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冲刺复习笔记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考研政治: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解析
考研政治: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解析关于政治的学习,大家要多总结、多记忆。
为了便于大家学习,特为大家提供了政治马原知识点——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的学习,要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同时大家还要坚持不懈,做好备考工作。
一、复习要点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4、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贡献和历史经验5、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6、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7、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8、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9、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关键词“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新经济政策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政党三、命题特点本章内容简单,在考试中分值也不高,最高3分。
在复习过程中,按照复习要点,简单浏览,留有印象,能够做选择题即可。
考研的学习,需要大家坚持不懈。
同时大家还要学会总结,总结经验,为自己的考研增加更多的知识储备。
最后祝大家考研顺利。
凯程考研辅导中心优势凯程考研辅导中心创办于2005年4月,具有强大高校背景,是中国最早专门从事考研高端辅导的机构之一。
并积累了多年的考研辅导经验。
成功学员多至今已有数千位学员进入全国各大高校研究生院学习,这些同学的名单在网上有据可查。
而且从2005年到2010年,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凯程考研辅导中心的成功学员人数要比前一年翻一倍,所谓的成功学员,是指通过初试,进入各校复试并最终录取的同学。
师资力量强首先,所有老师均来自北京各高校的教师,且讲任何课程备课必须超过一个月,那些虽然有名但是准备草草的老师从来不能站在讲台上,这是对老师的硬性要求。
其次,所有老师都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与试讲环节且试讲必须得到听课学生90%以上的好评,好评不够马上淘汰。
政治考研必背知识点归纳
政治考研必背知识点归纳政治考研是许多学生在追求研究生学位时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
政治理论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深刻的理解,还要能够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进行分析。
以下是政治考研必背知识点的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1. 唯物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 辩证法:事物的发展是矛盾的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 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政治经济学1.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 剩余价值理论: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获得剩余价值。
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周期性的,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科学社会主义1.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特定阶段,需要坚持改革开放。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3. 改革开放: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法治思想: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 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
结束语政治考研的知识点广泛而深入,需要考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
考研政治冲刺必背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016考研政治冲刺必背: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马原对于一些考生们来说会有难度,因此,对马原中的一些重点提炼出来会对考生们很有帮助,下面整理总结的2016考研政治马原冲刺必背——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分享给各位考生。
1.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一级重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构成及作用(一级重点)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发生作用,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有考生可能会问,考研政治一级重点和二级重点有什么区别,在此跟大家解释一下:一级重点是指命题重点、特别推荐的知识点,而二级重点就要稍微弱一些,只是可能经常会命制一些选择题。
各位考生需要根据不同级别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避免做无用功和有疏漏的情况发生。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一级重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7章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及其规律 笔记 考研笔记-精品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知识框架】【考情分析】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第一节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
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即两大发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 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 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从此,科学社会主义便成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揭开了伟大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篇章。
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阐述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互关系的重要原则: 一是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二是坚持各国党的独立自主和完全平等。
四.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列宁根据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得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 利”的结论,即著名的“一国胜利论"。
在"一国胜利论”的基础上,列宁根据对俄国国内革命形势和国际状况的科学分析,进一 步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并且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维埃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五.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 即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考研政治】冲刺复习笔记: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发展三阶段 ①.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②.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③.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叶、欧⽂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2.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性表现在两点上:⼀是对现存资本主义制度进⾏了深刻的批判;⼆是预见了未来的新社会,其中不乏天才的猜测,有诸多合理成分。
然⽽,由于空想社会主义建⽴在历史唯⼼主义基础之上,不懂得资本主义的产⽣与灭亡具有必然性,不懂得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依据,没有找到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真正途径和主体⼒量,故⽽它所设想的未来和谐社会,只能是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楼。
3.科学社会主义取代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了⼈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产阶级和全⼈类解放的⽃争建⽴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了科学社会主义。
选择题1(多选)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合理之处在于 A。
对资本主义制度进⾏了深刻的批判 B。
对社会主义新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作出了有价值的描述 C。
准确地揭⽰了资本主义灭亡的经济根源 D。
准确地揭⽰了社会变⾰的主体⼒量 选择题2(多选)圣西门、傅⽴叶、欧⽂等⼈的学说之所以是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 A。
他们的理论对于启发⼯⼈的觉悟不起任何作⽤ B。
他们的理论是同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联系的 C。
他们的理论建⽴在唯⼼史观的基础之上 D。
他们出⾝于剥削阶级的家庭⽽不是⽆产阶级的家庭 选择题3(多选)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在于 A。
前者并不主张废除私有制,后者主张⼈类社会最终要废除⼀切私有制 B。
前者主张对资本主义制度进⾏改良,后者主张对资本主义制度进⾏根本变⾰ C。
马哲章节总结 6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一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额本质体现):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一)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客观的革命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生产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二)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1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制约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意识,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多样性原因:1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2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3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四)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2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3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五)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客观性:1社会主义作为新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2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3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考研政治冲刺各章节必背重点总结
马原是考研政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方便考生复习,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考研政治马原冲刺第一章必背重点总结,以供考生参考。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1、含义: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3、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成;《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这种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
2、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2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2.这是一脉相承的表现;3.科学发展观的与时俱进体现。
一、物质世界和实践1、世界的物质性(1)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恩格斯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2016年考研政治必背考点—马原篇(第7-8章)
Born To Win人生也许就是要学会愚忠。
选我所爱,爱我所选。
2016年考研政治必背考点—马原篇(第7-8章)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
(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经济发达的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
在一个时期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一个互相促进和支持的革命高涨的局面。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列宁得出结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经济落后的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一)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第一个时期,从1917年11月到1918年春天,苏维埃政权基本上完成了“剥夺剥夺者”的任务,银行和大工业的国有化使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第二个时期,从1918年夏天到1921年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经济上采取一系列非常的、特殊的又带有强制性的措施。
第三个时期 ,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
(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规律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社会是指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制度。
它与资本主义社会有着本质的不同,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社会是劳动人民通过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国家开始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阶段。
无产阶级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掌握,对资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逐步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
2. 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即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特点使劳动人民能够共同掌握并使用生产资料,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3. 计划经济为主体:社会主义社会以计划经济为主体,通过国家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进行全面调控和管理。
计划经济的实施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和利用社会资源,实现经济的高效率和社会的稳定。
4. 公平正义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社会追求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通过对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劳动价值的体现,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5.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社会致力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这包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科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继承和创新的社会主义文化精神的培育与传承。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的客观规律。
掌握和运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首先是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而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生产关系则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
2.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在经济基础的基础上进行的。
考研政治红宝书专家解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圣才出品】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一、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
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
1.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1)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发展阶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所经历的家庭手工业、手工工场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相适应,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①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是托马斯·莫尔和康帕内拉。
②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代表人物是摩莱里和马布利。
③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是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2)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①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②空想社会主义者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③空想社会主义者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3.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1)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1864年,国家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应运而生。
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灵魂。
第一国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的结合,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指导地位。
①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②坚持各国党的独立自主和完全平等(2)第一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阐述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互关系的重要原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与发展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与人类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它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先导。
本文旨在复习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与发展,以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1.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存在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劳动者在共同掌握经济命脉的基础上,实现了劳动者之间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2. 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夺取政权,通过国家机关实行对资产阶级的专政,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3. 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理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承继了人类文明的历史成果,又与时俱进,代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1. 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是指马克思主义者在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的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其主要特点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必须在更高的生产力基础上逐步实现;国家仍然存在,但已具备共产主义发展的物质条件;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并逐步实现按需分配为主。
2. 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是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阶段。
这一阶段具有以下特点:国家逐渐消亡,阶级消亡,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逐渐解决,消除剥削和阶级差别;全民所有制逐渐发展为共产主义公有制。
3. 社会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巩固,完成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阶段。
政治学考研科学社会主义重要知识点梳理
政治学考研科学社会主义重要知识点梳理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对于政治学考研来说,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梳理政治学考研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知识点,以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科学社会主义是对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阐述,包括社会主义的本质、历史地位、发展规律等。
其中,科学社会主义关注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 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是指在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社会制度,它的本质是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财富的公有化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2. 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社会形态。
它是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中间阶段。
3. 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最主要的规律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以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辩证关系。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以下是政治学考研中较为重要的知识点: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它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历史唯物论强调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2.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社会主义关注的重要领域,其中包括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经济危机理论等。
这些概念可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和运行规律。
3. 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等。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实践是现实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考研政治复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考研网/为考生提供您所需要的考研复习备考资料考研政治复习资料/zhengzhifuxizhidao0/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复习提示:本章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本章,重点是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不能取得胜利。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和性质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和意志,有独立的纲领、路线、策略,为参与或掌握政权而斗争的政治组织。
政党是阶级的一部分,由本阶级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分子组成。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阶级基础,即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思想基础,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只有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马克思主义政党。
工人运动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科学社会主义是工人运动的理论表现。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就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政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作的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
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
工人阶级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伟大使命,是由其历史地位决定的:首先,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最有前途的阶级。
其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是被压迫阶级,是被剥夺了任何生产资料所有权的阶级,是唯一同资产阶级直接对立和完全对立的因而也是唯一能够革命到底的阶级”。
自考马原复习笔记6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选择题】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9世纪初期欧洲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1848年2月为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公开问世。
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解答题: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最新型的革命?(必背)答:(1)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这是以往不同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发生的革命不可比拟的。
(2)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3)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4)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恩格斯:非暴力革命同时胜利论:即使不在全世界同时进行,也要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列宁:暴力革命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立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1.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三个阶段: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时期。
(1)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剥夺和改造官僚资本,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
(2)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取消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和流通由国家统一集中管理,生产资料和粮食由国家统一调配。
(3)新经济政策时期: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
2.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建成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称为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1.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二战后,东欧依据苏联模式建立了很多社会主义国家。
2.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中国、朝鲜、越南、老挝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
历史贡献:(1)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
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6.1 复习笔记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①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16~17世纪出现。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是英国人莫尔的《乌托邦》和意大利人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②18世纪以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发展,代表人物有巴贝夫、摩莱里、马布利等。
③19世纪初期欧洲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④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
⑤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
(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①无产阶级革命a.无产阶级革命的内涵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这是以往不同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发生的革命不可比拟的;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b.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从理论上分为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即和平形式两种。
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
③马克思主义者对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发生的认识a.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革命即使不是在全世界同时进行,也要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才可能成功;b.列宁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
2.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1)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①列宁领导下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三个阶段a.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b.战时共产主义时期;c.新经济政策时期。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重点知识点
*原创资料,请勿翻印 Made By Chen第 页,共 2 页 1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知识点归纳1. 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2. 以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具有时代局限性):⏹ 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辛辣批判,包含着许多切中要害的见解⏹ 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 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3. 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从而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追求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不懂得历史规律的根本缺陷。
4. 剩余价值学说深刻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从而科学论证了无产阶级肩负的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使人们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力量和通向社会主义新社会的途径。
5.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特殊规律的基础上: ⏹ 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战略策略⏹ 科学预见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理论⏹ 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从根本上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6. 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最根本原因是政治方向出了问题。
7.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有印象即可)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了解即可 (有印象客观题选得出来)总结:略。
考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知识点归纳
考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取得的重大成就。
考研中,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考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重要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和实践的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国情国力。
2.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基础。
3.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也受到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潮流的影响。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党的作用。
2.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力量。
3.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经济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1.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土地改革、草地承包等一系列革命事业。
2.社会主义改造阶段:在1956年至1966年的这个阶段,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文化大革命和十年动乱:1966年至1976年,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动荡和变革。
4.改革开放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实现了持续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探索和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探索和丰富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 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 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要 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 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它的阶级利益同所 有其他劳动者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 过程。无产阶级必须永葆革命性和先进性,直至实现共产主义。
考研政治冲刺复习笔记: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特别策划:考研政治冲刺备考专题
任汝芬团队:考研政治十大预测分析题
考研《政治》辅导名师全程预测 50 题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发展三阶段
A。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第一场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最终要废除一切私有制
C。无产阶级革命要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对人类的最终统 治
D。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不是革命的结束,而是更重要的革命任务的开始
选择题 5(多选)列宁提出的“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 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
A。他们的理论对于启发工人的觉悟不起任何作用
B。他们的理论是同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 相联系的
C。他们的理论建立在唯心史观的基础之上
D。他们出身于剥削阶级的家庭而不是无产阶级的家庭
选择题 3(多选)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在于
然而,由于空想社会主义建立在历史唯心主义基础之上,不懂得资本主义 的产生与灭亡具有必然性,不懂得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依据, 没有找到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真正途径和主体力量,故而它所设想的 未来和谐社会,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海市蜃楼。
3.科学社会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 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 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 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到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进一 步加剧和尖锐化。列宁根据新变化,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少数甚 至在单独一个国家发生并获胜。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证明了 这一点。
选择题 4(多选)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 刻的革命,是因为
A。根源于新形势下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B。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发生的理论的绝对否定
C。表明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
D。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属性
123456 下一页
①.16——17 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②.18 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③.19 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2.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性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对现存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 刻的批判;二是预见了未来的新社会,其中不乏天才的猜测,有诸多合理成 分。
2.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
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与和平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 式。
3.无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发生与一国发生
马克思、恩格斯从当时的环境出发,曾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应在资本主义世 界中普遍发生,至少应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唯此,才能 打破资产阶级的联合,使其无法共同镇压任何一国发生的革命。
A。前者并不主张废除私有制,后者主张人类社会最终要废除一切私有制
B。前者主张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良,后者主张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根 本变革
C。前者以唯心史观为理论基础,后者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
D。前者提出的变革社会的道路及所依靠的主体力量是虚假的,后者提出 的变革社会的道路及所依靠的主体力量是真实的
选择题 1 (多选)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合理之处在于
A。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B。对社会主义新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作出了有价值的描述
C。准确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经济根源
D。准确地揭示了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
选择题 2(多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学说之所以是空想社会主 义,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