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 应用题答案
劳动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劳动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一:劳动力市场1. 什么是劳动力市场?2. 请解释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以及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3. 提供一些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因素。
答案一:劳动力市场1. 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者(具备特定技能和能力,愿意在一定报酬下提供劳动)与雇主(需要雇佣劳动者,愿意支付一定报酬)之间的交易场所。
在劳动力市场,劳动者以劳动力为商品,雇主以工资为价格进行交易。
2. 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了工资水平的高低。
当劳动力供大于需时,劳动力市场呈现劳动力过剩状态,此时工资水平相对较低;而当劳动力需求大于供应时,劳动力市场呈现劳动力稀缺状态,工资水平相对较高。
供需关系的变化会导致工资水平的波动。
3. 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因素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a. 劳动力市场中的技能和教育水平:高技能人才相对稀缺,可能会导致工资较高。
b. 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全球化使得劳动力市场具有跨国性质,国际间的劳动力供需关系也会影响到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工资水平。
c. 劳动力市场的法律法规:当法律法规限制劳动者和雇主之间的自由交易时,比如最低工资法规定了最低工资水平,会对工资水平产生影响。
d.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通常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可能对工资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试题二:劳动力市场不平等1. 什么是劳动力市场不平等?2. 列举一些导致劳动力市场不平等的因素。
3. 如何减少劳动力市场中的不平等问题?答案二:劳动力市场不平等1. 劳动力市场不平等是指在就业机会分配、工资水平、职业发展等方面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不平等可以体现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也可以体现在同一社会群体内部的不同。
2. 导致劳动力市场不平等的因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a. 性别差异:在一些行业和职位中,男性通常相对于女性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晋升机会,从而导致性别不平等。
b. 教育差异:教育水平和学历对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有影响,缺乏受教育机会或教育质量不高会导致教育不平等。
劳动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劳动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B. 工资水平的决定因素C.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关系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A. 技术水平B. 工作环境C. 员工福利D. 公司地理位置答案:D3. 劳动市场中的“摩擦性失业”指的是什么?A. 由于经济周期波动导致的失业B. 由于工作转换期间的间隙造成的失业C. 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失业D. 由于工资过高导致的失业答案:B4.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下列哪项投资最能提高个人的劳动生产率?A. 教育B. 医疗保健C. 住房条件D. 休闲娱乐答案:A5. 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工资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需要B. 促进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C. 增加政府税收D. 减少劳动市场中的竞争答案:A二、填空题1. 劳动力市场失衡时,可能出现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现象。
答案:劳动力过剩劳动力短缺2. 劳动经济学中的“替代效应”指的是工资变动导致劳动者倾向于增加或减少________。
答案:工作时间3. 在劳动经济学中,________理论解释了为什么高教育水平的个体往往有更高的收入。
答案:人力资本4. 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这一观点最早由经济学家________提出。
答案:亚当·斯密5. 劳动合同中规定的工作时长、工作内容和工资待遇等,是为了明确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答案:雇主劳动者三、简答题1. 请简述劳动经济学中的“效率工资理论”。
答案:效率工资理论认为,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时,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减少员工流动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种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工资能够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工作,因为他们担心失去这份高薪工作的成本较高。
2. 描述劳动市场中的“结构性失业”及其成因。
答案: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导致的失业现象,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或地域经济转型等原因造成的。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库一. 名词解释1. 劳动经济学2. 工资刚性3. 自然失业率4. 就业弹性5. 工资指导线6. 统计性歧视7. 家庭生产函数8. 理性经济人9. 劳动力生产费用10. 内部劳动力市场11. 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12. 劳动力参与率13. 余暇时间14. 非均衡分析15. 职业流动率16. 补偿性工资差别17. 就业结构18. 磨擦性失业19. 最低社会保障制度20. 帕金森定律二. 判断题1. 劳动力交换是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结合。
2. 失业是价值规律调节劳动力供求的必然现象。
3.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组织原理是源于价格或经济关系。
4. 人均收入最大化目标的企业存在着让劳动力流动的倾向。
5. 从劳动力供给的意愿性看,劳动力供给量即劳动力资源数量不等同于劳动力的实际使用量。
6. 道格拉斯——有泽法则认为丈夫的收入越高,妻子的劳动参与率越低。
7. 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既有选择性又有流动性,而雇工只有选择性而没有流动性。
8. 福利按人而论,所以与劳动者的个人劳动量相关。
9. 计划经济假定人具有很高的觉悟,而市场经济假定人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
10. 我国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稀缺性的,惟有劳动力资源是相对过剩的。
11. 对劳动力市场的一般分析,是劳动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12. 劳动力的生产费用即人力投资的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之和。
13.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式是其供给主体和供给客体分属于不同的劳动者。
14. 劳动力价格等于人力资源成本。
15. 劳动力市场即买卖劳动者的市场。
16. 劳动力供需均衡是经常的、永久性的。
17. 劳动投入收益理论,是揭示劳动投入与劳动成本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理论。
18. 劳动力资源同一切经济资源一样具有稀缺性。
19. 规范分析方法不用一定的价值观去评价经济效益的好坏和制度政策的利弊。
20. 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是一种内部制度性与外部价格性的关系。
21. 劳动力的需要是一种不需要以货币支付能力作为后盾的主观愿望。
劳动经济学试题(含答案)

劳动经济学试题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劳动力市场的特点有哪些?2.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有哪些?3.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有哪些?4.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如何更好地推行计时工资制度?5.劳动力市场歧视产生的原因有哪些?1.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的区别有哪些?2.工资差别按成因有哪几种?3.失业的负面影响有哪些?4.劳动力市场制度结构的要素有哪些?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投入经济效益由哪些因素决定?2.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有哪些?3.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中成本与收益如何分担?4.从形成的原因来看,工资差别可以分为哪些种类?5.如何理解“充分就业”?35.简述等产量线的特征。
36.关于劳动力流动的外部成本主要包括哪些内容?37.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工资也是劳动力的价值”?38.根据凯恩斯的观点,如何克服需求不足以达到充分就业?39.简述工会的目标。
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对企业特殊培训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2.试论我国的失业问题及对策。
1.从经济角度出发,企业如何进行职业培训投资决策?2.试论产品市场卖方垄断对就业和工资的影响。
1.试述企业如何通过内部劳动力市场建设来更好地推行计时工资制。
2.试述劳动力市场的概念与特点。
1.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特点及使用范围如何。
2.试论菲利普斯曲线的内容和意义。
1.最近,某媒体上的一篇文章引用了一份报告,该报告说,男性高中教师比女性高中教师所获得的工资要高。
假如这是事实的话,那么,在你判断这是否能够作为一个工资歧视的证据之前,你需要进行哪些分析?为什么?2.运用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谈谈你对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看法。
40.试论述人力资本的特征。
41.以妇女歧视为例,论述劳动力市场歧视产生的原因劳动关系学试题(二)1、根据《劳动法》规定,不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单位是()A.福建省歌舞团B.福建某边远地区企业C.福州省体工队D.福建某特种工艺单位2、下面的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关系的是()A.个体经济组织中个体劳动者与帮工之间的关系B.承揽人与定作人之间的关系C.弄明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劳动产品所发生的买卖关系D.劳动者与需要方之间的劳务关系3、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要提出申诉的,当事人应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提出,其提出申诉的有效期限是()A. 15 B .30 C.45 D.604、西方研究劳动关系的学者认为,无论是否接受剥削的论点,对利润的追求都以为着雇主和工人之间的利益存在着冲突,这种冲突客源属于()A.异化的合法化B.客观的利益差异C.雇用关系的性质D.劳动合同的性质5、国际上对劳动关系的认识主要有“五大学派”,有学派认为,在经济中代表工人的“劳动”的利益,与代表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资本”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
劳动经济学(第5版)课后答案

3202001.416880w -==-第二章【课后练习题】1. 当工资为20元时,市场上有30位工作者;当工资下降到10元时,市场上仅有12位工作者,请问该市场的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多少?该供给弹性具有什么特点?答案:123030 1.2102020s S S E W W ∆-===∆- 该市场上劳动力供给富有弹性2. 某劳动者对于消费和闲暇的偏好可以表达为:U(C,L)=(C -200)×(L -80),这一效用函数意味着他的闲暇的效用函数为C -200,而他的消费的效用函数为L -80。
假设他在一周能获得并被工作与闲暇分占的时间为168个小时,挣得的税后工资为每小时5元,同时还接受价值320元的福利补贴,无论他工作多少小时: a. 画出他的预算约束线。
b. 当他的闲暇时间为每周100小时,且位于自己的预算线上时,计算此时的MRS 值。
c. 计算他的最低保留工资。
d. 找出该劳动者在现有工资率下的最优消费与闲暇组合。
答案:a. 预算约束线(3个点及其数值)b. L=100时,C=320+5×(168-100)=660c. C=320, L=168d. 方法一:现有工资率下,最优组合时,MRS=w =5,则有C=5L -200 ①同时,由预算约束线可知: C=320+(168-L )×5 ②联合①②式,得到L=136,工作时间t=32,C=480,此时效用最大。
方法二:效用U=(C -200)×(L -80) ① C=320+(168-L )×5 ②联合①②式,对U 求导,且导数为零,则L=136,t=32,C=480,此时效用最大。
第三章【课后练习题】1. 当工资为20元时,企业会雇用30位工作者;当工资下降到10元时,企业会雇用56位工作者,请问该市场的劳动力需求弹性是多少?该需求弹性具有什么特点?6602002310080MRS -==-200580C L -=- • 1681160 • 320 • • E参考答案:563030 1.733102020dLLEWW-∆===-∆-该市场上劳动力需求富有弹性。
劳动经济学试题答案.doc

一、单项选择题(20分)1、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的学问。
A、劳动生产率B、劳动的人C、劳动资料D、劳动要素2、劳动力是指()A、人的劳动能力B、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人”C、简单的生理劳动D、劳动3、劳动供给的无差异曲线向原点凸起,当左边比右边陡峭,这种形状说明……()A、货币收入越高,闲暇时间越少B、货币收入越高,闲暇时间越多C、货币收入越代,闲暇时间越低D、货币收入高、低,对闲暇时间无影响4、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存在以下关系()A、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工作时间减少B、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工作时间增加C、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时,工作时间减少D、替代效应小于改入效应时,工作时间增加5、人力投资收益是()A、劳动生产能力的提高为用人单位带来的收益;B、劳动力质量提高为劳动者增加的收入;C、国家和家庭收回用于劳动力生产的全部费用;D、劳动生产能力的提高为用人单位带来的收益和劳动力质量提高为劳动者增加的收入6、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劳动力需求应符合()A、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大于工资率B、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小于工资率C、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等于工资率D、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等于产品生产成本7、如果货币工资不变,物价上涨,实际工资()A、上市B、不变C、难以确定D、下降8、周期性失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生产过程的周期性B、劳动力再生产的周期性C、经济周期中萧条阶段的经济下降所造成的劳动力需求不足D、失业的周期波动9、劳动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向移动,说明劳动力需求()A.增加B.减少C.不变D.难以判定10、水平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弹性为()A.0B.1C.正无穷D.不确定11、长期劳动力需求行为不同于短期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在于()A.企业可以调整其资本数量B.企业可以调整其劳动力数量C.企业不可以调整其资本数量D.企业不可以调整其劳动力数量12、工资制度可以分为工资生成制度和()两大类。
劳动经济学试题库及答案

劳动经济学试题库及答案《劳动经济》试题集及其答案一、马克思的劳动商品理论认为,货币资本化的关键在于()。
a、工人有人身自由B.工人失去了所有生产资源和谋生手段C.劳动力已成为商品D.劳动生产率的变化2、在远古时期,在()著作中,热情讴歌了人类的劳动,认为只有劳动才能得到财富、荣誉、家庭和朋友。
a、赫西奥德的劳动和时间B,色诺芬的经济理论C,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D,柏拉图的共和国3、产业革命后,提出“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观点的经济学家是()。
a、配第b、斯密c、李嘉图d、萨伊4.()标志着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发展阶段。
a、索罗门布拉姆的《劳动经济学》著作出版b、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c、20世纪40年代,芝加哥学派进行的“劳动经济学革命”d、我国朱九通教授所著的《劳动经济学概论》出版5、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起点是()。
a、劳动力市场理论B,工资理论C,人力劳动和人力资源D,个人职业和职业选择6。
在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就业条件是()a、健康的身体b、忠实于雇主c、身怀一技之长d、具有知识和不断创新的能力7、按照行为科学家的研究,人的行为链条为()。
a、动机→ 需要→ 行为→ 目标B,需要→ 行为→ 动机→ 目标C,目标→ 需要→ 动机→ 行为D,需要→ 动机→ 行为→ 目标8。
美国行为主义者马斯洛将人们的需求从低分到高()。
a、安全,生理学,尊重,社会,自我实现B,生理学,安全,尊重,自我实现,社会C,生理学,安全,社会,尊重,自我实现D,生理学,尊重,安全,社会,自我实现9、在人力资源所包括的几个素质中,()是基础。
a、科学文化素质B、思想道德素质C、身体素质D、技能能力素质10。
狭义的人力资源开发指()。
a、人力资源的生理开发b、人力资源的心理开发c、人力资源的伦理开发d、人力资源的智力和技能开发11、在影响劳动力供给的诸多因素中,最为主要的因素是()。
a、市场工资率B、非劳动收入c、家庭因素D、个人偏好12、现代劳动经济学认为,在工时固定的情况下,要实现最大的劳动供给量,最好的办法是()。
劳动经济学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1、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模型,模型做出的预测是:如果劳动者在某一职位上所获得的工资水平低于他们在其他地方的类似工作岗位上能够获得的工资,那么他们就会倾向于辞职,以寻找工资水平更高的工作。
假如我们看到一名女性员工在收到老板的多次骚扰或批评之后,辞掉了一份每小时80元的工作,而去从事每小时75元的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该女性的行为与我们描述的模型的预测结果一致么?我们能否通过这个例子看出这个女性的行为符合理性假设?假如该老板也骚扰了其他员工,但辞职的却只有这一位女性员工,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经济理论仅仅适用某些人的行为,而不适用于其他人。
2、假设台风季即将来临,为了避免台风引起的洪涝灾害,政府需要一些工人沿一条容易泛滥的河流修筑一条大堤。
从规范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下面两种做法之间存在怎样的差别?强迫体格健全的市民都去修筑大堤(向他们支付工资)通过正常的招聘程序,招聘求职者,然后让他们自己自愿决定是否接受这种工作。
答案:1、尽管在劳动力招募的过程中,无论是采用征召制还是志愿制,估计都可以招募到相同数量的劳动者到大堤上工作。
但是,自愿制却有一个重要的规范性优点,这就是它可以保证所有到大堤上来工作的劳动者都把参加这项工作看成自己福利的一种改善。
当劳动者是被征召来的时候,至少一部分人会把这种交易看成是带有强迫性质的,并且是有损于自己的利益的;如果允许这些劳动者改变这种就业方式的话,那么我们通过简单地重新分配资源,就可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改善。
因此,与强制征召制相比,自愿招募制增加了社会福利。
2、(1)这一行为是完全符合所描述的辞职模型的内容的。
经济理论假设,劳动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
如果两种工作所有的其他方面都是一样的,那么,经济理论会预期,劳动者会更加偏好工资率较高的工作,而不是工资率较低的工作。
然而,在两种工作之间,常常很多重要的方面都不一样,其中包括工作环境、管理人员的个性以及工作给员工带来的压力等等。
劳动经济学题库答案分析

劳动经济学题库答案分析第一篇:劳动经济学题库答案分析Ky劳动经济学题库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A4.D5.D6.B7.B8.C9.B 10.A 11.B 12.C 13.B 14.B 15.D 16.D 17.C 18.D 19.B 20.B 21.B 22.A 23.C 24.A 25.D 26.B 27.A 28.A 29.A 30.C 31.C 32.A 33.C 34.D 35.B 36.A 37.B 38.C 39.B 40.C41.B 42.D 43.A 44.A 45.B 46.A 47.B 48.C 49.C 50.D二、多项选择题1.ABD2.BCDE3.ABCDE4.ABCDE5.ACDE6.BD7.ABCD8.ABCD9.ABC 10.ABC 11.ACE 12.BCDE 13.ABCD 14.ABD 15.ABCD 16.ABCDE 17.CDE 18.ABDE 19.ABE 20.ABCD 21.ABCDE 22.ABCDE23.ABCD 24.BC 25.ABCDE三、名词解释题1.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实质上是指在某种工资率和制度劳动时间给定的条件下,劳动收入的增加能否补偿闲暇减少所带来的效用损失,即闲暇的效用与劳动收入的效用的相互替代关系。
2.计件工资--按照工人生产的合格品的数量(或作业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价,来计算报酬的一种工资形式。
它不是直接用劳动时间来计量,而是用一定时间内的劳动成果——产品数量或作业量来计算3.福利--是员工的间接报酬。
一般包括健康保险、带薪假期、过节礼物或退休金等形式。
同时福利必须被视为全部报酬的一部分4.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工资过度上涨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动的价格总水平上涨。
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
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5.季节性失业由于气候状况有规律的变化对生产、消费产生影响所引致的失业,称为季节性失业.6.收入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个人可达到的效用水平将提高。
劳动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劳动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是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 资本市场B.劳动力市场C.货币政策D.国际贸易答案:B2.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包括以下哪些?A.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B.劳动力价格C.劳动力流动性D.所有以上答案答案:D3.劳动力价格的决定因素包括以下哪些?A.市场需求和供给B.劳动生产率C.技术进步D.所有以上答案答案:D4.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原因是什么?A.工资上升导致劳动力供给增加B.工资下降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C.劳动力流动性增加D.技术进步促使劳动力供给增长答案:A5.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原因是什么?A.劳动生产率提高B.劳动力成本上升C.技术进步增加使用机械代替人力D.所有以上答案答案:D二、简答题1.请解释什么是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答案: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是指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力数量,供给的决定因素包括工资水平、工作条件和个人偏好等。
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是指企业或者机构需要的劳动力数量,需求的决定因素包括企业生产规模、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力成本等。
2.请简要解释劳动力市场的弹性概念。
答案:劳动力市场的弹性是指劳动力供给或者需求对于工资水平变化的敏感程度。
弹性大的劳动力市场意味着当工资上升时,劳动力供给或者需求的变化较大;而弹性小的劳动力市场意味着当工资上升时,劳动力供给或者需求的变化不大。
三、论述题请分析低工资与劳动力供给的关系。
答案:低工资往往会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
一方面,低工资意味着劳动者的劳动回报较低,从而降低了劳动市场的吸引力,使得劳动者减少愿意提供劳动力的数量。
另一方面,低工资可能会导致劳动者无法维持基本生活需求,从而迫使他们寻找更高工资的工作机会,或者选择放弃劳动力供给。
因此,低工资通常会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从而对劳动力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低工资与劳动力供给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工资水平的变化对劳动力供给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为了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确保工资水平合理、公平,从而平衡劳动力供需关系,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和社会福利。
(完整版)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派生需求: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又称“引致需求”。
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派生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
替代效应:劳动使用量从LA降低到LB,资本使用量从KA上升到KB,即企业用资本代替了劳动。
规模效应:由于工资率的提高,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少的数量,产量的下降将会导致使用劳动数量的下降,图中变现为从B点到C点的移动,劳动数量随之下降。
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是指当工资率变化一个百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
公式:ed =-(△L/L)/(△W/W)=-(△L/△W)/(W/L)ed为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L和△W分别是劳动需求数量L和工资率W的变动量补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对生产要素B的需求上升,则称生产要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
1.替代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生产要素B的数量下降,则生产要素A是生产要素B的替代性生产要素。
2.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有哪些3.答:1、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2、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3、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4、社会制度安排对劳动需求的影响.补充:两种经济体制下企业劳动用工特点4.什么是派生需求定理答: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述情况将使得某类劳动需求曲线具有很高的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a)对利用该类劳动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b)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越大c)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d)该类劳动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越大。
5.试运用劳动需求原理分析最低工资对劳动市场的影响答:最低工资立法的经济学分析背景:最低工资立法是各国政府保护劳动者的一项重要法律,其中心目的是以法律形式来保证工薪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最低工资能够满足其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存需要。
19世纪末,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最早开始实行最低工资立法。
劳动经济学(作业答案)

劳动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1.【67164】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起点是(劳动力市场理论)。
2.【92265】劳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3.【66979】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的弹性和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弹性相比,(后者大)。
4.【67028】根据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资本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那么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则越大。
5.【67171】影响劳动力市场最根本、最主要的要素是(市场性要素)。
6.【67084】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
7.【67027】如果在一个坐标轴中分别划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劳动需求曲线以及商品市场卖方垄断条件下的劳动需求曲线,那么两者的位置是(前者在后者的上方)。
8.【67131】我们在劳动需求一章中讲"短期"、"长期",其真正含义是(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时间长短,来不及调整资本要素的时段都称为短期,否则称为长期)。
9.【67085】家庭生产的等产量曲线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家庭工作时间;市场商品数量)。
10.【67055】根据劳动供给的生命周期理论来判断,人们在哪个年龄段最不应该选择频繁地游山玩水?(中年)11.【67011】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劳动力的效率)。
12.【67167】在影响劳动力供给的诸多因素中,最为主要的因素是(市场工资率)。
13.【67144】我们在劳动需求理论和劳动供给理论中均提到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这两个名词说的是(不完全是一回事,前者指劳动与资本替代,后者指工作与闲暇替代)。
14.【92266】(劳动年龄人口)包含的范围最大。
15.【67137】个人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是(一条先向右上方倾斜但不久又转向左上方弯曲的曲线)。
16.【66980】如果把闲暇看成一种商品,那么对于某个劳动者而言它的单位价格是(该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率)。
劳动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劳动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市场中劳动者与雇主之间互动、劳动市场的运行机制以及劳动政策对经济影响的经济学分支。
本套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劳动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的掌握程度,共分为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三个部分,每部分均附有参考答案。
选择题1. 劳动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概念最初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D. 加里·贝克尔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A. 工资水平B. 教育水平C. 个人偏好D. 企业规模答案:D3. 劳动需求的“边际生产力理论”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大卫·李嘉图B.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C. 约翰·贝茨·克拉克D.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答案:C4. 根据效率工资理论,下列哪项不是企业支付高效率工资的原因?A. 减少员工的监督成本B. 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C. 增加员工的离职成本D. 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答案:D5. 劳动经济学中的“失业”可以分为几种类型?A. 1种B. 2种C. 3种D. 4种答案:C简答题1. 请简述劳动市场中的“摩擦性失业”。
参考答案: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在寻找合适的工作或等待转换工作过程中的暂时性失业。
这种失业通常是由于个人原因或劳动市场的不完善导致的,如信息不对称、地理位置限制、技能不匹配等。
摩擦性失业是短期的,并且通常伴随着劳动市场的动态调整而减少。
2. 描述劳动经济学中的“最低工资”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最低工资政策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收入水平,提高低收入劳动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这种政策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导致企业减少雇佣或转向自动化生产;价格水平上升,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以及对劳动市场产生扭曲,影响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对低技能劳动者的影响更大。
劳动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劳动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不包括以下哪项?- A. 劳动力供给- B. 劳动力需求- C. 工资水平- D. 国际贸易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A. 工资率- B. 教育水平- C. 技术进步- D. 个人偏好答案:C3. 劳动经济学中,劳动需求的“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劳动力需求取决于:- A. 劳动力成本- B. 劳动力的边际产出- C. 企业的规模- D. 劳动力的总产出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劳动经济学中讨论的失业类型?-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 周期性失业- D. 技术性失业答案:D5. 劳动经济学中的“效率工资理论”认为,企业支付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工资是为了:- A. 降低员工的流动性- B. 提高员工的士气- C. 减少监督成本- 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劳动经济学中“劳动供给”的基本原理。
答案:劳动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劳动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劳动服务的数量。
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工资率、个人偏好、教育水平、家庭状况、劳动市场条件等。
劳动供给的基本原理包括边际递减效用原理,即随着工资率的增加,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时间会先增加后减少,因为劳动者在收入和休闲之间寻求平衡。
2. 解释“劳动市场均衡”的概念,并说明它如何影响工资水平。
答案:劳动市场均衡是指在一定的工资率下,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达到平衡的状态。
在均衡状态下,没有失业也没有劳动力短缺。
劳动市场的均衡工资水平由劳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
如果劳动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均衡工资水平会下降;相反,如果劳动需求增加或供给减少,均衡工资水平会上升。
3. 描述“人力资本理论”并解释它如何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和工资水平。
答案: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培训和健康投资等可以提高个人的生产力,从而增加其工资收入。
劳动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劳动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0分)1、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的学问。
A、劳动生产率B、劳动的人C、劳动资料D、劳动要素2、劳动力是指()A、人的劳动能力B、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人”C、简单的生理劳动D、劳动3、劳动供给的无差异曲线向原点凸起,当左边比右边陡峭,这种形状说明……()A、货币收入越高,闲暇时间越少B、货币收入越高,闲暇时间越多C、货币收入越代,闲暇时间越低D、货币收入高、低,对闲暇时间无影响4、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存在以下关系()A、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工作时间减少B、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工作时间增加C、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时,工作时间减少D、替代效应小于改入效应时,工作时间增加5、人力投资收益是()A、劳动生产能力的提高为用人单位带来的收益;B、劳动力质量提高为劳动者增加的收入;C、国家和家庭收回用于劳动力生产的全部费用;D、劳动生产能力的提高为用人单位带来的收益和劳动力质量提高为劳动者增加的支出6、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劳动力需求应符合()A、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大于工资率B、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小于工资率C、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等于工资率D、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等于产品生产成本7、如果货币工资不变,物价上涨,实际工资()A、上市B、不变C、难以确定D、下降8、周期性失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生产过程的周期性B、劳动力再生产的周期性C、经济周期中萧条阶段的经济下降所造成的劳动力需求不足D、失业的周期波动9、劳动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向移动,说明劳动力需求()A.增加B.削减C.稳定D.难以判定10、水平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弹性为()A.0B.1C.正无穷D.不确定11、长期劳动力需求行为不同于短期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在于()A.企业可以调整其资本数量B.企业可以调整其劳动力数量C.企业不可以调整其资本数量D.企业不可以调整其劳动力数量12、工资制度可以分为工资生成制度和()两大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简述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答: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由工资率变动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
此种变动表现为在同一条劳动力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劳动力供给的变动是指在工资率不变的情况下由其他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劳动力供给的变动表现为劳动供给曲线的位移。
66.与70题答案一样.
67. 缩短劳动时间对经济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劳动时间的缩短使劳动的各个要素得到充分
利用。
二、劳动时间的缩短使劳动产品增多。
三、劳动时间的缩短有利于节约能源。
四、劳动时间的缩短有利于扩大就业。
五、劳动时间的缩短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
六、劳动时间的缩短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68. 为什么说市场机制本身有助于消除雇主偏好
歧视?
答:从短期来看,假设行业中有些企业只雇佣A类工人,另一些则雇佣A、B两类工人,并且A类工人与B类工人生产率相同。
从而,在竞争性市场上,歧视B类而只雇佣A类工人的企业成本将上升,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2分)
长期来看,具有歧视偏好的企业由于其持续的劣势将会逐渐被淘汰;(2分)而不具雇主歧视偏好的企业会因竞争优势而扩张。
(2分)但最终是市场竞争并不能完全消除雇主偏好歧视。
(1分)
69. 什么是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两类劳动力的需求交叉工资弹性大于、等于、小于零,分别表示两类劳动力有什么关系?
答: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是一类劳动力的需求量变化百分比与另一类劳动力价格(工资率)变化百分比之比值。
它表示另一类劳动力价格变动1%
会导致一类劳动力需求变化的百分比,或者说一类劳动力的需求对另一类劳动力价格变化的敏感性。
如果两类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大于0,表示两类劳动力是相互替代的;等于0,表示两类劳动力是无关的;小于0,表示两类劳动力是互补的。
70. 什么是道德风险?有效劳动供给中道德风险有何体现?如何克服道德风险?
答:道德风险又称隐藏行动问题。
广义和道德风险是指市场交易中一方难以观测或监督另一方的行动;狭义的道德风险是指保险机制使投保人缺乏一种自我的约束或自我防范的动力。
体现在有效劳动供给中的道德风险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由于不便监督或由于监督不力,人们的脑力,体力的支付程度不足,低于实际工资水平。
克服道德风险,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一种监督制衡机制,二是完善和强化劳动报酬激励机制。
71. 什么是特殊培训?什么是一般培训?两者有何显著区别?
答:所谓特殊培训,是指员工通过培训获得的业务技术知识、技能只对培训企业具有适用性,或者能使提供培训的企业的生产率比其他企业提高得更多。
所谓一般培训,是指员工通过培训获得的业务技术知识、技能,对其所属企业以外的组织同样具有适用性,即接受一般培训的员工可以借此去其他的企业谋职,并获得一个与其当前技能相称的较高的工资率。
特殊培训和一般培训最显著的不同在于,前者只提高当前企业的价值,后者即提高员工的市场价值。
72、简述劳动力流动所涉及的主要成本通常包括:
(简、多)
一、交通费。
二、搬家费。
三、在流动过程中所放弃的收入。
四、离开家庭和朋友所带来的心理损失。
五、资历和养老金的损失。
73. 简述附加性劳动力假说的内容是什么?
附加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经济总体水平下降时期,由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
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的收入水平,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以期寻找工作。
因此,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
75.在某一个封闭地区,有劳动力100人。
该地区所有企业需雇佣劳动力总数也是100人。
但是,劳动力的技能结构是具有A技能的占80人,具有B 技能的人占20人,企业需求的技能结构是需求A 技能的占60人,需求B技能的人占40人。
假设劳动力市场无磨擦。
A、B技能不可相互替代,没有人同时兼有A、B两种技能。
试分析,这一封闭地区将有多少失业者?失业者是哪一类劳动力?该地区的失业属于何种失业类型?该类失业应如何治理?
答:(1)将有20人失业。
(2)失业者都是A类技能劳动力。
(3)该种失业属于结构性失业,因为它完全由于劳动供给和需求的技能结构错位引起。
(4)应该考虑积极的人力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
76.中国经济目前正面临“未富先老”的挑战,“未富”是说中国尚未跨入发达国家行列,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对劳动力需求也增长强劲,“先老”是说中国已跨入老龄化国家先烈,适龄劳动力供给已有下降的趋势。
请结合“未富先老”的现实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分析未来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将有何变化。
答:(1)“未富”导致劳动需求增加强盛,给定供给不变,则均衡工资率增加,就业增加。
(2)“先老”导致劳动力供给下降,给定需求不变,则均衡工资增加,就业下降。
(3)综合考虑“未富先老”,可以明确均衡工资率大幅上升;但就业的变化则取决于“未富”和“先老”共同作用的净效应。
(4)预计中国未来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率会大幅度增加,就业总量的变化尚难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