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推进两化融合的难点与应对策略

合集下载

关于两化融合的思考—难点篇

关于两化融合的思考—难点篇

关于两化融合的思考—难点篇我国制造企业在推进两化融合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点分析难点一:制造业企业对两化融合的理解及认识不到位。

虽然已经有诸多的政府领导和专家对两化融合的理念、策略等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发表了演讲等。

但是,广大企业对“两化融合”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结合自身行业特点,以及企业的产品特点和管理模式制定推进两化融合的具体方案,并不清晰。

难点二: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内在动力不足。

推进两化融合的主体是制造企业。

但是,目前很多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内在动力不足。

这主要来自三方面的原因:第一,除烟草、石化等垄断行业之外,中国各制造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企业的利润率不高,因此,企业的投资能力有限;第二,信息化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使能要素,信息化应用对企业竞争能力的价值,大多数时候是间接的,并不是说企业只要应用了信息化,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就能立竿见影得到提高,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企业的“救命稻草”,因此,在大多数企业当中,信息化投资的优先级要低于扩建工厂、招聘优秀人才、购买设备等投资;第三,很多企业已经应用了不少信息技术,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收到很大的效果,因而制约了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积极性。

工业企业推进两化融合建设,的确有来自市场竞争、客户要求和监管部门等方面的压力。

但是,整体上,工业企业对于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

事实上,我国工业企业信息化的市场极不平衡。

真正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资比较大的,主要是央企,尤其是垄断行业的企业,以及军工企业。

外企在信息化投入方面基本与其全球总部统一。

一些大型企业在发展到较大规模之后,随着组织架构越来越复杂,管控难度日益加大,因此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较大投入,而广大中小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动力和投资力度严重不足难点三:两化融合推进方式不科学。

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在中国企业的推广应用,是作为一种新技术,来推动企业应用的。

信息化厂商的概念营销,往往使得很多企业在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还懵懵懂懂的时候,就上了很多信息系统。

“两化”融合与中小型制造企业的转型发展

“两化”融合与中小型制造企业的转型发展

<div class="article_tit"> “两化”融合与中小型制造企业的转型发展 </div> <span>作者&nbsp;:&nbsp; 刘文平王洪涛</span> <p> 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进一步提出两化融合的战略,即“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对中小企业而言,如何面对后危机时代的挑战,实现两化融合,提升企业竞争力,这是广大中小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尼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车辆自动门系统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是中国轨道交通车辆现代化装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也是国内唯一具有轨道车辆自动门系统全套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康尼公司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视,从1994年就开始逐步引入信息化软件来辅助企业研发与管理,目前信息化已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信息化建设成为了企业腾飞的翅膀。

<br/> <br/> 一、中小型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br/>为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走创新之路,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早在2008年,康尼就提出了跻身世界一流的发展目标。

康尼瞄准的标杆企业是世界一流的轨道车辆自动门领域的企业:KB-IFE(奥)、FAIVELEY(法)、BODE(德),当时的年销售收入分别约相当于RMB 10亿元。

康尼具体的经营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站稳国内市场;到2015年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跻身世界一流。

<br/> 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公司聘请了国内知名的管理咨询专业公司―南京再创进行康尼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康尼公司的战略发展定位:基于机电一体化创新能力的多元化集团公司。

公司将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为核心,以推进机电装备制造业现代化为己任,以轨道交通装备产品供应和服务、电力自动化产品、专用仪器仪表等机电产品为主业,实现多元化发展。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难点和思路解析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难点和思路解析

填写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诊断调查问卷和企业数字化转型 企业两化融合自评估报
调查问卷,确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并进行指标分析和问 告;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实施要点与难点解析
前言
两化融合总体认知
两化融合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
十五大: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十六大: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 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16
二. 调研诊断
二. 调研诊断 2.1 阶段点评 2.2 调研实施要点及输出成果 2.3 评估诊断实施要点及输出成果 2.4 实施难点 2.5 解决思路
17
二. 调研诊断
2.1 阶段点评
现状调研及评估诊断是对企业的两化融合现状与两化融合 管理体系之间的差异进行初步了解的过程,该阶段非常重要, 通过切实深入的调研评估,可以为后面精准对标诊断和能力体 系策划奠定坚实基础。
12
一. 贯标启动
1.1 阶段点评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企业战略、持续竞争优势和信息化赋 能为顶层设计,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进行战略闭环,达成信息时 代下组织和流程的变革,在建设过程中涉及面广,要整合多项 资源,工作较为繁杂,需要高管层牵头成立工作组,统筹安排。
13
一. 贯标启动 1.2 实施要点及输出成果
十七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十八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 工业化深度融合 十九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 体经济深度融合。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战略定位

2024年两化融合经验交流会心得(2篇)

2024年两化融合经验交流会心得(2篇)

2024年两化融合经验交流会心得大力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创新工业发展模式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信息化与工业深度融合是党的“____”提出的明确要求。

两化深度融合在改造传统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道路大有可为。

为做好河北省两化深度融合工作,有必要进一步深入讨论两化深度融合的内涵,在统一思想和认识的基础上,加速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一、两化融合的基本知识当今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信息技术正全面应用、渗透、融合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改变了整个社会。

本质上讲,信息化就是信息和知识的规模生产和大量消费过程。

信息化既是一个技术进步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变革过程,既改变了生产组织体系、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又推动了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

工业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在工业领域各要素中的应用、渗透、融合、变革和创新,引发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工业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工业基础设施、工业技术、工业产品、工业装备、工业管理、工业市场环境、1工业经济运行等各个层面应用、渗透与融合,形成全新业务形态和企业运营模式,建立新型工业体系,全面提升工业能力和工业素质的过程。

1、两化融合的目标两化融合是通过信息技术与工业领域相关要素的应用渗透、融合提升和变革创新,逐渐打造软硬一体化的工业装备,其最终目标是:构筑新型工业体系,提升我国工业的能力和整体素质,提升我国工业的竞争力。

2、两化融合是工业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大型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突破了传统车间-企业-社会-国家的界限,迫切需要两化融合构建、形成全球产业链骨干企业:需要信息化与业务融合,构建支撑业务的能力平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核心能力,参与全球竞争中小企业。

需要信息化与业务的融合,形成灵活、快速响应市场的业务模式,积极参与全球制造链的竞争,为全球产业链提供配套、支撑与服务。

制造业信息化项目存在的问题及推进措施

制造业信息化项目存在的问题及推进措施

制造业信息化项目存在的问题及推进措施制造业信息化项目存在的问题及推进措施1. 问题概述在制造业信息化项目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项目的顺利进行,甚至导致项目失败。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推进措施,以确保信息化项目的顺利推进。

下面我们将逐一探讨这些问题及相应的推进措施。

2. 技术标准不统一在制造业信息化项目中,由于不同的技术标准,可能会导致系统集成困难,甚至出现数据不统一、系统不协调等问题。

推进措施:统一技术标准,建立通用的信息交换标准和数据格式,确保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通畅和流畅。

3. 信息孤岛问题信息孤岛指的是在企业内部存在由于部门间信息不畅通而形成的信息割裂现象。

这会导致信息共享不畅、协同工作困难等问题。

推进措施:建立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平台,采用统一的信息标准和共享机制,促进部门间的信息流通和共享。

4. 安全风险问题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由于数据泄露、信息被篡改等安全问题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推进措施: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确保企业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 人才短缺问题制造业信息化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支持和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但目前人才短缺的情况比较严重。

推进措施: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能。

6. 成本控制问题信息化项目所需投入的成本巨大,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提高投入的效益,是制造业信息化项目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

推进措施:建立严格的成本控制制度,从项目规划、实施、监控和评估等方面进行全程控制,确保项目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顺利进行。

7.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信息化的时代,制造业信息化项目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相应的推进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制造业信息化项目的可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应对不同的问题和挑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两化融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探讨

两化融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探讨

3 . 2 国家两化融合八大专项行动
工信部 2 0 1 3 年9 月 5日发 布 信 息 化 和 工 业 化 深 度融
合 专项 行动计 划( 2 0 1 3 — 2 0 1 8 年) 》, 提 出到2 0 1 8 年全 国
“ 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  ̄ J f 8 2 , 并提 出企 业 问 电 子 商
新。主要目标有六点:一是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
是 加 快 建设 现 代 产业 新 体 系 ;三 是 大 力推 进 信息 化 和 工业 化
深度融合;四是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五是加快推
进 工 业绿 色 发展 ; 六是 不 断优 化 企业 发 展环 境 。
2 . 3 两化融合是产业转型升级 的必 由之路
中, 通信设 备 、计 算机 、通 用电子 设备 制造业 占3 6 1 5 亿
元 , 约 占全 省 装 备 工 业 增 加 值 4 0 % 。 高 技 术 制 造 业 和 先 进 制 造 业 增 加 值 增 速 分 别 为2 2 %和 2 O . 2 %, 均 高 于 全 行 业 平 均 增 速 , 电子 信 息 制 造 业 产 量 占全 省 的 比 重 超过 9 0 %。 信 息 化 与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融 合 , 为 工 业 发 展 提 供 了 有 力 的 支 撑 。 近 年 来 , 加 快 了机 场 、 港 1 3、 码 头 、 工 业 园 区 、物 流 园 区等 基 础 设 施 的 信 息 化 建 设 , 建 立 了一 批 公 共 信 息 服 务 平 台 。 两 化 融 合 与 新 兴 信 息 产 业 相 互 促 进 , 催 生 新 业 态 发 展 。 珠 江 三 角 洲 物 联 网 的 产 业 规 模 约 占全 国

制造业转型与升级问题与解决方案

制造业转型与升级问题与解决方案

制造业转型与升级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产业的变革,制造业正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和升级压力。

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模式向智能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迈进,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制造业转型升级一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的准备和深刻的理解。

本文将探讨制造业转型与升级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问题分析1.技术落后许多传统制造企业使用过时的设备和工艺,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

这不仅影响了产品质量和产能,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

2.人工成本上升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竞争压力,制造业需要提高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减少对人工的依赖。

3.环境污染许多制造业企业对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排放污染物、浪费资源严重,难以满足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环境污染不仅影响企业形象,也可能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风险。

4.市场需求变化随着消费升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的需求结构和市场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制造业需要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开拓新的市场。

5.制造业服务化需求随着经济结构和消费升级,制造业不断向服务化的方向发展,需要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而不仅仅是生产产品。

以上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需要通过深化制度改革、加强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等手段进行解决。

二、解决方案1.深化制度改革政府应当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市场竞争应更加公平,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同时,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政策倾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鼓励企业转型升级。

2.加强科技创新政府应当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建立更加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让,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调整产业结构制造业应当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淘汰劣势产业。

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

工业4.0及其对我国国防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的启示

工业4.0及其对我国国防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的启示

本文通过对德国工业4.0战略背景及其内涵的解读,指出其与我国两化融合战略在本质上高度契合;继而根据我国国防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的发展现状与不足,从工业4.0的理念出发,提出其对我国新时期国防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深度发展的若干启示。

工业4.0及其对我国国防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的启示■ 晋 煜一、工业4.0战略背景及其内涵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始反思以往大规模离岸外包和制造业空心化对本国创新能力的损害和创新生态系统的破坏,意识到新经济增长必须依靠实体创新而非“去工业化”和过度金融化。

在此背景下,欧美各国纷纷推出“新经济战略”和“再工业化战略”,旨在转变以往的经济增长模式,重新重视和回归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通过扩大和优化政府投资、加快智能制造的技术创新等,以数字制造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以之引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其中德国提出的“工业4.0”战略,在全球工业领域引起了极大关注。

“工业4.0”于2011年提出的初衷是通过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德国制造业水平,它在德国被看作是继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后期通过蒸汽机实现工厂机械化的“工业1.0”、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采用电力实现产品批量生产新模式的“工业2.0”、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延续至今的电子信息技术驱动制造过程不断提高自动化程度的“工业3.0”之后的又一次工业革命。

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未来若干年,人类将迎来以虚拟—实体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 ,CPS,又译为信息物理系统)为核心,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2013年“工业4.0”被有关政府部门纳入《高技术战略2020》的十大未来项目中,随后首个德国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问世,标志着这一战略在国家层面步入实施。

德国领导人多次强调,德国想要继续保持工业强国地位,必须实现以数字化工业生产为基本内涵的“工业4.0”。

两化融合的建设思路和建议

两化融合的建设思路和建议

两化融合的建设思路和建议一、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思路(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并不是要取代工业化发达国家是先工业化后信息化,走的是一条从轻纺、加工制造、重化工业到服务业的传统发展道路。

我国的能源、资源、人口、生态环境等条件,不允许我们照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

我们不能像某些产业较为单一的国家或地区那样,完全脱离传统产业来实现信息化,否则就意味着揠苗助长;也不可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先实现工业化,待工业化完成后再过渡到信息化的模式,那样只会使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发展距离越拉越大。

我们只能根据本国国情,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通过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以信息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进程,走跨越式发展道路。

因此,不能简单地把信息化与工业化对立起来。

有了信息化,不等于不要工业化,不要各种物质的生产。

我国的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是要靠工业、农业、科技等方方面面的整体推进,如果孤立起来片面强调信息化,信息化不融入其他领域,不对传统产业起催化、带动作用,我们建再好的网络,通信再发达,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也是难以实现的。

离开了工业化之本,信息化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要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而言,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以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工业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将有力推动工业制造业的高技术化,为其生存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将极大地带动工业制造业的整体提升,加速实现工业由大变强。

同时,工业制造业基础的整体提升,也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需求驱动和物质基础。

(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要有助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由于世界经济结构的加速调整和跨国公司的并购浪潮的出现,以及国内需求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中心任务。

两化融合实施中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两化融合实施中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两化融合实施中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随着信息技术和工业化的发展,两化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

然而,在实施两化融合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许多技术挑战。

本文将探讨两化融合实施中所面临的技术挑战,并提供解决方案。

一、数据集成和共享数据集成和共享是两化融合中的关键环节,但往往受到数据格式、数据源异构和数据安全等问题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与格式: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格式,使各个部门和系统能够按照同一标准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共享。

2. 建立数据集成平台:使用先进的数据集成技术和工具,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集成平台,实现不同数据源的无缝集成和共享。

3. 强化数据安全保护措施:加强数据安全管理,采取措施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和权限控制,确保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二、物联网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是实现两化融合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挑战。

以下是解决这些挑战的方案:1. 建设智能感知网络:利用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建设智能感知网络,实现对生产环境、设备状态等信息的实时感知和采集。

2. 发展大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和应用数据分析算法,对大量的感知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搭建物联网安全体系:加强物联网设备的安全管理,包括加密传输、权限控制、入侵检测等技术手段,保障物联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是两化融合中的重要驱动力,但其应用面临一些挑战。

以下是解决这些挑战的方案:1. 数据质量与准确性:提高数据质量和准确性,清洗和校验数据,消除因数据质量问题导致的人工智能应用偏差。

2. 算法优化与模型更新:不断优化人工智能算法,更新模型,提高人工智能应用的准确度和效率。

3. 人机协同与管理:合理安排人工智能系统与人员的合作关系,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的智慧结合起来,优化生产和管理流程。

综上所述,两化融合实施中面临的技术挑战众多,但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与格式、建立数据集成平台、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措施、建设智能感知网络、发展大数据分析能力、搭建物联网安全体系、提高数据质量与准确性、优化算法与模型、实现人机协同与管理等解决方案,可以克服这些挑战,推动两化融合事业的发展,并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制造型企业存在的痛点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制造型企业存在的痛点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制造型企业存在的痛点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第一部分:十大痛点问题及原因分析制造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诸多痛点,以下是其中的十大痛点及其原因分析:1. 生产计划出现偏差:生产计划是制造业的核心,但有时候生产计划会受到市场需求波动、原材料供应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生产计划出现偏差,造成生产效率低下,成本增加。

2. 生产过程监控不到位:制造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监控的指标众多,如质量、效率、设备状态等,但由于监控手段和监控数据不完善,导致生产过程监控不到位,生产过程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

3. 生产成本控制不力:制造业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能源成本等,但由于成本控制措施不完善,导致生产成本控制不力,成本居高不下。

4. 生产设备维护不到位:制造业生产设备是生产的基础,但由于设备维护不到位,设备故障频发,设备维修成本增加,生产效率低下。

5. 生产质量管理不完善:制造业生产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但由于质量管理措施不完善,生产质量不稳定,产品质量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6. 库存管理不科学:制造业库存管理是企业的重要任务之一,但由于库存管理措施不完善,库存积压严重,库存成本增加,资金占用过大。

7. 供应链管理不完善: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供应链管理措施不完善,供应链效率低下,供应链成本增加,供应链风险加大。

8. 人力资源管理不完善:制造业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但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不善,人力资源成本增加,人力资源利用率低下,企业生产效率低下。

9. 信息化建设滞后: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的重要任务之一,但由于信息化建设滞后,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低,企业管理效率低下,企业竞争力减弱。

10. 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制造业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但由于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不到位,安全事故频发,企业生产安全风险加大。

第二部分:十大痛点问题解决对策分析一、如何解决生产计划出现偏差?在生产任务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计划偏差和风险,需要及时调整计划,以确保生产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两化融合的机遇与挑战

两化融合的机遇与挑战
8
制造业信息化的进程概要
生产制造设备自动化 —— 微电子技术改造
机械化生产设备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改造 ——自动化单机 数字控制制造设备 —— CN、CNC 机电一体化
制造工艺与设计自动化 —— 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
CAD、CAM技术引进与应用推广 CIMS技术推广 —— 863计划
制造业信息化 ——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的 现 场 基 础 自 动 化 设 备
带 开 放 互 连 网 络 系 统 接 口
Internet
接口
基础 自动化 设备接口
………
现场控制 前端
的 现 场 基 础 自 动 化 设 备
带 开 放 互 连 网 络 系 统 接 口
Internet
接口
基础 自动化 设备接口
现场控制 前端
21
管控一体化系统集成架构的初步联想 系统层级概念模型
基数比
1 2.20 2.24 2.27 3.33 0.71 资料来源:中国工程院《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报告》2010年1月。
11
“两化融合”及其部署的理解
融合: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 工业由大变强 信息化与产业化的融合 —— 现代产业体系
信息化与社会进程融合 —— 建设信息社会
部署:
16
制造自动化系统结构的历史与变革
专用控制系统 通用计算机系统加接口设计 通用计算机系统与接口标准化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 集散控制系统——DCS 工业控制总线标准化 组态系统
工业控制计算机 IPC 模块化I/O
技 术 融 合 与 集 成 度 提 升
17
管控一体化的典型生产模式
CIMS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863计划项目)

装备制造业中的弱点与改进方案

装备制造业中的弱点与改进方案

装备制造业中的弱点与改进方案一、装备制造业中的弱点1. 技术落后装备制造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技术落后。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传统装备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新兴技术的应用在装备制造领域并不广泛,导致产品质量和性能无法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匹配。

这直接影响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2. 创新能力不足装备制造业中的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使得我国很多装备制造企业只能依赖进口技术和设备。

因此,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足够的竞争优势。

3. 缺乏专业人才现代装备制造需要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来支撑,但我国目前存在着严重的人才供应不足问题。

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相关专业的培养力度,但专业人才仍然稀缺。

这限制了我国装备制造企业提升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的能力。

4. 生产成本高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一直较高,这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要求提升以及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多种原因导致的。

这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难以获得足够的利润。

二、改进方案1. 加强科研创新为了解决技术落后问题,装备制造企业需要加强科研创新,积极开展自主研发工作。

政府可以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他们进行前沿技术研究,并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减少企业自主研发的风险。

此外,建立合作机制,促进科学家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实现共赢。

2. 建立人才培养体系为了解决人才缺乏问题,政府和企业可以合作建设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政府可以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来鼓励高校加强相关专业的培养,同时鼓励企业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适应装备制造业需求的人才。

此外,政府还可以提供补贴和奖励措施,吸引优秀人才进入装备制造行业。

3. 提高生产效率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竞争力,装备制造企业需要通过技术改进和管理优化来提高生产效率。

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自动化技术,将大量传统的人工劳动转变为机器劳动,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目前,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正在快速推进,主要涉及航空航天、汽车、制药、智能制造、生物医疗等领域。

其中,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在发展中呈现出更大的可能性。

主要以航空航天技术、高端设备、高端测试技术、特种材料等为主。

同时,高端装备制造业也拓宽了生产业结构,实现了产品技术发展和经济效益提升。

存在的困难问题:
目前,高端装备制造业存在诸多困难问题,主要为:一是技术难度和高端设备投入大;二是新技术的迭代力弱;三是传统产业发展缓慢;四是创新能力不足。

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大高端技术的投入力度,重视技术的进步。

2. 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改善传统产业的发展环境。

3. 加大创新能力建设力度,建立先进的研发制度和投入结构,保证在创新中寻求创新发展。

4. 加强产业和科技结合,发挥科技投入的助推作用,提升生产效率和技术能力。

5. 积极践行绿色制造理念,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两化融合的概念与内涵 导向与方法 重点和路径

两化融合的概念与内涵 导向与方法 重点和路径

两化融合的概念与内涵导向与方法重点和路径——对两化融合加速我国产业全面转型升级的再认识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周剑【摘要】两化融合是实现我国产业全面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是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过渡过程中抢占发展先机、争夺新的产业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

首先,本文探讨了两化融合与工业4.0、工业互联网的异同,阐明了为什么两化融合才是我国产业全面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其次,从数据(信息)要素与传统要素、信息技术(产品)与工业技术(产品)、信息化时代管理(组织)与工业化时代管理(组织)、不同产业(发展阶段)之间等方面阐述了两化融合的四个融合层面。

然后,分析了技术导向、业务导向的不足,提出两化融合强调的效能导向要求,以及要确保效能导向需要贯彻的九项基本原则。

最后,围绕“装备(产品)现代化”、“过程信息化”、“管理集约化”和“市场(服务)协同化”四个方面简述了我国两化融合的重点和路径。

0 引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人类已经进入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转轨期。

数据(信息)作为继劳动力、资本、技术、制度之后的一种新型生产要素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源泉,同时也正在进一步催化其它生产要素的价值。

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拥抱信息技术和产业变革趋势,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我们化解资源环境约束,摆脱对物质消耗过度依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更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不可错失的历史性机遇。

1 两化融合与我国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我国建国后提出要实现工业化,赶超发达国家。

改革开放后,面临发达国家正在实现信息化的新形势。

我国是继续先实现工业化,然后实现信息化,还是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推进信息化,这是一个重大战略决策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日益认识到信息技术引领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必须在大力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同步推动信息化的发展,二者互为助力,加速经济社会发展。

制造业中存在的困难和改进建议

制造业中存在的困难和改进建议

制造业中存在的困难和改进建议一、制造业中存在的困难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

以下将从技术、人才与资源以及市场等方面探讨制造业中存在的困难。

1. 技术方面的困难在制造业中,技术创新是关键的竞争力。

然而,制造业中存在许多技术方面的困难。

首先,技术更新速度快,企业需要不断跟进新技术的应用,但改造生产线和设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

其次,复杂的产品开发和研发过程需要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支持,而这在很多地区仍然是一种短缺资源。

2. 人才与资源方面的困难制造业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需求量大,但当前制造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

主要表现为技能水平低、职业素养不高等。

而制造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使得制造企业在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面临困难。

此外,人力资源的成本上升和用工环境的变化,也加大了制造企业的用工压力。

3. 市场方面的困难市场竞争激烈,全球化竞争压力加大是困扰制造业的重要问题。

一方面,国内制造业企业需要应对国际竞争,包括来自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对手。

另一方面,国内市场需求也面临一系列挑战,需求结构逐渐变化,对个性化、定制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二、改进建议为了应对制造业中的困难,并推动制造业持续发展,以下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1. 加强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制造业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能力,积极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才。

同时,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合理规划资金投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2.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了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制造业企业应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鼓励人才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和培训机会,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3. 拓宽市场渠道,提升产品竞争力制造业企业应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

两化存在问题分析报告

两化存在问题分析报告

两化存在问题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开始:一、问题背景近年来,中国推动“两化融合”战略,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在实践中发现,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这一战略的顺利推进。

本文将分析目前“两化融合”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问题分析1. 行业壁垒问题在“两化融合”过程中,各行各业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技术标准和发展路径,行业间的壁垒成为了一个主要问题。

这导致不同行业的企业在融合时面临很大的难度,在技术、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合作存在困难。

2. 资金短缺问题实施“两化融合”需要大量的投入,但目前许多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有限,往往无法承担高昂的融合成本,影响了“两化融合”的推进速度。

3. 人才不足问题实施“两化融合”需要具备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的人才供给不足。

现有的培养体系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缺乏,这给融合过程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4. 信息安全问题信息化的推进势必涉及大量的信息交互和数据共享,但目前信息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包括数据泄露、黑客攻击、恶意软件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更会严重威胁到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

三、解决方案1. 加强行业间合作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推动行业间的合作,打破行业壁垒,促进技术与资源的共享。

鼓励企业建立联合研发机构,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升“两化融合”水平。

2. 提供金融支持政府和金融机构可以提供资金支持,推出专项融资政策,降低“两化融合”的资金门槛,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实践。

同时,鼓励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等方式获取资金,缓解资金短缺的问题。

3. 加强人才培养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应加强与企业合作,根据企业需求调整教育培训方向,培养更多具备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背景的人才。

鼓励企业提供实习机会、创新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经验。

4. 加强信息安全保护政府应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监管,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信息安全问题的处罚力度。

两化融合 过程纬 要素纬

两化融合 过程纬 要素纬

两化融合过程纬要素纬[摘要】现如今,我国企业面临着竞争激烈的问题,大部分企业处于产业低端现状,推动企业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尤为主要。

企业一般主要以建立、依据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机制来对企业未来引导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落实工业化发展要求,推动企业全方位规范管理活动和管理进程,加强战略一致思想,结果达到成效。

更好的解决信息化与管理方面的问题,本文将从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过程和要点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一、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现状意义企业两化融合主要的核心是一种战略手段,是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有效途径,主要是通过数据、流程、技术、组织结构四方面要素互动打造全新企业能力,依次打造出有优势的竞争地位,提升分解战略目标,最终实现明确全局方向目标。

企业通过这种形式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转变思想旧观念,树立新的战略思维方式,建立战略执行框架,提高投资金额。

优化业务流程,与时俱进改进业务模式,获取相关认证许可,利用外部资源形式,将围绕能力作为核心,以战略方向为切入点,能力需求为着手点,人财物资作为核心保障,两化融合管理体制为框架,推动企业发展。

二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具体实施阶段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主要以准备启动、管理体系建立、实施进程、评估认定四阶段为实施阶段。

一是准备启动阶段。

成立项目组,制定企业工作规划,召开项目启动大会,制定相关培训和专题讲课。

二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立。

在指导方针、设计文件、编写文件、修订文件和具体体系培训以及相关完善方面与改进措施等。

三是战略评估能力需求分析。

对规划和项目进行评审,对管理方面进行考核,持续改进实施过程进度。

四是评估认定阶段。

对知识要点进行培训,评定方面进行准备,正式评定。

三、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主要实施步骤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实施步骤主要遵循的是五步走形式阶段。

第一步启动准备阶段,开展培训课堂,提高自身认识,建立管理体系。

成立项目小组,明确项目职麦,制定工作方向,召开项目大会,细化工作项目,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分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备制造业推进两化融合的难点与应对策略
两化融合促进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透明化;提升了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变革和制度创新。

一、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的现状
由于企业需求牵引、政府大力推动、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取得了显著成绩。

单项应用非常普遍,部分企业实现综合集成,少数企业实现协同创新。

出现了一批应用示范企业。

1、在产品研发方面,装备制造业企业普遍实现了二维设计(甩图板工程),部分企业实现了三维建模,CAE/CAPP/PLM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

提高了产品研发设计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

2、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部门级的应用非常普遍,综合集成应用成果显著。

推动了企业管理变革,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3、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集成化取得初步成效,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两化融合促进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透明化;提升了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变革和制度创新。

二、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的难点
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成果显著,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的难点主要如下:
1、产品结构复杂。

一台电站汽轮机有上万种零部件,一台中等复杂程度的机床有几千种零部件,一般工厂有上万种原材料和外购配套件。

如此众多物料的采购、生产、库存的计划和控制是非常困难的。

2、生产工艺复杂。

一个零件往往需要经过多个车间,在制品要在车间之间及车间内部多台机床上流动。

如何安排车间作业计划,合理利用资源,保证准时交货也是很困难的。

3、生产类型不同,管理模式不同。

在装备制造业中根据生产批量、生产组织的不同,分为单件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大批量流水生产、大规模定制、修理和再制造。

不同生产类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模式不同,甚至还存在多种模式的混合。

4、生产车间类型不同,管理模式不同。

装备制造业的车间有铸、锻、铆焊、机械加工、装配、热处理、表面处理。

由于生产工艺不同,生产作业计划和成本核算不同,同一种工艺的车间流水生产和批量生产又不同。

5、按订单设计、大规模定制的要求快速增长,要求企业的制造能力和资源具有高度柔性,同时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6、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要求我们加快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应用的速度,加速新产品上市的时间。

7、市场需求变化快,要求最大限度缩短产品生产技术准备时间、缩短采购提前期和制造提前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8、原材料价格、制造费用不断上涨,装备制造业的获利能力不高,如何降低成本成为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

三、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存在的问题
1、研发设计的问题
*三维建模,数字化样机,模拟仿真、工程设计计算还不普遍,影响了产品自主创新能力。

*产品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设计的系列化、模块化、标准化、设计的知识库严重不足。

*在所有研发设计中,工艺设计没有得到重视,设计水平普遍偏低,工时定额普遍不准,影响质量、效率和精细化管理。

新技术、新工艺、新型成型技术的研究严重滞后。

*研发设计内部的CAD/CAE/CAPP/PLM系统集成不力。

研发系统与外部ERP/MES/CRM 的集成有待加强。

2、经营管理的问题
*阶段,许多企业被禁锢在现行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之中,用信息化促进管理变革,流程优化,模式创新不足。

*信息化停留在供销存加财务的层面,整个供应链的计划协调与优化不足,严重影响企业效益的提升。

从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角色转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由于集团企业的成长需要过程,推动集团管控,集团信息化,困难重重,集团信息化水平远低于单体企业。

*多数企业尚未建立战略管控体系,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商务智能的水平还很低。

3、制造执行的问题
*MES体系还不完整。

装备制造业的车间生产对象不同,生产组织和生产批量不同,对MES的需求不同。

目前还没有一个产品能涵盖所有车间类型,处于定制化开发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商品软件。

*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系统来自不同厂商,集成关系复杂,集成非常困难,导致信息孤岛非常严重。

*通用性和可配置性差。

由于是定制开发,系统的通用性、可配置性、可扩展性差,不能适应多种业务需求和流程的变化,影响系统的推广。

*系统的实时性差。

面向车间制造的MES系统,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很高。

然而由于数据源的多样性,缺乏实时数据采集的手段,因而MES系统的实时性差。

*智能化程度差。

如何形成作业计划、执行、反馈的闭环控制机制,对影响计划执行的各种干扰因素如何进行科学的决策,都有待研究和提高。

四、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的应对对策
针对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应用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建立完善的研发设计体系
*强力推进三维设计、数字化样机、模拟仿真、设计计算。

充分运用数控、自动化、网络化、智能技术,真正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充分认识工艺设计、新技术、新工艺对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性认识。

提高工艺水平、效率和质量,使产品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坚持系列化、模块化、标准化的执行,建设设计、工艺的知识库。

完善工时定额的制定和管理流程。

*大力推进研发设计系统内部和外部的集成,做到资源共享、数出一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和设计变更,实现设计、管理、制造一体化。

2、建立以变革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系统
*将两化融合作为企业战略不可分割的部分,精心规划。

以企业转型升级、管理变革、流程优化、模式创新为目标。

*在业财无缝的基础上,深化供应链的计划协同与优化,从而最大限度的缩短生产提前期,降低库存和资金占用,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通过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商业智能、成本计划与控制,建立企业战略管控体系,完成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脚色转换。

*完善集团管控的设计,包括法人治理结构、组织保障体系、业务管控体系的设计,强力推进集团信息化。

3、推进制造执行系统
*由于ERP与MES集成的复杂性,鼓励ERP公司向MES渗透直至控制层,形成一体
化解决方案,减少集成的困难。

*发展智能制造、虚拟制造、协同制造。

*MES开发要立足于智能计划与调度,物流搬运设备和生产过程的监控。

*MES要与CAD、CAM、CAPP、PDM、ERP底层控制系统充分集成,向全盘自动化工厂方向发展。

*加快发展各种工艺内容的柔性制造单元、柔性生产线FML和小型FMS。

4、信息化与精益生产相结合
精益生产在中国的推广受到企业文化、员工意识、缺乏精益产业链、生产自动化的原动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不是个别企业,个别领导能解决的。

同时,发端于汽车工业的精益生产完整推广应用到其他行业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流水生产、准时供应、同步化、快换模具、零废品、零故障、团队精神、自律的分散控制,生产周期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企业应将中长期计划与短期执行相结合,流水生成与批量生产相结合,准时供货与批量供货相结合,应用5S、TPM、TQM、CE对ERP进行完善和补充,使精益生产应用到各个行业成为可能。

5、走向智能工厂
工业革命从机械化、电器化、数字化走向智能化,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装备制造业必须走向智能制造、智能工厂的道路。

智能工厂将最大限度的优化企业资源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产品创新、经营模式创新、流程创新、生产制造过程创新,推进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的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