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

合集下载

幼儿被忽视的成因和教育策略

幼儿被忽视的成因和教育策略

幼儿被忽视的成因和教育策略在幼儿园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孩子,他们较少受到教师和同伴的关注,经常游离于群体之外,他们的行为表现通常不具攻击性,性格循规蹈矩、内向羞涩、顺从沉默,从不做出格的事情,也不主动参与任何集体活动或在公众场合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有时甚至会逃避与他人的交流,虽然身处在班级之中,却像是团空气无声无息,因此受忽视幼儿又被形象地称为教室中的“隐形人”。

有研究表明,同伴关系较差,在交往中消极、被动的幼儿,在以后的社会交往中仍然倾向于采取消极、孤独的交往策略,可能会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

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关注被忽视幼儿在园生活的状态,及时采取教育措施进行干预,让幼儿体验安全感和归属感、树立信心,为发展良好的社会性交往和同伴关系提供前提条件。

一、幼儿受忽视的成因分析(一)家庭因素1.不安全型依恋是造成幼儿被忽视的原因,儿童早期形成的依恋影响其后来的行为。

适宜的依恋有助于一个人信赖和自我信任的形成,并且能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与后代。

亲子依恋的质量对幼儿的社会交往起一定的影响。

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在交往中积极主动,能够和抚养者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在安全感的支持下会有兴趣去尝试探究周围环境。

对于陌生人也能表现出自信、独立等心理品质。

不安全型依恋的幼儿没有与母亲建立起良好的依恋关系,平时就算父母不在家,也不会哭闹。

由于受到不安全感和内心冲突的困扰,在幼儿园里不能积极有效地探索环境与人建立友好的交往关系。

2. 亲子互动的经验的缺失父母在各种情境下交往所运用的语言、行为等都会成为幼儿学习、模仿的对象,他们通过观察、模仿可以学会如何与不同对象进行交往,并在与父母的交往互动中实际练习着社交方式。

幼儿的许多社会性行为如分享、谦让、轮流、合作、帮助、友爱、关心他人等,就是在与父母交往并在父母指导之下习得并发展的。

尤其是低龄的幼儿,他们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几乎就是幼儿与父母互动的翻版。

幼儿与父母之间形成的亲子关系状况是师幼关系的基础。

被忽视幼儿教育案例分析(3篇)

被忽视幼儿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教育资源的匮乏和教育质量的低下。

本文以“小明的成长故事”为例,分析被忽视幼儿教育现象的原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案例分析1. 案例描述小明,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小明的教育。

小明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课程中,经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佳等现象。

在班级中,小明被视为“问题儿童”,老师、家长对他的关注度较低。

2. 案例分析(1)家庭因素小明的家庭因素是导致他被忽视幼儿教育的主要原因。

首先,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小明的教育。

其次,家庭教育和监护不到位,导致小明在幼儿园无法得到良好的成长环境。

(2)幼儿园因素幼儿园教育对小明的忽视也是导致他被忽视幼儿教育的重要原因。

首先,幼儿园教师对小明的关注度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他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其次,幼儿园教育资源匮乏,无法满足小明在智力、情感等方面的需求。

(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对小明的幼儿教育产生了影响。

首先,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幼儿园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其次,家庭教育观念落后,部分家长对幼儿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孩子还小,不需要过多的教育。

三、被忽视幼儿教育的影响1. 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被忽视的幼儿教育会导致幼儿在心理、生理等方面出现诸多问题。

如小明,由于家庭和幼儿园的忽视,他可能出现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其身心健康。

2. 影响幼儿的学习能力被忽视的幼儿教育会使幼儿的学习能力受到影响。

小明由于在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匮乏,导致他在学习上缺乏兴趣,学习能力下降。

3. 影响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被忽视的幼儿教育会使幼儿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小明在幼儿园的忽视,使他无法学会与人交往、沟通,从而影响其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

被忽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

被忽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

被忽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被忽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引言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角色游戏是一项重要的活动。

通过角色游戏,幼儿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模仿大人的行为并通过模仿来理解和探索现实世界。

然而,在角色游戏中,总会有一些幼儿被忽视,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独特的行为特征,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教育。

本文旨在研究被忽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一、被忽视幼儿的行为特征1. 自我否定被忽视幼儿往往对自己的表现缺乏自信心。

在角色游戏中,他们往往选择扮演辅助角色或者默默地观察其他幼儿的表演,而不愿意亮相或表达自己的想法。

2. 社交困难与同龄幼儿相比,被忽视幼儿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表现出困难和抵触情绪。

他们往往缺乏主动与他人对话的能力,而选择保持沉默或者远离其他幼儿。

3. 注意力不集中被忽视幼儿对游戏的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容易分心。

他们往往无法专注于游戏角色的表演或者参与角色的交流。

这可能与他们自身的注意力调控能力有关。

二、被忽视幼儿的成长困境1. 自尊心受损由于被忽视,幼儿可能产生自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并对自身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

这种负面情绪可能对幼儿的个人成长产生长期的影响。

2. 社交隔离被忽视幼儿往往缺乏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机会,无法获得来自同伴和成人的支持和认同。

长期下去,这可能导致他们感到孤独、焦虑和沮丧,影响其社交能力的发展。

三、教育对策1. 倾听和尊重教师应该倾听被忽视幼儿的想法和意见,并尊重他们的决定。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意,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2. 创造积极社交环境为了帮助被忽视幼儿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教师可以创造积极的社交环境。

例如,组织小组活动,促使幼儿相互合作和交流,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3. 帮助发展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专注力训练和游戏规则明确的角色游戏来帮助被忽视幼儿发展注意力。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逐渐学会集中注意力,提高自己的注意力调控能力。

被忽视型幼儿的特点

被忽视型幼儿的特点

被忽视型幼儿的特点
被忽视型幼儿指的是在同龄人中被忽视、被排除的孩子,他们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自卑感强
由于长期被忽视和排斥,被忽视型幼儿往往会感到自卑和不被重视。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不够受欢迎,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2. 社交技能较差
由于长期被忽视,这些孩子的社交技能可能会受到影响,他们可能会变得内向、孤独、不善于交流。

在与同龄人互动时,他们可能会缺乏自信、不知道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

3. 情感不稳定
被忽视型幼儿可能会因为感到被忽视而产生负面情绪,如沮丧、愤怒、焦虑等。

他们可能会对别人反应过度,也可能会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过于积极的情绪。

4. 学习成绩差
由于长期缺乏正面的关注和鼓励,被忽视型幼儿可能会在学习方面表现较差。

他们可能会缺乏自信,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总之,被忽视型幼儿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帮助,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良好的社交技能,让他们融入到集体中去,成为快乐、自信的孩子。

幼儿园行为管理:教师应对儿童行为异常策略

幼儿园行为管理:教师应对儿童行为异常策略

幼儿园行为管理:教师应对儿童行为异常策略作为幼儿园老师,面对儿童行为异常是一个常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早期教育的重要场所,而儿童行为的管理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面对儿童行为异常时,教师们需要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来应对。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行为管理中,教师应对儿童行为异常的策略。

1. 理解和关注在面对儿童行为异常时,教师首先需要做的是理解和关注。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行为异常往往也有不同的原因。

教师应该用关爱和关注的态度去理解孩子,尝试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解行为异常背后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施加惩罚。

2. 建立积极的行为管理模式积极的行为管理模式是幼儿园教师应对儿童行为异常的重要策略。

这种模式强调的是教师主导的积极干预,使孩子们在一个积极、支持和激励的环境中成长。

通过赞扬和鼓励积极的行为,教师们能够帮助孩子们塑造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行为异常的发生。

3. 与家长合作在面对儿童行为异常时,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场所,而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探讨如何应对儿童的行为异常,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4. 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针对不同的儿童行为异常,教师们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

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兴趣不同,相应的干预措施也应该因材施教。

通过了解孩子的特点和需要,制定出针对性的干预计划,帮助他们学会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5. 导入游戏化教学游戏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方式,而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中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行为管理策略。

通过扮演、游戏和互动等方式,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会适当的行为,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和社交能力。

6. 提供情绪管理指导儿童行为异常往往伴随着情绪的波动,因此教师还应该提供情绪管理的指导。

孩子们通常缺乏应对负面情绪的能力,因此教师们可以通过故事、游戏和示范等方式,教导他们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应对不同的情绪,从而减少行为异常的发生。

幼儿被忽视的成因和教育策略-精选文档

幼儿被忽视的成因和教育策略-精选文档

幼儿被忽视的成因和教育策略在幼儿园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孩子,他们较少受到教师和同伴的关注,经常游离于群体之外,他们的行为表现通常不具攻击性,性格循规蹈矩、内向羞涩、顺从沉默,从不做出格的事情,也不主动参与任何集体活动或在公众场合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有时甚至会逃避与他人的交流,虽然身处在班级之中,却像是团空气无声无息,因此受忽视幼儿又被形象地称为教室中的“隐形人”。

有研究表明,同伴关系较差,在交往中消极、被动的幼儿,在以后的社会交往中仍然倾向于采取消极、孤独的交往策略,可能会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

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关注被忽视幼儿在园生活的状态,及时采取教育措施进行干预,让幼儿体验安全感和归属感、树立信心,为发展良好的社会性交往和同伴关系提供前提条件。

一、幼儿受忽视的成因分析(一)家庭因素1.不安全型依恋是造成幼儿被忽视的原因,儿童早期形成的依恋影响其后来的行为。

适宜的依恋有助于一个人信赖和自我信任的形成,并且能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与后代。

亲子依恋的质量对幼儿的社会交往起一定的影响。

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在交往中积极主动,能够和抚养者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在安全感的支持下会有兴趣去尝试探究周围环境。

对于陌生人也能表现出自信、独立等心理品质。

不安全型依恋的幼儿没有与母亲建立起良好的依恋关系,平时就算父母不在家,也不会哭闹。

由于受到不安全感和内心冲突的困扰,在幼儿园里不能积极有效地探索环境与人建立友好的交往关系。

2.亲子互动的经验的缺失父母在各种情境下交往所运用的语言、行为等都会成为幼儿学习、模仿的对象,他们通过观察、模仿可以学会如何与不同对象进行交往,并在与父母的交往互动中实际练习着社交方式。

幼儿的许多社会性行为如分享、谦让、轮流、合作、帮助、友爱、关心他人等,就是在与父母交往并在父母指导之下习得并发展的。

尤其是低龄的幼儿,他们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几乎就是幼儿与父母互动的翻版。

幼儿与父母之间形成的亲子关系状况是师幼关系的基础。

被忽视幼儿的成因分析与教育对策————以某中班幼儿A为例

被忽视幼儿的成因分析与教育对策————以某中班幼儿A为例

被忽视幼儿的成因分析与教育对策————以某中班幼儿A为例被忽视幼儿指在群体中受到较少关注或不受人关注的幼儿,幼儿被忽视不仅影响其社会性发展,也将对其情绪、自信心、学习动机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

本研究选取一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幼儿园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行为特征进行观察,从家庭教养方式,教师对幼儿的关注度及家园互动三个层面探讨群体中被忽视幼儿的成因,最后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一、幼儿A被忽视的成因分析经过观察发现,家庭的教养方式阻碍幼儿A自信心发展。

从与幼儿A母亲的访谈中得知,幼儿A的母亲表示自己性子比较急,照顾两个孩子会常常缺少耐心,虽然也知道不好,但还是会采取责骂、惩罚等措施。

其次,亲子互动、同伴互动的经验缺失,影响其交往技能的发展。

通过与幼儿A母亲的访谈得知,由于大部分时间只有一个人在家带养两个孩子,关注儿子学习以及家务占去其很大一部分时间,而与女儿互动的时间则变得很少,而且还在很少出门,经常在家独自活动。

除此之外,教师的关注度也间接影响幼儿的同伴地位,老师更多的关注班上发展较好或是调皮捣蛋的幼儿,会花较多的时间关注这部分幼儿在园的情况,而对于发展水平中等,又无明显行为问题的幼儿则较为忽略,幼儿A就是较少受到教师关注的幼儿之一。

最后,家园互动的欠缺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在对家长的访问中,有意问起幼儿A在园内的表现情况等问题时,可以看出其母亲对孩子在园中的情况不甚了解,因此我又进一步询问是否经常与班里两位老师进行交流,幼儿A的母亲表示,因为自己也不太懂得教育,送来幼儿园让老师教育她很放心。

二、被忽视幼儿的教育对策(一)教师需改变既有的教育观念作为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教师应关注到每一个幼儿,而不仅仅是表现突出和调皮捣蛋的幼儿,这些表现一般、不吵不闹的幼儿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教师还应重视本班的同伴关系问题,了解班级中同伴关系不良的幼儿有哪些,尤其是受忽视的幼儿,在受同伴忽视的同时也受到教师忽视。

并非与同伴出现争抢、攻击才构成人际交往问题,退缩、离群等行为问题同样需要受到教师重视。

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

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

被无视幼儿行为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
幼儿,在人的各个发展阶段中所处的是一个人成长的初始阶段,在社会总体人群的划分中是一个弱势群体,需要成人社会、政府、社会团体给予特殊的注重与协助。

不过,事实上,在我们的周围还存有着大量“被无视幼儿”的现象。

本文中将被无视幼儿界定为:在幼儿园中未被教师和(或)同伴注重的幼儿,包括没有或很少与教师和(或)同伴实行言语或非言语方式交流的幼儿。

我们知道到了三岁,绝大部分幼儿会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幼儿的交往范围逐渐扩大,幼儿交往的对象除了父母和亲人之外,增加了与教师和同伴的交往。

1. 幼儿与教师的交往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一种“权威”的关系,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幼儿对老师的态度和行为多数是顺从的,因为幼儿已经初步理解到“服从—好结果,不服从—坏结果”,所以必须服从权威。

幼儿开始从尊重服从父母到尊重、服从老师的权威,又建立了一种新的人际关系,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大进步。

2. 幼儿与同伴间的交往学前儿童同伴间交往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就明显发展。

例如,一个一岁多的儿童冲着另一个儿童微笑,像说话一样发出声音,拿走或者递给对方玩具或轻拍对方,希望通过这些行为达到与对方的一种交流。

特别是在幼儿园接受教育的儿童,他们有了更多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能够互相协商,共同讨论、共同组织一项很多或游戏,能够互相请求、互相协助,能够一起分享、交流各自的情绪体验。

所以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历程中,同伴之间的交往比儿童与成人之间更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

幼儿的行为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幼儿的行为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幼儿的行为问题及其解决之道幼儿时期是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在这一时期,家长和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的行为表现,及时了解问题症结,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幼儿常见的行为问题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行为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注意力不集中:一些幼儿缺乏专注力,很难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容易分心。

情绪不稳定:有些幼儿情绪波动大,表现出暴躁、易怒等特点,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好动或过度活跃:部分幼儿行为过于活跃,难以安静下来,很难遵守纪律要求。

语言交流困难:有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与他人沟通时会出现障碍。

社交困难:一些幼儿难以融入小组,缺乏与同伴互动的能力。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幼儿的学习与生活,也可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困扰。

因此,家长和教师需要共同关注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引导和帮助。

解决幼儿行为问题的策略针对上述常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应对:培养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的作息时间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他们的自制力。

家长和教师应该制定合理的作息计划,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规律的睡眠时间、定期的进餐时间等。

要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技能,鼓励他们自主完成一些简单的自理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责任心。

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良好的环境氛围有利于幼儿行为的养成。

一方面,家长和教师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温馨、富有刺激的环境,满足他们的需求,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要为幼儿营造一个规范有序的环境,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养成自律的习惯。

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针对不同的行为问题,家长和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

比如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可以尝试通过游戏、绘画等趣味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对于情绪不稳定的幼儿,要耐心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对于好动或过度活跃的幼儿,可以组织一些体育活动,让他们在游戏中释放过剩的精力。

被忽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

被忽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

被忽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被忽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一、引言在幼儿园或家庭中,角色游戏是幼儿之间最常见的游戏形式之一。

因为角色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然而,在角色游戏中,有一部分幼儿常常被忽视或排除在游戏之外,他们往往表现出特定的行为特征。

本文旨在探讨这些被忽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特征,并提出相关教育对策,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被忽视幼儿的行为特征1. 自我排斥:被忽视幼儿常常主动排斥自己参与角色游戏的机会,他们自我设立边界,并避免与其他幼儿互动。

2. 观察者角色:在角色游戏中,被忽视幼儿更倾向于扮演观察者的角色,而不是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去。

3. 想象力受限:与积极参与角色游戏的幼儿相比,被忽视幼儿的想象力受到限制,他们往往缺乏创造性的想法和表现。

4. 社交困难:被忽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很难与其他幼儿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他们可能缺乏社交技能,难以与他人合作和沟通。

三、被忽视幼儿的行为原因1. 自信心不足:被忽视幼儿常常缺乏自信心,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技能缺乏信心,不愿意冒险参与到游戏中去。

2. 亲子关系影响:幼儿发展的早期经历对其角色游戏的行为特征有重要影响,家庭环境中的亲子关系问题可能导致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表现被忽视。

3. 社交经验不足:被忽视幼儿可能缺乏与其他幼儿进行社交互动的经验,这使得他们在角色游戏中表现出社交困难。

四、教育对策1. 创造积极环境:教师和家长应创造一个积极、安全的环境,鼓励被忽视幼儿参与角色游戏,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 引导鼓励参与:教师和家长可以以榜样的方式引导被忽视幼儿积极参与角色游戏,通过表扬、奖励等方式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3. 培养社交技能: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模拟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被忽视幼儿的社交技能,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4. 鼓励创造力发展:为了提升被忽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和家长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素材和角色扮演道具,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幼儿园不良行为案例分析与改进的实际操作与心理辅导策略

幼儿园不良行为案例分析与改进的实际操作与心理辅导策略

幼儿园不良行为案例分析与改进的实际操作与心理辅导策略幼儿园不良行为案例分析与改进的实际操作与心理辅导策略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然而在幼儿园中,不良行为是一种常见现象。

有些幼儿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不合作、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行为,这给老师和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针对这些不良行为,如何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改进,以及配套的心理辅导策略是十分重要的。

1. 不良行为分析在分析幼儿园的不良行为时,首先要对不良行为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

某个幼儿在幼儿园中表现出排斥和攻击性行为,首先要了解这种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

可能是家庭环境的影响、社交能力的发展、情绪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深入的分析,可以找到不良行为的根源,为后续的改进和心理辅导提供方向。

2. 实际操作的改进策略针对不良行为,需要实际操作的改进策略来应对。

老师和家长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合作,共同制定应对不良行为的计划。

要建立明确的行为规范,对于不良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和引导。

再次,通过激励和奖励的方式,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老师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幼儿的行为问题,做到及时介入和反馈。

3. 心理辅导策略在进行实际操作的改进策略的心理辅导策略也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不同的不良行为,需要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策略。

对于攻击性行为,可以通过情绪管理、冲突解决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

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可以通过专注力训练、游戏化学习等方式进行心理辅导。

通过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心态和有效的情绪管理能力,进而改善不良行为。

结语针对幼儿园不良行为的案例分析与改进的实际操作与心理辅导策略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

只有通过深入的分析、实际的操作改进和有效的心理辅导策略,才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

作为写手,我认为幼儿园不良行为的案例分析与改进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意义的工作。

通过对不良行为的深入分析和实际操作的改进策略,可以从根源上解决幼儿的不良行为问题,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被忽略的原因和对策探析

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被忽略的原因和对策探析

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被忽略的原因和对策探析第一篇: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被忽略的原因和对策探析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被忽略的原因和对策探析我国的幼儿教育向来是以群体为单位进行的集体式幼儿教育。

在国内集中表现为幼儿园分班教学。

由于集体性教学的原因,往往会造成幼儿园教师太过于重视一个班级的整体性,而忽略了个别幼儿的情况。

要对于这一现象有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并且在了解这种行为的背后原因和实际情况下,尽可能地避免对幼儿的忽视,并对消极幼儿进行鼓励呵护与正确对待。

幼儿教师教学回应教育工作者教育的初始阶段是从幼儿教育开始,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多以集体式教育为主流方向。

因为人数过多和班级过多的现象在现今的幼儿园里是常态。

所以,每当幼儿教师对于整体的关心程度超过对单一幼儿的关心时,忽略个别幼儿的现象可以说是无法避免的。

那么我们需要做的是看清楚这种现象和它的本质。

一、幼儿被忽略的产生及原因(一)幼儿被忽略现象的发生当教师组织集体活动或者在课堂提出问题时,基本上整个幼儿集体大多都会做出回应。

教师在每次进行课堂提问和活动时,都会点起那些参与度高的幼儿,抑或热情积极的幼儿,这是教师的教学常态。

对其他的幼儿教师偶尔也会点起他们进行互动。

但是对于小部分幼儿来说,这样的教学互动几乎是没有的。

因为教师会把机会留给那些主动举手的,或者说有回答倾向的幼儿们,从而造成一个现象:被点起来的幼儿们会越来越有自信,于是开始主动举手和参与互动。

而长期没有被点到的则会有一种心理暗示,暗示自己不会被点到,从而他们不会举手,也自然不会被教师点起。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积极的幼儿被点的概率大大增加,自信心也不断成长;消极幼儿由于长期不被点名而愈发消极,进而就更不会被点起来。

(二)幼儿教育的整体性概念早在1950年始,“学前教育”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被引入我国。

而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以幼儿园的方式进行集体式幼儿教育。

结果证明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幼儿及儿童数量大的复杂社会家庭结构来说,集体式教育的效果非常显著。

浅谈被忽视幼儿的培养的论文

浅谈被忽视幼儿的培养的论文

浅谈被忽视幼儿的培养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幼儿园的每个班级中,都会有一部分思维活跃、积极向上的的孩子;也会有几个调皮捣蛋、让人头疼不已的后进生。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这些孩子身上。

但不容忽视的是,班级中还存在一部分介于两者之间的孩子,这些孩子一般都比较乖巧、沉默,他们也参加活动,但很少有突出的表现。

这部分孩子很容易被忽视,久而久之,如果不积极引导,这些孩子有一部分会成为被忽视幼儿。

所谓被忽视幼儿,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班级中不被其他幼儿表示愿意与之交往、与之共处,同时,也被教师忽视的那部分幼儿。

他们在班级中既不被主动接纳,又不被拒绝。

处于被忽视地位对幼儿自身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被忽视儿在外部行为上表现为孤僻、冷漠、畏缩,具有“不自信、敏感、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不利于心理发展;同时由这些不良心理状态而导致缺乏旺盛的求知欲、表现欲和主动探索的精神,从而影响智力的发展;另外,由于被忽视幼儿在班级交往中总是处于被动地位,交往范围狭小,导致交往经验缺乏,严重影响自身的社会化进程。

据调查,被忽视幼儿在幼儿班中所占比重较大(研究资料表明,被忽视儿在班级群体中占20%左右)。

因此,加强对被忽视幼儿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经过几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对被忽视幼儿的培养。

一、提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条件1.教师充分的关注研究资料表明,幼儿的认知能力、自信心、坚持性、表现欲,与教师交往的主动性、与同伴交往的主动性以及教师提问次数有显著关系,且全部正相关。

教师关注多的孩子,往往认知能力、表现欲强,自信,与教师和同伴能主动交往,而教师关注少的孩子则相反。

被忽视幼儿就是这样的孩子,他们在被同伴忽视之前首先被教师忽视了。

因此,对于这些被忽视的孩子,教师首先必须要给予课堂上的关注,要倾注比别的孩子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坚决纠正以往视这些孩子可有可无的状态。

幼儿被忽视的成因和教育策略-精选文档

幼儿被忽视的成因和教育策略-精选文档

幼儿被忽视的成因和教育策略在幼儿园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孩子,他们较少受到教师和同伴的关注,经常游离于群体之外,他们的行为表现通常不具攻击性,性格循规蹈矩、内向羞涩、顺从沉默,从不做出格的事情,也不主动参与任何集体活动或在公众场合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有时甚至会逃避与他人的交流,虽然身处在班级之中,却像是团空气无声无息,因此受忽视幼儿又被形象地称为教室中的“隐形人”。

有研究表明,同伴关系较差,在交往中消极、被动的幼儿,在以后的社会交往中仍然倾向于采取消极、孤独的交往策略,可能会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

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关注被忽视幼儿在园生活的状态,及时采取教育措施进行干预,让幼儿体验安全感和归属感、树立信心,为发展良好的社会性交往和同伴关系提供前提条件。

一、幼儿受忽视的成因分析(一)家庭因素1.不安全型依恋是造成幼儿被忽视的原因,儿童早期形成的依恋影响其后来的行为。

适宜的依恋有助于一个人信赖和自我信任的形成,并且能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与后代。

亲子依恋的质量对幼儿的社会交往起一定的影响。

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在交往中积极主动,能够和抚养者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在安全感的支持下会有兴趣去尝试探究周围环境。

对于陌生人也能表现出自信、独立等心理品质。

不安全型依恋的幼儿没有与母亲建立起良好的依恋关系,平时就算父母不在家,也不会哭闹。

由于受到不安全感和内心冲突的困扰,在幼儿园里不能积极有效地探索环境与人建立友好的交往关系。

2.亲子互动的经验的缺失父母在各种情境下交往所运用的语言、行为等都会成为幼儿学习、模仿的对象,他们通过观察、模仿可以学会如何与不同对象进行交往,并在与父母的交往互动中实际练习着社交方式。

幼儿的许多社会性行为如分享、谦让、轮流、合作、帮助、友爱、关心他人等,就是在与父母交往并在父母指导之下习得并发展的。

尤其是低龄的幼儿,他们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几乎就是幼儿与父母互动的翻版。

幼儿与父母之间形成的亲子关系状况是师幼关系的基础。

幼儿幼儿教师进行儿童行为观察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幼儿幼儿教师进行儿童行为观察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幼儿教师进行儿童行为观察的现状与对策探析在幼儿教育领域,儿童行为观察是教师了解幼儿发展状况、调整教育策略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幼儿教师进行儿童行为观察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原因探究和对策探析三个方面,对幼儿教师进行儿童行为观察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现状分析1.观察意识不足部分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对儿童行为观察的重视。

他们认为,儿童的行为表现是自然而然的,无需过多关注。

这种观念导致教师对儿童行为观察的缺失,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观察方法不当部分幼儿教师在观察儿童行为时,采用的方法不当。

他们往往以主观判断为主,缺乏客观、全面的观察。

这种观察方法容易导致教师对儿童行为的误解,从而影响教育策略的制定。

3.观察记录不完整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幼儿教师虽然进行了儿童行为观察,但观察记录不完整。

他们往往只关注儿童的行为表现,而忽略了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

这种观察记录无法为教师提供全面的信息,不利于教育策略的调整。

4.观察反馈不及时在观察儿童行为后,部分幼儿教师未能及时进行反馈。

他们可能因为工作繁忙、缺乏沟通渠道等原因,未能将观察结果及时传达给家长和同事。

这种不及时反馈的现象,影响了教育效果的提升。

二、原因探究1.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在我国,幼儿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的教育理念和技能,无法有效地进行儿童行为观察。

一些教师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不足,导致他们在观察儿童行为时缺乏敏感度。

2.工作压力过大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他们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应对各种行政事务。

这种压力使得教师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儿童行为观察中,影响了观察的质量。

3.观察工具和资源不足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幼儿教师缺乏有效的观察工具和资源。

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观察表格、记录工具等,导致观察记录不完整。

一些教师缺乏专业培训,无法熟练运用观察工具。

4.家长和社会的误解部分家长和社会对幼儿教育存在误解,他们认为幼儿教师只需照顾好孩子的日常生活即可。

被忽视型幼儿的教育建议

被忽视型幼儿的教育建议

被忽视型幼儿的教育建议引言在幼儿教育领域,我们经常关注那些有特殊需求或行为问题的孩子,但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被忽略的孩子。

被忽视型幼儿指的是那些在教育环境中被其他孩子或教师忽视、排斥或遗漏的孩子。

这些孩子可能表现出内向、害羞、低自尊或社交障碍等特点。

在他们需要关注和支持的时候,他们往往被忽略了。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教育被忽视型幼儿,并提供一些建议。

了解被忽视型幼儿的特点被忽视型幼儿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内向和害羞:他们可能不喜欢在公众场合发表意见或参与活动。

2.低自尊:他们可能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

3.社交障碍:他们可能难以与其他孩子建立友谊或参与团队活动。

4.没有被重视:他们的声音和观点往往被忽略或轻视。

教育建议为了帮助被忽视型幼儿融入教育环境并发展自己的潜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教育建议:1. 建立安全和支持性的环境为被忽视型幼儿创造一个安全、支持性的环境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注重每个孩子的需求,并确保他们感到受到尊重和关注。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与每个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了解他们的兴趣、需求和挑战。

•鼓励积极参与:给予被忽视型幼儿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并提供额外支持和鼓励。

•尊重差异:教师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不将其看作是问题或缺点。

2.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被忽视型幼儿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持和指导来发展自己的潜力。

为了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供适合他们的挑战和机会。

•提供额外支持:对于那些需要额外支持的孩子,教师可以提供一对一指导或小组辅导。

•鼓励自主学习:培养被忽视型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培养社交技能被忽视型幼儿往往在社交方面遇到困难。

为了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组织合作活动:促进被忽视型幼儿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合作和互动,例如小组项目或合作游戏。

被忽视型幼儿的特点

被忽视型幼儿的特点

被忽视型幼儿的特点被忽视型幼儿指的是在集体活动或单独活动中被同伴或成人忽略、排斥或鲜有关注的幼儿。

这类幼儿往往有以下几个不同于其他幼儿的特点。

一、消极、内向、常常自闭被忽视的幼儿由于缺乏充足的亲情窝囊,自我价值感较低,导致他们常常表现得消极、内向,并且容易退缩至自我封闭的状态。

这种情况极易影响其与其它同伴交往和沟通,进而使其日渐孤立。

二、体貌青春、面容冷漠被忽视的幼儿通常是身体略小、体形略瘦的。

这些幼儿通常面容冷漠,不爱说笑,绝不会轻易表露出自己真正的内心感受;同时,他们常常会显得更静谧,严肃,少有花哨、活泼可人的特点。

三、爱群居、不愿自立被忽略的幼儿由于心理上的安全缺乏,通常更偏爱与其他与自己过硬生活的孩子在一起,比如那些自己遭受着与自己眼熟的暴力、忽视等居心,不达到生活自我管理不全的孩子。

同时,这些幼儿也极易求助于成人,不愿独立处理问题,成为其他幼儿眼中的“窝囊废”。

四、缺乏自信、自尊忽略的幼儿通常都有一个不自信、自卑的心理,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的缺点无限夸大、不停地自责自艾;同时,由于自信心不足,他们也往往不敢表露自己的意愿和需求,习惯于沉默,漠不关心。

五、缺乏自控、自我调节能力对于忽视的幼儿来说,因为他们轻视自己且不自信,缺乏主动性和自我观察的能力,所以他们也往往缺乏自控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在面对冲突时,他们通常没有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文章的最后,还想稍稍说一些,对付被忽略型幼儿的问题,现在学校常常会采取各种方式辅助,包括提高培训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个别辅导、分组辅导;鼓励有关研究机构对被忽视型幼儿进行系统的研究,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对策及方法;在幼儿园或者家庭中,通过鼓励他们参加活动、安全自信、尝试新的事物,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态,尽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心、充满关注和包容的温暖环境。

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

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

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摘要:被忽视幼儿的各种行为影响其人际关系、同伴交往等方面,而在人际关系、同伴交往中所遭受的挫折又将影响其行为和心理,形成恶性循环。

本文归纳了被忽视幼儿在游戏、教学活动和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的行为特征,分析形成这些特征的内外部原因,探讨改善其内外环境、形成良好行为特征的途径和方法,希望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视,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被忽视幼儿;同伴关系;行为特征一前言幼儿,在人的各个发展阶段中所处的是一个人成长的初始阶段,在社会总体人群的划分中是一个弱势群体,需要成人社会、政府、社会团体给予特殊的关注与帮助。

然而,事实上,在我们的周围还存在着大量“被忽视幼儿”的现象。

本文中将被忽视幼儿界定为:在幼儿园中未被教师和(或)同伴关注的幼儿,包括没有或很少与教师和(或)同伴进行言语或非言语方式交流的幼儿。

我们知道到了三岁,大多数幼儿会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幼儿的交往范围逐渐扩大,幼儿交往的对象除了父母和亲人之外,增加了与教师和同伴的交往。

1.幼儿与教师的交往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一种“权威”的关系,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幼儿对老师的态度和行为多数是顺从的,因为幼儿已经初步认识到“服从—好结果,不服从—坏结果”,所以必须服从权威。

幼儿开始从尊重服从父母到尊重、服从老师的权威,又建立了一种新的人际关系,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大进步。

2.幼儿与同伴间的交往学前儿童同伴间交往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就明显发展。

例如,一个一岁多的儿童冲着另一个儿童微笑,像说话一样发出声音,拿走或者递给对方玩具或轻拍对方,希望通过这些行为达到与对方的一种交流。

特别是在幼儿园接受教育的儿童,他们有了更多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可以互相协商,共同讨论、共同组织一项很多或游戏,可以互相请求、互相帮助,可以一起分享、交流各自的情绪体验。

所以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历程中,同伴之间的交往比儿童与成人之间更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

庞丽娟(1991)运用现场同伴提名法对4—6岁幼儿同伴关系的研究中指出,幼儿的社交地位已经分化,主要有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一般型四种基本类型。

被忽视幼儿的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

被忽视幼儿的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

被忽视幼儿的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被忽视幼儿现象的存在不利于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化进程。

从根本上改善被忽视儿童不利状况的教育对策是:整合一日生活的各要素,提供支持性生态环境;准确识别和把握幼儿智能强项,以强带弱,以长补短;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确保实施的有效性和长效性。

标签:被忽视幼儿;现状;教育对策一、问题的提出被忽视幼儿即在一个稳定的班级中,不主动参与集体活动,不善于与同伴交往,不被其他幼儿重视,被认为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极易被忽视的幼儿。

在对幼儿园现实的长期观察实践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个班级里都有几个整日里不声不响、沉默寡言的孩子。

他们胆小,文静,孤僻,温顺,羞涩,各方面表现平平,受到同伴欺负和老师的不公正待遇时,不敢反抗和据理力争。

这些在集体中“默默无闻”的“透明”儿童,蜷缩在被遗忘的角落里,被老师有意无意的忽略,成为被忽视的弱势群体。

虽然造成这种现象和家庭教育、成长环境有直接联系,但这些在家庭受忽视的孩子,往往在幼儿园也是教师忽视的对象。

因此,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果任其反复、持续、长期的漠视,忽略孩子的身体和情感需求,放弃、淡化对儿童身心发育的关爱,势必对儿童造成严重而且不可逆转的永久性伤害。

1、不利于儿童心理发展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在同伴中享有一定的威望与影响力,是儿童体验愉快与安全感、归属感,保持自尊,树立自信的前提条件。

被忽视儿童游离于同伴交往活动的边缘,非但无法使其正常心理需要得到满足,而且会导致诸如过分紧张、焦虑、敏感、自卑等此类不良心理状态的形成。

2、不利于儿童社会化进程同伴间平等交往可以帮助幼儿获取大量的自然、社会知识,促进幼儿对他人心目中自己的认识,有益于幼儿领会自控与合作,学会解决矛盾。

被忽视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他们交往范围狭小,交往经验贫乏,交往技能缺失,严重影响其自身社会化的进程。

3、不利于儿童智能潜质得到充分施展在课堂上,尽管这些孩子内心有了答案,但却羞于表现自己,或害怕回答不能令老师满意而不敢主动发言。

被忽视幼儿游戏行为

被忽视幼儿游戏行为

被忽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摘要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游戏能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同时也能帮助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和社会化进程,以及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协调发展。

不良的社会交往地位会影响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处于被忽视社会交往地位的幼儿容易形成顺从、沉默的性格。

然而,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个人的社交能力在整个人生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及早关注被忽视幼儿。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被忽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特征。

由观察发现,在角色游戏中,被忽视幼儿在参与游戏方式、游戏角色的选择、与陌生人和同伴的交往态度、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都常常处于被动和服从状态。

因此,我们要更加深入了解被忽视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让被忽视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游戏,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

关键词:被忽视幼儿角色游戏行为特征同伴同伴关系一、选题背景同伴是指与儿童相处的年龄相同或发展水平相近的人。

同伴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一种关系。

由于同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大体相当,与亲子关系、师幼关系相比,同伴关系更是平等的、互惠的。

同伴关系为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自由空间。

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今我国家庭中,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缺少与兄弟姐妹、与他人交往的机会,使他们在将来面对社会交往时可能遇到一定的困难。

这样,家长和教师更需要关注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为幼儿创造更多的交往机会,并且给予适当地指导。

只有获得足够的社会交往经验,学会解决人际冲突,幼儿的身心才能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在教育中,需要关注被忽视幼儿的行为,并且针对被忽视幼儿的这些行为特征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改善被忽视幼儿的社会交往状况。

二、概念的界定1、被忽视幼儿:被忽视幼儿是那些得到提名很少的幼儿他们常被认为害羞和退缩的。

被忽视幼儿与同伴的互动一般都少于普通幼儿,在社会化交往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很少主动发起交往行为,即使有,一旦遭到挫折会立即退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摘要】对XX市XX幼儿园抽取3个班级典型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进行观察分析,以找到被忽视幼儿的教育对策。

分析认为:由于家庭、同伴群体以及自身性格等多种因素,导致被忽视幼儿性格内向、孤僻、缺乏自信。

因此,我们要发挥各方面的教育作用。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被忽视幼儿,适当给予他们更多的表扬和鼓励,发挥每个幼儿的优势,做一个每个幼儿都喜欢的老师。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更应注重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尽量为他们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及时给与帮助和建议,提高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关键词】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同伴群体教育对策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幼儿,指3至6岁的孩子,这个阶段,其在体格、神经、心理和智能等多个方面发育明显,性格逐步趋于稳定,同时,他们也是社会人群中的弱势群体,而“被忽视幼儿”则是这个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长期以来,成人社会、教育界、国家政府机关和民间社会团体对“被忽视幼儿”的关心和帮助还很少,对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明确性,直接制约着其人际关系和同伴交往等方面。

因此,只有对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其行为特征提出科学化、合理化的教育对策,才能为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和心理打下坚实基础,避免恶性循环的形成,因此,对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及教育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被忽视幼儿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必要内容,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由于研究时间短,自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原因,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幼儿教育体系的建立。

通过总结,研究被忽视幼儿教育的意义为:1)被忽视幼儿教育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通过对被忽视幼儿教育进行研究,幼儿教师和家长才能够准确了解被忽视幼儿的行为和心理特征,更正自己的教育方式,及时改善其被忽视社交地位,使幼儿形成热情开朗、慷慨大方、勇敢自信的意志品质。

2)被忽视幼儿教育是幼儿教育体系合理性的必然要求当前,被忽视幼儿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家庭和社会并未对这部份幼儿引起足够重视,且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

只有通过对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对其教育提出对策,才能保证幼儿教育理论体系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被忽视幼儿教育研究正是应这一要求而产生的。

3)被忽视幼儿教育是由家庭向同辈群体转化的催化剂家庭是进入幼儿园之前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幼儿园则是幼儿个体接触同辈群体的第一场所,当幼儿从温馨的家庭进入同辈群体普遍存在的幼儿园,必须熟悉把握被忽视幼儿的基本特征,才能使幼儿向同辈群体顺利转化。

1.3 被忽视幼儿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外的幼儿教育工作者纷纷对被忽视幼儿问题展开研究。

庞丽娟[1]运用现场同伴提名法对3至6岁幼儿同伴关系进行研究,通过行为观察和社会测量,把同伴群体中的幼儿分为四种类型(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矛盾型)并归纳、描述了每种类型幼儿的基本特征。

她认为被忽视型幼儿常常独来独往,在交往中也表现得很胆怯,他们既很少对同伴做出友好合作的行为,也很少表现出不友好、侵犯性行为。

因此既没有多少同伴主动喜欢他们,也没有多少同伴主动排斥他们,他们在同伴心目中似乎是不存在的,被大多数同伴所忽视和冷落。

Coieetal等人[2]则在对美国科罗拉州3-6岁幼儿调查后把同伴群体中的幼儿分为五类: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矛盾型和一般型。

国内外的其他相关研究,也基本上都是在运用社会测量法的基础上,把同伴的社交类型分为了四类或五类幼儿。

在早期对幼儿进行分类的基础上,20世纪90年代开始,幼儿教育研究者更多的关注幼儿的各种行为。

结果表明:不善交际的幼儿遭到更多的同伴忽视。

”[3][4]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被忽视幼儿的形成的原因和矫治方法上。

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处于被社交地位的幼儿的一些人际交往和心理特征,以及形成的原因,但是对于被忽视幼儿的研究大多建立在问卷和访谈基础上,对他们实际活动中的观察研究很少。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对被忽视幼儿进行一定的行为观察和记录,分析造成幼儿被忽视的原因,提出改善对策,希望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视,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章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及其分析2.1 研究方法2.1.1 被试课题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XX市XX幼儿园大、中、小各一个班,小3班共27人,其中男孩14人,女孩13人;中1班共29人,其中男孩13人,女孩16人;大2班共30人,其中男孩15人,女孩15人。

2.1.2 程序采用大多数研究者普遍采用的社会测量法筛选出典型的被忽视幼儿对象。

利用同伴提名法对各样本班进行同伴提名,让幼儿说出他最不喜欢和班里哪个小伙伴一起玩,为什么?利用教师提名法对带班教师进行结构性访谈,由她们直接说出本班最容易被忽视的幼儿。

最后,将通过两种方法获得的被忽视幼儿对象进行比较,筛选出大、中、小班各1名典型被忽视幼儿作为被试,具体如下:个案一:李睿琳,女,小3班,2011年3月出生,2014年9月入园,全托。

该幼儿性格内向,话语较少,比较随和,当使用某个玩具与同伴发生冲突时,会主动放弃。

父母均为个体经营者,入园前一直有父母带大,这段时期也是父母创业比较艰难的时期。

个案二:梁宸曦,男,中1班,2010年8月出生,2013年9月入园,全托。

该幼儿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入园前由姑姑、爷爷、姥姥和舅妈等亲属轮流看管,在课堂上能够遵守秩序,表现安静,不会主动举手发言,当老师叫到他发言时,大多时候表现出一种退缩、不安的状态。

个案三:孙妙妙,男,大2班,2009年6月出生,2012年9月入园,全托。

由奶奶一人带大,奶奶对他比较溺爱,在幼儿园中经常独来独往,喜欢在某个角落安静的呆着,能够单独完成老师发出的某条指令,但当需要与同伴进行沟通合作时,完成效果不佳。

2.2 被忽视幼儿行为特征采用时间取样法对3个典型个案进行观察,了解被忽视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和社交情况,观察的项目主要包括上午游戏阶段被忽视幼儿的各种行为以及课堂活动中被忽视幼儿的行为特征。

2.2.1 在课堂中被忽视幼儿的行为特征在观察教学活动中发现,如果课前由幼儿自选教室座位,被忽视幼儿更倾向于选择靠近两侧且偏后排的位置,当选座过程中与其他同伴发生冲突时,他们会主动谦让。

被忽视幼儿非常遵守课堂秩序,他们对于老师的提问往往不爱举手发言,也不会像个别幼儿那样不经教师允许直接大声回答某个问题,而是低着头眼睛不敢直视教师或者目光扫向窗外。

当被教师点名要求回答某个问题时,被忽视幼儿起立的速度比较慢,表情痛苦,目光呆滞,回答问题的音量也非常小,语言组织磕磕绊绊,表现得非常不自信。

而此时,教师眉头紧锁,显出一种不耐烦的神态,久而久之,教师会更容易无意识地忽视这种被忽视幼儿,减少对被忽视幼儿提问的次数甚至不提问,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被忽视幼儿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和交流,很少在其他人面前主动表现自己,在不熟悉这些幼儿的人看来,他们非常怯懦,缺乏自信。

[5-8]2.2.2 在游戏中被忽视幼儿的行为特征游戏是幼儿阶段的主要活动,是研究幼儿行为的基本载体,幼儿园在周一至周五游戏活动期间进行了障碍活动、教师模型、故事版活动、恐龙游戏、公共汽车游戏和寻宝游戏等多个互动型游戏,对典型被忽视幼儿进行观察发现,这些幼儿不会积极主动参加游戏,在教师多次鼓励的情况下往往选择一些普通角色甚至背景角色,即不需要过多的与同伴进行语言的沟通交流,在整个活动期间处于被动地位,并且不容易被教师和同伴注意到。

相对于互动游戏,被忽视幼儿更愿意选择独自平行游戏。

在自由活动期间,被忽视幼儿通常会选择某个安静的角落独自玩耍,或者看同伴游戏。

当有其他小朋友向他发出共同游戏的邀请时,他们会出现片刻的欣喜,希望引起同伴的注意,但也会表现得紧张不安、躲躲闪闪。

2.3 被忽视幼儿行为成因分析相对于儿童的神经类型、性格特点、性格特征等不易控制的内部因素而言,研究者们更关注外部因素对儿童的影响,尤其是学校和家庭的作用[9]。

1 外部因素1)家庭因素家庭因素主要包括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家庭结构以及父母(或监护人)心理健康状况等。

而父母的人格和心理健康是诸多影响幼儿行为问题的家庭因素背后的潜在的共同因素[10]。

如果父母比较抑郁,他们平时对生活缺乏兴趣,这种心境会弥漫到幼儿中,从而使幼儿缺乏对身边事物的好奇感,变得沉默寡言。

如果父母比较偏执,对幼儿的话语表现出不信任,猜忌孩子的善意,过于约束和限制孩子的行为,家庭氛围就会紧张和敌对,幼儿就会性格内向、怯懦,做事小心谨慎,缺乏完成特定任务的自信。

个案一李睿霖的父母由于平时忙于进货和卖货,无暇把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放到幼儿身上,且缺乏与幼儿的沟通和交流,造成亲子关系质量低下,直接导致幼儿安全感降低。

2)教师因素一名教师所带班级中,有的孩子生性好动、活泼开朗,在与教师的社交活动中,自然会引起教师更多的注意,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更愿意把发言的机会给这些幼儿,对于被忽视幼儿,由于他们平时都很安静,在社交活动中很少发出自己的声音,且经常表现为退缩、腼腆、孤僻和妥协,带班教师会很难把注意力放到这些幼儿身上,给他们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则少之又少,在恶性循环之中,被忽视幼儿交往的主动性降低,消极情感增加。

3)同伴群体因素被忽视幼儿同伴对其关注度和主动性,也影响着被忽视幼儿行为的发挥。

如果幼儿园同班级中很多同伴对幼儿持接纳态度,喜欢和他共同游戏,这名幼儿就会身心愉悦,相反,如果大多数同伴对这名幼儿持排斥态度,他就会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处于整个班级的边缘状态,在群体交往和双向交往中变得更加笨拙、不明智和过分敏感。

2 内部因素人的性格有各种各样,有的人喜欢在很多人面前讲话,也有的人不喜欢这样,有的人喜欢让别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也有的人尽量隐蔽自己的存在。

没受物欲驱使的幼儿,他会把他真实的性格表现出来。

而部分幼儿先天的自我意识不强,自我评价模糊,入园前交往环境单一,导致社交技能差。

第三章被忽视幼儿教育对策3.1 教师教育对策1)幼儿人人平等带班教师要冲破长期带班对幼儿形成的固化印象,尤其对那些自己平时感觉的“差孩子”,要刻意增加关注程度,以鼓励和表扬的方式来肯定他们,使得他们逐渐提高自信心,渐渐由被动的交往改为主动的交往。

2)采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幼儿最初的人际关系是在家庭中的小群体中形成的,且不存在对比的条件。

但一旦到了幼儿园这个大群体中,对比关系成立,幼儿就会通过成人的评价以及自己的行为、能力与别人的行为、能力作比较来给自己定位。

当他们的情感、认识在群体中得不到响应或认可,尤其是得不到教师、同伴的重视,他们就会甘当群体的被忽视分子。

另外,由于被忽视幼儿的优缺点不突出,如果教师往往以模糊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如“还可以”、“一般”,就容易使幼儿误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