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自形成后,地球把运行到它附近的月球捕获为自己的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干女儿”。
但后来的研究证明,这些假说都缺乏科学依据。
现在大多数科学家比较支持“大碰撞说”。
这个假说认为,大约46亿年前,太阳星云中还残存着一些没有构成行星的大大小小的天体,在太阳系中各行其道。
大约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上了地球,撞击产生的大量碎块绕着地球运行,最后慢慢聚集凝结,形成了月球。
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月球始终围绕地球公转,不离不弃,就像是地球的“女儿”。
③但月球是不是真的就是地球的“女儿”呢?这还需要科学的确证。
科学家提取了月球和地球的“基因”——岩石样品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做“亲子鉴定”,测定的结果证明月球就是地球的“女儿”。
④跟地球相比,月球很小,没有能力把空气“抓”在周围,所以它的表面是超高真空的环境,没有任何天气变化,没有液态水,也没有生命迹象。
【甲】月球的结构很简单,从外到内由月壳、月幔和月核构成,就像蛋壳、蛋清和蛋黄。
在诞生之初的10多亿年里,月球一直非常活跃。
那时它很年轻,活力四射,内部的能量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月震和火山喷发频繁。
后来,内部的能量渐渐耗尽,月球慢慢成为一个“僵死”的星体。
⑤催生月球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撞击,也使地球从直立自转变为倾斜自转,但这“终身残疾”促成了地球表面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
月球的引力使地球产生了潮汐,对生物从海洋迁徙到陆地发挥了巨大作用。
同时,月球还像一个巨大的“刹车片”,不断为地球自转减速。
很早以前,地球的一天只有16小时,更早的时候只有6小时。
正是由于月球的作用,地球自转周期才减缓到现在的一天24小时。
月球还以它小小的身躯为地球抵挡难以计数的小天体撞击,它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撞击坑,直径大于1千米的有3.3万个,直径大于10米的有1亿多个。
⑥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40多亿年来,月球和地球共同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地球一直在关爱和呵护自己的“女儿”,而月球也一直陪伴着地球“母亲”,增加它的活力,护卫它的安全。
(作者:欧阳自远。
有删改)文本二关于月球诞生的“大碰撞说”认为,月球最初是由地球被忒伊亚星体撞击时产生的大量熔融物质凝结而成的一个大石球,科学家称之为岩浆海。
【乙】后来,随着温度降低,球形的岩浆海逐渐冷凝结晶,分异出月幔、月壳和月核。
在冷凝结晶的过程中,不同的矿物质结晶顺序不一样,比如,橄榄石和辉石最先结晶,而且比较重,就渐渐往下沉,在岩浆海中心的周围,形成了月幔;后结晶的斜长石比较轻,漂浮在岩浆海的上方,形成了月壳;而岩浆海中心渐渐被月幔包围,成为月核。
月球表面冷却以后,又遭受过大規模的陨石撞击,斜长岩的月壳被撞出大量的撞击坑。
后来,撞击坑被深部上涌的玄武岩岩浆填充,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月海,而斜长岩质的月壳就成为高地。
月海的玄武岩呈黑色,反光性差,而高地的斜长岩为浅色,反光性好,这就形成了我们晚上看到的明亮而又有暗斑的月亮。
(摘编自贾斌《月球岩石透露了多少秘密》)7.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本一第⑤段在说明月球上撞击坑数量之多时,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文本一第⑥段总结了月球与地球相伴相护的关系,突出了地球对月球的作用。
C.月球的引力可减缓地球自转速度,在遥远的未来,地球的一天可能更长。
D.月亮看起来明亮而又有暗斑,是因为玄武岩反光性好,斜长岩反光性差。
E.文本一的语言生动活泼形象性强;文本二的语言更专业严谨,逻辑性强。
8.文本一的前三段是如何逐步得出“月球是地球的‘女儿’”这一结论的?请简要分析。
(4分)9.在上面两个文本中,【甲】【乙】两处画线句都写到了月球的结构,【甲】处略写【乙】处详写,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4分)四、【黑龙江齐齐哈尔黑河大兴安岭】阅读《华为领跑5G时代》一文,回答第10~13题。
(共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