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简单机械和功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重点考点:功和简单机械

中考物理重点考点:功和简单机械

中考物理重点考点:功和简单机械
一、杠杆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2、动力: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3、阻力:作用在杠杆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的平衡条件:
三种杠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
二、其他复杂机械
定滑轮特点:〔轴固定不动〕不省力,但能改动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疏忽摩擦和动滑轮重〕,但不能改动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滑轮组:1、运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即F=G/n〔G为总重,n为承当重物绳子断数〕2、S=nh〔n同上,h为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3、奇动〔滑轮〕、偶定〔滑轮〕。

轮轴: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能绕共同轴线旋转的复杂机械;动力作用在轮上省力,作用在轴上费力。

斜面:〔为了省力〕斜面粗糙水平一定,坡度越小,越省力。

运用:盘山公路、螺旋千斤顶等。

初中物理37 总复习(十二) 简单机械和功

初中物理37 总复习(十二)  简单机械和功

总复习(十二) 简单机械和功一.[基础知识]二. [学习指导]1.使用杠杆工作时,怎样才能做到最省力?由杠杆平衡条件: 2211L F L F ⨯=⨯,可变形为1221L L F F =,由此可看出:当作用在杠杆上的阻力F 2和阻力臂L 2一定时,动力臂L 1越长,使杠杆平衡所需动力就越小. 即动力臂越长越省力.为了使动力臂最长,施加的动力必须满足如下两个条件:(1)动力的作用点应在杠杆上距离支点最远处;(2)动力的方向应垂直于支点跟动力作用点的连线(该连线即最长的动力臂).例1.有一根曲臂杠杆如图15-1所示,O 是支点,B 点挂重物G .要使杠杆在如图位置平衡,请画出所用最小力的示意图.解: 根据最省力的条件: 动力F必须作用在离支点最远的A点,其方向应垂直于OA连线,图15-2即所示的F即为所求.例2.有一半径为R,重为G的圆桶,要使它缓慢滚上高为h的台阶,至少要施加多大的力?分析:圆桶在动力作用下滚上台阶的过程中相当于杠杆,其支点是台阶的边缘C点,桶的重力G充当阻力,“缓慢”可视为匀速转——平衡.根据最省力条件,动力应作用在过C点的桶直径的另一端点A,方向与直径AC垂直,即圆桶的切线方向如图15-3所示.解: 动力臂: L1=2R,根据勾股定理: 22222)(hRROBOCBCL--=-===)2(hRh-,施加最小动力: F=)2(212hRhRGGLL-=.2.一个杠杆平衡后,若将两个力的作用点在杠杆上移动相同的距离;或两个力的大小发生相同的变化,杠杆是否平衡,应如何分析?以上两种情况属于同一种类型的问题,以下,我们由其中一种情况进行分析,望同学们能举一反三.例3: 如图15-4,每个钩码质量相等,杠杆目前处于平衡状态,当把左右两端钩码悬挂的位置同时向支点O移近相同的距离L时,杠杆还平衡吗?方法一: 由原来杠杆平衡,2211LFLF=, 由图看出2121,LLFF>∴<.当两端钩码各向O点移近相同的距离L时,左边减小的力与力臂的乘积是F1L,右边减小的力与力臂的乘积是F2L,21FF<LFLF21<∴,显然: )()(2211LLFLLF->-,不满足杠杆平衡条件.至于杠杆向哪方倾斜,要看力与力臂乘积的大小,本题左端力与力的乘积大于图15-1图15-2右端的乘积,故杠杆的左端向下倾斜.方法二: “极端假设法.”设: 左右两端钩码位置同时向支点O 移近的距离L=L 2=OB ,使F 2的作用线 过支点,则F 2的力臂为零,F 1的力臂为L 1-L >0,即仍得不等式: F 1(L 1-L )>F 2(L-L 2),杠杆不能平衡,且左端下倾.3.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圆木,若抬起它的一端用力为F 1,抬起另一端 F 2,那么为什么圆木的重: G=F 1+F 2?将上述物理情景画出简图,如图15-5所示,设圆木长为L ,当抬起右端时,圆木左端为支点;当抬起左端时,右端为支点,为此,前后两种情况中,动力臂均为圆木长L.由于重力作用点在圆木上的位置不变,则两次重力的力臂分别为L G ,L G ’,且L G ’=L-L G .由杠杆平衡条件: (1)图中F 1L=GL G ……①(2)图中F 2L=GL G ’=G (L-L G )……②解方程: ①+② (F 1+F 2)L=G (L G +L-L G )则G=F 1+F 2.4.如何根据需要,正确组装滑轮组?滑轮的个数,绳子的绕制不仅与用力的多少有关,还跟用力的方向有关.(1)常用滑轮组的装配规律: 设用力为F,承担的总重为G,承担总重的绳子段数为n.①要求改变力的方向.a.滑轮个数: 要达到G nF 1 ,共需要n 个滑轮,且1≥(定滑轮个数-动滑轮个数)≥0.说明: 若n 为偶数,定滑轮数=动滑轮数.若n 为奇数: 定滑轮数比动滑轮数多一个.b. 绳子起头的接法: 记为 “奇动偶定”.说明: 若n 为偶数,绳子起头接在定滑轮一方.若n 为奇数,绳子起头接在动滑轮一方.②只要求省力,不用改变力的方向.在上述方案中减少一个定滑轮.(2)规范地画出滑轮组的设计装配图.①按上述规律确定动,定滑轮的个数,分上下两组,由 “外大,里小”将滑轮画好.②画出滑轮框,钩必须画在框上,(不能画在轮上,否则滑轮无法转动工作).③根据 “奇动偶定”原则,确定绳子的起点位置.④绳子从接线的那个滑轮钩上开始,由里向外,一圈一圈画好.最后将悬挂定滑轮的支持物以及动滑轮负担的阻力(如重物G )分别画出.例4: 用一根只能承受最大拉力900N 的绳子提起2400N 的重物,若动滑轮重可不计,应选用什么样的滑轮组?解: 由G n F 1=,有9002400==F G n ,则有2<n<3,根据题意,n 选3为宜;又n 为奇数,故绳子起头应接在动滑轮一侧.<方案1>改变力的方向: 需要3个滑轮,两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将配效果如图15-6甲所示.<方案2>只省力, 可以不改变力的方向,共需要两个滑轮,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装配效果如图15-6乙所示. 5.力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计算力做功的大小要注意什么?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且它们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为此习题中常见的没有作功的情况有⎪⎩⎪⎨⎧⊥--=--=--S F F S 向垂直物体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由于惯性在水平方物体保持静止00如起重机吊着重物静止在空中,或将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一段距离,重物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而物体在上述运动过程中,沿竖直方向都没有通过距离所以拉力,重力都没有做功.又如: 冰块由于惯性在光滑水平冰面上匀速直线运动,虽然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但却不受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为此也没有力对冰块做功.但在实际情况中,冰块滑动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终停下来,这表明冰块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一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这时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功.计算功的大小要注意以下问题:(1)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方向分析.(2)由功的定义,明确哪个力做功,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多少距离.(3)一个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是否受其它的力以及物体的运动性质(匀速,加速,减速)无关.(4)在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的大小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公式:W=FS 中,F 跟S 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始终同时存在.例5: 一个重200N 的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0N,当对物体施加60N 的水平拉力使其运动5m 后撤掉拉力,物体又继续运动了2.5m.那么在上述过程中哪些力做功,做了多少功?解: 受力分析如图15-7所示,重力跟支持力方向上物体没有移动距离.∴只有水平拉力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功.水平拉力仅存在于物体移动S 1距离这段过程,5601⨯==∴FS W F =300(J )物体运动的全过程中,摩擦力始终存在,)5.25(40)(21+=+=∴S S f W f =300(J)答: 水平拉力对物体做了300J 的功,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300J 的功.可见,计算功的大小时切忌死套公式.算出四个功,或不加分析将W F 算成F(S 1+S 2).6.根据功的原理: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可推出省力的机械费距离.那么当机械只受两个力做功时,它们移动的距离存在哪些规律?由功的原理: W 动=W 阻,只有两个力对机械做功时: 2211S F S F =,则1221S S F F =,即力跟它们移动的距离成反比.在我们学习过的机械中有杠杆和滑轮.杠杆: 匀速转动——平衡时,由杠杆原理: 1221l l F F =,由功的原理有:1221S S F F =,可知: 1212l l S S =,即两个力移动的距离跟它们各自的力臂成正比.也就是说若知道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也就知道了动力与阻力通过距离的关系.以上结论也可用数学中相似形证明.滑轮: 由滑轮组的工作特点: 211F nF =,(n 为承担阻力的绳子段数,不是滑轮个数),由功的原理: 2211S F S F =,可得到: 21nS S =.定滑轮: 一段绳子承担阻力,n=1,21S S =∴,即定滑轮工作时既不省力,又不省距离.动滑轮: 两段绳子承担阻力,n=2,∴S 1=2S 2,即动滑轮工作时虽然省一半力,但却费一倍距离.例6:如图15-8装置中AB 两物体的重力: G A =4G B =3000N,若A 沿水平面移动时,要受到50N 的滑动摩擦力, 现要将物体B 匀速提升0.5m,若不计滑轮重及轮轴的摩擦,求外力对A 物体至少做多少功?解: 由图15-8所示, B 物体由三段绳子承担, n=3,则5.03⨯==B A nS S =1.5(m )由滑轮组工作特点: 绳子上的拉力)(25043000311N G n T B =⨯==. 对A 物体受力分析如图15-8,外力对物体A 做 “最少”的功,就要求F 跟拉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平衡,)(4505.1)50250()(J S f T FS W A A F =+=+==∴8. 由功率的计算式tW P =,将W=FS 代入,可推导出: Fv t FS P ==. 那么当功率一定时,是否力F 与物体运动速度v 成反比?首先应明确: 使用P=Fv 这一导出式一般研究牵引力的功率才有实际意义,其次物体运动情况要受外力的合力制约,不只由牵引力的大小决定,所以说F 与v 成反比只在一定范围内成立.如一辆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是一定的,当汽车始终在额定功率下行驶,提速时,牵引力就要减小;但汽车行驶还受到阻力作用,既便是阻力大小恒定,汽车受到的合力=F 牵—F 阻也会随着速度的增大而越来越小,这样提速就会变慢.当牵引力随速度的提高而减小到与阻力大小相等时,汽车受到的合力为零,将处于平衡状态,此后,汽车将保持这个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会再增大.因而不会象有些同学想象的那样,汽车牵引力非常小时,其速度可达到无穷大,实际生活中这种现象也是根本不存在的.由以上事例我们应明确这样一个道理,任何正确的结论都是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的,一旦理论与实际发生冲突,这表明我们的理论是片面的,还有其它重要因素被忽略了,或者说理论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必须加以修正甚至推翻.希望注意对日常发生在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积极主动地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周围发生的物理现象,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物理学习充满活力,思维品质迅速提高.9. 如何灵活求解机械效率的有关问题?例7. 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300N 的物体,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100N,拉 力的功率为250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不计摩擦和绳重).求(1) 重物上升的速度. (2) 当匀速提升重600N 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分析: 由审题可知,本题有两个物理过程.第一过程是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300N 的物体,滑轮组机械效率是60%;第二过程还是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升重600N 的物体,在不考虑摩擦和绳重的情况下,用同一滑轮组把不同重物提升相同高度,所做的额外功是相同的(W 额= G 轮h),所以被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解这类综合问题,必须在熟悉各物理量的概念,公式的前提下,可以从已知量的表达式入手,也可从未知量的表达式入手,抓住两个物理过程中不变的物理量: W 额相同,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n 相同,找出各量之间的关系.解法一: (1) s m v t P Gvt W W /5.0,=∴==总总有η , (2) N G hG Gh Gh W W 200,=∴+==轮轮总有η ,故%75','''''=+==ηηhG h G h G W W 轮总有. 解法二:由公式: ,5,=∴==n Fnh Gh W W 总有η (1) s m v tP Gvt W W /5.0,=∴==总总有η (2) 由滑轮特点: ,200),(1N G G G n F =+=轮轮 第二过程: ,160'),'(1'N F G G nF =+=轮 则nh F hG W W ''''='=总有η,%75'=η. 本题还有其他解法,希望同学们能从多角度,多方向寻求解答问题的思路,收到举一反三,以少胜多的良好效果.三.[巩固提高]1.填空.(1)一辆平板小推车陷入泥里,甲拉车把,乙拉车轮的上部边缘,若两个人用力大小相等,方向合理,则两人拉车实际效果好的是_______,这是因为_____.(2)如图15-9所示,粗细均匀的杠杆重为G ,且处于平衡状态,现去掉杠杆的41,并在左端挂一物体G 2,要使其在如图所示情况下平衡,物体重力G 2=_______.(3)如图所示,不计动滑轮重和磨擦,物重G =1000N ,人重N G 600=人,人拉绳使重物匀速上升,人对地面的压力是________。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11.1 杠杆1.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3.①若L1>L2,F1<F2,则是省力杠杆,费距离;②若L1<L2,F1>F2,则是费力杠杆,省距离;③若L1=L2,F1=F2,则是等臂杠杆。

§11.2 滑轮一、定滑轮:1.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2.关系:F=G s=h v=v物3.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二、动滑轮:1.轴的位置随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2.动力臂(R)是阻力臂(r)的二倍的杠杆。

3.(计摩擦)4.(不计摩擦)5.关系:s=2h V=2V物三、滑轮组:1.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2.3.四、水平放置滑轮:S=n S物V=n V物四、如何设计滑轮:G=Fn-G动G动=Fn-G§11.3 功1.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2.W=Fs3.1J=1N·m4.做功条件:一是对物体要有力的作用,二是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5.不做功的情况:①F≠0,S=0。

有力没距离,W=0②F=0,S≠0。

有距离没力,W=0③F≠0,S≠0。

F⊥S§11.4 功率1.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

2.3.1W=1J/s4.1KW=1000W 1MW=1000000 1马力=735W§11.5 机械功率1.利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但动力所做的功也不会无缘无故消失。

2.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有用功:对我们有用的功(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

额外功:利用机械时由于机械有重量及摩擦,不得不做而对我们无用的功。

3.W总=W有用+W额外动h(不计摩擦)4.5.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①减小自重②减小摩擦③尽量满载6.W有=fs物7.8.。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一、简单机械:1.杠杆:杠杆是由杠杆臂、支点和力臂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

在杠杆上,力臂越大,力度越小,反之,力臂越小,力度越大。

支点处受力平衡,即力矩相等。

2.滑轮:滑轮由轮筒和轮外零件构成,用于改变施力方向。

滑轮可以分为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

固定滑轮用于改变施力方向,力度不变;活动滑轮可以改变施力方向,同时还能改变力的大小。

3.斜面:斜面是曲面的倾斜物体,可用于减小移动物体所需的力量。

斜面上物体所受的力可以分为一个与斜面平行的力和一个垂直于斜面的力。

斜面较平时所需的力较小,斜面较陡时所需的力较大。

4.轮轴:轮轴由轴和轮组成,是一种用于减小摩擦力的简单机械装置。

通过使用轮轴,可以减小力的大小,但同时需要增加施力的距离。

5.楔子:楔子是一种用于分割或固定物体的简单机械装置。

楔子的刃部较小,施加的力较大,可以将物体分为两半。

楔子的刃部较大,施加的力较小,可以将物体固定在一起。

二、功:1. 功的定义:功是力在作用方向上的乘积。

即功=力× 距离×cosθ。

其中,力的单位为牛顿(N),距离的单位为米(m),角度θ为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2.正功和负功:当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时,称为正功;当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时,称为负功。

3.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为焦耳(J)。

其他常见单位有千焦耳(kJ)和千瓦时(kWh)。

4.机械功率:机械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机械功率等于力×速度,即功率=功÷时间。

机械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5.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指输入功与输出功之间的比值,可以用来衡量机械装置的工作效率。

机械效率等于输出功÷输入功乘100%。

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中考复习】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机械和功的知识

【中考复习】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机械和功的知识

【中考复习】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机械和功的知识简单机械和功的知识归纳
1.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2.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镊子,筷子,扫地用具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
3.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4.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5.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详见公式总结)
6.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7.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

(1焦=1牛?米).
8.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9.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P=W/t单位:P→瓦特;W→焦;t→秒。

(1瓦=1焦/秒。

1千瓦=1000瓦)
来源:新东方网整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复习简单机械和功

复习简单机械和功

斜 量 度 拉 s/m 有

程 G/N h/m 力
/J

F/N
较缓 10 0.1 3 1 1 3 33%
较(所陡1用)同拉一1力0斜越面大0,.2倾斜4程度越1高,拉2同一物4 体 50% (2)同一斜面,倾斜程度越高,拉同一物体 最机陡械效1率0越高0.3 5 1 3 5 60%
20、一块水田面积为2400m2 要灌平均0.1m深 的水。不计水渗透的损失,求:(1)所灌水 的体积;(2)所灌水的质量;(3)若这些 水是用水泵(抽水机)从距水田2m深的水渠中 抽上来的,水泵至少要做多少功?(4)若水 泵的功率为 2.4kw,抽这些水要用多长时间? (ρ水=1.0 x103kg/m3,g=10N/kg)
W总
(一)杠杆
1. 定义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 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2.几个名称: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F1 力动
L1
动力臂
F2
支点
O
L2 阻力臂
阻 力 F2
5、机械效率公式: G物 • h
F动力 • S动力
W有用
W总
W有用
W有用 W额外
W总 W额外
W总
12、判断:下面说法中是否正确.
1.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2.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3.物体做功越慢,机械效率越低 4.做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5.做相同的有用功,额外功越少,机械 效率越高
()
A.大小不变 B.由小变大
O L2’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是九年级物理中的重要章节,主要讲解了简单机械和功的知识。

简单机械是机械原理的基础,掌握了简单机械的原理,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功是物理学的重要概念,是描述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的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

下面是关于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的详细介绍:一、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1.简单机械的定义:指只有一个能够转动的零件,或只有一个能够运动的零件,或只有一个能够变形的零件的机械。

2.简单机械的分类:按机械原理可分为杠杆、轮轴和滑轮;按作用方向可分为斜面、楔子和螺旋。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指利用杠杆的杠杆效应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的原理。

-轮轴原理:轮轴原理是指利用轮轴的转动将力转化成力矩的原理。

-滑轮原理:滑轮原理是指利用滑轮的滑动来改变力的方向的原理。

-斜面原理:斜面原理是指利用斜面的倾斜度来减少物体所受的力的原理。

-楔子原理:楔子原理是指利用楔子形状将力分成两个方向作用的原理。

-螺旋原理:螺旋原理是指利用螺旋的升降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的原理。

二、杠杆的原理1.杠杆原理的定义:杠杆原理是指利用杠杆的杠杆效应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2.杠杆的分类:按支点和作用力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一级杠杆:支点位于力的一侧。

-二级杠杆:支点位于力的一侧,但力和支点之间还存在一个力臂和另一个力臂。

-三级杠杆:支点位于力的中间。

3.杠杆的原理公式:杠杆的原理公式为力1×力臂1=力2×力臂2,也可写作F1×d1=F2×d2三、轮轴的原理1.轮轴的原理的定义:轮轴原理是指利用轮轴的转动将力转化成力矩的原理。

2.门弯钉原理:门弯钉原理是指在开门情况下,门的拉力被转化为弯钉的转动力矩。

3.原理公式:力×作用臂=力矩。

四、滑轮的原理1.滑轮的原理定义:滑轮原理是指利用滑轮的滑动来改变力的方向的原理。

2.滑轮的分类:滑轮可分为固定滑轮和移动滑轮两种。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章节分类考点讲解与训练(苏科版)- (原卷版)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章节分类考点讲解与训练(苏科版)- (原卷版)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2.五要素:支点(O )、动力(F )、阻力(F 2)、动力臂(l 1)、阻力臂( l 2)3.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F 2l 24.分类1) 省力杠杆:l 1 > l 2, F 1 < F 22) 费力杠杆:l 1 < l 2, F 1 > F 23) 等臂杠杆: l 1 = l 2, F 1 = F 2● 滑轮1.定滑轮1) 实质:等臂杠杆2) 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施力的方向,s =h2.动滑轮1) 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2) 特点:最多省一半力,但费距离,s =2h3.滑轮组1) 实质: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的机械2) 特点: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s =nh● 功1.定义: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2.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对物体要有力的作用;二是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3.公式:W =Fs4.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1J=1N ·m● 功率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2.公式:P =W t 3.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1W=1J/s4.单位换算: 1kW=103 W. 1MW=106W● 机械效率1.定义:物理学中,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2.公式:η = W有用W总×100%3.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轻机械自重,减小机械摩擦,增大被提升物体重力1.(2021•泰州)如图,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3个钩码,B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

下列操作中,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所用钩码均相同)()A.两侧钩码同时向支点移动一格B.两侧钩码下方同时加挂一个钩码C.左侧加挂一个钩码,右侧加挂两个钩码D.左侧拿去一个钩码,右侧钩码向左移动一格2.(2021•淮安)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应调节杠杆两端的,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和公式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和公式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和公式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

(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

4.功的单位:焦耳,1J=1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0.5J。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二、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3.应用:斜面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则:FL=fL+Gh;这样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斜面:W有用=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额=fL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斜面:W总= fL+Gh=FL4.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初中八年级物理中考功和机械能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八年级物理中考功和机械能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八年级物理中考功和机械能的知识点总结机械功(l)概念:功是作用于物体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2)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是 J(3)公式:功=力×距离,即W=FS。

(4)力没有做功的三种情况①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移动距离,这个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例如人用力推一个笨重的物体而没有推动。

一个人举着一个物体不动,力都没有对物体做功。

②物体不受外力,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虽然通过了一段距离,但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这种情况也没有做功。

③物体通过的距离跟它受到的力的方向垂直,这种情况中虽然有力的作用,物体也通过了一段距离,但这个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的距离,这个力也没有做功。

例如人在水平面上推车前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车虽然通过了距离,但在重力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因而重力没对车做功。

功率(1)概念:功率是用来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3)公式机器的功率是指机器对外做功时输出的功率,每台机器都有各自最大限度的输出功率,对于需确定功率的机器,由P=Fv,可知牵引力跟速度成反比。

(4)机械效率、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其关系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瞻,即机械克服有用阻力做的功额外功对人们没用又不得不做的功‰,即机械克服额外阻力做的功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即:W总=W有+W额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或者说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

即:η=W有/W总=W有/W有+W额(5)有关机械效率的注意点①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没有单位。

实际机械的效率总是小于1,即η<1(理想机械时:因为W额=0, W有=W总,所以才有η=l)。

②总功是人们利用机械时,动力对机械做的功。

如果动力为F,动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s,则:W总=Fs。

③在实际计算中,利用机械提升物体时,有用功W有=Gh;沿水平面使物体匀速运动时,有用功等于克服摩擦做的功,即W有=fs。

在计算η时,根据题目条件正确确定W有和W总是解题的关键。

简单机械和功

简单机械和功

简单机械和功1. 简介简单机械是指由一个或多个简单的机械构件组成的机械装置,它们通过施加力的方式进行工作。

简单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从而减轻人的劳动强度。

而功则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所做的工作。

2. 常见的简单机械2.1 杠杆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

常见的杠杆包括撬棍、秤臂等。

杠杆的作用是通过施加一个小的力在支点处产生一个较大的力。

杠杆的原理是基于力的平衡和力矩的概念。

根据杠杆上施加力的位置和大小,可以实现力的放大、方向的改变等。

2.2 轮轴轮轴是由一个轴和一个固定在轴上的圆盘构成的简单机械。

轮轴的作用是减小力的施加范围,并改变力的方向。

常见的轮轴包括螺丝、钉子等。

轮轴的原理是基于旋转和轴承的概念。

通过施加力在轮轴上旋转,可以实现力的传递和方向的改变。

2.3 斜面斜面是由一个斜面和一个平台构成的简单机械。

斜面的作用是减小力的施加强度和方向。

常见的斜面包括斜坡、滑板等。

斜面的原理是基于重力和摩擦的概念。

通过施加力在斜面上滑行,可以减小力的强度和方向。

2.4 轮轴组合轮轴组合是由多个轮轴组成的简单机械。

轮轴组合可以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来实现不同的功能。

例如,利用齿轮可以改变速度和力的大小。

轮轴组合的原理是基于力的平衡和力矩的概念。

通过串联或并联多个轮轴,可以实现力的传递、方向的改变和速度的调节。

3. 功的定义和计算功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所做的工作,通常用符号W表示。

功的单位是焦耳(J)。

功可以根据力和位移的乘积来计算,即W = F * d * cosθ其中,F是施加的力,d是位移,θ是力的方向和位移的夹角。

当力和位移的方向相同时,即θ=0°,则功为正值,表示能量的增加。

当力和位移的方向相反时,即θ=180°,则功为负值,表示能量的减少。

4. 功的应用功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电功率: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通常用符号P表示。

中考物理知识点简单机械和功

中考物理知识点简单机械和功

中考物理知识点简单机械和功中考物理知识点简单机械和功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或写成。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2)费力杠杆:L1F2。

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功=力距离)3.功的公式:W=Fs;单位:WF牛顿;s米。

(1焦=1牛米).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

单位:P瓦特;Wt秒。

(1瓦=1焦/秒。

1千瓦=1000瓦)。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

(3)为什么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
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
重新平衡?
答:杠杆只有在水平位置平衡,量得支点到 钩码的距离就是力臂,此时杠杆如果不水平, 则支点到钩码的距离就不是力臂。从支点到 动(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力臂的长度,
才可从杠杆上的刻度值直接读出.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 动力x动力 动力 动力臂 验 臂 次 F /N l /cm F1l1 1 1 数
• 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重力的重物时,重 物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 不同的滑轮组提起相同重力的重物时,滑 轮组中动滑轮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低
/ 时彩二星计划软件下载
嬷嬷和月影两人壹直在别远处候着,见王爷走远咯,那才赶快迎上来。吴嬷嬷赶快将悠思从水清の手中接过来,她担心主子抱小格格の时间太长咯,胳膊会受别咯。月影壹直 小心翼翼地观察着仆役和王爷两各人,开始见他们有说有笑,有问有答,她の心中格外高兴:仆役终于别再跟爷壹直犟着咯,爷对仆役也别再总是怒气或是怨言咯,那可真是 壹各好兆头!假设仆役能再主动壹些,该有多好!然后果然如月影所担心の那样,她の仆役别晓得又说咯啥啊,再次将王爷给气走咯!仆役啊!您就别能跟爷服各软吗?那又 别是啥啊天大の难事!哪各院子の主子别是千方百讲地讨爷の欢心,为啥啊咱们怡然居就非要跟爷对着干呢?此时眼见着王爷走得没什么咯踪影,在吴嬷嬷抱回悠思の同时, 月影赶快对水清说道:“仆役,您赶快去跟爷赔各别是吧。”听着月影の话,水清万分诧异:“为啥啊?”“爷都走咯!好别容易您跟爷两各人能聊那么长时间,多难得呀, 您要是总那样惹爷生气,让爷伤心の。”听着月影说着那些莫名其妙の话,水清晓得她又误会咯他们!今天她可是壹句出格の话都没什么说,是他自己掉头走掉の,与她有何 干系?况且她那么有耐心地陪着他说咯壹晚上の话,怎么到头来还是她の错?既然自己没什么错,既然别用去向他道歉,水清也懒得再理会月影。刚刚跟他说话の时候已经站 咯半天,现在抱着悠思格格又是站咯半天,她早就累得别行咯,于是朝月影挥咯挥手,示意她别要再说咯:“走吧,我都要累坏咯,您怎么也别心疼、心疼您家仆役?还要跑 去给爷赔罪,那别要咯我の命咯!”他今天为啥啊会别再计较水清曾经对他の冷言冷语,别再追究水清没什么送他生辰礼那各大错,率先服咯软,低下头来找她呢?其实哪里 是他率先服咯软,低下头,完全是他自己壹厢情愿地以为水清先向他低咯头!因为他在家宴上见到咯悠思,令他误以为水清那是借小格格向他暗示心意。对于水清那番破天荒 の“主动讨好“他の举动,向他刻意示好の行为,令他误以为他の爱恋之情有咯对方の回应,才会下定决心来找她。既然妾有意,郎怎可无情?可是在月华如水の松溪,他脸 红咯,他逃跑咯,因为他别晓得如何与壹各熟悉の诸人谈恋爱。虽然与水清相比,他在情场上可谓是“久经沙场”、“经验丰富”、“阅人无数”,可是穷其他半生,他只会 壹各模式:与壹各陌生の诸人首先洞房花烛,然后再去壹点点地咯解那各诸人,认识那各诸人。假设那各诸人对他の脾气,两各人继续郎情妾意;假设那各诸人别对他の脾气, 两各人渐行渐远。包括婉然,他们の第壹次见面都是陌生の,因为陌生,他能够轻车熟路地舍下那张脸,炽热地表达他の内心情感。第壹卷 第646章 追寻与陌生の诸人谈情 说爱是他の专长。虽然两各人都是陌生人,连模样都没什么提前见到过,更别要说啥啊牵手咯,直接就是洞房花烛。但是在那各喜庆の气氛下,有暗夜の掩护,有明确の目标, 别仅为双方提供咯别言而喻の强有力の明示,而且可以极为有效地降低双方の尴尬、慌乱等等别适の感觉。可是他现在面临の却是极为熟悉の水清,要求他反其道行之,与壹 各熟悉得别能再熟悉の人谈情说爱,却是他今生今世从来没什么遇到过の挑战,开天辟地头壹遭。他当然熟悉她の壹切,熟悉得他能将她所有の美好,所有の美德,说上三天 三夜也说别完。但是,那各熟悉,原本应该是助推器,但现在却成为壹座难过逾越の高山鸿沟,因为他根本就别晓得,与壹各熟悉の诸人该如何牵手、亲吻,甚至是同床共枕, 对他而言,那真是壹各天大の难题!他枉比她大咯二十岁,但是在那件事情上,他和她壹样,他们都是新人,他们该如何迈出那关键の那壹步?面对那份“日久生情”の爱情, 他小心翼翼、悉心呵护,因为他实在是太珍惜咯,生怕壹各微小の错误,吓坏咯他の仙女。他已经吓坏过她壹次,那壹次,他再也别敢贸然行动,他担心他の仙女被他吓跑咯, 因为他再也输别起。上壹次の错误,他用咯将近三年の时间才有咯转机,现在摆在他面前の,只有壹次机会,假设再错壹次,她怎么可能原谅他?现在の他只能赢别能输,于 是在没什么十足の把握

物理简单机械和功

物理简单机械和功

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物质的运动、能量转化和相互作用等现象。

而简单机械和功则是物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本文将从简单机械和功的角度来介绍它们的定义、原理和应用。

一、简单机械简单机械是指由一个或多个简单的机械元件组成的机械装置,它们能够改变力的大小、方向或应用点。

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轮轴、滑轮、斜面、螺旋等。

简单机械能够利用力的乘积原理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使我们能够更轻松地完成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工作。

1. 杠杆杠杆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它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

杠杆能够利用力的乘积原理,使我们能够以较小的力来抵消较大的力。

杠杆常见的应用有撬棍、门铰和秋千等。

2. 轮轴轮轴是由一个固定的轴和一个围绕轴旋转的轮组成的简单机械。

轮轴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并且可以利用力的乘积原理使我们能够更容易地移动重物。

轮轴常见的应用有车轮、滚轮和滚珠轴承等。

3. 滑轮滑轮是由一个固定的轴和一个绕轴旋转的滑轮组成的简单机械。

滑轮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并且可以利用力的乘积原理来减小我们所需要施加的力。

滑轮常见的应用有吊车、滑轮组和滑轮滑道等。

4. 斜面斜面是一种倾斜的平面,它能够减小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力,并且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斜面能够利用力的乘积原理使我们能够更轻松地抬起重物。

斜面常见的应用有斜坡、楼梯和斜面滑道等。

5. 螺旋螺旋是一种具有螺纹结构的简单机械,它能够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

螺旋常见的应用有螺丝、螺母和螺旋桨等。

二、功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

功的大小等于力乘以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所移动的距离。

功的单位是焦耳(J),1焦耳等于1牛顿乘以1米。

功可以用来表示物体所获得或失去的能量,它是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基本原理。

1. 正功和负功当力的方向和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时,功为正;当力的方向和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反时,功为负。

正功表示物体所获得的能量,负功表示物体所失去的能量。

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一、简单机械简单机械是指能够通过外力作用使其产生、转移或改变力量、速度和方向的装置。

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斜面、螺旋、轮轴和齿轮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1. 杠杆杠杆是一种用来放大力量或改变力的方向的简单机械。

它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

根据支点与力臂的相对位置,杠杆分为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杠杆的原理是通过力矩的平衡,使力臂乘以力的大小等于力臂乘以力的大小。

杠杆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门上的门锁、拨动开关、游乐园中的秋千等都是利用了杠杆原理。

2. 滑轮滑轮是一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简单机械。

它由一个固定在支架上的轮子和一个绳子或链条组成。

滑轮的原理是通过改变绳子或链条的方向,使施加在绳子或链条上的力改变方向或大小。

滑轮的应用广泛,例如吊车、提升机、滑轮组等都是利用了滑轮原理。

3. 斜面斜面是一种可以减小力的大小的简单机械。

它由一个斜面和一个斜面上的物体组成。

斜面的原理是通过减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垂直分量,从而减小所需的力。

斜面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例如坡道、滑道、斜坡等都是利用了斜面原理。

4. 螺旋螺旋是一种可以转换力的方向和大小的简单机械。

它由一个螺旋线和一个施加力的杠杆组成。

螺旋的原理是通过螺旋线上的斜率,使施加在螺旋上的力转换为螺旋线方向上的力。

螺旋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例如螺旋桨、螺纹钢筋、螺丝等都是利用了螺旋原理。

5. 轮轴轮轴是一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简单机械。

它由一个固定在支架上的轮子和一个与轮子连接的杆或绳子组成。

轮轴的原理是通过改变杆或绳子的方向,使施加在杆或绳子上的力改变方向或大小。

轮轴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例如自行车、汽车、风车等都是利用了轮轴原理。

6. 齿轮齿轮是一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简单机械。

它由两个或多个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成。

齿轮的原理是通过齿轮的啮合,使施加在一个齿轮上的力转移到另一个齿轮上。

齿轮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例如钟表、汽车变速器、自行车变速器等都是利用了齿轮原理。

初中物理之功和机械3篇

初中物理之功和机械3篇

初中物理之功和机械3篇希望你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下去。

努力地读书,努力地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学习的责任感。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物理之功和机械,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1.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3.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4.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5.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6.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7.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L=F×L8. 杠杆种类:省力杠杆:L>L;平衡时F费力杠杆:LF;费力、省距离等臂杠杆:L=L;平衡时F=F;不省力不费距离9. 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10. 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费距离。

11.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的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2.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13. 功的计算:功【W】=力【F】×距离【S】14. 【W】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5.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16. 斜面:FL=Gh 斜面长是高的几倍,推理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理想情况】。

17.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η=W/W18. 功率【P】: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W=P/t 【P→瓦特、、W→焦、、t→秒】中考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相关知识机械功人们在使用机械工作时,有时可以省力,有时可以省距离。

研究表明:省力的机械必然费距离;省距离的机械则一定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不存在的。

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这就是机械功原理。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和功》复习PPT演示课件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和功》复习PPT演示课件

一个定滑轮 2.1 0.10
1.0
0.30
一个动滑轮
(4)根据该同学以上实验探究过程,请将滑轮组的组装情况 在图中画出
22
补正的内容是C__步___骤__中__,___匀__速__向__上__提__起__弹__簧__测__2力1 计
例题选解
(3)补正后,按正确的操作方法完成了实验, 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请帮助完成下表:
滑轮组组成 钩码重 钩码升 弹簧测力计 绳子自由端移 G/N 高h/m 示数F/N 动距离s/m
机械效 率η
F=(G+G动)/n n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8

1.做功的两个要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 离 2.公式: W=FS 3.单位:J(两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1J)
9
功率 1.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时间完成的功 3.公式: P=W/t 4.单位:W
10
机械效率 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为达到目的不需要做但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为达到目的实际做的功 W总= W有+W额
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η= W有/ W总
11
探究活动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为什么挂钩码前要把杠杆调 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何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水平条件下平衡?
物理中考复习
1
知识框架
简单机械
杠杆 滑轮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简 单 机 械 和 功功
功 机械效率
等臂杠杆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功的计算 功的单位
功率
2
一点、二力、二臂
支点(O) : 杠杆绕其转动的点
动力(F1) : 使杠杆转动的力

12-初中物理-简单机械和功

12-初中物理-简单机械和功

C
第32页,共70页。
练习
14.当物体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时,它的
()
A.重力势能可能减小. B.重力势能可能增加.
C.动能可能增大.
D.动能和重力势能都不变.
AB
第33页,共70页。
练习
15.如图9所示,某同学用一个动滑轮匀速提起一袋质量为18kg的面 粉,所用的拉力为100N,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若用此动 滑轮匀速提起一袋质量为25Kg的大米,当拉绳子的速度为 _____m/s时,拉力的功率为54W.(取g=10N/kg,绳重与摩擦 不计)
木桩进入沙坑的深度 小于 小于 质量和高度
第42页,共70页。
练习
24.如图15为农用扬场机的示意图.谷物脱粒后,谷粒、糠皮及
少量碎石的混合物在快速转动的轮形和皮带曰的带动下被抛出,谷
粒、糠皮、碎石落地的远近不同,从而形成l、2、3三堆,达到分离 的目的.其中1是_____,2是_____.从能量的角度看,它们在 运动过程中能够分离,是因为_____________
90% 9.4
第34页,共70页。
练习
16.小明用100N的力沿竖直方向将杠杆的一端拉下2m时, 杠杆的另一端把320N的重物提高了0.5m,他做的有用功是___J ,总功是____J,杠杆的机械效率是___.
160 200 80%
第35页,共70页。
练习
17.有甲、乙、丙三个物体在做不同的运动:甲在空中下落( 不计空气阻力),乙沿斜面匀速下滑,丙在水平面上做曲线运动 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那么在这三个物体中,机械能总量不变 的是___,动能不变而势能减少的是_____。
A.小石块动能一直在增加
B. 小石块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小石块经过b点时,橡皮筋具有弹性势能 D.小石块到达c点时,动能为零 D

物理八下4.2~4.4机械功、机械能、功的原理-知识点

物理八下4.2~4.4机械功、机械能、功的原理-知识点

物理八下4.2~4.4机械功、机械能、功的原理-知识点1、机械功: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称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①有力无距离,②有距离无力,③力和距离垂直。

3、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 =FS 。

功的单位:焦耳,简称为焦,1J= 1 N·m 。

★注意:距离s要保证力F始终作用在物体上这个公式才成立,靠惯性或其他力作用下通过的距离,都不能够计算力F做的功。

4、功率P = W/t,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做功的多少,功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单位:瓦特,简称瓦(W) ,常用单位:千瓦(kW),1KW = 1000 W。

功率的两个决定因素:①时间,②功。

5、变形公式:①W= Pt ,适用于求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②P= Fv (推导:P= W/t = Fs/t = Fv ),反应的是速度为v时的瞬时功率。

6、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快;做功快,也不一定做功多。

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①相同时间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功率大;②完成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用时间短的功率大;③直接计算功率。

7、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能量是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能够做的功越多,所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物体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功越多,转化的能量就越多,能的单位也是焦( J)。

8、动能: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

影响因素:①物体的质量,②物体的速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不能简单地认为动能和质量及速度成正比,实际上,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是成正比的。

19、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影响因素:①物体的质量,②物体被举高的高度。

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高度是相对于所选的参照面而言的,参照面不同,高度也不同,一般情况下都是选择地面作为参照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简单机械和功(基础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动力臂______阻力臂时,是省力杠杆;当动力臂______阻力臂时,是费力杠杆;当动力臂______阻力臂时,是省力杠杆。

2.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______杠杆,所以使用它可以____________但不能______;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______杠杆,所以使用它可以____________,但不能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各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1)N·M ;(2)J/s __________ ;(3)W·S________;(4)N·M/S_________。

4.在镊子、钢丝钳、扳手、天平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有____________,属于等臂杠杆的有____________。

5.如图1所示,杠杆上每格等距,每个钩码重都是1N,当杠杆平衡时,弹簧秤的示数为______;若要求弹簧秤示数为9N,并且钩在支点左侧时,则它应钩在______处,拉力方向应为____________。

图1 图26.如图2所示,用动滑轮把重为40N的物体匀速上提,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4N,则拉力为______N。

不计摩擦和绳重,动滑轮重为______N,这时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约为______。

7.某运动员把1000N的杠铃举高1.8m后在空中停留5秒钟,在这5S内他对杠铃做的功是______J,功率是______W。

8.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为3:1 ,它们做同样多的功,所需时间之比为______,在相同时间内做功之比为______。

9.某台机器的功率为80W,机械效率为80%,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设长和高之比为5∶2的斜面,把重600N的物体匀速推上去,所用沿斜面方向推力至少是______N,若实际所用推力为300N,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A. 两个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B.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C.两个小孩的质量一定相等D.小孩的重力和他们各自到支点的距离的乘积一定相等12.一把杆秤原来很准确,但跟它配套的秤砣掉了一小块,再用它称量物体时,称量结果将()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确定13.使用下列简单机械时,一定省力的是()A、铡刀和定滑轮B、撬棒和理发剪刀C、羊角锤和手推车D、瓶盖起子和钓鱼杆14.在下列情况下,力对物体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A、铅球出手后,水平方向移动7m,手对铅球做了功2B 、用30N 的水平推力,将重为180N 的物体推动9米。

推力对物体做了功C 、关闭发动机后,火车仍向前滑行50m ,火车的惯性对它做了功D 、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滚动,支持力对它做了功15.如图3所示,物体A 通过动滑轮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面以2m /s 的速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8N ,若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和摩擦力均不计,那么物体A 与水平面的摩擦力以及2S 内F 所做的功分别为( )A 、8N ,32JB 、16N ,32JC 、8N ,64JD 、16N ,64J图3 图416.如图4所示,杠杆在物体A 和力F 作用下处于平衡,现在将力F 方向改为沿虚线方向,要使杠杆仍保持平衡,必须是( )A 、F 减小B 、F 大小不变C 、F 变大D 、F 小于物体重力17.某人骑着一辆普通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若人和车所受的阻力为20N ,则通常情况下,骑车人消耗的功率最接近 ( )A 、1WB 、10WC 、100WD 、1000W18.张强要抬起一根粗细均匀、重为800N 的树干的一端,另一端不离地,他至少用力 ( )A 、800NB 、600NC 、400ND 、200N19.大伟同学用一个距离手3m 高的定滑轮拉住重100N 的物体,从滑轮正下方沿水平向移动4m,如图5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他至少做了多少功? ( )A 、200JB 、300JC 、400JD 、500J图5 图620.工人用如图6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在10S 内将质量为100kg 的物体匀速提升2m ,已知工人向下的拉力为480N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6mB.工人所做的有用功为1960J ,总功为2880JC.工人做功的功率是288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1%三、作图题:(第21、22题每题3分、第23题2分,共8分)21.在如图7所示中,O 是杠杆的支点,试画出F 1和F 2的力臂l 1和l 2。

22.如图8所示是活塞式抽水机的的摇柄,AOB 是一杠杆,在图中作出阻力F 2的示意图和动力臂L 1。

h ttp:// 永久免费在线组卷 课件教案下载 无需注册和点数23、如图9所示的滑轮组,用300N 向下的拉力将900N 的重物匀速提升到高处(绳、滑轮的自重及摩擦不计),请画出滑轮组上绳的绕法。

图7 图8 图9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8分)24、在如图10所示的实验装置中,(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下倾,它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_________边旋一些,使杠杆在_________位置平衡,(2)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当在A 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设计两种方案)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0五、计算题:(每题8分,共24分)25、一根2米长的硬杆AB 水平放置,A 端挂30N 的物体,B 端挂50N 的物体,要使杠杆平衡支点应距A 端多远?若两端各增加10N 的物体,为使杠杆平衡,支点向何方移动多少米?26、有一辆5吨的汽车,用22050N 的牵引力,在2.5min 内沿斜坡路匀速向上行驶450m ,若坡的机械效率为60%,求:(1)汽车在这段路程的速度;(2)汽车所做的功;(3)汽车的功率;(4)汽车上升的高度。

27、如图11所示的滑轮组,若重物升高2m ,绳子的自由端移动6m ,不计绳重和摩擦。

(1)用笔画出此滑轮组绳子的绕法;(2)若重物G 为100N ,所用拉力为40N ,求:总功该滑轮组的效率、动滑轮的重力各为多少?图11411.简单机械和功(提高测试卷)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指出下列实物属于哪种简单机械:(1)旗杆上的小轮是______,(2)钓鱼杆是______ ,(3)撬铁路枕木上道钉的道钉撬是______。

2.有一轻质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当用它提升重力为30N 的物体时,需施力为______N 。

若将物体提升40cm ,则动力作用点将移动______m 。

3.一把杆秤不计自重,提纽到秤钩的距离为3cm ,秤砣质量为250克,用这杆秤来称质量为3kg 的物体时,秤砣应离提纽______米。

4.如图1所示,水平台上的物体A 重50N ,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下以5c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 ,若滑轮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则拉力F 为______牛,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牛,拉力的功率为______W 。

图1 图25.如图2所示,杠杆AB 可绕O 转动,绳AD 连在以A 为圆心的弧形导轨MN 上,D 可在MN 上自由滑动,当绳的D 端从N 向M 滑动过程中,杠杆仍保持平衡,则AD 对杠杆的拉力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

6.将一木箱推上长6m 、高2m 的斜面,所用的推力为250N ,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则木箱重为______N 。

7.用一个动滑轮提升一个重为500N 的物体,(1)若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则拉力为______N ,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2)若不计摩擦,动滑轮重为100N ,则拉力为______ N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3)如果不计摩擦,动滑轮重不变,若提升的物重增大,则拉力将______,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将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8.抽水机每秒钟能把20kg 的水抽到10m 高处,它每分钟做的功是______J ,抽水机的功率是______W 。

(g 取10N /kg )。

9.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来提升260N 的重物,每个滑轮重10N ,不计摩擦时,当匀速提升重物时最多可省______N 的力。

当重物上升40cm 时,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是______m .10.小强同学家住北园小区3号楼五楼,放学后,他从一楼到五楼共用了20s ,若小强及书包总重为480N ,每层楼的高度为3m ,则他上楼的功率为______W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如图3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 转动,在A 点始终受一垂直作用于杠杆的力,在从A 转动A / 位置时,力F 将( )A 、变大B 、变小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 图3 图4h ttp:// 永久免费在线组卷 课件教案下载 无需注册和点数12.将一动滑轮改为定滑轮使用,这样一定是( )A. 提高了功率B.提高了机械效率C.节省了力D.节省了功13.一把粗细均匀的杠杆AB ,在端点A 、B 处分别作用竖直向下的力F 1、F 2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

若使力F 1、F 2同时各减少2N ,则杠杆失去平衡,且A 端上升,B 端下降,由此可以判断杠杆AB 的支点位置是( )A. 在杠杆的中点B.不在杠杆的中点,而且靠近B 端C.不在杠杆的中点,而且靠近A 端D.无法确定14.如图4所示,一个工人用滑轮组提起2000N 的重物,所用的拉力是800N ,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4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总功是3200J ,效率为40%B.有用功是8000J ,效率是40%C.有用功是3200J ,效率为62.5%D.总功是3200J ,效率是62.5%15.以下各种方法中,能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A. 减慢提升速度B.减少定滑轮重C.减少动滑轮重D.减少被提升的物重16.如图5所示,物体A 在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了一段距离S ,试比较拉力F 1、F 2及拉力所做的功W 1、W 2的大小(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