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姚鸿飞学号:0812010216 学院:特许经营学院专业:特许经营管理专业班级:08级 1班
关于参观孙中山故居的社会实践报告
一、基本概况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是以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坐落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在中山市区东南方 17.6公里处,广珠公路主干道旁。隔珠江口水域与深圳、香港相望, 陆地与珠海市毗邻。孙中山故居充分地展现了孙中山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思想体系和革命实践, 再现出孙中山出生和成长初期的社会历史环境, 使人们加深对孙中山这一伟大人物的了解。
孙中山故居之行, 使我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获得了新的启迪。此次社会实践,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性,又具实践性。通过这次实践,为我和随行同学提供了更全面了解孙中山个人经历的机会,搭建了深入中国近代发展的感受、体验、学习的平台。思想深刻, 孙中山那不屈不挠, 为革命奉献终身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践期间, 所有参加实践的同学们都认真听讲, 勤于思考, 深入交流, 了解了孙中山的革命史, 提升了对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认识。同时, 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 进一步加深了认识和了解, 为今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深切感受
(一充满人文气息的孙中山故居:
孙中山的时代是一个呼唤英雄、造就英雄的时代, 孙中山就是以自己的精神和气魄书写历史的英雄人物。现代少了金戈铁马式的英雄, 却顺应时代的召唤崛起一大批改革英雄、创新英雄和创业英雄。先人已逝,但孙中山“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天下为公”的胸怀却化作一种力量不断地得到强化,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去拼搏进取。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求人们的思维必须具有敏感性,因此,当改革开放 30年后人们再次全面讨论解放思想时,就不得不去考虑现实的社会背景和各种新生因
素。但是, 一种思想却可以不断延伸, 孙中山故居的一画一阁都以历史的积淀诠释着思想与精神的力量, 而孙中山先生给人们留下的财富还远不止这些。
孙中山故居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 更是一个知识的宝库。此次参观弥补了同学们知识上的空缺, 直面伟大的思想, 更给了他们一次释放自己、总结自己、思考自己的机会——解放思想需要这样的反思和总结,进而将之优化。
(二翠亨杨氏家族与孙中山及其之后的革命:
翠亨因孙中山的名字而闻名遐迩,翠亨孙姓也因孙中山的名字而为世人瞩目和尊崇。其实, 翠亨的第一大姓是杨姓。过去, 杨姓多作为孙姓等小姓的对立面, 即剥削阶级的形象而出现在有关孙中山青少年时代的史料传记中。事实上, 随着中国近现代化的变迁, 翠亨杨氏也由传统的封建大家族而分化,且在变迁中与孙中山及其之后的中国革命息息相关。翠亨杨氏是崖口杨氏的分支。翠亨杨氏是十五世纪茂公由崖口迁来的。孙中山的母亲杨太夫人是崖口杨氏人。故孙氏与杨氏有着姻亲关系,孙中山本人也是这种姻亲关系的结晶。孙中山的舅父杨文纳带着孙中山的大哥赴檀香山谋生,孙家得以由贫苦农家而成为富裕华侨,杨文纳还参加了檀香山兴中会。孙中山的姐姐孙妙茜也嫁给崖口杨紫辉。
也许正因这种密切的关联, 在孙中山发动和领导革命的过程中, 不少翠亨杨姓青年成了孙中山的追随者。早年参与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有杨鹤龄、杨心如、杨贺等人。杨鹤龄,字礼
遐, 号鹤龄, 是孙中山早年的密友。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期间, 常与杨鹤龄、陈少白、尢列等好友抨击时政,多有反清言论,被人称为“四大寇” 。 1892年孙中山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时, 欲在澳门行医, 须找借款担保还银人。杨鹤龄的妹夫吴节薇是澳门富商, 杨鹤龄游说妹夫为孙中山作了担保还银人。孙中山发起兴中会组织时, 杨鹤龄是最早的会员之一, 杨家在香港的商号“杨耀记”也成为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的场所。杨心如,名兆蓉,字正乐, 号心如。其兄早年在海外做生意,因此家境饶裕。他天资聪颖,但不喜走科举之路。杨心如也是兴中会最早的会员之一,广州起义失败后,在台湾坚持兴中会组织的活动。 1899年孙中山为筹划革命前往台湾,
与杨心如同起居饮食。杨心如还参与筹划了 1900年的惠州起义, 1911年黄花岗起义时,他又奉召在香港策划。翠亨村人杨贺是孙中山儿时在翠亨冯氏宗祠读私塾时的同学, 后来去檀香山做工。在孙中山等乡亲的影响下,他也参加了同盟会, 常捐钱给孙中山,并获得过孙中山补发的同盟会员证书。
三、学习考察的主要收获
孙中山作为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民主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 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孙中山。虽然孙中山先生已经逝世了 85年,在当改革开放、全面振兴中华民族的今天,孙中山先生革命精神仍对我们中华民族得振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孙中山先生从小树立远大革命抱负,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仍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孙中山一生都在争取民主与共和 , 在 1911年发动的武昌起义, 一举推翻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亲手缔造了共和政体。为了维护共和政体和宪法,先后发动的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并毅然抱病到北京和段祺瑞政府商谈, 最后因病逝世于北京, 弥留之际, 孙中山提到国事的遗言是:“和平……奋斗……救中国。”
(二、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主义思想、天下为公思想,仍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孙中山先生早期的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 (民族、民权、民生是孙中山先生社会改革思想的核心。在孙中山看来,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归宿。在他一生中,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或者部分地、局部地得以实现,唯有民生主义是他终生奋斗的目标。 1923年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和苏俄共产党帮助,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孙中山先生的著名语录有:君志所向 , 一往无前 , 愈挫愈奋 , 再接再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人类要在竞争中生存,便要奋斗。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事功者一时之荣,志节者万世之业。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