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资料
信息会考知识点总结
![信息会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bf541b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1.png)
信息会考知识点总结一、信息及其特征。
1. 信息的定义。
-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例如,交通信号灯的颜色(红、绿、黄)是一种信号,其背后代表的“停止”“通行”“准备停止或通行”的意义就是信息。
2. 信息的特征。
- 普遍性: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如自然界中的鸟语花香包含着生物信息,人类社会中的新闻、广告等都是信息。
- 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存在。
例如,文字信息依附于纸张、电子设备等载体;声音信息依附于空气、磁带等载体。
- 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个主体同时共享。
例如,网络上的一篇文章可以被无数人同时阅读,而不会因为被多人使用而减少其信息量。
- 价值性:信息具有一定的价值。
比如商业情报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气象信息对农业生产、航空航海等有重要价值。
信息的价值还具有相对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信息的价值判断可能不同。
- 时效性:信息具有一定的有效期。
例如,股票行情信息在股票交易时段内是及时有效的,过时就失去了部分价值;新闻如果过了发布的最佳时间,其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 可传递性:信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传递。
如通过网络、书信、电话等方式传递信息。
- 可处理性:信息可以被加工处理。
例如,对采集到的学生成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排序等处理,从而得到有意义的结果。
- 真伪性:信息有真有假。
如网络上的一些谣言就是虚假信息,而经过科学验证的研究成果则是真实信息。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历程。
1. 信息技术的定义。
- 信息技术(IT)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2.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 古代信息技术。
- 主要包括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等。
语言是人类最早的信息交流工具;文字的出现使信息可以被长期保存和远距离传播;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则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存储和传播效率。
- 近代信息技术。
-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的发明是近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标志。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北京基础客观题知识点40问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北京基础客观题知识点40问](https://img.taocdn.com/s3/m/57aaf5d58bd63186bcebbc85.png)
第6问:计算机系统 ?
• 1、硬件系统 • 2、软件系统
第7问: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
•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
第8问:常见的操作系统 ?
第9问:获取信息的方式 ?
• 直接获取信息和间接获取信息
类型 文字
第10问:
存储 格式
计算机一般以文件的形式存储信息 ,常用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文件格式及其特点 ?
第14问:信息甄别的一般方法 ?
• 针对性 • 及时性 • 准确性
第15问:辨别信息真伪 ?
• • • • • • 不要盲目相信得到的信息 根据信息来源途径判别 多渠道地获 取信息 并对获得的信息加以比较和分析 根据原有经验判别 向权威机构核实。
第16问:利用工具软件计算二进制与十进制 的进制转换
第41问:了解信息技术前沿发展 ?
10、大数据的基本概念, 大数据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 力、洞察发现力和流 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 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第31问:遵守的网络道德规范主要有 ?
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他人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 未经允许,不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 未经允许,不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储存、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 删除、修改或 者增加。 不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程序。 不做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其他事。
特点及适用范围 纯文本文件,不携带任何文字修饰控制格式,一般字处理软件都能打开。 Word 文档。 超文本标记语言编写生成的文件格式,用于网页制作。 Adobe 系统公司开发的一种便携式文档格式。 利用 JPEG 国际静态图像压缩标准压缩的一种图像格式,用于网络和光 盘读物。
2023年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2023年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5dd73c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6.png)
信息技术基础一、知识点1、信息旳载体和形态信息自身并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
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可以承载信息,是信息旳载体,也是信息旳常见体现形态。
2、信息旳特性信息旳体现、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旳事物。
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应旳事物被存储和保留、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旳。
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旳。
信息具有时效性。
3、信息旳编码(1) 二进制代码旳特性二进制数由“0”与“1”两个数字构成,运算规则为“逢二进一”,每个数码在不同样旳数位上对应不同样旳权值。
将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可用“除二取余”法,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可用“按权展开相加”法。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体现数据信息,不过不便于书写,在实际体现中,常常采用十六进制旳形式。
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从二进制旳低位开始,每四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位十六进制数。
反之,每一位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四位二进制数。
(2) ASCII码旳概念计算机内旳英文字符以二进制编码旳形式来体现,其中使用最广旳是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互换原则码。
原则旳ASCII码用一种字节中旳7个位来体现,可以体现128种编码,其中数字、字母是按次序依次排列旳。
(3) 中文编码方案(GB2312、GBK、GB18030)及观测内码中文在计算机内也是以代码形式体现旳,这些代码称为中文编码。
GB2312使用2个字节编码,它包括一级中文常用字(以拼音次序排列)和二级中文非常用字(以偏旁笔画次序排列)GB18030对收录旳字符分别以单字节、双字节和四字节进行编码。
用UltraEdit或WinHex工具软件观测内码时,ASCII码(英文字符)只占1个字节,中文编码占2个字节。
(4) 多媒体信息旳编码声音信号是通过采样和量化实现模拟量旳数字化。
采样频率越高,量化旳辨别率越高,所得数字化声音旳保真程度越好,不过它旳数据量也越大。
黑白位图旳图像所占空间大小计算。
只有黑、白两种颜色,每个像素只需要一种位就可以体现,因此黑白位图旳图像大小(字节数)计算公式为:水平像素点旳个数×垂直像素点旳个数/8。
信息与技术会考高中知识点
![信息与技术会考高中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121d87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6c.png)
信息与技术会考高中知识点一、信息及其特征。
1. 信息的定义。
-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例如,交通信号灯的颜色(红、黄、绿)是一种信号,这些信号所传达的“停止”“准备停止或启动”“通行”的意义就是信息。
2. 信息的特征。
- 普遍性:信息无处不在。
如自然界中的四季更替包含着气候信息,人类社会中新闻报道包含着各种社会信息等。
- 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而存在。
例如,文字信息依附于纸张、电子设备等载体;声音信息依附于空气、磁带等载体。
- 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个接收者共享。
一部电影可以被众多观众观看,而电影本身的信息并没有因为被多人观看而减少。
- 价值性:信息具有一定的价值。
例如,商业情报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从而获取经济利益;气象信息对于农业生产、航空航海等行业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时效性:信息具有一定的有效期。
例如,股票行情信息在短时间内非常有价值,如果过时就失去了对投资者决策的参考意义;新闻信息也有很强的时效性,过了一定时间就成为旧闻。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 信息技术的定义。
- 信息技术(IT)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微电子技术等。
2.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 古代信息技术:如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信息的记录和传播更加方便。
造纸术为信息提供了轻便、易保存的载体,印刷术提高了信息复制和传播的效率。
- 近代信息技术:电报、电话的发明开启了近代通信技术的发展。
电报实现了远距离的文字信息快速传递,电话则进一步实现了声音信息的即时远距离传输。
- 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
计算机的发明使得信息处理能力大大增强,网络技术的发展让信息的传播和共享更加便捷,如互联网的普及使全球信息的交流成为现实。
3.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 多元化: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和应用领域不断多样化。
北京市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北京市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11bda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4.png)
1.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是什么?物质、能量和信息2.信息的概念?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
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例题:信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3.信息的作用及相关实例?控制作用——交通信号灯等告知作用——天气预报、股市行情等认知作用——教室学习等使动作用——闹铃等欣赏作用——看电视等学习及研究等作用4、信息的特征及相关实例?普遍性——学生一天的活动等不完全性——盲人摸象时效性——金融信息、气象信息和与战争有关的信息等传递性——一传十,十传百等依附性——信息本身看不见摸不着,信息需要依附于文字、图像、声音等载体存在无限性、可共享性、转化性、价值性和可压缩性等5、信息技术的英文缩写?IT(Information Technology)6、信息技术发展的两次突破?从人脑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进行信息加工,由使用机械设备再发展为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加工。
7、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显示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8、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性发展?第一次——语言的使用第二次——文字的创造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第五次——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9、获取信息的方式?直接获取和间接获取直接获取:主要是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直接与事物接触,使事物的面貌和特征在大脑中留下印象,这是人们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式之一。
间接获取:用科学的分析研究方法,鉴别和挖掘出隐藏在表象背后的信息。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使用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取信息。
10、获取信息的渠道?(1)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获取信息(2)通过查阅书籍和报刊等资料来获取信息(3)通过广播、电视获取信息(4)通过影视资料获取信息(5)通过电子读物获取信息(6)利用数字设备获取信息(7)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11、信息的数字化非数字化信息:报纸、图书、照片等。
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已补充完善)
![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已补充完善)](https://img.taocdn.com/s3/m/89a61409c281e53a5902ff09.png)
在“文字环绕”菜单中,每种环绕的含义如下所述: (1)四周型环绕:不管图片是否为矩形图片,文字以矩形 方式环绕在图片四周; (2)紧密型环绕:如果图片是矩形,则文字以矩形方式 环绕在图片周围,如果图片是不规则图形,则文字将紧密 环绕在图片四周; (3)穿越型环绕:文字可以穿越不规则图片的空白区域 环绕图片;
图片:图片是版面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重要性仅次于正文。起到美化的
作用,使版面图文并茂,形式丰富,更具层次感。 装饰图案:包括花边、框线、纹样等,是表达版面的视察效果,构成版面形式 的重要手段。
电子表格考点 24、5个函数的使用 25、函数和公式的复制
26、按某个关键字排序
27、图表类型和特点
28、在excel中数值的类型:常规型、数值型、文本型 货币型
29、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30、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31、信息资源管理的作用和例子 32、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管理软件 33、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优势 34、信息的交流方式 35、网络公约,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 36、常见的杀毒软件 37、病毒的特征 38、防火墙的作用:在网络中,防火墙是一个或者一组 系统,用来在两个或者多个网络间加强访问控制,限制 入侵者进入,从而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名称、刊号、出版单位、出版日期、责任编辑等要素。 报眉:位于版心的最上行,起到装饰版面和作栏目划分的功能 , 一般包括出版日期、版次等等。报眉的作用是便于读者检索 标题:标题是版面的眼睛,也是正文的摘要,标题设计得好,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使文章生色,版面生辉。 正文:正文是版面的主体,其行文可横排,也可竖排,要注意文章的连贯性, 不能有文法、语法错误和错别字;文章不宜太长,文字要清晰易读;同一版 面正文字号、字体变化不要多,以免分散读者的注意力。正文字体以宋体和楷体 为主,字号选用五号或小五号为宜。
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汇总
![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1319a8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7.png)
必修一知识点第1章认识数据与大数据一、数据、信息和知识1.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数据所表示的意义;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2.信息、物质和能量构成世界三大元素3.三者关系:数据作为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经过处理后,就有可能转化为相应的信息。
人们对信息进行提炼和归纳后,获得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观点、经验和技能,信息才会内化为知识。
二、信息的特征①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如:看到蚂蚁搬家可以知道快下雨了②价值性: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③时效性: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④共享性:一个信息可以由多人进行分享;如: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⑤真伪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空城计”⑥可处理性(可增值性):玉不琢,不成器。
孟浩然的诗词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⑦传递性:一传十,十传百。
三、数字化1.数字信号:是离散时间信号的数字化表示。
其信号的自变量、因变量都是离散的、不连续的。
如数字体温计。
2.模拟信号:是指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所表达的信号。
其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随时间作连续变化。
如声音信号、图形信号、水银体温计。
3.数字化:是将复杂多样的事情属性或特征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对象的过程。
这些信息被数字化后可以更方便地在数字设备中存储、处理和传输。
如:电子书四、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化1.二进制化为十进制:将二进制1110转化为十进制数是()?(1110)2=1×23+1×22+1×21+0×20=142.八进制化为十进制:将八进制123转化为十进制数是()?(123)8=1×82+2×81+3×80=833.十六进制化为十进制:将十六进制5A转化为十进制数是()?(5A)16=5×161+10×160=80+10=904.二进制化为八进制:将二进制1111转化为八进制数是()?(1111)2=取三位,不够补零,分成001=1和111=7等于(17)85.八进制化为二进制:将八进制17转化为二进制数是()?(17)8=将每位数分别化为3位的二进制,1=001和7=111→001111=11116.二进制化为十六进制:将二进制101111转化为十六进制数是()?(101111)2=取四位,不够补零,分成0010=2和1111=15等于(2F)167.十六进制化为二进制:将十六进制2F转化为二进制数是()?(2F)16=将每位数分别化为4位的二进制,2=0010和F=1111→00101111=1011118.八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化(都需要先转化为二进制):将八进制17转化为十六进制数是()?(17)8=(1111)2=F将十六进制2F转化为八进制数是()?(2F)16=(101111)2=(57)8五、数据编码1.计算机中常见的存储单位与换算关系:1B=8b(位) 1KB=1024B=210B 1MB=1024KB=210KB=220B1GB=1024MB=210MB=230B 1TB=1024GB=210GB=240B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一个西文字符占一个字节。
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a21b4a510661ed9ad51f3a6.png)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必修一)1.信息定义:信息学奠基人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例如考试);控制论奠基人维纳:信息是区别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信息论专家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2.信息的特征:普遍性(信息无处不在);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相同的信息可依附于不同的载体);共享性;价值性(信息的价值大小因人而异,不同的人的理解认识和应用可使信息产生增值);时效性;真伪性;再生性;传递性……3.信息技术简称IT,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4.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
5.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6.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是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第一个重要标志,现代通信技术的发燕尾服和应用是第二个重要标志。
7.信息需求有两层意思:一是信息的内容,二是所需信息的载体形式。
8.信息的类型:文本,数据,图,声音,视频……9.信息来源: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人和事物。
10.确定合适用效的信息来源要考虑:可用的信息来源和可靠的信息来源11.获取信息的方法:阅读法,文献法,访谈法,视听法,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问卷法,网络检索法,遥感遥测法……12.第一手信息:通过亲自观察、调查、实验、测量获得的,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13.第二手信息:通过访谈、阅读、视听、问卷等方式获得的,其客观性和准确性有待核实。
14.利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主要有目录检索和关键词查询两种方式。
目录检索也称分类检索无需输入任何文字。
使用关键词查询不适合查找系统的信息,但能找到具体的信息。
15.提炼关键词时,应考虑使用短语进行强制搜索,需给短语加上英文双引号或中文书名号。
信息技术会考知识复习提纲
![信息技术会考知识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40cca5abe23482fb4da4cd1.png)
信息技术会考知识复习提纲一、基础知识:1、信息的含义:用语言、文字、符号、场景、图像、声音等方式表达的新闻、消息、情报和数据统称为信息。
2、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传递性。
3、信息技术的应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大众传媒技术和传感技术。
4、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能力强和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计算机的应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辅助设计、辅助教学、网络、人工智能。
6、计算机的发展:以主要元件划分为四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是为计算机弹道和射击表而设计的。
7、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
8、计算机系统的组成:9、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体系结构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置、输出设备等五大功能部件组成。
其中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控制中心,主要功能是控制、协调各部件工作,保证程序的执行。
与运算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
10、微机的硬件设备之间是通过总线结构进行相互联系的。
所谓总线,是指计算机中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总线分为3种类型: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11、衡量存储器的主要指标有存储容量、速度、价格。
12、主频是计算机的时钟频率,用中央处理器内部每秒发出的脉冲次数来计算。
主频越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快。
13、内存储器根据性能及特点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两种。
ROM的特点是:存储的信息只能读出不能写入,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RAM的特点是:可以随机读出,也可随机写入,关机或断电后,其中的信息就会消失。
14、CPU可以直接进行控制的存储器是内存储器、磁盘、光盘,内存储器是直接受CPU控制的存储器。
15、光盘可分为只读光盘、一次性写入光盘,可擦除光盘。
信息技术会考主要知识点
![信息技术会考主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9112e02ba1aa8114431d9d7.png)
信息技术会考复习资料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基础一、信息与信息技术1、信息与信息载体的概念与区别①信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如:书本上的知识、报刊上的新闻内容②信息载体:如:书本、图片、存有数据的U盘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2、信息与社会发展①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信息、物质、能源。
P33、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
P51、微电子技术:标志性产品CPU(中央处理器) P52、通信技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形成了计算机网络 P63、计算机技术:1946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71第一片CPU4004、 PC4、计算机的主要特点:①运算速度快②精确度高③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 P7二、计算机基础知识1、微型计算机的组成:一台较完整的微型计算机主要由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打印机等组成。
P7输入设备:键盘,鼠标;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箱。
★ 中央处理器简称CPU,是微机的核心部件,即运算器和控制器的集合体2、计算机基本结构: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构成。
3、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字节(B)及KB、MB、GB三者的换算关系: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三、信息安全1、计算机黑客的定义:黑客(Hacker),指那些未经授权而进入他人计算机者(利用不正当手段窃取计算机系统的口令密码,从而非法进入计算机。
)2、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人为编写的能够干扰计算机系统正常工作,浪费或破坏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类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
3、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威胁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二是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
P114、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1)人为的无意失误(2)人为的恶意攻击(3)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第二部分:Windows基础一、 Windows操作基础1、键盘操作①特殊键:Caps Lock 大写字母锁定键; Shift 上档键; Enter 回车键;Num Loc k 小键盘区数字锁定键; Ctrl 控制键(此键要同其他键一起使用才会有效);Alt 转换键(此键要同其他键一起使用才会有效); Backspace 退格键; Delete (Del)删除键;②常用快捷键:Alt+F4 退出应用程序; Alt+Tab 在各应用程序之间切换; Ctrl+C 复制;Ctrl+X 剪切; Ctrl+V 粘贴; Ctrl+Aft+Del 多任务环境中程序的关闭(“结束任务”)2、鼠标操作:移动、单击左键、单击右键(右击)、双击、拖拽 P163、写字板的启动和退出 P17①启动:开始/程序/附件/写字板②退出(3种方法):a、单击标题栏右边的关闭按钮;b、选择“文件”菜单下的“退出”命令;c、按“Alt+F4”键5、菜单的相应标志说明:有“……”表示将弹出一个对话框。
信息技术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
![信息技术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2b8fa578e9951e79b8927e8.png)
信息技术会考复习主要知识点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硬件发展(1) 世界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的时间、地点、名字: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洲,Eniac(埃尼阿克)(2) 计算机主要部件: 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音箱,打印机等输入设备:键盘,鼠标;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箱。
中央处理器简称CPU,是微机的核心部件,即运算器和控制器的集合体(3) 计算机的特点:①运算速度快②精确度高③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4)计算机语言: ①机器语言②汇编语言③高级语言二进制代码“0”和“1”组成的机器指令的集合,是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2、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3、什么是信息:用语言、文字、符号、情景、图象、声音等所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
4、简述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搜集信息、处理与存储信息、输出信息。
5、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是什么?冯.诺依曼计算机基本结构: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构成。
6、简述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①硬件系统组成:主机、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②软件系统组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系统软件与计算机的硬件直接联系,供其他软件调用和供用户使用的基础软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对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进行调度、控制、管理和服务。
如DOS,Windows,Unix,Ucdos等)应用软件——是根据某些特定需要而编制的专用软件。
如Word, Excel, WPS,游戏等)7、计算机存储器份哪两类:内存和外存①内存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RAM和ROMRAM和ROM的区别是什么?RAM为随机存储器,ROM为只读存储器。
区别:不管计算机电源是开还是关,ROM中的程序和数据保持固定不变,而且计算机只能读取ROM中的数据,不能往里写入数据;RAM的特点是计算机可以随机对其进行读写操作,但当电源关闭后,RAM中的数据将会全部消失。
北京市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重要知识点整理
![北京市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重要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44779e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5.png)
北京市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重要知识点整理
1. 电路与电子器件
- 电路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功率
-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特点与计算方法
- 集成电路的分类与应用
- 常用的电子器件:二极管、三极管、晶体管等
2. 机械原理
- 力的概念与计算
- 运动学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 定轴转动与非定轴转动的特点与计算方法
- 力的分解与合成
3. 自动控制
- 反馈调节系统的原理与组成
- 传感器与执行器的作用与种类
- PID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响应性能
4. 信息技术与网络
-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组成
- OSI模型与TCP/IP协议的作用与层次结构- 网络安全与常见的攻击手段
-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与SQL语句的使用
5. 软件工程
- 软件开发过程与常用的开发模型
- 软件测试与调试的方法与策略
- 软件架构与设计模式的应用
- 软件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
6.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的概念与重要性
- 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的来源与防治措施- 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与实践
- 新能源与绿色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以上是北京市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整理,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请注意复习时要深入理解这些知识,并灵活运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中。
加油!。
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0786ef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9.png)
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一、计算机科学概论
1、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如计算机科学的定义、内容、应用、发
展概况等;
2、计算机的结构,如处理器、主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缓
冲存储器、计算机网络等;
3、操作系统的概念,如定义、类别、功能特点及应用;
4、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如编程语言的类别、概念及特点;
5、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如定义及类别;
6、算法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如概念、特点及应用;
7、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如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其应用。
二、编程语言
1、编程语言理论,如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面向逻辑语言、面向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及其特点;
2、编程语言实践,如C 语言、C++语言、Java语言、Visual Basic 等;
3、编程能力的应用,如程序设计、软件开发及数据处理;
4、数据库管理,如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原理、技术及其应用;
5、系统分析和设计,如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件测试及质量保证等;
6、计算机系统安全,如信息安全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数据完整性技术等;
7、物联网技术。
北京信息技术合格考试
![北京信息技术合格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7e6749d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5.png)
选择题在信息技术中,以下哪个不是数字信号的优点?A. 抗干扰能力强B. 传输距离短C. 保密性好D. 便于计算机处理在计算机中,二进制数10110转换为十进制数是多少?A. 18B. 22C. 30D. 46以下哪个设备不是输入设备?A. 键盘B. 鼠标C. 打印机D. 扫描仪在计算机网络中,TCP/IP协议栈的哪一层负责数据包的路由选择?A. 应用层B. 传输层C. 网络层D. 数据链路层在数据结构中,栈(Stack)的主要特性是?A. 先进先出(FIFO)B. 先进后出(LIFO)C. 随机存取D. 只能从一端插入和删除在信息安全领域,哪个技术主要用于保护数据的完整性?A. 加密技术B. 防火墙C. 哈希函数D. 入侵检测系统填空题在计算机中,一个字节(Byte)包含________ 个二进制位(bit)。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环型、总线型和________。
在HTML中,用于创建超链接的标签是________。
信息技术(IT)的主要分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________。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________ 是表的一行。
在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中,________ 是指文件的逻辑结构。
简答题简述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描述网络协议的主要功能。
列举两种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
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描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列举两种常用的数据备份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是什么?物质、能量和信息2.信息的概念?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
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例题:信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3.信息的作用及相关实例?控制作用——交通信号灯等告知作用——天气预报、股市行情等认知作用——教室学习等使动作用——闹铃等欣赏作用——看电视等学习及研究等作用4、信息的特征及相关实例?普遍性——学生一天的活动等不完全性——盲人摸象时效性——金融信息、气象信息和与战争有关的信息等传递性——一传十,十传百等依附性——信息本身看不见摸不着,信息需要依附于文字、图像、声音等载体存在无限性、可共享性、转化性、价值性和可压缩性等5、信息技术的英文缩写?IT(Information Technology)6、信息技术发展的两次突破?从人脑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进行信息加工,由使用机械设备再发展为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加工。
7、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显示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8、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性发展?第一次——语言的使用第二次——文字的创造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第五次——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9、获取信息的方式?直接获取和间接获取直接获取:主要是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直接与事物接触,使事物的面貌和特征在大脑中留下印象,这是人们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式之一。
间接获取:用科学的分析研究方法,鉴别和挖掘出隐藏在表象背后的信息。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使用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取信息。
10、获取信息的渠道?(1)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获取信息(2)通过查阅书籍和报刊等资料来获取信息(3)通过广播、电视获取信息(4)通过影视资料获取信息(5)通过电子读物获取信息(6)利用数字设备获取信息(7)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11、信息的数字化非数字化信息:报纸、图书、照片等。
数字化信息: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
数字化概念:简而言之,就是将非数字化信息变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信息。
优点:易于表示和存储、易于处理和检索、易于传播和集成以及易于获取和共享。
文本:文字、数字及符号等。
文本数字化方法:键盘录入、手写输入、光学字符识别(OCR)、语音识别。
图像、声音、视频数字化方法:转换,直接生成(数字设备)12、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元素: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的连接介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软件和硬件缺一不可,所以需要网络软件支持1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14、网络按照所覆盖的地域范围分为那三类,分别举例?局域网(LAN)——校园网城域网(MAN)——朝阳区多所学校的网络广域网(WAN)——因特网(Internet)——最大的广域网15.因特网提供的信息服务?WWW服务,电子邮件服务,FTP服务,BBS,博客,基于因特网的其他服16.WWW的英文全称及中文译名?World Wide Web 万维网17.电子邮件的英文表示及邮箱地址格式?E-mial 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名(如:beifanzhongxuegaoyierban@ )18.使用电子邮件时需要了解的常识?(至少三条)1).必须知道对方的电子邮箱地址。
2).可同时向多个人发送同一信件,也可以给自己发邮件。
3).图片、声音、视频等文件可以通过附件发送,但有一定大小的限制。
19.什么是FTP,它的功能?FTP:文件传输协议功能:上传文件,下载文件登陆FTP需要用户名和密码20﹑IP地址的含义及组成?含义:这个唯一标识就是IP地址组成: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写成4组十进制数(每组十进制数在0~255之间),每组之间用圆点“.”来分隔,如58.116.211.421﹑域名的含义及组成?含义:是IP地址的助记符组成:域名是以若干个英文字母﹑数字和符号组成,由圆点“”分隔成几部分22﹑域名中com﹑cn﹑net﹑edu﹑org﹑gov的含义?Com——商业组织﹑公司Cn——中国Net——网络服务商Edu——教育﹑教研机构Org——非盈利组织Gov——政府部门23﹑IP地址和域名的关系?IP地址由数字组成,域名由字符串组成Ip地址进入网络的速度更快些24﹑因特网上的通信协议?概念:规则常见协议: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上网必备的协议)HTTP 超文本文件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25﹑常见上网方式有哪些?电话拨号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宽带上网(ADSL)社区宽带(LAN)无限局域网(WLAN)26、3G的中文含义和作用?含义: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作用:可以将无线通信、因特网访问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
27、搜索引擎的实质及检索类型?实质:搜索引擎其实是因特网上的一类网站检索类型:搜索引擎一般提供分类目录型检索和关键词索引型检索28、计算机病毒的含义?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29、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传染性(基本特点)破坏性潜伏性隐藏性不可预见性30、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网络、磁盘等。
31.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和技巧?(1)一定要有目的性(2)先分类以利于查询(3)使用不同特色的搜索引擎(4)在搜索引擎中运用查询技巧(5)利用其它网络服务获取信息(6)紧密跟踪相关内容的权威网站(7)访问智能网站(8)克服语言障碍32.威胁信息安全的常见因素?人为的无意失误人为的恶意攻击软件的漏洞和“后门”计算机病毒的侵害常用的信息安全防护方法?禁用不必要的服务安装补丁程序安装安全防护产品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及时备份数据33.怎样才能提高信息获取的准确度?(1)针对性(2)及时性(3)准确性根据信息来源途径判别不要盲目的相信得到的信息多渠道的获取信息根据原有的经验判别向权威机构核实34.《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城市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代35、计算机中的文件文件的概念:任何存储到计算机上的数据和程序等信息集合都称为文件。
文件名的组成:(主)文件名+扩展名(主)文件名:文件名可以由字母、数字、汉字或除/、|、\、:、”、<、>?*9个操作系统专用字符以外的其他字符扩展名:系统在文件名后自动添加的字符段,用于标识文件的类型文件名长度:文件名可长达255个字符在同一文件夹中不能(能或不能)同时存在两个名称相同的文件,也不能(能或不能)同时存在两个名称相同的文件夹Windows操作系统对文件名中英文字母的大小写不区分(区分或不区分),但Unix、Linux等操作系统对字母的大小写是严格区分的。
36.常用图像、音频、视频及Office系列软件的扩展名?图像——.jpg (.jpeg).bmp .gif (动态、静态)音频—— .mp3 .wav视频——.avi .mpg (.mpeg)word文本文档:.doc记事本、写字板文本文件:.txtExcel电子表格文件:.xls网页文件:.htm(.html)PowerPoint幻灯片文件:. ppt可执行的运行文件:.exe37、文件夹及目录文件夹的作用:组织、管理、查找文件文件夹的图标是一个黄色的夹子,他的内部可以包含各种各样的文件夹、文件、其他资源或相关信息。
目录结构的形式——树形结构根目录:早期操作系统中,文件夹被称为目录。
C盘处在层次结构最高级别,称为根目录。
用C:\表示路径:从文件所在存储介质的盘符开始,将相应各层文件夹的名称加在文件名前,成为寻找文件的“路径”如:d:\我的文档\信息技术.doc38、查找文件和文件夹通配符——“ * ”作用:与任何字符组成的任意长度的文件名相匹配(任意位置0个或多个字符)通配符——“ ?”作用:文件名中“?”所在位置可以是任意字符或数字(当前位置1个字符)通过描述写出相应的文件名第二个字符是m的所有文件——?m*.*倒数第二个字符是n的电子表格文件——*n?.xls描述下面三个文件名*.doc——扩展名为.doc的所有Word文本文件b*.bmp ——b开头的所有扩展名为bmp的图片文件b??s*.*——b开头第四个字符是s的所有文件人工智能AI概念——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机器智能的学科。
组成领域——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机器证明、神经网络、博弈和符号运算等目的——让计算机能够像人一样思考人工智能之父——阿兰·图灵4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名称及诞生时间?ENIAC(爱尼阿克)1946年计算机含义: 是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它是一种能够自动、高速和精确地进行信息存储、分析、处理或完成过程控制的电子设备.基本工作过程: 第一步:经输入设备接收程序和待处理的数据第二步:计算机运行程序第三步:依次逐条执行指令,处理数据第四步:输出或保存处理结果工作原理: 1、计算机有输入、存储、控制、运算和输出五大基本部件组成。
2、内部采用 2 进制数3、工作过程是将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内部并按序执行。
冯·诺伊曼原理(存储程序原理)分类(按处理能力和规模分):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微机)微机即为通常所说的计算机。
PC 机指个人计算机。
43、计算机硬件结构(五大功能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英文缩写: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组成:运算器(算数/逻辑单元)(ALU)和控制器(控制单元)(CU)运算器:算数、逻辑运算控制器:统一指挥、协调其他部件的中枢CPU是计算机的核心。
CPU 主频率是衡量计算机运算速度的重要指标龙芯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了CPU的核心技术存储器组成:主存储器和海量存储器主存储器(内存):在控制器的指挥下,与运算器、输入/输出设备交换信息。
海量存储器(外存):是为了弥补内存的不足而设置的,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它与内存成批交换数据。
主存储器(内存):只读存储器(ROM )可读不可写,断电数据不丢失。
随机存储器(RAM )可读可写,断电数据丢失。
一般来说,计算机配置表中的内存指的是RAM海量存储器(外存):硬盘是主要的外存,另外还有光盘和移动存储设备等。
计算机存储单位及换算位:存储介质中最小的度量单位(bit),表示一个二进制数(0或1)。
字节:相邻的8位二进制数字称为“字节”(Byte,简称为1B)。
计算机可以处理、运算的有意义的最小单位。
1B(字节)= 8 bit(位)1024=2101KB(千字节)= 1024 B(字节)1MB(兆字节)= 210 KB(字节)= 220 B(字节)1GB(吉字节)= 210 MB(字节)= 220 KB(字节) = B(字节) 一个汉字占两个字节基本输入输出设备都有哪些?输入设备——鼠标、键盘、扫描仪和手写板等输出设备——打印机、显示器和音箱等既是输入又是输出设备——调制解调器(Modem)计算机软件概念:是能实现一定功能的计算机指令的集合。