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威后问齐使详解

合集下载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译文赏析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译文赏析
全文围定一个“民”字,以赵威后对齐使的问话一贯到底,却问而不答、问而无答、问而不必答,充分提升了文势,引而不发,凭空制造出峭拔、险绝的独特气势。文章开头便以“今年的收成还好吗7百姓还好吗?齐王还好吗”三个问句,“斗问三语,如空陨石”(金圣叹语),剑拔弩张,形成尖峭的文势,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当齐使对赵威后的问话表示不满时,赵威后并末一如常态以一般陈述句作解释。而是寓答案于反问句中。进一步助长壁立千仞的奇绝之势。赵威后的“进而问之”,复将文章向深处推进一层。对于齐国三位贤才与有德之士,威后以三“无恙耶”发问,体现了她对士人的作用、价值的清醒认识。对于於陵子仲,威后一直以“尚存乎”相询,明显表现出对“率民出于无用”的隐士的深恶痛绝。文章就在这种率直而尖锐的追问中戛然而止。文势却在循环往复的发问中蓄得十足,驻足不住,直冲出篇外。足令人回味!
威后进而又问他说:“齐国有个处士叫钟离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有粮食的人给吃,没粮食的人也给吃;有衣服的人给穿,没有衣服的人也给穿。这是帮助国君抚养老百姓的人呀,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叶阳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怜悯那些无妻无夫的人,顾念抚恤那些无父无子的人,救济那些困苦贫穷的人,补助那些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国君养育百姓的人,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北宫氏的女儿婴儿子平安无事吗?她摘掉耳环等装饰品,到老不嫁,来奉养父母。这是带领百姓尽孝心的人,为什么到今天还不让她上朝呢?这两个处士没有成就功业,一个孝女也不上朝,靠什么来统治齐国,做百姓的父母呢?於陵的那个子仲还在吗?这个人做人呀,对上不向国君称臣,对下不治理他的家,也不愿同诸侯交往,这是带领百姓无所作为的人,为什么到今天还不杀掉呢?
综观全文,虽以问构篇,却又显得常中有变。一是问句有一般问句与反问句的变化,二是句式编排上有排比问句与零散问句的变化。排比问句的运用,增加了文章波澜壮阔、排山倒海的气势。文章在这类整齐的句式中回环相生,气韵又在前后几组问句中层层推进,一浪高过一浪。在这种整齐之中,又穿插以参差错落的零散问句,点染以灵动变幻的一般陈述句;同时排比句式本身又不拘一格,时出变异句式。这些使得文章整齐与参差交错,力量与韵致并生,为文增色不少。

赵威后问齐使详解

赵威后问齐使详解

这篇文章选自《战国策》,《战国策》一书,是一部战国时期分国记事的史料汇编,属国别体杂史,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总集。

这本书的编订者是汉代文献学者刘向,这个书的名字也是刘向定的。

其中国别体杂史,和编订者比较重要。

下面来看这一篇散文。

这一篇散文是通过赵威后与齐使的问答,委婉的批评了齐国的政治失当,严厉的驳斥了,齐使君贵民贱的错误观点,赞扬了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所以这篇文章主要宣扬的是赵威后民本思想。

赵威后的这个民本思想和我们下面要提到的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很近似。

所以他全文的中心论点,表达的中心就是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

这一篇散文是怎么样来阐述赵威后的民本思想的见解呢是赵威后在齐国的使臣来访的时候连齐王的书信都没有打开就向齐使连珠炮似的提出了三个问题,如文章的第一部分<齐王使使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这就是说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进行访问,所以这一句话里头连续有两个“使”字,其中这两个字的词性容易考,第一个“使”是派遣的意思,作动词;第二个“使”是使者的意思,作名词。

<书未发>这个“发”字也容易考解释加点的字,“发”就是打开的意思。

赵威后于是就向齐国使者提出问题了,那么这就是我们这篇文章以问答的试展开说理的议论文,这就表现出来了。

赵威后问使者,后面是使者回答,他们采用问答的方式来展开议论。

前面《季氏将伐颛臾》是以对话的方式来进行议论的。

这些都是容易混淆的地方。

于是她提出三个问题,<岁亦无恙耶>这里的“岁”不要光解释年年岁岁那个岁,还要解释为收成,年成,就是一年庄稼收成怎么样,“恙”字是指疾病,引申一下就是“还好吗”赵威后问齐使,今年的庄稼收成还好吗<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从这里看出来这一篇散文是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它要表达的主旨是赵威后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的思想,那么他如何写的呢,她连珠炮似的提出七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问庄稼怎么样,第二个问题问齐国的老百姓怎么样,还好吗第三问才问才问到齐国的君主齐王还好吗这三个发问用连锁递进的反问的句式从而鲜明的表明了赵威后的民本思想,赵威后的民本思想怎么体现出来呢,先问收成,再问老百姓然后问齐王,那么她是把老百姓摆在前面的,就是民贵而君轻,于是这就引起了满脑子封建等级观念的齐国使臣的不满,于是他不悦,不高兴说,<臣奉使使威后>这两个“使”字,前面那个“使”奉使命,第二个“使”才是出使,意思是说奉使命出使到赵国来,<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显然齐国的使臣他是一个满脑子的封建等级观念比较严重的一个人,那么对于赵威后先问岁与民,后问王他想不通。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及译文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及译文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及译文《赵威后问齐使》原文及译文《赵威后问齐使》原文及翻译战国策原文齐王使使者(1)问赵威后。

书未发(2),威后问使者曰:“岁(3)亦无恙(4)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5),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6),苟(7)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8)有舍本(9)而问末(10)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11)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12),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13),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14)也?叶阳子(15)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16),恤(17)孤独,振(18)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19)无恙耶?彻其环瑱(20),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21)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22)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23)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译文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还没有打开国书,赵威后问使者:“今年收成还没有忧患吧?百姓还没有忧患吧?(你们的)大王还没有忧患吧?”使者(有点)不开心,说:“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问好,您不先问我们大王状况却打听收成、百姓的状况,怎能把低贱者放在前头而把尊贵者放在后边呢?”赵威后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如果没有收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国君?哪有不问根本而去问末梢的人呢?”她接着又问:“齐有隐士钟离子,还好吧?他主张有粮食的人让他们有饭吃,没粮食的人也让他们有饭吃;有衣服的给他们衣服,没有衣服的也给他们衣服,这是在帮助君王养活百姓,齐王为何至今未有重用他?叶阳子还好吧?他主张怜恤鳏寡孤独,振济穷困不足,这是替大王存恤百姓,为何至今还不加以任用?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吗?她摘去耳环玉饰,至今不嫁,一心奉养双亲,用孝道为百姓作出表率,为何至今未被朝廷褒奖?这样的两位隐士不受重用,一位孝女不被接见,齐王怎能治理齐国、抚恤万民呢?於陵的子仲这个人还活在世上吗?他在上对君王不行臣道,在下不能很好地治理家业,又不和诸侯交往,这是在引导百姓朝无所事事的地方走呀!齐王为什么至今还不处死他呢?”注意:“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这句话,王念孙认为“故”是“胡”之讹误,意为“怎么,怎么能”。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及翻译译文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及翻译译文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及翻译译文《《赵威后问齐使》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赵威后问齐使》原文及翻译译文《赵威后问齐使》原文及翻译战国策原文齐王使使者(1)问赵威后。

书未发(2),威后问使者曰:“岁(3)亦无恙(4)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5),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6),苟(7)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8)有舍本(9)而问末(10)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11)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12),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13),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14)也?叶阳子(15)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16),恤(17)孤独,振(18)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19)无恙耶?彻其环瑱(20),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21)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22)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23)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译文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还没有打开国书,赵威后问使者:“今年收成还没有忧患吧?百姓还没有忧患吧?(你们的)大王还没有忧患吧?”使者(有点)不开心,说:“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问好,您不先问我们大王状况却打听收成、百姓的状况,怎能把低贱者放在前头而把尊贵者放在后边呢?”赵威后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如果没有收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国君?哪有不问根本而去问末梢的人呢?”她接着又问:“齐有隐士钟离子,还好吧?他主张有粮食的人让他们有饭吃,没粮食的人也让他们有饭吃;有衣服的给他们衣服,没有衣服的也给他们衣服,这是在帮助君王养活百姓,齐王为何至今未有重用他?叶阳子还好吧?他主张怜恤鳏寡孤独,振济穷困不足,这是替大王存恤百姓,为何至今还不加以任用?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吗?她摘去耳环玉饰,至今不嫁,一心奉养双亲,用孝道为百姓作出表率,为何至今未被朝廷褒奖?这样的两位隐士不受重用,一位孝女不被接见,齐王怎能治理齐国、抚恤万民呢?於陵的子仲这个人还活在世上吗?他在上对君王不行臣道,在下不能很好地治理家业,又不和诸侯交往,这是在引导百姓朝无所事事的地方走呀!齐王为什么至今还不处死他呢?”注意:“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这句话,王念孙认为“故”是“胡”之讹误,意为“怎么,怎么能”。

《赵威后问齐使》文本解读

《赵威后问齐使》文本解读

《赵威后问齐使》文本解读眉山市实验中学语文教研团队周洪梅执笔一、关于《战国策》本文选自西汉刘向编撰的《战国策》,《战国策》叙述的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机智,写人绘声绘色。

《赵威后问齐使》就非常明确的显示了该书的特点。

二、分析文章内容全文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段是赵威后与齐使之间的对话。

赵威后出于礼貌向齐国使者提了三个问题:“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三个问题的顺序富有深意:先问收成,再问老百姓,最后才问到齐国的皇帝。

这样的询问招来了齐国使者的不满,于是使者回问道:“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赵威后是这样回答的:“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从此句回答中,我们看到赵威后以民贵, 君轻,社稷次之的思想,即“民本思想”。

这样的回答从古代一位女子的口中说出,即使她贵为赵国的皇后,亦是多么的不易,值得人敬佩!第二部分是赵威后的进一步追问,她向齐使提出了四个问题:1、齐国处士钟离,是帮助齐王养育百姓的人,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任用做官呢?2、叶阳子是帮助齐王生息人民的人,为什么到现在也还没精品有被任用做官呢?3、北宫之女婴儿子是引导百姓孝敬父母的典范,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被君王找见呢?4、於陵的子仲不臣服于齐王,不能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不愿为国家效力,这是在引导百姓往无所事事的地方走啊,为什么至今还不杀掉他呢?这四个问题三正一反,既有为国家社稷出力之人,也有平常百姓中道德的典范,更有隐士中无所事事之人,通过四个问,我们看到到了赵威后对齐国政治民情的洞悉,对贤愚是非的明察,直指齐王治国上的弊端,把齐王轻民的错误, 赤裸裸的暴露出来,尤其是最后一问:“为什么不杀掉子仲?”更是表现出赵威后的胆识过人,气魄超群!从而更进一步的表现了本文的主旨,即“民本思想”。

三、艺术价值和内涵本文虽然是一篇古文,但细细品读后也能从中寻找出许多的美点。

先秦-战国策《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战国策《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战国策《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先秦-战国策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撤其环殽,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翻译: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还没有打开书信,赵威后就问使者说:“岁亦无恙耶?今年的收成可好?民亦无恙耶?百姓还安居乐业吗?王亦无恙耶?”你们的大王也可好?”使者不说,曰:“使者听了不高兴,说:“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我奉大王的差遣来向太后问好,您不先问我们大王可好,却先问今年的年成和百姓是否安居乐业,这难道不是先卑后尊吗?”威后曰:“赵威后说:“不然。

事实不是这样的。

苟无岁,何以有民?如果没有好的年成,怎么会有百姓的安居乐业?苟无民,何以有君?如果没有百姓的安居乐业,大王又怎能称君道寡?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哪里有舍弃根本而询问末梢的道理啊?”乃进而问之曰:“她接着又问使者说:“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齐国有个隐士叫钟离子的,他还好吧?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他这个人,有粮食的人让他们有饭吃,没粮食的人也让他们有饭吃;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及赏析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及赏析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及赏析赵威后问齐使原文及赏析赵威是南北朝时期齐国的一位贤臣,被称为赵子深,而齐使是指齐国代表团出使其他国家的官员。

赵威后问齐使的原文及赏析成为了历史留给我们的重要文献,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赵威后问齐使》是北齐文学家沈约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对赵威与齐使的对话来表达作者的一些思考和感慨。

文章开头,沈约用朴素而平易近人的语言写道:“齐使既至,先过王府。

见赵威。

”这句话犹如一幅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

接下来,文章通过赵威与齐使的对话展开。

赵威问齐使:“请问千里姻缘入了齐,如何人事蹉跎于是国?”这一句问话,凸显了赵威对齐使的关注和好奇,也暗含着对人生的思考。

齐使回答道:“不知为什么,只是命里少乔。

”这一句回答简洁明了,揭示了命运的无常与不可抗拒。

赵威追问:“人间本少乔,何况天上枝。

”这句话表达了赵威对于命运的疑问,同时也凸显了他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哲学观点。

赵威继续追问:“不知何故,千里相思成了齐?”齐使道:“水阔鱼多墨未干。

”这句回答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文字表达了思想的深度。

它用简单的词语折射出人们在异地思乡时,思念之情如鱼儿在水中游动,难以用语言形容。

而“墨未干”一词,则更是有意境地表达了时间的匆匆和人事的无常。

赵威后续问道:“各做岸儿头,何处更相欢?”齐使答道:“雁儿归时飞不顺。

”这一句回答由于精炼而富有意象,通过雁儿归巢的形象揭示了人们在不同的境遇下,会有不易调整和适应的情况。

这也是人们在异乡他国难以融入和适应的一种生动描述。

最后,赵威问道:“怎样才能长相厮守?”齐使道:“不见归时别,何言长相守。

”这句回答,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相识、离别和相守之难。

通过这段对话,沈约以深深的思考和哲理描绘了人生的苦短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和命运。

这篇散文凭借其朴实、明快的语言和情感贴切的描写,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结构,却能传达出文化的内涵和人们对于命运和人生的思考。

赵威后问齐使详解(完整资料).doc

赵威后问齐使详解(完整资料).doc

赵威后问齐使【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这篇文章选自《战国策》,《战国策》一书,是一部战国时期分国记事的史料汇编,属国别体杂史,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总集。

这本书的编订者是汉代文献学者刘向,这个书的名字也是刘向定的。

其中国别体杂史,和编订者比较重要。

下面来看这一篇散文。

这一篇散文是通过赵威后与齐使的问答,委婉的批评了齐国的政治失当,严厉的驳斥了,齐使君贵民贱的错误观点,赞扬了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所以这篇文章主要宣扬的是赵威后民本思想。

赵威后的这个民本思想和我们下面要提到的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很近似。

所以他全文的中心论点,表达的中心就是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

这一篇散文是怎么样来阐述赵威后的民本思想的见解呢?是赵威后在齐国的使臣来访的时候连齐王的书信都没有打开就向齐使连珠炮似的提出了三个问题,如文章的第一部分<齐王使使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这就是说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进行访问,所以这一句话里头连续有两个“使”字,其中这两个字的词性容易考,第一个“使”是派遣的意思,作动词;第二个“使”是使者的意思,作名词。

<书未发>这个“发”字也容易考解释加点的字,“发”就是打开的意思。

赵威后于是就向齐国使者提出问题了,那么这就是我们这篇文章以问答的试展开说理的议论文,这就表现出来了。

赵威后问使者,后面是使者回答,他们采用问答的方式来展开议论。

前面《季氏将伐颛臾》是以对话的方式来进行议论的。

这些都是容易混淆的地方。

于是她提出三个问题,<岁亦无恙耶?>这里的“岁”不要光解释年年岁岁那个岁,还要解释为收成,年成,就是一年庄稼收成怎么样,“恙”字是指疾病,引申一下就是“还好吗?”赵威后问齐使,今年的庄稼收成还好吗?<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从这里看出来这一篇散文是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它要表达的主旨是赵威后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的思想,那么他如何写的呢,她连珠炮似的提出七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问庄稼怎么样,第二个问题问齐国的老百姓怎么样,还好吗?第三问才问才问到齐国的君主齐王还好吗?这三个发问用连锁递进的反问的句式从而鲜明的表明了赵威后的民本思想,赵威后的民本思想怎么体现出来呢,先问收成,再问老百姓然后问齐王,那么她是把老百姓摆在前面的,就是民贵而君轻,于是这就引起了满脑子封建等级观念的齐国使臣的不满,于是他不悦,不高兴说,<臣奉使使威后>这两个“使”字,前面那个“使”奉使命,第二个“使”才是出使,意思是说奉使命出使到赵国来,<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显然齐国的使臣他是一个满脑子的封建等级观念比较严重的一个人,那么对于赵威后先问岁与民,后问王他想不通。

《赵威后问齐使》及译文,高中文言文

《赵威后问齐使》及译文,高中文言文

译文
齐国国王派遣使者去问候赵威后,书信还没有启封,威后就问使者说:“今 年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使者不高兴,说:“下臣奉齐王的使 命,出使到威后这里来,现在您不问齐王,反而先问年成和百姓,岂不是把贱的 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威后说:“不是这样。假如没有收成,哪里 有百姓?假如没有百姓,哪里有国君?因而有所问,能不问根本而问末节的吗?”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 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 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 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 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 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 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 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 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 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威后进而又问他说:“齐国有个处士叫钟离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 呀,有粮食的人给吃,没粮食的人也给吃;有衣服的人给穿,没有衣服的人也给 穿。这是帮助国君抚养老百姓的人呀,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叶阳 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怜悯那些无妻无夫的人,顾念抚恤那些无父无子 的人,救济那些困苦贫穷的人,补助那些缺衣少食的人பைடு நூலகம்这是帮助国君养育百姓 的人,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北宫氏的女儿婴儿子平安无事吗?她 摘掉耳环等装饰品,到老不嫁,来奉养父母。这是带领百姓尽孝心的人,为什么 到今天还不让她上朝呢?这两个处士没有成就功业,一个孝女也不上朝,靠什么 来统治齐国,做百姓的父母呢?於陵的那个子仲还在吗?这个人做人呀,对上不 向国君称臣,对下不治理他的家,也不愿同诸侯交往,这是带领百姓无所作为的 人,为什么到今天还不杀掉呢?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及翻译古诗文网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及翻译古诗文网

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翻译:齐国国王派遣使者去问候赵威后,书信还没有启封,威后就问使者说:“今年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使者不高兴,说:“下臣奉齐王的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来,现在您不问齐王,反而先问年成和百姓,岂不是把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威后说:“不是这样。

假如没有收成,哪里有百姓?假如没有百姓,哪里有国君?因而有所问,能不问根本而问末节的吗?” 威后进而又问他说:“齐国有个处士叫钟离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有粮食的人给吃,没粮食的人也给吃;有衣服的人给穿,没有衣服的人也给穿。

这是帮助国君抚养老百姓的人呀,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叶阳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怜悯那些无妻无夫的人,顾念抚恤那些无父无子的人,救济那些困苦贫穷的人,补助那些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国君养育百姓的人,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北宫氏的女子婴儿子平安无事吗?她摘掉耳环等装饰品,到老不嫁,来奉养父母。

这是带领百姓尽孝心的人,为什么到今天还不让她上朝呢?这两个处士没有成就功业,一个孝女也不上朝,靠什么来统治齐国,做百姓的父母呢?於陵的那个子仲还在吗?这个人做人呀,对上不向国君称臣,对下不治理他的家,也不愿同诸侯交往,这是带领百姓无所作为的人,为什么到今天还不杀掉呢?。

文言文《赵威后问齐使》古文赏析

文言文《赵威后问齐使》古文赏析

《赵威后问齐使》古文赏析【作品介绍】《赵威后问齐使》讲的是赵威后(赵太后,惠文王之妻)虽然年事已高,但对国家政治的清明有着最朴素的理解,她仅仅从国家对个别人才的褒贬任用上就指出了齐王治国政策弊端,虽然简单但却很有道理。

【原文】赵威后问齐使出处:《战国策·齐策》齐王①使②使者问赵威后③。

书未发④,威后问使者曰:“岁⑤亦无恙⑥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悦,曰:“臣奉使使⑦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

苟⑧无岁何以⑨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⑩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11),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12),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13),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14)也?叶阳子(15)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16)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17)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18)无恙耶?彻其环填(19),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其率民而出于孝情(20)者也,胡为乎(21)至今不朝(22)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23)乎?於陵仲子(24)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注释】①齐王——齐襄王子,名建。

②使——派遣。

③问赵威后一一问候赵威后。

赵威后一称赵太后,赵惠文王夫人,惠文王死后太子继位,年纪较小,“太后用事”(《史记·赵世家》),曾实际执政两年。

④书未发——书,指齐王建写给赵威后的信。

未发,尚未启封。

⑤岁——收成。

⑥无恙——无忧,平安无事。

古人问候语,大体相当于现在说的“还好吧”。

恙,据说是一种害人虫,古人对它非常警惕,所以用“无恙”指代无忧。

⑦奉使使——前一个“使”指使命,名词;后一个“使”是动词,出使。

⑧苟——如果。

⑨何以——以何,凭什么。

⑩舍本而问末者耶?——这一句是反诘的语气,意思说我这样问难道是抛弃重要的而去问次要的事情吗?(11)齐有处士日钟离子——处士,不当官的知名人士。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译文创作背景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译文创作背景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译文|创作背景《赵威后问齐使》出自《战国策·齐策》,这篇古文通过赵威后的连续围绕一个“民”字的七问,表现了这位女政治家治国应该以民为本的思想,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进步思想。

下面是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这篇古文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赵威后问齐使》原文先秦:佚名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译文及注释译文齐国国王派遣使者去问候赵威后,书信还没有启封,威后就问使者说:“今年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使者不高兴,说:“下臣奉齐王的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来,现在您不问齐王,反而先问年成和百姓,岂不是把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威后说:“不是这样。

假如没有收成,哪里有百姓?假如没有百姓,哪里有国君?因而有所问,能不问根本而问末节的吗?”威后进而又问他说:“齐国有个处士叫钟离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有粮食的人给吃,没粮食的人也给吃;有衣服的人给穿,没有衣服的人也给穿。

这是帮助国君抚养老百姓的人呀,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叶阳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怜悯那些无妻无夫的人,顾念抚恤那些无父无子的人,救济那些困苦贫穷的人,补助那些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国君养育百姓的人,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北宫氏的女儿婴儿子平安无事吗?她摘掉耳环等装饰品,到老不嫁,来奉养父母。

文言文《赵威后问齐使》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

文言文《赵威后问齐使》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作品介绍】《赵威后问齐使》讲的是赵威后(赵太后,惠文王之妻)虽然年事已高,但对国家政治的清明有着最朴素的理解,她仅仅从国家对个别人才的褒贬任用上就指出了齐王治国政策弊端,虽然简单但却很有道理。

【原文】赵威后问齐使出处:《战国策·齐策》齐王①使②使者问赵威后③。

书未发④,威后问使者曰:“岁⑤亦无恙⑥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悦,曰:“臣奉使使⑦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威后曰:“不然。

苟⑧无岁何以⑨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⑩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11) ,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12) ,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13) ,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14) 也?叶阳子(15)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16) 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17) 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18) 无恙耶?彻其环填(19) ,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其率民而出于孝情(20) 者也,胡为乎(21) 至今不朝(22) 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23) 乎?於陵仲子(24) 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注释】①齐王——齐襄王子,名建。

②使——派遣。

③问赵威后一一问候赵威后。

赵威后一称赵太后,赵惠文王夫人,惠文王死后太子继位,年纪较小,“太后用事”(《史记·赵世家》) ,曾实际执政两年。

④书未发——书,指齐王建写给赵威后的信。

未发,尚未启封。

⑤岁——收成。

⑥无恙——无忧,平安无事。

古人问候语,大体相当于现在说的“还好吧”。

恙,据说是一种害人虫,古人对它非常警惕,所以用“无恙”指代无忧。

⑦奉使使——前一个“使”指使命,名词;后一个“使”是动词,出使。

⑧苟——如果。

⑨何以——以何,凭什么。

赵威后问齐使赏析

赵威后问齐使赏析

赵威后问齐使赏析赵威后问齐使赏析《赵威后问齐使》出自《战国策·齐策》,赵威后即赵太后,惠文王之妻。

下面是爱汇网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赵威后问齐使赏析,供大家参阅!赵威后问齐使原文赏析先秦:佚名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赵威后问齐使赏析译文齐国国王派遣使者去问候赵威后,书信还没有启封,威后就问使者说:“今年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使者不高兴,说:“下臣奉齐王的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来,现在您不问齐王,反而先问年成和百姓,岂不是把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威后说:“不是这样。

假如没有收成,哪里有百姓?假如没有百姓,哪里有国君?因而有所问,能不问根本而问末节的吗?”威后进而又问他说:“齐国有个处士叫钟离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有粮食的人给吃,没粮食的人也给吃;有衣服的人给穿,没有衣服的人也给穿。

这是帮助国君抚养老百姓的人呀,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叶阳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怜悯那些无妻无夫的人,顾念抚恤那些无父无子的人,救济那些困苦贫穷的人,补助那些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国君养育百姓的人,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北宫氏的女儿婴儿子平安无事吗?她摘掉耳环等装饰品,到老不嫁,来奉养父母。

古诗赵威后问齐使翻译赏析

古诗赵威后问齐使翻译赏析

古诗赵威后问齐使翻译赏析文言文《赵威后问齐使》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于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注释】(1)使:命令,派遣。

使(音事)者:奉使命的人。

者:的人。

问:,问候,聘问,当时诸侯之间的一种礼节。

(2)赵威后:赵惠文王之妻。

(3)书未发:国书没有打开。

书:信,此指齐国给赵国的国书。

发,启封。

(4)岁:年成,收成。

(5)恙:灾祸。

(6)说:通“悦”高兴。

(7)不然:不是这样的。

然:……的样子。

另一版本为对,正确。

(8)苟:如果。

(9)故:所以。

(10)本:根本。

(11)末:次要的。

(12)处士:有才能而隐居不出来做官的人。

钟离:复姓。

(13)是:这,这个人。

(14)食(ì):拿食物给人吃,作动词。

(15)衣(yì):给人衣服穿,作动词。

(16)业:使之作官而成就功业。

用作动词,这里指重用。

(17)叶(hè)阳子:齐国的处士。

叶阳为复姓。

(18)哀鳏(guān)寡:怜悯鳏夫寡妇。

(19)恤:顾怜。

(20)孤独:孤,幼年丧父;独,老年丧子。

(21)振;通“赈”,救济。

(22)息:繁衍。

(23)北宫:复姓。

《赵威后问齐使》古文赏析-古文观止

《赵威后问齐使》古文赏析-古文观止

《赵威后问齐使》古文赏析【作品介绍】《赵威后问齐使》讲的是赵威后(赵太后,惠文王之妻)虽然年事已高,但对国家政治的清明有着最朴素的理解,她仅仅从国家对个别人才的褒贬任用上就指出了齐王治国政策弊端,虽然简单但却很有道理。

【原文】赵威后问齐使出处:《战国策·齐策》齐王①使②使者问赵威后③。

书未发④,威后问使者曰:“岁⑤亦无恙⑥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悦,曰:“臣奉使使⑦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

苟⑧无岁何以⑨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⑩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11),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12),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13),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14)也?叶阳子(15)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16)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17)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18)无恙耶?彻其环填(19),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其率民而出于孝情(20)者也,胡为乎(21)至今不朝(22)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23)乎?於陵仲子(24)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注释】①齐王——齐襄王子,名建。

②使——派遣。

③问赵威后一一问候赵威后。

赵威后一称赵太后,赵惠文王夫人,惠文王死后太子继位,年纪较小,“太后用事”(《史记·赵世家》),曾实际执政两年。

④书未发——书,指齐王建写给赵威后的信。

未发,尚未启封。

⑤岁——收成。

⑥无恙——无忧,平安无事。

古人问候语,大体相当于现在说的“还好吧”。

恙,据说是一种害人虫,古人对它非常警惕,所以用“无恙”指代无忧。

⑦奉使使——前一个“使”指使命,名词;后一个“使”是动词,出使。

⑧苟——如果。

⑨何以——以何,凭什么。

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原文翻译

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原文翻译

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原文翻译原文:赵威后问齐使[ 先秦 ] 佚名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译文:齐国国王派遣使者去问候赵威后,书信还没有启封,威后就问使者说:“今年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使者不高兴,说:“下臣奉齐王的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来,现在您不问齐王,反而先问年成和百姓,岂不是把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威后说:“不是这样。

假如没有收成,哪里有百姓?假如没有百姓,哪里有国君?因而有所问,能不问根本而问末节的吗?”威后进而又问他说:“齐国有个处士叫钟离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有粮食的人给吃,没粮食的人也给吃;有衣服的人给穿,没有衣服的人也给穿。

这是帮助国君抚养老百姓的人呀,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叶阳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怜悯那些无妻无夫的人,顾念抚恤那些无父无子的人,救济那些困苦贫穷的人,补助那些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国君养育百姓的人,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北宫氏的女儿婴儿子平安无事吗?她摘掉耳环等装饰品,到老不嫁,来奉养父母。

这是带领百姓尽孝心的人,为什么至今不加封号,使她得以上朝见君呢?这两个处士没有成就功业,一个孝女也不上朝,靠什么来统治齐国,为民父母呢?於陵的那个子仲还在吗?这个人做人呀,对上不向国君称臣,对下不治理他的家,也不愿同诸侯交往,这是带领百姓无所作为的人,为什么到今天还不杀掉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威后问齐使这篇文章选自《战国策》,《战国策》一书,是一部战国时期分国记事的史料汇编,属国别体杂史,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总集。

这本书的编订者是汉代文献学者刘向,这个书的名字也是刘向定的。

其中国别体杂史,和编订者比较重要。

下面来看这一篇散文。

这一篇散文是通过赵威后与齐使的问答,委婉的批评了齐国的政治失当,严厉的驳斥了,齐使君贵民贱的错误观点,赞扬了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所以这篇文章主要宣扬的是赵威后民本思想。

赵威后的这个民本思想和我们下面要提到的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很近似。

所以他全文的中心论点,表达的中心就是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

这一篇散文是怎么样来阐述赵威后的民本思想的见解呢?是赵威后在齐国的使臣来访的时候连齐王的书信都没有打开就向齐使连珠炮似的提出了三个问题,如文章的第一部分<齐王使使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这就是说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进行访问,所以这一句话里头连续有两个“使”字,其中这两个字的词性容易考,第一个“使”是派遣的意思,作动词;第二个“使”是使者的意思,作名词。

<书未发>这个“发”字也容易考解释加点的字,“发”就是打开的意思。

赵威后于是就向齐国使者提出问题了,那么这就是我们这篇文章以问答的试展开说理的议论文,这就表现出来了。

赵威后问使者,后面是使者回答,他们采用问答的方式来展开议论。

前面《季氏将伐颛臾》是以对话的方式来进行议论的。

这些都是容易混淆的地方。

于是她提出三个问题,<岁亦无恙耶?>这里的“岁”不要光解释年年岁岁那个岁,还要解释为收成,年成,就是一年庄稼收成怎么样,“恙”字是指疾病,引申一下就是“还好吗?”赵威后问齐使,今年的庄稼收成还好吗?<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从这里看出来这一篇散文是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它要表达的主旨是赵威后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的思想,那么他如何写的呢,她连珠炮似的提出七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问庄稼怎么样,第二个问题问齐国的老百姓怎么样,还好吗?第三问才问才问到齐国的君主齐王还好吗?这三个发问用连锁递进的反问的句式从而鲜明的表明了赵威后的民本思想,赵威后的民本思想怎么体现出来呢,先问收成,再问老百姓然后问齐王,那么她是把老百姓摆在前面的,就是民贵而君轻,于是这就引起了满脑子封建等级观念的齐国使臣的不满,于是他不悦,不高兴说,<臣奉使使威后>这两个“使”字,前面那个“使”奉使命,第二个“使”才是出使,意思是说奉使命出使到赵国来,<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显然齐国的使臣他是一个满脑子的封建等级观念比较严重的一个人,那么对于赵威后先问岁与民,后问王他想不通。

于是赵威后回答说,<不然>意思是说不是这样,然后她就用了一个推理说,假如说没有年成,没有收成,何以有民,哪里有老百姓,如果说没有老百姓又哪里有君主,<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这里的“故”字要念“夫”的音,哪里有舍其根本而先问末梢的呢?这就体现了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

第二段紧接着又提出来了四个问题。

<乃进而问之>,于是进一步向齐国使者发问,说齐国有一个隐士叫钟离子的他还好吗?<处士>就是隐士,<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他没有疾病,他还好吗?下面,就是赵威后对这个人的了解。

她说<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说这个人的为人,<是其为人也>,这个他的为人,怎么样为人处事呢,有粮食的他给他们饭吃,没有粮食的他也给他们饭吃,有衣服的人他给他们衣服穿,没有衣服的人他也给他们衣服穿,这句话里容易考的不外乎就是<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之中的“食”和“衣”,“食”就是给他吃,作动词用,前一个衣是即“有衣”的衣,是名词,后一个“衣”是动词,是给他衣服穿。

最后说,<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这是在帮助齐王抚养(养)他的老百姓啊,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这个“业”是个使动词,为什么不使他成就功业。

也就是说像这样的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为什么齐王不重用他来提拔他来当官呢?让他成就他的事业。

这就在揭露在批评齐王政治失当。

这是第四个问题。

第五个问题,说<叶阳子无恙耶?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叶阳”这是一个复姓,是说,叶阳子还好吗,这个人的为人呐,能够怜悯鳏夫、寡妇,体恤孤独和年老无知的人,救济困苦贫穷的人,帮助缺衣少食的人。

这是这个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社会慈善家,这的确<是助王息其民者也>,“息”还有兴旺发达、生育、繁衍的意思在里头。

说叶阳子,是一个辅佐国君,使齐国的老百姓得以兴旺的人,那么这样一个于国于社会有用的人何以至今不业也,为什么至今不让他当官以成就功业呢。

以上这两个是两名齐国的贤士,他们的共同遭遇都是至今不业,至今不被重用,不被提拔,再一次揭未了齐国的政治失当。

第六个是北宫之女婴儿子,这是一个孝女,说这一个人还好吗?<彻其环瑱>,这个“彻”通“撤”,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吗?她除去自己的耳环,手饰,到老不嫁,为什么不嫁人呢,为的是奉养他的父母亲,<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率”是表率的意思,这都是为全国的老百姓做出了一个榜样,表率,从而使人民都成为孝敬父母的人。

那么这样一个人为什么至今还是给她赐加封号,<胡为至今不朝也>,那么怎么样才能“朝”呢?古代女子要朝见这个皇帝之前,必须要这个皇帝给她赐加封号,比如封她为什么夫人,这样她才有资格进宫朝见皇帝。

那么他和前面至今不业不被重用的意思是一致的,前面两个贤士,一个孝女,他们都为国家做出了表率,做出了榜样,所以这是用了正面的事例来进行论证。

<此二士弗业>,这两个贤士没有成就他们的事业,<一女不朝>,一个孝女没有给她赐加封号,所以她不能够朝见皇帝,那么你齐国的君主这样来治理齐国<何以王齐国>,“王”统治的意思,你怎么来统治齐国,<子万民乎>,爱民如子呢?这些都是在揭露齐国的政治失当,反应赵威后的民本思想。

以上三个问题总的来讲是立论,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三个人是三个层次,最后一句是一个层次,中心句就是最后一个层次里面的<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这四个层次体现了赵威后以民为本,举贤任能的治国思想。

这四层文字的论据的类型是事实论据。

这四层文字的结论是“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者乎?”这四层文字用的论证的方法是归纳法,即个别的举例,然后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何以体现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思想呢,因为钟离子养其民,叶阳子息其民,婴儿子孝父母,这都是有益于齐国的,赵威后极力推崇这些人就充分体现了她治国以民为本的思想。

这段话用了三个论据,一个是钟离子养其民,一个是叶阳子息其民,另一个是婴儿子孝父母。

第七问,<於陵子仲尚存乎?>这个“於”字读作“乌”的音。

於陵这个地方一个叫子仲的人,你看现在反问的口气有一些变化,前面是说<无恙乎>,而这里一改发问的语气,前面问这三个人问他们还好吗,问这个人的时候体现出了赵威后厌恶,憎恨的心理,说於陵子仲他这个还活着吗?为什么她对他这么严厉呢?<是其为人也>,这个人的为人处事,<上不臣于王>,对上,不向君王称臣,对下,他不管自己的家,“中”就是对外,又不希望同诸侯结交。

上面他不君,下面他不家,对外他又不主张同诸侯结交来往,<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说这个人给老百姓作出了一个坏榜样,什么坏榜样呢,让人们都成为对国家不但没有益处而且有害的人,<何为至今不杀也?>为什么至今还不把他给杀掉呢?这是用反面的事例来进行论证,总而言之,后面这四问,采用的是自问自答。

语气委婉而摇曳多姿,说理充分而气势逼人,这是自问自答的作用。

这一部分归结出如果不以民为本,就不能够子万民,也不能够做君王,<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前面三个是肯定的人物,以“无恙耶”发问,显得气势不凡,於陵子仲是反面人物,以“尚存乎”发问,一反口气,对比之中,显示出反问的力量。

所以这一部分他就揭示出来了,贤人孝女在齐国不被重用,而对国家对人民无用之人不以鞭笞,不以杀戮,通过这一个对比,表达了齐国政治失度。

他的表现也就表现在这里了。

归纳:《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分国记事的史料汇编,属于国别体杂史,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相传是汉代刘向在各国史籍的基础上整理编订而成的。

并由刘向定名为《战国策》。

这一篇文章通过赵威后与齐使的问答,委婉了批评了齐国的政治失当,赞扬了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一致。

这一篇文章以问答方式展开议论,最能体现赵威后政治观点的是<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赵威后心目中的岁民君他的关系是,无岁则无民,无民则无君,轻视人民就是舍弃根本。

赵威后批判了齐使的君贵民贱的错误思想,赵威后批判他这个错误思想的依据是她的民本思想。

赵威后是从齐国用人不当,并三个齐国能够养民、息民、使民孝敬父母的贤人以及一个对国家没有用的人,指出齐国对前三个人不加重用,而对后一个人不加惩罚,这不是正确的治国之道,即赵威后从齐国本末倒置,重君轻民,用人不当,对国家有用的人不用,有害的人不加在惩处,来说明齐国政治失当的。

这一篇文章的主要手法是运用反诘句排比句式。

主要体现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政治观点。

赵威后对齐使的语气态度前后也有所不同的,开始的时候态度还比较友好,是询问的语气,<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那么后面的语气就发生了变化,后来显得有些生气用得是反诘的语气。

<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这里的“本”是指树根,树干,指的是老百姓,“末”指的是树梢指的是君主,君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