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益气法治疗高血压
中药治疗高血压 中药治疗高血压配方

中药治疗高血压中药治疗高血压配方
中药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除了西药治疗外,中药也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治疗高血压的配方。
配方一:降压护心汤
成分:
- 丹参
- 川芎
- 甘草
- 复方丹参片
- 藿香正气水
功效:
该配方有助于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健康。
配方二:二陈汤
成分:
- 黄芩
- 生姜
- 大黄
- 甘草
- 生石膏
功效:
此配方可舒张血管,降低血压。
配方三:胃苏丸
成分:
- 苏子
- 大黄
- 厚朴
- 生姜
- 枳实
功效:
此配方有助于缓解高血压引起的胃部不适和消化问题。
配方四:桑螵蛸牡蛎丸
成分:
- 桑叶
- 金银花
- 川牡蛎
- 螵蛸
- 丹参
功效:
该配方可以调节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
注意事项:
- 中药治疗高血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配方的使用应按照医嘱和剂量进行。
-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副作用,应及时咨询医生。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治疗高血压的配方,但请注意,中药治疗具体适用情况还需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和用药监测。
在接受任何治疗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并遵循其指导。
名老中医治高血压方

名老中医治高血压方中药处方(一)辨证脾肾阳虚,痰湿内盛,水气上逆。
治法温阳利水,健脾化痰。
方名龙牡真武汤。
组成茯苓9克,清半夏9克,白术6克,白芍6克,附片6克,生龙骨12克,生牡蛎12克,生姜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二)辨证肝阳上亢。
治法清肝,平肝,潜阳,镇痉熄风。
方名红龙夏海汤。
组成红牛膝12克,地龙12克,海藻30克(另包水洗),夏枯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三)辨证肝阳上亢,肝肾阴虚。
治法平肝熄风,育阴潜阳。
方名清脑降压汤。
组成珍珠母20克,石决明25克,何首乌50克,白菊花15克,钩藤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四)辨证肝火上扰清空。
治法平肝清热,通络止痛。
方名清肝汤。
组成川芎15克,川牛膝15克,地骨皮15克,菊花20克,地龙10克,夏枯草30克,玉米须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五)辨证肝肾阴虚,阴虚阳亢。
治法滋阴补肾,平肝潜阳。
方名莲椹汤。
组成莲须12克,桑椹子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山药15克,牛膝15克,龟板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中药处方(六)辨证肾阴阳两虚。
治法平肝滋肾潜阳。
方名脾肾双补汤。
组成桑寄生30克,玉米须30克,生龙骨30克(先煎),磁石30克(先煎),首乌24克,川芎9克,淫羊藿9克,杜仲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七)辨证肝郁化火上炎。
治法清肝泻火,行血通经,缓急解痉。
方名三草汤。
组成夏枯草10克,龙胆草3克,益母草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八)辨证阴虚阳亢。
治法滋阴平肝。
方名玄参钩藤汤。
组成元参21克,生地15克,白芍12克,麦冬10克,夏枯草15克,钩藤15克,菊花10克,丹参15克,泽泻10克,生山楂10克,木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0天为1疗程。
从脾胃论治高血压病1则

为 脑 风 ” 。
[ ] 中华 医学 会 全 国第 4届 脑 血 管 病 学 术 会 议 . 类 脑 血 管 病 诊 断 要 3 各
点 [ ]中华 神 经科 杂 志 ,9 6 2 ( )3 9 3 1 J. 19 ,9 6 :7 — 8 . [ ] 王 华 . 毒 积 瘀 学 说 在 中风 先 兆 防治 中 的指 导 意 义 [] 中 国 中 医 4 热 J. 急症 ,0 6 1 ( )5 一 3 2 0 ,5 1 : l5 .
1 0 1 59  ̄ 1 H , l 用 餐 之 后 感 头 晕 、 痛 , 觉 天 4 - 5 /0 1 0mm g 近 周 头 甚
党 参 1 , 芪 1 , 归 1 , 半 夏 1 , 皮 1 , 白 5g 黄 0g 当 0g 清 0g 陈 2g 炒
术 1 , 苓 2 , 薏 苡 仁 1 , 麻 1 , 菖 蒲 1 , 志 0g 茯 0g 生 5g 天 0g 石 0g 远
[ ] 丁学文 , 9 李晓 , 李运伦. 心系疾病 中的热毒学说[] 中国医药学报 , J.
2 o 1 (O :9 — 9 . 0 4,9 1 ) 5 2 5 3
[0 1 ]王 嘉 麟 , 玉 来 , 蓉 娟 , . 王 郭 等 浅谈 中风 病 急 性 期 热 毒 的 辨识 [] 中 J. 医杂 志 ,0 15 ( )7 0 7 2 2 1 ,2 9 :4 — 4 .
[ ] 国家 中 医药 管 理 局 脑病 急 症 协 作 组 第 2次 会 议 . 风 病 先 兆 证 诊 2 中
断 与 疗效 评 定 标 准 []北 京 中医 学 院 学 报 ,9 3,6 6 :6 6 . J. 19 1 ( )6 — 7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九法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九法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严重的还会造成心脑血管疾病。
传统中医学中有许多针对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其中辨证治疗法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
以下是九种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一、虚实辨证法1.虚证:血压不高而头晕、头痛、眼花,精神不佳,容易疲劳,红舌少苔,脉细弱。
以益气、养血为主。
可用人参、黄芪、当归、白术、山药、枸杞等中药。
2.实证:血压高而头晕、头痛、胸闷、口干、口渴、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弦数。
以清热利水、降压为主。
可用黄芩、龙胆、金银花、夏枯草、丹参、薏苡仁等中药。
二、阳虚阴盛法高血压病多属阳虚阴盛证。
表现为口干舌燥、失眠多梦、耳鸣心悸、夜尿增多。
应首先治疗阴液亏虚,用沙参、麦冬、天冬、银翘、黄芪、当归等中药以养阴液、滋阴清热。
三、肝肾阴虚法高血压常常在肝肾阴精亏损而出现。
表现为头晕、伴有耳鸣、紧张、易怒、失眠、潮热、眼花等。
可选用麦冬、枸杞子、熟地黄等中药。
四、肝阳上亢法高血压病也可以视为肝阳上亢所致。
表现为眼目赤红、头晕、头痛、易怒、失眠等症状。
以清肝泻火、降血压为治疗原则。
可选用龙胆、黄连、黄芩、丹参等中药。
五、攻下清热法高血压病也可以视为发热证。
表现为急躁失眠、口干、舌苔黄厚、尿量减少等症状。
以清热解毒、凉血平肝、攻下降压为治疗原则。
可选用连翘、秦皮、黄连等中药。
六、病机紊乱法高血压病也可以视为病机紊乱所致。
表现为五脏气机不畅,导致失眠、烦躁、情绪不稳。
以益气、健脾、和胃、疏肝、止泻为治疗原则。
可选用人参、枸杞、泽泻、陈皮、半夏等中药。
七、菌毒积聚法高血压病也可以视为菌毒积聚所致。
表现为口苦口臭、恶心、呕吐、便秘等。
以利肠,清热解毒为治疗原则。
可选用大黄、甘草、黄连、三七粉等中药。
八、风寒湿毒法高血压病也可以视为风寒湿毒所致。
表现为身体沉重、关节疼痛、乏力、面色浮肿、鼻塞等。
以驱风散寒、祛湿除瘀为治疗原则。
可选用威灵仙、薤白、羌活、红花等中药。
民间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

民间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除了现代医学的治疗方式,一些传统的中药配方也被民间广泛
使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民间治疗高血压的中药配方:
1. 天麻降压汤天麻降压汤
- 天麻30克,黄芪20克,麦冬15克,丹参10克,山楂10克,红枣5枚。
- 将以上药材加水煎煮,取汁,每日分2次服用。
- 这个配方有助于降低血压,平稳心律。
2. 山楂薏米茶山楂薏米茶
- 山楂15克,薏米30克,红糖适量。
- 将山楂和薏米一起煮沸,加入适量红糖。
- 每日饮用1-2次,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胆固醇。
3. 黄芪茶黄芪茶
- 黄芪30克。
- 将黄芪用开水冲泡,每日两次。
- 黄芪具有补气和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有助于控制高血压。
4. 当归生姜糖水当归生姜糖水
- 当归适量,生姜适量,红糖适量。
- 将当归和生姜切片加入热水中,加入红糖调味。
- 每日饮用1-2次,有助于调节血压和血液循环。
请注意:
- 这些民间中药配方仅供参考,并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 在使用任何中药配方之前,应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并遵循其指导。
- 患有高血压的人士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惯,饮食健康,适量锻炼,并按照医生的建议接受规范的治疗。
以上是关于民间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的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补脾益气汤加减治疗高血压64例

“ 风… ‘ 肝 肝阳 … ‘ 心悸 ”等症 ,与高血压病颇为相 当。《 素 问.至真要大论》 日: “ 诸风 掉眩 ,皆属于 肝” 《 。 丹溪 心 法》 日:“ 无痰 不作 眩” “ , 多是 湿 土生痰 ,痰 生热 ,热 生 风” 。虞抟提 出 :“ 血瘀致眩 ” 临证指南医案. 中风》 华 。《
岫云按 : “ 叶 氏发 明 内风 ,乃身 中 阳气 之变 动。肝为 风 今 脏 ,因精血衰耗 ,水不 涵 木 ,木少 滋 荣 ,故肝 阳偏亢 ,内 风时起 ,治 以滋液熄风 ,濡养营络 ,补 阴潜 阳” 。 后 世医家也多认 为高 血压 与肝 肾两脏 有关。其病 机主 要是上 实下虚 ,由于肝 肾阴虚 ,水不 涵木 ,肝 失濡 养 ,而 致肝 阳上亢 ,肝火 、肝 风上 扰 ,引起 气血 并走 于上 。祝谌 予 将高 血压 分为 虚 、实 、瘀 、风、痰。高辉 远 认 为高 血压 主要 与肝 关 系密切 ,并可 累及 肝 。 肾、肝 心 、肝 胆 。高 泳江 也 以调 肝为 首务 ,认 为肝 失疏泄 、气 郁血 逆 ,而致
正常范 围内;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未 出现并发症 。
我们于 20 20 0 7~ 0 9年应用 自拟 补脾益 气汤加 减配合 降
压西药 ,治疗早、中期高血压 6 4例取 得 了满 意的效果 ,现
报告如下。 ( )诊断标准 :中 国高血压 防治指 南起 草委 员会.中 1
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 行本 ) [ ] 试 J .高血压 杂志 ,20 ,8 00
植 床 研 究
Cl i a e e r h i c lrsac n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ejUT feho e in n tn p a c hns Ola o tn m dc e ad ehoh r y l l i ma ・1 9 ・ 1
吴伟教授运用膏方治疗高血压病经验

酸枣仁45g,刺五加30g,怀牛膝30g,赤芍10g㊂继服14剂㊂后电话随访1年余,诉症状基本消失,溴吡斯的明片改为60mg,每12h1次,中药以益气补脾为法,维持黄芪用量为60g㊁党参15g,余药随症加减,每月服5剂,未再复发㊂按:郭蓉娟教授根据病人吞咽困难㊁眼睑下垂㊁四肢乏力等表现,抓住脾气亏虚㊁脾肾相关的病机,辨证为脾肾两虚,治以补中益气,补肾活血安神,方选补中益气汤,配合补肾活血安神药物加减,重用生黄芪为君益气补脾,升举阳气,以党参为臣助君益气,增强益气健脾之功,配伍桑寄生㊁熟地㊁怀牛膝脾肾并补,升麻㊁柴胡助黄芪升举阳气㊂初诊拟方考虑到病人年老体虚,既往眠差,患高血压㊁糖尿病等疾病日久,且脉见沉涩,有瘀血之征,酌情加入桃仁㊁红花活血化瘀,酸枣仁㊁刺五加宁心安神,天麻㊁钩藤㊁柴胡㊁郁金对症改善头晕㊁心情郁闷等症㊂随着中药干预,溴比斯的明由每次60mg㊁每日6次减至每次60mg㊁每日2次㊂考虑其年老体虚,肾精不足,且病程日久化瘀,加桑寄生㊁山茱萸㊁怀牛膝等补肾药物并佐以三七等活血补益药物长期坚持治疗㊂该病人坚持中西结合治疗,同时注重饮食调护和调畅情志,取得良好效果㊂诊治过程中,方药兼顾脾㊁肾㊁肝,气血并调,补泻相兼,补气而不滞气,重视调补后天之本,以滋先天,达到固本培元之功㊂四诊根据病人年龄㊁体质,以灵芝等补气安神中药改善睡眠状况,调理体质,预防疾病加重和复发,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㊂参考文献:[1]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学分会.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2,19(6):401-408.[2]杨曈,林丽.重症肌无力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8,14(2):111-116.[3]蒋方建.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脾肾论治[J].中医文献杂志,2009(3):24-27.[4]张婷.运用 气机升降 理论探讨重症肌无力[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7):183;185.[5]杨伟钦,林海雄,王晓彤,等.刘凤斌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临床经验总结[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5):75-77.[6]王凯,崔远武,吕玲,等.张伯礼教授治疗痿证(重症肌无力)验案一则[J].天津中医药,2018,35(1):1-3.[7]张卫华.国医大师郭诚杰巧用黄芪经验[N].中国中医药报,2016-07-04(04).[8]闫世杰.补中益气汤浅析[J].河南中医,2017,37(9):1670-1672.[9]赵钟辉,于姚,卢天戈,等.郭蓉娟应用重剂黄芪治疗重症肌无力验案一例[J].环球中医药,2018,11(9):1409-1410.(收稿日期:2019-06-21)(本文编辑郭怀印)吴伟教授运用膏方治疗高血压病经验郑耿东1,郭珍2,吴伟3关键词:高血压病;膏方;吴伟;开路方;经验;眩晕中图分类号:R544.1 R255.3文献标识码:B d o i:10.12102/j.i s s n.1672-1349.2020.17.053吴伟教授推崇明代张介宾 无虚不作眩 的观点,并根据高血压病病人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及久病体虚等特点,认为大部分高血压病病人的病机为肝肾亏虚,以补肾降压方为开路方,以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为指导理论,自拟左归益肾膏与右归固元膏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总结报道如下㊂1肾虚贯穿高血压病的发病始终‘灵枢㊃口问“云: 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作者单位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州510000);2.广州市正骨医院;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510405)通讯作者吴伟,E-mail:***************引用信息郑耿东,郭珍,吴伟.吴伟教授运用膏方治疗高血压病经验[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17):2940-2942.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头倾目眩;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髓海的充足与否,取决于肾精的填充,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而发为眩晕[1]㊂吴伟教授作为邓铁涛教授心血管方向的学术传承人,遵循五脏相关理论,结合三十余年临床经验,坚持 治其未生,治其未发,治其未传,治其未变,治其未复 的临床思维[2],提出高血压病的病位以肾为根源,累及肝㊁心㊁脾,在情志内伤或饮食劳倦等外因的作用下诱发眩晕㊂而且高血压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素问㊃阴阳应象大论“云: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体虚衰矣 ,人至中老年,肾精逐渐亏虚,阴阳失调,气血失和,脏腑功能逐渐衰退,表现为本虚标实之象㊂即便一派肝阳上亢㊁痰浊中阻或瘀血阻络的表象,本质仍属虚,虚实之间互相兼夹或转化,以虚者居多,吴伟教授推崇明代张介宾对眩晕的病因病机 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㊃0492㊃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I N T E G R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 O N C A R D I O-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S e p t e m b e r2020 V o l.18 N o.17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 ㊂2自拟补肾降压方为 开路方开路方 是指部分使用者在服用膏方前针对性地服用的汤药,目的是调整其生理状态,从而更好地发挥膏方养生的功效㊂膏方大部分中药为滋腻碍脾之品,对于脾胃虚弱的人群直接进食容易引起脘腹胀满㊁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而且不经服用汤药试探性调补问诊,直接进补膏方后有些病人出现虚不受补,甚至服用后出现症状加重等情况[3]㊂ 开路方 能较好地解决上述情况,服用时间为1~2周为宜,既能健运脾胃作用,又能验证疗效以充分发挥膏方的药效㊂高血压病属慢性病,长期服药需选择持久㊁温和㊁无毒甚至少毒炮制的中药,吴伟教授在中医药传统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自拟补肾降压方:桑寄生30g,淫羊藿㊁仙茅㊁巴戟天㊁旱莲草㊁女贞子㊁泽泻㊁益母草㊁豨莶草各15g,地骨皮20g,其中淫羊藿㊁仙茅㊁巴戟天即二仙汤加减,联合旱莲草㊁女贞子即二至丸,补益肾阴㊁肾阳,桑寄生㊁豨莶草归肝肾经,补益肝肾降压,益母草㊁泽泻利尿消肿降压,地骨皮清肝肾虚热[4]㊂以补肾降压方加减为开路方,调补阴阳,起到平稳降压,改善机体整体状况;如偏于肾阴虚者加天冬㊁山萸肉㊁黄精等;偏于肾阳虚者加锁阳㊁菟丝子㊁金樱子等,健运脾胃加陈皮㊁橘红或砂仁等㊂3以阴阳并补理论指导膏方的组方‘寿世保元“: 夫久病用之,取其始蚀力大,滋补胶固,故曰膏者胶也 ,慢病调治,贵在图缓,高血压病属慢性病程,久病耗伤肾阴㊁肾阳,汤剂久服不便,丸剂滋补不足,膏方最能滋补图缓㊂高血压病病人肾精亏虚,日久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两虚,治疗上吴伟教授在左归丸㊁右归丸的组方配伍基础上自拟左归滋肾膏与右归固元膏,其中左归滋肾膏加入龟甲胶㊁鳖甲胶或阿胶为主,龟甲胶和鳖甲胶都能滋补肾阴,且能清退虚热,但龟甲胶能强筋健骨,适合于年老筋骨疏松者;鳖甲胶能疏通血脉,有破瘀散结之功,适用于瘀血痰结者㊂右归固元膏加入鹿角胶与阿胶等血肉有情之品,起到温补肾阳,滋补肾阴之效果,正如张介宾在‘新方八略引“曰: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㊂左归滋肾膏在健运脾胃方面加入石斛㊁山药㊁芡实㊁黄精,滋养胃阴为主;右归固元膏加入黄芪㊁茯苓㊁山药㊁芡实,健运脾气为主㊂而在大量补益药物的同时,组方上讲究动静结合,补行同步,佐以少量陈皮㊁橘红或砂仁以行气消滞[5]㊂在用药上适时配伍岭南道地药材,以增强岭南膏方的疗效,如五爪龙为补气之品,新会陈皮㊁阳春砂仁㊁化州橘红㊁广藿香为理气祛湿之品,鸡血藤为补血活血之品,广金钱草㊁白茅根㊁车前草为清热祛湿之品,莲藕㊁荸荠既有清热功效,又可打粉增加出膏率㊂4病案举隅病例[1]病人,女,53岁,因 反复头晕十余年 于2016年10月31日初诊㊂病人十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无天旋地转感,无头痛,无恶心呕吐,偶有耳鸣,两目干涩,口干多饮,腰膝酸软,失眠健忘,梦多易醒,至社区医院门诊就诊,测血压为180/120mmHg(1 mmHg=0.133kPa),予以口服氯沙坦钾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在(120~160)/(90~100)mmHg,症状反复发作㊂既往2型糖尿病病史5年余,平素规律服用格列齐特缓释片与阿卡波糖控制血糖,自诉血糖控制良好㊂高血压病家族遗传史㊂1年前已绝经㊂为求进一步治疗,遂至我院门诊就诊㊂刻下症:头晕健忘,劳累或失眠时加重,视力下降,偶有耳鸣,腰膝酸软,入睡困难,心烦易醒,纳一般,口干多饮,大便偏干,小便数,舌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㊂主要生化指标:空腹血糖7.5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总胆固醇(TC) 6.8mmol/L,三酰甘油(TG)2.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25mmol/L㊂中医诊断:眩晕,肾阴亏虚;西医诊断: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2型糖尿病㊂中医辨证为肾阴亏虚,治法以补益肾阴为主,方药:桑寄生30g,苦瓜干20g,白芍15g,珍珠母20g(先煎),酒萸肉10g,墨旱莲15 g,人参叶10g,化橘红5g,淫羊藿15g,地骨皮20g,玉竹15g,酒女贞子15g,泽泻15g,天冬10g㊂共14剂,每日1剂,加入800mL水文火煎至200mL,饭后温服㊂另服用调平康片(本院制剂),每次4片,每日3次㊂2016年11月28日二诊:病人服药期间头晕缓解,视力㊁听力改善,仍有腰膝酸软,睡眠质量好转,不易惊醒,纳可,无口干口苦,二便调㊂舌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㊂门诊血压及家庭自测血压130/70mmHg㊂白天坚持服用汤药㊂自拟左归滋肾膏方,睡前服用,方药:干石斛100g,钩藤100g,熟地黄150g,酒萸肉100g,枸杞子50g,盐菟丝子100g,桑寄生150g,淮山(碾粉)150g,酒女贞子60g,阿胶(另烊)20g,盐牛膝50g,龟甲胶(另烊)30g,墨旱莲50g,淫羊藿80g,盐巴戟天80g,桑椹60g,地骨皮100g,蒸陈皮15g,益母草150g,芡实(碾粉)100g,泽泻30g,车前子30 g,酒黄精150g,大枣(去核成泥)60g㊂放冰箱保存,每日1次,每次1勺,睡前含服或开水冲服,分30d服用㊂㊃1492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年9月第18卷第17期2016年12月29日复诊,病人自诉症状明显好转,纳眠可,二便调,血压120/70mmHg,空腹血糖6.0 mmol/L,HbA1c6.8%,TC5.3mmol/L,TG1.21mmol/L, LDL-C2.25mmol/L㊂续前方膏方以巩固病情㊂按:眩晕病因多为情志不调㊁饮食不节㊁劳逸失度㊁年老体虚㊁禀赋异常等,病位在头窍,病变脏腑以肾为主,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肾精亏虚充脑,肾精亏虚,髓海失充,亦可发为眩晕㊂其基本病机为风㊁火㊁痰㊁虚㊁瘀㊂临床上常见的病机可归结为肝肾亏虚㊁水不涵木㊁阴阳失衡㊂本病例有家族遗传高血压病史,又逢绝经之龄,肝肾亏虚为本,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㊂故治法以滋水涵木㊁填精补髓为主,佐以滋阴潜阳之品,如珍珠母㊁龟板胶㊂冬季进补膏方,乃填补肾精之上品,有利于高血压病人调整阴阳,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㊂在保持西药方案不变的基础上,本膏方还可以适当调脂及降低血糖㊁糖化血红蛋白㊂病例[2]病人,男,48岁,因 反复头晕2年 于2016年9月22日初诊㊂病人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无天旋地转感,无头痛,无恶心呕吐,偶有耳鸣,腰膝酸软,性欲减退或举而不坚,在当地医院门诊就诊,测血压为160/100mmHg,予以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在(120~130)/(80~90) mmHg,然阳事不举,颇为苦恼㊂为求进一步治疗,遂至我院门诊就诊㊂刻下症见:头晕健忘,劳累或失眠时加重,偶有耳鸣,腰膝酸软,入睡困难,阳事不举,没有晨勃现象,不能完成性生活,心烦易醒,纳一般,口干多饮,大便偏干,小便数,舌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㊂中医诊断:眩晕(肾阳亏虚),阳痿(肾阳亏虚);西医诊断:高血压病2级(高危),阳痿㊂将西药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改为厄贝沙坦片150mg/d㊂中医辨证为肾阳亏虚,中药给予补肾降压方,方药:桑寄生3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淫羊藿20g,仙茅10g,地骨皮30g,益母草20g,豨莶草15g,泽泻10g,锁阳20 g,巴戟天10g,黄精15g,黄芪30g,杜仲15g,山萸肉15g㊂共14剂,每日1剂,加水800mL文火煎至200mL,饭后温服㊂给予补肾益心片(本院制剂)每次4片,每日3次㊂2周后拟右归固元膏方:熟地150g,山萸肉80g,淮山(碾粉)150g,枸杞子50g,菟丝子100g,鹿角胶(另烊)20g,阿胶(另烊)15g,当归20g,杜仲150g,锁阳150g,金樱子60g,知母30g,黄芪150g,芡实(碾粉)100g,巴戟天80g,淫羊藿100g,黄精100g,肉苁蓉60g,茯苓(碾粉)100g,陈皮15g,玉竹60g,大枣(去核成泥)60g㊂放冰箱保存,每晚睡前1次,每次1勺,含服或冲服,分30d服用㊂2016年10月20日复诊,血压135/75mmHg,诸症明显好转,有晨勃现象,可以完成性生活㊂巩固服用2个月,家庭自测血压在(110~135)/(70~85)mmHg,病人无不适症状,性生活完全恢复正常,纳眠可,二便调㊂按:青中年男性高血压病,多由于禀赋异常,肝肾亏损所致㊂现代西药以单靶点㊁单机制降压为优势,然而一些降压药存在明显的副作用,尤其对于男性性功能的副作用,轻者性欲减退,性事举而不坚,时间短,重者阳痿不举㊂中医治疗高血压,抓住肝肾亏虚㊁阴阳失衡之根本,多靶点㊁多机制调整阴阳平衡㊂补肾降压方及右归固元膏就是基于这一理论而拟定㊂一方面停用影响性功能的药物,另一方面维持基本西药降压药,加上中药汤剂㊁膏方整体调养,遂获得较好疗效㊂与西药PDE5抑制剂比较,中医药调补肝肾之功效,缓慢而持久,安全而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㊂5小结中医学是伟大的宝库,膏㊁丹㊁丸㊁散㊁汤剂各有千秋,须努力挖掘并加以传承㊂吴伟教授在前人的基础与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提出肾虚贯穿高血压病的发病始终,以补肾降压方为开路方,自拟左归滋肾膏与右归固元膏,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生活质量,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起到治病延寿的目的㊂参考文献:[1]陈浩,王创畅,吴伟.吴伟论治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尿微量白蛋白经验[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9):1140-1141. [2]左强,吴伟.从中医学 治未病 理念思考冠心病防治[J].新中医,2013,45(12):1-4.[3]孙春英,陈加深.服用膏方别忽视开路方[J].中国中医药报,2013,12(7):1.[4]卿立金.吴伟教授从肾论治高血压病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2):2053-2054.[5]高梦夕,李小兵,冼绍祥,等.岭南地区膏方组方特色探讨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膏方应用情况分析[J].中医杂志,2014,55(16):1380-1382.(收稿日期:2019-03-10)(本文编辑郭怀印)㊃2492㊃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I N T E G R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 O N C A R D I O-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S e p t e m b e r2020 V o l.18 N o.17。
治高血压中药配方

治高血压中药配方一、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概述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会给人体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风险。
在传统中医药中,有许多中药配方被运用来治疗高血压,这些配方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血液循环等方面,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二、中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配方1.中药配方一:黄芪党参汤•黄芪10克•党参10克•人参10克•白术10克•天麻10克•甘草5克将以上中药材加水煎煮后,取药汤饮用。
该配方具有益气健脾、补中益气、调血管张力等作用,适用于肾阴不足、气阴两虚型高血压患者。
2.中药配方二:桂附地黄丸•桂枝9克•附子9克•地黄9克•生姜9克•炒枳壳9克•炒白芍9克•炒鸡血藤9克将以上中药材研成细末,制成丸剂。
该配方具有温通阳气、滋阴清热、活血化瘀等作用,适用于阳虚阴亢型高血压患者。
3.中药配方三:龙胆泻肝汤•龙胆草10克•牡蛎10克•菊花10克•泽泻10克•石决明10克•生地10克将以上中药材煎煮后,取药汤饮用。
该配方具有清肝泻火、利水通淋、解毒消肿等作用,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
三、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注意事项1.中药治疗高血压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自行随意使用。
2.中药治疗高血压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配方调整,因此需要准确的辨证施治。
3.中药治疗高血压通常需要一段时间的坚持,不能期望立即见效。
4.中药治疗高血压同时还需要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
四、总结中药配方在治疗高血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中药治疗高血压仍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注意个体化的配方调整,以及结合良好的生活方式。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患者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压偏方

高血压食疗法1. 山楂粥【原料】山楂30~40克粳米100克砂糖10克。
【制作】先将山楂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砂糖煮粥。
【用法】可在两餐之间当点心服食,不宜空腹食,以7~10天为一疗程。
【功效】健脾胃,消食积,散淤血。
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以及食积停滞、腹痛、腹泻、小儿乳食不消等。
2. 桃仁粥【原料】桃仁10~15克粳米50~100克。
【制作】先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同粳米煮为稀粥。
【用法】每日1次,5~7天为一疗程。
【功效】活血通经,祛痰止痛。
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
【宜忌】用量不宜过大;怀孕妇女及平素大便稀薄者不宜服用。
3. 胡萝卜粥【原料】新鲜胡萝卜粳米各适量。
【制作】将胡萝卜洗净切碎,与粳米同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至米开粥稠即可。
【用法】早晚餐温热食。
本粥味甜易变质,需现煮现吃,不宜多煮久放。
【功效】健脾和胃,下气化滞,明目,降压利尿。
适用于高血压以及消化不良、久痢、夜盲症、小儿软骨病、营养不良等。
4 玉米糕【原料】新玉米面450克,红糖200克,食用碱4克,熟猪油15克,发酵面50克。
【制作】把发酵粉和玉米面掺适量清水合成团后发酵,发酵好之后加上述其他原料揉均匀,然后用湿布盖好,饧一小时。
再反复揉已饧好的面团,整块投入蒸锅铺平,用旺火蒸25分钟左右。
出笼略凉后刀切为块或菱状即可随意食用。
【功能】调中开胃,适用于高血压,咯血等症。
5西米(猕猴桃)粥【原料】西米100克,猕猴桃200克,白糖100克。
【制作】洗净西米浸泡30分钟沥干,猕猴桃去皮用刀切成豆粒大小的丁块;大火烧开倒入西米,开水后改成中火将其他原料放入锅中,稍煮即成。
【功能】滋补强身,解热止渴,宜于高血压、肝炎等病的中老年人。
6藕藏花生【原料】大藕1公斤,花生米200至300克,白糖若干。
【制作】在藕节的一端切开灌入花生米,灌满后将切下的藕接在切口处用竹签固定,放入锅内用冷水浸没,中火煮2小时至藕酥熟,然后挤汁水2碗,食用时用刀切成厚片,每日2次为宜,以白糖佐食。
高血压病的辩证施治

高血压病的辩证施治
张国山 ( 尔滨市南岗区中西医结合 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 0 0 ) 哈 5 0 1
【 中图分类号】R 4 . 【 2 1 4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 17 - 0 5 2 0 )5 0 1- 3 6 2 5 8 (0 90 - 2 8 0
关 于 高 血压 病 的 巾 医 分型 , 目前 各 资 料其 说 不 一 , 类 繁 多 。 名 12 虚 肝 旺 型 .阴
对照 组 选 用 健 胃 消 食 片 , 生 素 B ,多酶 片 等 。 维 6
3 疗效观察
3 1 效 标 准 .疗
明显增 加 , 腹胀 消失 ,面色有明显好转 , 精神状况 良好 。 息五 休 天 后又连服七剂 , 患儿 食 纳 可 , 症状 消失 。 访 两 年无 复 发 。 各 随 现
我 们认 为 , 主要 应 根 据 病人 症 状 与体 征 ( 候) 出规 律 , 别 其 不 证 找 区 主 证 :形 气 较 虚 , 证 多见 头 痛 、头晕 、记 忆 薄 弱 、善 怒 烦 其 同 , 以 分 型 ,目的 是有 助 于 讨 论 该 病 的 辩 证 施 治 , 合 临床 实 燥 、心 悸 气 短 、失 眠 多 梦 、腰 酸 乏力 、脉 弦 细 、舌 红 无 苔 。 加 切 用 。 照 目前 分型 标 准 , 以对 大部 分 高 血压 病 人 进 行 不 同 的 治 按 可 病 机 :七 情 五 志 所 伤 ,火气 妄 动 ,伤及 阴津 ,肾 阴 亏 损 , 精 疗 ,如 :阴 虚 肝 旺 型 ,主 要 以滋 阴 潜 阳 为 主 ;肝 火 亢 盛 型 ,主 要 不化 血 ,肝失 所 养 , 会 出现 阴 嘘 阳 亢 。本 型 以 阴虚 为 主 。 则 以 清热 泻 肝 为 主 等 , 样 , 临 床 治 疗 工 作 以 不 少 方 便 。根 据 中 这 给 证 候 分 析 ;肝 为 刚 脏 ,赖肾 水 以滋 养 , 肾 阴 不 足 , 肝 火 若 则 国 医 学科 学 院 实 验 医 学研 究所 , 行 的 生 理 功 能 检 查 结果 , 进 初步 上 冲 。风 阳上 扰则 头晕 、头 痛 。肝 失条 达 ,则 善 怒 烦燥 。肾 虚不
高血压病中医治疗方法

高血压病中医治疗方法一、药物治疗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医师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如针灸疗法等。
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高血压病的病因和症状进行治疗,以调和阴阳、补益气血、疏肝解郁、祛痰化湿等为原则,旨在达到降压、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
二、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针灸特定的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针灸治疗通常需要专业的针灸医师进行操作,患者需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三、推拿治疗推拿治疗也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一种方法。
通过推拿特定的穴位和经络,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舒缓肌肉紧张,从而降低血压。
推拿治疗需要专业的推拿医师进行操作,患者可以在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四、饮食调理饮食调理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认为,饮食不当是导致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增加清淡、易消化等食物的摄入,可以有助于降低血压。
五、运动疗法运动疗法也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方法之一。
通过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从而有助于降低血压。
中医建议,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或者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
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要适量,避免过度疲劳。
附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原理一、调理脏腑功能中医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因此,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原理之一是调理脏腑功能。
通过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可以调理脏腑功能,改善高血压病的症状。
二、祛风降压中医认为,高血压病与风邪有关。
风邪侵袭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发高血压病。
因此,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另一个原理是祛风降压。
通过祛除体内风邪,使气血运行恢复正常,从而降低血压。
三、调理阴阳平衡中医认为,人体内部阴阳平衡是维持健康的关键。
高血压病的发生往往与阴阳失衡有关。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

高血压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不外肝的气血失和,脾的升降失司,肾的阴阳失调。
初期大多始于肝,进而影响脾,最后归结于肾,形成肾阴不足,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病。
阳亢实证为标象,阴血亏虚为本质。
血压增高的实质,是由器官供血不足造成的,动脉血压的维持,原是为了“血主濡之,以奉生身”保证体内各个器官正常血液的供求平衡,尤其心、脑、肾最为重要。
治疗高血压不能单纯求之降压药物,用时则降,停药则升,首先要供给重要器官所需的气血,才能达到降压的目的,即所谓“欲夺之,先予之”。
使周身气血“升已而降,降已而升”,有规律地运行不息,达到“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血压才能稳定于正常范围。
高血压病是气血运行平衡失调的问题。
高血压病的常见病机有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肝风上扰、痰浊中阻、瘀血阻络等。
但高血压病是与体质及并发症密切相关的常见或相兼证候,该病人湿热为患是其特点,分消走泄以清利湿热,脉道无湿热之邪阻遏,则诸症平稳。
对于气滞血瘀、血瘀痰阻的高血压,中医说通则不痛、不通则痛,那么高血压就是通则不高、不通则高,是一样的道理。
对于高血压病人,笔者体会到调节体质与气血阴阳的平衡,改善痰瘀的状态非常重要。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头为六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
所患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胆之风阳上冒耳,甚则有昏厥跌仆之虞。
其症有夹痰、夹火、中虚、下虚,治胆、治胃、治肝之分。
火盛者,先生用羚羊、山栀、连翘、花粉、玄参、鲜生地、丹皮、桑叶,以清泄上焦窍络之热,此先从胆治也。
痰多者,必理阳明,消痰如竹沥、姜汁、菖蒲、橘红、二陈汤之类。
中虚则兼用人参、《外台》茯苓饮是也。
下虚者,必从肝治,补肾滋肝,育阴潜阳,镇摄之治是也。
至于天麻、钩藤、菊花之属,皆系熄风之品,可随症加入。
此症之原,本之肝风,当与肝风、中风、头风门合而参之。
常用方药:①八味降压汤:何首乌15,白芍12,当归9,川芎5,炒杜仲18,黄芪30,黄柏6,钩藤30。
益气养血,滋阴泻火。
治疗高血压方

治疗高血压方(一)【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方名】血府逐瘀汤。
【组成】当归9克,生地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柴胡6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处】《医林改错》卷上。
(二)【辨证】血虚肝郁。
【治法】养血舒肝。
【方名】开结汤。
【组成】柴胡3克,续断3克,神曲3克,香附9克,川芎9克,当归30克,丹皮9克,熟地30克,白术1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辨证录》卷十一。
(三)【辨证】冲任虚寒,瘀血阻滞。
【治法】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方名】温经汤。
【组成】吴茱萸9克,当归9克,芍药6克,川芎6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9克,牡丹皮(去心)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门冬(去心)9克。
【用法】以水10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2次温服。
【出处】《金匮要略》卷下。
(一)【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方名】血府逐瘀汤。
【组成】当归9克,生地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柴胡6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处】《医林改错》卷上。
(二)【辨证】血虚肝郁。
【治法】养血舒肝。
【方名】开结汤。
【组成】柴胡3克,续断3克,神曲3克,香附9克,川芎9克,当归30克,丹皮9克,熟地30克,白术1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辨证录》卷十一。
(三)【辨证】冲任虚寒,瘀血阻滞。
【治法】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方名】温经汤。
【组成】吴茱萸9克,当归9克,芍药6克,川芎6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9克,牡丹皮(去心)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门冬(去心)9克。
【用法】以水10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2次温服。
【出处】《金匮要略》卷下。
心律失常【辨证】气阴两虚。
高血压的中医脏腑调理秘诀

高血压的中医脏腑调理秘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多不便和健康问题。
虽然西医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控制血压,但是中医在脏腑调理方面却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高血压的中医脏腑调理秘诀,希望对高血压患者有所帮助。
1. 肝脏调理中医认为,肝脏和高血压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肝脏是情绪的主要调理器官,如果情绪长期处于亢奋或抑郁状态,容易导致肝气郁结,从而升高血压。
因此,调理肝脏对于高血压患者至关重要。
常见的肝脏调理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此外,适量运动和按摩肝经穴位也是有效的调理方法。
2. 心脏调理心脏是维持人体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心脏的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通过调理心脏和心脏经络,可以有效控制血压。
中医认为,心脏主宰血液循环,故而情绪的失控容易导致心脏疾病和高血压。
因此,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尤其是对于易激动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饮食方面,中医强调少食偏嗜,以免过食油腻和辛辣食物对心脏造成负担。
并且,中医药物中有一些能够调理心脏的草药,如黄芪、丹参等,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脾胃调理脾胃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中医认为脾胃健康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如果脾胃功能不好,容易导致体内湿浊的积聚,从而引发高血压等病症。
中医建议高血压患者应该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过食油腻和辛辣食物。
合理安排饮食时间和食量,避免过度饥饱,养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
此外,一些中医草药如山楂、陈皮等,也能帮助调理脾胃。
4. 肾脏调理肾脏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肾脏调理尤为重要。
中医认为肾脏是人体的根基,肾气充足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因此,调理肾脏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十分关键。
中医建议高血压患者要保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此外,中医草药如桑葚、山药等,也具有调理肾脏的功效。
当然,在使用草药之前,还应咨询专业中医医生的建议。
总结起来,高血压的中医脏腑调理秘诀包括调理肝脏、心脏、脾胃和肾脏等脏腑器官。
对高血压病机的再思考

2 0 %,而高血压 的知 晓率才 5 9 %。也就是 说我市 1 8 3万
成了一种对高血压病机 的新认 识 。高血压是一种 “ 络病 ”
与 “ 脉病” ,早期最 先影响脾 脏 ,然后才是 肝 肾与 心肺 , 是一个全身性 的疾病 。 《 灵枢 ・ 本脏》说 :“ 血 和则经脉流行” 。《 灵枢 ・口 问》说 :“ 夫百病之始生也 ,皆生于……血气分离 ,阴阳
高血压患者 中有 7 5万人 不知 自己患有 高 血压 。以此类 推 ,全 国便有 7千多万人 不知 自己患有 高血压 ( 由于症 状轻微) ,这些人 绝 大多 数 都是 亚健 康 状态 ,多有 脾气 虚 ;② 由于人们 保健意识 的增强 ,很 多人在极早 期便 能 发现高血压。有 的是在定 期体检 时发现 ,有 的是 在 门诊 就诊常规测血压时 才知道 。这些 病人可无 任何症状 ,或 仅偶有不适 ,基本上没有肝阳上亢 ,但多有 一些脾 气虚 ; ③现在西药降压药 的作用较明显 ,副作用少 ,服用方便 , 绝大多数早 、中期高血压病人都是 以服西药 降压药为主 , 或只服用西药降压 药 ,没 有服 中药。由于西药 降压药 的 截断 、扭 转作 用 ,他们多不会 出现肝 阳上亢 ,只有脾气
血压病人 主要 的表现是脾气虚 。
我们近 4 0年来在临床上大量使用 以人参 、黄芪 为主
的补脾益气法治疗高血压都 取得 了较好 的效果 ,没有 出
现明显 的副作 用 ] 。通 过长 期 的 临床 实 践 ,不断 思 考 ,
在临证 中反复学 习经典 ,再进一 步深入思 考……逐渐形
①据调查 :深圳市 3 5 岁 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
步发展 再引起肝 肾 阴虚 ,肝 阳上亢 ,肝风 、肝火 ;后
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

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健康。
传统中医药中有许多
药方可用于治疗高血压,下面是一种中药配方供参考:
主方:
1.天麻(15g):具有镇痛、镇静的功效,可降低血压。
2.黄芪(20g):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健脾益气、抗衰老
及降低血压。
3.陈皮(10g):具有理气、健脾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4.丹参(10g):具有活血化瘀、降血压的作用。
5.熟地黄(15g):具有滋补肝肾、补益精血的作用,可调节血压。
辅方:
1.玉竹(10g):具有补气健脾、生津润燥的作用。
2.天冬(10g):滋阴补肺、清热润燥,可降低血压。
3.五味子(10g):具有补心气、益肾阴、安神定志的作用。
4.月季花(10g):具有清热、祛风、降血压的作用。
配伍用法:
以上中药材先浸泡入清水中,浸泡时间为30分钟,然后倒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以砂锅药味适中为准,不宜过浓。
把砂锅放在火上煎煮,待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煮20分钟,将煎取的药汁倒入碗中,再次加入适量
的清水。
此次煎煮的时间为10分钟。
将取得的两次药汁混合在一起,待
凉后随时饮用。
此中药配方主要通过天麻、黄芪、陈皮、丹参、熟地黄等中药材的配合,中药的功效相辅相成,可以达到补血、益气、降低血压的效果。
而辅
方中的玉竹、天冬、五味子、月季花则可滋阴补肺、清热润燥、安神定志,有助于调节血压。
应用中草药补脾益气法结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例 。对 照组 采 用常规 西药 实施 降压 治疗 , 治疗组采 用 中草药补脾 益 气法结合 降压 药治 疗 , 对 比 两组 的治 疗效 果 、 血 压控 制 改善 情 况。 结果 : 治
疗组 总有效 率 为 9 6 . 0 0 %, 明 显优 于对照 组的 7 6 . 0 0 %, 差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P< O . 0 5 ) ; 治 疗组舒 张压 、 收缩压 改善情 况明 显优 于对照组 , 差异 有 统计 学意 义( P< 0 . 0 5 ) ; 治疗 组心 电图 T波正 常率 、 尿微 量蛋 白 阴性 率明 显优 于对 照组 ,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 采 用 中草 药补 脾
高血压 是一 种慢性 疾病 … , 发 病后 , 最 常 见 的症状 是 头晕 、 头痛、 2 . 3两 组心 电图 T波正 常率 、 尿微 量蛋 白阴性 率对 比: 治 疗组心 电 图 T 尿微 量蛋 白阴性率 明显 优于 对 照组 , 差异 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失眠 、 t 2 , 悸 等症状 , 后期 很有可 能引起 心脏 、 血管 、 脑部 、 肾脏等 器 官功 波正常 率 、 能发生 障碍 , 由于其发 病原 因不 同 , 因此在 治疗 过程 中 , 需要根 据其 病 < 0 . 0 5 ) 。见表 2 。 因实施 对症 治 疗过程 。本研究 应 用 中草 药补 脾 益气 法结 合 降 压药 治疗 高 血压病 , 疗效 显著 , 现报告 如下 。
电图 T波正 常率 、 尿微 量蛋 白阴性率 。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 P< 0 . 0 5
1 . 4疗效 判定 标准 : 显效 : 患 者舒 张 压 、 收 缩压 恢 复 在正 常 范 围 内 , 并且 保持 稳定 , 没有 出现 复发情况 , 心 电图检测 后指标 恢复 正常 , 尿微 量 蛋 白指 标恢 复正 常 ; 有效 : 患 者 舒张 压 、 收 缩压 逐渐 下 降 , 并 且 保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 年达 18.8%,现在应该更高。
性高血压;⑶已服西药降压药的早中期高血压;⑷有舌淡苔薄,
按照五运六气大司天理论,1924-1983 年为 78 甲子中元, 舌边齿印的 I-II 期高血压;⑸有明显脾气虚症状的 II-III 期高
1984-2043 年为 79 甲子下元,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现 血压;⑹III 期高血压为革脉者;⑺服西药降压药效果不理想,如:
2012 年第 5 期
39
补脾益气法治疗高血压
张继烈 * 鞠鲤亦 *
关键词:高血压;中风;眩晕;心悸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3-0039-02
在中医古典医籍中并无高血压病名,高血压应属中医“风 的时期。由于温室效应,由于厄尔尼诺现象,恶劣的气候、极端的
重损伤人们的脾脏,渐至脾气亏虚。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 的脾气虚,适当使用补脾益气药,可以明显提高疗效,提升生存
氛围,使许多人一天到晚都处于高度的紧张之中,不少人都属于 质量,延长寿命。(4)高血压的发病过程很长,早期病机主要是脾
亚健康状态。长此下去当然也会引发脾气亏虚。经云:“思伤脾”, 气虚,以后才慢慢发展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对绝大多数高血
痰生热,热生风”。虞抟提出:“血瘀致眩”。《临证指南医案·中风》 多,使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我们被形形色色的“毒”层层包
华岫云按:“今叶氏发明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 围。由于脾气受损,加上毒、瘀、痰共同肆疟为害,气机郁滞,脉管
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治以滋 痰结,脉络瘀阻,营气闭塞,血脉壅滞,便逐渐引起了高血压。这
在的气候与古人所在时代的气候有了很大的不同。《素问·气交 有的多吃一点就头晕,血压低,少吃一点就头痛,血压高;⑻有的
变大论》“: 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少阳相火在泉时“, 毒 收缩压 180mmHg 时不难受,降至 140mmHg 就很难受…;⑼70 岁
在高血压患者晚期阴损及阳,出现阴阳两虚证候时,才可在滋阴 由于西药的截断、扭转作用,可推迟或阻断肝阳上亢的出现。中
潜阳、平肝熄风的基础上加用补气助阳药。这似乎是医家的共 西药物的共同作用,使患者常常不表现为肝阳上亢,而只表现为
识,也从没有人提出过异议。
脾气虚;或肝阳上亢症状极微,脾气虚症状却很明显。患者服用
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竭,故半百而 量。(3)重度高血压患者,病机较为复杂,许多人也有脾气虚,甚
衰也。”《素问·宣明五气》云:“久卧伤气,久坐伤肉……是谓五 至是脾肾阳虚,只要配伍恰当,即使是肝肾阴虚者也可适当应用
劳所伤。”脾主中气、主肌肉。不规律的生活、不合理的作息,会严 补脾益气中药;特别是 70 岁以上的老人,基本上都有一定程度
脂肪摄入过多。经云:“饮食劳倦即伤脾”、“饮食自倍,肠胃乃 是利少弊多。
伤”。不科学的饮食更加剧了脾气的亏虚。正因为脾气虚的发病
我们发现补脾益气法治疗高血压,适应症有 10 种:前提是
率越来越高,所以高血压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1959 年 5.11%, 无明显肝阳上亢征。⑴体检时发现的无症状性高血压;⑵不稳定
气郁血逆,而致血脉失调,血压升高。若疏肝不应则必有营气痹 意识的增强,许多高血压病人是在体检时被发现。这时他们可无
窒,脉络瘀阻。 柴浩然[4]有治高血压 4 法:1.清肝泻热法;2.平肝 任何症状,不少人舌脉变化极少,常常无证可辨。其中绝大多数
熄风法;3.滋阴潜阳法;4.补阴和阳法。余天泰[5]分 4 型论治高血 人的病机是脾气虚,而不是肝阳上亢。患者服用补脾益气中药
《古今医鉴》曰:“心常静则神安,神安则七神皆安……心劳则神 压患者来说(特别是早中期高血压)使用平肝潜阳药物,虽可暂时
不安,神不安则精神皆危。”事实上,绝大多数亚健康状态都有脾 缓解肝阳上亢的症状,但易药过病所,也可败脾伤胃,还可损害
气虚。现在许多人的饮食习惯与饮食结构也很不科学,蛋白质、 肝肾阳气。因此,对绝大多数早中期高血压患者使用平肝潜阳都
眩”,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中风”“头痛”“眩晕”“肝风”“肝阳”“心 天气越来越多。经常是应寒反暖、应暖反寒,忽冷忽热、大冷大
悸”等症,与高血压病颇为相当。《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 热。气候条件不同,发病因素自然也大不相同。环境因素也有了
眩,皆属于肝”。《丹溪心法》曰:“无痰不作眩”,“多是湿土生痰, 很大的改变,汽车尾气大量排放、工厂排放的污水废气越来越
肝火、肝风上扰,引起气血并走于上。祝谌予[1]将高血压分为虚、
早、中期高血压,脾气虚者较多,大都可以使用补脾益气药,
实、瘀、风、痰。 高辉远[2]认为高血压主要与肝关系密切,并可累 也有部分三期高血压可以使用补脾益气药,我们的体会是:(1)高
及肝肾、肝心、肝胆。 高泳江[3]也以调肝为首务,认为肝失疏泄、 血压作为常见病,多发病,已为广大群众所认识,由于人们保健
压,认为每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瘀血。查遍教科书与各类文献资 后,只须再服少量的西药降压药(有的可不服西药),便可阻遏高
料,一般都认为高血压的病机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还可有肝 血压的发病进程,可大大延迟动脉硬化的出现。(2)服用中药的
火、肝风、血瘀、痰浊。治宜滋阴潜阳、泻火解郁、平肝熄风,只有 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有相当多的人也在同时服用西药降压药。
由于气候的变化,环境的恶化,快节奏的工作,不良的饮食, 补脾益气中药后,可大大减少西药降压药的用药量,也可减轻西
不文明的生活方式…使后天之本脾气受损。《素问·上古天真论》 药降压药的副作用。不仅节省了患者大量的金钱,提高了服药的
曰:“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依从性,也明显减少了高血压的并发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
液熄风,濡养营络,补阴潜阳”。
个过程往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早认为高血压与肝肾两脏有关。其病机主要是 虚;慢慢就引起了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肝火;后期常常本
上实下虚,由于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失濡养,而致肝阳上亢, 虚标实,下虚上实,表里同病,寒热夹杂,燥实共存,挟痰挟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