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史过程
资本论总复习题含答案
资本论复习题(简答部分)1、简述《资本论》的根本观点及其实践意义?答:《资本论》的根本观点:(1)经济的社会形态即社会经济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2)经济的社会形态发展变化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是"自然史的过程"。
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或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可能从来就有和永世长存。
它是历史的产物,根本不是从来就有的,它还必然在历史过程中消亡,根本不会永世长存。
其实践意义在于:指导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
正如近代封建社会必然被资本主主义社会代替那样,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仍然要继续发展。
因此,我们要从社会发展规律上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要坚信无论现代社会发展历程何等曲折,都逆转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2、如何概括商品的含义?答:可以概括为:(1)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2)商品是其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3、什么是资本?研究资本有何实践意义?答: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研究它的实践意义:在于启发我们拓宽认识和具体操作资本。
资本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独有的。
资本原来是货币,货币投入生产经营实现增殖就变成资本了。
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就已存在资本。
事实表明,资本也存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
因为公有制经济同样需要投入货币实现增殖,因而,投资要作为资本来经营。
4、什么是资本循环?马克思是怎样阐述资本循环过程的?答:企业的投资,在生产经营中离开出发点,经历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就叫资本循环。
从货币形式出发的资本循环过程,经历三个阶段,采取三种形式,行使三种职能,从而体现购、产、销的统一。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第一种形式是货币资本形式,第一种职能是购买职能。
在购买阶段上的企业投资,以货币资本的形式出现,其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企业提供生产要素。
马克思主义基础概念知识总结(37)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形态的基本性质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马克思在对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研究中提出了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理论。
1859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这一理论做出了完整表述,他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基本范畴及其相互关系,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概念,他在阐述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时指出,这就是产生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现代社会就在这一切矛盾中运动。
列宁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也把“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称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地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概括为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在内的社会的基本矛盾,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因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贯穿经济、政治、思想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基本领域,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决定着每一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中,并贯穿每一社会形态的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这两对矛盾是其他社会矛盾的根源,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
社会历史观
社会历史观大纲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1.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重要意义2.马克思确立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二、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及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1.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过程2.社会的客观规律及其与人的自觉能动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实际意义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当下问题的说明1.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及其同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的关系2.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对坚持党的领导的意义知识点汇总概念C01:社会存在C02:社会意识C03: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C0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原理K01: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重要意义K02:马克思确立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K0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K04: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过程K05: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存在的原因K06:社会的客观规律及其与人的自觉能动性之间的关系K07: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K08: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K09: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的关系K10:党的群众观点K11:党的群众路线重要信息I0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1845-1846马克思与恩格斯写《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时候形成正文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1.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重要意义恩格斯说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也就是说马克思以前没有人这么观察历史。
旧的历史观主要是唯心史观,它根据人的意志来考察历史,认为历史是由某些人的品行、意志决定的。
恩格斯反对从人的意志出发研究历史,说:“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除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或好或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会出现的。
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
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1、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的,它是观察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辨证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本质和一般规律,把辨证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它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在定义“社会”时曾指出:“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
他反对把社会看作是单个人的简单相加,主张把社会看作是个人相互联系的总和,是由个人组成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还认为,社会有机体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他指出:“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
”由此可见,马克思把社会看作是一个有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组成的整体系统,并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发展。
第一、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共产主义是“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
1在《共产党宣言》中,做出“各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理论概括。
2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强调“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3在《资本论》中,更明确地把共产主义表述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4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③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符合人的本质和需要的发展,就是让每个人的创造能力和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吉大马原唯物史观辨析
1. 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经济决定论。
答:该观点错误。
具体分析如下:(1)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等。
经济基础作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对上层建筑具有决定作用。
但经济基础并非单单仅指经济这一因素,而是多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社会发展除了经济决定外,还包括其他因素的综合合力而成。
(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而不是仅仅指经济。
(3) 把历史唯物主义和经济决定论画等号实际上否认了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把历史简单的看成一个仅仅由经济因素起作用的过程,否认了其他因素的作用,否认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割裂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
2. 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因而变革生产关系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答:该观点错误。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是正确的,“变革生产关系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则是错误的。
具体分析如下:(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在二者的关系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
准确把握社会形态演进的规律[权威资料]
准确把握社会形态演进的规律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摘要〕五种社会形态演进理论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演进一般进程的概括,但在马克思的文献中,五种社会形态不是“依次演进”,而是“相继更替”。
马克思“五形态论”所揭示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具体图式,既不是单线论,也不是多线论,而是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类”规律与各个民族或国家具体道路的辩证统一。
对此,必须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给予准确把握。
〔关键词〕社会形态演进,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历史规律,科学方法〔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1-0076-04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用以研究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范畴。
多年来,学界围绕“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所展开的种种争议,虽然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但对于马克思“五形态说”的真实性、科学性,“三形态”与“五形态”的关系以及人类发展的“单线论”与“多线论”等诸多重大问题的质疑和存疑,深深地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与自觉,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
对此,需要我们在辨正马克思“五形态说”遇到的批评和质疑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马克思社会形态演进理论所揭示的历史规律与具体发展道路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批评与质疑的辨正社会形态演进的一般进程原理,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这一原理,人类社会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下,是一个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
对此,马克思曾从多维视角将其划分为“两阶段”、“三阶段”和“五阶段”等。
其中经济社会形态的“五阶段”划分,即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便是人们通常所说“五种社会形态理论”。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1、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的,它是观察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辨证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本质和一般规律,把辨证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它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在定义“社会”时曾指出:“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
他反对把社会看作是单个人的简单相加,主张把社会看作是个人相互联系的总和,是由个人组成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还认为,社会有机体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他指出:“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
”由此可见,马克思把社会看作是一个有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组成的整体系统,并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发展。
第一、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共产主义是“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
1在《共产党宣言》中,做出“各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理论概括。
2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强调“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3在《资本论》中,更明确地把共产主义表述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4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③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符合人的本质和需要的发展,就是让每个人的创造能力和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超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上千万百姓的血汗换来的,体现了()。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犯罪分子不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是
4.42 历史人物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从 1935 年到 1976 年中国的历史打上了毛泽东的个人印迹,体现了()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组织者、策划者、指挥者
4.30 社会形态更替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马克思认为()是社会形态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否认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就是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会导致唯心史观。() 是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体现在任何国家都要经历社会五形态的发展。() 否 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直线发展的,要克服悲观论、循环论的错误历史观。 否
是429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精神因素归根到底也是由物质因素所决定的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不能体现在
4.1 历史观基本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是()。
1939 年
《我的奋斗》的作者是法西斯头目()。
希特勒
卡尔·波普尔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倡导者。() 否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是
论证政权的合法性
中国历代帝王自命为天子,古埃及法老自称是太阳的儿子,都是为了维护政权的一种解释。 () 是 社会意识形态对人们意识的巨大影响要求我们抵制外来文化的输入。() 否
4.12 社会意识:三种意识形态的较量
新保守主义对美国布什政府影响的极点是哪个事件?()
伊拉克战争爆发
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属于()。
36%
中国的耕地资源排世界第 67 位。() 否 中国目前已经进入到了老年型社会。() 是
社会历史发展“似自然性”
众所周知,在传统教科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哲学思想被解读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永远是一自然历史过程。
如此一来,社会历史演进岂不像是上帝预先安排好的局面吗?或是社会发展同质于黑格尔绝对精神自我实现下的推动过程?如此一来,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主体被外部物相所奴役的颠倒状况何以被替代?或是人类美好的未来一一共产主义社会岂不是呈现似自然性的历史状况吗?如此一来,岂不是自动消解了无产阶级主体实践能动性?或是取消了无产阶级进行自身解放斗争的必要性?只要买上一张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通往共产主义的车票,然后上车睡觉,直到车至终点就是自由人联合体社会。
这种逻辑悖论造成的危害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实践中都是不可被低估和忽视的。
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对马克思该思想做出完全异质的解读,明确质疑传统马哲原理教科书释义的非科学性与非法性,提出似自然性概念。
那么,何谓似自然性概念?其具体内涵是什么?为什么对社会历史发展做出似自然性解读?又怎样理解和对待这种研究解读成果?笔者在对张一兵教授著作全而研读的基础上,联系传统马哲原理教科书中的部分误解观点,谈些个人看法。
一个总的原则结论是:把全部社会历史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正是一个曾被马克思批判过的错误观点,把社会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物质规律看成同样支配着一切社会形式的抽象的规律。
在马克思话语语境中,自然一词有五种不同层面的意义指向:第一,实存自然界或天然自然,也就是经典著作中所指的第一自然;第二,进入人的实践界域中被实践改造的自然对象或者是人的实践重构的人工物质;第三,自然定在法则即自然事物本性,例如,四季更替,水往低处流等;第四,借用自然一词作隐喻、转喻的转义使用,例如,用一般意义上的自然说明某种社会现象和过程的客观必然性,这种借用、比照的意义域通常是狭小的;第五,从否定意义上,即从批判性上使用自然一词,而不是直接地确定社会存在中真正出现了自然运动。
所以,对于马克思的自然概念需要在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语境中,做出一定的考量,切忌夸大自然一词的使用语境而到处生搬硬套。
《资本论》习题答案
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是怎样阐述《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最终目的的1."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句话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给予了极其严密的科学规定.《资本论》全书就是按照这个研究对象的规定进行研究的,是对这个研究对象的科学论证.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告诉我们,《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对此,可从以下方面理解.第一,《资本论》中所要研究的不是一切生产方式,而是其中一种特定的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就从纵的方面确定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第二,《资本论》中所要研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研究它的一切方面,而是研究从它产生出来的(或者说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又从横的方面确定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第三,《资本论》中所要研究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其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者以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为特征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就是建立在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基础上的直接生产过程中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与交换过程中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第四,研究对象的表述中没有提出分配关系,是因为分配的形式完全取决于生产的结构,分配不过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马克思之所以要把交换关系明确表述出来,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最发达的商品经济,它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具有它以前时代所不同的特点.虽然研究对象的表述中没有提到分配关系,但在《资本论》的实际内容中包含了对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研究.第一卷"工资篇"分析了工人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资本积累"和"所谓原始积累"阐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的分配;第三卷论述了剩余价值在各个剥削集团之间的分配.同样,研究对象的表述虽然没有提出消费关系,但《资本论》的实际研究中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消费关系的分析.消费分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前者属于直接生产过程,后者是社会总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因而消费关系是属于生产关系总和中的内容的.马克思在阐述劳动力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积累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时,都分析了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可见,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包括了资本主义的消费关系.只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狭义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所以马克思研究对象的表述,突出了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2.《资本论》的最终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体现在商品,货币,资本,市场等相互关系之中,表现在以下必然性上:第一,投资必然作为资本来经营.因为投资额通过商品货币关系是为了在价值形式上增殖即获得利润,从而追求价值增殖或利润的投资额就成为资本.第二,资本的生产经营追求价值增殖即利润必然展开竞争.资本的生产经营只有在竞争中占领市场,才有可能实现价值增殖或获得利润.第三,资本竞争必然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与应用.因为资本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及人才的竞争,资本的生产经营只有力争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才有可能在竞争中取胜.第四,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必然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势必带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第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推动现代社会向更高的历史阶段过渡.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推动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新旧交替.这在现代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趋势.《资本论》就是从这些必然性中展开论述的.二,怎样理解《资本论》中"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的含义及其实践意义1.含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提出,"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含义在于:一是经济的社会形态即社会经济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二是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是"自然史的过程".由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或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可能从来就有和永世长存.它是历史的产物,它必然在历史过程中消亡.这一观点不是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而是客观经济关系的反映.在《资本论》中,从商品分析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来龙去脉,步步深入地充分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确实"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2.实践意义这一观点指导我们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人类社会从原始开始,一直随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发展.从原始社会出发,经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并出现了社会主义制度.正如封建社会必然被资本主义社会代替那样,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仍然要继续发展.因此,我们要从社会发展规律上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要坚信无论现代社会发展进程经历何等曲折过程,都逆转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三,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样界定商品的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马克思,恩格斯从以下4个方面界定了商品的含义.①一个物品成为商品,既要有使用价值,又要作为劳动产品由劳动形成价值.②一个物,虽然是劳动的产品,也有使用价值,但只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己的需要,则不是商品.③要成为商品,必须为交换而生产,通过交换,转到把它当使用价值使用的人手中.④一个劳动产品,如果是废品,没有使用价值,其中包含的劳动,不能形成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商品价值的物质前提.总之,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构成商品.四,试述商品的二因素原理及其实践意义1.商品的二因素原理商品的二因素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直接由商品体自身显示出来,反映各种商品的个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由交换价值来表现.价值反映各种商品的共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表现为使用价值不符合社会需要或价值量超过社会承受能力的现象,从而导致商品二因素中的一方排斥另一方的实现.这个矛盾,只能通过商品交换过程来解决.因此,市场问题特别是销售市场,是实现商品二因素和解决其矛盾的关键所在.2.实践意义第一,作为商品生产经营者,必须强化市场观念,把开拓市场作为第一任务,必须把商品的二因素统一起来.一方面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上提高质量,力求花色品种齐全,做到物美,另一方面在商品的价值上降低成本,做到价廉.从而使商品适销对路.实现好的经济效益.第二,运用商品二因素原理评价企业,总结商品生产经营的经验教训.一个企业经营管理好而盈利,或者经营管理不善而亏损,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必有一个原因,盈利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都较好地处理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矛盾,使经营的商品物美价廉;亏损企业则没有按商品二因素的要求搞好生产管理,因而经营的商品,物不美价不廉.五,劳动二重性原理及其实践意义是什么1.劳动二重性原理劳动二重性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从其具体形式看,称为具体劳动;另一方面从其抽掉了具体形式看,称为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特定种类的生产活动,是由特定的生产目的,操作方式,劳动对象和结果决定的,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一般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2.实践意义从宏观上看,由于具体劳动回答的是什么劳动,怎样劳动的问题,因而它表现出来的是社会分工的体系和社会的产业结构状况;由于抽象劳动回答的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多长的问题,因而它反映出来的是社会分工的劳动比例和社会劳动的总规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按劳动二重性的要求,在质上不断扩大合理的社会分工,在量上保持产业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关系.从微观上讲,劳动二重性原理是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作为企业,一方面要在具体劳动上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要在抽象劳动上缩短劳动时间,减少劳动耗费,从而提高商品的竞争力,占领市场,实现效益.六,试述商品生产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及其现实意义1.条件第一,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有了社会分工,才有产品交换的需要.这是产生商品交换的生产力方面的原因.第二,不同的所有者关系."商品交换是在共同体的尽头,在它们与别的共同体或其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这是指原始共同体之间和内部产生的商品交换的萌芽."只有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才作为商品互相对立."指商品交换萌芽出现以后几千年都存在的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关系.考虑到马克思的这两段话,不能得出私有制是商品生产产生的条件,而只能得出条件之一是不同的所有者关系(包括不同的私有者关系,也包括不同的公有者关系),这是产生商品交换的生产关系的条件.正是由于社会分工的各方是不同的所有者,对各自的产品具有不同的所有权,才决定产品交换必须按等价的原则进行,从而形成商品经济关系.2.现实意义马克思关于商品经济产生根源的分析方法对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部分是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者(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商品关系,这类商品关系在马克思的分析中得到了原则的说明.然而,难点在于如何认识全民所有制内部的商品关系.从实践来看,这种商品关系存在的深层原因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相对不发达,劳动还具有特殊的谋生性质,人们付出劳动要计较得到相应的报酬,这一客观的,特殊的性质,不仅表现在个人劳动上,还表现在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联合劳动上,这就必然要求实行按劳分配,要求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坚持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结合我国的情况,商品关系产生的共同的原因是:社会分工和不同的利益主体关系.这样,就可以更加完整地,深刻地认识包括公有制内部商品关系的一切商品关系,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必然性,全面性和长期性.。
最新-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史过程 精品
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史过程1文章标题: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史过程任何一种经济社会形态的产生和灭亡都取决于经济条件。
需要进一步搞清楚的是,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演变是各自孤立的吗,是偶然的吗,是没有规律的吗马克思的结论是,经济运动是有规律的,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首先,人类社会的经济运动同样有其自然规律。
所谓自然规律,首先是指自然界物质运动的规律,是自然形成、自然发展和自然转化的规律;对人类来说,自然规律不仅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且是强制性的。
其实,类似这种自然规律同样存在于人类社会,而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则表现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就开宗明义地指出:“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
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资本论》第1卷第2版第8—10页)经济运动是一个大系统,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因而经济运动的规律也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
马克思不仅发现了经济条件决定社会形态这个总的和最一般的规律,而且还发现了一系列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规律,例如:所有制形式从私的个人所有制到资本主义所有制、再到社会的个人所有制的规律;劳动和所有权的关系从统一到分离、再到统一的规律;生产的社会形式从合作联合到对立、再到合作联合的规律;经济关系从人的依赖关系到物的依赖关系、再到自由联合关系(人的自由个性)的规律;等等。
这些规律大都表现为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螺旋式上升)。
崇拜偶然性和否定社会自然规律的存在是没有根据的。
当然,对有些规律的认识还有待于今后经济运动实践的进一步验证。
就我们考察的主题来说,最值得关注的是经济社会形态发展演变的规律。
其次,不能人为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
按照马克思所揭示的经济运动规律,在经济关系否定之否定的运动过程中,作为中间环节的发展阶段是不能跳过的,也是不能以法律的形式或者超经济的手段取消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后练习试题答案与解析搜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后练习题答案搜集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旧的唯物主义者是如何理解感性的?这种理解有什么缺陷?2.为什么说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3.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分歧何在?怎样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5.怎样理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1.简述《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2.为什么说研究社会问题的出发点应时“现实的人”?3.为什么说人的解放是一种社会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4.《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怎样阐述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5.《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怎样阐述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6.为什么说每一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7.《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怎样阐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解放条件的?8.《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怎样阐述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的?3.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共产党宣言》中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的主要观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2.怎样认识资产阶级在近代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3.怎样认识无产阶级你的阶级特性和历史使命?4.怎样理解“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结论?5.《共产党宣言》是怎样阐述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奋斗目标的?6.如何认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主义革命要实现两个“最彻底的决裂”的结论?7.《共产党宣言》是如何论述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的?8.《共产党宣言》是如何阐明共产党的行动纲领的?9.综合分析《共产党宣言》中关于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社会作用的思想。
10.综合分析《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加强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思想。
11.试述《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马克思为什么要加强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2.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是怎样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作出经典阐述的?3.“两个绝不会”的论断的内涵和重大意义是什么?4.根据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艰难历程,谈谈我们应当学习马克思的什么精神5.谈谈《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
一、单向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B3、马克思写的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A4、物质的本质属性是:C5、马克思创造剩余价值理论是从:A6、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A7、列宁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是:D8、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是:D9、列宁晚年建议扩大中央委员会的人数,从()中吸收几十名中央委员。
A 10、党的思想建设的核心是:C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C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A 1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是:A 14、中国革命实质上是:A 15、制定和实行政策策略的基本依据是:D 16、剥削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其存在和消灭的理由:C 17、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是:C 18、我国过渡时期失聪()向社会主义过渡。
D 1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最初是在()上提出的。
C 20、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和政策有:ABC 21、我们党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是在:C 2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23、人权同民主一样是:C 24、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 25、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是:D 26、实现现代化必须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是:B 27、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A 2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A 2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任务是:B 3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C二、多向选择题1、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BCD2、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是:BD3、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有:ABD4、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包括:ABD5、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包括:BCD6、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BCD7、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ABC8、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BCD9、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普遍规律的科学。
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发展过程
二、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社会历史,从客体视角来看,是生产方式的变革过程;从主体视角来看,是人自身的发展过程,是人的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可以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马克思这里的意思是很清楚的,也就是说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及其所引起的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类似于自然史的过程,亦即人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不能自由地选择社会形式,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发展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这个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客体视角研究和探讨社会历史,主要是为了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和规律性。但这并不是说马克思唯物史观是否认人的能动性、自觉性的机械决定论。
【关 键 词】经济社会形态/自然历史过程/人的发展/质量互变规律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 (2001)02004010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1](P12),我们一般把这句话理解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近二十年来,随着学术界对人的主体性研究的展开,一些学者对这种理解由怀疑到否定,又由否定到抨击,他们对马克思的这句话进行了新的解读和阐释。如,有的学者认为,自然历史过程本意是指自然界联系形式多样化的过程,具体说来便是动植物在其自组织的进化中器官不断多样化的过程。从生物器官多样化类比社会器官多样化再类推到历史发展道路多样化,就是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本质内涵。(注:参见刘福森:《超越自然历史过程》,《哲学研究》1989年第10期。)还有的学者指出,人不能成为本质上是无主体的自然历史过程的主体,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对抗性社会,因此自然历史过程并非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的和真正的状态,而是迄今为止异化的人类历史的写照;人类的进一步发展正是要超越这种人受制于盲目的经济必然性的异化状态(注:参看《衣俊卿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和《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张一兵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社会形态及其演进的历史辩证法
关 键词 : 社会 形 态 ; 自然历 史过 程 ; 史辩 证 法 历
中图分 类号 : 1 文 献标识 码 : A8 A
文章编 号 :0 4 6 5 2 1 ) 3 0 3 —0 1 0 —1 0 ( 0 1 0 - 0 5 5
素及 其 内在 关 系 , 生 产 力 一生 产关 系一 政 治 的 上 即“ 层 建 筑~ 社 会 意识 形 态 ”23 [l 。尽 管 在 《 意 志 意 识 5 德 形态 》 马克 思 和 恩 格 斯 还 没 有 明 确 提 出 “ 产 力 决 中 生 定生 产关 系 ” 一 命 题 , 这 里 ,形 式 落 后 于 内 容 ” 这 在 “ , 但是 他们 已经 精 辟 地 揭 示 出 :一 切 历 史 冲 突 都 根 源 “
因 此 , 克思 指 出 : 各 种 经 济 时 代 的 区 别 , 在 马 “ 不
于生 产什 么 , 而在 于怎样 生 产 , 用什 么 劳 动 资 料生 产 , 劳动 资 料不 仅 是人 类 劳 动力 发 展 的测 量 器 , 而且 是 劳
性 要 素 的特 指 , 强 调 的是 社 会 形 态 的 “ 济 ” 度 , 它 经 维
这个意义上 , 我们 似乎 可以说,社会经 济形态” “ 正是
从 经 济 的角 度 或 在 经 济层 面 对 “ 会 形 态 ” 一 种 描 社 的
述 , 者 是从 后 者 之 中衍 生 出来 的 用 法 , 对 后 者 认 前 是
在 马克 思看 来 , 会形 态 的 演 进或 社 会 类 型 的更 社
替 实 际上 是 一 个 “ 自然 历 史 过 程 ” 。在 《 本 论 》 一 资 第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三个没有变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三个没有变摘要:所谓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中国国情,是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正如邓小平所说:“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由于国情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要准确把握所有的国情因素,几乎是不可能。
但没有对国情的深刻把握,就不会有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理论指导和成功的建设实践。
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要在“变”中把握“没有变”,并从三位一体的角度来诠释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当代中国,国情,三个没有变认清基本国情,需要有多维视角。
所谓多维视角,指不仅要以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审视,而且应在社会发展相对稳定状态中多方位、多角度地来考察。
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作为中共一脉相承的思维方式,“三个没有变”是基本国情论在发展阶段、主要矛盾、国际地位这三方面的展开,为认清当代中国基本国情提供了多维视角。
本文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一、在“变”中把握“没有变”马克思认为,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正是从这一根本观点出发,恩格斯后来明确指出:“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
”恩格斯还直接谈及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社会发展是过程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变”是绝对的,“没有变”是相对的,不变寓于变中,但只有肯定相对的“没有变”,社会过程才可认知。
认清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必须深入研究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丰富的量变内容中把握当今我国社会所处发展阶段的质的相对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史过程
陈文通
任何一种经济社会形态的产生和灭亡都取决于经济条件。
需要进一步搞清楚的是,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演变是各自孤立的吗,是偶然的吗,是没有规律的吗?马克思的结论是,经济运动是有规律的,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首先,人类社会的经济运动同样有其自然规律。
所谓自然规律,首先是指自然界物质运动的规律,是自然形成、自然发展和自然转化的规律;对人类来说,自然规律不仅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且是强制性的。
其实,类似这种自然规律同样存在于人类社会,而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则表现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就开宗明义地指出:“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
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资本论》第1卷第2版第8—10页)经济运动是一个大系统,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因而经济运动的规律也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
马克思不仅发现了经济条件决定社会形态这个总的和最一般的规律,而且还发现了一系列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规律,例如:所有制形式从私的个人所有制到资本主义所有制、再到社会的个人所有制的规律;劳动和所有权的关系从统一到分离、再到统一的规律;生产的社会形式从合作联合到对立、再到合作联合的规律;经济关系从人的依赖关系到物的依赖关系、再到自由联合关系(人的自由个性)的规律;等等。
这些规律大都表现为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螺旋式上升)。
崇拜偶然性和否定社会自然规律的存在是没有根据的。
当然,对有些规律的认识还有待于今后经济运动实践的进一步验证。
就我们考察的主题来说,最值得关注的是经济社会形态发展演变的规律。
其次,不能人为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
按照马克思所揭示的经济运动规律,在经济关系否定之否定的运动过程中,作为中间环节的发展阶段是不能跳过的,也是不能以法律的形式或者超经济的手段取消的。
马克思把亚细亚的(原始公社解体前的典型形式)、古代的(奴隶制)、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而未来则是共产主义生产方式。
马克思还把经济关系的发展演变过程归结为“三大形态”或“三大阶段”——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自由联合关系。
在这里,人的依赖关系包括了资本主义制度以前各阶段的关系,即:家长制的关系,古典古代的关系,封建制的关系,行会制的关系,等等。
这种划分突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以前各种关系的共同点,而仅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是中间环节和过渡阶段。
马克思特别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曾经发挥了巨大的文明作用,是到达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之点。
人类不可能在物的依赖关系还没有完成历史使命的基础上建立共产主义制度。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只有资本才创造出资产阶级社会,并创造出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
由此产生了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它创造了这样一个社会阶段,与这个社会阶段相比,以前的一切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393页)进一步讲,资本按照自己的这种趋势,既要克服民族界限和民族偏见,又要克服把自然神化的现象,克服流传下来的、在一定界限内闭关自守地满足于现有需要和重复旧生活方式的状况。
资本破坏这一切并使之不断革命化,摧毁一切阻碍发展生产力、扩大需要、使生产多样化、利用和交换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限制。
诚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上是物对人的统治,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是主体和客体的颠倒。
但是,“从历史上看,这种颠倒是靠牺牲多数
来强制地创造财富本身,即创造无限的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必经之点,只有这种无限的社会劳动生产力才能构成自由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这种对立的形式是必须经过的,……”(同上,第49卷第48—49页)如果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是劳动和所有权的分离,那么,“所有制和劳动的这种分离,是生产条件的所有制转化为公有制的必要过渡阶段。
”(同上,第48卷第21页)
再次,任何经济社会形态都是在原有形式内部发展起来的。
过去斯大林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
这无论就生产力来说还是就生产关系来说,都是不正确的。
马克思认为,“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是从无中发展起来的,也不是从空中,又不是从自己产生自己的那种观念的母胎中发展起来的,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发展过程内部和流传下来的、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内部,并且与它们相对立而发展起来的。
”(同上,第46卷上第23页)“正像各种不同的地质层系相继更迭一样,在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形成上,不应该相信各个时期是突然出现的,相互截然分开的。
”(同上,第47卷第472页)在马克思看来,股份公司既是私人资本转化为劳动者的公共财产的过渡点,也是雇佣劳动转化为联合劳动的过渡点。
而合作工厂则表明,“在物质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形式的一定的发展阶段上,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怎样会自然而然地从一种生产方式中发展并形成起来。
没有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工厂制度,合作工厂就不可能发展起来;同样,没有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的信用制度,合作工厂也不可能发展起来。
”(《资本论》第3卷第2版第499页)以上论述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要点:任何生产方式都不是在空地上或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新的生产方式是在原有的生产方式内部逐步发展和自然形成的;新的生产方式是在扬弃旧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作为它的对立物出现的;新的生产方式和旧的生产方式不是截然分开的。
不仅不同剥削制度之间的转变是如此,从剥削制度到非剥削制度的转变也是如此。
这是因为,第一,任何生产力都是继承的,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都是以往活动的产物,都是不断积累的结果,都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第二,任何旧的生产方式的衰落都有一个过程,而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只能在原有的生产方式内部生成。
从封建地租到资本主义地租、从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隶属到实际上的隶属等等是这样;从资本的社会化到社会所有制、从资本主义工厂制度中的协作劳动到自由联合劳动也必然是这样。
迎面而来的,必是一场春雨一场暖。
静好的时光,无风亦无雨。
我坐在一路收藏的春暖花开里,感受春分,温暖的气息!于春风深处,折一枝柳,与你笑对花开花落,任清风拂过眉眼,我们不离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