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职工技能素质的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提高职工技能素质的浅析
企业的“企”字,如果去掉上面的“人”字,就是“止”字,止就是一切都停止了。因此,在企业中人是核心,是根本。企业职工的技能素质、知识水平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综合实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提高职工技能素质是新时期工会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转变观念,树立新意识
1.树立企业人才新意识。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技术工人的重要价值,改善用人机制,把人才管理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真心实意地依靠职工办企业,制定对技术工人政治上关心、精神上鼓励、生活上帮助、物质上激励的具体措施。要把职工技术培训作为企业走向市场、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的重要措施来抓,把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营造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2.树立职工教育新意识。企业职工教育要实现由学历教育、文凭教育和应急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等。实现全员教育,摒弃高等学历职工干部化的做法,加强对普通工人的专业技术教育和基础知识教育。实行终身教育,使教育贯穿于职工的整个职业生涯,满足职工在职或脱产的进修、岗位培训、轮训等。
3.树立职工成才新意识。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企业的先进典型,特别是平凡岗位的成才者,引导广大职工奋发向上,竞争成才,破除“岗位成才无用论”、“成才神秘论”等,大力提倡职工“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促使更多职工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去学技术、钻业务,激励职工知难而进,发奋图强,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素质。
二、强化培训,探索新举措
1.创新培训的内容。根据生产需要、岗位需求、职工意愿和实际情况, 以新工艺、新技术、新信息、新知识、新方法应用等为重点,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培训并把培训成果应用于企业经济建设。同时要善于运用网络、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教育培训手段, 突出培训内容的新颖性、培训方式的专题性、培训项目的实用性、培训方法的灵活性、培训目标的针对性,实现培训内容的创新。
2.创新培训的形式。充分发挥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 正确处理好企业发展与培养技能人才的关系, 开展企业需求与技术工人职业发展相结合的培训工作。要结合企业实际, 创新培训方式, 推广并完善“导师制”、名师带徒、诀窍绝技传授、首席工人制、技能带头人制等做法;完善培训相关政策,整合培训教育资源,推进技能培训扎实有效开展。突出针对性,坚持基础培训与岗位培训、实用技
能培训与急需技术培训、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相结合;突出培训的实效性,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式培训、上岗资格培训。提高培训质量,采取实效性措施,在计划安排、师资配备、教材选编、组织实施及考核评比等环节严格把关。由工会、人力资源部、安监处负总责,制定职工安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强化源头管理,选聘一批具有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兼任培训教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行为和企业发展对职工技能人才的需求,创新培训方式,以讲习班、研究班、专题技术讲座、专门技术技能课、专项技能项目点评分析等方式对职工进行规范、科学、有效的培训。
三、搭建平台,完善新机制
1.搭建“劳动竞赛”的练兵平台。突出抓好各专业、各单位、各岗位、各工种的劳动竞赛。转变劳动竞赛的形式,由过去的追求数量型向知识型、技术型转变;由单一型、形式型向多样性、内涵型转变;由工会单独组织向工会牵头、各教育培训部门、技术部门共同配合转变;坚持长远任务竞赛与阶段性生产任务竞赛相结合、上级竞赛与本企业竞赛相结合、个人竞赛与班组竞赛相结合。通过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劳动竞赛,不断激发广大职工的学习热情,努力提高自身技能素质。
2.搭建“评聘技师”的竞争平台。工人技师是对一名
职工技能素质的肯定,是职工群众的优秀代表。让更多的技术工人脱颖而出,评聘为技师,是全面提升职工技能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工会要积极配合人力资源部在抓好培训的同时,及时发现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和高超技艺,能够独立解决本工种生产操作中关键问题,在技术比武、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方面有突出贡献的职工,竭力向上级部门推荐。同时,在工资福利、提干评优等方面向一线的优秀技师倾斜,形成崇尚技术、尊重能力、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3.搭建“技师育徒”的帮带平台。在企业行为中纳入“技师育徒”活动,充分发挥技师表率作用,促进高技能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广大职工进行技能培养,迅速成长为岗位接班人。通过签订师徒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对培养出人才的中高级工、技师,按培养人数给予奖励,并作为年度续聘或高聘的依据之一。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技师育徒”的考核体系,定期进行考核、评比、表彰,形成多元化、立体式的管理格局。创新传统的“一助一”帮带形式,借助“优优结合”、“强强结合”等方法,通过借助技术交流平台、多面手培训和重要岗位结对子等形式,将那些技术好、潜力大的职工同技术过硬的技师进行结合,调动技师的积极性,通过“传、帮、带”不断提升职工学习的积极性,缩短“高、新、尖”技术人才的培养时间,节省培训成本,为企业的发展储备人才。
四、统筹兼顾,强化新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保障。把技能人才培养规划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之中,完善职工素质工程组织领导机构,由企业领导负总责,总工程师主抓,工会协调组织,各职能科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按照相关规定,定期组织工作联席会议,对职工技能提升工作进行统一研究和部署。切实把握企业和职工的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完善活动措施,力争做到情况明、路数清、反复小、见效大,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职工参与的积极性。
2.强化激励机制保障。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并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突破比例、年龄、资历和身份界限,大力推广“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做法。逐步建立职工凭技能和职业资格得到使用和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使用待遇机制。拉开技术工种、技术等级之间的待遇差距,对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有较大贡献的高级技能人才要实行奖励制度并与工资挂钩,使职工以技定级、以岗定酬、岗变薪变,鼓励工人一专多能。
3.强化考核监督保障。上级工会和企业主管部门要制定完善的企业职工培训教育考核制度,将企业职工培训教育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对企业评先评优的基本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制”。劳动执法行政部门将落实职工培训教育制度纳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