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重力式挡土墙施工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力式挡土墙施工工艺重力式挡土墙施工技术是在多年路基挡护工程施工总结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利用墙身自重承受土侧压力,从而达到挡护边坡的作用。
工艺特点 1
工艺形式简单、取材容易、施工简便,是较常用的挡土墙形式。
2 适用范围
(1)适用于一般地区、浸水地区、地震地区的边坡挡护工程。
(2)广泛应用于路基明挖基础砌石挡土墙的施工。
3 工艺原理
重力式挡土墙主要依靠墙身自重承受土侧压力,增加了墙身的稳定性,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一般。主要用于地面横坡路段拦挡落石的路堑墙。
4 工艺流程
重力式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5 操作要点
5.1 施工准备工作
5.1.1 现场核对
熟悉施工图,进行现场核对,重点是对地形地貌、地表和地下水源、边坡稳定、山坡裂缝、滑动面、气象等变化情况作详细调查了解,根据实际地形,核查施工图中挡土墙沉降缝与伸缩缝、泄水孔等设置是否合理,基础埋深及地质描述与实际地基情况是否相符,挡土墙与路基或构造物连接是否平顺、稳定等。当施工图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时,应及时报批处理。
5.1.2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核对的工程量、工程特点、工期要求以及施工条件,结合设备能力,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施工工艺和相应的技术措施、工程数量、所需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数量、临时工程、场地布置以及车辆运输等。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工艺设计、工序质量控制设计、作业指导书,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1.3 材料及砂浆试验
对采购的材料进场前,应先通过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采用。提前做好砂浆配合比设计、墙背填料的击实试验等。.
5.1.4 劳力和料具准备根据挡土墙的数量、施工的难度以及进度要求,合理组织劳动力。挡土墙施工所需的水泥、砂、石、块石料等需要在施工现场有一定的储备,以满足需要。砂浆搅拌机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要求正确配置。
重力式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1 图
施工工艺5.2
5.2.1 测量放样)根据施工图划分施工段,精确测定挡土墙墙趾处路基中心线及基础主轴线、墙顶(1,(每端两点)轴线、挡土墙起讫点和横断面,每根轴线均应在基线两端延长线上设4
个桩点并分别以素混凝土包封保护。设(2)路基中轴线应加密桩点,一般在直线段每15~20m 设一桩,曲线段每10m5~一桩,并应根据地形和施工放样的实际需要增补横断面。)放桩位时,应测定中心桩及挡土墙的基础地面高程,临时水准点应设置在施工干3(扰区域之外,施测结果应符合精度要求并与相邻路段水准点相闭合。 5.2.2 开挖基坑1)开挖前应在上方做好截、排水设施,坑内积水应及时排干处理。()挡土墙应随挖、随下基、随砌筑,及时进行回填。在岩体破碎或土质松软、有水2(不应盲目全面展地段,修建挡土墙宜在旱季施工;并应结合结构要求适当分段、集中施工,开。)开挖基坑时应核查地质情况,挡土墙墙基嵌入岩层应符合设计要求。挖基时遇到3(地质不符合、承载力不足时,应及时报批处理合格后再施工。)墙基位于斜坡地面时,其趾部进入深度和距地面水平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墙基高1程不能满足施工图要求时,必须通过变更设计后施工。采用倾斜基底时,应准确挖凿成型,不得用填补方法筑成斜面。的排水横坡。对湿陷性黄土2)明挖基础基坑,应及时回填夯实,顶面做成不小于4% 地基,应注意采取防止水流下渗的措施。拌制砂浆5.2.3
)砌体工程所用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施工图要求,当施工图未提出要求时,主体(1 ,一般工程不得小于工程不得小于M10M5。的用砂量与全部胶结材的用水量和)砂浆应用机械拌制。拌制时,宜先将(23/41/2,~32.5min料在一起稍加拌制,然后加入其余的砂和水。拌制时间不少于,一般为min5
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不适宜,以免影响砌筑质量;
(3)砂浆按施工配合比配制,应具有适当的流动性和良好的和易性,其稠度宜为10~50mm。现场也可用手捏成小团,以指缝不出浆,松手后不松散为宜,每批砂浆均应抽检一组试块;(4)运输一般使用铁桶、斗车等不漏水的容器运送。炎热天气或雨天运送砂浆时,容器应加以覆盖,以防砂浆凝结或受雨淋而失去应有的流动性;
(5)冬期(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施工时,砂浆应加保温设施,防止受冻而影响砌体强度;(6)砂浆应随拌随用,应根据砌筑进度决定每次拌制量,宜少拌快用。一般宜在3~4h内使用完毕,气温超过30℃时,宜在2~3h内用完。在运输过程中或在贮存器中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制。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5.2.4 砌筑基础
(1)砌筑前,应将基底表面风化、松软土石清除。砌筑要分段进行,每隔10~20m或在基坑地质变化处设置沉降缝。
(2)硬石基坑中的基础,宜紧靠坑壁砌筑,并插浆塞满间隙,使与地层结为一体。
(3)雨季在土质或风化软石基坑中砌筑基础,应在基坑挖好后,立即铺砌一层。
(4)采用台阶式基础时,台阶转折处不得砌成竖向通缝;砌体与台阶壁的缝隙应插浆塞满。5.2.5 搭拆脚手架
(1)搭脚手架应根据负载要求进行工艺设计,并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采用的茅竹、杉木、钢管、跳板等材料都应经质量检验符合有关规定,一般搭设平台高为1.9~2.0m,宽度0.8~1.2m。(2)搭脚手架时主杆要垂直,立杆时先立角柱,然后立主柱,主力柱完成后,再开始绑扎大小横杆。脚手架搭至3~5m高时,就要加十字撑,撑与地面的角度在45°以内,撑的交叉点宜绑扎在柱或横杆上,确保脚手架牢固稳定。
(3)由于脚手架的侧向刚度差,为了加强稳定性,可与墙体连接,使用中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
5.2.6 挂线找平
(1)按照墙面坡度、砌体厚度、基底和路肩高程可以设两面立杆挂线或固定样板挂线,对高度超过6m的挡土墙宜分层挂线。
(2)所挂外面线应顺直整齐,逐层收坡,内面线应大致适顺,以保证砌体各部尺寸符合施工图要求,并在砌筑过程中经常校正线杆。
5.2.7 选修片石
(1)石块在砌筑前浇水湿润,表面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根据铺砌的位置选择合适的块石,并进行试放。
(2)砌体外侧定位石与转角石应选择表面平整、尺寸较大的石块,浆砌时,长短相间缝较每处石块形状及尺寸搭配合适。分层砌筑应将大块石料用于下层,并与里层石块咬紧,
宽者可塞以小石子,但不能在石块下部用高于砂浆层的小石块支垫。排列时,石块应交错,坐实挤紧,尖锐凸出部分应用手锤敲除不贴合的棱角。
5.2.8 砌筑墙身
(1)砌筑墙身采用挤浆法分层、分段砌筑。分段位置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每隔10~20m设一道,缝中用2~3cm厚的木板隔开。沉降缝和伸缩缝可合并设置。分段砌筑时,相邻层的高差不宜超过1.2m。
(2)片石分层砌筑时以2~3层砌块组成一个工作层,每一个工作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各工作层竖缝相互错开,不得贯通。砌缝应饱满,表层砌缝宽度不得大于4cm,铺砌表面与三块相邻石料相切的内切圆直径不得大于7cm,两层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cm。
(3)一般砌石顺序为先砌角石,再砌面石,最后砌腹石。角石应选择比较方正、大小适宜的石块,否则应稍加清凿。角石砌好后即可将线移挂到角石上,再砌筑面石(即定位行列)。面石应留一运送腹石料缺口,砌完腹石后再封砌缺口。腹石宜采取往运送石料方向倒退砌筑的方法,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