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思想在历史上的影响--政治角度
秦朝建立的政治制度
秦朝建立的政治制度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掉关东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后北击匈奴,南服百越,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文化及对外开拓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大大加强了全国的一统,对后世亦产生颇大的影响。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体、多民族共融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强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有说法“百代犹得秦政法”。
政治方面一、创皇帝制秦王政兼采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尊号,宣布自己为这个国家的第一个皇帝,后世子孙代代相承,递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万世皇帝。
废除谥号。
规定皇帝自称曰“朕”,并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
特点:第—,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
国家的一切权力即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等大权总揽于皇帝一人之手。
第二,皇位继承制。
二、中央制度--三公九卿建立:秦统一六国后,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在确立皇权至高无上的基础上,在中央设立了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建立起了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太尉(负责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召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九卿:卫尉(掌管皇宫保卫)、郎中令(掌管警卫事务)、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廷尉(掌管司法诉讼)、典客(掌管外交事宜)、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宗正(掌管皇室内部事务)、少府(掌管山河湖海税收和制造业)、治粟内史(掌管财政税收)。
特点: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利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事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影响:秦朝三公九卿制的确立和完善,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对以后历代王朝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代政治制度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秦代政治制度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治时期,该时期有着极为独特的政治制度。
不仅如此,秦朝采取的政策,以及统治者的理念和思想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制度和影响两个方面来探讨秦朝的特色。
一、秦代政治制度1. 法家思想在秦代的实践在秦朝的时期,法家思想逐渐在中国政治制度中占据了主导位置。
法家的核心思想是利益最大化,强调以法论治,强调集权和政治中心化。
在秦朝,这些思想被付诸实践。
秦朝的统治者通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实行法治,最终实现了整个中国的一统。
秦代政治具备以下几点特征:(1)中央集权秦朝的政治制度采用中央集权的模式。
秦始皇采取的国家管理方式是一个创新,即以郡县制为主的行政管理权下放。
不过,秦始皇并不信任郡县官员,因此对于部分官员还是采用了直接任命的方式,这打破了封建时期的封建统治。
(2)实行法治秦朝采取了严格的法律制度,强调了法律的权威和对违法者的严惩。
被称为法家代表人物的李斯曾为秦始皇所用,并参与了秦朝的法律制定。
秦朝制定的法律大多数都是刑法。
秦始皇甚至下令对学问的思想政治行为进行严格的惩罚,实施了惊世骇俗的焚书坑儒的政策。
(3)推行货币制度秦朝推行的货币制度与现代货币制度有一定的相似性。
货币的分为铜、银和钱,不同的货币有不同的面值。
秦朝的货币制度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货币制度的重大创新。
2. 郡县制的建立为了管理广大的地区和人口,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郡县制。
他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每个郡下设若干县。
各县郡之间的劳动力、资金、人口流动都被有效地控制了,因此中央政府的统治得以更加有效地实行。
3. 大一统思想的实践秦朝的政治制度,实现了大一统的思想。
不论是在中央集权的体制、实行法治、还是在实行货币制度、郡县制中,都体现出了大一统思想。
秦朝统一了语言文字,使得全国人民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二、秦代的影响1. 统一中国大一统思想在中国历史中的影响秦朝的统一是大一统思想在中国历史中的最早体现。
《简牍所见秦吏道思想研究》
《简牍所见秦吏道思想研究》一、引言在古代中国,简牍作为一种重要的书写载体,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
尤其是秦朝时期的简牍,更是我们了解秦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宝贵资料。
秦朝吏道思想作为当时社会治理的指导思想,对于理解秦朝的兴衰、政治体制以及社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秦朝简牍的研究,深入探讨秦吏道思想的内涵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二、简牍中的秦吏道思想1. 简牍概述秦朝的简牍主要记录了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其中,关于吏道思想的简牍占据了相当一部分。
这些简牍反映了秦朝对官员的选拔、任用、管理以及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要求。
2. 吏道思想的内涵秦吏道思想强调官员的职责和道德规范,要求官员忠诚于国家、勤政为民、廉洁奉公。
同时,秦朝还注重官员的选拔和任用,提倡“尚贤使能”,即根据官员的能力和贡献来评定其职务和待遇。
这些思想在简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秦吏道思想的形成与演变1. 形成背景秦吏道思想的形成与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秦朝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一系列的制度改革。
其中,吏治改革是其中之一。
秦朝通过选拔有能力、有品德的官员来提高政府的效率和质量。
2. 演变过程随着秦朝的统治不断巩固,吏道思想也在不断演变。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吏道思想更加注重法制和规范化管理,强调官员要遵守法律、执行政策,同时还要注重官员的品德和能力的提高。
在秦二世时期,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吏道思想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更加注重官员的忠诚度和对皇帝的服从。
四、秦吏道思想的影响与价值1. 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秦吏道思想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能力,推动了政府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
同时,它也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秦朝的统治。
2. 对后世的影响与价值秦吏道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为后世的吏治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同时,它也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治理和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廷议与秦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廷议制度与秦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1212273 邢瑞彤【摘要】廷议制度是秦汉时代朝臣议政制度的一种主要形式,体现了地主阶级内部最高层次的民主,在秦汉政治史、思想道德教育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廷议作为秦汉帝国决策中枢进行决策的一个组成部分,除去对各种政策的决定和对君权的限制,它也是社会思政教育的掌舵手,对文化制度、思想教育的决策都起着重要作用。
从礼制之议,到议经,再到阴阳之议,学术之议,无一不体现了廷议制度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更加深入的探讨廷议作为一种政治手段,在秦汉时期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服务作用。
【关键词】廷议制度;秦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政策;礼制。
一、廷议的来源和内容1、廷议的产生廷议制度,类似于朝廷议政制度,并由议政制度发展而来。
朝廷议政制度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军事民主制度。
《史记》、《尚书》的文献中曾有记载,在远古的唐虞时代,部落酋长的已是回忆是当时的最高权力机关,军事首长必须听命于部落酋长会议。
而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君主专制制度逐渐形成,但议事制度却被保存下来,而行之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先前的最高权力决策机构,逐步下降为君主谋划咨询机构。
《尚书·洪范》曾有对议政纳谏制度的记载:“议事以制,玫乃不迷。
”春秋时期,国君“朝诸大夫而同问焉”、“大夫聚谋”的记载也很多。
战国之际,列国混战,有为的封建君主在进行封建变法核战争决策时也会广泛的听取臣僚的主张,封建制度下的廷议具有雏形。
但此时的廷议范围很小,聚群臣而大议的局面并未见到。
秦灭六国之后,借鉴了周朝和六国制度,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廷议之制也被继承并有所发展。
廷议制度也因此正式在秦朝确立。
2、廷议制的历史沿革正式的廷议,兴于秦,而盛于两汉。
在秦代前期,每当有重大事件需要决策的时候,都会召集群臣进行廷议。
重要的廷议有议帝号、议分封、议封禅等等。
廷议规模非常大,此时群臣还能够各抒己见。
秦代文学的特点
秦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代表,其文学也有独特的特点。
秦代文学的主要特点如下:
1、集权主义和思想政治性强:秦代的统治者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并且控制了文学的创作和传播,所以秦代文学中常常会出现集权主义的思想。
此外,秦代文学作品也经常出现政治性和宣传性的内容。
2、强调君臣道义:秦代的社会制度以君臣道义为核心,秦代文学也经常强调这一主题。
《礼记》就是秦代文学中典型的代表作之一,强调了君王应当具有仁慈、贞洁、勇敢等品质,而臣子应当忠心、谨慎、谦虚等。
3、主张统一:秦代文学作品经常强调统一的主张,认为统一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
《秦观》的《秦淮》就是一首传扬统一的诗歌。
4、强调纪律:秦代的统治者非常重视纪律,秦代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强调这一主题。
《礼记》中的《礼运》就是典型的代表,讲述了如何规范社会秩序,保证社会和谐。
5、倡导儒家伦理:秦代是儒家学说的兴盛时期,儒家伦理被广泛宣传和推广。
秦代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出现倡导儒家伦理的内容,如《礼记》中的《中庸》。
秦代文学的特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和价值观,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中国政治思想史孔子仁、礼学说:仁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孔子的仁第一含义是爱人为仁,孔子试图以仁爱为根本,建立起各等级之间充满人情味的伦理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第二含义是克己复礼为仁。
在孔子看来,仁是指一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他认为优良的道德品质是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资格。
在孔子看来,礼是约束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
孔子认为,礼对于国家的政治事务尤其重要,统治者应该遵循礼的规范治理国家。
孔子所说的礼,主要是指周代的社会制度而言。
但是,孔子回复周礼的思想主张并不符合春秋时期历史发展的潮流。
在孔子的学说中,仁与礼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仁是优良的道德品质,而遵守礼的规范是优良道德品质在人的社会行动方面的表现,所以,仁的品质是遵守礼的前提。
德治主张: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德治。
孔子的德治主张主要包括:第一,礼治与正名。
孔子认为,礼是国家的大节,为了求得国家的安定,应该全面恢复礼制,以此实现稳定的政治秩序。
孔子礼治主张的目的,是恢复原有的等级秩序,而确保等级秩序不被破坏的根本措施就是正名。
第二,举贤才。
孔子认为,统治者能否有效地治理国家,关键是能否选拔、任用那些德才兼备的人才。
关于贤才的标准,孔子认为,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并且要有一技之长。
他主张从文化素养较高的人中间选拔国家官吏。
第三,实行平均主义政策。
孔子主张实行平均主义政策,其主观愿望是尽可能地缩小个体农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使民众能够共同富裕。
第四,愚民政策。
孔子设计的政治统治模式,就是由圣贤君对愚昧民众的政治统治。
人生哲学:主要内容是克己复礼和内省修身,这主要基于他对仁与礼的理解。
从克己复礼的认识出发,孔子认为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应该把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凡是自己想要获得的利益,应该首先让别人获得;从内省修身认识出发,孔子认为高尚品德的形成,其重要的途径就是内省,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在道德层面上检讨自己,才能以忍让的态度雨人相处。
秦朝政治制度史【优质】
秦朝政治制度史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秦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自秦始皇至秦王子婴,共传三帝,享国十五年。
秦朝建立的各项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皇帝制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了适应中央集权国家需要的制度建设,皇帝制度就是其中的重要的内容之一。
秦始创皇帝制,从而开创了以皇权专制为中枢,以宝塔式官僚机构为统治网,全国推行郡县制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皇帝在秦不仅是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而是一个制度。
这个制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朝议和朝会制度,皇位继承制度,后宫制度,宫殿、宗庙、陵寝制度等。
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核心.伴随着皇帝制度的诞生,封建中央官僚制度也相应产生.中央政府官制体系是三公办卿制. 皇帝名位制度: 皇帝名位制度是皇帝制度的外部表现形式,也是皇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极力维护皇帝的权力权威,名位制度严格细致地规定:皇帝的命为制,令曰“诏”。
此外,“旨” ,“谕”、等也代表皇帝的命令。
皇帝自称“朕”,谦称“寡人”、,孤”。
臣下对皇帝称“陛下”、“万岁”等。
史官记事称皇帝曰“上”。
皇帝的居处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
服食之物皆称“御”,所川车马称“乘舆”。
经皇帝批阅的文件称“御批”。
皇帝有病称“不豫”。
皇帝去世称“驾崩”,入葬的坟墓称“陵”。
皇帝之印称“玺”。
皇帝的父母、妻妾和儿女也有专门的称号。
秦朝创设的皇帝制度,具有显著的特点: 皇帝制度特点之一,是神化了皇权并突显皇帝至高至尊的地位。
君权与神权相结加强了皇权不可侵犯的神圣性。
皇帝制度特点之二是皇帝在全国范围目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权力。
皇帝制度特点之三,是全国官僚都成为皇的臣仆,庞大的官僚机构都成为执行皇帝意的机构。
秦朝对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秦朝对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影响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它的兴起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还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就从不同角度探讨秦朝对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一、政治影响1.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在秦朝之前,中国的统治者都采用诸侯割据的制度,即每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疆域和管理权,这样就存在着分裂的局面。
而秦始皇继位之后,他采用“一统天下”的理念,通过征服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制度,将所有的权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个重大转折点。
2. 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标准为了统一全国的文字和度量衡标准,秦朝实行了简化繁体字的政策,从而制定了新的统一文字,这对于加强中央集权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秦朝还统一了度量衡标准,并建立了统一的货币系统,从而便于全国的经济往来和统治管理。
3. 建立郡县制度和配备官吏秦朝废除了分封制度,建立了郡县制度,实行了对各个地方的直接行政和军事管辖。
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和管理地方,秦朝配备了大量的官吏,并实行严格的士官选拔制度。
这些做法在以后的历史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成为了中国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化影响1. 统一文字和文化秦朝的文字改革不仅对政治统一有着巨大作用,还为中国的文化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秦代晚期,随着这种东傳漢字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汉字逐渐成为全部华夏地区的统一文字。
这种文化一体化对于推动民族文化统一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科技进步和工程建设秦代在政治上的集中统一,为巨大的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秦始皇在位期间完成了许多重大工程,如修建了万里长城、开辟了灵渠、统一了测量标准、發明錢幣等。
这些工程建设和科技进步的成果,不仅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而且为后世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儒家思想的发展和传播虽然秦朝在政治上采取了很严厉的手段来巩固统一,但是在文化领域却很开放。
在这个时期,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秦始皇通过将仁宗笔记尽数焚毁,来摧毁孔子等儒家学说的影响,但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还是得以保存,后来继续发展和传承。
秦朝的政治制度与变革
秦朝的政治制度与变革秦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不仅统一了六国,还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秦始皇采用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与变革,促进了国家的发展与繁荣。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秦朝的政治制度与变革,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建立中央集权秦朝初期,国家内部还存在着各自为政的情况,因此,秦始皇为了稳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他将国家划分为36个郡,每个郡设有一个守令,上级设有巡抚使,最高的负责人为丞相。
这一制度,大大增强了中央政府的控制和统一管理能力,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二、管理制度的改革秦始皇时期,为了加强国家的控制能力,他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改革。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改革,就是推行郡县制度。
他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个郡和七百余个县,并设立县官和吏。
这项改革非常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在地方的管理,提高效率,加强稳定性。
此外,秦始皇还推行了一系列的经济管理制度,推广货币经济,实行均田制,规定丈量土地的度量衡,以及改善农耕工具,制定限制农民流动的法令等,这些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科技、教育与文化的变革秦代推行的另一项重要的变革,就是对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重视。
他注重发扬优秀的人才,尤其是在教育方面,建设了各种学校与机构,如儒术学校、机械工艺学校、军事学校等。
此外,他还推广书法、绘画、音乐等文化艺术,使得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得到了极大的繁荣。
这种全方位的发展,为中国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历史和文化发展。
四、建设工程的奇迹在秦朝,还有一个最为著名的变革——建设工程的奇迹。
秦始皇大兴土木,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建设工程。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修建万里长城,完成了在较短时间内困难的人类工程任务。
长城不仅起到了防御作用,同时还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
此外,秦始皇推行修缮宫殿、道路、水利工程等建设,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城市规划推向了更高的水平。
秦朝的文化传统与历史价值
秦朝的文化传统与历史价值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贡献和影响。
尤其是在文化传统方面,秦朝不仅创造了具有鲜明风格的艺术、文学、哲学和科学,也积累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首先,秦朝的文化传统在艺术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
秦朝的陶瓷工艺和制瓷技艺已经开始走向成熟,并形成了独特的工艺风格。
秦代的铜奔马、陶俑等器物,以及壁画、石刻、汉字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秦汉画派”在中国绘画史上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金银珐琅、珠宝、玉器等都是秦朝文化的精华内容。
秦朝的音乐文化也是值得关注的方面,它的音乐曲调优美,旋律优美,是同期的音乐文化集大成的代表。
其次,秦朝文化传统在文学方面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学繁荣的时期,楚辞、古文经、诸子百家等思想体系逐渐成熟,同时继承和创造了许多古代文化原有的表现形式。
秦朝的流传的文章,可以洞察到当时社会生活的繁荣和人民精神生活的充实。
秦皇汉武时期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时期,代表了古代文学发展的高峰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语言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在哲学和科学方面,秦朝的文化传统也是深厚的。
《黄帝内经》、《灵枢》等医学经典和《太极图》、《易经》等哲学理论都在秦朝时期酝酿和修炼,又衍生出了更为丰富的思想体系。
在科学技术上,秦朝将陆军装备、兵器装备和防御城墙等技术推向了全新的高峰,这些技术成果为其横扫六国,巩固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秦朝对于一些基础科技技术的发扬光大,如种田、灌溉等先进技术也得到了大力的推广普及。
最后,秦朝的文化传统在历史价值方面也非常重要。
秦朝的建国和统一,奠定了中国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坚实的基础,推动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进程。
秦朝鼓励并大力推行法制化审判,这股民主法制思潮也开启了中国何以完善治理以保障基本人权的漫长进程。
秦朝继承和发扬了先秦时期的许多文化遗产,为后来各个朝代的文化发展铺平了道路,并且对后来的文化和科技进步都起到过重要的启发和推动作用。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和经济和思想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 ①政治: 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② 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 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起
秦 朝 灭 亡
刘 邦 攻 入
公 元 前
咸 阳
年
,巨
子鹿
婴之
投战
降
,
主题二 西汉的兴衰 (前202--------公元9年,国祚210年)
建立
恢复和发 展(休养
生息政策) 汉武帝的大一统
衰亡
8
60 119
138
202
前 年 , 西 汉 建 立西秦事世行楚汉战争朝件、、汉昭中之有史宣央后:称中集前的文 景 之 治西权兴大汉汉汉 高 祖 刘 邦、 衰一,建王落统与立莽前年张骞出使西域、王东、阶篡朝汉董仲舒建议设立太学休汉级。统养矛。历一与 匈 奴 三 次 大 战生西盾1称汉 武 帝 派 卫 青 、 霍 去 病息2加汉汉帝、前 年 , 张 骞 第 二 次 出 使 西 域深后朝。文致期。其景,使是中西 域 开 始 正 式 归 属 中 央 政 权之因西中前 年 , 设 西 域 都 护 , 标 志 着,治汉土国较、由地历大西 汉 灭 亡汉盛兼史的武年 王 莽 篡 汉 , 建 立 新 朝 ,转并上历盛衰盛继史。
期 分 裂 的 时 期 三 国 时 期 。
布 灭 亡 , 中 国 历 史 又 进 入 了
年 , 曹 操 次 子 曹 丕 逼 迫 汉 献 帝
让
位
秦汉政治文化的时代精神
11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秦汉时期人们的政治理想追求之一,乃是致力于“大一统”之梦的构筑与实现。
早在先秦时期,中华民族随着内部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已经初步形成了“大一统”的观念。
《诗经·小雅·北山》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表达了这种思想倾向。
经儒、墨、法等先秦诸子学派的倡导和弘扬,“大一统”的观念深入人心。
到战国末年,终于在统一条件基本具备的基础上,由秦国通过战争这一暴力手段,横扫六合,使这种政治理想变成现实,建立了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汉以降,历史上虽然统一与分裂交相更替,但总的来说,统一是主流,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割据分裂是暂时的历史现象,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分崩,群雄并立,但各个政权的统治者,大都以统一为己任而以炎黄之后自居。
又如清统治者也将其入主中原、底定天下看作是“成丕业以垂休万祀者”(范文程 《入定中原状》)之盛举。
而当时的知识阶层,更是突出地流露出了盼望统一的心态。
如产生于南北朝时期的《水经注》、《昭明文选》、《文心雕龙》、《十六国春秋》、《齐民要术》、《颜氏家训》等著作的编撰范围,都不以当时某一小朝廷的统治区域为界,而以“大一统”国家为准,这明显反映了当时人们要求统一的深切愿望。
由此可见,“大一统”观念作为中国人的共同梦想,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根深蒂固。
“大一统”之梦——秦汉政治文化的时代精神撰文/黄朴民“大一统”之梦——秦汉政治文化的时代精神一 “大一统”之梦的历史渊源与思想主旨“大一统”的本义是以“一统”为“大”。
“大”在这里是推崇或尊尚的意思;“一统”,即以“一”“统”之,所谓“总持其本,以统万物”(《管子·五行》尹知章注)。
换言之,“大一统”就是高度推崇和颂扬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融合,也即对“一统”所持的基本立场和态度。
关于秦代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秦代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秦国风云——我们心中的秦始皇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秦朝的一些了解。
秦朝可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王朝哦!当时中国东西南北各个国家层出不穷,战争不断。
后来秦国君主赢政,把各国一一统一,建立了强盛的秦帝国。
这位统一天下的英雄,就是我们都熟知的秦始皇。
秦始皇真是了不起!他才24岁就当上了皇帝,统治了整个中国。
我们中国第一次统一,就是靠他的功劳。
我最佩服秦始皇的几个伟大成就。
第一,他修建了连接全国的赫赫有名的长城。
这可不是一般的工程哦!当时动用了数百万人力,历时十多年才修建完成。
长城纵横万里,防御外敌,保卫国家安全。
直到现在,这万里长城依然矗立在那里,成为了中国的骄傲。
第二,秦始皇下令"书同文"。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全国推行统一的文字和度量衡。
这样就省去了沟通的麻烦,加强了国家统一。
从此,"马"、"羊"不会再读音不同啦!我们能用同样的语言交流,多方便啊!第三,秦朝修建了一条横跨帝国版图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把岷江江水引到成都平原,从而润泽千里良田。
蜀中大地在都江堰的滋润下变得沃野千里,百姓们过上了安康生活。
这可是从那时起,中国就有了先进的水利工程哦。
不过秦朝统治并不完全光明磊落。
秦始皇为了防止外族入侵,下令将商人、学者、手工业者都驱逐到边疆。
这些人原本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结果却遭到了如此对待,真是太可惜了。
还有,秦朝的法律非常严厉,"有阙钩绳,效从果薪"——就连偷一点粮食,都会被剥夺人身自由,受尽酷刑。
作为皇帝,这种做法未免也太残酷了吧。
秦朝仅仅维持了15年就被灭亡了。
我认为这和秦始皇晚年狂妄自大有很大关系。
比如,他为了追求长生不老之道,大兴土木,修建自己的陵墓——一座占地七十多平方公里的地下宫殿!里面甚至还有真人真马,成千上万的陶俑士兵。
先秦法家学派的思想及其影响
先秦法家学派的思想及其影响先秦时期,法家学派是一个以法治为核心的学术流派,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法家学派的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言论以及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三方面对法家学派进行探析。
一、法家学派的思想法家学派主张以法治国,强调制度的重要性,认为法律是维持社会秩序的根本,实现政治稳定的保障。
同时,他们还特别强调功利思想,认为一切事物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
法家学派主张尽可能多的征税,使国家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来保障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安全。
法家学派的创立者韩非子对于法律的重要性有深刻的理解。
他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法律具备普遍适用性,没有人是大于法律的。
在其著作《韩非子》中,他强调“法得天下,兵备四海,人足己用,仓廪实实,非此以治人之术,则不能治人”。
这语简意赅、表达了法家思想的核心。
二、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言论1、韩非子韩非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学派代表,其成名之作《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重要理论体系。
韩非子认为,法律是制约人的规则,但人的本性却是贪婪的。
因此,他提倡实行奖励、惩罚制度以及管制权代替财产权的思想。
此外,韩非子还欣赏君主独裁的作为,认为君主是法律的最高代表,可以采取各种手段来维护法律的权威性。
2、李斯李斯,秦国政治家和法家学派代表,是中国封建制度下的一个伟大政治家。
李斯也是秦代重要的官员,是秦始皇大政治和文化的制定者。
李斯传承了韩非子的思想,认为制度是实行国家管理的必要条件,强调法律的严格、官吏的专制、君主的独裁。
他创立了“一刀尽断”、“不问罪己”等政策,实现了统一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3、商鞅商鞅是一个卓越的法学家和政治家。
他开创了以奖罚制度为核心的法家思想,提倡重视法律,反对礼教,认为伦理道德是人类社会混乱的原因。
商鞅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手段推行改革,实行土地私有制、推行新农村建设、创立新的税制和货币制度,并制定了科举制度,这些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过秦论学习心得(精选5篇)
过秦论学习心得(精选5篇)过秦论学习心得篇1过秦论学习心得《过秦论》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一篇历史散文,它详细描述了秦朝的兴起和衰亡的过程,并从中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这篇*对于现代社会依然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在学习《过秦论》的过程中,我首先被*的结构所吸引。
*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使得整篇*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同时,作者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对比手法,使得*更加生动有趣。
这些写作技巧对于我以后的写作有很大的启示。
其次,我对于秦朝的统治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秦始皇采取了严酷的统治方式,焚书坑儒,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朝。
然而,他的统治方式最终导致了秦朝的衰亡。
这让我认识到,强权统治并不能长久,民主和民心才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此外,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政治和军事方面的经验。
例如,秦始皇的军队组织严密,装备精良,这是秦朝强大的原因之一。
但是,军队的过度集权也导致了秦朝的衰亡。
这让我认识到,在管理军队时,要适当分散权力,避免过度集权。
最后,我对于司马迁的历史观也有了新的认识。
司马迁在《过秦论》中,通过对秦朝的兴衰历史进行总结,提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观念。
这让我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和军事实力,更要注重民生和民心。
总之,《过秦论》是一篇非常有价值的历史散文。
通过学习这篇*,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还从中总结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现代社会依然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过秦论学习心得篇2《过秦论》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之一,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这篇*以秦朝为背景,通过对秦国的崛起和统一六国的描述,揭示了秦朝的历史意义和政治制度。
学习《过秦论》让我对秦朝的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秦朝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状况、军事战争等方面印象深刻。
特别是对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推行法家思想等方面,我感受到了秦朝的强大和繁荣。
《中国政治思想史》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
一、以仁义为本的治国主张
陆贾从历史上王朝兴败的经验中总结出,治理国家应当以仁 义为本,即要“握道而治,据德而行。席仁而坐,杖义而强 ”,“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 为救治秦政积弊,解决汉初百业凋敝的现实问题,陆贾从以 仁义为本的治国方针出发,提出要着重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德治与刑罚的关系。二是义与利的关系。三是政策与民 心的关系。
陆贾基于历史变化的认识,力主历史经验要为现实社会政治 服务,古为今用。 治国理民不能拘泥于上古圣王,而应从实际需求出发,善于 通变,“因世而权行”。 陆贾的政治思想以仁义为本,又倡导无为之治,对汉初儒学 恢复有所助益,符合汉初亟需恢复社会政治秩序的要求,适 应了汉初由乱到治的历史发展趋势,对汉初统治者的政策选 择有着重要影响。
第二节
秦始皇天下一统的政治思想
秦始皇(前259—前210 ),姓嬴名政。13岁继王位 ,22岁执掌朝政,公元前2 21年统一天下。秦始皇是中 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的创立者 ,这一制度对维护多民族国家 的统一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 意义。他主持制定的官制及政 治规制等大体上为后世所继承 。不过,他“ 举措暴众,而用 刑太极”,致使强大的秦帝国 二世而亡。
三、严刑峻法的法治思想
尚武恃刑、轻罪重罚是战国时期秦国法家的治国主张之一。 秦始皇秉承这一传统,实行严刑峻法。 以秦始皇、李斯为代表的秦统治者承袭了韩非的文化专制思 想,并付诸政治实践。秦统治者以暴力方式收缴焚烧书籍、 坑杀儒生,“天下以吏为师”,将专制统治推向极致。这正 是秦始皇严刑重罚思想的典型表现,体现了秦统治者政治思 想的专制本质。
一、总结秦朝速亡教训
贾谊认为,秦统治者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随着政治形势的变 化而调整其政治指导思想。 秦统治者没有认识到攻、守之势的变化,将战争思维照搬于 政权建设过程中,“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以所以败之也 ;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指出,如果只是秦始皇施暴政,虐天下,秦朝不至于 二世而亡。继任的秦二世和子婴也不知调整政治指导思想。 明智的帝王理应“相时而立仪,度务而制事”,善于把握时 势变化而调整战略与政策。 贾谊“取与守不同术也”的认识,强调“守”天下与“取” 天下不同,要求统治者根据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 政治指导思想和政策,超越了前人秦亡于严刑酷法、滥用民 力的认识,对汉代统治者及后世多有启迪。
初中历史秦汉盛世启示深远
初中历史秦汉盛世启示深远秦汉盛世对历史的深远启示秦汉盛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个时期不仅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也为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秦汉盛世的启示,并分析其对历史的深远影响。
第一,政治制度的创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
汉朝继承并完善了这一制度,使得统治集团更加稳定,政治运作更加高效。
这种中央集权的制度对后世政治制度的演进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为中国历史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二,法律制度的建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变法措施,其中就包括颁布统一的法律和律令。
这些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权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汉朝继承了秦代的法律制度,并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这种法治思想和法律体系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为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提供了范本。
第三,经济的繁荣。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前期的秦朝,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改革,比如实行均田制、推行货币制度等,为后来的汉朝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汉朝时期,通过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加强商业贸易,带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这种经济繁荣为后世各个朝代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第四,文化艺术的繁盛。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繁盛的时期,涌现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和艺术精品。
在文学方面,陈胜、吴广等人的民间英雄故事、司马迁的《史记》等作品都表现了当时文学的繁荣。
在艺术方面,壁画、漆器、青铜器等都达到了独特的高度,成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这种文化艺术的繁盛对于培养后世人才、推动文化繁荣有着重要的影响。
最后,军事制度的创新。
秦始皇通过实行兵车法、废除诸侯军等一系列军事改革,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汉朝时期,继承并完善了秦代的军事制度。
这种军事制度的创新对于后世的军事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和军队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国历史上的秦帝国文化详细解读
《中国历史上秦帝国文化的详细解读》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
秦朝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不仅结束了战国时期的混乱,还为中国历史上的未来几个世纪奠定了基础。
秦朝期间,中国经历了许多文化、经济和政治变化,其中包括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的标准,修建万里长城,以及推行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并行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秦帝国的文化,并重点介绍以下方面:秦朝的文学、艺术、哲学、科技和社会制度。
一、秦朝文学秦朝时期的文学主要表现在法家的著作和对古典文学的继承与发展上。
法家是当时主流的政治哲学思想,其著作以《韩非子》和《商君书》为代表。
《韩非子》是韩非所著的一本政治哲学著作,主张通过法律制度和刑罚来达到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统治的目的。
《商君书》则是商鞅所著的一本军事政治著作,提倡国家要有强大的军队和充足的财政资源,才能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强大。
这些著作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变,即从儒家思想向法家思想的转变。
此外,秦朝时期也继承了先秦时期的文学传统,如《诗经》、《书经》、《礼记》等。
同时,秦朝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文学流派和体裁,如"辞赋"和"司马法"。
辞赋是一种以抒情和叙事为主的文学体裁,最著名的辞赋作家是屈原。
司马法是一种以兵法和军事策略为主的文学体裁,最著名的作家是司马迁,他的代表作品是《史记》。
二、秦朝艺术秦朝的艺术主要表现在建筑和陶瓷艺术上。
秦朝时期兴建了许多宏伟的建筑,如长城、兵马俑和秦始皇陵等。
长城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之一,是为了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入侵而修建的。
兵马俑则是秦始皇陵中的一部分,是一组数量庞大的陶俑,描绘了古代中国的军队和官员形象。
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陵墓之一,其规模之大和精美程度都超出了当时的任何人的想象。
除了建筑,秦朝时期的陶瓷艺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秦代的陶器多采用灰褐色的胎土,装饰简洁而大方,往往以线条和几何形状为主。
《秦朝的统一》初一历史教案:研究秦朝的法家思想对统一的影响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王朝,因为它的统一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标志。
那么,如何解释秦朝的统一呢?这就需要我们研究秦朝的法家思想对统一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大家解析秦朝的本质。
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法家思想。
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流派,它起源于春秋时期末期,经过战国时期的发展才得以完善。
法家思想主张的是一种严密的法制管理和严格的惩罚制度,通过这种制度来实现国家的管理和平民的安全。
在秦朝的时期,法家思想成为了国家的主流思想。
因为秦国的创始人秦穆公和唐尧就是法家的先驱者,所以在秦朝的时期,法家思想被广泛运用。
从秦朝的统治方法到政治理念,都有着严格的法制规定。
在秦王政的时期,他根据法家思想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法律法规,并强制推行。
他同时也非常重视军事力量的发展和士兵的训练,因为他知道惟有优秀的军队才能够稳定地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
他还高度重视公共建设和移民政策,使得整个国家的经济繁荣和人民的生活井然有序。
这些功绩都是法家思想在秦朝所体现的,它的实质是通过严格的统治手段来实施统一的目的。
我们可以看出,秦王政的治国理念和行为主要来源于法家思想,这一思想带来的重要影响是压抑私人所做所为,以达到政治统一的目的。
尽管实行法家思想所带来的好处和坏处都非常明显,但是它还是有着一定的限制。
其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管理的严苛性过于极端,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十分苦难。
秦朝时期的一些法律和规定,如禁止私人文学创作、禁止商人出入内地、禁止私人持有兵器和金银财宝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和权利。
当然,这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滥权和腐败现象的产生,使得秦王政的统一非常持久和稳定。
因此,法家思想在秦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秦朝的统一是秦王政以法家思想为指导的结果,只有通过严格的法制规定、组织和训练优秀的军队、推行公共建设和移民政策等手段,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统一。
虽然法家思想在向统一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它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难,这也是人们一直争议的话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武力吞宇内、统天下而建立起来的秦王朝,其运短祚,没有产生多少有着深邃哲理的思想家,也未曾遗下什么成体系的理论著作。
这极易给人造成“有秦一代是无思想的时代”的印象。
如余英时先生即认为秦代是没有思想的时代,“历史文化传统对他们而言是没有真实意义的。
”(《道统与政统之间》,见余氏《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但事实是否真的是这样?先前的历史文化传统对秦代究竟有无影响?秦代是否形成起自身的思想?倘若秦代在历史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了自身的思想,那末,这种思想对于其后的中国历史有无影响,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着重从政治文化角度对这些问题略作一析,并就教于余英时先生。
一地处西陲的秦,所以能在群雄争霸的战国之世迅速崛起,并最终以所向披靡的武力扫灭山东六国,南平百越,北遏匈奴,建立起空前统一的封建帝国,原因是很多的,而其不仅遵循当时国际间“得士则强,失士则亡”的律则,而且更打破血缘、地缘限制,广延四方贤士以为己用,则不能说是一重大原因。
这正如洪迈《容斋随笔》卷二所说:“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
然六国所用,……皆其宗族及国人,……独秦不然。
其始与之谋国以开霸业者,魏人公孙鞅也。
其他若楼绥,赵人;张仪、魏冉、范睢,皆魏人;蔡泽,燕人;吕不韦,韩人;李斯,楚人: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皆诸人之力也。
”这些为秦“委国而听之不疑”的士人中,有的是建构起思想体系或有着非常深刻思想的学者和政治家。
如商鞅于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在秦国实行变法,使秦国迅速走向强盛,改变了过去与诸侯交往中的被动局面,成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一》)的强国。
他是位有着一整套政治思想观念的法家人物。
他依据其“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的历史体认,认为“先王当时而立法,度务而制事。
法宜其时则治,事适其务故有功”(同上《六法》),“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同上《更法》),故当今之世,“反古者未必可法,循礼者未足多(肯定)也。
”(同上)在列国都在谋求更化开新的背景下,他所提出的“不法古,不循今”(同上《开塞》)的口号,无疑是当时时代的最强音。
商鞅是位悲剧性的人物,但他以进化、利益、力量为理论基础而提出的一系列政治思想主张,如重耕战、尚君权、崇刑罚及“民弱国强”说,大多付诸实践。
这是对战国史事稍有常识性了解的人,便耳熟能详的事实,无庸熬述了。
秦王赢政年幼初立,国事委于大臣,而吕不韦则被任为秦相。
这位具有商人般精明的政治投资意识的相国,“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
”(《史记·吕不韦列传》)他在执政期间,注重武力,把秦统一六国的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为后来秦始皇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且,他还有感于秦只讲武道,不事文治的现实,一改过去文化封锁局面,搞了大量的文化引进,在他拥有的三千多门客中就有一大批各色各样的文化人。
正是在他的主持和诸子百家人物积极参与下,编写而成荟萃了儒、道、墨、阴阳、法、纵横、兵、农、名诸家学说的《吕氏春秋》一书。
吕不韦主持编写此书,既是为了给实际政治提供理论依据,找出治乱存亡之因,从中吸取教训或引行借鉴,更是欲“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同上)即藉此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积累。
这就不仅使此书兼收并蓄诸家学说而又形成了其自身的理论体系,而且内中还有着许多极有意义的思想。
如其指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吕氏春秋·责公》)“置君非以阿君也,置天子非以阿天子也”,(同上《恃君》)要求君主必须顺从民意,而若民意与君主私欲发生矛盾,君主则须弃私欲以从民意:“执民之命,重任也,不得以快志为故(事)。
”(同上《行论》)与之同理,在公与私关系上,君主亦须贵公而抑私:“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
”(同上《贵公》)尽管这样一些思想观念,同日益专横独裁并严格坚持一统天下的至高利益原则的秦王相牾,但不仅在秦代,而且即便置诸于整个中国历史上,也都是闪烁着夺目光彩的。
这怎么能说有秦一代是一个无思想的时代呢?(当然,秦未用《吕氏春秋》思想治国而造成了诸多的历史遗憾,这又是另一个很耐人寻味的话题。
)二秦国崇法,以力治而统一天下,但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发展起来的诸子百家的思想传统对统一后的秦帝国也还是有着重大影响的。
就统治思想而言,法家理论固然居于主流,但秦廷也把所谓“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史记·太史公自序》)作为必须遵循的伦常规范和基本社会准则。
《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的简文中吸纳了很多儒家思想,如主张“宽俗(容)忠信,和平毋怨”,“兹(慈)下勿陵,敬上勿犯”,提倡为人臣者忠、为人父者慈、为人子者孝等等。
在秦始皇的诸多石刻中,更多次表达了要以渗透着儒学传统精神的良风美俗来作为社会行为规范的愿望,如公元前219年的泰山石刻云:“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静,施于后嗣。
”同年所作的琅琊石刻曰:“以明人事,合同父子。
圣智仁义,显白道理。
……尊卑贵贱,下逾次行。
奸邪不容,皆务贞良。
……远迩辟隐,专务肃庄。
端直敬忠,事业有常。
……六亲相保,终无寇贼。
”(俱见《史记·秦始皇本记》)秦始皇对孝道极为推重,并常以忠孝礼义观念教育子弟,以至始皇殁后,赵高伪造遗诏迫公子扶苏自杀,大将蒙恬疑其有诈,劝扶苏了解真象后再死不迟,而扶苏却说:“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公子高请求殉葬说:“臣当从死而不能,为人子不孝,为人臣不忠。
”胡亥篡位,尚有犹豫,谓:“废兄而立弟,是不义也;不奉父诏而畏死,是不孝也。
”(据《史记·李斯列传》)由此可见,秦代的统治思想虽以法家为主导,但受传统影响,儒家思想也还是居有一席之地,以至多少显示出一点儒法合流的倾向。
当然,这并未成为秦朝统治思想的主流,但无论如何反映出至少一度时期,秦朝的统治思想有多元并存的局面。
这又从一个侧面表明秦代是有思想的时代。
就用人而论,为秦效力者固然多为讲求功利的法家者流,但儒学之士及其他学派的人物也参与了秦的统一大业及统一后的秦朝政治。
战国末年,士人们即已大多自主地选择了秦王,向他献计献策,助其完成统一大业,如大梁人尉缭明知“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但仍向秦王献计以图兼灭诸侯。
(据《战国策·秦策》)秦甫统一天下,建立专制帝国,即有一批“诵法孔子”的儒生以博士身份参与朝廷最高决策的廷议,如淳于越即为其时的著名人物之一。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当时秦有博士七十人,其职掌是“通古今”和掌管《诗》、《书》及百家语,可见其中既有儒家,也有神仙家和术数家。
即便是经历了“焚书”、“坑儒”之后,也并没有彻底拒绝儒学,没有完全排拒儒生和废除博士官职,如叔孙通还“以文学征待诏博士。
”甚至陈涉起义时,秦二世还召集在威阳的博士诸儒生三十余人询问情况、商讨对策,叔孙通对策合帝意而获赐“帛二十匹,衣一袭,拜为博士。
”后来叔孙通投靠汉王刘邦时,还带着儒生一百余人。
(据《史记·叔孙通列传》)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直到秦末,“诵法孔子”的儒生仍然在秦廷占有一定的地位。
毫无疑问,这些出自于儒门或其他学派的士人,其自身的思想及由其传承着的历史文化传统自然会对秦代的思想和政治产生或大或小、或深或浅、或明或暗的影响。
秦政残暴,其运短祚,二世而亡。
“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已”(《史记·秦始皇本纪》)的秦始皇,尽管也任用士人,但他根本无法认同士阶层抗礼君上、批判政治的价值及其作为社会舆论和社会良知承当者的合法性。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同上)是其最基本的理念,故“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史记·高祖本纪》)、“不可以妄言,妄言者无类”(同上《郦生列传》)便成为昭彰于史的秦代法令。
在这种势态下,“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名种私学“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史记·秦始皇本纪》)自然要激起秦始皇的雷霆震怒,而李斯提出的“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以古非今者族。
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种之书”(同上)的建议,则很自然地被秦始皇欣然采纳,于是,“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史记·李斯列传》)甚至演化出了“焚书”、“坑儒”的惨剧。
“焚书”、“坑儒”对思想文化的破坏力很大,对士人的精神、心灵影响也很深重。
就典籍而言,“焚书”所毁者多为史部,儒家典籍亦受其难。
经过秦火,秦之外的诸侯史记焚毁严重,官私悉烧,“为其有所刺讥也。
”(《史记·六国年表》)儒门六经典籍多残为灰炭,其中,《礼记》大坏,至汉而难毕补缀之功;《易》托兹于筮卜,故不禁而全;《尚书》赖故秦博士伏生壁藏,然兵乱、流亡,终亡佚数十篇;《诗》以其讽诵,不独在竹简,故遭秦而全。
不过,秦火虽烈,诸子百家之语却未受大损,王充《论衡·书解》曰:“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具在。
”刘勰《文心雕龙·诸子》云:“烟燎之毒,不及诸子。
”赵歧《孟子章句题辞》亦有秦不焚诸子之说。
所以,我们可以说“焚书”是意在确立以法家为中心的思想文化专制统治,而不能说其完全毁灭了文化,斫断了历史文化传统。
明乎此,我们才能读懂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七四所说:“萧何入咸阳,收秦律令图书,则秦亦未尝无书籍也。
其所焚者,一时间事耳。
后世不明经者,皆归之秦火,使学者不睹全书,未免乎疑以传疑。
”与之相类,“坑儒”当然是一暴行(所坑者尽管未必尽为儒者,内中实有不少方术之士),但文人学士对此事的描述亦多有夸张,汉代王充即已对此有所察觉,说:“传增言坑杀儒士,欲绝诗书,又言尽坑之,此非其实而又增之。
”(《论衡·语增》)不过,虽有夸饰,“坑儒”毕竟是件公开而集中、专戾而严猛地对待士人的暴行。
这暴行引致了士人对秦政的怨恨,孔鲋为代表的邹鲁诸儒怀抱礼器投奔陈涉领导的农民起义大军,参加革秦之命的行动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至于后世依据道义与文化使命的士人,更将企图以专制权威压制士人言行、慑伏士人思想的秦始皇毫不客气地钉上了历史史耻辱柱。
三余英时先生论断历史文化传统对始皇帝为核心的秦朝统治集团没有真实意义。
这无论从理论上,或者是从历史事实上来论究,都是一种毫无根据的武断之论。
历史文化传统的存在并深植于现实社会生活之中,这是一个无可回避的客观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