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基本性质
五年级《分数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五年级《分数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分数基本性质》教学设计(通用10篇)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以下就是应届毕业生店铺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分数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分数基本性质》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 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并在探索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出简要的、合理的说明。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概括能力。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3 .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1、师:故事引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阿凡提的故事吗?今天老师这里有一个“老爷爷分地”的数学故事,你们想听吗?(课件出示画面) 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指名读故事(尽可能有感情地)故事:有位老爷爷要把一块地分给他的三个儿子。
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老三分到了这块的。
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大吵起来。
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大笑了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
2、师:你知道,阿凡提为什么会笑吗?他对三兄弟讲了哪些话?3、学生猜想后畅所欲言。
4、同学们的想法真多啊!聪明的阿凡提是怎么让三兄弟停止争吵的?(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1)、三兄弟分的地真得一样多吗?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证明吗?(2)学生独立操作验证。
方法1、涂、折、画的方法方法2、计算的方法。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案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案《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57页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能在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验证的思想,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直尺、彩笔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温故迁移1.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说一说: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3.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怎样的关系?4.猜一猜: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分数中是否具有类似的规律?二、设疑激趣,探究新知(一)故事激趣,引出分数。
说出自己从故事中听到的分数。
(二)小组合作,直观感知。
1.折一折: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分别用对折的方法平均分成2份、4份、8份。
2.画一画:画出折痕所在的直线。
3.涂一涂:(1)给平均分成2份的正方形纸的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
(2)给平均分成4份的正方形纸的其中的2份涂上颜色。
(3)给平均分成8份的正方形纸的其中的4份涂上颜色。
4.比一比:比较3张正方形纸涂色部分的大小。
5.议一议:和同伴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1.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同,分数的大小却相等。
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吗?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这个问题。
2.汇报交流。
3.启发点拨。
通过从左往右观察、比较、分析,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小结得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那么,从右往左看呢?让学生再次归纳: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4.归纳小结: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5.启发思考:这里的“相同的数”可以是任何数吗?(补充板书:0除外),你能举例说明吗?(三)独立尝试,运用规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课件4

3 12
分子不一样,分母不一样, 分子不一样,分母不一样,它们的 大小为什么还是相等 为什么还是相等的 大小为什么还是相等的?
2 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把 和 10 化成分母是 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 24 3×4=12 ×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 把分母和分子同 质,把分母和分子同 把分母和分子 时乘4.
4
如果一堂课40分钟,哪个班用的时间长 如果一堂课 分钟, 分钟
5、
பைடு நூலகம் 自我评价
你知道阿凡提为什么会笑吗?他对 三兄弟讲了那些话?
有位老爷爷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 有位老爷爷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 ,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 1
3
。老三分
2 6
到了这块的
。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 3 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
2× 4 = 8 × 2 = 3× 4 12 × 3
24÷2=12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 母和分子同时除以2,分数的大 母和分子同时除以 分数的大 小不变. 小不变
5 10 10 ÷ 2 = 24 = 12 24 ÷2
做一做
1 .
2.
5 1 ( 2 ) 10 (2) 1 = = 4 = (20) 3 3 6 15 3 16 化成分母是1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把 和 化成分母是 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5 20
1 = 2
2 4
4 8
=
×2 ×2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 ÷2
4 8
2
=
÷2
4
=
÷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通用5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通用5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结合趣味故事经历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
初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的改写。
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归纳分数的性质。
学生准备:长方形纸片。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揭示课题。
编了一个唐僧师徒4人分西瓜的故事,利用孙悟空的机智聪明和猪八戒贪吃的特点。
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块,猪八戒吃了一块,再把这西瓜平均分成8块,猪八戒吃了2块。
最后把西瓜分16块,猪八戒吃了4块,设计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和分数知识的背景下,了解猪八戒没有多吃到饼的事实,为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提供实践经验。
在看完故事后向学生提问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想到了什么问题?让学生讨论并用自己的方法说明八戒没有多吃到饼。
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比一比,通过课件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三个分数大小是相等的。
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可分数却相等,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从而来揭示课题。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讨论图中分数的涂色部分是多少?A、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正方形的纸,你能先对折,并涂出它的1/4吗?B、追问:你能通过继续对折,每次找一个和1/4相等的其他分数吗?C、学生操作,并组织交流:每次对折后,正方形被平均分成多少份。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优秀3篇】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优秀3篇】篇一:《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篇一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尚市镇中心小学的王方。
我说课的课题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接下来我将从说学生、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说反思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学生学生在学习本内容之前已经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明确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等知识,这些为本课学习作了铺垫。
而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质疑―探索―释疑―应用”这一完整的学习过程。
二、说教材1、教材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内容,在小学数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既与整数除法商不变的性质有着内在联系,也是后面学习约分、通分、分数计算的基础,在整个分数教学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改变分数的分母与分子,而使分数的大小不变。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发现、归纳过程,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渗透迁移的教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主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分数的基本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学生通过猜想和动手验证,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4、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三张形状大小一样的纸片、彩笔,老师准备课件、分数卡片。
三、说教法学法教法:本着“以学定教”的思想,我以自主探究为主线,以发展创新为宗旨,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引导发现、组织讨论、组织练习等教法,让学生全程、全面、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学法: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基于这样的理念,本课学生的学法主要有: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合作交流法、自学尝试法等。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材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三个小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
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
这个内容不仅在本单元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学生的后继学习也有重要影响。
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为了引导学生探究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首先要求学生拿出3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用对折的方法分别把它们平均分成2份、4份、8份,并分别把其中的1份、2份、4份涂上颜色,把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三个涂色部分的大小,观察、比较后引导学生得出:1/2 = 2 /4 = 4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数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接着让学生举出几个相似的例子,由个别到一般,引导学生得出规律,并能运用规律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学生分析:学习本内容之前,学生已清楚地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明确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了商不变性质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做了知识上的铺垫。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会变吗?分数的分子分母如何变化,分数的大小才不变呢?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归纳整理,使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归纳、概括,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运用性质转化分数。
人教版五年级《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精选5篇)

五年级《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人教版五年级《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精选5篇)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五年级《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1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力图让学生在开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参与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是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导火线。
在本案例中,通过创设猫妈妈分绳子的教学情景,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急于要帮小红猫排疑解惑,促使学生动脑想,动手操作,达到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目的。
二、营造氛围,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注重问题的探索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知识。
在案例中,通过猫妈妈分绳子,小花猫说猫妈妈偏心眼。
这时让学生来当裁判,你认为小花猫的话对不对,你准备怎样来着手研究它?这时学生的好胜心被激活了,有的迫不及待的说,有的一声不吭地动手实验着,后来通过学生的实验有力地证实了小花猫的话是错的。
就这样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贯穿于故事情节中,使学生随着情节的推进一步步探究知识的生成过程,学得趣味盎然,意犹未尽。
三、轻松练习,发展能力。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为了有效地防止学生在课堂教学后期产生注意力分散,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在练习设计方面,尽量给枯燥的练习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同时也应注重练习的层次性、趣味性与开放性。
五年级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
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建立在分数大小相等这一概念基础之上的。
而两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并不意味着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同。
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和通分则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
2、通过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学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运用性质转化分数。
教具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纸条、圆形纸片三、说教学策略为了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采用了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引导自学、组织讨论、组织练习等教学策略。
2、实际操作: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3、引导概括: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4、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四、说教学流程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六个环节。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件

分数的种类
真分数
分子小于分母,值小于1。
假分数
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值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
整数与真分数之和。
分数的表示方法
01
02
03
文字表示法
用“几分之几”表示分数 。
符号表示法
用“a/b”表示分数,其 中a是分子,b是分母。
图形表示法
用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表 示分数。
02
CATALOGUE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混合运算
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计算,即先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再进行加法和 减法运算。
分数的混合运算的例子
如(2/3 + 1/4) × (3/4 - 1/2) = 1/4,表示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和减法,再将结 果与括号外的分数相乘,最后得到新的分数1/4。
04
CATALOGUE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证明
证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通过代数方法 进行。例如,设分数为a/b(a、b为整 数,b≠0),当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一 个非零数n时,得到新的分数为na/nb ,可以看出na/nb=a/b,即分数的值
没有改变。
同样地,当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非 零数n时,也可以证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
通过证明可以得出结论:分数的分子和 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分
《分数的基本性质 》ppt课件
目 录
• 分数简介 • 分数的基本性质 • 分数的基本运算 • 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 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01
CATALOGUE
分数简介
分数的定义
分数是一种数学表达 方式,表示整体的一 部分。
分子表示被除数,分 母表示除数,分数线 表示除号。
《分数的基本性质》“非线性”教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执教:教材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
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建立在分数大小相等这一概念基础之上的。
而两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并不意味着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同。
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和通分则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
另外,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
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P75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归纳、应用等过程,经历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初步学习归纳概括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体验互相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正确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视频1:小淘气分饼的情境有一天淘气做了3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蓝猫、菲菲、霸王龙。
蓝猫说:“我功劳最大,我要吃一大块。
” 菲菲说:“我要吃两块。
”霸王龙抢着说:“我个头最大,我要吃3块。
”淘气想了想便动手切饼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并向他们提问:“刚才,我把3个同样大小的饼,平均分成2份、4份、6份,分别给了你们1块、2块、3块,你们知道谁吃的多吗?”淘气的问题,立刻引起了他们的争论。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分数的初步认识与运算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分数的初步认识与运算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分数的初步认识与运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分数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用于表示一个整体被等分成若干个相等的部分的方法。
本文将对小学五年级学生所需掌握的分数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包括分数的定义、分数的基本形式、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等内容。
一、分数的定义在五年级上册数学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分数的定义。
分数是用分子与分母两个数字表示的,分子表示被分割的部分的数量,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的等分数量。
例如,在1整体被等分成4个相等的部分中,其中的3个部分可以用分数3/4来表示。
二、分数的基本形式了解了分数的定义后,我们需要学习分数的基本形式。
分数的基本形式是指分子与分母之间没有公因数,即它们没有共同的因子。
如果分子与分母有公因数,我们可以进行约分。
约分是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使分子与分母之间没有公因数。
三、分数的比较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中,我们需要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比较分数的大小可以通过分数的相等性进行判断。
如果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相等,那么这两个分数就相等。
如果分数的分子相等,但分母不等,分母大的分数就比分母小的分数小。
例如,对于分数2/3和3/4来说,3/4比2/3大。
四、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掌握了分数的比较后,我们需要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是通过将两个分数的分母取相同的公倍数,然后分别对分子进行加减操作得到的。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先将两个分数的分母取相同的公倍数,然后将分子按照公倍数进行相加或相减。
五、分数的简单应用除了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实际问题来应用分数。
例如,在分数的认识与运算中,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比如将一块蛋糕平分给几个朋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数的知识。
总结: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中,分数的初步认识与运算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基本性质》知识点

1、口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说: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扩大相同的倍数,分数大小不变。
3、说: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大小不变。
1、看图:写分数
2、思考:图形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3、发现:数的基本性质: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基本性质》知识点
教学点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
认知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1、看图写分数
2、看图比较分数的异同点
3、发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4、读,背分数性质
作图理解相同大小分数,不同形式分数之间的关系
运用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及分数与数的大小
2、分数的计算
3、通分,约分
4、解决实际问题
1、看一看:看图说分数
2、填一填: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填出扩大或缩小后的分数
3、比一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较分数的大小
4、涂一涂:用涂方格的方法表示相应分数
联系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商不变性质找出扩大或缩小的倍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_五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_五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规律的关系。
3、培养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材第107~108页。
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4、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5、正确认识、处理变与不变的的辨证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抽象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及课件一套、学生每人三张同样大小的纸条、彩笔。
教学步骤:一、1、复习旧知除法与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1)、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吗?1÷2=()3÷6=()5÷10=()4÷8=()2)、根据400÷25=16在□里填数:(400×4)÷(25×4)=□根据360÷90=4在□里填数:(360÷□)÷(90÷10)=4(2)你是怎样想的?(回忆除法中商不变性质)商不变的性质内容是什么?3)、引入:刚才我们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在分数中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2、激趣引入:和尚分饼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哦,不,是三个小和尚。
小和尚们很喜欢吃老和尚做的饼,有一天,老和尚做了三个同样大小的饼,还没给,小和尚们就叫开了,小和尚说:“我要一块。
”老和尚二话没说,就把一块饼平均分成二块,取其中的一块给了小和尚。
高和尚说:“我要二块。
”老和尚又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取其中的两块给了高和尚,胖和尚抢着说:“我不要多了,我只要三块。
”老和尚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六块,取其中的三块给了胖和尚。
老和尚一一满满足了小和尚们的要求,同学们,谁会用一个数来表示三个和尚分得的饼数?板书:1/22/43/6你们猜猜哪个和尚分的饼多?板书:1/4=2/8=4/16这几个分数真的相等吗?让我们做个实验来证明。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相互关系。
2. 能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的简化和小数的转换。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 分数的简化:将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
3. 分数与小数的转换:分数可以转化为小数,小数也可以转化为分数。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分数的概念,复习分数的表示方法。
2. 提问: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有什么关系?二、分数的基本性质(15分钟)1. 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 举例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进行验证。
三、分数的简化(15分钟)1. 讲解分数的简化方法: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得到最简形式的分数。
2. 举例说明分数的简化方法,让学生进行练习。
四、分数与小数的转换(15分钟)1. 讲解分数与小数的转换方法:将小数化为分数,将分数化为小数。
2. 举例说明分数与小数的转换方法,让学生进行练习。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简化方法和与小数的转换方法进行解答。
2. 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简化方法和分数与小数的转换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应用题训练(15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简化方法进行解答。
2. 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七、分数的乘法和除法(15分钟)1. 讲解分数的乘法法则: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2. 讲解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分数的基本性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基本性质2. 分数的约分和通分3.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的方法,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2. 教学难点:约分和通分的运用,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
2. 使用教具和实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分数的概念。
3. 设计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分子、分母和分数线的关系。
3.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
4. 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6. 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师要积极参与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分数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优秀8篇】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优秀8篇】《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篇一一、教材分析(课件)《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中的资料。
本节课资料是在分数的好处,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后面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以及分数运算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资料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课件)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方面的潜力。
三、教法和学法(课件)为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巧妙的扮演着引导着、组织者的主角。
设计了情景设疑、观察发现、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提倡:过程重于结果。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与记忆。
因此我引导学生去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游戏比赛等形式来组织教学。
四、教学过程(课件)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理解潜力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课件)首先、我为学生带来了一个猴王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猴子们都爱吃猴王做的饼。
一天,猴王做了三张同样大的饼。
猴王把第一张饼平均切成了两块,给了猴1一块。
(课件)猴2看见了,眼馋的说:“猴王,猴王,我要两块。
”猴王笑眯眯的说:“别急,别急,给你两块。
”只见猴王把第二张饼平均分成了四块,给了猴2两块。
(课件)猴3更贪心:“我要六块,我要六块。
”猴王想了想,把第三张饼拿出来,平均切成了十二块,果真给了猴3六块。
“同学们,你们听完故事后,觉得哪知猴子分得饼最多?”一上课,先听一段故事,学生们自然十分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用心的思考故事中的问题。
透过这样的故事设疑,立刻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课件)我让学生把准备好的三张圆片,拿出来代替猴王做的饼,分别按照折,画,涂的步骤,表示出每只猴子所得的饼,并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
2024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能够熟练地比较分数的大小,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分数的概念和性质2.分数的大小比较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4.分数的简单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教学难点: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分数的概念和性质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分数的概念,如切蛋糕、分苹果等。
2.学习分数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即分子表示部分的数量,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了几份。
引导学生观察分数的写法,如2/3、3/4等。
3.学习分数的性质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性质,如分子扩大几倍,分母也扩大几倍,分数的大小不变。
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即分子与分母的乘积相等。
4.练习分数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实例,如切蛋糕、分苹果等。
让学生比较分数的大小,巩固分数的概念和性质。
第二课时:分数的大小比较1.导入新课回顾分数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2.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如通分、化简等。
引导学生发现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
3.练习分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比较不同类型的分数大小,如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
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比较商品的价格、计算物品的重量等。
第三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导入新课回顾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如分数表示除法的结果。
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除法在运算中的联系,如分数的乘除法。
3.练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用分数表示除法算式,如2÷3=2/3。
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长度、面积等。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7篇

Don't be like a troubled person and tell others about your misfortune.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7篇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篇1分数的基本性质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渗透“形式与实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一、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掌握了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方法。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二、导入新课例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1、分别出示每一个圆,让学生说出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
(1)把这个圆看做单位1,阴影部分占圆的几分之几?(2)同样大的圆,阴影部分占圆的几分之几?(3)同样大的圆,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2、观察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1)从4 幅图上看,阴影部分的大小怎么样?(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
)(2)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3、分析、推导出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的大小也相等:(1)4 幅图中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
那么,表示这4 幅图的4个分数的大小怎么样呢?(这4个分数的大小也相等)(2)它们的大小相等,也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把4个分数用等号连起来)。
4、观察、分析相等的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1)观察转化成,的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的分子、分母都乘上了2或的分子、分母都扩大了 2倍。
)(2)观察例2.比较的大小。
1、出示图:我们在三条同样的数轴上分别表示这三个分数。
2、观察数轴上三个点的位置,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从数轴上可以看出:3、观察、分析形式不同而大小相等的三个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变化规律。
(1)这三个分数从形式上看不同,但是它们实质上又都相等。
(教师板书:)(2)你们分析一下,、各用什么样的方法就都可以转化成了呢?三、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1、观察前面两道例题,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变化规律?“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或都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下面我将从“说教学理念、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课。
一、本课的教学理念有: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主体意识。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义务教材六年制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
这部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的基础。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知规律,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的关系。
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2、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说教法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引导自学、合作探索相结合法,让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我还采用组织练习法,当然以上这些教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本着“一法为主,多法为辅”的思想,我将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四、说学法1、学生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折纸上画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
之后老师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让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
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自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程序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本课的教学模式制定为:总之,学习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分数的基本性质》反思江西省赣州市大公路第二小学李毅云本节我想结合我校申报的市级课题《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本人负责的市级课题《网络环境下促进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研究》来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以及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谈几点反思。
探索性问题的设计研究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问题的精心设计,一是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师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探索,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达到探究的目的,针对这点认识,这节课在我们学校课题组成员的集体备课下,作了这样的设计。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发展思维。
1、情境的创设:“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课标提倡要关于创设情境,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是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导火线。
通过和尚分饼,创设问题作为引子贯穿全课。
利用课件中生动的动画,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点在这节课中我个人觉得达到这个目的。
2、探究活动与数学逻辑思维过去我们常为学生设计相同的学习方式并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流程展开学习。
比如这节课的验证猜想中一本来我是设计了让学生按折、画、剪、比的步骤一步一步来引导学生操作,这样的设计看上去会很热闹,其实学生的操作依然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后来,为了给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我重新设计:“课桌上的信封里放着一些材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果你觉得不需要材料,当然也是可以的。
”这样的设计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究空间,也增添也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本人教学能力不够熟练,学生紧张,表现出来的并不像我所想像的那般,但至少可以算已是对传统的一种大胆的突破吧。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感知、理解、提升、归纳、概括方面,我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表达、辨析、质疑的训练,尽量不给学生的数学思维加上框框,让学生展开思维,大胆思考,学生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如:这相同的数能不能包括小数,如果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一个小数,那所得的数还是不是分数呢?为什么要零除外?大小不变能不能说成结果不变呢?等等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并重视引导学生采用举例说明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我想这可能也是我这节课比较有收获的一个环节了。
能真正地体现自主开放,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小组合作交流我们班由于在开展课题研究之前,很少可以说几乎没有合作的习惯。
而这学期的小组合作的训练方面也做得不够,只能说是交流多于合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我预测不到的情况。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有两处合作交流:一个是在验证猜想时合作,由于对小组的要求比较复杂,所以我运用了多媒体优势将小组合作要求打在屏幕上,这样学生就有了合作的方向,并且能对合作的效果加以对照,提高合作的有效性。
另一个是在发现规律时合作探究,交流沟通。
这时由于本班学生的实际,学生基本上处于一种交流的状态,不能说是合作了。
有待今后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努力。
4、有效地处理课堂生成资源当教师个人的设计意图与学生的实际的实际不相符合,而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或语言又是有价值的,这时教师该怎么处理,我认为这就是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问题了。
另一个课堂生成点在其中有一个学生运用了商不变的性质来解释了1/4=2/8=4/16的原因,我却忘了将本节课的一个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的知识点遗漏了,那就是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这是一个很具有探究交流价值的问题。
可惜我在预设与生成的把握方面做得比较欠缺,暴露出的问题也正是今后必须要努力去学习的地方。
5、练习的设计为了有效地防止学生在课堂教学后期产生注意力分散,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练习设计方面,尽量给枯燥的练习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本案例中设计了:①有探究结束后的分辨是非,②有新课中的尝试性练习,③有游戏活动。
较好地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结合起来,学生学得轻松、愉悦。
但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如何与练习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我个人反思的地方反思教学的主要过程,觉得在让学生用各种方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的时候,拓展得不够,要放开手让学生寻找多种途径去验证,而不能局限于老师提供的几种方法。
因为数学教学并不是要求教师教给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江西省赣州市大公路第二小学李毅云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计算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大小不变规律显得尤为重要。
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与这部分知识紧密联系,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
探索分数大小不变的规律,关键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观察和发现,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归纳性质教学关键:利用分数意义理解性质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故事情境激励法三、教学设想(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利用阿凡提为三兄弟分地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比一比,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几个分数大小是相等的。
而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可分数却相等,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从而来揭示课题。
(二)、利用学具,小组合作探究规律。
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时,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学具,结合分数的意义来探究其中的规律。
在找到规律后让学生想一想,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让学生再说说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在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教师又让学生回到故事中去,让学生试想如果还有一只小猴子,它想要四块,猴王该怎样分呢?既达到了练习的目的,又首尾照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设计有层次的练习,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四、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参与兴趣1、猴王变戏法(学生模仿复习):除法式子变形分数与除法变形2、教师出示三只可爱的小猴图片,奖励听故事: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两块,分给第一只小猴一块,第二只小猴见到说:“太小了,我要两块。
”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第二只小猴两块。
第三只小猴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
”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6块,分给第三只小猴三块。
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的多吗?(哪只猴子分得的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3、教师出示三块大小一样的饼,通过师生分饼,观察验收后得出结论:三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
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的呢?同学们想知道有什么规律吗?(二)探究新知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请同学们拿出三张相同形状同样大的纸,把每张纸都看作一个整体。
动手折出平均分的份数2份、4份、6份,动笔把其中的1份、2份、3份画上阴影,再把阴影部分剪下来,将剪下的阴影部分重叠,比一比记录下结论。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1)通过动手操作,谁能说一说图中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各是几分之几?(2)你认为它们谁大?请到展示台上一边演示一边讲一讲。
(3)既然这三个分数相等,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4)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为什么分数的大小却相等的?你们能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吗?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讨论这两个问题。
要求:有序观察认真交流(5)学生汇报讨论情况。
(6)启发点拨。
A.通过从左到右的观察、比较、分析,你发现了什么?B.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里“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的数都可以呢?请举例说明。
板书:(零除外)C.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比较重要?(都、相同的数、零除外)(7)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A.思考:要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子怎么变?变化的依据是什么?B.让学生讨论后独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