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8太阳、月球和地球-导学案-教科版(2017)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教案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34fc8dbe23482fb5da4cc6.png)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第1课时仰望天空【教材简析】本课作为单元的第1课,学生开始认识太阳和月球。
首先是以分享会的形式,让学生谈谈已经知道的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学生将这些知识点整理在太阳和月球的韦恩图中。
这是一个单元前测,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接着通过比较照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
学生围绕“太阳比月球大很多,但为什么它们看起来一样大?”这个问题展开探索,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经历利用模拟实验探索宇宙问题的过程,最后学生继续完善韦恩图。
学生将掌握图片比较、模拟实验两种探索天体的学习方法以及利用韦恩图比较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整理知识的方法。
通过本课,学生对于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会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宇宙的相关知识十分感兴趣,也很好奇,他们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已经对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了一定的了解,例如知道三个天体都是球形的,太阳是十分巨大的,月球本身是不发光的等等。
但学生对这些知识仅限于书面知识的获得,很少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去研究这个问题。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了解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
2.了解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但是它们的表面各不相同。
3.理解太阳和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对比图片的方式收集加工太阳和月球的信息。
2.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模拟实验的方式去探索一个问题。
3.能利用韦恩图整理知识,比较两个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科学态度目标1.激发对天空的好奇心,乐于探索星空。
2.乐于陈述自己已有的认知,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3.能利用模拟实验收集的证据论述自己对探究问题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科学家利用不同的技术探索宇宙。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太阳和月球相同点和不同点。
难点:学生能利用韦恩图、图片比较、模拟实验等方式通过分享、交流、完善来整理知识,比较两个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一个圆形纸筒,一个大圆卡片(代表太阳),一个小圆卡片(代表月球)。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a3e9de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1e.png)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太阳、月球和地球》这一课是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科学知识,又有实践活动,适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宇宙已有了一定的认知,他们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乐于探究。
但学生的科学知识基础尚不牢固,对太阳、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式,逐步建立正确的宇宙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向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它们之间的关系。
2.难点:太阳、月球和地球之间关系的理解,宇宙观念的建立。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直观教学:运用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太阳、月球和地球。
3.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太阳、月球和地球的模型,图片,视频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观察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太阳、月球和地球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三个模型,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太阳、月球和地球吗?”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图片和视频,说一说太阳、月球和地球的特点。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观察活动,让学生分组观察太阳、月球和地球模型,并记录观察到的特征。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ea9ca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5.png)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授课内容。
教材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出发,以培养科学素养为核心,通过探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特点和关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特别是对地球和月球的构成、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此外,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大量的观察、操作和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点,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和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点,它们之间的关系。
2.难点:地球和月球的构成、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图片、模型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3.教学资源:相关视频、课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太阳、地球和月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出问题:“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呈现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观察天空、制作太阳、地球和月球的模型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8课 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8课 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93474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1.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8课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一、教学分析: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课的第8课,主要介绍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特点和关系。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可以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不同特点,了解地球的丰富资源和多彩颜色。
同时,培养学生获取、加工、筛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制定简单计划和分工合作的能力。
通过展示和交流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环境意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不同的主题颜色。
2. 了解地球的资源丰富,颜色多样。
科学探究目标:1. 能够使用比较科学的方式获取、加工、筛选和整理信息。
2. 能够基于所学知识,制定简单的制作海报计划,包括海报主题和分工合作等。
科学态度目标:1. 乐于展示和交流自己的观点,善于学习他人优秀的做法和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体验地球的资源丰富,适合人类居住。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 围绕某一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地球主题海报。
难点:1. 查找资料、筛选资料和呈现资料的具体方法。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相对抽象,学生对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认知有限。
但他们对颜色和资源的概念已有一定了解。
学生具备简单的信息获取和整理能力,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五、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特点,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收集、处理和呈现地球相关资料。
3. 实践探究法: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地球主题海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2. 图片和视频资源: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图片和视频。
3. 学生参考资料:与地球相关的书籍、杂志和互联网资源。
4. 制作海报的材料:纸张、颜料、画笔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的特点和关系。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7d703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9.png)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地球和天空》这一单元,对地球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但是,对于太阳和月球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进一步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
2.让学生建立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
2.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六. 教学准备1.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图片。
2.实验材料:地球仪、月球仪、手电筒等。
3.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让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区别。
2.呈现(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初步了解它们。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特征。
实验一: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被手电筒照射到的部分,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实验二:用手电筒照射月球仪,观察月球仪上被手电筒照射到的部分,让学生了解月球的自转和公转。
4.巩固(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基本特征,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有什么联系?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掌握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 《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 《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caa0cf83d049649a665820.png)
教科版三下第三单元第8课《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生1:我要给太阳涂上黄色或红色,因为太阳是火的星球,温度很高,给我们光明和热量!生2:我想给月球涂上灰色,我觉得月球上没有水分,很干燥,还分布着许多环形山,从照片来看,月球是灰蒙蒙的!生3:月球给我的感觉很冷,我选择灰色或黄色!收集和选用与地球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可以上网查找一些资料,或者观看一些纪录片等。
去找小伙伴一起交流信息。
去图书馆查阅书籍。
小组讨论和确定地球海报的主题色彩,可以是蓝色、白色、绿色、彩色等。
根据小组内查找的资料,确定好主题色彩,并标注好每种颜色代表了什么。
蓝色代表海洋、天空,白色代表雪山、云、大气,绿色代表森林、草原等。
制作海报。
合理利用收集到的文字和图片,用色彩表达我们对地球的认识。
海报中内容要汇总好小组同学收集到的信息,尽可能丰富地展示出地球的特点。
展示和交流。
在交流时,试着向同学介绍海报所表达的内容。
要有条理、尽可能全面地向同学们介绍海报的内容,可以是每一部分的寓意,也可以为大家拓展一下设计思路。
海报可以以地球资源、地形地貌、地球上的生命等形式进行表达。
研讨:通过制作主题海报并交流,我们了解到地球的什果。
学生应知道收集资料的途径。
确定资料来源。
判断资料的科学性。
比较资料。
选用资料。
学生思考和制作海报的大概版面设计,并展示交流,分享结果。
学生观看制作地球主题海报视频资料。
材料。
确保学生在课后收集整理资料有章可循。
么新知识?生1:我了解到地球上的资源分布情况。
生2:我知道了我国的地形特点。
生3:我知道了地球上的几大海洋。
生4:我知道了水资源的宝贵,保护环境非常重要。
生5:我了解到地球表面有高山、平原、河流……相对于太阳、月球,地球有什么不同的特点?1.适宜的温度。
2.有液态水,水资源丰富。
3.比较厚的大气。
4.多种多样的生物。
5.美丽的山川。
……我们对地球家园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自行思考,可以是关于保护环境、地球资源方面的,也可以是地球未来发展等方面的。
《3.5 月球——地球的卫星》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
![《3.5 月球——地球的卫星》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a94ccd7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03.png)
《月球——地球的卫星》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包括月球的大小、形状、运行规律等;2.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月球的运动规律;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探究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观察月球照片:学生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观察打印出来的月球照片,通过观察照片上的月面特征,了解月球的基本形状和大小。
2. 月球运动实验:利用一个可调节光源的台灯或手电筒,模拟地球和月球的运动,观察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
学生需要记录下实验中的观察结果,并尝试解释月球运动规律。
3. 阅读材料:学生需要阅读相关月球知识的文章或书籍,了解月球的形成、历史和未来的探索情况等。
家长可以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或相关的网站链接。
4. 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探究过程,交流自己对月球的看法和想法,同时可以一起讨论对月球的未来探索计划。
三、作业要求1. 作业需要独立完成,不能抄袭;2. 观察照片和实验记录要真实、准确;3. 阅读材料要认真阅读,并做好笔记;4. 小组讨论时,要积极参与,尊重他人观点。
四、作业评价1. 学生需要提交观察照片、实验记录和阅读笔记等相关作业;2.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3. 对于未完成任务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对一的指导或延期提交作业。
五、作业反馈学生可以在作业完成后,将作业反馈发给教师。
教师将对作业进行评估,并在下次上课时与学生交流反馈结果。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思考深度、实验操作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也会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不仅需要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还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月球的运动规律,培养观察、思考和探究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增强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对于未完成任务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教案 太阳、地球和月亮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教案 太阳、地球和月亮](https://img.taocdn.com/s3/m/653cb02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63.png)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1.仰望天空【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知识。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重难点】1.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观察圆筒、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导入:我们白天能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亮。
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
1.分享我们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
(1)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太阳和月球的图片与相关资料。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太阳和月球的感性特征:①太阳、月球都很大,是球体。
②太阳和月球都离地球很远。
③太阳的温度很高。
④用涂黑的玻璃片观察太阳表面有黑斑。
⑤月球会发“光”。
⑥月球表面有明暗区域。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教师提问:同学归纳了月球和太阳的特征,那么你们再来比较一下月球和太阳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维恩图的形式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3.比较太阳和月球的大小。
(1)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44展开模拟实验。
(2)实验中,教师明确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一样大?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大小相差很大?(3)学生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现象并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在维恩图中添加我们的比较。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总结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1)教师指名学生: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总结。
2.补充分享关于太阳和月球的更多知识。
(1)教师提问: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还想知道什么?(2)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补充分享更多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900f5c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b.png)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第8课时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材简析】本课是单元的最后一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将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梳理,教师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能力进行评价。
在本课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分组制作一张关于地球的主题海报。
每个星球都有自己的主题颜色,例如太阳是红色,月球是灰色,地球也不例外。
但是地球的颜色非常丰富,可以是森林的绿色、海洋的蓝色、火山的红色等等。
鼓励学生确定和围绕某个主题颜色,然后通过各种方式查找、整理资料,最后合作完成一张主题海报。
教材对于地球主题海报的制作步骤给出了详细地介绍。
收集和选用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是做好海报的关键。
这一环节可以事先布置任务让学生准备材料,在课堂上完成制作任务。
也可以将制作任务放在课外进行。
【学情分析】学生在本单元已经对太阳、月球和地球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认识了三个星球的基本特征,也了解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但是学生对三个星球还没有进行一个整体的梳理,知识点比较分散。
本节课,教师引领学生制作三个星球的主题海报(重点是制作地球主题海报),在完成制作后,将学生的海报进行展示,让学生间相互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充分地认识地球。
本课将充分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工合作,展示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不同的主题颜色。
2.了解地球的资源十分丰富,颜色也是五彩缤纷。
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比较科学的方式获取、加工、筛选、整理信息。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定简单的制作海报计划,包括海报主题、分工合作等。
3.掌握制作主题海报的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1.能分工合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在小组合作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乐于展示交流自己的观点,善于学习他人优秀的做法和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验到地球的资源十分丰富,适合人类的居住。
2.认同地球相比于其他星球,是十分美妙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教学重难点】重点:围绕某一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地球主题海报。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复习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复习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1f7d6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1.png)
《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复习【教材简析】太阳、地球和月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三个天体的正常运作是地球上一切物质正常运作的基础。
人类一直保持着对太阳、地球和月球的探索热情,3年级的学生也不例外。
在本单元,学生通过观察活动、模拟实验、制作海报等方式认识了三个天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
本单元共8课,前3课学生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基本的光影关系。
第4到第7课,学生对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有了认识,同时逐步探索三者关系。
第8课,学生通过制作主题海报的形式,对地球展开深入探索。
但对于三个天体整体联系的梳理还不够。
因此,本课作为单元整理课,先引导学生梳理重点内容,然后小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帮助三年级学生初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太阳、月球和地球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认识了三个星球的基本特征,也了解了它们的异同和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但是学生对三个星球还没有进行一个整体的梳理,知识点比较分散。
因此借助单元整理课,能让学生再次回忆整个单元的学习历程,通过小组合作绘制单元思维导图进一步巩固三个天体之间的联系,并产生继续探索宇宙的兴趣。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梳理,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
[科学思维]回顾单元内容,通过交流、分析、比较等方法,构建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联系的思维导图。
[探究实践]围绕本单元有关太阳、地球和月球的重点问题进行讨论记录,能用文字、图画、语言等多种方式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
[责任态度]愿意和同学合作,能与同学分享观点,能利用思维导图有说服力地、完整地表达自己对于三个天体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复习本单元内容,整体梳理、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
[难点]通过梳理本单元的知识框架,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为知识的熟练运用打下基础,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等。
三年级下册科学《太阳、地球和月球》教科版知识点复习资料[带目录]
![三年级下册科学《太阳、地球和月球》教科版知识点复习资料[带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a43dbbc4852458fb760b5676.png)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总结归纳目录一、仰望天空 (1)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2)三、影子的秘密 (3)四、月相变化的规律 (4)五、月球——地球的卫星 (5)六、地球的形状 (7)七、地球——水的星球 (7)八、太阳、月球和地球 (8)一、仰望天空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不能用眼睛直视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5.太阳上有太阳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6.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1.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2.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3.操作步骤:(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4)每隔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
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4.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6.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东边。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一—日晷计时。
三、影子的秘密1.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其中手电简模拟的是太阳,木圆柱模拟的是物体。
2.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3.影子可以改变长短、方向和形状。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作业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8dbd22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f.png)
小学科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本单元研究三个天体的本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观察活动、模拟实验、制作海报等方式认识三个天体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锻炼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享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强调建构科学模型。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
知道一天之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分一定的规律。
知道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
知道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知道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知道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
知道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知道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能通过观察比较图片的方式获取天体信息,并描述天体的外部特征。
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式推理、论证实验猜想。
能使用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模拟实验结果。
能在一天之中坚持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情况,制作和使用简易日晷。
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加工、筛选和整理资料。
能利用维恩图收集、整理、对比两个天体的信息特征。
能通过模拟实验收集事实证据,根据有说服力的事实证据调整自己的观点。
能意识到与其他星球相比较,地球是十分特别的星球,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地球。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研读课程标准,理清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背景。
2.制订单元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
3.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情境素材、设定问题任务、设计评价标准和方式。
4.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2-4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2-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5.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仰望天空基础性作业()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A.月球B.太阳C.太阳和月球都是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是()。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3.8.太阳、月球和地球 教案+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3.8.太阳、月球和地球 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9499ecf55270722182ef720.png)
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目标】1.用图画的形式描述太阳、月球和地球。
2.掌握搜集有关的太阳、月球和地球的方法。
3.掌握制作地球主题海报的方法与过程,在此活动中了解关于地球的新知识。
4.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索知识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掌握搜集有关的太阳、月球和地球的方法。
2.掌握制作地球主题海报的方法与过程,在此活动中了解关于地球的新知识【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地球、月球和太阳的一些知识,同学们想一想,它们都是什么颜色呢?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给太阳和月球图涂上颜色并说明原因。
(1)教师出示太阳和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画出它们并涂上颜色。
(2)学生观察图片,自主画出它们的图画。
(3)教师指名学生展示图画,分享上色的原因。
2.制作地球主题海报。
(1)课件出示完成的地球主题海报,指导学生观察。
(2)教师:你们制作过主题海报吗?想不想制作一幅自己的主题海报呢?(3)教师指导学生制作主题海报,明确步骤:收集和选用与地球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确定资料来源、判断资料的科学性、比较材料、选用材料);确定地球海报的主题色彩;制作海报;展示和交流。
(4)指导学生完成随堂学部分。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关于太阳、月球和地球的不同特点。
(1)教师:我们现在已经学习了很多关于太阳、月球和地球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它们不同的特点。
(2)学生根据所学汇报,教师汇总后补充。
2.教师总结。
(1)相同点:都是球体、都有寿命、都会运动、都处在银河系……(2)不同点:颜色、表面地形、大小、质量、温度、运动方式、有无生命……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教师分组学生课后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明确学生记录在此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
【板书设计】太阳、月球和地球主体海报的制作:选择主题颜色→收集和选用资料→制作海报→展示和补充【教学反思】本节课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更直观的学习知识,但多媒体的大量使用也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的不集中,应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多加平衡。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全部教案(共8课时)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全部教案(共8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9acecfc453610661fd9f464.png)
教科版三下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全部教案《仰望天空》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1课。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隶属于《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指向“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和“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两个主要概念。
本单元共有8课,第1~3课学生将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基本的光影关系。
第4~7课,学生将进一步对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进行认识,同时逐步探索三个天体之间的关系。
第8课,学生将通过制作主题海报对地球加深了解。
本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将通过知识分享会、比较图片和模拟实验三种学习形式,收集和了解关于太阳和月球的更多特征信息,记录在活动手册的维恩图中。
聚焦问题“关于太阳和月球,我们都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充分调动学生的前认知,也揭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探索部分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知识分享会,学生分享已经知道的关于地球和月球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点整理在维恩图中。
这是一个单元前测,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第二个活动是通过两组太阳和月球的照片,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第三个活动是围绕“太阳实际上比月球大很多,但为什么它们看起来一样大?”这个问题来展开模拟实验。
研讨环节,问题一“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让学生小结本课的收获,问题二“关于太阳和月球,你还想知道什么?”,鼓励学生根据已知,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中,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月相变化等方面已有所了解,但在广度和深度上理解得并不充分,而且学生的认知差异比较大,有些学生已经了解得比较深入,有些学生还一知半解,这与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有关,同时也是宇宙领域各学段的共同学情。
当学生仰望天空时,依然充满好奇。
在探索方式方面,学生将利用模拟实验的方式来探索三大天体,这对学生充满了吸引力。
《3.5 月球——地球的卫星》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
![《3.5 月球——地球的卫星》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026444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9.png)
《月球——地球的卫星》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和加深对月球基本知识的理解,包括月球的起源、结构、表面特征等。
2. 通过观察、分析和记录,培养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
3. 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作业内容1. 观察月球图片或视频,记录下你对月球的第一印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月球的基本特征。
2. 收集关于月球的资料,包括书籍、网络资源等,整理成一份月球小报告,内容包括月球的起源、结构、表面特征等。
3. 分组进行实验,模拟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情景,记录下实验结果,并与同学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4. 结合课本知识,设计一份月球探索计划,包括你想探索的问题、使用的工具、预计的步骤等。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禁止抄袭和代写。
2. 报告和报告中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必须是自己的,不得盗用他人的资源。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则。
4. 按时提交作业,逾期不候,评价将根据提交的作业质量进行。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质量、报告完整性、实验报告分析准确性、探索计划的创新性。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以教师评价为主。
3.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标准,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优秀作业将在课堂上展示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作业反馈1. 请同学们在完成作业后,将自己的作业拍照或扫描后发送给老师,以便老师进行批改和评分。
2. 对于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请及时向老师请教,老师会尽力提供帮助和支持。
3. 同学们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分享作业经验和方法,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本次作业,希望同学们能够进一步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培养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为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这次机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老师和同学共同成长。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复习和巩固学生对月球和地球卫星概念的理解;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3. 提高学生对于月球和地球相互作用的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月球和地球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不同的主题颜色。
2.地球的资源十分丰富,颜色也是五彩缤纷。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比较科学的方式获取、加工、筛选、整理信息。
2.能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更充分全面地认识地球。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分工合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在小组合作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乐于展示交流自己的观点,善于学习他人优秀的做法和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地球相比于其他星球,是十分美妙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学习重点】
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各个方面。
【学习难点】
查找资料,筛选资料,呈现资料的具体方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指南
(一)预习课文后,完成下列填空。
1.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在《古朗月行》中有这样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通过这句诗我们知道,在李白小时候的眼中,月亮的颜色是()。
2.在制作海报时,我们要确定资料的来源。
资料可以来源于(),也可以来源于正规的(),还可以是家长或自己拍摄的照片。
2
3
4
5
6 ……
二、搜集资料与思考探究
(一)活动设计
设计你的专属“主题海报”(下图仅供参考)。
做一张有关地球的主题海报
(二)理解与应用。
1.请你说一说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运动关系?
2.相对于太阳、月球,地球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4.如图所示,这是一个三球仪模型,三个球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
读图回答问题。
③
②
①
(1)图中序号①代表();②代表();③代表()。
(2)当三个星球处于当前位置时,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日食 B.月食 C.上弦月
【学习小结】
通过参与制作、展示和交流海报,对地球有了足够丰富的了解,更为关键的是,掌握了收集、筛选、整理资料和制作海报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梳理将来学习的知识。
【精炼反馈】
一、小法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海报的主题颜色只能是一种固定不变的颜色。
()
2.在任何网站上下载的资源都可以用来制作海报。
()
3.制作海报时,要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任何时候都不能求助老师或家长。
()4.从太空中看地球是蓝色的。
()
5.制作海报是自己的事情,无需和其他同学讨论。
()
二、取出珍宝(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太阳、月球和地球三个星球按从大小的顺序排列应该是()。
A.太阳>月球>地球 B.地球>太阳>月球 C.太阳>地球>月球
2.()是万物之灵,没有了它,地球上将没有生命。
A.地球 B.月球 C.太阳
3.月球看上去光亮的部分是()。
A.大海 B.平原 C.高山
三、连线题(请将下列天体与其对应的特点连线)
有生命
太阳能发光
地球有水
月球有环形山
有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