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集体备课的意义及模式探析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集体备课的意义及模式探析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当前,高中教学中,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满堂灌”现象依然存在,集体备课效率低下,形式主义严重,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集体备课方法单一,缺乏创造性思维。如何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满足当代中学生求知求新的内在要求,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切实提高他们的高考成绩?我们认为,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多媒体教学的普及,教师备课方式的变革将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本学期,我校进一步深化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最终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和现状,我们提出进行《电子集体备课的意义及模式探析》这一课题研究。

二、课题的理论基础

教师集体备课的模式从古到今在不断变化,这方面的论述已经非常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贯彻素质教育,本课题顺应当今时代潮流,立足我校实际,从电子集体备课对我校政治课的意义,以及我校推行电子集体备课的模式进行大胆设想,通过对本校电子集体备课的调查、分析、反思,借鉴全国其他名校的经验,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电子集体备课模式。促使大家对电子集体备课重大意义的共识,形成先进教学理念,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努力实践这种教学观,从而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益。以促进学生的成绩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升。

三、研究的目标

1、对新课改下电子集体备课的意义进行分析。

2、努力探索一种既符合教育学一般规律,又切合本校教学背景要求且操作性强的电子集体备课模式,并能够逐步推广应用。

3、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探索和试验,比较与发现,鉴别与选择,寻求符合本校特点的充满个性化特色的备课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希望在本研究中培养教师,让我们的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总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推广,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的目的,逐步做到两个“还给”:一是把校内时间“还给”学生,意味着少讲或不讲教学内容;二是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意味着少布置或不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特长,实施素质教育。

四、电子集体备课具有重大的意义

电子集体备课使教师走向互动。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就所教授内容在网上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智慧上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更加完善和科学,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电子集体备课使教师走向联合。传统备课教师孤军奋战,而电子集体备课小组的不同成员具有内在的互补性,这既着眼于发挥教师集体课程备课的优势,又考虑到了教师个体化活动的重要价值,达成了课程备课集体性与个体性的有机统一。

电子集体备课促进学术氛围的形成。电子集体备课将合作、竞争和个人单干行为融为一体,并进行优化组合和利用,符合新课程备课规律和时代的需求,是对传统课程备课的单一“竞争”情境的变革,能较好地促进学校学术氛围的形成。

电子集体备课能促进校本教研有效开展。先进的课程理念要走进课堂,教师是关键。把信息技术引进课堂,面向学生,用于教学,教师是关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成为学校当前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是学校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因此,学校必须加强校本教研,电子集体备课可谓顺势而行,它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提高教育质量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五、电子集体备课的模式设想

通过我们研究,总结以下备课模式,供大家参考:

首先,基于新课程新教材及各校的特点,建立电子备课资源库,主要包括:电子教案资源库,电子课件资源库,电子试题库,教学反思库。

其次,为了保证电子集体备课的有效实施,我们可采取下面电子集体备课流程:

同课头在备课组长带领下,确立课题,每个单元确立主讲人,即责任人,利用学校所购的资源库下载,或自行录入,根据本校学生实际进行修订,确定每单元的具体教学设计,这是个人智慧的体现。其次通过组内讨论后,定稿形成备课组的共案,共案是集体智慧地结晶。再把共案发送到校园网上共享,同课头教师以共案为基础,结合自身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形成个案(个性化设计),这种个性化设计吸收了集体的智慧。然后教师去上课(教学实践),课后要反思,二次修改,最后备课组集体讨论,考核评估,进一步完善共案。

六、课题的研究方法

为了实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我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采取以下研究方法、手段及途径:

第一、文献研究法。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相关研究现状和进展,对以往研究进行梳理、加以综合,要弄清教学模式发展的理论路程。

第二、坚持马克思辩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实质是人,研究教学模式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人学的实践性原则要求我们必须把教学模式看作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发展和完善化的过程。马克思人学的辨证批判原则要求我们从人类思想史发展的大背景出发,既要充分肯定各种理论观点的合理性,又要面向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和新的教学模式思想敞开大门,使得我们关于集体备课模式的研究成为一个无穷开放和不断变革着的理论领域。 第三、实地走访调研法。

课题负责人带领课题的参与人在电子集体备课模式实施比较好的学校进行走访,深入课堂,对学校的教师、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进行相关方面的询问,了解电子集体备课模式的具体操作流程。

第四、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模式的研究要立足于历史性,要从对传统教学模式与当代教育负面问题的批判入手,更要注重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在文献所获材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逻辑分析,构建论文框架,形成正确的逻辑内容体系。

第四、系统研究法。根据系统论的联系性、有序性、动态性的特点,从整体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