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硕士考研考研经验必看
山东大学MPAcc会计硕士考研初复试经验

山东大学MPAcc会计硕士考研初复试经验一、先说复试1.复试笔试我本科是会计专业的,但是感觉笔试有点难,题量很大,马不停蹄的写了三个小时(专业课加政治),累的手都酸了。
政治两个大题,第一个是问的党2014年的重点工作,第二个大概是跟改革有关系?好像问的是指导思想(哎呀记不清了)专业课考会计和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不算难,不过会计有的题有点接近注会难度。
只看课本和课后题好像不够啊。
10个选择,每题一分。
两个简答题,单个分值好像不算高,只记得其中一个了:为什么评价投资方案不看利润看现金流量。
两个计算题,每题15分。
一个是计算债券的复合收益率,另一个好像三问,计算股利和留存收益成本什么的。
会计的业务题,我也忘了是四个还是五个。
分值最高的一个是14分。
一道是关于无形资产的;一个关于固定资产,涉及分期购入,递延所得税处理,比较麻烦;还有一个是投资性房地产,好几问,记不住了。
2.复试面试老师们很和蔼的,也努力的消除大家的紧张情绪。
观察了一下,每个人大概十分钟左右,有的更长,也有的很快就出来。
没有中英文自我介绍,也不提问什么山大历史校训之类的。
问我的题目有:英文:对capital structure的理解,financial statements有哪些。
中文:mm理论,三大报表的勾稽关系,流动比率,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公允价值是什么。
似乎还有可是记不住了……基本是围绕概念性的东西问的…… 还好没有问的很深。
二、初试山大今年和去年的线都是215。
招的人可能不到十个吧,僧多粥少啊。
关于初试的资料,复习心得其实很好找,因为各个学校都一样的,大家尽量往高分考,上不封顶嘛。
我就说说自己体会比较深的:1.辅导班尤其是几wan 块的那种,不一定非要报。
买一个网课就很好用,还可以自己调节时间,不用来回奔波,还可以和研友一起拼单。
2.逻辑一定要听饶思中!,讲的太好了!不用记那些逻辑概念公式神马的,只要把饶思中的课听完,讲义的题都做完,掌握做题方法就OK了。
北方工业大学会计专硕考研经验分享

北方工业大学会计专硕考研经验分享已经录取北方工业大学会计专硕的研究生,初试总成绩230,综合152,英语二78,虽然我的成绩也不是很高,作为过来人还是想把自己觉得比较有用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面我想先谈一下关于初试的一些备考经验,再分享一些复试的个人经验。
大家都知道会计专硕的初试只有管理类综合和英语二两门,专业课在复试中才进行考查,因此初试的准备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相对轻松一些。
其中管理类综合包括数学、逻辑与写作,我按科目顺序分享一下自己的备考经验。
一.数学1.复习时间:我是从6月份开始备考的,6,、7、8三个月是基础阶段,主要打基础,把基础掌握扎实,9,10月份提高阶段,11.12月冲刺阶段,主攻真题和套题。
2.复习方法:对于数学,我个人觉得把基础打好是最重要的,不要一味研究难题,从这两年的考试真题可以看出真题的考试难度并不大,往往是对于最基础的知识的考察,因此研究难题对于考试的帮助并不大。
在基础阶段的几个月可以按照数学精点每一章按顺序认真做,甚至可以做到两到三遍,掌握基本知识点和考查题型,并且及时总结错题。
在后期9.10月份就开始计时练习做一套完整的数学题,既要保证时间也要慢慢提高正确率,在最后冲刺阶段主攻真题和套题。
真题很重要,一定多做几遍,总结命题老师的考察思路。
个人认为数学复习书籍在精不在多,而数学复习的精髓三分在刷题,七分在错题。
所以做多少题不是最重要的,解决多少知识盲点才是最重要的。
在后期的学习中也是一样,不要一味刷题,而是要把一本题做透,并且总结错题,回归基础。
二.逻辑1.复习时间:同数学。
2.复习方法:首先我觉得大家不要对逻辑抱有恐惧,觉得之前没有接触过就学不好,逻辑只要掌握思路和方法并没有想象中的难。
逻辑主要是分为形式逻辑与论证逻辑,形式逻辑相对比较简单,因为形式逻辑有一定的套路和公式,不难理解,只要掌握之后学会运用就可以很快掌握。
论证逻辑相对难一些,不太好理解,我个人的经验是学习论证逻辑一定要掌握方法,在读题时学会准确抓主体,找出主要论证结构,这样题干结构就会很清晰,然后再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19考研】最全的会计硕士考研攻略!收藏!

【19考研】最全的会计硕士考研攻略!收藏!简单介绍1.会计专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简称MPAcc)是经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设立的一种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具备会计工作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2.会计专硕VS会计学硕士学制上:会计专硕一般为两年,会计学硕士一般为三年;学位上:会计专硕为专业学位硕士,会计学硕为学术型硕士;学费上:会计学硕士一般高于会计专硕;考试难度上:从考试科目上看,会计专硕只考英语二和管理类联考综合;较会计学硕的考试科目,管综的难度要低于数学及专业课;但由于会计专硕热度逐年上涨,报录比难度不断加大,在这里小编只能说,如果英语不好,数学还行,不跨专业,建议你考学硕。
如果数学很差,英语不错,建议你考专硕。
3.会计专硕初试科目及分数构成上午8:30-11:30: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初数+逻辑+写作)下午2:00-5:00:英语二英语二--100分:完型一篇20题共10分;传统阅读4篇20题共40分:新题型阅读1篇5题共10分;翻译段落共15分;作文2篇(应用文小作文10分+图表大作文15分);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分:数学基础共25小题(问题求解15题+条件充分性判断10题),75分;逻辑推理共30题,60分;写作共65分(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
初试总分:300分。
4.会计专硕的就业前景如何?会计专硕培养面向市场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因此基本不存在就业问题,而且近几年会计专硕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每年毕业生就业去向一般为国企的财务部(如中烟、地产、电网)、银行分行或者支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财务部、公务员、证券公司等。
以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专硕毕业生就业去向为例:证券公司——19.30%;企业(包括国企)——29.82%;会计事务所——26.31%;银行——19.30%;咨询行业——5.26%;会计专硕的薪资范围一般在7-22万/年。
2022考研清华大学MPAcc会计硕士经验分享

2022考研清华大学MPAcc会计硕士经验分享首先,客观分析自己,是保研还是考研的抉择。
我本科就读于某985高校,本科是会计学专业。
受学校政策所限,专业前10%不允许外保。
我决定考研是因为两个理由:一是想弥补曾经的遗憾,一直想去“天南海北”拓展下视野,不想一直在一个地方,趁着年轻多闯一闯;二是由于大三暑期参加了华科的夏令营,在里面认识了不少同学,他们让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长时间留在一个地方,只在某个小圈子里混,你的思维和见识就容易受限。
我真心的希望自己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见识到更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然后从他们身上取长补短。
既然不能保送到外校,自认为实力不差,那我就选择考研。
其次,关于择校。
我选择MPAcc主要考虑了会计需要经验和实践,而我对学术研究不太感兴趣。
主观地认为目前中国的学术氛围太浮躁,真正静下心来做学问的没有几个。
而见识了不少学校的学硕硕士的生活后,我更觉得选择MPAcc不错。
大不了以后如果想做学术研究再读博。
其实,当时我还是挺狂的,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的感觉。
我把自己的目标定于上财,厦大,人大和清华之间。
经过新祥旭辅导班老师的指点,从就业考虑,若打算在长三角工作,可选上财,珠三角,则厦大,环渤海地区则人大和清华。
综合之下,选择了考取清华。
复试,几乎完全是英语问答。
紧张是难免的。
关键是表现出你的真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切勿夸夸其谈,言多必失,自己给自己挖坑。
总之,要有信心,恒心,决心。
只要努力奋斗了,结果如何都不重要。
希望考上MPacc等专硕的同学为自己争口气,让他们看到,我们并不比某些学硕差!各位,加油吧!2022年考研复习方案和规划前几遍专业参考书的复习,一定要耐心仔细梳理参考书的知识点并全面进行把握1、基础复习阶段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
2、强化提高阶段3、冲刺阶段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2021年中央财经会计硕士MPACC考研经验分享

2021年中央财经会计硕士MPACC考研经验分享一、初试。
初试就是众所周知的两门,英语2和管理类综合,其中管理类综合又分为三部分:逻辑、数学和写作。
考试是全国统一的,但是个人的情况各有不同,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科,所以复习计划还是要按照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
我和一朋友一起,每天学习时间基本都能保证,约定每周休息一次,各门复习也基本同步进行。
但就考完的情况来看,复习的时间略长一些会更好,这样能够增加一些后期模拟的时间,对提升信心有很大好处。
(一)英语二单词:我认为单词是一项需要持续到考试之前的工作。
背诵初期我用的是《考研英语红宝书》,我最初是认真看了的,虽说最后用法也没能全记下来,但肯定对完型和阅读是有帮助的,最重要的是一词多义要重点记忆,别嫌麻烦。
考研单词其实差不多就是四六级单词合集,但是四六级基本裸考,最初的生词量还是挺大的。
最初一两遍的时候确实挺辛苦的,背完基本又不记得了。
背诵后期是通过阅读一遍做阅读一边记单词练翻译。
主要是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历年真题。
通过前面的记忆,现在把重复出现的较为常见的单词在确认一遍意思,掌握每一个意思及用法。
1.完型完型我一直认为是一个很难提高的题型,考察的知识点又细又多,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补起来的,而且分值不大,所以复习的很晚。
我把英语2历年真题的完型都做了,英语1近几年的真题也挑了一些做了,把在其中遇到的短语和语法点都抄录在本子上,反复看了几遍。
后来发现英语2的完型真的不难,只要做上一些找找语感,读的时候如果能把握大概文意也就能填的差不多。
我做完形一般是做两遍的,第一遍先通读一下,大概填一遍,再按照逻辑关系重新捋一遍。
2.阅读阅读是英语里面的大头,练习的也是最多的。
基本也是一直在做,没有间断过。
我做了《老蒋80篇》里面的后40篇。
前40篇简单了一些而且长度较短,基础好的同学基本可以不用做了,后四十篇可以作为初期的练手。
《老蒋长难句解析》也是挺好的一本教材,这本书看似很薄,但因为都是长难句,读起来是要花上一些时间的。
我考东财会计硕士mpacc的那些事儿

东财会计硕士考研经验关于逻辑:对于逻辑的复习,很多人一开始觉得很迷茫,其实大可不必。
据我所知,貌似只有人文的某些专业开过逻辑课程,大部分人都从未接触过逻辑,你不会,别人也不会,所以千万不要失掉自信。
逻辑主要分为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
初期的逻辑我用的是机工的那本逻辑精点,我觉得很不错,推荐一下!机工的书都是按基础篇、提高篇、模拟冲刺篇来分的,我觉得对于我这种没有接触过逻辑的人来说很适合,基础篇能帮你充分了解理论知识,提高篇可以加深理解,冲刺篇主要就是题了,大量练习,但是有一点,模拟篇只有答案,没有解析。
逻辑这种东西嘛,有时思路很重要,而且往往一道题会有不同的理解,并且都挺有道理,每年的联考真题,判卷老师都会有分歧呢!所以没有解析确实比较让人腻歪,如果时间不够充裕,可以考虑不用做了。
特别建议一下,逻辑的理论知识,最好还是只看一本书。
因为每本书都有自己的思路。
知识都是同样的知识,只是思路不甚相同,看的版本多了,个人觉得思路难免会混乱一些。
后期逻辑我还用了人大出版的逻辑分册和北航出版的逻辑高分指南,做人大的逻辑分册时也看了人大的理论知识讲解,然后做题时总感觉脑子里的思路分了两条线,但是他们互相干扰,每道题都不能完全静心思考,收效甚微,所以干脆搁置不看了,用北航的高分指南时就是只做了习题,没有看讲解,感觉还是蛮有用的,特别是非形式逻辑部分,理论知识看起来感觉没什么,甚至感觉看了没什么用,但是一定要多做题、多练习,在题目中慢慢去体会。
逻辑在很大程度上也考察了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很多逻辑题一道题就一大片,连题干带选项十几二十行,看着就眼晕,但千万不要被吓倒,越是这样的题越是简单越好分析,心理上首先不能输。
逻辑的30道题时间分配是50分钟,平时练习建议掐着时间做题,养成良好习惯,形成紧迫感。
关于数学:会计硕士的数学不考大学数学,考的都是初中高中的数学内容,相对数三来说要简单很多,而且大家基础都不错,所以就更不用担心了。
湖南大学Mpacc会计专硕经验

湖南大学Mpacc会计专硕经验幂学专硕石家庄分校杨帅军整理复试结果未出,趁着闲暇,先写份经验分享吧个人背景介绍:大学是普通重点,会计专业,英语六级467,准备时间大概三个月吧。
初试成绩是244(158+86)下面按照各科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准备的过程,以及一些个人感悟,仅供参考。
刚开始准备时,对于教材摸索良久,想总体给介绍一下。
据我了解,MPacc 按照每一门课,基本上用得较多的是一系列教材,包括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各科分册、各科精点;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教育辅导用书的各科高分指南、各科考前冲刺。
(各科即使差不多每科目均有一本,但不是每一科都有必要入一系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情况以及学长学姐们的经验每科选择两到三本。
)模拟题向来被推荐,如果没有参加培训班,只能在网上买到。
我使用的模拟题(英语8套+综合8套);蒋军虎模拟(机械工业出版社,综合十套);老蒋四套题(英语,不推荐,个人觉得性价比低)逻辑: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逻辑分册》、《逻辑精点》。
我的复习顺序是:分册-精点-精点(第二遍)-分册错题-模拟题(并结合模拟题的错题,复习精点和分册上的知识点,分析错题)。
逻辑分册题量大,可谓是逻辑的题库;分册上的知识点以及解题技巧多从逻辑学原则出发,理解起来较枯燥,解题应用过程中会觉得不是很好用。
逻辑精点题量很少,但题目都如书名,很精典。
另外,精点上的解题技巧并不能涵盖所有的题目,在做模拟题是会碰到一些题目,并不能对应到精点上的知识点。
所以,建议两本书结合使用。
做题时可用铅笔。
以前有经验贴说分册和精点可以做三遍...我感觉做第二遍时还是有记得答案的情况。
可能是我的时间不够长,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
至于冲刺和高分指南,在复试碰到的研友也有反应有做。
逻辑题的重复率有点高,个人认为参考书不要买超过三本。
数学:机工的《数学分册》,北航的《高分指南》和《考前冲刺》。
我的复习顺序:分册-分册错题-高分指南-考前冲刺。
会计硕士(MPACC)考研全面解析

会计硕士(MPACC)考研全面解析会计硕士考研全面解析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专业硕士招生的扶持力度,加强培养专业型人才,专业硕士因其侧重专业技能与实践等特点,正在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2015考研报考总人数为164.9万,其中报考专业学位人数为72.6万,比去年增加5万人,占报名总人数的44%,相比2014考研增加了4个百分点。
那么,在目前已经设置的39种专业硕士中,我们对它们了解多少呢?同学们在报考专硕前对这些学科的专业院校排名及考试要求了解多少呢?在此,凯程老师整理了会计硕士专业考研信息,供备战考研的同学们参考!专业介绍: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英文缩写为MPAcc.设置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是为了培养面向会计职业的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健全和完善我国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队伍,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院校排名: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 厦门大学(985)A+ 10 武汉大学(985) A 19 北京大学(985) A2 东北财经大学A+ 11 天津财经大学A 20 重庆大学(985) A3 上海财经大学A+ 12 北京工商大学A 21 南开大学(985) A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A+ 13 江西财经大学A 22 辽宁大学A5 中国人民大学(985) A+ 14 中山大学(985) A 23 中南大学(985) A6 湖南大学(985) A+ 15 中国海洋大学(985) A 2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A7 中央财经大学A 16 西安交通大学(985) A 25 清华大学(985) A8 西南财经大学A 1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A 26 上海海事大学A9 暨南大学A 18 复旦大学(985) A 27 石河子大学AB+等(42个):上海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江苏大学、新疆财经学院、浙江财经大学、长春税务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山东财政学院、东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吉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四川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商业大学、上海大学、兰州商学院、天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云南大学、山东经济学院、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河北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河海大学、湘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报考条件:非全日制: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从事会计或相关领域实际工作2年以上的在职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硕士考研考研经验必看1 2010年毕业于南京一所非211学校中文系,毕业后回家乡一家制造业公司做着鸡肋一般的工作,2012年6月辞职来苏州,开始我漫长的考研之路。
其实,在正式参加13年考研之前,在12年还工作的时候裸考过南大cc,分数大概在当年国家线10分左右,13年分数137+81,不是很高,数学不好,以上基本情况吧。
一、英语我是7月5日正式开始去苏大图书馆自习。
综合考得也不好,所以略去不谈……说点英语复习的心得吧。
大学四六级裸考一次通过,分数不高,12年裸考的时候英语58,这次是81,考虑难度系数,相当于12年70分的水平吧。
英语用了一本单词书(乱序版),背了四遍吧,阅读用了蒋军虎的80篇,没好好做,150篇,认真做了一遍,不认识的单词都标注了,后来读了2遍,真题用的英语一的,10月份开始做,每天读,有点读烂的那种吧。
12月中旬开始背作文,小作文每种文体背了1篇,大作文背了去年真题1篇,1篇买的真题送的,还买了一本星火英语二的资料,没太看。
今年英语比较简单吧,考场大部分人提前交卷,我也老早写完,但没交,后来我在那1个小时里改了一题阅读,改了2个完型填空吧,结果都改对了,所以不管试卷难易,还是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不能因为简单而掉以轻心吧,几个月都熬过来了,还等不了那一个小时?英语我比较看重单词吧,单词好比一栋大楼的砖头,没有砖头,就算框架再美也是难以完成的,尤其你基础不好的时候更应该好好背单词,还有英语句型就那么多,简单回忆下就好,后面阅读的提高我觉得是水到渠成的问题。
二、专业课关于专业课,我因为跨专业,之前零基础,借贷分不清的那种,所以在开始复习初试的时候,每晚4小时用来看专业课吧,主要是中财和财管,用的是苏大推荐书,哦,一开始看的是注会书,9月份出推荐书才改过来的,到12月底每本看了大概6遍吧。
初试结束后休息了2天继续看专业课。
当时因为综合感觉不好,所以看书状态也不是很好,所以直到2月22日出成绩之前没有看太多,期间主要把成本会计看了好几遍,顺便背背政治(这个最坑爹,因为复试政治一题都没考)。
出初试成绩之后继续去图书馆看书,到复试的时候,中财和财管总共看了十几遍吧,所以书很熟了,那时候比较担心的是审计,没怎么看,主要是看不懂,所以果断放弃。
期间,做了一些注会的题目。
到考前一个星期的时候,我十点钟到家,洗洗弄弄神马的10点半就坐床上开始背审计,背到12点左右吧,主要是一些概念神马的,后来考得两题审计都有背到,总算放心了。
苏大复试专业课比较基础吧,基本是书上浅显的知识,尤其还考了书上原本例题,所以基础很重要吧。
面试很水吧,问了我好几个本科学的知识,一个都没回答出来,果断说不记得了。
后来问了2-3个专业课问题,很简单的那种,如何看待会计的作用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什么不同,简单聊了一些吧。
英语面试是先自我介绍,然后老师随机问一个问题吧,我的是为什么从工作到选择会计,选择这个转变。
前一天都有准备到,所以敞开了说点吧。
苏大一般效率比较低,所以考苏大一定要很有耐心,我之间也有等的几近奔溃的时候,所以和朋友天天吵架。
我在图书馆自习的时候也认识好几个苏大的研友,虽然大家考得专业、学校都不一样,但是苏大的学生总体感觉还蛮和善的。
考上cc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开始。
愿所以努力的考研人再苦再累也要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愿大家都能成功。
会计硕士考研考研经验必看2 简单介绍一下,我12年毕业,当年一战央财,210,失败,12年2月16日去现在的公司报道实习,拿到毕业证转正,一直在工作,中间报考了注会,只过了税法,今年二战人大苏州,240,圆梦。
我只想罗里吧嗦讲讲我的经历,给有同样经历的人打打气。
【一战篇】一、报考心路我本科很普通,心中一直有个名校梦,所以,算是从大一起就开始关注考研这件事,不过,准备工作只限于了解信息还有认真学习高数~该玩玩该吃吃……一路也算顺利,没挣没抢,当了四年学委、拿过各种奖学金、党员、四六级一次性通过、最后的优秀毕业生,除了综合素质方面的奖项,也算拿了不少证书,我就觉得类似国家奖学金这种东西还算有用,可以解决将近两年的学费,所以一直在期末考试前期有努力复习,本科会计,都知道北京的学校中人大会计很牛,我一直想考它,想通过这个证明些什么。
到了大三,真的要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残酷的发现人大会计学硕只招四个人!虽然觉得自己不差劲,但是去跟成百上千的人争4个名额,我不敢,就算看了那么多励志贴相信努力就有回报后还是不敢!这时候,人大会计专硕来我们学校宣讲,我算是知道了此事物的存在,一直觉得像会计这种实践性那么强的专业不应该读研搞学术研究啊,所以曾经还纠结过一段时间到底工作还是考研,最终被名校心态打败,真正确定下来,还是在一次专门去人大听专硕宣讲会之后,挤在人堆里问了个问题,某学长答曰:我觉得人大学硕风险大,专硕性价比高,学费也不算贵,才1万一年。
当时心情很激动,感觉像是发现了一个宝,既注重实践,又相对好考,初等数学、英语、专业课,这些都算是我的强项,学费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贵,多好,就这么定了。
二、备考历程刚好前一年考过一门注会经济法,反正要考专业课,当年就把会计跟财管报了,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买书、寻找自习室、占位,一气呵成。
为了督促自己,专门买了一个很漂亮的本本,名曰考研日志,主要用于记录每日学习流水账,包括几点起床,几点结束,学了XX书的多少页,总结一下,夸夸自己或批评一通,总之很随意。
在扉页上用正楷字写着:2012年人大mpacc+注会会计和财管!加油!于是,从11年4月份开始了我的备考生活,开始时,每天坚持背诵一篇新概念英语3,后期是坚持背英语作文,晚上跑步时默背~白天在没课的时候就跟着一帮研友去上自习,先是把最基础的机工版联考和英语教材做了一遍,算是了解了专硕的题型,然后就开始主攻人大专业课系列教材,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做完一遍后,发现貌似该好好学习注会了,就开始专心用注会教材和轻一学习会计和财管,直到七夕前后,专硕改革的消息传出,说不考专业课和政治了,心里有点动荡,觉得自己算是有把握的一门不考了,剩下的两门区分度很小,有戏吗?还要继续考注会吗?但是,都准备了那么久了,还是坚持下去吧,对先前的安排影响也不算很大,而且我很讨厌背诵,不考政治挺好的。
就这样自我安慰着,一步步继续向前。
直到考完注会,才真正进入到了联考的复习阶段。
我买的都是论坛上前辈们推荐的经典书目,但是显然不够做,特别是到后期,发现没有题可做会很焦虑,就开始到图书馆淘书,每次都能淘到新进的cc专用书,我经常跟同学炫耀,没花多少钱,却做了大量的资料。
我的英语应试水平一直算不错的,高考时破天荒考了140,考六级时,阅读那项将近满分(总分不高),所以,我对自己的英语期待值很高,觉得至少要过八十分,但相应的,复习却没有那么认真了,骄兵必败,绝对是个真理,一开始做英语真题时,阅读一般都是错一个、两个、最多四个,可是,考前我英语的状态特别不好,越做越错,重做真题的时候,居然能把以前一个不错的文章答错3个,我紧张了,越紧张越糟糕,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但有点硬着头皮上战场的意思,最终考试的时候,阅读错了六个,英语只有72分。
联考综合,最初对作文是不知所措,生平最讨厌写作文,因为脑子里存货太少……逻辑也很担忧,因为最初试做逻辑题时,100道能错48道,我觉得我上初中的弟弟都能比我错的少……数学是最有自信的一项,因为高中的时候数学选择填空一般不错,虽然大题都答不完……于是,我的重点关注项目就是逻辑和写作,没事中午的时候会泡图书馆,看看杂志和报纸,借阅些管理类书籍,算是积累素材也算洗涤心灵。
逻辑做了不下几千道的练习题,我特别喜欢周建武的书(具体名字都记不得了,貌似也有一系列),因为借的图书馆的书,所以专门有几张纸填写逻辑题的答案,每次看到密密麻麻的选项中红色的笔迹越来越少就很兴奋。
最终考试时逻辑还算不错,错了大概3个。
数学一直是按部就班的做题找错题,做错题,提高速度,争取保持在3个以内,结果考试的时候错了5个,我一直归因为自己运气不好,蒙的题全错了……写作后期,也就是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就一直拿着写作分册读真题抄真题练真题练模拟题,很快第一篇作文就找到了感觉,第二篇作文跟高考时一样,遇到熟悉的话题还能写写,优美的句子一句都想不出来,本想靠自己的字体加分,后来发现不靠谱,考试时两篇加起来不到30分。
三、择校风波2012年的mpacc可以说是动荡不安,先是改革风波,后又是涨学费一说,我真的很不淡定,尤其是对于后者,当人大招生简章出来之后,两年六万的学费让我动摇了,虽说爸妈一百个支持,可我知道我们家的状况,我不想让他们为难,突然觉得也不是非人大不可,还有那么多学校可选,何必呢,本来从没为择校这件事发愁过的我却在最终报名快截止的时候纠结了很久,我以前没关注过其他学校,所有的信息都那么陌生,看着论坛里大家的推荐,我眼花了,不知道自己的择校标准了,好考?学费便宜?各种凌乱,我报了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已经忘记自己考虑到的是什么因素,而且很果断的交了报名费,而人大那张报名表被我自己放弃了。
后期再跟同学老师交流的时候,他们都觉得我不可思议,怎么报北国会呢?你不是想上名校吗?为什么会突然选择一个新兴者,追求学费低的话,一大把类似北工商首经贸都不高啊,而且他们的会计也不错,我再次纠结了,我不知道怎么选择了,没了人大,其他很多学校在我眼里都分不出伯仲了,最终选择了央财,貌似给自己的理由是,它比人大好考点,因为只招应届生(真不知道当时怎么想的……)也许我一战的失败跟这段时期的纠结有很大关系,目标不定则心不安,心不安,干啥都没劲,总是在纠结,纠结最扰乱情绪最浪费时间……【二战篇】一、考后心态2012年1月4日,考场上自我感觉良好,因为当时的目标是争取做完,我完成了,谁知对了答案之后发现自己最擅长的数学和英语阅读成了失分大项,估分时觉得自己应该能在220左右,进央财复试应该还是可以的,就是没有初试优势而已,话虽那么说,内心一点也放不下,天天刷论坛、关注央财cc的官方微博,大四有一门课叫实习,本想着随便找个单位盖个章应付一下,看着自己那状态实在不想继续,便真找了个单位开始实习,期间知道了成绩210,狠狠的哭了一场,内心还存有一丝丝进复试的希望,直到216的复试线出来之后,我才死心……二、新的选择我一直是个乐观的人,但是面对这样一个自己很在乎的却失败的结果时还是伤心了很长一段时间,虽然总是安慰来安慰我的那些人说,没事,明年继续嘛,我还可以边工作赚点学费赚点社会经验~天知道,那段日子是怎么熬过去的……紧接着就是毕业论文,离校,搬去公司宿舍,自己做饭,挣钱,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我知道自己13年要考注会要二战,但在报名之前决口不提考研的事,一口气报了剩下的四门注会,工作不算忙也不算特别轻松,真正有时间的还是晚上以及周六日,加上我不是一个有毅力和决心的人,好多时间就生生的被我虚度了,后期总是很恐慌,觉得自己再那样下去,13年绝对一无所获,14年我要做什么?开始背单词、去附近的学校上自己,主攻税法和风管两门,因为时间不多了……快报名时,我纠结了,不知道自己要报什么学校,央财肯定不行,因为它只招应届,北工商?北交?国会?北理工?很是纠结,十一回家的时候忍不住跟老爸商量,他说:今年没指望你能考上,好好考你的注会吧,这么工作着不也挺好?敢情我爸妈一直对我不抱希望了,当时挺伤心的,虽然是自己不想让他们关心我考研这件事,怕他们期望大失望大,那也不代表直接死心啊……我的斗志被激发了,心想,好,既然你们都没觉得我能考上,那我就闯一把,我考研就是为了人大,去年鬼使神差的没敢报,今年拼了,反正选学校都快纠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