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程学》复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工程学复习题

机械制造工程学复习题

机械制造工程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 机械制造工程学主要研究的是()。

A. 机械设计原理B. 机械加工技术C. 机械制造过程D. 机械维修与保养2. 下列哪项不是机械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加工方法?()A. 车削B. 铣削C. 焊接D. 铸造3. 在机械加工中,刀具的磨损会导致()。

A. 加工精度提高B. 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加C. 加工效率提高D. 加工成本降低二、填空题1. 机械制造工程学中的“三要素”是指材料、______和______。

2. 机械加工中的“五轴加工”指的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五个方向上的加工。

3. 机械加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加工精度,通常需要进行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机械加工中的“三原则”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2. 描述数控加工技术在现代机械制造中的重要性。

3. 论述机械加工过程中如何有效控制加工误差。

四、计算题1. 给定一个圆柱体零件,其直径为50mm,长度为100mm,材料为45钢。

若采用车削加工,刀具的进给速度为0.5mm/r,切削速度为120m/min,请计算加工该零件所需的理论时间。

2. 假设一个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磨损,导致加工误差从0.01mm增加到0.03mm。

若原加工精度为0.005mm,请计算加工误差的增加百分比。

五、论述题1. 论述现代机械制造工程学中,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及其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2. 分析当前机械制造工程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3. 讨论绿色制造在机械制造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其实施策略。

机械制造工程学习题集(复习最新含答案)

机械制造工程学习题集(复习最新含答案)

机械制造工程学习题集(复习最新含答案)第一章金属切削的基本要素习题1.1车刀刃倾角等于多少度时,其主剖面和法剖面重合?答:刃倾角(找不到对应答案知道的在群里说一下)1.2高速钢是在高碳钢中添加了哪些主要合金元素?高速钢按其化学成分,切削性能和制造方法可分为哪些类型?答:添加了W、Cr、V、Co等合金元素;按其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钨系、钼系、钨钼系;按其切削性能分类可分为:通用型高速钢和高性能高速钢;按其制造方法分类可分则有:熔炼高速钢和粉末冶金高速钢1.3什么是硬质合金?其性能取决于哪些因素?可分为哪四大类型?各适宜哪些加工范围?答:硬质合金是由金属碳化物粉末和金属粘结剂经粉末冶金方法制成其性能主要取决于:含碳量、合金含量、晶粒大小、孔隙以及热处理等因素可以分为:普通硬质合金、超细晶粒硬质合金、涂层硬质合金(书上好像只有这三种)普通硬质合金又分为:P类、M类、K类:P类主要用于切削长切屑的各种钢件,但不适宜切削含Ti元素的不锈钢;M类能用来切削钢材和铸铁,又称通用硬质合金;K类主要用于切削短切屑铸铁和有色金属以及硬质合金,以及非金属材料和含有Ti元素的不锈钢等工件材料;超细晶粒硬质合金:优化了P、K类硬质合金,可用于加工冷硬铸铁、淬硬钢、不锈钢、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涂层硬质合金:在立铣刀、硬质合金钻头、可转位刀片上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加工非黑色金属和纤维材料1.4高速钢和硬质合金各有哪些优缺点?能否将这两种刀具材料进行组合形成一种新的刀具材料以发挥其综合优势?答:高速钢的抗弯强度较好,常温硬度62~66HRC,耐热性可达600℃,可以制造刃形复杂的刀具;硬质合金的耐磨性好,耐热性可达800~1000℃。

因此硬质合金的切削速度比高速钢的切削速度高4~10倍,刀具使用寿命可提高几十倍。

但其抗弯强度较低,韧性差,不能承受冲击和振动。

不太可能,因为刀具材料的硬度越高,其耐磨性越好,但其韧性和抗冲击的能力越差。

机械制造工程学测试试题及答案(答案在后面)

机械制造工程学测试试题及答案(答案在后面)

机械制造工程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磨削加工中,工件表层因受高温影响,金相组织发生变化,金属比重从7。

75转变为7。

78,则表面产生残余_________.A。

拉应力 B.压应力 C。

拉应力、压应力都有可能.2、主轴加工采用两中心孔定位,能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大多数表面,符合________ 。

A。

基准重合原则 B.基准统一原则 C.自为基准原则 D.互为基准原则3、车床主轴存在纯轴向漂移时,对所车削出的工件的_________加工精度影响很大。

A.外圆 B。

内孔 C.端面4、由n环组成的尺寸链,各组成环都呈正态分布,则各组成环尺寸的平均公差采用概率法计算比极值法计算放大________倍。

(n:尺寸链的数目)A. B. n C. 1/n D。

n—15、镗模加工箱体孔系,镗杆与机床主轴采用浮动联接,其孔系的位置精度只取决于________。

A。

镗刀的尺寸精度 B.机床的回转精度 C.镗模和镗杆的制造精度.6、斜锲夹紧机构的自锁条件是。

(α为斜锲锲角;Ф1、Ф2为摩擦角)A.α≥Ф1+Ф2B. α≤Ф1+Ф2C.α=Ф1+Ф2 D。

α≠Ф1+Ф27、下列孔加工方法中,属于定尺寸刀具法的是。

A.钻孔B.车孔C.镗孔 D.磨孔8、为减少毛坯误差复映而引起的加工误差可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A。

增大切削深度 B.提高切削进给量C.提高系统的刚度 D.提高切削速度9、在相同的磨削条件下,以下哪种材料的工件磨削以后得到的表面粗糙度数值最小。

A.20钢 B.铝 C.铜 D.铸铁10、如图,欲在其上钻孔O l及O2,要O1O2与A面平行,孔O及其它表面均已加工,工件厚度为8mm,保证设计尺寸A1、A2的最合理的定位方案是。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工序2.机械加工精度3.六点定位原理4.磨削烧伤三、简答题:(共14分)1、根据六点定位原理,试分析下图中各个定位元件所消除的自由度。

并指出属于何种定位方式(指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过定位、欠定位)? (8分)(参考坐标轴x,y,z已标注在图中。

机械制造工程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工程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工程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2.A3.D4.A5. D6. C7. A8. A9. D 10.B11. B 12. B 13. A 14. B 15. D 16. A 17. A 18. C 19. A 20. A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8. ×9. ∨ 10.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三、简答题1、答:C-车床、K-数控、6-组代号(卧式)、1系代号、50-主参数(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500mm )、A-第一次重大改进。

2、答:设置互锁机构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用来传动螺纹加工的丝杠、和机床的轴向和径向运动的传动件同时驱动刀架而损坏机床。

正因为如此,丝杠传动与纵向、横向机动进动进给,是不可以同时接通的,互锁机构限制了这种可能。

3、答: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切削深度对切削力影响最大,呈1:1。

其次是进给量,最小是切削速度。

4、答:齿轮加工方法从原理上分为成形法加工和范成法加工。

滚齿机的加工方法是范成法(2.5分)。

滚切直齿轮的时候,齿廓线使用范成法加工,齿长线使用相切法加工,机床一共需要有两个表面成形运动(范成运动和轴向进给运动)。

四、分析题1、答: 粗基准:C 面,根据选择光滑平整原则。

精基准:B 面,根据基准重合原则,保证25、50、65尺寸。

2、答: 1)大平面限制了、、 3个自由度,V 型块2限制了、 2个自由度,V 型块1限制了、 2个自由度。

Z X Y X Y X Z2)自由度被重复限制,属过定位。

3)将V 型块1改为在方向浮动的形式。

3、答:粗基准:D 面,根据选择光滑平整的原则。

精基准:A 面,根据基准重合原则,保证键槽对称度。

)4、答案:1)大平面限制了、、 3个自由度,长圆柱限制了、 、、 4个自由度,挡销限制了1个自由度。

机械制造工程学测试试题及答案答案在面

机械制造工程学测试试题及答案答案在面

机械制造工程学试卷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磨削加工中,工件表层因受高温影响,金相组织发生变化,金属比重从7.75转变为7.78,则表面产生残余_________。

A.拉应力B.压应力C.拉应力、压应力都有可能。

2、主轴加工采用两中心孔定位,能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大多数表面,符合________ 。

A.基准重合原则B.基准统一原则C.自为基准原则D.互为基准原则3、车床主轴存在纯轴向漂移时,对所车削出的工件的_________加工精度影响很大。

A.外圆B.内孔C.端面4、由n环组成的尺寸链,各组成环都呈正态分布,则各组成环尺寸的平均公差采用概率法计算比极值法计算放大________倍。

(n:尺寸链的数目)A. B. n C. 1/n D. n-15、镗模加工箱体孔系,镗杆与机床主轴采用浮动联接,其孔系的位置精度只取决于________。

A.镗刀的尺寸精度B.机床的回转精度C.镗模和镗杆的制造精度。

6、斜锲夹紧机构的自锁条件是。

(α为斜锲锲角;Ф1、Ф2为摩擦角)A.α≥Ф1+Ф2B. α≤Ф1+Ф2C.α=Ф1+Ф2 D. α≠Ф1+Ф27、下列孔加工方法中,属于定尺寸刀具法的是。

A.钻孔B.车孔C.镗孔 D.磨孔8、为减少毛坯误差复映而引起的加工误差可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A.增大切削深度 B.提高切削进给量C.提高系统的刚度 D.提高切削速度9、在相同的磨削条件下,以下哪种材料的工件磨削以后得到的表面粗糙度数值最小。

A.20钢B.铝 C.铜D.铸铁10、如图,欲在其上钻孔O l及O2,要O1O2与A面平行,孔O及其它表面均已加工,工件厚度为8mm,保证设计尺寸A1、A2的最合理的定位方案是。

二、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12分)1.工序2.机械加工精度3.六点定位原理4.磨削烧伤三、简答题:(共14分)1、根据六点定位原理,试分析下图中各个定位元件所消除的自由度。

并指出属于何种定位方式(指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过定位、欠定位)? (8分)(参考坐标轴x,y,z已标注在图中。

机械制造工程学测试考试试题及答案答案在后面

机械制造工程学测试考试试题及答案答案在后面

机械制造工程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磨削加工中,工件表层因受高温影响,金相组织发生变化,金属比重从转变为,则表面产生残余_________;A.拉应力B.压应力C.拉应力、压应力都有可能;2、主轴加工采用两中心孔定位,能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大多数表面,符合________ ;A.基准重合原则B.基准统一原则C.自为基准原则D.互为基准原则3、车床主轴存在纯轴向漂移时,对所车削出的工件的_________加工精度影响很大;A.外圆B.内孔C.端面4、由n环组成的尺寸链,各组成环都呈正态分布,则各组成环尺寸的平均公差采用概率法计算比极值法计算放大________倍; n:尺寸链的数目A. B. n C. 1/nD. n-15、镗模加工箱体孔系,镗杆与机床主轴采用浮动联接,其孔系的位置精度只取决于________;A.镗刀的尺寸精度B.机床的回转精度C.镗模和镗杆的制造精度;6、斜锲夹紧机构的自锁条件是 ;α为斜锲锲角;Ф1、Ф2为摩擦角A.α≥Ф1+Ф2B. α≤Ф1+Ф2C.α=Ф1+Ф2 D. α≠Ф1+Ф27、下列孔加工方法中,属于定尺寸刀具法的是;A.钻孔 B.车孔 C.镗孔 D.磨孔8、为减少毛坯误差复映而引起的加工误差可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A.增大切削深度 B.提高切削进给量C.提高系统的刚度 D.提高切削速度9、在相同的磨削条件下,以下哪种材料的工件磨削以后得到的表面粗糙度数值最小 ;A.20钢B.铝 C.铜D.铸铁10、如图,欲在其上钻孔Ol 及O2,要O1O2与A面平行,孔O及其它表面均已加工,工件厚度为8mm,保证设计尺寸A1、A2的最合理的定位方案是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工序2.机械加工精度3.六点定位原理4.磨削烧伤三、简答题:共14分1、根据六点定位原理,试分析下图中各个定位元件所消除的自由度;并指出属于何种定位方式指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过定位、欠定位 8分参考坐标轴x,y,z已标注在图中;2. 在车床上加工芯轴时,精车外圆 A 及台肩面 B,再光刀 A 及 B,经检测发现 B 对 A 有垂直度误差,A 有圆柱度误差.试从机床几何误差的影响方面,分析产生以上误差的原因;6分四、计算题共34分1. 如图所示零件的尺寸要求,其加工过程为:工序20:铣K面;工序30:钻、扩、铰Φ20H7孔,保证尺寸125土;工序40:加工M面,保证尺寸165土;试求以K面定位,加工Φ16H7孔的工序尺寸及偏差;解算本题时,要求先画图尺寸链图,确定封闭环,然后用极值法来计算共8分2.图示工件外径为φd-Td需加工两个孔及一个平面M,采用V形块定位,试计算下列工序尺寸产生的定位误差;△定位A1;△定位A2;△定位A3;已知:两孔夹角θ,V形块夹角为α,共8分3、图示镗孔夹具的简图,夹具定位元件到镗模板镗套孔的轴线距离为AΣ=100±0.015mm,该夹具装配采用修配法装配;已知A1=20mm,A2=105mm,A3=15mm,TA1=TA2=0.15mm,TA3=0.2mm;选择A1修配环;试求:确定A1、A2、A3尺寸的偏差,并确定最大修配量; 共10分4. 磨削一批工件底内孔,若加工尺寸按正态分布,标准偏差σ=5μm , 零件公差T=25μm,且,公差对称配置于分布曲线的中点,求该工件的合格品率;并计算工艺能力系数Cp;共8分数值表: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A2、B3、C4、A5、C6、B7、A8、C9、D 10、D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2、机械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3、六点定位原理:采用6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约束点,可以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实现完全定位,称为六点定位原理;4、磨削烧伤:对于已淬火的刚件,很高的磨削温度往往会使金属的金相组织产生变化,使表层金属硬度下降,使工件表面呈现氧化膜颜色,这种现象称为磨削烧伤;三、简答题共14分18分、大平面:Z方向移动自由度、X与Y方向的转动自由度心轴: Y与Z方向移动自由度固定V形块:Z方向转动自由度、Y方向移动自由度过定位26分、产生A面圆柱度误差的主要原因有:1床身导轨在水平面的直线度误差;2床身导轨和主轴回转轴线在水平面内不平行;3床身导轨的扭曲;4主轴回转轴线的角向摆动产生B面对A面不垂直的主要原因有:1 主轴回转轴线的轴向窜动;2 刀架溜板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垂直四、计算题共34分18分、根据工艺加工路线,工序尺寸为组成环,其工艺尺寸链如下图所示,其中200±为间接保证的尺寸,为封闭环其中A1、165±为增环,125±为减环所以加工Φ16H7孔的工序尺寸及偏差为160±28分、外圆工件用V 形块定位,具有很好的对中性,定位基准为外圆的轴心线 对于A 1尺寸:工序基准为外圆的下母线其定位误差:δA 1= 2Td )2/sin(1[a -1对于A 2尺寸:工序基准为外圆的轴心线,轴心线水平位移为0,而基准位移误差△Y=其定位误差:δA 2=θcos 22222*∆*+∆+y A y A -2A 对于A 3尺寸:工序基准为外圆的右侧母线其定位误差:δA 3 = 2Td310分、已知A 1=20mm,A 2=105mm,A 3=15mm,TA 1=TA 3=0.15mm,TA 2=0.2mm 确定尺寸及偏差:A2=105±0.10 A3=选择A 1为修配环根据“修大定大”原则:A ′∑max = A ∑max100+=A 2max +A 3max -A 1min =105++15- 20+EIEI=ES=EI+TA 3=+=最大修配量=T A 1+ T A 2+ T A 3-T A ∑=++分、加工尺寸按正态分布,σ=5μm , T =25μm,且公差对称配置于分布曲线的中点,即△=0则Z1=Z2=σT5.0=5=Fz1=Fz2=合格率=2×=%废品率=%=%则Cp=T/6σ=25/30= 四级,工序能力严重不足;。

机械制造工程学测试试题及答案答案在后面

机械制造工程学测试试题及答案答案在后面

机械制造工程学测试试题及答案答案在后面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机械制造工程学试卷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磨削加工中,工件表层因受高温影响,金相组织发生变化,金属比重从转变为,则表面产生残余_________。

A.拉应力B.压应力C.拉应力、压应力都有可能。

2、主轴加工采用两中心孔定位,能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大多数表面,符合________ 。

A.基准重合原则B.基准统一原则C.自为基准原则D.互为基准原则3、车床主轴存在纯轴向漂移时,对所车削出的工件的_________加工精度影响很大。

A.外圆B.内孔C.端面4、由n环组成的尺寸链,各组成环都呈正态分布,则各组成环尺寸的平均公差采用概率法计算比极值法计算放大________倍。

(n:尺寸链的数目)A. B. n C. 1/nD. n-15、镗模加工箱体孔系,镗杆与机床主轴采用浮动联接,其孔系的位置精度只取决于________。

A.镗刀的尺寸精度B.机床的回转精度C.镗模和镗杆的制造精度。

6、斜锲夹紧机构的自锁条件是。

(α为斜锲锲角;Ф1、Ф2为摩擦角)A.α≥Ф1+Ф2B. α≤Ф1+Ф2C.α=Ф1+Ф2 D. α≠Ф1+Ф27、下列孔加工方法中,属于定尺寸刀具法的是。

A.钻孔 B.车孔 C.镗孔 D.磨孔8、为减少毛坯误差复映而引起的加工误差可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A.增大切削深度 B.提高切削进给量C.提高系统的刚度 D.提高切削速度9、在相同的磨削条件下,以下哪种材料的工件磨削以后得到的表面粗糙度数值最小。

A.20钢B.铝 C.铜D.铸铁10、如图,欲在其上钻孔Ol 及O2,要O1O2与A面平行,孔O及其它表面均已加工,工件厚度为8mm,保证设计尺寸A1、A2的最合理的定位方案是。

二、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12分)1.工序2.机械加工精度3.六点定位原理4.磨削烧伤三、简答题:(共14分)1、根据六点定位原理,试分析下图中各个定位元件所消除的自由度。

机械制造工程学测试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工程学测试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工程学试卷一、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20 分)1、磨削加工中,工件表层因受高温影响,金相组织发生变化,金属比重从转变成,则表面产生剩余。

A.拉应力B.压应力C.拉应力、压应力都有可能。

2、主轴加工采纳两中心孔定位,能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大部分表面,切合________。

A.基准重合原则B.基准一致原则C.自为基准原则D.互为基准原则3、车床主轴存在纯轴向漂移时,对所车削出的工件的加工精度影响很大。

A.外圆B.内孔C.端面4、由 n 环构成的尺寸链,各构成环都呈正态散布,则各构成环尺寸的均匀公差采纳概率法计算比极值法计算放大倍。

(n :尺寸链的数量)A. B. n C. 1/nD. n-15、镗模加工箱体孔系,镗杆与机床主轴采纳浮动联接,其孔系的地点精度只取决于。

A. 镗刀的尺寸精度B.机床的展转精度C.镗模和镗杆的制造精度。

6、斜锲夹紧机构的自锁条件是。

(α为斜锲锲角;Ф1、Ф2为摩擦角)A. α≥Ф1+Ф2B. α≤Ф1+Ф2C.α=Ф1 +Ф2 D. α≠Ф1+Ф27、以下孔加工方法中,属于定尺寸刀具法的是。

A.钻孔 B.车孔C.镗孔D.磨孔8、为减少毛坯偏差复映而惹起的加工偏差可采纳的正确方法是。

A. 增大切削深度B.提升切削进给量C.提升系统的刚度D.提升切削速度9、在同样的磨削条件下,以下哪一种资料的工件磨削此后获得的表面粗拙度数值最小。

A.20 钢B.铝 C.铜D.铸铁10 、如图,欲在其上钻孔O l及 O2,要 O1O 2与 A 面平行,孔 O 及其余表面均已加工,工件厚度为8mm ,保证设计尺寸 A 1、A2的最合理的定位方案是。

二、名词解说(每题 3 分,共 12 分)1.工序2.机械加工精度3.六点定位原理4.磨削烧伤三、简答题: (共 14 分)1、依据六点定位原理,试剖析以下图中各个定位元件所除去的自由度。

并指出属于何种定位方式(指完整定位、不完整定位、过定位、欠定位)(8 分)(参照坐标轴 x,y,z 已标明在图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程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狭义的制造技术重点放在机械加工和工艺装配上。

2、常用的铸造工艺方法有砂型铸造,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等。

3、焊接方法的种类很多;按焊接过程的特点可分为三大类:熔化焊,压力焊,钎焊。

4、电弧焊焊接电弧由阴极区、阳极区和弧柱区三部分组成。

5、自由锻分手工锻造和机器锻造两种,手工锻造只能生产小型锻件,机器锻造是自由锻的主要生产方式。

6、自由锻工序可分成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及精整工序三大类。

7、自由锻的基本工序中最常用的是锻粗、拔长、冲孔等三种工序。

8、金属从浇注温度冷却到空温要经历三个互相联系的收缩阶段: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

不同的合金收缩率不同。

在常用合金中,铸钢收缩最大,灰口铸铁最小。

9、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表现为合金的体积缩小,它们是铸件产生缩孔、缩松缺陷的基本原因。

10、固态收缩是铸件产生内应力、裂纹和变形等缺陷的主要原因。

11、外圆车削的背吃刀量就是工件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

12、切削过程中,切削层金属的变形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区域。

13、切屑沿前刀面排出时进一步受到前刀面的挤压和摩擦,使靠近前刀面处的金属纤维化、基本上和前刀面平行,这一区域称为第二变形区。

14、在一般切削速度范围内,第一变形区的宽度仅为0.02mm—0.2mm,切削速度越高、其宽度越小,故可近似看成一个平面,称剪切面。

15、切削过程中,阻滞在前刀面上的积屑瘤有使刀具实际前角增大的作用(参见图2-19),使切削力减小,使加工表面粉糙度增大。

16、在无积屑瘤的切削速度范围内,切削层公称厚度hD越大,变形系数Ah越小。

17、加工塑性金属时,在切削厚度较小、切削速度较高、刀具前角较大的工况条件下常形成节状切屑切屑;在切削速度较低、切削厚度较大、刀具前角较小时常产生节状切屑切屑,又称挤裂切屑;在切屑形成过程中,如剪切面上的剪切应力超过了材料的断裂强度,切屑单元从被切材料上脱落,形成粒状切屑;切削脆性金属时,由于材料塑性很小、抗拉强度较低,刀具切入后,切削层金属在刀具前刀面的作用下,未经明显的塑性变形就在拉应力作用下脆断,形成形状不规则的崩碎切屑。

18、研究表明,工件材料脆性越大、切屑厚度越大、切屑卷曲半径越小,切屑就越容易折断。

19、切削力来源于两个方面:克服切削层材料和工件表面层材料对弹性交形、塑性变形的抗力;克服刀具与切屑、刀具与工件表面间摩擦阻力所需的力。

20、为了便于测量和应用可将切削合力F分解为Fc、Fp和Ff三个互相垂直的分力。

21、目前常用的测力仪有电阻式测力仪和压电式测力仪。

22、在切削层面积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大的进给量f比采用大的背吃刀量αp的切削力小。

23、前角增大,切削力下降。

切削塑性材料时,ro对切削力的影响较大;切削脆性材料时,由于切削变形很小,ro对切削力的影响不显著。

24、使用以冷却作用为主的切削液(如水溶液)对切削力影响不大,使用润滑作用强的切削液(如切削油)可使切削力减小。

25、切削热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切削层金属发生弹性和塑性变形所消耗的能量;二是切屑与前刀面、工件与后刀面问产生的摩擦热。

切削过程中的三个变形区就是三个发热区域。

26、切削热由切屑、工件、刀具及周围的介质(空气,切削液)向外传导。

27、用热电偶法测量切削温度有自然热电偶和人工热电偶两种方法,28、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中,切削速度Vc对切削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f次之,αp 最小。

29、ro增大,变形减小,切削力减小,切削温度下降;减小Kr,切削刃工作长度和刀尖角增大,散热条件变好,使切削温度下降,30、刀具磨损机制有:硬质点划痕,冷焊粘结,扩散磨损,化学磨损。

31、刀具的破损形式分为脆性破损和塑性破损。

脆性破损有:崩刃,碎断,剥落,裂纹破损等。

32.在砂轮的磨削过程中磨粒对工件的作用包括滑擦、耕犁和形成切屑三种阶段。

33.机床误差是由机床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和使用中的磨损引起的,其中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三种几何误差是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和传动误差。

34.典型的刀具磨损过程分为初期磨损、正常磨损和急剧磨损阶段。

35.精加工基准的选择原则应遵循如下原则:统一基准、基准重合、互为基准和自为基准等原则。

36.工件的装夹过程就是定位和夹紧的综合过程。

37.在切削加工中,用于描述切削机理的指标是切削层及切削层参数,切削层参数包括切削层公称厚度h D、切削层公称宽度b D和切削面积,其中切削面积=h D×b D。

38.由于工件材料以及切削条件的不同,切削的变形程度也不同,因而所产生的切屑也不同,切屑的可分为带状切屑、节状切屑、粒状切屑和崩碎切屑四大类。

其中当切削塑性材料,切削速度极低,刀具前角较小时,往往产生节状切屑。

39.切削变形程度有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即变形系数、相对滑移和剪切角。

40.在车削外圆时,切削力可以分解为三个垂直方向的分力,即主切削力,进给力抗力和切深抗力,其中在切削过程中不作功的是切深抗力41、焊条焊芯的作用是作为电极和填充金属。

42、金属的塑性变形会导致其提高强度和硬度,下降塑性和韧性,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43、磨料直接担负着切削工作,应具有很高的硬度、耐热性和一定的韧性,目前生产中常用的磨料有氧化物系、碳化物系和高硬磨料系三类。

44、金属切削加工是利用金属切削刀具,在工件上切除多余金属的一种机械加工方法。

45、切削用量是切削加工过程中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的总称。

46、最常用的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是高速钢、硬质合金其中硬度高的硬质合金,允许切削速度高的是硬质合金,制造工艺性好的是高速钢;制造形状复杂和精密刀具时常用高速钢材料。

47、机床在切削过程中,使工件获得一定表面形状,所必需的刀具和工件间的相对运动称为表面成形运动。

48、工件在加工之前,使同一批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占据某一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然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保持位置不变的操作称为夹紧。

49、工件定位时被限制的自由度少于六个,但能满足工件加工技术要求的定位形式称为不完全定位。

50、工件以一面两孔定位时,常采用一个大支承板,一个圆柱销和一个菱形销作为定位元件限制工件的自由度,该定位方式共限制了工件的6个自由度,其中菱形销限制了工件一个自由度。

51、定位精基准的选择有以下原则:为保证工件加工表面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应遵守基准重合原则;为保证各表面间都能获得较高的位置精度,多数工序所选择的精定位基准,应遵守基准统一原则。

其次还可以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可按互为基准和自为基准选择精定位基准。

52、确定夹紧力作用点的位置时,应使夹紧力作用点落在定位元件上或几个定位元件所形成的支承区域内,作用在刚性较好的部位上,并应尽量靠近加工部位。

53、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54、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称为加工精度,而它们之间的偏离程度称为加工误差。

55、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56.刀具的几何角度中,决定刀具切削部分结构的角度有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副后角六个。

57.刀具的磨损有正常磨损的非正常磨损两种。

其中正常磨损有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边界磨损三种。

58.加工脆性材料时,刀具切削力集中在刀尖附近,宜取较小的前角和较小的后角。

59.刀具切削部分材料的性能,必须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良好的强度和韧性、较高的耐热性、良好的导热性和耐热冲击能力、良好的工艺性及经济性。

60.写出下列材料的常用牌号:碳素工具钢T8A、T10A、T12A;合金工具钢9SiCr、CrWMn;高速工具钢W18Cr4V 、W6Mo5Cr4V2。

1.楔角是前刀面与后刀面的夹角61、YT类硬质合金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o、TiC和WC,其中TiC含量越多,硬质合金硬度越高,耐热性越好,但脆性越大。

62、切屑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工件材料的剪切滑移与挤压摩擦过程。

为了便于测量,切削过程中的变形程度近似可用变形系数指标来度量。

63、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在中速度加工塑性材料时易产生积屑瘤,它将对切削过程带来一定的影响,故在精加工时应尽量避免。

64、外圆车削时,在刀具6个标注角度中,对切削温度影响较大的角度是γo和Kr。

65、在工艺系统刚性好的情况下,刀具有磨钝标准应规定得较大;精加工时应规定较小的磨钝标准。

66、常用的切削液有水溶液、乳化液和切削油三大类。

采用硬质合金刀具时,一般不使用切削液。

67、使用可转位车刀生产率较高,原因是由于它减少了更换及刃磨所需的辅助时间,故特别适合于自动化生产。

68、正交平面标注角度参考系中三个坐标平面是指基面、正交平面和主切削平面,它们之间关系为相互垂直。

69、一般在精加工时,对加工表面质量要求高时,刀尖圆弧半径宜取较大。

70、磨平面和磨内孔时,应比磨外圆时选用粒度较大,硬度较小,组织较大的砂轮。

71、在加工细长轴类零件时,刀具的刃倾角λs常取为正值,这是因为λs使背吃刀力减小。

72、刀具的合理前角主要取决于刀具材料和工件材料的性能。

73、在背吃刀量和进给量一定时,减小主偏角将使切削厚度减小,切削宽度增大。

74、从刀具耐用度出发,主偏角选小些为宜;选取小主偏角还可以减小加工残留面积高度,减小表面粗糙度值。

75、限制粗加工切削用量提高的主要约束条件是刀具耐用度76、为了保证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在选择切削用量时:应首先选用最大的背吃刀量;其次要在机床动力和刚度允许且又满足已加工表面粉糙度的前提下,选用大的f;最后才根据确定的刀具耐用度选择尽可能大的Vc值。

77、砂轮的特性主要由磨料、粒度、结合剂、硬度和组织等五因素所决定。

78、目前生产中常用的磨料有氧化物系、碳化物系和高硬磨料系三类79、砂轮粒度表示磨料颗粒的大小。

颗粒尺寸大于40 um的磨料称为磨粒,颗粒尺寸小于40um 者称微粉80、砂轮的组织是指磨粒、结合剂、气孔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81、按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质量的变化,可将加工方法分为:材料去除加工,材料成型加工,材料累积加工三种形式。

82、精整、光整加工的主要任务是减小表面粗糙度83、外圆表面的精整、光整加工方法主要有研磨、超精加工以及滚压、抛光等。

84、加工平面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铣、刨、车、拉、磨削等方法。

其中铣平面是平面加工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85、铣平面有端铣和周铣两种方式。

端铣是指用分布在铣刀端面上的刀齿进行铣削的方法;周铣是指用分布在铣刀圆柱面上的刀齿进行铣削的方法。

86、按照铣平面时主运动方向与进给运动方向的相对关系,周铣有顺铣和逆铣之分。

87、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