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货币理论与政策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货币理论考研真题及答案
![货币理论考研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4c518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5.png)
货币理论考研真题及答案货币理论在考研经济学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
掌握货币理论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对于考研经济学的学生非常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些货币理论考研真题及答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一、选择题1. 货币的三个基本职能是()。
A. 交换手段B. 参与利润分配C. 经济衡量单位D. 贮藏手段答案:A、C、D2. 货币的金额职能是指()。
A. 货币可用作一般等价物进行交换B. 货币可以数量的方式度量价值C. 货币被用来作为贮藏手段D.货币用来比较价格离散程度答案:B3. 以下哪项不能说明货币的内在价值?A. 货币的发行机构B. 货币的使用价值C. 货币的绝对价值D.货币的相对价值答案:A4. 货币的货币流通职能是指()。
A. 货币只能流通在国内市场B. 货币只能作为价值尺度使用C. 货币作为交换手段和支付手段D.货币只能以银行存款形式存在答案:C二、填空题1. 货币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包括货币流通、支付结算、信用活动和()。
答案:储蓄和贷款2. 货币的使用准则包括货币的普遍流通、货币的全面合法性和()。
答案:货币的相对稳定性三、解答题1. 请解释货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别。
答案:货币的使用价值指货币作为物品本身所具备的使用功能,如金属币的可做首饰;货币的交换价值指货币在市场上可用于商品和劳务交换的价值,以及货币的购买力。
2. 请简要说明货币的流通方式有哪些。
答案:货币的流通方式包括股份制银行、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银行间市场、债券市场等。
四、案例分析题某国家实行了货币贬值的货币政策,导致了物价上涨,社会经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你作为经济学家,应该如何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答案:货币贬值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稳定物价。
首先,可以通过加强监管,控制金融风险,减少金融不良资产,提高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此外,可以通过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政府财力,增加社会福利,降低物价上涨对社会的不利影响。
货币考试题及答案
![货币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98e26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5.png)
货币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货币的起源是()。
A.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B. 货币是政府强制使用的C. 货币是银行发行的D. 货币是金银天然形成的答案:A2. 货币的五大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是()。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答案:B3. 货币供应量是指()。
A. 流通中的现金B. 流通中的现金加上商业银行的存款C. 流通中的现金加上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D. 流通中的现金加上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和证券答案:B4. 货币需求是指()。
A. 人们愿意持有货币的愿望B. 人们愿意持有货币的能力C. 人们愿意持有货币的能力和愿望D. 人们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量答案:C5. 货币乘数是指()。
A. 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B. 存款准备金率C. 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的比率D. 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的比率答案:C6. 货币市场是指()。
A. 短期金融工具交易的市场B. 长期金融工具交易的市场C. 股票交易的市场D. 债券交易的市场答案:A7. 通货膨胀是指()。
A. 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B. 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C. 货币供应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等D. 货币供应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无关答案:A8.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
A. 经济增长B. 充分就业C. 物价稳定D. 国际收支平衡答案:C9.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
A. 货币供应量B. 利率C. 汇率D. 财政收入答案:A10. 货币政策的工具是()。
A. 公开市场操作B. 利率政策C. 汇率政策D. 财政政策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货币的职能包括()。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E. 世界货币答案:ABCDE12. 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包括()。
A. M0B. M1C. M2D. M3E. M4答案:ABCD13.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包括()。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五章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fdd7aa400c22590103029d5f.png)
第十五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1.什么是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表示?【参考答案】名义汇率是两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的相对价格,即一种货币能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数量,用e 表示。
名义汇率有两种不同的标价方法,一种是直接标价法,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国外货币的价格,另一种是间接标价法,用国外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
实际汇率是用两国(或地区)价格水平对名义汇率加以调整后的汇率,用ε表示。
与名义汇率相比,实际汇率更能说明一国(或地区)货币的真实购买力。
如果本国产品的价格用本币表示为P ,某一国外产品的价格用外币表示为f P ,国内居民持有本国货币要购买国外商品,在国外生产商只接受外币来交换其商品的条件下,本国居民应该先用本币以名义汇率e 购买该外币,然后用该外币以f P 的价格购买国外产品,这样,一单位国外商品用本币单位数量来表示就等于f eP 。
由此可见,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fP e P ε=。
2.实际汇率与净出口关系如何表达?【参考答案】实际汇率的变化会影响一国的净出口。
一般来说,影响进出口的主要因素是一国的国民收入、进出口的商品相对价格、关税、进出口商品量限额等因素。
由于实际汇率是本国商品和服务相对于国外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它的变化直接影响出口和进口。
对于进口来说,如果本币升值,国外商品和服务就变得相对便宜,故进口正向地取决于本币升值。
对于出口来说,如果本币升值,本国出口商品会变得相对昂贵,从而抑制了出口,故出口反向地取决于汇率变动。
由于净出口是出口与进口的差额,从总体上来看,净出口反向地取决于本币升值。
用图形表示:3.在固定汇率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有什么影响?【参考答案】在固定汇率制下,中央银行必须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固定水平。
以下我们用图形具体分析固定汇率制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首先,分析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金融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金融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c5be92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3.png)
金融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题:货币政策理论货币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的旨在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达到宏观经济稳定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
下面是对货币政策理论的详细解答:1. 名义货币供应量(M)的组成包括现金(C)和存款(D)。
通常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或出售政府债券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如果中央银行出售政府债券,存款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如果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存款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
2. 通货膨胀率是衡量物价水平变化的指标,它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和经济产出的增长率密切相关。
若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将上升;反之,通货膨胀率将下降。
3. 货币与经济产出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费雪方程(MV = PY)来描述。
其中,M为货币供应量,V为货币速度,P为物价水平,Y为实际产出。
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中央银行可以影响经济产出和通货膨胀率。
4.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调整等。
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或出售政府债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率指的是商业银行需按一定比例保留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利率调整则是通过调整短期利率或长期利率来引导经济走向。
第二题: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是指通过合理配置不同资产的比例和权重,以降低风险并提高收益的投资策略。
下面是对投资组合理论的详细解答:1. 投资组合的关键是在不同的资产之间寻求相关性较小或负相关的资产以降低系统风险。
相关性较小的资产可以互相抵消风险,从而提高组合的整体表现。
2. 投资者可以通过构建有效前沿曲线来选择最优投资组合。
有效前沿曲线代表了在给定风险水平下,可以获得的最大收益。
投资者可以在有效前沿曲线上选择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投资组合。
3. 马科维茨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该模型可以帮助投资者确定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CAPM模型认为,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与市场风险有关,市场风险可以通过贝塔系数来度量。
金融学 第十五章 货币需求 习题及答案
![金融学 第十五章 货币需求 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9f15570740be1e650e9af6.png)
第十五章货币需求第十五章货币需求一、判断题1-5:××√×√ 6-10:√×××√11-15:√√×√√二、单选题1-5:B C B A A 6-10: D C A A A11-15:D A B C B三、多选题1-5:AB BC ACD BCD AC一、判断题1、货币需求就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愿望,而不考虑人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持有货币。
2、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3、凯恩斯认为,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
4、凯恩斯认为,人们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
5、信用制度越完善、越发达,货币需求量越少。
6、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的预期,从而货币需求弹性会变得无限大,即出现“流动性陷阱”。
7、在现金交易说中,k为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收入与财富占总收入与总财富的比例。
8、交易方程式中的P值主要取决于V值的变化。
9、弗里德曼认为,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较高时,人们的货币需求会下降。
10、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
11、费雪认为货币仅仅是一种交易的媒介。
12、一般而言,收入水平越高,人们持有的货币量越多。
13、利率水平越高,人们持有的货币量越多。
14、收入间隔期越长,货币需要量越多。
15、弗里德曼认为,影响货币需求最主要的因素是永恒收入,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
二、单选题1、在正常情况下,货币需求与市场利率成()。
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2、提出现金交易数量说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B.马歇尔C.费雪D.庇古3、M=KPY是属于()的理论。
A.现金交易数量说B.现金余额数量说C.可贷资金说D.流动性偏好说4、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只持有货币D.只持有债券5、一般地说,价格水平上涨,货币需求会随之()。
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习题
![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c80def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a.png)
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习题一、简答题1、简述货币的本质及主要功能。
答: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货币的功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有以下四种功能:(1)货币作为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2)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3)由于货币的购买力(价值)不会因为时间而流失,使得每个人的所得收入不必在当期全部花掉,而将其中一部分储存起来供作为来消费之用,因此具有价值储蓄的功能;(4)经济的发达是以债务发展为基础,也就是承诺将来某一时点偿还与现在同值的财产。
如果没有货币当作延期支付的工具,那么同值的定义将产生很大的困扰。
2、货币流通中的M0、M1、M2各指什么?答:M0、M1、M2是货币供应量的范畴。
人们一般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不同的层次加以测量、分析和调控。
实践中,各国对M0、M1、M2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是根据流动性的大小来划分的,M0的流动性最强,M1次之,M2的流动性最差。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如下:M0(货币)= 流通中的现金,即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M1(狭义货币)= M0 + 企业活期存款M2(广义货币) = M1 + 准货币(居民储蓄款 + 定期存款 + 其他存款)M0与消费密切相关,其数值高代表老百姓手头宽裕、富足。
M1反映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代表着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
流动性仅次于M0。
M2同时反映现实购买力、潜在购买力;流动性偏弱,反映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
二、论述题1、介绍中国人民银行的各类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基本内涵,并分析它们的运行机制。
答:中国人民银行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以及公开市场业务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的运用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规定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数量和货币扩张乘数,从而达到控制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和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宏观经济学第15章练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15章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3adf4c2b160b4e767fcf62.png)
一、判断1.不论挤出效应为多少,财政支出政策的效力都要大于财政收入政策。
()2.转移支付增加一美元对总需求的影响总是与政府支出增加一美元相同。
()3.假如挤出效应等于100%,财政支出政策十分有效。
()4.只要挤出效应小于100%,政府支出的增加就能刺激国民收入的增加。
()5.在长期的通货膨胀期间,相对于社会商品来说,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将造成私人产品的生产过剩。
()6.凯恩斯学派认为,要对付经济萧条,宏观财政政策比宏观货币政策更有效。
()7.紧缩货币政策的有效与否主要取决于这一政策是否减少总支出。
()二、单选1.在收入—支出模型中,()会使总支出曲线向上移动并使均衡产量提高。
A.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B.政府支出的削减或税收的增加C.政府支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削减D.政府支出和税收的等量削减2.如果经济低于充分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固定,()能使经济更接近于充分就业。
A.政府支出的削减或税收的增加B.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削减C.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D.政府支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削减3.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A.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B.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C.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D.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陡峭4.政府购买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A.LM曲线平缓,IS曲线陡峭B.LM曲线垂直,IS曲线陡峭C.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D.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5.经济学家一致认为()A.货币供给的迅速变化对总需求具有重大影响B.在稳定经济中货币政策的作用大于财政政策C.在稳定经济中货币政策的作用小于财政政策D.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都不大6.假定货币需求不变,紧缩货币政策将导致()A.利率和货币存量都下降B.利率下降,货币存量增加C.利率上升,货币存量下降D.利率和货币存量都上升7.如果目前存在通胀缺口,应取的财政政策是()A.增加税收B.减少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D.增加转移支出8.若实行削减个人所得税率和增加实际国防开支的政策,在短期内将导致()A.总供给减少,物价上涨B.增加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C.总需求减少从而减少国民收入D.因政策相互矛盾而使结果不确定9.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为有利,这是因为()A.货币政策的效果比财政政策更容易预期B.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有更直接的影响C.货币政策能够均衡地影响经济的各个方面D.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实行起来更快10.假设在封闭经济中,家庭把所增加的可支配收入的80%开支掉。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习题答案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52455afe4733687e21aa66.png)
中央银行四、简答题1、简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必然性。
2、简述中央银行的职能与制度。
五、论述题1、试述金融监管的含义、目标、原则、内容与方法。
2、试对单一的全能机构监管体制与多重机构监管体制进行比较分析。
3、结合我国金融监管现状,谈谈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的金融监管水平?四、简答题(一)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和金融活动的枢纽。
为保持一国经济稳定发展,努力实现最终的经济目标,中央银行指定一系列货币金融政策,其行为影响了所有的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及社会公众,起着一国政府不能替代的调节作用。
中央银行的必要性:统一货币的需要;票据清算的需要;最后贷款人的需要;金融管理的需要。
具体来讲:①银行券的发行问题:由于商业银行资金实力、经营范围的限制,其发行的银行券的流通往往受到很大限制,这就需要一个资金实力雄厚且具有权威性的银行来统一发行银行券并保证兑现;②票据交换问题,随着商业银行间互相支付量的增加,有各自银行自行轧差清算已非常不方便,客观上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票据交换和债权债务清算机构,为各个商业银行间的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提供服务。
③最后贷款人问题,单个银行由于资金有限,支付能力不足而产生即对于破产事件,为此有必要集中各家银行的准备金,对某一银行的支付困难实施救助。
④金融监管问题,随着银行业与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活动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管理,而这种管理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很强,必须有专业性的机构来实施。
(二)1、中央银行的职能有:(1)发行的银行:首先,它是指中央银行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其次,指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的决策机构,在决定一国货币供应量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银行的银行:全国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惟一保管者全国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全国金融业的票据清算中心(3)政府的银行:代表政府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管理与协调全国金融活动。
代理国库:财政收支代理国债发行;向政府提供信用支持:直接贷款或购买公债代理政府代办各种金融事务:保存、管理、经营黄金和外汇储备;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处理国际金融事务和参加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充当政府金融政策的顾问和参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制定或执行金融法规与银行业务基本规章;监督和管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管理境内金融市场等。
货币政策习题解答
![货币政策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c9fa139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6b.png)
货币政策习题解答一、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一种经济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目的是维持价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1.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政府债券等证券来调节市场上的流动性,影响银行体系的存贷款行为。
2.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银行体系的可贷款额度,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
3.利率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主要利率,如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等,来引导市场利率水平,影响投资和储蓄行为。
三、货币政策的执行目标1.价格稳定: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维持物价的稳定,保持通货膨胀在合理水平内。
2.经济增长: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货币政策可以对经济增长进行引导和促进。
3.就业:货币政策对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通过刺激投资和消费来提高就业水平。
4.外汇稳定: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可以影响汇率水平,维持外汇市场的稳定。
四、货币政策的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整对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资金成本的影响:货币政策的紧缩会使得贷款利率上升,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抑制投资和消费。
2.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宽松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而政策的收紧则有助于控制通胀。
3.对汇率的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影响国家的汇率水平,对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产生影响。
4.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合理调整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如果政策过于紧缩则可能导致经济下行风险。
5.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变化对股票、债券和房地产市场等金融资产价格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五、货币政策的局限性1.时间滞后性:货币政策的影响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因此政策的制定者需要对经济走势有准确的预判。
2.政策传导机制的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复杂多变,政策调整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效果。
3.政策协调的挑战: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需要政策制定者的密切合作和高度配合。
经济学原理与货币政策考试
![经济学原理与货币政策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c388436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e.png)
经济学原理与货币政策考试(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什么是货币中性理论?它对货币政策有何指导意义?A. 货币中性理论是指货币供应的增长会导致通货膨胀率上升,从而对实际经济没有影响。
B. 货币中性理论认为,货币供应的变化只影响通货膨胀率,不影响实际利率和经济增长。
C. 货币中性理论是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现在已经不再适用。
D. 货币中性理论意味着中央银行可以无限制地增加货币供应,以刺激经济增长。
2. 在通货膨胀预期上升的情况下,央行应采取何种货币政策?A.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 中央银行可以直接购买政府债券C. 提高再贴现率D. 降低利率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利率传导机制是指什么?A. 利率传导机制是通过调整中央银行设定的利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成本,从而影响实体经济的投资和消费。
B. 利率传导机制是通过调整中央银行设定的利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从而影响实体经济的投资和消费。
C. 利率传导机制是通过调整中央银行设定的利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从而影响实体经济的投资和消费。
D. 利率传导机制是通过调整中央银行设定的利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从而影响实体经济的投资和消费。
4. 什么是泰勒规则(Taylor Rule)?它如何用于制定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A. 泰勒规则是一种货币政策规则,它指出中央银行应该根据通货膨胀率和实际GDP增长率来调整利率。
B. 泰勒规则是一种货币政策规则,它指出中央银行应该根据通货膨胀率和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变化来调整利率。
C. 泰勒规则是一种货币政策规则,它指出中央银行应该根据实际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利率。
D. 泰勒规则是一种货币政策规则,它指出中央银行应该根据实际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变化来调整利率。
5. 什么是货币供应量目标制?它与通货膨胀目标制有何不同?A. 货币供应量目标制是指中央银行设定一个固定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以控制通货膨胀。
货币金融学试题(附答案)
![货币金融学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8bf50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61.png)
货币金融学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4题,每题1分,共54分)1.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A、银B、铁C、贝D、铜正确答案:D2.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A、金银的稀缺性B、国家的强制力C、交换产生与发展D、先哲的智慧正确答案:C3.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A、金银复本位制B、金汇兑本位制C、银本位制D、金铸币本位制正确答案:D4.在中央银行初创时期,最早设立的中央银行是()A、美国联邦储备体系B、瑞典里克斯银行C、英格兰银行D、德意志银行正确答案:B5.汇率决定理论之一的“购买力平价说”是哪个国家的谁提出的。
()A、英国的G、L、GoschenB、瑞典的G、GasselC、法国的Alfred AftalionD、英国的J、M、Keynes正确答案:B6.货币学派认为:()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起主要作用。
A、基础货币B、利率C、超额准备D、货币供应量正确答案:D7.目前人民币的可兑换性达到下列哪种程度()。
A、经常项目可兑换B、不可兑换C、完全可兑换D、资本项目可兑换正确答案:A8.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A、上升25%B、上升20%C、下降20%D、下降25%正确答案:C9.我国取消贷款规模管理是在()A、1999年B、1996年C、1994年D、1998年正确答案:D10.凯恩斯把用于贮存财富的资产划分为()。
A、货币与债券B、储蓄与投资C、现金与存款D、股票与债券正确答案:A11.典型的商业信用()。
A、是商品买卖行为与货币借贷行为的统一B、只是唯一的商品买卖行为C、只是唯一的货币借贷行为D、是商品买卖行为与商品借贷行为的统一正确答案:A12.高利贷信用产生的经济条件是()。
A、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B、商品货币关系的发达C、社会化大生产D、扩大再生产正确答案:A13.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的最终结果是()A、投机盛行B、货币制度崩溃C、突发性的商品抢购D、挤兑银行正确答案:B14.主权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关键是要具备下列哪种特性。
货币练习题答案
![货币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3f011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13.png)
货币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货币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哪项?A. 价值尺度B. 交换媒介C. 贮藏手段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2. 以下哪种货币属于法定货币?A. 黄金B. 比特币C. 美元D. 贝壳答案:C3. 货币供应量通常分为哪几个层次?A. M0, M1, M2B. M1, M2, M3C. M0, M1, M3D. M0, M2, M3答案:B4. 通货膨胀会导致以下哪种情况?A. 货币购买力下降B. 货币供应量增加C. 利率上升D. 经济增长加速答案:A5.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稳定货币价值B. 促进经济增长C. 保持充分就业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1. 货币的____功能是指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功能。
答案:交换媒介2. 货币供应量M2通常包括M1以及____。
答案:定期存款和其他短期存款3. 货币的贮藏手段功能是指货币作为____的功能。
答案:价值储藏4.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是____。
答案:(本期价格水平 - 上期价格水平)/ 上期价格水平 * 100%5.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____和法定准备金率。
答案:再贴现率三、简答题1. 简述货币的三种基本功能。
答案:货币的三种基本功能包括价值尺度、交换媒介和贮藏手段。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商品和服务价值的标准;交换媒介是指货币作为商品和服务交易的中介;贮藏手段是指货币作为保存财富的手段。
2. 什么是货币供应量的层次?答案:货币供应量的层次是指按照货币流动性的不同,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通常分为M0、M1和M2。
M0是指流通中的现金;M1包括M0加上活期存款;M2包括M1加上定期存款和其他短期存款。
四、论述题1. 论述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答案: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水平普遍上升的现象。
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增加生产成本,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可能导致经济不稳定。
长期高通胀还可能引发社会不满和政治动荡。
电大形成性考核--金融学第13-15章测试题(满分通过题库)
![电大形成性考核--金融学第13-15章测试题(满分通过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23938f4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0.png)
第13章测试题单选题(每题6分,共5分)题目1在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中,托宾提出著名的Q理论,归属于().正确答案是:金融价格传导论题目2货币政策可选择的操作指标主要包括()。
正确答案是:准备金和基础货币题目3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效果较强烈的工具是( )。
正确答案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题目4下列可能影响货币政策外部时滞的因素是( ).正确答案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或扰动题目5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包含三个环节,不属于这三个环节的是( )。
正确答案是:银行金融机构至非银行金融机构题目6再贴现政策的局限性主要包括()。
正确答案是:主动权并非只在中央银行,调节作用有限,是中央银行利率, 可能加大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题目7货币政策框架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的()。
正确答案是:中介指标,政策目标, 政策工具, 操作指标题目8公开市场业务政策的优越性有()。
正确答案是:主动性强, 灵活性强, 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 告示效应强题目9在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中,属于直接信用控制的是().正确答案是:采用信用配额,规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 规定利率限额, 直接干预题目101994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主要包括(). 正确答案是: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 同业拆借利率,银行超额准备金率题目11货币传导论认为,货币政策操作以后,传导主要是通过金融资产价格和信贷渠道完成。
案解析:货币传导论认为主要通过货币量的变化传导.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2超额准备金由于不受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因而不能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答案解析:超额准备金虽不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却并不影响其可控性,它同时也符合其他三性原则,是重要的操作指标。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3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通常被认为是货币政策最猛烈的工具之一。
因为它通过决定或改变货币乘数来影响货币供给,因此,即使准备金率调整的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正确的答案是“对”。
货币政策习题(含答案)
![货币政策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09913028ea81c759f57877.png)
货币政策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货币政策四大目标之间存在矛盾,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同时实现是很困难的,但其中是基本一致的。
A、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B、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C、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D、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2、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之间此消彼涨的关系。
A、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B、经济增长与失业率C、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D、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3、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
A、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B、以币值稳定为主要目标C、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D、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4、目前,西方各国运用的比较多而且十分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为。
A、法定存款准备金B、再贴现政策C、公开市场业务D、窗口指导5、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是。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B、提高再贴现率C、降低再贴现率D、中央银行卖出债券6、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
A、可贷资金量减少B、可贷资金量增加C、可贷资金量不受影响D、可贷资金量不确定7、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会使商业银行。
A、提高贷款利率B、降低贷款利率C、贷款利率升降不确定D、贷款利率不受影响8、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
A、放松B、收紧C、不变D、不一定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1、货币政策的内容包括()。
A. 传导机制B. 政策工具C. 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D. 政策目标E. 政策效果2、选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最基本要求是()。
A. 抗干扰性B. 可测性C. 相关性D. 可控性E. 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3、下列各项中,属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是()。
A. 货币供应量B. 基础货币C. 利率D. 超额准备金E. 税率4、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是()。
A. 调控效果猛烈B. 主动性强C. 灵活性高D. 影响范围广E. 容易对经济产生副作用5、以下,属于“紧缩”的货币政策的有()。
《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参考答案_201311
![《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参考答案_201311](https://img.taocdn.com/s3/m/bffbfa7a561252d380eb6e27.png)
金融系“专业课”《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货币定义方法及货币层次划分的基本内容大多数经济学家是根据货币的功能来定义的,即货币是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最初的货币是通货即钞票和硬币,后来因为支票也被普遍接受,所以货币定义应该包含一系列东西,而不是某一样东西。
到现代,更多的金融资产能执行货币的支付、储藏甚至交换功能,货币定义发展到更广义的范围。
至于评判标准,则可按下述说法: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就是因为人们需要它。
反过来说,就是凡符合人们需要的都可以充当货币。
根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定义货币,并确定货币供应量的范围。
M1=通货M0+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M3=M2+其它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M4=M3+其它短期流动资产2.简述弗里德曼的恒久性收入理论在影响货币需求的多种因素中,弗里德曼认为,各种形式的资产总和的财富总额是最重要的变量,但由于财富总额的直接计算比较困难,故以收入来代替。
又由于年度收入常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经常变化,故弗里德曼提出了恒久性收入的概念,就是所有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值,也可以成为长期收入的平均预期值。
恒久性收入在短期之内波动较小,表明货币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并不随产业周期的波动而波动。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强调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的主导作用。
他认为,货币需求也像消费需求一样,主要由恒久性收入决定。
在长期中,货币需求必定要随恒久性收入的稳定增加而增加。
这一结论被他用统计方法的实证研究所证实。
他将一个较长时期周期收入的平均值看作是恒久性收入的近似值。
尽管,恒久性收入在周期内也发生波动,在扩张时期增加,在收缩时期下降,但恒久性收入波动的幅度比现期收入要小得多。
由于恒久性收入在周期内不会发生较大幅度变化,所以货币流通速度也比较稳定,从而货币需求也是稳定的。
3.简述流动性陷阱凯恩斯在指出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即利率下降会导致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加的情况下,进一步说明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或者说某种临界点的时候,投机性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货币理论与政策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中央电大财经部刘臣 2007年05月24日一、名词解释题1.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2.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
3..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4. 派生存款: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
5.存款乘数: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
6. 货币乘数: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7.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8.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9.股票:是投资者向股份公司投入股本的证书和取得收益的凭证。
10.债券:是发债人向投资者出具的具有一定约束条件的债务凭证。
二、单项选择题1.B 2.A 3.C 4.C 5.A 6.A 7.B 8.C 9.B 10.C 11.C 12.D 13.C 14.C 15.B 16.C 17.C 18.C 19.B 20.D 21.D 22.D三、多项选择题1.ABC 2.ABCDE 3.AC 4.AC 5.AC 6.ABDE 7.ABCD 8.ABC 9.AD 10.ABE 11.BC 12.ABC 13.BCDE 14.ADE 15.BDE四、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五、计算题1.已知某国流通中的现金为5000亿美元,货币乘数为6,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为700亿美元,求该国的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M1)。
解:答:(略)2.已知某国家中央银行规定法定存款准备率为8%,原始存款为5000亿美元,假定银行没有超额准备金。
求:(1)存款乘数和派生存款;(2)如果中央银行把法定存款准备率提高为12%,假定专业银行的存款总额不变,计算存款乘数和派生存款;(3)假定存款准备率仍为8%,原始存款减少为4000亿美元,计算存款乘数和派生存款。
解:(1)(2)(3)答:(略)3.假设某国流通中的货币为4000亿美元,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为500亿美元,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为23000亿美元,计算:(1)该国的基础货币、货币供给(M1)和货币乘数;(2)其它条件不变,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为18500亿美元,计算该国的货币供给(M1)和货币乘数;(3)其它条件不变,存款准备金为1000亿美元,计算该国的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解:(1)根据公式:(2)根据公式:(3)根据公式:答:(略)4.如一张股票一年的股息为25元,而市场利率为2.5%,则这张股票价格为多少元?解:股票理论价格=股息/市场利率=25/0.025=1000元答:张股票价格为1000元5.在法定准备金率为20%,公众持有通货数量不变,银行增加5000万美元超额准备金的情况下,如果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购买12500万美元的国债,求货币总供给的变化。
解:1)存款额为:5000*0.2=250002)货币总供给将增加25000+12500=37500答:(略)六、论述题1.简述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认为,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四类:(1)收入和财富的变化。
财富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财产收入),货币需求量与非人力财富关系较大。
(2)货币与其它资产的预期名义收益率。
(3)预期的商品价格变动率。
(4)其它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如社会支付习惯等。
其特点为:现代货币主义认为货币量的变动是决定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重要因素。
在政策主张上是以主张国家干预为特点的凯恩斯主义的反对者。
特点:一是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主义,推崇市场经济,提倡自由竞争;二是强调“货币最重要”,主张一切经济政策的调节手段都要借助于货币;三是为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应保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增长。
2.什么是存款创造乘数?一般地,如果法定准备率为r d,而银行系统中最初存款数量的改变量为△D,那么银行系统中存款改变量最多可以达到△D / r d,即银行系统中存款的改变量为原有存款量的1 / r d 倍。
1 / r d就是存款创造乘数。
由于法定准备率r d小于1,因而银行系统存款创造乘数大于1。
3.简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发生作用的过程。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存款准备率和其他政策工具等,来调节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利率和贷款规模,从而调节全社会的货币供给量,最终影响国民收入、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
(注意教材343页的传导过程图)4.货币政策的工具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
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目的主要通过调整法定准备率、变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手段来实现。
(1)调整法定准备率。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来控制货币供给。
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调低法定准备率。
反之,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在法律规定的上限以下提高法定准备率,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减少。
(2)变更再贴现率。
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以吸引商业银行将手中持有的债券向中央银行贴现,从而增加商业准备金,以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消费和投资;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为了控制货币数量和商业银行的放款规模,提高再贴现率,从而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
(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
当经济不景气时,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便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商业持有的政府债券。
当经济过热,中央银行便在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
商业银行购买债券后,可以贷出的货币减少,从而中央银行达到了控制货币、控制投资,进而影响经济运行的目的。
上述三大手段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手段,它们不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
一般说来,由于调整法定准备率对整个经济的影响程度很大,因而在实践中较少使用。
变更贴现率可以间接地控制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因而在实践中较为常用。
公开市场业务不仅便于操作,而且很容易进行数量控制,而且很容易进行数量控制,因而在实践中最为常用。
5.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第一,强调货币政策的主导地位货币主义者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但赞成运用货币政策,并主张货币政策应该居于主导地位。
其理由:第一,国民收入的变动主要是由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引起的,所以,货币政策对熨平宏观经济波动最为有效。
第二,利率对货币需求影响较小。
货币主义者虽然强调运用货币政策,但反对凯恩斯主义的“相拟抉择的”货币政策,其理由是经济政策效应存在滞后性。
这正是弗里德曼获得诺贝尔奖金的贡献之一。
第二,强调价格稳定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货币主义者认为,在长期,货币供给量主要影响价格,而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在短期,货币供给量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
因此,重点应该分析货币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同时,物价稳定又是相当重要的。
所以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比减少失业更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实行有规则的货币政策货币主义者反对“相拟抉择的”货币政策,因为:(1)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应该是货币供给量。
(2)取消再贴现率政策工具。
(3)规定货币供给量年固定增长率为货币政策工具。
提出货币供给量的年增长率应等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加上通货膨胀率。
6.简述货币政策效应货币政策效应就是指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程度。
IS曲线不变时,LM曲线弹性大(平缓),货币政策效果差;LM曲线弹性小(陡峭),货币政策效果好。
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弹性大(平缓),货币政策效果好;IS曲线弹性小(陡峭),货币政策效果差。
7.股票和债券的主要异同1)共同点:都是有价证券2)不同点:A.概念不同股票是投资者(称为股东)向股份公司投入股本的证书和取得收益的凭证。
债券是发债人向投资者出具的具有一定约束条件的债务凭证。
B.特点不同股票的特征:权利性、流动性、面值与价格的差异性、风险性、非返还性。
债券的特征: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
8.试述财政支出政策的局限性税收政策的局限性:为防止通货膨胀而增加税收,目的是以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物价上涨。
但对企业增加课税,企业为了保持原有利润,会抬高商品价格;如果对商品增加课税,税收就要加在商品价格上。
因此,增税必然会引起物价上涨,从而限制了税收政策用以抑制物价上涨的作用。
如果对个人所得增加税收,将直接降低个人可支配收入以及个人消费水平。
这会与因对企业征税而引起的物价上涨结合起来,引起国民的不满,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为防止经济衰退而减少税收,以扩大社会总需求,减缓经济滑坡,这只是良好愿望而已。
其实,在萧条时期减税,人们并不一定将因少纳税而多留下来的钱用于购买商品。
因此,减税并不见得能够带来消费或投资的增加。
财政支出政策的局限性。
在经济膨胀时期,政府要减少购买,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因此会遇到很大阻力;政府要削减转移支付,将直接减少人们的收入,甚至影响居民基本生活,因此会遭到公众的反对。
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虽然提供了增加消费与投资、扩大总需求的可能性,但如果人们将这笔收入用于储蓄而非商品购买时,这种可能性就不能成为现实。
8.试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特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政府支出政策税收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率贴现率作用强度较猛烈较缓慢较缓慢较猛烈较缓慢决策较慢较慢较快较慢较快阻力较大较大较小较小小作用对象总需求总需求货币供给货币供给货币供给从政策作用强度看,财政政策中的政府支出政策和货币政策中的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作用较猛烈,而财政政策中的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中的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政策的作用较缓慢。
从决策速度看,财政政策中的政府支出政策、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中的法定存款准备率决定较慢,而货币政策中的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率决策较快。
从政策执行时的阻力看,财政政策直接作用对象是总需求,货币政策作用对象为货币供给。
10.试述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货币政策是政府宏观干预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影响货币供给量影响LM曲线而对利息率产生影响,并影响投资,最终影响收入。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货币政策对收入的影响会受到下列因素的制约。
(1)流动偏好陷阱。
依照凯恩斯理论,当利息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流动偏好引起的货币需求趋向于无穷,即人们处于流动偏好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