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西北大学考古学学硕考研真题

合集下载

考古考研真题

考古考研真题

考古考研真题考古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古代人类的生活和文化。

考古学的发展离不开对古代遗迹和文物的挖掘和研究。

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实地考古、文献研究、化学分析等。

而考古考研真题则是考生备考的重要资源,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考古考研真题。

一、多项选择题这类题目常见于考古学的基础知识测试,通过选择正确答案来检验考生对于相关概念和理论的掌握程度。

例如:1. 下列哪个地区是世界考古学的发源地?A. 埃及B. 塞浦路斯C. 美索不达米亚D. 雅典2. 考古学中的“英雄时代”是指:A. 西方中世纪时期B. 古希腊时期C. 古埃及时期D. 上古中国时期二、简答题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对于某个问题给出简明扼要的回答,包括解释、举例等。

例如:1. 简述文物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文物保护的意义在于保存和传承人类文明的瑰宝,保存历史真实、重要的信息。

文物保护的方法包括防潮、防火、防腐、防虫等基本措施,同时也包括修复、复原、保护环境等综合手段。

2. 举例说明文物对于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性。

文物是考古学的重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物的发掘和研究,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等。

例如,通过发掘古代墓葬中的随葬品,可以了解古代人的宗教观念和生活习俗。

三、论述题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对于某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述,需要展示对于该问题的全面理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1. 以古代城市遗址为例,探讨城市发展对于社会演变的影响。

古代城市遗址是研究古代社会演变的重要线索,通过对城市的规划、建筑和遗存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城市发展背后的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变化。

城市的兴盛与衰落经常与政治权力、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等因素密切相关。

2. 分析文物走私的原因和对社会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

文物走私是严重危害文化遗产保护的非法行为,其原因包括经济利益和文化需求等多种因素。

文物走私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遗产流失、国家形象受损、历史记忆断裂等方面。

西北大学348文博综合2013-2019年(缺2017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西北大学348文博综合2013-2019年(缺2017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西北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
科目名称:文博综合
科目代码:348共2页请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80分)
1.二重证据法
2.款识
3.逑盘
4.光释光测年法
5.史密森学会
6.历史文化名城
7.《考古图》
8、石卯遗址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简述中国近代博物馆发展历程。

2.简述“官”子款瓷器的发现及其含义.
3.简述甲骨四堂及主要研究成果。

4.简述文物成分分析的常用方法和优缺点。

5.简述文物学与考古学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120分)
1.论述中国生态博物馆及发展状况。

2.论述中国文物保护方针中保护和抢救的主要内容。

1。

西北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历年考研真题

西北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历年考研真题

2009年一、名解:(10*6)1.金石学:金石学可金代考古学的根本区别是金石学缺乏近代考古学所具备的以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器物形制学)为基础的一套科学的发掘和研究方法。

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

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

金石学形成于北宋时期,曾巩的《金石录》最早提出“金石”一词。

中国学者将金石学从萌芽到衰落分为四个时期,即春秋末叶到隋唐五代的金石学萌芽期,宋代的金石学肇创演进期,清代的金石学兴盛期,清末到1950年前的近代考古学期。

2.峙峪遗址:1963年,考古工作者在大同盆地西南角朔州的峙峪村发现了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

据C14同位素年代测定,峙峪遗址的绝对年代距今约2.8万年。

峙峪遗址的出土文物非常丰富,石制品约15万件,还出现了比较进步的间接打制产品,如扇形石核和小石叶。

有一件石墨做成的穿孔装饰品,光滑的一面和边缘都经过磨制,摩擦痕迹很清楚,它表明远在2.8万年前,钻孔和磨制技术已在中国出现。

同时,这些石器标志着典型细石器雏形和复合工具的诞生。

通过对峙峪遗址出土动物化石研究表明,发现在面积不大的发掘范围内有众多的马类猎获品,实为旧石器遗址之罕见,因此峙峪人又被誉为“猎马人”。

峙峪人以弓箭和棍棒捕获这些草原动物,从事以狩猎为主的生产活动,创造了中国旧石器时代最为出色的的猎马人文化。

峙峪遗址位于朔州城西北15公里的黑驼山脚下,是一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中国科学院1963年发现。

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除发现大批细小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外,还发掘出数百件有刻划痕迹的兽片和一件人类初期的武器——石旋.3.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 前2500年)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

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江苏淮北一带,安徽和河南省也有少部分这类遗存的发现。

精选各大高校历届考古学考研试题

精选各大高校历届考古学考研试题

《考古通论》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示例:一、名词解释1南方古猿 2莫维斯线 3兴隆洼文化 4牛河梁5新莽嘉量 6冯素弗墓 7文思院 8熹平石经9炳灵寺石窟 10园冶二、简述1中国铁器的出现及其意义2西汉帝陵的布局特点3瓷器的出现时间及地域三、大题1试述华北旧石器文化两大系统说的内容及其意义2从姜寨聚落的布局分析仰韶时期的社会组织3从考古材料论周代的丧葬制度4简述我国古代城市里坊制度的变革【答案】1、从上新世延续到更新世中期的一大类形态接近猿类的早期人科化石。

归属于人南方古猿身材比现代人短,颌骨和牙齿都大,脑容量小,直立行走。

南方古猿生存的时代由上新世延续到更新世中期。

迄今发现的化石最早距今约370万年前,最晚的估计约距今50 万年。

目前公认的南方古猿化石仅发现于非洲。

亚洲爪哇的粗健猿人也被有的学者认为属于南方古猿。

中国湖北恩施地区发现过4枚牙齿也曾被报道为属于南方古猿,但化石太少,还有待于发现更多材料才能予以肯定。

各地发现的南方古猿大体上可分为纤细型和粗壮型两型。

2、参见《“手斧”研究与莫维斯理论》中红字部分。

3兴隆洼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因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得名,年代公元6200-5400年间。

主要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和教来河以及大凌河流域。

主要遗址包括白音长汗、查海、北京上垞、北埝头遗址。

兴隆洼文化的房址多长方形或方形半地穴式单间建筑,成排分布,窖穴多在房址附近。

聚落外有环濠,有大量的居室葬。

陶器烧成温度低,多手制。

常见压印“之”字纹,基本器类为筒形罐。

石器有打制、磨制、琢制和压削四类,器形以锄形器最有特色。

发现有细石器。

4牛河梁: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宗教祭祀的遗址。

位于辽宁省建平与凌源两县交界地带。

发现女神庙、积石冢群,出土大型女神塑像和猪龙等玉器,对中国文化起源、文明起源史以及宗教史、建筑史、美术史的研究,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女神庙位于牛河梁主梁顶南侧平台上,建筑为半地穴式,由一个多室和一个单室两组建筑组成,庙址内堆满了神像和动物塑像残块;以大墓为中心的积石冢已发现多处,大墓四周用大型石块叠筑成规则的石墙,周围或上部附葬小墓,上部封土积石成坛,出土精美玉器等。

最新历年考古学考研真题汇编

最新历年考古学考研真题汇编

各大学历年考古学考研真题2011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80)1蠔蛎琢2土墩墓3钮钟4细石核5阙6永固陵7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8窑系二、简答题(140)1简述旧石器制作直接打击石片的方法以及写出5个旧石器器名。

2简述陶器制坯成形的方法以及写出5类空三足器和5类圜底器器名。

3简述青铜器制作工艺以及写出10个青铜酒器名称。

4简述田野考古发掘原则。

5简述秦汉都城的设计思想和布局特征。

6简述魏晋北朝时期外来移民墓的发现。

7简述唐三彩概况。

三、论述题(80)1结合考古资料和文献论述中国古代外藏制度。

2论述唐代瓷器瓷窑遗址以及代表窑址及其主要产品2011南开大学考古及博物馆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徐渭,三角缘神兽镜,解谪瓶,曾昭橘,平安帖,六齐,营造法式,南宋四家,御土窑,筌蹄二论述(7选4)概述山东新石器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二里冈期青铜器基本特征两周玉器特点两汉都城礼制建筑的考古发现及内容内涵汉到唐代农具耕作技术的进步龙泉窑的重要考古发现,瓷器基本特征评述并展望中国博物馆的志愿者工作2011南京大学考古考研试题一。

名词解释吕大临水洞沟文化寺墩遗址上村岭虢国墓地居延遗址司马金龙墓上林湖窑址白沙宋墓二。

论述题考古发现中植物和动物的遗迹对判断遗址的作用和意义狩猎-采集经济的时代特征和表现中原地区早期国家出现的标志和特征汉代诸侯王墓的基本类型和特征大明宫遗址的考古发现元大都的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2011年四川大学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2011川大考研试题名词解释(每个10分)北京猿人司母戊鼎开元通宝虎子安伽墓简答(每个20分)什么是考古学文化?什么是考古学文化中的典型遗物,意义什么是文物?价值我国博物馆分类?举例一本考古报告的名称及内容简介问答(每个50分)安阳殷墟发掘意义论汉代黄肠题凑墓唐武士俑演变分期2011年北大考古方向试题名词解释:喇家遗址青州佛教造像南京象山王氏墓群文化景观微痕分析小双桥遗址居延汉简朱然墓《历代名画记》定窑论述:秦汉统一历程在考古学上的表现BC3500-BC3000年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历史变革先周文化述评里坊制的出现,破坏及意义2011吉林大学考古考研试题1.举例说明考古学与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体质人类学关系。

考古考试题及答案

考古考试题及答案

考古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考古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古代文献B. 古代艺术品C. 古代建筑D. 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材料2. 考古学中,地层学的主要作用是()。

A. 确定遗址的年代B. 确定遗址的性质C. 分析遗址的文化内涵D. 确定遗址的地理位置3. 以下哪项不是考古发掘中常用的工具()。

A. 手铲B. 刷子C. 金属探测器D. 显微镜4. 碳-14测年法适用于测定()。

A. 石器B. 陶器C. 有机材料D. 金属器5. 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

A. 夏代B. 商代C. 西周D. 东周6. 考古学中的“三期说”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

A. 安特生B. 李济C. 苏秉琦D. 张光直7. 以下哪个遗址不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A. 仰韶文化遗址B. 龙山文化遗址C. 良渚文化遗址D. 二里头文化遗址8. 考古学中,对于古代人类居住遗址的发掘,主要关注()。

A. 居住区的布局B. 墓葬的分布C. 工具的制作技术D. 食物的种类9. 以下哪种文物不属于国家禁止出境展览的一级文物()。

A. 秦始皇兵马俑B. 敦煌壁画C. 马王堆汉墓帛画D. 明清瓷器10. 考古发掘中,对于出土文物的保护和修复,以下哪项不是必要的()。

A. 现场记录B. 清洁处理C. 立即展出D. 科学分析答案:1. D2. A3. D4. C5. B6. A7. D8. A9. D10. 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考古学中的类型学研究包括哪些方面()。

A. 器物的形态分类B. 器物的年代分期C. 器物的制作工艺D. 器物的分布区域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考古发掘的准确性()。

A. 遗址的保存状况B. 考古人员的技术水平C. 考古发掘的设备条件D. 遗址所在地的气候条件3. 考古学中的“文化层”指的是()。

A. 同一时期不同文化的人群留下的堆积B. 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人群留下的堆积C. 同一时期同一文化的人群留下的堆积D. 不同时期同一文化的人群留下的堆积4. 以下哪些属于考古学研究的范畴()。

[精彩]西北大学考古专业考研参考总结

[精彩]西北大学考古专业考研参考总结

中国考古学通论:考古学中石器时代《金石录》《考古图》手斧仰韶文化三棱大尖状器利簋编钟釦器陶衣夏商周年表铭阿房宫遗址镇墓佣三体石经黄肠题凑失蜡法郑韩故城马王堆汉墓唐三彩清凉寺郫县古城钧窑封泥喇家遗址克孜尔石窟海兽葡萄镜武官村大墓大明宫含元殿朱书解除文简帛文字青铜生铁元大都兴隆洼文化汉代铁官清明上河图吴城文化天井甬道低温釉陶蛋壳陶印纹硬陶越窑虞弘墓熹平石经百炼钢偃师商城号墓为陵朱封大墓盟书瓦当镇墓佣满城汉墓云梦秦简阿房宫遗址铜石并用时代砖室墓城背溪文化规矩镜工官开成石经空首布汉画像石墓考古学文化竖立人北京猿人仰韶文化丁村文化殷墟绳纹妇好墓新莽嘉量陶寺文化长沙窑贝丘遗址干栏房屋饕餮纹金缕玉衣喇家遗址建窑吉州窑瑶山墓地岳石文化石阙模型明器鸡冠壶永乐宫法门寺燕下都云岗石窟敦煌莫高窟渤海国贞惠公主墓安伽墓磁州窑大足石刻大坌坑遗址牛河梁遗址冯素弗墓炳灵寺石窟郭店楚简纪南城玉蟾岩前蜀王建墓中国考古学综合:三叠层放射性碳定年石片石楔文化层遗址聚落土墩墓瓮棺公墓遗存考古类型学体质人类学 AMS测年地层学考古学遗存石器悬棺葬考古层位学自然遗存聚落考古动物考古学埋藏学聚落形态文化层相对年代中国考古学历史时期论述题:1、简述二里头文化的研究现状2、夏文化研究概况;3、商代早期古城址的发现与研究(多次)4、解释人殉、人牲的区别,并用考古发现举例说明。

5、先周文化探讨述评6、简述商周时期的棺椁制度。

(多次)7、商周墓葬制度及等级意义8、举例说明商代晚期手工业发展状况9、郑州商城的时代和布局10、概述东周列国都城类型多样化的现象及原因11、简述秦汉简牍的重要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12、汉代至隋唐都城形式演变。

(多次)13、汉唐宋元都城布局之演变14、汉唐都城遗址平面布局的变化及其意义15、战国秦楚墓葬的主要特点(多次)16、西汉帝陵的布局特点17、举例说明汉代诸侯王墓的主要类型及特点18、黄河流域秦汉中小型墓葬形式演变;(多次)19、砖室墓形制的演变20、汉代画像石墓的分区及特征概说21、魏晋南北朝都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何作用和影响22、概述六朝墓葬的墓壁装饰内容及其演变23、邺城考古发现及意义24、略述日本出土的三角缘神兽镜26、简述我国古代城市里坊制度的变革。

2019年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学术型)

2019年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学术型)

2019年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学术型)院(系、所)名称:文化遗产学院专业代码:060100专业名称:考古学主管领导:序号考生编号姓名录取类别(请在相应类别下划对号)总排序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定向单位拟录取导师备注非定向定向1106979611603381郭光义√1612.72397.00255.42钱耀鹏2106979321307682高悦√2584.35385.00237.85冉万里3106979421907709邓晨√3579.32371.00245.42王建新4106979330707685刘蕾√4575.37382.00231.57段清波5106979140107660高嘉珩√5568.18381.00225.28冉万里6106979321107679张鑫荣√6551.01367.00220.71朱之勇7106979211107670刘轩声√7549.10369.00217赵丛苍填表说明:1、总成绩等于初试成绩*0.9+复试成绩;2、请各招生单位分别按专业填写;3、.表上各项内容必须认真对照考生报考基本信息表填写;4、其中录取类别为定向的考生定向单位不能为空,录取类别为非定向的考生在开学一周内必须将个人档案转入所在院系所;5、“少民骨干计划”、“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录取为“定向”;6、“储才计划”类考生院系在审核资格后将成绩换算成硕士复试成绩,并在备注栏标明。

2019年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学术型)院(系、所)名称:文化遗产学院专业代码:060100专业名称:考古学(文化遗产管理方向)主管领导:序号考生编号姓名录取类别(请在相应类别下划对号)总排序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定向单位拟录取导师备注非定向定向1106979611603406李静宜√1594.35349.00280.25徐卫民2106979611603410程诚√2560.60329.00264.50刘卫红3106979611603404吴青军√3544.65336.00242.25李颖科,刘卫红填表说明:1、总成绩等于初试成绩*0.9+复试成绩;2、请各招生单位分别按专业填写;3、.表上各项内容必须认真对照考生报考基本信息表填写;4、其中录取类别为定向的考生定向单位不能为空,录取类别为非定向的考生在开学一周内必须将个人档案转入所在院系所;5、“少民骨干计划”、“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录取为“定向”;6、“储才计划”类考生院系在审核资格后将成绩换算成硕士复试成绩,并在备注栏标明。

历史学考古学试题及答案

历史学考古学试题及答案

历史学考古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历史文献B. 遗址和遗物C. 口述历史D. 民间传说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考古学常用的年代测定方法?A. 碳-14测年法B. 热释光测年法C. 放射性碳测年法D. 树轮年代学答案:C3. 中国最早的文字记录出现在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A4. 以下哪个遗址不属于新石器时代?A. 河姆渡遗址B. 仰韶文化遗址C. 龙山文化遗址D. 马家窑文化遗址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属于考古学研究的内容?A. 史前文化研究B. 古代建筑研究C. 古代宗教研究D. 古代科技研究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考古学常用的发掘工具?A. 铲子B. 刷子C. 显微镜D. 金属探测器答案:ABD3. 以下哪些是考古学研究的基本原则?A. 保护遗址B. 科学记录C. 客观分析D. 随意挖掘答案:AB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______的科学。

答案:历史2. 考古学中,______是指通过观察遗址和遗物来推断古代人类活动的方法。

答案:类型学3. 考古学研究中,______是指对遗址进行系统挖掘的过程。

答案:发掘4. 考古学中,______是指对遗址和遗物进行分类、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答案:整理5. 考古学研究中,______是指对遗址和遗物进行修复和保护的过程。

答案:保护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

答案:考古学与历史学都致力于研究人类的过去,但考古学主要通过遗址和遗物来研究,而历史学则侧重于文献资料的研究。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人类历史。

2. 描述考古学中地层学的原理。

答案:地层学是考古学中的一种方法,它根据遗址中的地层堆积顺序来推断不同文化层的相对年代,从而帮助考古学家重建古代人类活动的历史。

2018西北大学考古学考研真题

2018西北大学考古学考研真题

2018西北大学考古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许昌人
2.杨官寨
3.雍畤
4.规矩镜
5.苏巴什佛寺
6.台家寺遗址
7.多友鼎
8.唐蕃古道
9.开相
10.墓葬解剖发掘
二、简述题
1.简述田野考古发掘的一般原则
2.简述现代智人起源理论并举例
3.简述农业起源理论并举例
4.简述早期秦文化发现的意义
5.简述唐代金银器分期及其特征
6.简述明中都布局及其影响
三、论述题
1.试述黄河中下游龙山时代晚期城址与早期国家起源的关系
2.试述汉唐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道路
四、画图
1.探方平面图
2.殷墟王陵带墓道大墓
3.汉阳陵平面布局
4. 唐长安城平面图。

西北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真题

西北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真题

优选资料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真题( 20**-20**年,20**年缺)20**年一、名词解释(10x5)三体石经黄肠题凑夏商周年表克孜尔石窟海兽葡萄镜武官村大墓马王堆汉墓仰韶文化阿房宫遗址大明宫含元殿遗址二、简答题(5x10)1 简述近年来中国早期稻作农业遗存的重要发现2 简述二里头文化的研究现状3 简述考古遗存断代的基本方法4 略述日本出土的三角缘神兽镜5 试论博物馆与文物研究的关系三、论述题(2x25)1 魏晋南北朝都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何作用和影响2 整理商周以来墓葬材料的方法与步骤(20**年缺)20**年一、名词解释(10x5)手斧土墩墓编钟陶衣郫县古城失蜡法瓮棺封泥《考古图》喇家遗址二、简答(4x10)1 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2 解释人殉、人牲的区别,并用考古发现举例说明。

3简述秦汉简牍的重要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4 什么是唐三彩?简述唐三彩窑址的发现。

三、论述(3x20)1“一切文物皆有历史的价值”这一命题是否正确?试论述之。

2 试述近年来中国新石器时代初期陶器的发现及其意义。

3 如何利用文化因素分析法确定某一考古遗存的文化属性?20**年一、名词解释(10x5)石片文化层利簋陶衣郑韩故城石楔镇墓佣公墓铭《金石录》二、简答(4x10)1 简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2 简述中国细石核的分类3 简述商周时期的棺椁制度。

4 简述隋唐两京墓葬的分期。

三、论述(3x20)1 何谓聚落?何谓聚落考古?简述聚落考古的意义。

2 试述中原地区两汉中小型墓形制的演变。

3 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20**年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真题 3一.名词解释(10x5)绝对年代,蒙特留斯,孢子花粉与植物硅酸体,三棱尖状器,干栏式建筑,人殉与人牲,黄肠题凑,唐三彩,邢窑,开元通宝二.简答(5x10)1.考古类型学的作用及局限性2.旧石器的制作方法3.写出几种陶制炊器并绘图(不少于5种)4.周公庙墓地的发现及其意义5.汉代铁器普遍使用带来的影响三.论述(2x25)1.概述中国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2.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变化(以汉唐为例)20**年一、名词解释(11x5)1三棱大尖状器2中石器时代3清凉寺4利簋5釭器6三体石经7唐三彩8钧窑9三叠层10安特生11苏秉琦三体石经:三国时期魏政权正始二年(241年)的刻石,碑文相传是蔡邕所书。

西北大学考研考古

西北大学考研考古

2000年2 印纹陶: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代模印纹饰陶器。

在做好的陶坯上,趁未干前用印模将所需花纹在所定部位捺印上去后进行烧制。

依其烧制温度的低高,又分为印纹软陶和印纹硬陶。

前者多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商代以前,多呈红褐、灰白、灰等色;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约出现于商代以后,因烧制时温度较高,故胎质坚硬,呈灰色。

印纹陶主要流行于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江西、安徽等地,器形大都为日常用品,如瓮、坛、罐、盂、钵、杯、盘、豆、簋、尊、罍等。

制作方法为手制、模制、轮制。

其纹饰初出于加固陶坯的目的,器物多留有布纹、席纹、绳纹的痕迹,后渐趋丰富、精美,纹样均为几何形纹饰,主要有水波纹、米字纹、回字纹、方格纹、编织纹、云雷纹等2001年大明宫含元殿遗址唐代长安城重要宫殿,含元殿位于丹凤门正北龙首原的南沿上,可以由此俯视长安城,重大庆典和朝会多在此举行。

现存殿址台基。

殿面阔11间,进深4间。

殿东、西山墙和北面的后墙皆为版筑夯土墙,殿的东南和西南分别建有翔鸾阁和栖凤阁,两阁都在其北侧设廊道与含元殿连接。

殿前向南伸出3条阶梯和斜坡相间的砖石阶道,长78米,当时称为“龙尾道”。

殿址中出有大量表面呈黑色光亮的陶瓦,当是殿顶的屋面用瓦,还出有少量的绿琉璃瓦片,可能含元殿的檐口使用了琉璃剪边的作法。

在台基四周出土残石柱和螭首石刻残块多件,在翔鸾阁北廊道的西侧出土许多铁甲片及矛头。

2003年4 陶衣见20135 郫县古城位于郫县古城镇(俗称马街),是成都平原多处史前城址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古城遗址。

遗址长约650米,宽约500米,总面积32万平方米,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有4000年左右的历史。

1996年古城遗址与成都平原其它吏前城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1997年大规模考古发掘中又发现了全国同时期最大的礼仪性建筑遗迹,国内外数十家新闻单位进行了报道,引起了文物考古和史学界的极大关注。

6 失蜡法金属铸造的一种方法。

(NEW)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624考古学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NEW)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624考古学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2014年西北大学624考古学综合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13年西北大学624考古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2012年西北大学624考古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2011年西北大学624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综合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10年西北大学614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2007年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综合考研真题2014年西北大学624考古学综合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鹳鱼石斧图彩陶缸答: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是一种新石器时代前期仰韶文化葬具,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阎村.陶缸为红陶砂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19.5厘米;器腹外壁的一侧就是著名的鹳鱼石斧图,图高37厘米,宽44厘米,约占缸体表面积的一半,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陶画。

2.邦墓答:邦墓是古代民众归葬的场所。

《周礼·春官·墓大夫》载“掌凡邦墓之地域,为之图”。

邦墓以小型或中型墓为主,一般无封土,为士或庶民之墓葬,埋葬密集,成组成群排列。

不同类别的墓交错埋葬,但彼此间无打破。

3.尸乡沟商城答:尸乡沟商城是中国商代早期都城遗址。

它位于河南省偃师县城西1公里处,北靠邙山,南临洛水。

其城址覆盖在地面下1~4米,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700余米,北部宽1215米,中部宽约112 0米,南部宽740米。

该遗址的发现,为探讨夏文化和确认汤都西亳城址具有重要意义。

4.新郑彝器答:新郑彝器是中国春秋晚期的郑国青铜器群,于1923年在河南新郑发现,据推测为一座大墓的随葬品。

已知有鼎、簋、鬲、尊、壶、罍、舟、洗、盘、匜、钟、镈和兵器等,共百余件,其中有大牢九鼎、七鼎各一套,簋8件一组,与礼书所记九鼎配八簋的制度相符,表明墓主是郑国地位很高的贵族。

5.玉衣答:玉衣又称“玉匣”或“玉柙”,是汉代皇帝和贵族的殓服。

因等级不同而有金缕、银缕、铜缕之分,这些材质考古中都曾发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