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诗歌的“理趣”

合集下载

陈师道诗歌理趣

陈师道诗歌理趣

陈师道诗歌理趣
陈师道是一位知名的中国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哲理和思考。

他的诗歌理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思辨哲理:陈师道的诗歌常常涵盖了对人生、宇宙、道德等存在哲学问题的思考。

他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将抽象的哲学概念具象化,使其具有直观性,并给读者带来深刻思考。

2. 自然观察:陈师道热爱大自然,他的诗歌中常常描绘自然景观,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思考,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他深入细致地观察自然现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壮丽。

3. 心灵抒发:陈师道的诗歌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他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抒情的笔触,将内心的感受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4. 爱与人生:陈师道的诗歌中也常表达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

他对爱情的描绘通常细腻而真挚,富有感染力。

对于人生的思考,他触及到了人生的意义和尊严等重大议题,让人不禁深思。

总之,陈师道的诗歌理趣十分广泛,既有深入思考人生的哲理,也有对自然和爱情的感悟。

他的诗歌充满了智慧和思考,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得到一种启示和思考。

诗歌理趣的表现方式

诗歌理趣的表现方式
从表现方式来看,理趣的构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鲜活贴切的意象选择——说理的生动性
意象,不管当作比喻,或是象征,在说理之中是必不可缺的便捷武器,意象的寓义性、形象性、独立性,最适宜于作为理的佐证,弥补说理的空泛性、抽象性和概念性。梅尧臣说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含蓄,方入诗格。”②一个精巧的意象往往可以代替万语千言,把意象当比喻穿插在抒情、议论之中,就如同抽象的说理枝条上开放的花朵,可以使整棵树枝鲜活透亮,生机盎然。试看万卯义的《指南针》:
幽默同滑稽也不完全一样。它们两者虽然在形式上更为接近,都属美学中的“喜剧”范畴,都以笑为其主要的审美特征。然而,滑稽的对象主要是不正常、不合理或表里不符的事物,是那些丑的事物自炫为美,装腔作势,(如酸秀才装斯文),或者外丑里不丑,似丑实美,(如《七品芝麻官》中的芝麻官),故而滑稽往往采用高度夸张、笨拙、荒诞的表现形式,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大笑中意识到一种以美审丑的胜利感、愉悦感。滑稽的表现形式大多是赤裸裸外露的,缺乏引人回味的余韵,故而它适用于相声、小品,也不大适宜于歌曲。
…………
你的辉煌敏锐的才智,/也许很多人要用诗歌来赞美。/我对你说实话,并不感到惭愧:/洛彩德几乎不认识字。/要是她不知怎么说话,/爱情替她表达了思想。/呀!为什么我不能爱你/像从前爱洛彩德一样?
她没有你那样美丽,/甚至她的心肠不如你柔软温存;/真的,她向那喜欢听她说话的情人,/转动秋波时也没有你那种蜜意柔情,/但是她使我真个销魂,/拿去了我怀念的青春。/呀!为什么我不能爱你,/像从前爱洛彩德一样?
三、欲显还隐的底蕴揭示——说理的含蓄性
中国人画龙讲究只画数鳞片爪,不见全身。古人读诗欣赏那种“文外之旨”,“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⑤这同法国诗人马拉美主张的“诗应当永远是个谜”有点不谋而合。这种强调艺术神秘性的见解,自然不适用于一切艺术,但对于某些哲理诗来说,倒有一定道理。如果采用一些含蓄曲折的方式半吞半吐、欲说还罢,像猜谜一般把谜底藏起,或者露一半藏一半让读者自己去揭开,那就会增添一种催人思考的乐趣,也可使好奇心得到满足。意大利诗人马佐尼说:“作为一种理论的功能,诗的目的在于产生惊奇感。”⑥我国以风趣达观著称的文豪苏轼就爱写这类诗,试看他的《琴诗》:

宋代诗歌理趣

宋代诗歌理趣

宋代诗歌理趣
《宋代诗歌的理趣》
哎呀呀,要说这宋代诗歌的理趣啊,我就想起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

有一次我去公园闲逛,那正是一个阳光特别好的日子哟。

我走着走着,就看到湖边有棵柳树,那柳枝随风飘啊飘的,特别好看。

我就站在那儿看呀看,突然就想到了宋代诗人贺铸的那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你说这诗人多有意思呀,把那看不见摸不着的闲情,用这一川烟草、满城风絮还有梅子黄时雨给形容出来了,太绝了吧!就像我看着这柳树,我也能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美感和韵味呢。

然后我又接着走,看到了一群小孩子在那嘻嘻哈哈地玩耍,他们天真无邪的样子,让我又想起了宋代诗歌里那些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描写。

这些诗歌就像是一个个小窗口,让我们能看到宋代人的生活百态,看到他们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

真的特别神奇呢!
我就这么一边逛着公园,一边想着宋代诗歌理趣的这些事儿,感觉这一天都变得特别有意思了。

原来诗歌离我们的生活这么近呀,就在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里藏着呢。

这宋代诗歌的理趣呀,还真是值得我们好好去品味一番呢!。

陈师道诗歌理趣

陈师道诗歌理趣

陈师道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歌以理趣
见长。

所谓理趣,是指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和意义,让人在欣
赏诗歌的同时,也能获得一种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陈师道的诗歌大多以自然为主题,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妙与
神秘。

他在诗歌中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通过细腻的描
写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生命、自然、人性等
主题的思考。

例如,他的《登幽州台歌》中写到:“前不见古人,后不
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歌以天地
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他
对生命和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陈师道的诗歌还注重表现个性和独立思考,反对当时流行
的华丽的宫廷诗歌和跟风的文学现象。

他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表达了对时代和人类命运的关注。

总之,陈师道的诗歌以其深邃的理趣和独特的个性,成为
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和传诵。

水中盐,蜜中花,冥合圆显——诗歌情感鉴赏之“理趣”探微

水中盐,蜜中花,冥合圆显——诗歌情感鉴赏之“理趣”探微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为了探情,近年来,各地试卷已将唐诗翻了个遍。

其实,唐宋诗各有特色。

《诗词散论·宋诗》中说:“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

”近年来,命题者逐渐青睐宋诗,关注宋诗理趣的考查。

下面就结合“理趣诗”的特点,来探究一下“理趣诗”的赏析与解答。

水中盐,蜜中花,冥合圆显——诗歌情感鉴赏之“理趣”探微曹春华一、探“理”主持人:朱东林阅读空间Y备考指津理趣诗不同于一般的哲理诗和议论诗,,清代学者史震林为“趣者,生气与灵机 所谓“生气与灵机”,指的是诗歌的达情感。

如古诗中诗人常常以竹自喻,表达正直、有节操等优秀品格。

有时咏物诗也会运用象征手法,揭示物象包含的精神、品质等。

如例④,牡丹象征的就是华而不二、悟“趣”接下来,我们以高考诗歌来检测一下我们的理解。

1.【2020题目。

读 史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①,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②,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

②糟粕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古人之糟魄已夫。

”题目:启示?2.【2020年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宋诗,苦 笋陆 游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徵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曾说,别人认为魏徵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题目: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徵处?请简要分析。

遍性道理,给读者以启发,让人明理。

5. 运用修辞:修辞是诗歌最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哲理诗也不例外,借助它们,诗歌表达才会更生动,内容才会更深刻。

如例⑨⑩就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升华了哲理。

(二)从诗歌题材看:“理趣”多见于山水诗、咏物诗、咏史诗等题材的诗歌中。

它们或包含于景象、物象的描写之中,或存在于史实的叙述里面,当然也会借助于一定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

三、说“理”道“趣”钱锺书在《谈艺录》中曾对理趣诗这样评价:“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所谓冥合圆显者也。

从苏轼诗歌中见理趣

从苏轼诗歌中见理趣

从苏轼诗歌中见理趣苏轼一生都在北宋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既不见容于新党,亦不见谅于旧党,在近四十年的官宦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贬谪中度过,饱尝宦海沉浮之苦。

然而苏轼不但超越了生命的逆境,同时也超越了生命的顺境;处逆境泰然,处顺境淡然,于升沉荣辱间游刃有余,并将他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与社会人生的深刻体察外化于大量的诗歌中,折射出一种理趣之美。

“理趣”,顾名思义,是要说理而有趣。

“理”是对社会人生的真知灼见,是哲理。

“趣”是生动盎然的意趣,是能感发读者的审美趣味。

说理,不能长篇大论,晦涩难懂。

有趣,要求充满趣味与韵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其实,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思想,语言的功能是铸成意象,然后由意象来传达思想。

所以,最好的语言应该是能铸造鲜明的意象,通过意象来表现灵魂、领悟思想。

苏轼的理趣之作,就是通过意象的铸造来完成的。

下面分别以其诗词的代表作《和子由渑池怀旧》《惠崇春江晚景》《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第六》(其三)为例,探讨苏轼是如何通过意象的铸造来折射理趣之美的。

1、山水诗中见理趣以《和子由渑池怀旧》为例:“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人长困蹇驴嘶。

”这首诗写了苏轼几年前与弟苏辙(字子由)一起路过河南渑池县一寺院,与老僧言谈十分默契。

由于突发灵感,苏轼便于寺院破墙上即兴题诗一首,以抒发自己的感悟。

几年之后,苏轼与弟苏辙故地重游。

此时,老僧已死,旧题诗句已不见踪影,诗人由此感叹人生聚散无常,就像鸿雁在雪上留下爪印一样,待到雪干之后便什么也没有了。

诗中饱含着诗人对自身生命的真挚体验。

诗句以雪泥鸿爪为喻,说明了一个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由于世途坎坷,沧海桑田,变幻多故,早年的经历、思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毕竟会深印脑中,诗中饱含了几多感慨,浓缩了人生几多艰辛,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万千,反映出诗人处在颠沛之中的乐观精神。

2、题画诗中见理趣以《惠崇春江晚景》为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唐诗宋诗理趣

唐诗宋诗理趣

唐诗宋诗理趣
唐诗和宋诗在理趣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唐诗以意兴取胜,而宋诗以理趣取胜。

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而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唐诗表现上韵流言外,风格上多比兴,作法上婉而微,而宋诗表现上意尽其中,风格上多赋,作法上径以直。

在理趣方面,宋诗更胜一筹。

宋人从万物中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包括一些生活的哲理。

例如苏轼的诗就始终理趣盎然,例如《琴诗》中“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通过琴声的来源提出了主观意识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发生的感应与交流的问题。

唐诗和宋诗在理趣方面各有千秋,但宋诗在理趣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

1/ 1。

品味古典诗歌中的“理趣”

品味古典诗歌中的“理趣”

品味古典诗歌中的“理趣”就古典诗歌而言,其本质是抒情的,但也有一些诗人不甘拘泥于此,常常将在人生中觉悟出的“理”融进诗中,从而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然而单有“理”,没有诗的形象,还算不得真正的诗,那只能是以诗的外在形式所讲的“理”。

清人沈德潜在《清诗别裁集》中说:“诗不能离理,然贵有理趣,不贵有理语。

”“趣”者,艺术趣味也。

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说:“若夫理趣,则理寓物中,物包理内,物秉理成,理因物显。

”也就是说,艺术作品中的“理”,绝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它总是圆融在具体的“物”中,了无痕迹却意味深长。

而这样的“理趣”,在具体的古典诗歌中显现的方式又是不同的。

一、以“景”寓“理”诗人笔下的“景”,常常烙上了主观的意念,这样的意念又不露痕迹地让人体悟出一种“理”。

如岑参的《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就是一首将“理趣”溶解在自然景象中的佳作,读来耐人寻味。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梁园又名兔园,俗称竹园,为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

当年梁孝王在园中设宴,一代才子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然而那曾一度百鸟鸣啭、繁花满枝、群贤云集之所,早已封禁在历史的深处。

而今的梁园只剩下乱鸦聒噪,一片萧瑟,唯有庭园中的树木枝繁叶茂,在一片萧条之中凸显出它的艳丽。

诗的第一联,极言现今梁园的萧条、颓败,紧接着以老树孤花之景来寓理:江河不废,人生易谢,盛衰无常。

诗人借助于景观的变化,让读者自然地悟及事理,且事理隐露而不明显,诗意盎然。

我们熟知的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写诗人在游园不值的失望之余,却意外地看到墙头上跳跃着的“一枝红杏”。

这样的“一枝红杏”,给诗人带来一份惊喜,让诗人心中领略到了“满园春色”。

“失落”与“获得”,就这样并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是诗中让人联想出的“道”;“春色”一旦“满园”,即使墙围门闭,也无法阻挡“一枝红杏”向人们宣告春天的到来,这又是诗中让人悟觉出的“理”。

杨万里诗歌的童趣与理趣

杨万里诗歌的童趣与理趣

杨万里诗歌的童趣与理趣杨万里,字伯仁,晚号富山居士,清代著名的文学大家。

他的诗歌以自然、清新、朴素为特点,同时融合了童趣与理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杨万里的诗歌中富有童趣,不论是描写自然的物象还是抒情,都有着孩童的纯真与天真。

在他的诗歌中,常常描绘一些自然的景象,如春天的小草,夏季的蝉声等等,这种诗歌让人感受到诗人眼中的自然是多么美妙,每一种自然现象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就像孩子们一样,抱有着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

杨万里的童趣中也包含着诗人乐观进取的精神,他的诗歌充满了自信和不惧困难的情感,如《临江仙·滨江怀古》中所写:“舟过吴淞两岸鲜,忽见前湖起一泉。

生怕问来人不识,小儿牵出作陶人。

”杨万里在诗中小孩子一样充满好奇地寻找着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敢于冒险并享受其中的乐趣。

诗歌中也流露了他的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像《题我的小院》中所写:“庭前常种花几许,午后时想懒攀枝。

人生岂不如此事,今年莫棄一场花。

”这句诗表明了诗人看待生活的积极态度,不论风雨还是晴空,他都能够悠然自得地享受生活,乐观向上,活出了自己的风采和才华。

除了具有童趣的文学风格以外,杨万里的诗歌也富有理趣,他的诗篇经常表现出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比如说,在《长干行》中,杨万里以自己的思维深度和生命的执着写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杨万里的诗歌常常运用寓言、对古代典故的诠释,来表现出他对生活与人文之间的深刻探究和感悟,善于从人文尺度解读大自然尺度。

在杨万里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界的卓越景观瑰丽的赞颂,以及他对生命的无私奉献和对自由的追求等等,这些显然都是深刻而具体的思想与感受的表现。

总之,杨万里的诗歌既充满了童趣也富于理趣,他有着超时代的创作力和人间的温情,折射出一种诗人的独特风采和思想精髓。

在杨万里的笔下,诗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文人游戏,而是生动的自然、亲近的风景以及丰富多彩的人生。

他的诗歌中,自然和人类的和谐成为主题,童趣和理趣成为基调,给人一种宽阔的生命视野和深邃的文化底蕴。

摘编自张少康《谈谈诗歌的“理趣”》现代文阅读答案“理趣”这个说法是宋人首先提出来的

摘编自张少康《谈谈诗歌的“理趣”》现代文阅读答案“理趣”这个说法是宋人首先提出来的

摘编自张少康《谈谈诗歌的“理趣”》现代文阅读答案“理趣”这个说法是宋人首先提出来的一、现代文阅读答案(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理趣”这个说法是宋人首先提出来的。

“理趣”,顾名思义,是要说理而有趣。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和宋诗的特点有密切关系的。

宋诗由于受理学泛滥和韩愈“以文为诗”的影响,与唐诗以抒情为主的特点不同,比较侧重于说理。

明代李梦阳就说过“宋人主理”的话。

然而,过分强调说理,有可能使诗歌变得枯燥、乏味,产生概念化的缺点,甚至于损害和忽略了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而以一般理论文章的思维去写诗,其结果就会像宋代道学家以及受他们影响的某些诗歌一样,成为“理学语录讲义之押韵者”。

那么,怎样才能使诗歌虽以说理为主,而又不违背艺术本身的特殊规律呢?这就要使诗歌中的理和趣相统一,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所谓“趣”,是针对诗歌的艺术特征而说的,要求诗歌能够感发读者的审美趣味。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其实并非否定“理”,而是强调仅仅有“理”不能算诗,诗还必须有“趣”。

宋代多数诗人,包括一些道学家写的诗,也是注意到了诗歌中的“理”是应当有“趣”的。

比如北宋的程颢曾赞扬石曼卿的两句诗“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是“形容的浩然之气”的状况的。

诗歌的“理趣”虽然主要表现在以生动具体的美的形象去表现特定的某个生活真理,但是也并不仅仅在此。

有“理趣”的诗歌也不完全排斥“以理语入诗”。

诗歌并不是绝对地不能写“理语”,问题要看这种“理语”在全诗中所起的地位和作用。

如果它是和全诗的艺术形象和谐统一,而且也是它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的话,那么这种“理语”不仅可以“入诗”,往往还是十分必要、不可缺少的。

注重“理趣”虽是宋诗的重要特点,但它的渊源却是很早的。

袁枚《随园诗话》说:“或云:‘诗无理语。

’予谓不然。

《大雅》:‘于缉熙敬止’;‘不闻亦式,不谏亦入’:何尝非理语?何等古妙?”玄言诗坠入“理障”,历来是大家所否定的,但像陶渊明、谢灵运这样有成就的诗人,也常在诗中表现“玄旨”,却并不影响他们诗作的艺术水平。

中学语文课本中古典诗歌的理趣

中学语文课本中古典诗歌的理趣

似 可从 诗 中 感受 到 作 者 在告 诉 人 们 实 践 的重 要 虽 然
“ 者 之 用 心 未 必 然 .而读 者 之 用 心 何 必 不然 ”谭 献 作 (
化 修 养 但 中 学 生 在 阅 读 古 典 诗 歌 时 .往 往 偏 爱 写
景 状 物 之 作 , 忽 视 蕴 含 哲 理 之 篇 。作 为 语 文 教 师 , 而
社 近 . 冠 简 朴 古 风 存 。 今 若 许 闲 乘 月 . 杖 无 时 夜 衣 从 拄
这 首诗 . 者 本 无 意 于说 理 . 于不 经 意 中衍 生 出 作 却
再 酬 的尾 联 : 叩 门 。 ”初 语 第 一 册) 中颔 联 写 山行 的特 殊 感 受 : f 诗 漫 哲 理 。 如刘 禹锡 《 乐 天扬 州初 逢 席 上 见赠 》 步 曲 折 山径 . 见 山势 缭 绕 , 要 挡 住 诗 人 前 行 之 路 , 忽 像
式 :

王 勃 《 杜 少 府 之 任 蜀 州 》 “ 阙辅 三秦 , 烟 望 送 :城 风 五 津 。与君 离 别 意 . 同是 宦 游 人 。海 内 存 知 己 , 涯 若 天 比邻 无 为 在 歧 路 . 儿女 共 沾 巾 。” 初 语 第 三册 ) 中 ( 诗
颈 联 在 前 文抒 情 的 基 础 上 作 别 后 想 象 . 知心 朋 友 绝 以
正 在 迷 茫 之 际 . 远 处 点 点 花 木 忽 隐 忽 现 . 不 正 告 见 这 诉 人 们 道 路 曲折 、 途 光 明吗 ? 两 句 诗 不 仅 写 景 , 前 这 且
“ 舟 侧 畔千 帆 过 , 前 头 万木 春 。”初 语 第 三册 ) 沉 病树 ( 作
者 以沉 舟 、 树 自喻 , 怅 而 达 观 。 人 引 用此 联 , 赋 病 惆 后 又 于 它新 意 . 育 人们 不 可 消极 沉 沦 , 当积 极 进取 。 教 应

浅谈陶渊明诗的理趣

浅谈陶渊明诗的理趣

浅谈陶渊明诗的理趣
陶渊明是宋代伟大的文豪,他的诗作极富哲理性,意象巧妙精美,
博大精深,对节俭和爱护环境有着一定的启示与深刻的思想。

他的诗作大多写关于崇尚和谐的家庭生活,恋爱,感恩国家以及尊重
他的信念的思想。

他的绝句诗具有清新的韵味,在五言八句中充满着
智慧,深刻刻画出人类的孤独感,反映出无限善良、忧患、节俭的生活。

此外,他的廉洁和节俭的性格也得到了广泛的肯定,成为了宋代
哀叹制度和政府行为的良好标杆。

陶渊明的诗不仅充满崇高的哲理,也展现了他心中坚定的友爱、亲情、敬畏等优秀品质。

通过他的诗作我们可以发现,在任何社会和文化背
景下,一颗纯真的心都不会改变,只要我们的内心仍然对它们保持着
一颗爱的种子,它们就会在无限的伟大里绽放出它们独特而恒久而美
丽的花朵。

宋代理趣诗赏析

宋代理趣诗赏析

宋代理趣诗赏析
宋代理趣诗的代表人物是朱熹。

他的《观书有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通过描绘池塘在春风和太阳照耀下的景象,表达了世界万物的道理。

这首诗的理趣在于,它暗示了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学习,才能真正理解世界的奥秘和智慧。

另一首有名的理趣诗是王安石的《孤桐》。

这首诗通过描绘梧桐树的高大和枝干的曲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格正直和坚韧不屈的追求。

诗歌的理趣在于,它强调了只有像梧桐树一样,经历风雨和挫折,才能真正成为伟大的人物。

总体而言,宋代理趣诗注重通过自然和人生现象来揭示深刻的道理,诗歌语言简练精辟,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

这些诗歌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后人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理趣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理趣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理趣——《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四陈友冰一、何谓理趣有这么两首诗,它们咏歌的是同一个对象,但表现手法却截然不同,只要比较一下就知道他们的差别所在。

一首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另一首是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无须多加分析即可看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旨在惊叹庐山瀑布的神奇壮观,重在艺术形象的塑造,其途径主要是通过夸张、想象等浪漫手法来完成的。

西林壁是庐山西林寺的一座墙壁。

苏轼此诗与西林寺并无关系,也是抒发在庐山生发的感慨。

这种感慨并非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夸张庐山瀑布的壮美神秀,而是意在阐述自己由此生发的人生感受:前两句是要告诉人们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各异;后两句则揭示“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个生活哲理。

如果说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首浪漫主义杰作的话,苏轼的《题西林壁》则是首充满理趣的哲理诗。

所谓诗中的理趣,是指诗中蕴含或意在阐发某种人生哲理,读者也能从中得到某种人生的感悟。

这里要指出的是:诗中的理趣与哲理诗不是同一个概念。

哲理诗主要用来阐发某种人生哲理,其表达方式主要是议论,而非描景、叙事和抒情;诗中的理趣只是诗中蕴含有某种人生哲理或某种领悟,其表现手法并不排除叙事、描景和抒情,甚至主要是叙事或描景抒情。

像我们熟悉的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歌主要叙述诗人隐居中的感受,其中像“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句都蕴有丰厚的人生哲理,且不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和其中含蕴的归隐之趣,“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所表达的老庄忘言之境,即使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类描述,它也意在告诉我们:鸟倦飞而知还,夕阳西下时刻也飞回山峦。

谈谈理趣诗的鉴赏

谈谈理趣诗的鉴赏

谈谈理趣诗的鉴赏我国古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在诗歌的国度里,有一部分是以“理趣”独领风骚的。

所谓理趣诗,是指诗歌中含有一定的哲理。

一些理趣诗因富含深刻的哲理而流传千古,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诗句,人们都耳熟能详。

以下谈谈理趣诗的鉴赏途径:一、直陈式说理即通过议论直接阐明一个道理。

例如陶渊明的《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这首诗直接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光阴易逝,时不我待,要惜时勤奋。

诗歌直接说理,语言浅显,却寓意深刻。

再如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

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肤浅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整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却见解独到,直陈做学问、求知识的真正经验,即使在知识更新的今天,仍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二、借用修辞说理借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式把抽象的哲理融于形象的修辞表达中。

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两首诗是以比喻来说理的成功作品。

第一首是说:水塘虽然不大,但因为有活水不断地充实,就能清晰细微地映照出大千世界中不断变幻的天地万物。

诗人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一个道理:一个人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才能保持头脑的活力和思维的敏捷,不断认识社会的新事物,适应社会的新发展。

第二首以水涨船行喻出这样一个道理:要善于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在事物的变化过程中,依靠其有利条件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再如杜甫的《后游》: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采用拟人手法,是说山水景胜、花柳姿态,它们无私心,等待着人们去欣赏,从而引发出大自然是毫无私心的道理。

陈师道诗歌理趣

陈师道诗歌理趣

陈师道诗歌理趣
陈师道(1912-1991),江苏南京人,中国现代詩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陈师道的诗歌理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爱国情怀:陈师道是一个有着浓厚爱国情怀的诗人,他的诗中常常表达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和关怀,透露出对时局和社会的深切思考。

2. 自然反思:陈师道的诗歌中常常以自然景物为依托,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描写,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自己对人生、存在、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3. 忧国忧民:陈师道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阶层不平等、政治腐败、战争冲突等问题的不满和希冀。

4. 神秘浪漫:陈师道的诗歌中有着神秘和浪漫的色彩,他常常借助象征性的意象和隐喻,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总之,陈师道的诗歌理趣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和社会关怀,注重自然观察和思考,同时散发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艺术气息。

他的诗歌作品对于中国现代诗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陈师道诗歌理趣

陈师道诗歌理趣

陈师道诗歌理趣
陈师道是中国明代的一位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新淡雅、意境深远而著称。

陈师道的诗歌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情感的独特理趣。

首先,陈师道的诗歌具有浓厚的自然主题。

他喜欢以自然景色、季节变迁和动物植物为题材,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与优雅。

他对山水的描写充满了情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山川的雄伟壮丽和江河的奔腾激荡。

在他的诗中,常常能够感受到他与大自然的亲密联系,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其次,陈师道的诗歌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他对人生的诗意感悟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间的思考。

他常常从一些细小的事物中发现人生的哲理,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描绘,表达出对时光匆匆的感叹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他的诗歌思想深邃、意味深长,给人以深度思考人生的启发。

此外,陈师道的诗歌弥漫着浓郁的情感色彩。

他善于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勾勒出了复杂的情感世界。

他的诗歌情感丰富而真挚,既有对亲人和朋友的深情厚意,又有对爱情和离别的伤感和思念。

总的来说,陈师道的诗歌理趣在于他对自然、人生和情感的感悟和表达。

从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情感的真挚表达。

他的诗歌语言精炼,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度思考和情感共鸣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诗歌的“理趣”作者:张少康我国古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在琳琅满目的诗歌画廊里,有一部分是以“理趣”见长而引人入胜的。

比如苏轼著名的七绝《题西林壁》写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说理诗,但是它十分生动有趣。

苏轼以身处庐山为喻,说明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一个人如果陷在某个具体的环境或事件之中,不能摆脱出来,那就无法全面、客观地去认识这个环境和事件的真相,往往容易产生片面性和主观性。

后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几乎成了大家所常用的成语典故。

这就是我国古代传统所说富有“理趣”的诗作。

“理趣”这个说法是宋人首先提出来的。

包恢在《答曾子华论诗》一文中说:“古人于诗不苟作,不多作。

而或一诗之出,必极天下之至精,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

”(《敝帚稿略》卷二)包恢认为凡“状理”好的诗,必能做到“理趣浑然”。

“理趣”,顾名思义,是要说理而有趣。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和宋诗的特点有密切关系的。

宋诗由于受理学泛滥和韩愈“以文为诗”的影响,与唐诗以抒情为主的特点不同,比较侧重于说理。

明代的丰梦阳就说过“宋人主理”(《缶音集序》)的话,然而,过分强调说理,有可能使诗歌变得枯燥乏味,产生概念化的缺点,甚至于损害和忽略了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而以写一般理论文章的抽象思维方法去写诗,其结果就会象宋代道学家以及受他们影响的某些诗歌一样,成为理学“语录讲义之押韵者”。

那么,怎样才能使诗歌虽以说理为主,而又不违背艺术本身的特殊规律呢?这就要使诗歌中的理和趣相统一,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所谓“趣”是针对诗歌的艺术特征而说的,要求诗歌能够感发读者的审美趣味。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其实井非否定“理”,而是强调仅仅有“理”不能算诗,诗还必须有“趣”。

我国古代有许多文艺家都认为诗歌贵有“理趣”,而不能坠入“理障”或“理臼”。

所谓“理障”和“理臼”,都是指说理诗中那些违背了艺术特殊规律、丧失了审美特性的作品而言的。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程邵好淡理,而为理缚,现障也。

”这是说程颢、程颐、邵雍这些道学家的诗歌只有于巴巴的理学说教,而缺乏美的形象。

这一点清人沈德潜在《说诗啐语》中曾引用杜诗和邵雍诗作过对比分析。

他说: 杜诗:“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俱入理趣。

邵子则云:“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以理语成诗矣。

杜甫所写是从具体的生活感受中所领梧出来的一些道理。

他在《后游》诗中从山水胜景、花柳倩姿中体会到大自然是毫无私心的;在《秋野》诗中从水深鱼乐、林茂鸟归体会到必须有清明政治,百姓方能安居乐业;在《江亭》诗中从“水流”、“云在”认识到自然界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在运行的,懂得这一点,那么人们非分竞争的心思、飞驰的意念也都自然消失了。

这些道理不是以抽象的概念。

推理来表达的。

可是象邵雍的诗则纯粹是讲理学教条,说明阳气初动、万物未生,必待阴阳二气之和合方能产生万物,这样的诗毫无美的形象,显然是坠入“理障”而无“理趣”之作。

不过,宋代多数诗人,包括一些道学家写的诗,也是注意到了诗歌中的“理”是应当有“趣”的。

比如北宋的程颢曾赞扬石曼卿的两句诗:“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是“形容得浩然之气”的状况的。

(参见《河南程氏外书》时氏本拾遗)宋人吴子良《林下偶谈》卷四中曾举出南宋初年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理学家叶适的许多诗句,指出它们都是借助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表达一定“义理”的。

如《送潘德久》、《丁少明挽诗》,《题王叔范自耕园》三首诗,都是在生动的形象之中寓以某种“义理”,这比抽象的说理,不仅可使读者容易理解,也能体会得更深切。

但是,宋诗中脍炙人口、理趣盎然的作品还不是这样一些近乎理学图解式的诗歌,而是象我们前面所举苏轼的《题西林壁》之类的作品。

也就是说,真正以“理趣”而为大家所喜爱又有高度艺术水平的,是那些善于通过具体、形象的描写来揭示某种生活真理的诗歌。

如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雪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是苏轼给他弟弟苏辙的一首诗,写的是诗人回忆当年与弟弟进京应举时路过渑池县,借宿寺庙内,在寺壁题诗的往事。

诗中以前四句以雪泥鸿爪为喻,说明了一个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由于世途坎坷,沧海桑田,变幻多故,早年的经历、理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万千。

这样的诗乍一读来并不觉得是说理,但是仔细体会一下,就会感到其中寓有很深刻的道理。

在宋诗中,有一些完全是写景诗或抒情诗,但其中往往也含有说理的成分,并且由于其寓理深刻又具有理趣,所以成为全诗的“警策”之语。

比如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写道: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扑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从全诗来说,这是一首游记般的描写农村风光的诗歌。

可是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既是实景描绘,却又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由于这两句诗的深刻的哲理内容,使这首诗也被传诵千古了。

又比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写道: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从描写春景来说,此诗亦无特别出色之处。

然而“春江水暖鸭先知”勾,则生动地写出了一个很普通的客观真理:由于鸭子喜欢游水觅食,故而能最先体会到春天的来临,水温的上升。

它告诉我们:只有经常和某种事物相接触,也最熟悉它的人,才能最敏锐地发现它的任何细微的变化。

正是“理趣”使苏轼、陆游的这些诗中名句得到了家喻户晓的广泛传播。

诗歌的“理趣”虽然主要表现在以生动具体的美的形象去表现特定的某个生活真理,但是也并不仅仅在此。

有“理趣”的诗歌也不完全排斥“以理语入诗”。

诗歌并不是绝对地不能写“理语”,问题是要看这种“理语”在全诗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如果它是和全诗的艺术形象和谐地统一,而且也是它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的话,那么,这种“理语”不仅可以“入诗”,往往还是十分必要、不可缺少的。

比如杜甫的名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就有不少议论说理的内容。

比如: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向太阳,物性固难夺。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话。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这些虽都是比较抽象的议论、说理,但是我们读起来毫无概念化的感觉,反而觉得它非常真实、亲切地展现了社甫忧国忧民的崇高心灵世界。

它是和全诗的整体形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是创造杜甫这个诗人自我形象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注重“理趣”虽是宋诗的重要特点,但它的渊源却是很早的。

袁枚《随园诗活》卷三云:“或云:‘诗无理语。

’予谓不然。

《大雅》:‘于缉熙敬止’;‘不闻亦式,不谏亦入’;何尝非理语?何等古妙?”《大雅》中这两句都是歌颂、赞美周文王的。

上句见于《文王》,颂扬他奋发前进;下句见子《思齐》,说文王能虚心听取臣民意见,采纳谏言。

在六朝有不少诗人以老庄玄学哲理入诗。

玄言诗坠入“理障”,历来是大家所否定的,但象陶渊明、谢灵运这样有成就的诗人,也常在诗中表现“玄旨”,却并不影响他们诗作的艺术水平。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陶谢用理语各有胜境。

钟嵘《诗品》称‘孙绰、许询、桓,庚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此由乏理趣耳,夫岂尚理之过哉!”这话说得是有道理的。

比如谢灵运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末尾四句全写“玄理”:“虑淡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但这是诗人从对傍晚的山水风光中感受和体会到的,它和“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这样优美、秀丽的景色描写,不可分割地紧紧联系在一起。

正如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一诗时所说:“理语入诗,而不觉其腐,全在骨高。

”所谓。

“腐”即指坠入“理障”,而“骨高”正指有“理趣”。

又如陶诗《饮酒》第十七首写道: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此诗后半亦纯是说理,然亦不入“理障”,而有“理趣”。

陶渊明讲的是应当急流勇退,脱离黑暗官场,隐居田园的道理。

它使前四句形象描写的寓意更加鲜明,并且深化了。

所以王夫之在《古诗评选》中称赞这首诗是“真理真诗”,“说理诗必如此,乃不愧作者”。

唐代由于佛教的兴盛,特别是禅宗思想的广泛流行,使不少诗人常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禅理。

以禅理入诗特别讲究体现禅趣,而切忌堆砌惮语。

沈德潜在《虞山释律然息影斋诗钞序》一文中说:“诗贵有禅理禅趣,不贵有禅语。

王右丞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松风吹解苇,山月照弹琴’;韦苏州诗:‘经声在深竹,高斋空掩扉’,‘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柳汉曹诗:‘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皆能悟入上乘。

”他所举的王维、韦应物、柳宗元等的诗例,都体现了一种禅宗的空寂之旨,但又都是寓于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之中的。

既有禅宗哲理,又有诱人的美的形象,是两者的融合统一。

它和有些纯以禅语写的诗,如王维的《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中写的“欲问义心义,遥知空对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之类,就根本不同了。

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提倡儒学的思潮逐渐有所发展。

杜甫在他的诗中就常以儒家义理入诗,到中唐随着韩愈等提倡“文以载道”,更有所发展。

所有这一切,显然对宋诗中“理趣”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说来诗中的“理趣”正是对我国古代诗歌中“理趣”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