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课程论文
人文地理学论文答辩
人文地理学论文答辩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涉及到地理、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围绕人文地理学的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展开讨论,并通过案例分析来深入探讨人文地理学的重要性。
一、人文地理学的概念及发展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的是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的文化、行为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人文地理学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在地理学家的努力下逐渐发展起来,并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不断壮大和完善。
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环境与人类行为: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如地形、气候等因素如何塑造了人类的居住、生活习惯等。
2. 地理环境与文化:研究地理环境对不同文化的形成和传播的影响,如地理条件如何塑造了不同地区的语言、宗教、建筑等特征。
3. 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研究地理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地理位置对城市发展、交通运输、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影响。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为了深入研究人文地理学的问题,研究者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实地调查、文献分析、数理统计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1. 实地调查:通过对实际地理环境和人类行为的观察和测量,获取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2. 文献分析:研究已有的文献资料,了解相关的理论和观点,并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
3. 数理统计: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得出一定的结论和推断。
4. 空间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对地理环境和人类行为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揭示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三、人文地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人文地理学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规划:通过对城市的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社会经济情况等因素的研究,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 地理资源管理:通过研究地理环境对资源的影响,合理利用和保护地理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文地理论文
人文地理论文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分支领域,它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探讨人文地理学的定义、研究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人文地理学的定义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思维方式、文化、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内容。
它关注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探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 实地考察:人文地理学倡导通过实地考察来收集数据,观察和体验人类在具体地理环境中的活动和行为。
2. 区域调查:通过对特定区域的调查和研究,了解该区域的人群、社会组织结构、文化传统等方面的情况。
3. 数据统计和分析:人文地理学也使用数据统计和分析的方法,以获取客观的数据支持和验证研究结论。
三、人文地理学的意义1. 帮助规划城市和区域发展: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城市和区域的规划者提供有关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信息,以便更好地规划城市和区域的发展,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
2. 促进环境保护: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
3. 丰富人类文化:地理环境对人类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有深远影响。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传承人类丰富多样的文化。
结论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实地考察、区域调查以及数据统计和分析等方法,人文地理学为城市和区域发展规划提供了依据,促进了环境保护,丰富了人类文化。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构建和谐人地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地理学课程论文格式要求
题目(居中小二号黑体)摘□□要(“摘要”之间空两格,居中三号黑体 ) 旅游活动对地被植物—土壤环境影响模型践踏对地被植物和土壤形态的影响□□☆☆☆☆(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关键词:☆☆☆☆;☆☆☆☆;☆☆☆☆;☆☆☆☆顶格、小四号黑体小四号宋体1☆☆☆☆☆(黑体,三号,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居中)1.1☆☆☆(宋体,四号,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左对齐)1.1.1☆☆☆(黑体,小四号,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左对齐)□□☆☆☆☆☆☆☆☆☆☆☆☆☆☆☆☆☆☆☆☆☆☆☆☆☆☆☆☆☆☆☆☆☆☆☆☆☆☆☆☆☆☆☆☆☆☆☆☆☆☆☆☆☆☆☆☆☆☆☆☆☆☆☆☆☆☆☆☆☆☆☆☆☆☆☆☆☆☆☆☆☆☆☆☆☆☆☆☆☆☆☆☆☆☆☆☆☆☆☆☆☆☆☆☆☆☆☆☆。
(正文小四号或五号宋体、行间距18磅)图1□□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专业结构图(黑体小五号居中,位于图下,图与下文空一行)□□☆☆☆☆☆☆☆☆☆☆☆☆☆☆☆☆☆☆,☆☆☆☆☆☆☆☆☆☆☆☆☆☆☆☆☆☆☆☆☆☆☆☆☆☆☆☆☆☆☆☆☆☆☆☆☆☆☆☆☆☆☆☆☆☆☆☆☆☆☆☆☆☆☆☆☆☆☆☆☆☆☆☆☆☆☆,☆☆☆☆☆☆☆☆☆☆☆☆☆☆☆☆☆☆☆☆☆☆☆。
2☆☆☆☆☆(黑体,三号,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居中)2.1☆☆☆(宋体,四号,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左对齐)2.1.1☆☆☆(黑体,小四号,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左对齐)□□☆☆☆☆☆☆☆☆☆☆☆☆☆☆☆☆☆☆☆☆☆☆☆☆☆☆☆☆☆☆☆☆☆☆☆☆☆☆☆☆☆☆☆☆☆☆☆☆☆☆☆☆☆☆☆☆☆☆☆☆☆☆☆☆☆☆☆☆☆☆☆☆☆☆☆☆☆☆☆☆☆☆☆☆☆☆☆☆☆☆☆☆☆☆☆☆☆☆☆☆☆☆☆☆☆☆☆☆(正文小四号或五号宋体、行间距18磅)表1□□☆☆☆表(标题黑体小五号、居中位于表的上方,表格一律用三线表)×××××××××××××××(宋体小五号,水平、垂直居中)××××××××××××××××××××××××××××××注a:☆☆☆☆☆☆☆☆☆☆☆☆☆☆(表与正文空一行)□□☆☆☆☆☆☆☆☆☆☆☆☆☆☆☆☆☆☆☆☆☆☆☆☆☆☆☆☆☆☆☆☆☆☆☆☆☆☆☆☆☆☆☆☆☆☆☆☆☆☆☆☆☆☆☆☆☆☆☆☆☆☆☆☆☆☆☆☆☆☆☆☆☆☆☆☆☆☆☆☆☆☆☆☆☆☆☆☆☆(正文小四号或五号宋体)页面设置中页边距上下2.5cm,左2.5cm,右2cm(靠左侧装订);。
人文地理学论文目录
人文地理学论文目录序言1. 研究背景介绍1.1 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1.2 过去与现在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趋势2. 研究目的和意义2.1 探索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2.2 分析人文地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3.1 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3.2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3.3 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第一章: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1.1 气候和气象条件的作用1.2 地形和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3 水资源和土壤的利用与管理2.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反馈作用2.1 城市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2.2 工业和农业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2.3 人口增长对资源分配和环境承载力的压力第二章:文化与地域认同1. 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塑造作用1.1 地理边界与文化传播1.2 自然地理条件对文化的影响1.3 地方性文化与地域认同的形成2. 地域认同对地理环境的改变2.1 地域认同与地方发展2.2 文化旅游与地域经济发展2.3 文化保护与地域可持续发展第三章: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 城市化与社会空间重构1.1 城市扩张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1.2 城市功能区划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1.3 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协调2. 城市化对社会关系和价值观的影响2.1 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差距的影响2.2 城市生活方式变迁与社会价值观的调整2.3 城市化对社会交往和社会网络的影响结论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成果总结2. 对未来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展望2.1 基于技术创新的研究方法拓展2.2 人文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前景2.3 加强跨学科研究合作的重要性参考文献(根据实际引用的文献,按照规范的引用格式列出)附录(如有需要,添加实地调查的照片、问卷调查的结果等)以上为人文地理学论文目录的一个示例,通过呈现清晰的章节结构和内容概要,为读者提供了整体论文结构的把握。
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研究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确保论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人文地理学论文
人文地理学近十年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摘要:人文地理学(Human Geography)的发展历经知识的积累、学科的形成和理论的演变、学科的分化以及理论和方法上的革新等过程。
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
由最初的自成体系逐渐演变成如今几乎一致同意的系统分类。
中国人文地理学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复兴以来,开始进入全面发展提高阶段。
本文从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几个方面介绍近十年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简单的科学展望。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中国、人地关系、发展趋势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又称人生地理学。
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
1、理论的发展1.1人地关系论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人地系统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始终被视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与核心[2]。
从古代“天人合一”的协调思想演进到近代的人地关系协调思想,再升华到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演进主线基本围绕人地关系和谐这一核心伸展。
特别是近年来,伴随全球性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开展人地关系研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人地关系系统的性质及人地关系理论内涵在演进中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环境友好型经济等等都是新形势下人地关系理论的具体实践形式,充分体现出人地关系论在指导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重大作用[3]。
以全新视角研究人地关系,从哲学思辨转向理性升华,是近年来人地关系研究出现的新动向。
近年来一大批学者分别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学、管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不同层面,和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全球化等不同切入点思考人地关系的本质与内涵、基本特征、客观规律和学科分支等问题,实现了人地关系研究视角由单源切入向多源转化,从哲学思辨转向理性升华的转变[4]。
人文地理学论文范文
人文地理学论文范文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涉及到地理、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本文将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探讨人文地理学的相关议题,分析其对社会与环境的影响。
一、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领域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城市规划、区域发展、旅游地理、人口迁移等。
二、城市规划的人文地理学视角城市规划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的是合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人文地理学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强调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例如,在规划城市交通网络时,需要考虑到人们的出行需求、交通流量以及地理地形等因素,以确保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
三、区域发展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区域发展是人文地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旨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人文地理学的观点认为,区域发展应通过考虑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经济条件等因素来实现。
例如,当规划一个工业园区时,需要考虑到地形地貌、资源分布、人口分布等因素,以确定最佳发展策略。
四、旅游地理学的人文地理学视角旅游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文地理学的观点认为,旅游地的发展应考虑到地域特色、文化传统、环境保护等因素。
例如,在开发旅游景点时,需要平衡旅游业的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需求,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人口迁移研究与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也关注人口迁移现象及其对社会与环境的影响。
人口迁移研究根据地理区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内部迁移和国际迁移两个方面。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口迁移的原因、影响以及政策应对措施。
例如,对于一个内部迁移的社区,人文地理学可以研究考察迁移引起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流失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六、总结人文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同时,关注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人文地理学论文-长三角
人文地理学论文长江三角洲区域关系一、长江三角洲区域关系的特征1. 长江三角洲区域关系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包括江苏、浙江和上海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三省市在地理位置上相互依靠、经济资源上自然调节,并在人文精神上感受着相同语言、文化土壤的深厚滋养,因此,长江三角洲作为一个经济区而不是行政区的定义。
长江三角洲各区域间虽然不乏合作,但是更多存在的竞争与冲突同时也制约了彼此经济的提升。
随着制度变迁、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内国际经济运行环境的不同,长江三角洲合作与冲突关系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将更多的权力下放给地方,推行地方财政包干,地方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和积极性逐渐增强,区域利益主体的地位日趋显现。
长江三角洲各区域利益主体从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开始了博弈过程。
参照郑连虎对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关系变化的阶段划分,可以总结出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区域关系的三个阶段。
①区域竞争阶段,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权使地方利益主体地位确立,各区域各自为政进行自主工业化,产生产业结构趋同、市场分割、生产要素流动不畅等局面,而重复建设、开发区热和招商引资则构成了新一轮的竞争。
②区域竞合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多年来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市场信息的逐步完善,长江三角洲各区域之间开始寻求理性博弈和良性竞争。
同时,由于国内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等增长极的发展以及中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国际竞争,江、浙、沪三省市趋于形成互利合作的关系,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成为发展的主题。
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渐推进,作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前沿哨地的长江三角洲各区域最终将进入区域关系的第三个阶段,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实现一体化,形成统一大市场,合理分工合作,协调配置大型基础设施,作为一个整体融入到国内国际经济体系当中。
本文认为当前长江三角洲区域关系正处于寻求理性博弈和良性竞争的区域竞合阶段。
2. 当前长江三角洲区域关系特征当前长江三角洲区域关系可以分为合作和冲突两个方面。
人文地理学相关论文
人文地理学相关论文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关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涵盖了人类文化、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各个方面。
本文将从城市化、全球化和区域发展等角度探讨人文地理学的相关议题,旨在深入了解和分析这一学科的内涵和重要性。
1. 城市化与人文地理学城市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并对人文地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重点关注城市化背后的人口迁移、城市发展和文化交流等重要议题。
首先,人口迁移是城市化的一大特征。
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加剧,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这种人口迁移对城市的社会结构、经济活动和文化传承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人口迁移的原因和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化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其次,城市的发展也与人文地理学密切相关。
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和社会组织等方面反映了人类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
通过对城市规划实践的研究,我们可以探讨城市发展背后的文化认同、社会价值观和政治权力等因素。
最后,城市作为文化交流的中心,对全球化与人文地理学的相互作用有着重要影响。
全球化使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更加频繁,城市成为文化融合与交流的重要场所。
通过研究城市的国际化、多元化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等问题,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全球化对城市空间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 全球化与人文地理学全球化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
本部分将探讨全球化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以及人文地理学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首先,全球化加速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在这一背景下,人文地理学关注全球化带来的城市化、环境变化和文化融合等问题,以及相关地理概念和理论的更新与发展。
其次,全球化也带来了地理空间的重塑。
传统的地理空间观念和边界意识正在被重新定义。
人文地理学通过研究全球城市网络、边境冲突和跨国迁徙等现象,揭示出全球化对地理空间划分和认知方式的影响。
浅谈人文地理学论文
浅谈人文地理学论文•相关推荐浅谈人文地理学论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
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人文地理学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人文地理学专业的课程要求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下设的二级学科,从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本科专业的人文地理学专业课程要求以文化地理学为基础,以研究人地关系为核心,课程体系涵盖社会、人口、经济、语言、宗教、民俗、自然、行为、政治等诸多内容,是高等学校地理学本科专业基础课。
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紧随时代步伐,具有鲜明的时空性,涵盖当前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城镇一体化、新经济技术开发、旅游开发等诸多热点问题。
因此,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范围广、知识面宽、学科之间的综合性与交叉性强,老师和学生都需要具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多学科知识。
在现阶段,综观各高校的人文地理学教学手段和方法,主要还是采取“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体现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适应性的教学改革应围绕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教师与学生紧密联系,将实践教学融入到各教学环节中。
二、CDIO指引下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应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
适应性的课程教学方法要有利于达到师生双边交流的良好效果。
1.注重多学科知识的融合,突出“人才工程理念”。
人文地理学需要融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知识。
因此,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需要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进行宽口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GIS、测绘等实用技术教育的传输,还要使得学生具备人文历史、市场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学、管理学学科的基本素养。
学生不仅具有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还要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这是人文地理学在专业课程设计时需要具备的基本理念。
人文地理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分异研究
人文地理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分异研究在人文地理学专业中,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分异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的空间结构以及其中的社会分异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分异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其对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城市规划与社会管理等领域提供参考。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与特点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内部各个空间单元之间的组织和关系。
它是城市的物质载体,反映了城市不同功能区域的空间布局和相互联系。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城市的历史背景、地理条件、规划布局等因素密切相关。
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中心结构: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发展往往呈现出多中心的趋势。
这些中心包括政治中心、商业中心、文化中心等,它们在城市空间中分布不均,形成多个功能区域。
2. 地理格局:城市空间结构在地理上呈现出一定的格局,例如环城区、内外环结构等。
这种格局往往与地形地势、交通网络等因素密切相关。
3. 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方面,这是由于各地城市发展的历史、经济特点以及自然条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地方政府的规划布局和政策导向有关。
二、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分异的关系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分异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
一方面,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布局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均衡发展和公平分配,从而减少社会分异;另一方面,社会分异的加剧也会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1. 城市空间结构对社会分异的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不合理布局可能导致社会分异的加剧。
以城乡结构为例,城市通常具有相对集中的经济资源和社会服务,而农村则相对缺乏。
这导致了城乡之间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差异,进而加剧了社会分异。
此外,城市空间中的贫困地区往往与富裕地区相对集中,造成社会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导致社会阶层间的隔离与藩篱。
人文地理学论文
浅谈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发生的变化摘要城市化的进程中城镇用地,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乡村地区都会发生渐变。
指出城市化对乡村发生的主要变化为城市用地扩张,城乡人口流动,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基础设施的改善,居民生活生活方式与观念转变,环境污染等方面,重点从这几方面对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发生的变化进行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乡村;城市化;变化1乡村在聚落分类中通常是从特定的需要出发,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几项特征为基础,拟定适当的指标而作出的。
大多是根据职能或形态的特征进行分类。
按乡村的经济活动内容,有以一业为主的农村、山村(林业)、牧村和渔村,也有农业、农牧、农渔等兼业农村。
在经济特征和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乡村存在着种种居住方式和形态特征。
在农区和林区,村落通常是固定的;在牧区,定居聚落、迁移性聚落和游牧的帐篷兼而有之;在水乡和江河之中,还有以舟为室的水上之家。
固定的村落又有以孤立农舍为基础作点状分布的散村;也有集合成线状、块状的路村、街村、团村等集村。
其规模从只有少许农户的小村到数千人口的大村。
在乡村聚落的分类中最常见的还是按形态分类。
【1】(1)一般类型的乡村:①密集型农村聚落②分散型农村聚落③半聚集型农村聚落;(2)活动型村落(3)特殊类型①美国单户型②集体农场型③经营性农场2城市化对乡村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城市化总的说来为区域人口变迁,社会经济转型,地域空间重建的过程。
首先涉及的一方面就是城市化是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
下面重点讨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对乡村的影响因素。
2.1 城市用地扩张与乡村的变化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和功能的土地的统称。
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
如城市的工厂、住宅、公园等城市设施的建筑活动,都要由土地来承载,而且各类功能用途的土地经过规划配置,使之具有城市整体而有机的运营功能。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人的思想也有所改变改变,大多数都向往城市,这就使的城市人口加大,城市用地也不的不加大,这就使得外围市区的城市化,可以看出这是城市生长最明显,也最迅速的区域。
人文地理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城市社区的空间重构与社会互动研究
人文地理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城市社区的空间重构与社会互动研究在人文地理学专业中,城市社区的空间重构和社会互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以城市社区的空间重构和社会互动为主题,探讨其在人文地理学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引言城市社区是城市中最基本的单位,它承载着居民的生活和互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社区的空间结构和社会互动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因此,研究城市社区的空间重构和社会互动对于了解城市发展和改善社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社区的空间重构1. 城市扩张与社区规模变化: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社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城市的扩张给社区的空间构造带来了挑战,社区的规模、密度和结构经历了重大改变。
2. 城市更新与社区改造: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许多城市采取了城市更新和社区改造的措施。
通过对社区内部和周边环境的重新布局和重建,改善社区的空间结构和功能,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3. 社区公共空间的重塑:社区的公共空间是社区居民进行社会互动的重要场所。
在空间重构中,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和规划变得尤为重要。
合理利用社区公共空间,构建良好的社区氛围和社交环境,有助于促进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三、城市社区的社会互动1. 居民之间的互动关系:城市社区是居民生活的空间载体,居民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社区的共同建设和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社区互动关系有助于建立邻里关系,增强社区凝聚力,营造友好的社区环境。
2. 社区组织和社区参与:社区组织和社区参与是城市社区社会互动的重要方式。
社区居民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和组织,共同管理和改善社区环境,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过程,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3. 社区文化和社交活动:社区的文化和社交活动对社区的社会互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举办社区文化节庆活动、社区俱乐部、邻里活动等,可以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促进社区的融洽发展。
四、结论城市社区的空间重构和社会互动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地理学论文
- -城市建筑中的人文精神——人文地理学论文班级::学号:城市建筑中的人文精神人文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大至历史遗迹、人类社会的开展,小至我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人文与人类的生存开展息息相关。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提醒人类活动的空间构造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开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为满足人的生存和开展而形成的一种人居环境。
城市建筑是城市环境中重要组成局部,不仅仅只是一般概念上的土木工程,它是城市人文精神的开启和创造,是城市人文精神传承的一种生命哲学,城市建筑的开展表现了一个时代文化艺术的风貌和水准,凝聚了一个时代的人类文明。
因此城市建立和规划成功与开展,历来是与城市建筑人文精神的开展水平相关联的,城市文化的形成衍生出建筑的形态,也是城市文脉之所在。
一座城市的魅力,多数是由于建筑艺术的魅力营造出来的。
因此,要充分理解建筑,就必须还建筑活动以强烈的主体意识和人文精神。
一、城市建筑人文精神的历史积淀中国最早的史前建筑大约出现于距今一万年前的新、旧石器交替时期。
中国传统建筑的开展经历了漫长的开展时期,从商周到秦汉的萌芽时期,经历魏晋经隋唐至宋的成熟时期,再到元至明清的充实时期。
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锻造了理性而务实、中庸而恒定中国传统建筑的根本性格、中国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人文精神,形成中国传统建筑的根本精神。
在现在西方文化思潮和艺术设计新力量的冲击之下,传统建筑设计中的固有符号被创新使用,现代城市建筑在遵循传统建筑艺术特色的根底上,结合城市所在的地域特色和环境特点,运用新的设计手法和技术,展现出了一种全新的风貌。
比方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他在遵循现代主义根本原那么的前提下,创造出了属于芬兰的、独特的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现代主义建筑,如沃尔夫斯堡文化中心、纽约国际博览会芬兰馆等。
印度的查尔斯·柯里亚、拉兹·利沃尔,埃及的哈桑·法赛等从当地的气候和生活方式出发,通过独特的形体和布局也创造出了具有鲜明地域建筑特色的现代建筑,而现代材料的选用,那么成为了当今传统建筑或现代建筑的主流。
如何撰写一篇精彩的人文地理学论文
如何撰写一篇精彩的人文地理学论文人文地理学是一门涉及地理、人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交互作用及其影响。
撰写一篇精彩的人文地理学论文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以下是撰写一篇精彩的人文地理学论文的步骤和要点。
第一步:主题选择选择一个研究人文地理学的主题是撰写一篇论文的首要步骤。
主题要选择有足够研究价值和前景的课题,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能够有所创新和突破。
同时,主题要具有个人兴趣,这样才能够激发撰写论文的激情和动力。
第二步:文献综述在开始撰写论文之前,要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
文献综述是了解当前研究状况、确定研究问题和建立理论框架的重要步骤。
通过文献综述,可以了解到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研究目标和方法。
第三步: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论文的核心,它包括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的选择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等方面。
在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档案资料分析等。
在选择研究方法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研究主题,确保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第四步:数据收集与分析在完成研究设计后,需要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在数据分析时,可以使用统计方法或定性分析方法,根据研究问题和方法的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数据分析是获得研究结论和发现的关键步骤,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步:结果展示与讨论在完成数据分析后,需要将研究结果进行展示和讨论。
论文的结果展示可以通过文字描述、图表和地图等形式呈现。
在结果讨论中,要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并与文献综述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和证明自己的研究观点和结论。
第六步:结论与展望在论文的最后,要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结论要简明扼要,概括研究的重点和创新之处。
展望要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建议。
人文地理学相关论文
三一文库()/论文〔人文地理学相关论文〕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下面的是人文地理学相关论文,希望能帮助到你!人文地理学相关论文1 【摘要】随着第二轮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在全国展开,根据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长兴电大教师进修学院也加入了学习和实践的行列。
从2009年三月初开始,至8月底结束,为期六个月,学习实践分三个阶段六个环节,即学习调研阶段、分析检查阶段、整改落实阶段,每个阶段分两个环节。
结合自身的本职工作和地理教学实际,撰写了“地理教学与科学发展观教育”。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地理教学▲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地理背景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
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当代世界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加快经济增长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
而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反映了当代世界的最新发展理念。
▲二、地理教学与科学发展观教育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随着全球性人VI、资源、环境等问题的产生,人类正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历程.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为宗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运而生,成为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内容。
人文地理论文
人文地理论文人文地理论文人文地理论文【1】【摘要】: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与使用过程中,往往因前期工程地质情况了解不足,未能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处理,导致发生路基不均匀沉降,桥梁倒塌,隧道塌方等病害,甚至出现人员伤亡。
因此,应加大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管力度,加强地质勘察监管经验总结,有效消除安全隐患,进而提高高速公路的建设水平与质量。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监管;经验总结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工程地质勘察不仅是公路设计与建设的必备条件,也是道路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
地质勘察将为设计部门提供真实的工程地质数据,以便正确、合理、经济的设计高速公路,更为施工提供了最为有力的支持,因而,应确保地质勘查资料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也应具备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地质勘察监管工作的重要性目前,有些设计部门为了节约资金,赶抢进度,减少了勘察工作量,这势必造成因工作量过少而不能真正揭露不良工程地质问题或不能全面查明工程地质条件的现象。
如果在施工中能够及时发现相关不良地质问题,还可采取补就措施,但仍存在设计变更、造价增加或工期延误等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必定给公路建设带来安全隐患,造成不良后果。
因此,加大工程地质勘查的监管力度,加强地质勘查监管经验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监管工作的主要内容(一)监管工作的主要内容本文依托广西来宾至马山、马山至平果高速公路在建项目,路线全长201.137km。
该区主要有岩溶峰丛洼地、剥蚀残丘和侵蚀堆积河流阶地等地质地貌。
地质勘察中,采用了地质调绘、钻探、标准贯入、动力触探、室内试验及水质分析等综合勘察试验手段,获取了合理的地质资料。
通过分析内业与外业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了以下地质勘查监管经验。
1.尽快确定工程地质勘查方法;2.现场踏勘,检查设备与人员到位情况;3.核实设计资料与现场地质的一致性;4.跟踪工作进度,检查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5.检查重点工程与问题工点,核实完成的数量与质量,并验证是否满足规范要求;6.加强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7.组织外业验收;8.积极排查施工阶段遇到的地质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市城市化的发展探讨【摘要】温州作为瓯越文化的发源地,历史上商贸发展几经起落,城市化进程比较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又有了迅速的提高。
城市化是城市向乡村扩展,乡村向城市转变的一个过程。
而在这个过程中,二元结构的调整也是相互磨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势必伴随着一些问题的出现。
本文主要探讨温州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旨在保持和促进温州城市化道路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温州;发展;问题;措施1引言城市化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一个大课题、新课题。
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加快中国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战略部署。
在城市化进程中,虽然有了理论和经验的积累,但是,从总体上讲,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还是在理论准备不足、经验不够、体制滞后的状况下推进的,一些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暴露出来。
温州是浙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我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温州的城市化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近30年来城市化迅速崛起,发展速度很快。
2000 年11 月1 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温州市常住总人口755.76 万人,城镇人口389.14 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51.49%[1],高于全国36.2%的城市化水平。
依据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温州已步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
因此,立足于温州实际,发现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探求城市化发展的新机制,对于温州城市化的全面、协调、快速、健康发展,显得十分重要。
2温州城市化的发展2.1城市化自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 A.Serda在其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一书中首先使用“urbanization”以来,城市化一词已风靡世界[2]。
但是,关于城市化的概念,不同领域的人对其有不同的定义表述,至今没有统一。
其中,地理学家强调“城市化”是农村景观向城市景观的转化过程,即空间景观城市化。
中国出版的《现代地理学辞典》认为:“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指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引起的城镇数量增加及其规模扩大,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
也包括城镇用地的扩展,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和思想的演变和传播。
”[3]而美国新版的《世界城市》一书将“城市化”定义为:“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变化。
其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运动,并在都市从事非农业工作;其二是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这包括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等方面。
第一方面强调人口密度和经济职能,第二方面强调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
实质上这两方面是互动的。
”2.2温州城市化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从实际出发、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城市化率大大地提高。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城市化发展进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分析这两个阶段的发展情况与特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与探索温州的城市化道路,更好地推进温州的城市化进程。
2.2.1第一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1),是以城镇急剧增长为特征的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市农村和集镇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经济格局,经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32150元增长到1983年的243432元,温州城市化得到了快速发展。
1984年,温州被列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
表1 温州市城市化进程第一阶段[4](1978-1991)年份总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万人)非农业人口(万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水平(%)1978 561.3 505.3 56.0 10.0 16.1 1984 620.5 551.0 69.5 11.2 24.4 1989 659.7 562.6 97.1 14.2 29.1 1991 672.6 572.9 99.7 14.8 29.5从表1可以看出,温州非农业人口增长显著。
从1978年的56万增长到1991年的99.7万,将近增长一倍;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有较大的提高,从1978年的10%上升到1991年的14.8%。
温州城市化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表中显示,温州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6.1%提高到1991年的29.5%。
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及占总人口比重的提高一方面在于温州农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会有力推动温州城市化进程。
2.2.2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992-至今),是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集聚、辐射能力为特点的稳定发展阶段。
[5]表2 温州城市化进程第二阶段[4](1992年-至今)年份总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万人)非农业人口(万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水平(%)1992 679.0 576.9 101.1 15.0 30.3 1994 692.4 584.0 107.5 15.5 31.6 1990 704.4 590.1 114.3 16.2 32.4 1999 721.6 594.4 127.2 17.6 34.6从表2中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温州非农业人口的增长较缓慢,从1992年的101.1万增加到1999年的127.2万,8年的增长率才近25%;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升幅度较小,8年间提升率才2.6个百分点。
这些使得温州城市化水平进展缓慢,从1992年到1999年仅提高4.3个百分点。
这些都说明以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为突破口的温州城市化道路日益丧失其活力与后劲。
2.3温州城市化的发展现状目前,温州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并向5000美元迈进,进入经济发展转型期、工业化中后期、结构调整关键期、国际化全面提升的新时期。
这一时期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的临界点,以都市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可通过城乡之间功能上的衔接与融合,缓解中心城市的空间压力,带动周边地区的共同繁荣,以都市化提升城市化,使经济社会发展走向一体化并向更高水平迈进。
[6]2.4温州城市化的发展前景城镇发展的基本模式有两种:一是以优化城镇结构、提高城镇质量、完善城镇功能为主的内涵型发展,是数量上的城市化和质量上城镇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通过城镇系统的结构改进与质量提高来带动和促进区域城市化;二是以增加城镇数量、扩大城镇规模为主的外延型发展,主要通过城镇数量增加来推动区域城市化,提高城乡一体化的发达程度。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教授姚士谋认为,温州市域城市化模式应为内涵与外延相结合。
初期以外延发展为主,适当扩大温州的城市规模,同时考虑发展郊区、郊县的重点中心镇,提高城市化水平;后期以内涵发展为主,特别是提高城市化地区的环境质量,将那些比较分散的个体企业逐渐过渡为有适当规模的产业链,组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产业组合与调整要紧密结合城市发展(市区的功能区划分)的空间进行,有利于整体环境质量的提高。
[7]未来以城市化为主要推动力的发展将成为推动温州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动力。
3温州城市化的评价3.1温州城市化的发展特征温州城市化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8]:3.1.1民营经济和专业市场的兴起,是温州城市化的启动点和推动力温州城市化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单纯地以“自上而下”的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而是以民营经济和专业市场的兴起作为城市化的有效启动点,使三农(农村、农民、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转化出来向城镇流动,通过第三产业(商业化)的发展实现工业化的资本积累和技术积累,进而推动城市化。
在农村工业化基础上推进城市化,或以市场为龙头,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城市化,是温州城市化进程中的两大基本模式。
3.1.2小城镇数量多,发展快,是温州城市化的主要突破口温州小城镇发展迅猛,数量占全省建制镇总数的近1 / 6。
这些城镇的崛起,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发挥了支撑作用,在农村工业化中发挥了示范作用,在区域经济中发挥了辐射作用。
3.1.3民间资金成为温州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股份合作、个私企业和农民为城镇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劳动力和人才,并直接参与城镇的建设,特别是民间资金投人对温州城市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市场经济发展较早的温州地区,立足于温州民资殷实的市情,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利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及基础产业,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3.1.4城镇分布东密西疏,空间布局反差较大温州城镇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和交通干线,初步形成了以温州市区为核心,向两翼(北翼以乐清市为中心,南翼以瑞安市为中心)拓展,大体沿104国道、四江(瓯江、飞云江、鳌江、楠溪江)轴向发展的城镇分布格局。
东部城镇密度偏高,尤其是104国道沿线,密集着约60个城镇,占温州建制镇的40% 以上。
3.2温州城市化的积极意义温州在城市化进程中经济也迅速地发展,同时带来了综合效应的显现。
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投入增多,也加强了中心城市的建设,从而扩大了投资规模、提高了投资效益;城市化加快了工业园区建设,温州列入省考核工业园已有19个,同时城市化又促进了乡村工业集聚,从而推进了工业园区布局结构的优化;城市化的过程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且随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田中转出,农田的经营权也逐渐向种植大户集中,对资源的配置起到了优化作用。
城市化的推进,促进了农业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且为农产品深加工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支撑,从而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同时,城市化加快了第三产业发展,且推进了区域协调和持续发展,并且促进了人才培养,改善了人口结构,推进了社会文明进步。
3.3温州城市化存在的问题3.3.1温州城市化总体上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9]一是增长速度不相适应,1999-2003 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4%,而城市化水平年均仅递增1.5%。
二是土地政策与用地机制不能满足城市化用地要求。
三是工业布局不合理,产业层次低,传统产业技术更新缓慢,新型产业发展滞后。
四是“三产”发展缓慢,2003 年“三产”占全市GDP 比重仅为38.1%[1]。
温州“三产”水平的低下正是与较低的城市化水平相对应的。
当前温州工业化进展放缓、“三产”难以壮大与城市化滞后互为因果。
3.3.2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中心城市功能不完善,辐射作用不突出随着城乡建设的不断推进,当人们还在赞叹家庭工业和小城镇崛起之神奇魅力的时候,城乡建设深层次的矛盾却在日益凸现。
小城镇数量多但规模小,城镇建设遍地开花,自由竞争各显神通,重复建设日趋严重,村镇集聚程度不够,土地资源浪费,慢慢地就开始出现了“农村病”。
[10]其次,城镇体系平面化也影响中心城市功能发挥。
到2003 年末,中心城市聚集的城镇人口只占全市城镇人口的18.1%[1]。
城市人口在20-50 万的中等城市全市空缺。
县域中心城镇和其他小城镇都只具备镇级的人口规模。
这种城镇体系由于缺乏中间层次、支撑体系不足,导致中心城市功能弱化。
再者,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物流、资金流速度的加快,温州中心城市功能被周边城市尤其是上海等“长三角”区域城市分流,削弱了温州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