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2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材内容详解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聚落的类型,知道乡村聚落、城市聚落及其景观差异,知道聚落分布与环境的关系,正确认识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片描述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通过联系实际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人类生活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通过读图训练,进一步培养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
快乐点击1.乡村和城市(1)聚落——我们把人们的集中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
(2)聚落的分类:①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②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3)不同聚落的景观差异:(4)同类聚落的景观差异:①世界各地的乡村聚落有不同的特征:②世界各地的城市聚落也风格迥异。
2.聚落与环境(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于耕作。
②自然资源丰富(林、渔、矿等)。
③交通便利(交通沿线的交汇处、沿海港口等)。
(2)聚落的分布:①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比较密集。
②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3)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
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1)聚落发展带来的利与弊①聚落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完善。
聚落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
②聚落的发展过程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有特色的民居正逐步消失。
(2)聚落的保护①原因:传统的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②措施: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每张重点汇总)
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要点一:聚落与环境(重点)1.聚落(1)定义人们的集中居住地统称为聚落。
(2)聚落的形式聚落分为城市与乡村。
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聚落都是由乡村聚落发展而来的。
①乡村聚落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主要形式的聚落。
在农区或林区,村落通常是固定的;在牧区,定居聚落、季节性聚落和游牧的帐幕聚落兼而有之;在渔业区,还有以舟为居室的船户村。
一般说来,乡村聚落具有农舍、牲畜棚圈、仓库场院、道路、水渠、宅旁绿地,以及特定环境和专业化生产条件下的附属设施。
小村落一般无服务职能,中心村落则有小商店、小医疗诊所、邮局、学校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
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发展,在城市郊区还出现了城市化村这种类似城市的乡村聚落。
②城市聚落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的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城市一般人口数量大、密度高、职业和需求异质性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一般说来,城市聚落具有大片的住宅、密集的道路,有工厂等生产性设施,以及较多的商店、医院、学校、影剧院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
2.聚落与环境(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于耕作。
②自然资源丰富(林、渔、矿等)。
③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沿海等)。
(2)聚落的分布特点(3)聚落的形态团块状聚落:在平原地区,聚落规模较大,人口众多,房屋密集。
条带状聚落:在山区,有的聚落沿山麓、谷地延伸成条带状;在一些平原地区,为了靠近水源,沿河流发展成带状聚落。
[来源:学科网](4)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①当地的气候:东南亚的高架屋、云南傣族竹楼——炎热多雨,楼上住人避免潮湿,而且风大凉爽;西亚厚墙小窗——热带沙漠气候,防晒又凉快;北极冰屋——终年寒冷,冰屋冰块构筑,墙体较厚,利于保温。
②当地的资源:如我国黄土高原上的房屋多以窑洞为主,因为黄土具有直立性,厚厚的黄土经挖掘整理后成为房屋,冬暖夏凉,干湿宜人。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4章 居民与聚落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市。
关闭
C
解析 答案
快乐预习感知
3.下图属于乡村聚落中的哪种类型?(
123456
)
A.农村 B.林场 C.牧村 D.渔村
C
关闭
答案
快乐预习感知
123456
4.下列各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的是( )
A.高山地区
B.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C.热带雨林地区 D.荒漠地区
关闭
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聚落分布密集。
关闭
B
解析 答案
快乐预习感知
5.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中,不属于中国的是( A.丽江古城 B.平遥古城 C.皖南古村落 D.威尼斯城
123456
)
威尼斯城位于意大利。 D
关闭 关闭
解析 答案
6.连线题。 A.我国西双版纳 B.北极地区因纽特人 C.我国黄土高原 D.东南亚国家民居 E.西亚的民居
快乐预习感知
一二
快乐预习感知
一、列表比较乡村和城市的差异
聚落 乡村 城市
人口 密度 小
大
交通
建筑 形式
欠发达 平房 为主
楼房 发达 为主
服务 机构 少
多
经济 生产劳 状况 动方式
耕作、 欠发达 放牧、
捕鱼等 工业、 发达 服务 业等
聚落 空气 规模 质量 小 清新
大 污染重
快乐预习感知
一二
【例1】 读城市和乡村景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就地取材,搭建成竹楼,通 风防潮 厚墙隔热,小窗减少白天 热风进入 上层住人习感知
【例2】 “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 统。”这种房屋主要分布在( )
A.高温多雨的地区 B.寒冷多雨雪的地区 C.温暖干燥的地区 D.温暖多雨雪的地区 解析:墙体厚度与气温相关,一般来说,气温越高,墙体越薄;门窗开 得较大是为了通风散热;多雨地区要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 。 答案:A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学习目标:●了解城市和乡村的区别。
●理解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自学指导一:阅读课文P78-79页读图并思考(2分钟)●了解什么是聚落以及聚落的分类。
●读图并联系生活了解乡村和城市的区别。
♦人类集中居住地的总称。
♦越来越多的居所聚集起来,并建有各种公共设施,人们在这里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就构成了我们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乡村分类1432牧村林场农村渔村农村——耕作牧村——放牧渔村——捕鱼林场——伐木城市描述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可从环境状况、发展程度、道路、建筑、人口数量与人口密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房屋道路修建情况商店的多少学校的多少医院的多少有无农田有无果园有无鱼塘自然景观改变的大小密集度高度乡村城市小大低高差好少多少多少多有无有无有无小大图A图B图C亚、欧、非?亚洲-----人口众多,房屋密集欧洲-----人口密度小,房屋分散非洲------村落较原始如果你是几千年前的一个原始部落的首领,带领人们寻找一个理想的居住地,甲乙丙三地你会选择哪里?请说明理由。
●丙●乙●甲自学指导二:阅读课文P80-81页读图并思考(2分钟)●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有那些?●世界各地的不同的建筑风格是怎样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的?聚落都选择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湿润自然资源丰富四大文明古国分布示意图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古埃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城市多数在大河的冲积平原上说说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东南亚高架屋-炎热多雨说说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西亚村庄-干燥多大风说说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寒冷多冰雪说说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黄土高原窑洞-干燥多黄土说说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云南西双版纳竹楼-炎热多雨草原地区的蒙古包植被因素:蒙古人过着游牧生活,居无定所,他们的牧养的牲畜随着牧草的盛衰而迁移。
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3节人类的居住地__聚落课件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4章 第3节人 类的居 住地__ 聚落课 件(共2 9张PPT )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4章 第3节人 类的居 住地__ 聚落课 件(共2 9张PPT )
就地取材 防风保暖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4章 第3节人 类的居 住地__ 聚落课 件(共2 9张PPT )
聚落 与
环境
内蒙古草原地区
黄土高原地区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4章 第3节人 类的居 住地__ 聚落课 件(共2 9张PPT )
寒带地区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4章 第3节人 类的居 住地__ 聚落课 件(共2 9张PPT )
内蒙古草原地区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4章 第3节人 类的居 住地__ 聚落课 件(共2 9张PPT )
建设聚落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4章 第3节人 类的居 住地__ 聚落课 件(共2 9张PPT )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4章 第3节人 类的居 住地__ 聚落课 件(共2 9张PPT )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4章 第3节人 类的居 住地__ 聚落课 件(共2 9张PPT )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4章 第3节人 类的居 住地__ 聚落课 件(共2 9张PPT )
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聚落欣赏
聚落的分类
❖乡村聚落
农 牧 渔林 村 村 村场
❖城市聚落
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
房屋 道 商 学 医 有 有 有 自然
路 店 校 院 无 无 无 景观
密 高 修 的 的 的 农 果 鱼 改变
集 度 建 多 多 多 田 园 塘 的大
度 情少少少
小
况
乡小 矮差 少少 少有 有有 小 村
第三节 人 类 的 居 住 地——聚 落
山
山
脉
脉
成都河流分布
丰富, 岷江、沱江等几十条江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灌全市。
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4、土壤: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合农业耕种 5、自然资源: 丰富,动植物数量多、矿物质储量大
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动、植物资源有 3000余种。
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已探明的有金 属矿产及非金属矿产资源60多种。全市有 大小矿产地400余处。
学习目标1—1 :聚落的概念、类型及生产方式
自学提纲:
(要求:根据问题,认真看书、勾书,可以相互讨论、交流答案)
1、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找到并勾画出: (1)什么叫聚落? (2)聚落分为哪二种类型?
2、阅读教材第二自然段,找到并勾画出: (1)乡村聚落有哪四种类型,人们分别从事什么生产活动? (2)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什么工作?
无
灯光、 保留不多 地形起伏
牛羊等牲畜
有 保留较多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一成方都,水一土座养来一了方就不人想走的城市 成“都国家,园我林们城居市住” 的地方 不“管中国我最们佳居旅住游在城市城”市 还“是全国乡十村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我“们国家都森深林爱城着市她” 成都,不但城市美,新农村也美。 因为,正是这里的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们
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三节 人 类 的 居 住 地——聚 落
第三节 人 类 的 居 住 地——聚 落
学习目标 第一部分:乡村和城市 目标1—1:通过自学,了解聚落的概念及类型,以及不同聚落的生产活动方式。 目标1—2:通过读图,并联系生活实际,分析乡村和城市聚落景观上的差异。 第二部分:聚落与环境 目标2—1:探究聚落形成、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目标2—2:运用聚落与环境的相关知识,分析聚落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人类的居住地—聚落2ppt
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 步完善
•起步晚、发展快—•历史原因—晚;民族独立,经济发展快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与经济发展 •城市化水平低— 不适应 •城市发展不合理—•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
城市的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煤矿
•交通条件
古代:南方— ;北方— 现代—— 举例,说出下列城市的交通条件 石家庄、郑州、株洲、宝鸡、蚌埠 济宁、扬州
铁矿 石油 金矿 水资源:
军事—— 玉门 宗教—— 麦加、麦地那、梵地冈、拉萨 科技—— 筑波 旅游—— 黄山、桂林
城市化——学习目标
城市化的含义
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 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化的意义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能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进而又促进 城市的发展 城市化的标志 •城乡居民劳动方式、人均收入、 •城市人口增加 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价值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
聚落的概念 乡村的形成以及城市起源的基本条件
聚落的形成 形成原因: 乡村 形态与地理环境
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 条带状 河网密布的平原地区—— 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
人类聚居本性的需要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城市
起源的基本条件
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 第二次社 乡村 人口 密度 规模 生产 活动 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 乡村对于城市——
学习目标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理解聚落的概念,阐述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课件)(2)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从下列这几幅图片中把你的“家”找 出来。
讲授新课
聚落的含义是什么?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一、聚落的概念及类型
聚落是指人类的居住地,它分为城市 和乡村。
二、聚落与环境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分析一种 聚落形态,重点讨论聚落的成因,派代 表发言总结。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因而聚落比较密集,呈团 块状分布;河流、湖泊附近水源充足,铁路沿线附 近交通比较便利,因而聚落呈带状分布。
三、聚落的发 展与保护
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保护传统聚落的措施
检测反馈
1.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相比较,其主要差异是 () A.宗教信仰 B.人们是生活方式 C.人们的职业构成 D.人们的性别构成
2.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是( ) A.地形平坦 B.热带地区 C.气候严寒地区 D.沙漠地区
3.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人居住的地方成为聚落 B.一般说来,现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 C.居住在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 等工作 D.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 等工作
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不同的民居
北极地区因纽 特人的冰屋 我国黄土高原
上的窑洞
我国云南西双 版纳地区的傣
族竹楼
当地的气 候特点 终年严寒
冬冷夏热
全年高温 多雨
民居的建筑特点
低矮、无窗户、保 温效果好
利用黄土挖掘成窑 洞,具有夏凉冬暖
的特点 屋顶坡度陡,下部
通风隔潮
课堂小结
同学们既了解了聚落的定义、分类、形成、 分布,又观赏了各具特色的民居,最主要的是明 确了保护传统聚落的必要性。那就让我们做保护 传统文化的小卫士,捍卫我们身边的古物古迹吧!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分解
仰布光山长达大西城拉四云佛平埃宫合南塔遥尔雅院省古古斯典水比柬丽城罗巨卫城萨埔江马石故城威斜寨古大—宫尼塔的城斗—斯吴兽澳哥场大古窟利桥颐亚和园
福国寺
苏州园林
• 小结:
• 什么叫聚落?
• 聚落形成于环境密切相关。
• 聚落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从不同侧面 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是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一部活 的“百科全书”。
7、古朴自然的丽江古城在我国哪个省? B
A.贵州省 B.云南省
C.四川省 D.广西壮族自治区
• 作业:乡村与城市景观差异表
5、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D
①地形②资源③土壤④水源⑤气候⑥植被⑦地质⑧交通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③④⑤ D.全选
6、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
确的是 D
A.在一些河流中上游的地带,聚落密集
B.在一些河流下游三角洲,聚落较分散
C.在一些矿产地大量使用了土地,聚落少
D.在一些高山、荒漠地区,少或没有聚落
多
多
无
无
无 密集
大
水源 充足
土壤肥沃, 适于耕作
地形 平坦
交通 便利
自然 资源 丰富
聚落与环境
荒漠
聚落的分布
•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 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 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 比较密集(呈团块状),有 的聚落沿着河流.山麓.谷 地等(呈条带状)。
居民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
城市聚落:从事工业.服务业
农村—耕作
牧村—放牧
渔村—捕鱼
林场—伐木
城市聚落—从事工业、服务业
农村聚落有:
乡村与城市景观的差异
第四章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这是城市
这 是 乡 村
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人住在乡村, 有些人住在城市。 我们把人们的这些集中居住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 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目前,全世界 大约有一半的人居住在城市。
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 场等不同类型,居住在这些地方的 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 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 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的类型的聚 落所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
活动
• 1.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
乡村多农田,果树和池塘;乡村人口、车辆都 比较少; 乡村道路很多都是水泥路,交通不畅通。
城市都是高楼林立,有很多大型的商场, 学校、医院的分布都比较多。 道路纵横交错,车辆、人口都很多
二.聚落与环境
水源充足(井、 泉、湖滨、河畔 等地)
土壤利(交通沿 线和交汇处,沿海 港口等地)
自然资源丰 富 (林、渔、 矿)等地
?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 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 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 信仰等不同,聚落在长期发展过程 中,往往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聚落的 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
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聚落也在 不断地发生变化。世界上多数聚落都在增 长: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多, 道路越来越完善。聚落的发展为人们提供 了更好地居住环境。 • 聚落的某些变化也给人类留下了很多遗憾。 例如,在乡村,昔日特色鲜明的民居正逐 步消失;有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越来越少。
地理: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课件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
七 问题3:为什么在聚落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
年 护有特色的传统聚落和民居?-
级
活动:1
23
精品课件
新 地
1。聚落的发展-
理
课
-
程 人
(1)村庄到城镇的演变-
教 版
(2)一个城市的发展-
-
七
年
问题:1 2 3 4
级
精品课件
(1)村庄到城镇的演变1
新 地
-
理
课
程
-
人 教 版
-
七 年 级
精品课件
-
乡村聚落——村庄:农村、牧村
程
-
人
渔村、林场
教 版
集镇:
-
七
小镇
年
城市聚落——城 市:城市
级
大城市:
大城市
活动:1 2
都
市:都市
精品课件
新 地
乡村聚落景观——农村-
理 课
village
程
-
人 教 版
-
七 年 级
精品课件
乡村聚落景观——牧村
新 地 理
1village
课
程
-
人
日本东京竹野郡的牧场
教
版
城市
精品课件
新
地 理
活动一3:乡村景观小结
课
-
程
1。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育林与采集
人 教
等(农业)生产活动。
版
2。人口密度较小。
-
七
3。建筑物一般相对分散,高度不大。
年
4。聚落周围通常有大片的农田或绿地(植被)
级
精品课件
人类的居住地__聚落(一、二、三)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二、三)●○教学目标①培养学生的学科参与意识及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从中获得一种终身受益的地理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②培养学生读图观察能力及联系实际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分析聚落产生的条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计算机、实物投影等),学生自备彩笔画纸。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难点:如何创设情景使学生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一、聚落与环境(一)民居与自然环境师:大家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大连现在是越变越美了,我们的居住环境也越来越好了,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各种各样风格迥异的建筑层出不穷,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出自于城市建筑设计师之手,我想在座同学当中一定有做建筑设计师的梦想。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也来过一把做建筑设计师的瘾。
从身边事入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机展示图片,创设情景师:首先我要把全班同学分成五组(分组略),现在请大家跟随老师到几个地方去看一看。
(微机展示图片)师:这些图片各展现的是哪个地方的自然景观?生:热带雨林景观,温带草原景观,极地景观,沙漠绿洲景观,黄土高原景观。
师:每组同学选择一种自然景观设计房屋(具体选择略)分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读图观察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感受学习的乐趣。
学生动手操作设计,体验成功师:现在假设大家身处这样一个环境中,你应该怎样设计你的住房?拿起你的画笔,时间3分钟。
各组竞赛,看哪一组完成的设计图最多、最好。
准备好了吗?开始……(图片交互、配乐,教师巡视、计时)时间到,音乐停。
师:现在请各组同学将各自作品举起来,数数哪组最多?(评选结果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使学生获得自信。
展示作品,陈述理由每组选出自己认为设计最好的作品上台展示,说明设计意图。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课件-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聚落与环境
1. 乡村 和 城市 ,统称聚落。 2.乡村一般规模较 小 ,主要有 农村 、牧村、渔村等不同类 型;城市规模较 大 ,人们主要从事 工业 、 服务业 等工作。
3.在高山、荒漠 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4.聚落在平原地区聚集呈 团块 状,聚落沿着河流、山麓、谷 地等则呈 条带 状。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1.人们利用自然环境和他们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不同的聚落, 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 遗产。这些遗产是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生活 情况的一部活的“ 百科全书 ”。 2.如何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 遗址 ,处理 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 全人类共同 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学习目标
1.知道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异。 2.◎重难点:会分析聚落形成的原因。 3.◎素养目标:知道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形成保护传统聚落和 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并把这种责任和义务变成自觉的行动。
预习导学
居住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人类未来生存,必须建立适当 的居住地来防寒避暑避风雨,进而开展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 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人居住在乡村,有些人居 住在城市。我们把人们的这些集中居住地——乡村和城市统称 为聚落。乡村和城市景观有什么差异?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 主要因素有哪些?怎样来保护传统聚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让 我们共同走进《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去寻找答案。
4.阅读课本上有关丽江古城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主要特色?
丽江古城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完美 地保存了原始风貌,是一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百科全 书”。
(2)针对丽江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你认为保 护丽江古城应该怎么做呢?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课件: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共24张PPT)
(5)C处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在C处建造纸厂是否 合理?为什么?
不合理。因为C处位于河流的上游,造纸厂会造成水污 染,影响下游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安全。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沙漠地区的聚落很少,且多集中在绿洲上。 材料二 黑龙江省的大庆是在石油开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城市。 材料三 河北省的石家庄原来只是一个小村庄,京广铁路开 通后,才逐渐发展成为特大城市。 材料四 平原地区的聚落多成团块装,且规模较大;而山谷 地区的聚落多呈条带状,且规模较小。
9. 下列地区中,属于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是( A )
A. 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B. 高山地区
C. 荒漠地区
D. 极地地区
10. 读图4-3-5,该聚落景观是(D )
A. 北欧的房屋 B.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C. 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 D. 西亚的民居
知识点②: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11. 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A )
同步训练·能力提升
16. 读图4-3-6,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反映了__城__市__聚落的特点,图乙反映了__乡__村__ 聚落的特点。 (2)图丙中A、B、C三处聚落都属于_乡__村___聚落,这三个 聚落的选址从交通因素分析,其共同点是 _位__于__河_流__附__近__的__平__原_地__区__,__交__通_便__利__________。 (3)A、B、C三处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____B____处,理由是 _位__于__河_流__交__汇__处__,__交_通__便__利__,__有_利__于__人__和__货_物__的__集__散_____。 (4)根据以上分析,在聚落的发展过程中,先有__乡__村__ (填“城市”或“乡村”)聚落。
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1、什么是聚落?先有什么聚落?人们集中居住地——城市和乡村统称为聚落。
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2、简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异?(地形、交通道路、建筑物等方面)乡村聚落地形比较崎岖,只有小路通往附近的村镇,建筑物稀疏,低矮,周围是池塘,农田,果树等。
城市聚落地形比较平坦,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车辆很多,房屋密集,高楼林立。
3、叙述亚洲、欧洲、非洲乡村景观的特征?亚洲:乡村人口众多,村落中的房屋比较密集。
欧洲和北美洲乡村人口比较少,农业机械化程度比较高,村落中房屋较分散。
非洲许多地方保留了较为原始的村落。
4、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
5、自然环境影响聚落的形态:在山区,有些聚落沿山麓、谷地延伸成条带状;在平原地区,为了靠近水源,沿河流发展成带状聚落;有些平原地区聚落呈团块状;威海的聚落呈团块状。
6、填下表,比较民居建筑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7、聚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乡村聚落过去特色鲜明的民居正在逐步消失。
城市里有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越来越少。
8、世界遗产的分类?列举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外名城?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和文化遗产。
意大利的威尼斯,山西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皖南古村落(各古城的特点)。
9、山东乡村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山东传统民居的共同点是:屋顶和墙体较厚,原因是山东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这样冬天寒气进不来,夏天太阳晒不透。
不同的民居反映不同的环境,如:海草房位于降水丰富的东部沿海,石头房位于地势崎岖的中部山区,土坯房位于降水较少的鲁西北平原;传统民居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受当时的经济条件限制,人们只能就地取材。
由此可见,传统民居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当时的经济水平、民俗等特点。
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6)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学习目标:1. 知道聚落的主要类型,从不同聚落(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图片,判断聚落的类型并能描述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差异。
2.知道聚落形成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人口、商业贸易等),根据聚落分布图说出其分布特点(如沿河、沿铁路线、沿山谷分布等)。
3.联系所居住聚落的一些文物古迹、宗教场所或其他历史文化遗产,分析聚落(城市或乡村)发展变化对文化遗产影响的利与弊,培养保护文物、文化遗产的公民意识,了解和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学习主题一:乡村与城市知识准备: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地球上的人类,不管生活在哪里,都是生活在不同的聚落之中。
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
知识应用: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乡村与城市在景观上有何差异,并判断课本P78图4.16中,A为______,B为______。
生活在图A中人们的生产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_;生活在图B中人们的生产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_。
学习主题二:聚落与环境知识准备: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地的自然环境、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深深影响到聚落的景观。
知识形成:(一)阅读课本P81“活动”图4.23、4.24、4.25,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完成下表:(二)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较______(发达、不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稀少);在____________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学习主题三:聚落的保护与发展知识准备: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完善。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聚落的发展也使世界文化遗产遭封了严重毁坏。
如果这些文化遗产再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因此,世界各国要共同努力,大力保护世界丈化遗知识应用:思考:生活在广州的你听说过骑楼和西关大屋吗?它们是广州老城的见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2教时ppt精编课件(39页)
传统民居与世界文化遗产 欣赏
苏 州 的 周 庄
布达拉宫
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
中 国•长 城
北京的四合院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世界上 多数聚落都在发生变化,为人类提供 更好的居住环境
村庄到城镇的演变
拆除或拆除重建不能拆,源自合 理改造北 京 四 合 院
意大利水城 ——威 尼 斯
水城威尼斯
云南丽江古城
西递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 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 村庄背依青山,河流村而过,白 墙黑瓦的古民居与秀美的田园风 光融为一体,被誉为“桃花源里 人家”“中国画里的乡村”。保 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 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
内涵而闻名天下。
正在流行的民居
级 乡村 特色鲜明的传 结构简单坚固耐用
城市
统民居 有文化特色的传
的楼房 “石尸森
统民居
.
林”
传统聚落的价值-
.
传统聚落的保护-
(1)传统聚落的价值(2)传统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3)传统聚落的保护(4)培正校园的老房子
.
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世界遗产——人类的无价之宝
分为文化遗产、自然 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 如何保护好它们,是全人 类的共同责任。
活动: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阅读教材中资料一、资
料二的内容,并在课下搜集 相关资料,讨论以下问题:
1.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 化遗产”有哪些主要特色? 你怎样理解世界遗产委员会 对丽江的评语?
2.丽江在发展旅游业的过 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3.如果你去丽江旅游,作 为一名旅游者,你能为保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读课文P84二、三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题目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总课时2节学校星火一中教者杨春丽年级七年级学科地理设计来源自我设计教学时间2011年月日-- 日
教材分析
人教版地理第七册第四章开始人文地理的教学,前两节主要是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和宗教。
这一节是新内容,以往教科书中从未提及过,围绕人类的居住地,介绍了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所学知识又有用于生活。
学情分析1、知识积累与疏导:说出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
2、技能掌握与指导: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搜集、分析、整理资料等活动。
教
学目标1、情意修炼与开导:通过对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保护传统的
聚落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2、观念确认与引导:通过展开讨论,结合南通古民居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让
学生初步形成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正确认识。
重点
观念确认与引导:通过展开讨论,结合南通古民居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让学生初步形成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正确认识。
难点
情意修炼与开导:通过对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保护传统的聚落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课
前
准
备
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分课时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新课的
讲解
演示实验
练习与
作业
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引入)你喜欢住在城市还是乡村,
为什么?你觉得他们有什么不同
吗?
(生活动)讨论城市与乡村的不同
点。
(师总结)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
都是人类的居住地,我们把城市和
乡村统称为聚落。
出示表格,让学生从环境状况、
发展程度、建筑物与道路密度等方
面分析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
异。
出示图片或阅读书本插图:讨
论亚洲、欧洲、非洲不同地区乡村
的特点
过渡:我们看了一些城市和乡村聚
落,那么人类早期的聚落主要分布
在哪里呢?他们在形成和发展过程
中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板书)二、聚落与环境
环节一:1、讨论四大文明古国的分
布及形成的因素。
2、9月26日我们迎来了首
届世界大城市带发展高层论坛在南
通召开这样一个盛会,请分析讨论
南通作为世界大城市带上海都市圈
中的一员的形成因素。
讨论亚洲、
欧洲、非洲不同
地区乡村的特点
过渡:我们看了
一些城市和乡村
聚落,那么人类
早期的聚落主要
分布在哪里呢?
他们在形成和发
展过程中又受到
哪些因素的影响
呢?
贴近学
生生活,学习对
生活有用的地
理,是新课程改
革的重要目标。
本课学教过程
的设计,尽可能
的举与生活实
际相结合的实
例,尤其结合家
乡南通的情况,
让学生倍感亲
切,感受到就是
发生在身边的
事情,激发学生
去探究的欲望。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分课时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二课时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新课的
讲解
演示实验
练习与
作业
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二、聚落与环境
环节一:1、讨论四大文明古国的
分布及形成的因素。
2、9月26日我们迎来了首
届世界大城市带发展高层论坛在
南通召开这样一个盛会,请分析讨
论南通作为世界大城市带上海都
市圈中的一员的形成因素。
环节二:看录像分析建筑和环境的
关系。
我们刚才主要学习了聚落的
含义及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
素,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
发展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作到
我们和环境和谐共处。
如何发展和
保护现有的聚落。
环节三:讨论关于北京四合院开发
与保护的不同观点和做法。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一)、乡村和城市
1.城市:工业、服务业
2.乡村:农业为主的经济活动
(二)、聚落与环境
1.聚落的分布:河流中下游平原
2.影响因素:土壤、水源、地形、
交通、自然资源等
(三)、聚落的发展和保护
影响聚落形成的因
素有:
调查了解:南
通有没有古民
居?在哪里?
完成调查报
告:南通古民
居的保护。
贴近学生
生活,学习对生
活有用的地理,
是新课程改革的
重要目标。
本课
学教过程的设
计,尽可能的举
与生活实际相结
合的实例,尤其
结合家乡南通的
情况,让学生倍
感亲切,感受到
就是发生在身边
的事情,激发学
生去探究的欲
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